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5151B -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机和接收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机和接收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15151B CN101015151B CN200580027966.3A CN200580027966A CN101015151B CN 101015151 B CN101015151 B CN 101015151B CN 200580027966 A CN200580027966 A CN 200580027966A CN 101015151 B CN101015151 B CN 1010151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sequence
- ofdm
- code element
- input data
- shi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frequency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2—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intra-user or intra-termin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提高包含多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码元的信号的频率分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输入数据序列;将输入数据序列映射为发送数据序列,并使用发送数据序列来产生OFDM码元,其中,所述映射包括执行映射操作。一种OFDM(正交频分复用)发送设备包括:接口,接收输入数据序列;和处理器,执行映射操作以将输入数据序列映射为发送数据序列,并使用发送数据序列来产生OFDM码元,其中,所述映射包括执行映射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OFDM(正交频分复用)发送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MB-OFDM(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在诸如UWB(超宽带)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被特别使用。通常将MB-OFDM与跳频技术结合使用。
MB-OFDM适合于被设计为满足对于UWB装置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的装置。根据当前的规定,允许UWB装置在3.1-10.6GHz的频率带宽内操作,功率的发射总是保持在信号带宽内的-41.3dBm/MHz之下。
在具体的MB-OFDM系统中,编码的比特按照OFDM码元的形式被发送,每个OFDM码元包含QPSK(正交相移键控)或DCM(双载波调制,或音(tone))和导频音。
其结果是,所得的波形是跳频波形,在跳频波形中,每个OFDM码元与发送频率带宽中的跳跃(hop)相对应。本地振荡器通常保持在整个发送周期期间设置的同一频率。
图1显示了MB-OFDM系统的跳频模式。参照图1,每个矩形表示携带了200比特(或100比特)的OFDM码元。三个跳跃带宽(f1、f2、f3)使得在码元中跳频容易。
根据频率带宽(f1、f2、f3)使用彼此分别不同的载波来调制码元100、102、104中的每个。因此,对于下三个码元(106,108,110),模式重复。
跳频技术的优点在于降低了相邻UWB装置之间的干扰。但是,这种技术附带有下面几个问题。当以比系统支持的速率低的速率发送数据时,通常数据比特被复制和调制以进行发送。
因此,相同的数据比特在相同子载波频率可被调制数次,其结果是,复制的码元落入相同的多径和衰落条件。因此,频率分集(frequency diversity)降低。
另外,因为相邻的数据比特通常具有相同的频率,或者通常使用相邻的子载波被编码,这也降低了频率分集。因此,需要一种数据比特编码方法,该方法不仅可提高相同数据的频率分集,也可提高相邻的数据比特的频率分集。另外,需要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不对现有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带来大量的附加成本和复杂化的增加。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包含多个OFDM码元的信号的频率分集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方案
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信号的频率分集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处理方法来基本实现本发明的以上目的,所述信号包含多个OFDM码元,所述OFDM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输入数据序列;通过预定的映射方法将输入数据序列映射为发送数据序列,并使用发送数据序列来产生OFDM码元。
输入数据序列最好具有比特次序,并且所述映射改变发送数据序列的比特次序。
所述映射最好包括重复、移位、反向、移位加反向和反向加移位中的至少一种。
最好,所述移位包括循环移位。
最好另外提供对发送数据序列应用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的步骤。
这里,最好对输入数据序列进行交织。
另外,最好提供还将发送数据序列映射为第二发送数据序列的步骤。
最好另外提供通过重复发送数据序列来产生第二OFDM码元的步骤。
另外,最好还提供对发送数据序列执行第二映射以将发送数据序列映射为第二发送数据序列的步骤,所述第二映射包括重复、移位、反向、移位加反向和反向加移位。
最好另外提供以下步骤:对输入数据序列执行预定的第二映射操作,以将其映射为第二发送数据序列,从而发送所述数据作为OFDM码元。
最好添加以下步骤:通过映射发送数据序列来产生第二发送数据序列,并使用所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来产生第二OFDM码元。
还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发送设备来基本实现本发明的以上目的,所述设备包括:接口,接收输入数据序列;与接口连接的处理器,将输入数据序列映射为发送数据序列,并使用发送数据序列来产生OFDM码元。
