CN101017009A - 组合式地热装置及其组件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地热装置及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7009A
CN101017009A CNA2007100104890A CN200710010489A CN101017009A CN 101017009 A CN101017009 A CN 101017009A CN A2007100104890 A CNA2007100104890 A CN A2007100104890A CN 200710010489 A CN200710010489 A CN 200710010489A CN 101017009 A CN101017009 A CN 101017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geothermal device
cover plate
combined geothermal
devi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104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7959C (zh
Inventor
张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7100104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67959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17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7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79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795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建筑物楼(地)面或场地(道路)地面装设的低温辐射供热(加温)设施。此类供热设施通常被称作地热设施,在现场施工制作。组合式地热装置将散热器敷设在隔热垅上的散热器沟槽内,将承力墩安设在散热器沟槽间预设的洞豁内,隔热垅和承力墩间错布置构成组合供热层;以盖板承受地面荷载,经承力墩传递到基层。盖板可以直接形成成品楼(地)面。组合式地热装置的各种组件都可以工业化生产,采用全拼装方式施工,具有显著降低建设成本、简化工序、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工期、改善装置的散热性和可维护性的效果,不仅适用于水暖工程,也为推广低温电热供暖奠定了基础。

Description

组合式地热装置及其组件
技术领域:
组合式地热装置是装设在建筑物楼(地)面或场地(道路)地面的低温辐射供热(加温)设施。此类供热设施通常被称作地热设施。
背景技术:
与其他类型的供热设施(例如立式或壁挂式暖气散热器、空调装置等)相比,地热设施具有不占用室内空间、舒适度比较高、经济性比较好等优点,近年来被日益广泛采用。
地热设施通常为现场施工制作,一般构造为:在基层上找平后铺设隔热层,在隔热层上铺设反射层及散热器(供热层),在供热层上浇筑保护及持力层,其上做面层(参见附图1)。这种制作方式施工周期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工序较繁杂,且难以维护检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对既有地热装置的改进。
散热器是地热装置的核心组件。但是,本发明并不包含对散热器的任何改进。本发明只为散热器充分发挥效能并做进一步改进提供条件。
本发明所称组合式地热装置的基本构造特征是:以承力墩承受上覆层传来的地面荷载,将其传递到基层,形成装置的结构体系;以隔热垅容置散射器并阻隔热能耗散损失,形成装置的热能体系;二者间错布置在同一构造层内,构成组合供热层。
所称上覆层,指覆盖于供热层之上的地面构造层。
除散热器外,组合式地热装置包括核心组件隔热垅、承力墩,可选组件盖板、钉脚箍、遮蔽条、嵌缝条等。它们都可以工业化生产,现场组装后即构成组合式地热装置。
隔热垅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轻质材料制作。它不承受外部荷载。隔热垅上设有一条或若干条与散热器的形状和尺度相匹配、用于敷设散热器的散热器沟槽,在散热器沟槽间,开有贯通隔热垅全厚度的用于安设承力墩的洞豁。
承力墩是采用抗压强度较高的低成本材料制作的规则块状体,安设在散热器沟槽间的洞豁中,用于承托上覆层,承接其传来的荷载并传递到基层。
盖板是板状块体,应具备可靠承受并传递楼(地)面荷载的足够的抗弯及抗压强度。它以承力墩为支座,所以,其平面尺度应该与承力墩布设中心距的整数倍相合。采用满足地面设计功能(如美观要求、舒适性要求、抗滑要求、耐腐蚀要求等)的盖板,可以直接形成地面(楼面)成品。
组合式地热装置间错布设结构体系和热能体系,使材料的优势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并形成互补。对比既有的地热装置,组合式地热装置具有十分显著的有益效能:
1、显著节约材料,降低装置成本。隔热垅间设贯通洞豁,大幅减少了隔热材料的用量;承力墩取代上覆层保护散热器的功效,阵列式地安设于隔热垅的洞豁中而并非全面积连续配置,同样大幅减少了材料用量;盖板安放在小间距的承力墩阵列上,内应力较小,厚度可以较薄,还可以兼作面层,也有节约材料显著降低成本的功效。
