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998540A -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 Google Patents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998540A
CN100998540A CN 200710019565 CN200710019565A CN100998540A CN 100998540 A CN100998540 A CN 100998540A CN 200710019565 CN200710019565 CN 200710019565 CN 200710019565 A CN200710019565 A CN 200710019565A CN 100998540 A CN100998540 A CN 100998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ylinder
liquid storage
valve
box body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195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ENLIN MED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ENLIN MED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ENLIN MED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ENLIN MED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0195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9985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0998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998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盒体和安装有导液防回流机构的盒盖及一放液阀,盒体内构成有大储液腔和具液流口的小储液腔及溢流腔,盒体的面板纵向设有计量刻度标记,放液阀设置在放液阀座内,与大、小储液腔和溢流腔及放液管相通,小储液腔的形状呈筒状体,其顶端面与盒盖间构成密封,溢流口开设在小储液腔的近正面上部,且靠近于盒体的面板;溢流腔为中空的管状体,垂置在小储液腔中,且靠近于盒体的面板,溢流腔的上端面对着盒体的面板开设有溢流孔,下端的出液孔与放液阀常通。优点:确保计量准确,简化结构;可节约模具和改善加工装配效率;能保证放液时的压力,有利于液体的放尽;有利于快速、顺畅出液。

Description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在医疗临床中用于对引流病人的引流液的计量,以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理状况,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鉴于中国专利申请号ZL02123886.3所介绍的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ZL91225245.6所公开的一次性可计量塑料尿袋、ZL93224818.7所涉及的电子体液计量仪、ZL94242826.9所揭示的一次性精确计量双腔尿液引流器、ZL97211613.3所给出的一种计量积尿瓶、ZL99209573.5揭示的排尿计量瓶、ZL00221285.4披露的病人尿液排放监护计量装置、ZL01225226.3和ZL01268645.X所分别推荐的一种计量准确的尿袋和尿液计量器等等所存在的如下共同欠缺之一由于它们的储尿腔只具一个,仅能实现单级计量,从而增加临床护理工作的麻烦;之二,当要将储尿容器中的尿液排除时,既出液不畅而影响排尿速度,又难于排尽而影响到下一次的计量;之三,当储尿容器倾斜乃至倒卧时,尿液会从进尿口部位回流而出,既不卫生,又影响病人的舒适感;之四,不少储尿容器表现为柔软性,例如采用薄膜制作,受气候的热胀冷缩变形系数及受人为压迫的变形系数大,致计量不准确,等等。
于是,我国的规模性医院干脆向国外进口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其结构在中国专利ZL200510038235.0的背景技术栏中所及并揭示,所表现出的不足在于:其一,当存储有尿液的盒体倾斜乃至翻倒时,尿液会从导尿管接口回流而出,对卫生带来不利;其二,当打开放液阀,将各储尿腔中的尿液排除时,由于补入的空气仅能从导尿管接口中补给,进气量受到限制,影响排尿的畅通,使排尿时间延长;其三,由于导尿管接口座以及放液阀同设在盒体上、下方的一侧处,当在使用过程中,一俟第一储尿腔中引入尿液,在使用状态下悬挂着的整个盒体出现严重倾斜,导致储尿腔中的计量不准确,影响到对病人的监护质量;其四,分别由隔板延伸而分隔出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储尿腔导流槽以及溢尿腔导流槽依次离盒底盖上的排尿口愈来愈远,即第二、第三、第四储尿腔导流槽及液尿腔导流槽至排尿口的途径或称跨度较大,导致排液时间延长。