处理器最好对发送数据序列应用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
最好,处理器还将发送数据序列映射为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此外,处理器最好通过重复发送数据序列来产生第二OFDM码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提高包含多个OFDM码元的信号的频率分集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输入数据序列;对输入数据序列进行交织;对输入数据序列进行移位,并产生移位的输入数据序列;通过对移位的输入数据序列应用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来产生OFDM码元;交换OFDM码元的一部分的I分量和Q分量;和发送交换的OFDM码元。
根据本发明,一种OFDM(正交频分复用)发送设备包括:接口,接收输入数据序列;与接口连接的处理器,对输入数据序列进行交织,对输入数据序列进行移位并产生移位的输入数据序列,通过对移位的输入数据序列应用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来产生OFDM码元,交换OFDM码元的一部分的I分量和Q分量,通过对交换的OFDM码元进行调制来产生RF信号,并且发送所述RF信号。
另外,根据本发明,一种OFDM(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设备的信号解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输入信号;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通过对基带信号应用FFT(快速傅立叶变换)来产生多个重复的软码元;和通过组合所述多个软码元来产生一个软码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种OFDM(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设备包括:接口,接收输入信号;处理器,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通过对基带信号应用FFT(快速傅立叶变换)来产生多个重复的软码元,并通过组合所述多个软码元来产生一个软码元。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对输入的数据比特执行比特处理操作(诸如重复、移位、反向、移位加反向和反向加移位),不仅可提高对于相同数据的频率分集,而且可提高相对于邻数据比特的频率分集。
另外,因为不增加实现现有的数字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硬件的复杂度,所以不增加成本。
上述实施例和优点仅仅是示例性的,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可容易地应用于其它设备。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且多种选择、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方面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被提供以解释根据一般的MB-OFDM系统的跳频模式的示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UWB发射机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UWB接收机的方框图;
图4是被提供以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包含OFDM码元的信号的频率分集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交织和重复功能的结果的示图;
图6是表示用于实现图5的交织和重复功能的交织器和比特映射部分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模式的示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模式的示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模式的示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实现交织和重复功能的电路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射机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示意性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可按照各种方式(诸如处理、设备、部件的组合、计算机记录介质或者通过光或电通信链路发送程序命令的计算机网络)来应用本发明。下面的描述仅仅阐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述方法或本发明所有其它可能的类型以及所述处理的次序进行修改。
在下文中,将描述OFDM发送/接收设备及其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包含多个OFDM码元的信号的频率分集。从OFDM发射机输入的数据序列被映射为发送数据序列,以与OFDM码元一起被发送。在本发明的下列实施例中,映射操作包括各种适当的操作,诸如重复、移位(shift)、反向(reversal)、移位加反向、反向加移位,或这些操作的组合。
另外,在特定实施例中,发送数据序列可被映射为另一发送数据序列中,以与其它OFDM码元一起被发送。在相同的MB-OFDM系统中,为了确保根据不同映射操作的不同数据率,或者为了确保不同MB-OFDM系统下的相同数据率,可使用不同的映射操作。通过产生重复的输入数据序列,可扩展不同子载波频率的OFDM码元的比特,并且可获得被更加提高的频率分集。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UWB发射机的方框图。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WB发射机中,使用了OFDM技术。FEC(前向纠错)编码部分202对通过MAC(媒体访问控制)接口200接收的数据比特进行编码。因为相邻的子载波经常落入多径和衰落条件,所以交织器防止随后的代码比特从相邻的子载波与相同的OFDM码元一起被发送。在该实施例中,编码的比特可通过多个OFDM码元被交织。