2、实现工业化生产、全拼装式施工,有利于提高效率和品质、简化工序、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工期。组合式地热装置各组件都可以工业化生产。作为常识,建筑构件工业化生产与现场制作相比具备效率高、用料省、容易控制产品品质等明显优势。组合式地热装置采用现场拼装方式施工。作为常识,与逐层摊铺、敷设、养护全过程现场施工相比,预制拼装式施工不但更容易保证质量,还明显有利于提高效率、简化工序、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工期。
3、减薄上覆层,减轻构造自重。组合式地热装置明显减薄了上覆层,导致建筑净空增加,如果保持建筑净空不变,则可以降低建筑层高。节省材料减薄厚度就减轻了构造自重,会降低下部结构的负荷。这些功效使得采用组合式地热装置不仅能降低地热装置自身成本,还有利于降低建设的整体成本。
4、改善地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散热器散发的热能要穿越上覆层才可以通达地面。事实上,传统地热方式中被散热器加热的是上覆层,上覆层积蓄并向供热空间辐射热能实现供热。组合式地热装置减薄上覆层,十分有利于散热器散热。这一改变能显著提高室温对供热的敏感性,有利于实现对室温的智能化调节。在电热供暖方式下,意义更加明显。
5、根本性改善装置的可维护性能。传统地热装置中,散热器被浇注在混凝土保护及持力层中,难以维护、检修。本发明中盖板容易被揭开,而且揭开盖板的过程不易损伤散热器,这就使装置的可维护性获得了根本性改善。电热元器件及其连接装置发生故障的几率远高于热水管道,因此,在电热供暖方式下这一改善的意义更加重要。
6、支持推广低温电热供暖。电热供暖有利于节能和环保,但目前应用并不广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含有供热装置方面的因素。组合式地热装置可以直接应用于电热供暖工程。本发明支持低温电热管(丝、条、带、板、棒)技术,为推广电热供暖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1、附图1是既有地热装置安装构造剖面示意图,在近年出版的建筑暖通专业教科书和工具书中容易查到。附图2是组合式地热装置安装构造剖面示意图。剖面图反映出二者的根本性差异:其一是供热层与隔热层的相对位置不同,在既有地热装置中,供热层4设在隔热层3之上,在组合式地热装置中,它们组合在组合供热层7之中;其二是上覆层的构造和厚度不同,在既有地热装置中,上覆层包括了保护及持力层5和面层6,在组合式地热装置中,上覆层只有面层6。
两图中:1-基层  2-找平层  3-隔热层  4-供热层  5-保护及持力层
        6-面层  7-组合供热层
2、附图3是组合供热层的平面示意图。组合供热层由结构系统和热能系统交错布置构成,散热器3敷设在隔热垅1上的散热器沟槽2内,承力墩4安设在散热器沟槽2之间的洞豁中。附图4、5是从附图3中截取的两个剖面。这组附图标示了隔热垅2、散热器1、承力墩3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组合构造,也示意了隔热垅2和承力墩3的基本构造特征。
其中:
散热器是散发低温(一般不高于65℃)热能的散热装置,例如流通低温热水的水管、可在电流激发下产生低温热能的电热器件等。
承力墩为规则块状体,应具备能可靠传递荷载的足够抗压强度。承力墩可以使用低成本材料(例如以砂石、陶粒、砖砾等骨料拌合适量粉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等可硬化胶结材料)制作,其形状和尺度与隔热垅上预设的贯通孔洞相吻合。
3、附图6是由附图4引出的隔热垅及散热器剖面示意详图。隔热垅1由隔热性能良好的轻质多孔材料(例如无毒泡沫塑料,蛭石、珍珠岩、岩棉制品,泡沫混凝土等)制作;散热器沟槽根据散热器2的形状和尺度成型于隔热垅上1,其表面可设置(喷、涂刷、粘贴或铺设)用于反射热能的反射层3(例如铝箔、反光膜、银粉等)。
4、附图6标示的散热器2是使用钉脚箍4固定在隔热垅的散热器沟槽中的。钉脚箍(附图7)是一个整体制件,其中部易于弯曲,其两端较坚硬并呈钉状。附图7对钉脚箍两侧钉脚绘制了不同的剖面形状,这是示意钉脚可以根据需要和方便设计为适当断面的锥状。
附图6不意味本发明对散热器固定于隔热垅中的方式有任何限定。
5、附图8是盖板支座节点构造示意图,它标示了盖板1与承力墩3、隔热垅4的位置关系以及安装方式。
本发明推荐使用盖板作为上覆层,但不排斥采用其他形式的构造物。同样,关于盖板边缘构造、安装构造以及安装方式的标示也不包含任何限定含义。
例如,图示盖板1上边缘所设楔形缺口适用于直接作为成品地面的盖板,如果在盖板上另做地面面层,可以简化制作,不设该缺口。
再例如,为了封闭盖板间隙,可以使用遮蔽条2,也可以使用嵌缝条,或是采用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
遮蔽条2是硬度较低、便于现场切割的扁条状制件,刚度满足承托嵌缝材料的需要,用于遮蔽盖板间隙。附图8所示遮蔽条为“T”形截面,其腹板厚度应略小于盖板间隙的净宽,翼板总宽应不小于盖板间隙的2倍。如果取消腹板,遮蔽条就成了“—”形截面,其宽度应略小于盖板上边缘缺口间的内距。“—”形截面遮蔽条制作和铺设都比“T”形截面更为简便,但不适用于上边缘不设缺口的盖板。
封闭盖板间隙也可以使用嵌缝条而不使用遮蔽条。嵌缝条为条状的弹性或弹塑性制件,其截面为楔形,与盖板上边缘缺口相契合。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用工业化生产方式预制全部组件,在现场拼装。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现场施工形成某些组件(例如承力墩、盖板等),与其他组件在现场拼合。