随着ZL200510038235.0(CN1282451C)技术方案的出现,消除了前述的由国外进口的产品之欠缺,对于即使在盒体出现倾斜乃至倒卧状态下,储尿腔中的尿液不会从导尿管接口中回流、尿液排除顺畅、排除时间短、在使用状态下盒体不会出现严重倾斜而保障计量准确具有建树。但是申请人发现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有以下不尽人意之处:首先,虽然产品在病房中的使用状态下通常是悬挂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扫尾工作(消毒、包扎、清点手术器具等)以及将患者从手术室送往病房的途中储存器即盒体往往处于卧置状态(即水平放置)。于是,作为小储液腔的第一储液腔中的引流液会进入与第一储液腔相通的溢流腔和经开设在第一储液腔上的第一、第二溢流口进入到作为大储液腔的第二、第三储液腔,直至溢尽。因为溢流腔是处于常通(常开)状态的,即与延设于盒体底部的放溢管常通,因此一俟液体进入该腔,便经放液管引及配接在放液管上的集液袋中,从而无法正确、真实反映患者的实际引流量,进而会对医务人员用药产生影响甚至误导,使应有的临床监护质量遭到影响。此外,在卧置状态下,第一储液腔与第二、第三储液腔之间的正常的溢流关系被打破,从第一储液腔分别溢至作为大储液腔的第二、第三储液腔中的液体虽然保存在第二、第三储液腔中,但是由于计量单位是具有等级差异的,也就是说在盒体上所标注的分别对应于第一、第二、第三储液腔的计量刻度标记是不尽相同的,对应于第一储液腔的计量刻度标记较为精细,以1ml为计,而对应于作为大储液腔的第二、第三储液腔的计量刻度标记通常以每5ml甚至更大为计,因此第一储液腔中的液体流入到第二、第三储液腔后,也会给医务人员记录患者的引流量带来有失准确而影响临床监护质量。或许有人认为在对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扫尾工作以及在自手术室驱往病房的全过程中派专人提携储存器便可避免上述现象,但是如此做法不仅会造成对作为医务人员的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不必要地重化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尤其是还难免会将接续于患者体内的导液管曳离患者,从而造成更大的麻烦。上述现象还时常发生在病房护理中,例如不慎碰触盒体而致其摇晃,或患者离床如厕等等,都会引发第一储液腔中的引流液溢入溢流腔、第二、第三储液腔,造成计量不准。
申请人找到了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整个第一储液腔的腔体形状不合理;二是开设在第一储液腔上的分别用于供引流液溢往作为大储液腔的第二、第三储液腔中去的第一、第二溢流口位于第一储液腔的左右腔壁上;三是溢流腔的设置位置欠缺,隔设在第一储液腔之背部,使得第一储液腔的顶端面不能与盒盖之间构成密封,否则无法使作为小储液腔的第一储液腔中的引流液溢入溢流腔中;四是为了防止作为大储液腔中的引流液进入溢流腔,故必须将大储液腔人为分隔成第二、第三储液腔,两者之间只能通过第一、第二溢流口相通。
其次,上述储存器除了由模具模制获得的盒体、盒盖本身外还存在有同样需要由模具模制得到的盒底盖,也就是说它是由盒体、盒盖、盒底盖三者彼此组配而成,从而使模具的数量增加,加工及组装作业量大,不仅不利于工业化高效率的量产要求,而且还会存在盒底盖与盒体之间确保密封而不渗漏的作业难度。
还有,由于前述储存器整体上表现为矩形结构,因此在排液时尤其是当液量减少时压力会随之减弱,导致排不尽的现象,使少许引流液滞留在第一、第二、第三储液腔内以及滞积于第一、第三储液腔导流槽、溢流腔导流槽中,给下次计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再有,上述储存器的放液阀的结构有失合理,因为它是通过凹设在阀体上的凹槽即窄缩的颈作为导液腔而导入到放液管中放出的,于是引流液在自阀体的凹槽至放液管的流途过程中出现有拐弯现象,对快速、顺畅放液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在盒体处于倾斜、水平放置状态下仍能确保小储液腔中的引流液不会溢入到溢流腔中产生逃逸现象的并且仍然能与大储液腔之间保持着与悬挂状态下相同的溢流关系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在排液时能有效地将小储液腔、大储液腔中的液体排尽而确保连续计量的准确性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本发明的再有一任务是要提供一种使放液阀能够满足快速、顺畅放液要求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它包括上侧壁和底壁上分别延设有第一、第二挂脚而底部中央延设有放液阀座的盒体和配置在盒体上的并且安装有导液防回流机构的盒盖以及一放液阀,盒体内构成有大储液腔和隔设于大储液腔中的具液流口的小储液腔以及溢流腔,盒体的面板在对应于大、小储液腔的部位纵向设有计量刻度标记,放液阀设置在放液阀座内,分别与大、小储液腔和溢流腔以及延设在放液阀座上的放液管相通,所述的小储液腔的形状呈筒状体,其顶端面与盒盖之间构成密封,所述的溢流口开设在小储液腔的近正面上部,并且靠近于盒体的面板;所述的溢流腔为中空的管状体,整体地垂置在小储液腔中,并且靠近于盒体的面板,溢流腔的上端面对着盒体的面板开设有溢流孔,下端的出液孔与放液阀常通。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还有一任务,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盒体的底部中央构成有一个用于汇集来自于大、小储液腔中的引流液的窄缩腔,该窄缩腔的左、右腔壁为倾斜壁,并且与大储液腔的底壁衔接。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再有一任务,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放液阀的阀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导液孔,其中,第一导液孔与小储液腔相通,第二导液孔与大储液腔相通,第三导液孔与溢流腔相通。