交织/比特映射部分204对数据比特执行一个或更多个映射操作。可按照反向或移位或两者组合的次序来映射比特,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在映射之后,以最终的形式,即,以OFDM码元的形式发送数据序列。在该实施例中,交织/比特映射部分204可对输入的比特序列执行多个映射操作,以产生多个映射结果。另外,交织/比特映射部分204执行第二映射操作,以产生将与其它OFDM码元一起被发送的另一输出。在执行多个映射操作的实施例中,取决于系统,可按照相同或不同的方式来执行根据上述操作的映射。根据映射的发送的信号的带宽被扩展为超出信息带宽,因此,产生了另外的频率分集,并且发送的信号更加能抗多径和干扰。
接着,码元调制部分206将已被交织和重复的比特调制为码元。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通过使用QPSK调制将一对连续的比特映射为QPSK码元。除了QPSK调制之外,还可使用任何其它适合的调制。导频插入部分207将导频音插入到调制的码元中。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部分208将码元按块转换为时域中的波形(或OFDM码元)。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前缀(prefix)/GI(保护间隔)插入部分210在前同步的前面将保护间隔和循环/零前缀添加到重复的OFDM码元中的每个中。另外,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干扰和幅度削波可被选择性地施加到OFDM码元。D/A转换器216、218将基带OFDM信号的I(同相)分量和Q(正交)分量从数字形式转换为模拟形式。相应地,模拟信号被输出并被发送到发送部分220,以通过天线222被发送出去。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UWB接收机的方框图。根据该实施例,通过接收部分252的天线250接收的OFDM信号被分解为I分量和Q分量,并且被转换到基带。A/D转换器254、256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该实施例中,抽取器(decimator)260在基带中选择性地处理该数字信号。前缀/GI去除部分258去除前缀和GI。FFT(快速傅立叶变换)部分262将时域中的OFDM波形转换为频域中的采样。信道估计/均衡部分264处理频域中的采样,并将多径传播的影响最小化。在均衡之后,接收的子载波和采样显示与QPSK码元噪声的模式相似的模式,或者显示与从QPSK码元的实数和虚数得出的QPSK码元噪声的模式相似的模式。在这两种情况下,码元都被称为“软码元”。
去交织器/组合器266接收软码元,并且将图2的交织/比特映射部分204的操作还原。被接收了多次的相同软码元被组合为一个。可按照各种模式来实现这种组合处理。在特定实施例中,MR(最大比率)组合方法被使用,因此,根据具有接收的软码元的相应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的估计的幅度来对接收的软码元进行累加求和。随后,求和后的软码元被输出作为一个码元。接着,对软码元的最终输出执行去交织,因此,交织器的操作被还原。FEC解码器268对去交织的码元序列解码。解码的信号被发送到MAC接口270,以处理其余信号。
图4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包含OFDM码元的信号的频率分集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输入数据序列被接收(S300)。接着,输入数据序列被映射为发送数据序列(S302)。映射处理可包括各种适当的操作,诸如移位、反向、重复、移位加反向、反向加移位,或这些操作的组合。根据这些实施例,可适当地选择映射操作。接着,使用发送数据序列来产生OFDM码元(S304)。随着对相同的输入数据选择性地重复映射操作,产生了另一OFDM码元。在特定的实施例中,使用不同的映射操作以产生不同的发送数据序列。
图5是被提供以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交织和比特映射的结果的示图。根据该实施例,输入比特序列(b0,b1,b2,b3,…)被发送到交织器。首先,数据比特被交织为第一比特序列(b0,b3,b6,…b597)、第二比特序列(b1,b4,b7,…b598)和第三比特序列(b2,b5,b8,…b599)。在特定的实施例中,通过音交织器(tone interleaver)以较宽的间隔将第一、第二和第三序列分别映射为不同的子载波。交织的深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实施例。例如,如果使用10音交织深度,则音交织之后的第一序列将为b0,b30,b60,…b597,音交织之后的第二序列将为b1,b31,b61,…b597,音交织之后的第三序列将为b2,b32,b62,…b597。接着,通过使用跳跃带宽的子载波将输入序列分别调制为OFDM码元。在特定的实施例中,调制可采用将各个序列的数量与相应的子载波信号相乘。接着,相同的比特序列根据相同的次序重复,并且使用下一跳跃带宽的子载波被调制为不同的OFDM码元。参照附图,发送数据模式(402、404)用于产生以不同的速率被发送的OFDM码元。发送模式的序列被调制,并且使用每一列的第一行的跳跃带宽的子载波来产生OFDM码元。为解释方便,三个频率带宽(f1、f2、f3)中的带宽跳跃遵循该实施例中示出的顺序次序。但是,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可改变跳跃的数量和/或次序。
根据该特定实施例,重复用作映射操作。输入比特序列中的每个具有600数据比特,并且获得了作为最大值的1/4发送数据率,其中,所述600数据比特按照发送的12个OFDM码元的模式402重复四次。因为使用相同的子载波频率调制来自相同输入比特的两个OFDM码元,所以根据重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频率分集的降低。例如,比特序列b0-b597通过使用跳跃带宽(f1、f3)的子载波被最初调制,并且针对跳跃带宽(f1)被再次调制。因为对相同的子载波发送相同的码元,所以这表示数据受到相似的多径和衰落条件。因此,频率分集降低。在比特模式404中,比特序列被重复两次,并且在具有相同重复比特序列的子载波频率不被重复。因此,频率分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但是,因为相邻的比特(诸如第一比特(b0)和第二比特(b1))能够以相同的子载波频率被发送,所以这些比特仍然受到相似的衰落条件。
图6是示出用于实现图5的交织和重复操作的交织器/比特映射部分的方框图。在该具体示例中,通过使用Nh×NCBPS块交织器452对输入数据序列首先交织,其中Nh是跳跃带宽的数量的函数,NCBPS是重复之前每OFDM码元的代码比特的数量(在下面的示例中被设置为200)。
交织器452将输入比特按列方向记录为Nh×NCBPS矩阵,并且按行方向的次序读出。Nh个连续比特的子序列被扩展到Nh个OFDM码元(或跳跃带宽)。因此,输出比特被第二交织器454(称为“音交织器”)交织,并且对于大小为NCBPS的比特块,各个OFDM码元的NCBPS个比特被划分为不同的音(子载波)。
