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8559A - 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8559A
CN101008559A CN 200710062644 CN200710062644A CN101008559A CN 101008559 A CN101008559 A CN 101008559A CN 200710062644 CN200710062644 CN 200710062644 CN 200710062644 A CN200710062644 A CN 200710062644A CN 101008559 A CN101008559 A CN 101008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efficiency
heat exchanger
energy recovery
contact type
recove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626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国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07100626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085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8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8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涉及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它包括热虹吸管(1)、翅片(2)、隔板(3)、外边框(4)、支座(5)、顶杆(6)和驱动装置(7)等。热虹吸管内密闭有低沸点工质,多个热虹吸管外套多个翅片形成换热芯体,换热芯体被隔板分隔成两部分,与外边框相连接形成换热器,冷、热两股气流分别通过换热芯体的两部分时,通过热虹吸管和翅片的传递热量能够使这两股气流产生热交换;支座支撑换热器,顶杆与驱动装置相联,驱使换热器改变其工作时的姿态,达到容量调解和工况转换的目的。本发明具有避免工作气流交叉污染,效率高,工作姿态自动调整,起动温差小,成本低,可行性高,环保安全,运行工况宽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带气流非接触式气体-气体换热器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调节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及民用建筑,但随之而来能耗问题也日益突出,工业与民用建筑规模大,换气量也大,比如医院洁净度要求较高的手术室有时要求换气频率每小时40-100次,而对大型建筑,排气所带走的能量约占总负荷的30%~40%左右,如不对这些能源加以有效回收,必然增大空调的能耗。近年来发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如SARS病毒的传播和恐怖袭击中毒气的蔓延,又必须加大公共建筑的换气量,同时还要严格避免回风对新风的污染。另外,生产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度较高的气体,对这部分气体中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可以产生较显著的环保节能效益。
针对回收利用建筑物或工艺过程排出废气的能量,近年开发出很多型式的气体能量回收设备,如转轮吸附型、中间热媒型、板式显热型和热泵型,转轮吸附型的换热效率虽然较高,但两股气流有交叉,存在废气污染新鲜空气,不符合公共卫生的要求;中间热媒型是通过两组换热器之间的液体来传递能量,有传动设备,自身消耗动力,虽然避免了交叉污染,但换热效率不高;板式显热型的能量回收设备把排风与新风隔离分别流过不同的流道,结构相对简单,也可避免交叉污染,但效率较低,其结构本身只适合小容量场合使用;热泵型能量回收设备,系统复杂,造价昂贵。传统热管换热器对工质、材料、工艺的要求比较严格,造成其成本较高,限制了热管技术的推广,长期仅应用于航天和有关工业领域;在民用领域中,能量回收的两股气流之间的温度差较小,一般在几度到几十度之间,因此,要求热管换热器的起动温差要小,一般应不大于3度,同时要求效率较高、容量可调、热管工质无毒,以及两股气流相互隔离、不交叉污染;近年来人们开发的民用热管技术,工质多以水或氨为主要成分,其起动温差较大,能量回收效率较低,氨有毒性且对热管的材质有严格要求,这样热管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上述的能量回收设备都不能同时兼顾高效率和避免交叉污染、成本低、安装灵活的特点;其次现有的民用热管技术起动温差较大,能量回收效率较低,没有容量连续调解机构,有时还使用毒性较大的工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起动温差较小,能量回收效率较高,保证工作气流相互隔离以避免交叉污染,带有容量连续调解机构,能量回收过程不消耗动力,使用环保无毒的工质,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安装方便,适合-50℃至60℃环境中使用的非接触式高效气体能量回收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一种工作流体相互隔离的非接触式高效能量回收设备,它包括热虹吸管、翅片、隔板,外边框,支座、顶杆和驱动装置等。