Claims (9)

1、组合式地热装置,其特征是在同一构造层内交错布置隔热垅和承力墩,散热器敷设在隔热垅上的散热器沟槽中,承力墩安设在散热器沟槽间预设的贯通洞豁中。
2、组合式地热装置组件-隔热垅,采用隔热性良好的轻质材料制作,其特征是其上设有与散热器的形状和尺度相匹配的散热器沟槽,散热器沟槽间设有用于安设承力墩的贯通全厚度的洞豁。
3、组合式地热装置组件-承力墩,具备适当抗压强度的规则块状体,其特征是其形状和尺度与隔热垅上预设的洞豁相吻合。
4、组合式地热装置组件-盖板,具备满足应用需求的抗弯及抗压强度的板状块体,其特征是其平面尺度与承力墩布设中心距的整数倍相合。
5、组合式地热装置组件-钉脚箍,用于将散热器固定在散热器沟槽中的整体制件,其特征是中部易于弯曲,两端较坚硬并呈钉状。
6、组合式地热装置组件-遮蔽条,硬度较低、便于现场切割的扁条状制件,刚度满足承托嵌缝材料的需要,其特征是,截面呈“-”形或“T”形。截面呈“-”形时,宽度略小于盖板上边缘缺口间的内距。截面为T形时,腹板厚度略小于盖板间隙的净宽,翼板总宽不小于盖板间隙的2倍。
7、组合式地热装置组件-嵌缝条,用于封闭盖板间隙的条状弹性或弹塑性制件,其特征是具有与盖板上表面边缘缺口相契合的楔形截面。
8、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地热装置,其特征是以盖板为主要构件构造装置的上复层。
9、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地热装置组件-隔热垅,其特征是在散热器沟槽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反射热能的反射层。
CNB2007100104890A 2007-02-26 2007-02-26 组合式地热装置及其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795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104890A CN100467959C (zh) 2007-02-26 2007-02-26 组合式地热装置及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104890A CN100467959C (zh) 2007-02-26 2007-02-26 组合式地热装置及其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7009A true CN101017009A (zh) 2007-08-15
CN100467959C CN100467959C (zh) 2009-03-11

Family

ID=38726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1048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7959C (zh) 2007-02-26 2007-02-26 组合式地热装置及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67959C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7959C (zh) 2009-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5360A (zh) 一种轻型保温屋面板或楼板
JP5077664B2 (ja) 外断熱・隣地空き無しrc建築工法
CN102134878A (zh) 复合夹心层装配式建筑物
CN101649650B (zh) 轻钢建筑物
CN202787603U (zh) 一种轻型保温屋面板或楼板
CN104234256A (zh) 一种节能保温墙体
Ascione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evaluations on the energy penalty of reflective roofs during the heating season for Mediterranean climate
DE212012000104U1 (de) Modulare Vorrichtung zur Wärmeübertragung mit einer Flüssigkeit
CN102535736A (zh) 适用于紧急建造的可调节式相变蓄热木构板
KR101035973B1 (ko) 외단열 패널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외단열 시스템
CN104631650A (zh) 一种设有保温层的网板外墙及施工方法
CN102587598A (zh) 一种拼装式屋面保温防水结构
EP2241691A2 (en) Fasade thermal wall and a method for its construction
CN100467959C (zh) 组合式地热装置及其组件
CN207419739U (zh) 一种新型复合保温板
CN104420556A (zh) 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
CN215858760U (zh) 蒸压轻质混凝土复合保温装配板
CN214364032U (zh) 一种轻钢轻混近零能耗房屋
CN100487214C (zh) 大、中跨度屋顶空腹保温、隔热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505773A (zh) 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外墙
CN202248369U (zh) 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外墙
CN202430892U (zh) 适用于紧急建造的可调节式相变蓄热木构板
CN201372499Y (zh) 墙体夹层的建筑围墙
CN206245606U (zh) 一种eps复合保温屋面
CN100362193C (zh) 双层压型钢板屋面及其铺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