比特映射部分456对交织的比特执行一个或多个映射操作。映射操作根据这些实施例并根据变量(诸如系统的运算数据率)而变化。在该具体的示例中,重复功能用于将输入比特映射为与比特模式402、404相同的模式。来自比特映射部分456的输出被选择性地输入到共轭复数重复器(repeater)458,并且在NCBPS个块中的每一块中重复。因此,所述块被扩展为与一个OFDM码元相对应。在特定的实施例中,特定的比特在重复期间被转化为一对,并且被映射为QPSK码元块,所述QPSK码元块关于其中线与共轭复数对称。因此,IFFT输出具有实数值。另外,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可省略共轭复数处理。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在共轭复数处理之前执行映射操作。但是,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可在共轭复数处理之后执行映射操作,或者可在共轭复数处理之前和之后执行映射操作。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模式的示图。在另一实施例中,不同的扩展率是可行的,但是为解释方便,在该特定实施例中,将使用的扩展率为4。在该实施例中,列500表示第一输入数据序列,该第一输入数据序列是交织的比特序列(b0-b597),并且使用跳跃带宽(f1)的子载波被调制。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反向的映射操作来产生发送数据序列。换句话说,输入数据比特序列被反向,并且通过跳跃带宽(f2)的子载波被调制。对反向的序列重复以上操作,因此,产生了发送数据序列504以用于跳跃带宽(f3)的发送。随着上述操作重复,用于跳跃带宽(f1)的发送的发送数据序列506被产生,类似地,也产生了各个发送数据序列。在特定实施例中,不是转化两次,而是与第一和第二跳跃带宽(f1、f2)相关的发送数据序列对于第三跳跃带宽(f3)和后面的可被存储和重复,以产生与第三跳跃带宽(f3)以及下一跳跃带宽(f1)和下一跳跃带宽(f2)相关的数据序列。同样地,输入数据比特序列(b1-b598)用于产生与跳跃带宽(f2、f3、f1和f2)相应的四个连续发送数据序列,输入数据比特序列(b2-b599)用于产生与跳跃带宽(f3、f1、f2和f3)相应的四个连续发送数据序列。与图6中的交织器/比特映射部分450类似的交织器/比特映射块产生比特模式510。在该实施例中,比特映射部分被构造为颠倒映射比特的次序。
在特定实施例中,映射包括移位操作。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模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用跳跃带宽(f1)的子载波来映射表示输入比特序列(b0-b597)的数据序列600。然后该数据序列按照循环方式被移位,并且使用跳跃带宽(f2)的子载波被调制,以产生新的数据序列602。随着上述处理重复,连续产生了数据序列604、606。这里,以一个次序为单位在每个映射操作中将比特移位。但是,也可使用适当长度间隔(L)的移位。在特定实施例中,按照下面的方式来选择值L,该方式使得在远离的子载波中所有重复的比特和它们的相邻比特被扩展,由此降低对多径和衰落的数据纠正的条件。
在另一示例中,映射处理可包括移位加反向操作以及反向加移位操作,在移位加反向操作中,输入数据序列首先被移位然后被反向,在反向加移位操作中,输入数据序列首先被反向然后被移位。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模式。在该实施例中,不仅可使用移位加反向操作,而且可使用反向加移位操作。第一输入数据序列700用于产生关于跳跃带宽(f1)的第一OFDM码元。随后,随着输入数据序列以一个比特为单位被循环移位和反向,产生了由列702表示的关于跳跃带宽(f2)的发送数据序列。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适当地使用不同的移位间隔,并且还可不同地选择移位的方向。接着,对新的序列执行移位操作,因此,产生了由序列704表示的关于跳跃带宽(f3)的发送数据序列。然后对数据序列704执行移位和反向,产生了另一数据序列706。对输入数据序列(b1-b598)和输入数据序列(b2-b599)执行类似的转换,从而分别产生了四个OFDM码元。
上述解释中的循环移位操作可由下面的等式表示:
[等式1]
b[i]=aT[m(i)SNCBPS+mod(i+m(i)SNcyc,NCBPS)]
其中,m(i)=*i/NCBPS+,i=0,..,NCBP6S-1。
其中,aT[i]是输入数据序列,b[i]是对输入数据序列执行了循环移位操作之后的发送数据序列。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实现交织和重复操作的电路的方框图。根据该实施例,这些操作都在电路800中被执行。在特定实施例中,可由单独的部件实现特定的操作。输入数据序列被发送到存储器802。记录地址产生部分804确定用于记录各个输入数据序列的比特的存储器地址,从而存储的比特序列可被交织。在该实施例中,记录地址产生部分804执行两个控制操作。即,执行偏移控制和模式控制,在偏移控制中,用于存储交织的序列的偏移位置被确定以用于数据读取,在模式控制中,在数据读取中以前向和后向次序读取比特。数据从存储器802被读取多次,并产生重复的发送数据序列。在特定实施例中,可使用单独的部件来实现交织和映射操作。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射机的方框图。在IFFT操作之前对比特次序的反向操作具有与将来自IFFT的输出的复数QPSK码元的实数(I)和虚数(Q)交换的处理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因此,可在图2中的发送设备230中示出的IFFT的前端执行反向操作。在发送设备930的部件中,与发送设备230的部件相似的部件执行相似的功能。因此,交织器/比特映射部分902执行交织和移位。交换部分904执行比特次序的反向。交换部分904直接发送第一OFDM码元,并且交换第二OFDM码元的I分量和Q分量。
可由等式2来表示在交换部分904交换第二OFDM码元的I分量和Q分量:
[等式2]
其中,CD,2n[1]表示第一OFDM码元的示例,CD,2n+1[1]是第二OFDM码元的示例,dframe[k]是输入到交换部分904的OFDM码元,k=0,1,2,…,ND是以预定的数量为单位组成OFDM码元的常数,例如常数100。
此外,ND表示数据子载波的数量,NSYNC是PLCP前同步的码元的数量,Nhdr是PLCP头的码元的数量,imag(.)是输入OFDM码元的I分量,real(.)是输入OFDM码元的Q分量。
此外,
其中,p[.]是长度为127的伪随机序列。