热虹吸管内密闭有一定量的低沸点工质,若干个热虹吸管外套若干个翅片形成换热芯体,换热芯体被其中间的隔板分隔成两部分,热虹吸管横贯隔板,其周围与外边框相连接形成换热器,换热器倾斜或垂直放置且冷、热两股气流分别通过换热芯体的两部分时,通过热虹吸管和翅片的传递热量能够使这两股气流产生热交换、温度趋于一致;换热器下部装有支座和顶杆,支座为换热器的旋转中心,顶杆撑着换热器的外边框,并与驱动装置相联,驱动装置可以根据要求带动顶杆上下运动,驱使换热器连续摆动来改变其工作时的姿态,达到容量调解和工况转换的目的。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用低沸点工质的热虹吸管作为热回收的核心元件,可以使其传热效率高、起动温差小;用热虹吸管束组成的换热芯体,来回收排出废气携带的能量,可以回收气流显热和部分潜热,不仅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安装方便、可靠性高、制造成本较低;换热芯体中间的隔板将两股气流分隔开,保证了工作气流相互隔离以避免交叉污染;换热器下部的支座和顶杆,可以改变换热器的工作姿态,实现容量连续调解和工况转换;热虹吸管的低沸点工质,保证整个设备的环保安全和适合宽广的气候区域使用;该设备的能量回收过程不需要消耗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夏季工况的工作姿态。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冬季工况的工作姿态。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回收工艺废气能量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热虹吸管,2-翅片,3-隔板,4-外边框,5-支座,6-顶杆,7-驱动装置,8-换热芯体,9-新风,10-排风,11-空气,12-工艺废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工作流体相互隔离的非接触式建筑物换气热高效能量回收设备,它包括热虹吸管1、翅片2、隔板3,外边框4,支座5、顶杆6和驱动装置7。热虹吸管1由两端封闭的铜管、铝管或邦迪管制成。热虹吸管1内密闭有一定量的低沸点工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低沸点物质的混合物,例如甲烷、乙烷的卤代物或醚类、烃类有机物质中的一氯二氟甲烷,二氯三氟乙烷,丙烷,丙烯,氢氟醚或五氟乙烷/三氟乙烷/四氟乙烷的混合物,五氟乙烷/二氟甲烷的混合物等。若干个热虹吸管1外套若干个翅片2形成换热芯体8,翅片2是由冲压成型的铝箔构成,呈平板、波浪或花纹状,其上可以压折痕、开条缝。换热芯体8被其中间的隔板3分隔成两部分,其周围与安装外边框4相连接形成换热器,换热器倾斜或垂直放置且冷、热两股气流分别通过换热芯体8的两部分时,通过热虹吸管1和翅片2的传递热量能够使这两股气流产生热交换、温度趋于一致;换热器下部装有支座5和顶杆6,支座为换热器的旋转中心,顶杆撑着换热器的外边框,并与驱动装置相联,驱动装置7可以根据要求带动顶杆6上下运动,顶杆6和驱动装置7之间采用丝杠丝杆或曲柄连杆机构联接,驱动装置7用动力机器或人力驱动,如采用电动机、手转轮盘、或手摇曲柄等。驱动装置7驱使换热器连续摆动来改变其工作时的姿态,达到容量调解和工况转换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时,使要进入建筑内的新风9通过吸风口、新风管道由送风机强制流过换热芯体的一部分,而排出建筑物的排风10则通过排风口、排风管道由排风机强制流过换热芯体的另一部分。参考图2,对于夏季工况,新风9温度较高,排出建筑物的排风10温度较低,驱动装置7带动顶杆6向上运动,驱使换热器朝新风9通过的部分倾斜。密闭在热虹吸管内的低沸点工质的液体部分靠重力流到热虹吸管1的下部,当温度较高的新风9流经热虹吸管1下部的外表面时,液体工质被新风9加热而蒸发,并靠密度差升腾到热虹吸管的上部,被流经热虹吸管1上部外表面的排风10冷却,凝结为工质液体后靠重力再流回热虹吸管的下部。这样,通过热虹吸管1内的低沸点工质相变,不断地将新风9的热量传递给排风10,使进入建筑物内新风9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从而靠回收排风10的能量减小了新风的冷却负荷、达到建筑物节能的目的。参考图3,对于冬季工况,新风9温度较低,排出建筑物的排风温度较高,驱动装置7带动顶杆6向下运动,驱使换热器朝排风10通过的部分倾斜。通过换热芯体中的热虹吸管1工作,不断地将排风10的热量传递给新风9,使进入建筑物内新风9的温度得到有效升高,靠回收排风10的能量减小了新风的加热负荷,同样达到建筑物节能的目的。
参考图4,本发明也可以回收车间或其他过程的工艺废气12的能量,来加热要使用的空气11,为生产、办公场所提供暖气,或为生产过程提供干热的空气,使排出的废热得到有效利用,既节能又避免或减轻对环境产生的热污染。

Claims (6)

1.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虹吸管(1)、翅片(2)、隔板(3),外边框(4),支座(5)、顶杆(6)和驱动装置(7);热虹吸管内密闭有低沸点工质,若干个热虹吸管(1)外套若干个翅片(2)形成换热芯体(8),换热芯体被其中间的隔板(3)分隔成两部分,热虹吸管横贯隔板(3),换热芯体周围与外边框(4)相连接形成换热器;换热器下部装有支座(5)和顶杆(6),支座(5)为换热器的旋转中心,顶杆(6)撑着换热器的外边框(4),并与能够带动顶杆(6)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7)相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热虹吸管(1)由两端封闭的铜管、铝管或邦迪管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虹吸管(1)内的低沸点工质是一种或几种低沸点物质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沸点工质是甲烷、乙烷的卤代物或醚类、烃类有机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2)是由冲压成型的铝箔构成,呈平板、波浪或花纹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顶杆(6)和驱动装置(7)之间采用丝杠丝杆或曲柄连杆机构联接,驱动装置(7)用动力机器或人力驱动。