因此,接收端使用适当的组合技术(诸如MR组合)来组合OFDM码元,以产生通常被称为“软比特”的软码元。然后,软比特的每个第二比特块的次序被反向。然后对NCBPS软比特块由去交织器将软码元去交织,以颠倒发送设备的音交织器的效果,然后颠倒发送设备的第一交织器的使用Nh×NCBPS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用于提高信号的频率分集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处理方法,所述信号包含多个OFDM码元,所述OFDM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输入数据序列;
将输入数据序列映射为第一发送数据序列,所述映射包括执行第一映射操作;
通过使用第一发送数据序列产生第一OFDM码元;
将输入数据序列映射为第二发送数据序列,所述映射包括执行第二映射操作;
通过使用第二发送数据序列来产生第二OFDM码元;
使用三频带跳频模式发送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和第二发送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输入数据序列具有比特次序,并且所述第一映射操作改变第一发送数据序列的比特次序,
其中,所述第一映射操作包括重复、移位、反向、移位加反向和反向加移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映射操作包括重复、移位、反向、移位加反向和反向加移位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信号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移位包括循环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信号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对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和第二发送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应用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信号处理方法,其中,输入数据序列被交织。
5.一种OFDM(正交频分复用)发送设备,包括:
接口,接收输入数据序列;
交织/比特映射部分,通过执行第一映射操作将输入数据序列映射为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并且通过执行第二映射操作将输入数据序列映射为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码元调制部分,通过使用第一发送数据序列产生第一OFDM码元,并且通过使用第二发送数据序列产生第二OFDM码元;
发射机,使用三频带跳频模式发送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和第二发送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输入数据序列具有比特次序,并且所述第一映射操作改变第一发送数据序列的比特次序,
其中,所述第一映射操作包括重复、移位、反向、移位加反向和反向加移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而二映射操作包括重复、移位、反向、移位加反向和反向加移位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FDM发送设备,其中,所述移位包括循环移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FDM发送设备,还包括: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部分,对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和第二发送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应用IFFT。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FDM发送设备,其中,交织/比特映射部分对输入数据序列进行交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948,615 US7535819B1 (en) | 2003-09-26 | 2004-09-22 | Multiband OFDM system with mapping |
US10/948,615 | 2004-09-22 | ||
KR1020050014252A KR100769671B1 (ko) | 2005-02-21 | 2005-02-21 | Mb-ofdm 송수신장치 및 그 신호처리 방법 |
KR10-2005-0014252 | 2005-02-21 | ||
KR1020050014252 | 2005-02-21 | ||
PCT/KR2005/000553 WO2006033509A1 (en) | 2004-09-22 | 2005-02-28 | Mb-ofdm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15151A CN101015151A (zh) | 2007-08-08 |
CN101015151B true CN101015151B (zh) | 2013-09-25 |
Family
ID=36090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2796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5151B (zh) | 2004-09-22 | 2005-02-28 |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机和接收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792425B1 (zh) |
JP (1) | JP4538052B2 (zh) |
CN (1) | CN101015151B (zh) |
WO (1) | WO200603350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37254A1 (en) * | 2006-04-10 | 2007-10-11 | Nokia Corporation | Configuring a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1433042A (zh) * | 2006-05-01 | 2009-05-13 |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 不使用循环前缀的离散多频音(dmt)通信 |
US8917745B2 (en) * | 2012-03-11 | 2014-12-23 | Broadcom Corporation | Channel bonding with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
CN106534026B (zh) * | 2016-10-14 | 2020-01-14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序列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US10700913B2 (en) * | 2017-05-15 | 2020-06-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requency-hopping in frequency-first mapping for enhanced coverag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62002A1 (en) * | 2001-02-01 | 2002-08-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ding schem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40178934A1 (en) * | 2003-03-11 | 2004-09-16 | Jaiganesh Balakrishnan | Efficient bit interleaver for a multi-band OFDM ultra-wideband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04581B1 (en) * | 1999-02-16 | 2001-10-16 | Motorola, Inc. | Interlea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thogonal transmit diversity and multi-carriers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
JP2000261401A (ja) * | 1999-03-09 | 2000-09-22 | Nec Corp | 直交変調方法、直交変調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
US6449244B1 (en) * | 1999-05-10 | 2002-09-10 | Trw Inc. | Implementation of orthogonal narrowband channels in a digital demodulator |
DE10030407B4 (de) * | 1999-07-14 | 2011-09-01 | Lg Electronics Inc. | Verfahren zur optimalen Ratenanpassung in einem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
US6798826B1 (en) * | 2000-11-06 | 2004-09-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everse rate matching in a CDMA system |
US7054346B2 (en) * | 2001-05-07 | 2006-05-3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Enhanced frequency hopping in a wireless system |
KR100520621B1 (ko) * | 2002-01-16 | 2005-10-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가중화된 비이진 반복 누적 부호와 시공간 부호의 부호화방법 및 장치 |
US7095709B2 (en) * | 2002-06-24 | 2006-08-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versity transmission modes for MIMO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7221911B2 (en) * | 2002-08-16 | 2007-05-22 | Wisair Ltd. | Multi-band ultra-wide b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
US7002900B2 (en) * | 2002-10-25 | 2006-0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t diversity processing for a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554831B1 (en) * | 2002-10-26 | 2013-05-2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Frequency hopping ofdma method using symbols of comb pattern |
WO2004077777A1 (en) * | 2003-02-28 | 2004-09-1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ub-carrier allocation for ofdm |
KR100647988B1 (ko) * | 2004-06-08 | 2006-11-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 밴드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에서 무선자원할당 시스템 |
-
2005