CN 200710062644 2007-01-12 2007-01-12 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 Pending CN1010085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62644 CN101008559A (zh) 2007-01-12 2007-01-12 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62644 CN101008559A (zh) 2007-01-12 2007-01-12 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8559A true CN101008559A (zh) 2007-08-01

Family

ID=38697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62644 Pending CN101008559A (zh) 2007-01-12 2007-01-12 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0855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187A (zh) * 2014-04-11 2014-07-02 张家港欣阳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纺涤纶长丝的可循环自动送风、回风装置
CN104964588A (zh) * 2015-07-03 2015-10-07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换热器
CN105228420A (zh) * 2015-10-30 2016-01-06 江苏同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热源的封闭机柜微动力散热冷却器
CN108443905A (zh) * 2018-02-05 2018-08-24 湖南湘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烟气余热回收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187A (zh) * 2014-04-11 2014-07-02 张家港欣阳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纺涤纶长丝的可循环自动送风、回风装置
CN104964588A (zh) * 2015-07-03 2015-10-07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换热器
CN104964588B (zh) * 2015-07-03 2017-01-1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换热器
CN105228420A (zh) * 2015-10-30 2016-01-06 江苏同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热源的封闭机柜微动力散热冷却器
CN108443905A (zh) * 2018-02-05 2018-08-24 湖南湘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烟气余热回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3920Y (zh) 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
CN101008559A (zh) 一种气流非接触式的高效能量回收设备
CN101169280A (zh) 无动力式空气热回收装置
CN201155837Y (zh) 一种新型热回收装置
CN206739442U (zh) 一种冷凝水预冷和冷凝热回收的空调器
CN102538535A (zh) 机房外气冷却节能装置与配置方法
CN205376686U (zh)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CN201627607U (zh) 火电厂节水改造方案
CN201795635U (zh) 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
CN101703992B (zh) 双级一体化烘干设备
CN208907733U (zh) 一种热风干燥系统
CN201434456Y (zh) 一种双热源热泵热回收新风机组
CN206905153U (zh)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
CN207123186U (zh) 一种新型工业高温冷却塔
CN207163292U (zh) 一种建筑物冷却水管网热量回收装置
CN206876046U (zh) 湿式空冷器的混排横流型热交换媒介填料
CN208620482U (zh) 一种辐射实现能量转换的建筑节能系统
CN221230256U (zh) 一种乙醇尾气回收装置
CN208983656U (zh) 一种能源塔热泵多源一体机
CN206094648U (zh) 热机
CN208186793U (zh) 一种增压空调冷凝水的自动蒸发及能量回收装置
CN206281144U (zh) 一种浅层地能地道通风系统
CN101648181A (zh) 复叠一体化烘干设备
CN206846889U (zh) 一种太阳能热风相变蓄热采暖系统
CN106766030A (zh) 热能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