- 2005-02-28 CN CN200580027966.3A patent/CN10101515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2-28 EP EP05726829.4A patent/EP179242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5-02-28 JP JP2007533391A patent/JP453805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2-28 WO PCT/KR2005/000553 patent/WO200603350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62002A1 (en) * | 2001-02-01 | 2002-08-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ding schem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40178934A1 (en) * | 2003-03-11 | 2004-09-16 | Jaiganesh Balakrishnan | Efficient bit interleaver for a multi-band OFDM ultra-wideband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538052B2 (ja) | 2010-09-08 |
EP1792425A4 (en) | 2012-07-25 |
JP2008514154A (ja) | 2008-05-01 |
WO2006033509A1 (en) | 2006-03-30 |
EP1792425B1 (en) | 2016-02-24 |
EP1792425A1 (en) | 2007-06-06 |
CN101015151A (zh) | 2007-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97374B2 (en) | Repetition coding for a wireless system | |
JP4515501B2 (ja) |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元方式を用いる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イロット信号を送受信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 |
JP3877215B2 (ja) | 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
KR100429528B1 (ko) | 디지털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US7570695B2 (en) | Method and adaptive bit interleaver for wideband systems using adaptive bit loading | |
US7809067B2 (en) | Multi-carrier OFDM UWB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
CN101243667A (zh) | Mimo系统中应用子带复用的导频和数据传输 | |
US7535819B1 (en) | Multiband OFDM system with mapping | |
KR20060106223A (ko) |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에서 비트 삽입 및 코드 변조방식의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 |
JP4008915B2 (ja) | 多重アンテナを使用する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システムでの干渉信号を除去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 |
KR100769671B1 (ko) | Mb-ofdm 송수신장치 및 그 신호처리 방법 | |
US10461984B2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device | |
US6456669B1 (en) |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transmitter, and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015151B (zh) |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机和接收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 |
CN100514893C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方法、和适用该系统和方法的发射、接收装置 | |
KR20030038270A (ko) |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 방식의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시공간-주파수 부호화/복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 |
JP4932641B2 (ja) | 通信装置におけるピーク電力低減装置 | |
JP3745692B2 (ja) | マルチキャリア−cdma変調方式用送信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キャリア−cdma変調方式用受信装置 | |
KR101596957B1 (ko) | 순환 부캐리어 천이를 이용한 송신 안테나 다이버시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08152596A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 ofdm signal with reduced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using dummy sequence insertation | |
JP2008259065A (ja) | 誤差ベクトル評価方法並びに適応サブキャリア変調方法、周波数分割通信方法 | |
CN1930811B (zh) | 在使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案的通信系统中传送/接收导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 |
JP4539969B2 (ja) | マルチキャリア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方法 | |
JP2004289446A (ja) | 送信機及び受信機 | |
JP2006014234A (ja) | 無線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