本发明所述的导液防回流机构包括阀座、阀套、阀盖、导液管接口、止回流阀片,阀座延设在盒盖的中部并且对应于所述的小储液腔,阀套的下端固定在阀座上,阀盖盖固在阀套的上端,导液管接口延设在阀盖上,止回流阀片设在阀套上,对应于阀座的阀座腔。
本发明所述的筒状体为圆筒体、矩形筒体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管状体为圆管体、矩形管体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溢流口的形状为槽或孔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大储液腔的底壁以倾斜状态地与所述的左、右侧壁相衔接。
本发明所述的窄缩腔的腔形为梯形。
本发明所述的第三导液孔在阀体上的位置与第一、第二导液孔之间相隔90°。
本发明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的优点之一,由于将形状为筒体状的小储液腔的顶端面与盒盖密封和将管状体的溢流腔设置于小储液腔中,并且将开设于小储液腔上部的溢流口和开设于溢流腔上端的溢流孔均靠近到盒体的面板,因此当盒体处于后仰90°的水平位置状态时,液体不会从溢流孔进入溢流腔内产生逃逸,不仅可确保计量准确,而且无须将整个大储液腔象已有技术那样分隔成二个,有助于简化结构;之二,由于省去了盒底盖,因此可节约模具和改善加工装配效率;之三,由于对盒体的底部中央设计出梯形状的窄缩腔,因此能保证放液时的压力,有利于液体的放尽,为下一次连续计量的准确性提供保障;之四,由于变已有技术中在放液阀的阀体上的窄缩的颈为相应的第一、第二、第三导液孔,有利于快速、顺畅出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与集液袋相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申请人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有助于理解本发明,并且使得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更趋明朗,但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所限制。
请结合图1和图2,给出的盒体1的两上侧壁上分别延设有第一挂脚16,用于设置系挂件,以使盒体1在正常使用中处于悬空或称悬挂状态。盒体1的底壁上以八字形状态地延设有第二挂脚13,在第二挂脚13上还延设有挂钩131,挂钩131的功用是用于挂着集液袋5(在对图3的描述时将详述)。盒体1的底部中央延设有放液阀座17,放液阀座17的底部延设放液管171,在使用时放液管171与集液袋5联接,成形在放液阀座17上的阀孔172供放液阀3的置入。
盒体1内构成有大储液腔12和小储液腔11以及溢流腔14,其中:小储液腔11居于盒体1长度方向的中间,并靠近盒体1的面板一侧,小储液腔11的整体形状为筒状体。作为实施例在图中所给出的筒状体近似于圆筒体,但矩形筒体或其它类似形状的筒状体例如具有六个或八个面的六面、八面筒状体同样适用,小储液腔11的顶端面112与盒盖2的内壁构成充分密封。通过图示可知,小储液腔11是在大储液腔12中围设而成的,前面提及的溢流口111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槽的形态出现的,而且还展示有一对溢流口111。不难想及,如果将小储液腔11的上部也象下部那样与盒体1的面板构成密封,那么溢流口111的形状就会发生改变,即在小储液腔11的腔壁上部开设孔,由所开设的孔担当溢流口111的功能,而且孔也同样可以有一个或二个。但是,不论溢流口111以槽的形式或以孔的形式出现,均尽可能地使其位置靠近盒体1的面板。如此设计能使盒体1在向后偏倒时,能确保溢流腔14中的液位高度,不会出现大量溢入大储液腔12中,对于计量的准确性极有帮助,因为纵向设置在盒体1的面板上的三排分别对应于小储液腔11和对应于大储液腔两侧的计量刻度标记15的精细等级是不同的,对应于小储液腔11的计量刻度标记15以每1ml标注,故计量精确,而其余则不然,故计量精确度略逊色。
对于整体的垂固在小储液腔11中的溢流腔14的形状如同对小储液腔11的形状的描述,同样可以中空的圆管体或矩形管体或其它类似的形状,本实施例择圆管体作为溢流腔14,而且它的具体位置尽可能地靠近到盒体1的面板部位。如此结构安排的道理如同对溢流口111的说明,因为如果在盒体1向后仰置而处于卧置状态时,能避免由开设在溢流腔11上端部的并且面向盒体1的面板的溢流孔141使溢流腔11中的液体逸出,藉以确保溢流腔11中的液体的液位高度,保障计量的准确度,使医务人员对手术后的患者的监护效果达到尽可能理想之程度。小储液腔11的小储液腔底面113上开设有小储液腔导流孔1131,在放液时将腔内液体经放液阀3放出到集液袋5中,大储液腔12中的液体则由底部的大储液腔导流孔121经放液阀3导入到集液袋5中,而自溢流孔141进入到溢流腔14内的液体则其底部的出液孔142经放液阀3上的处于常开状态的第三导液孔313导入到集液袋5中。
仍请见图1和图2,盒体1的中部构成为大体上呈梯形的窄缩腔18,而且该窄缩腔18的左、右腔壁181、182为倾斜壁,加上大储液腔12的底壁也是倾斜壁,与左、右腔壁181、182衔接。放液阀座17居于窄缩腔18的底部,于是当放液阀3开启放液时,大储液腔12中的引流液如患者的尿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等会以倾泻形状地汇至窄缩腔18,经位置居于窄缩腔18内的大储液腔导流孔121导出直至经放液阀3进入集液袋5中,十分有利于在放液时保持压力,使放液顺畅、快速,尤其是能够将大、小储液腔12、11中的引流液充分排尽,避免积存而影响下一次的连续计量效果,故对临床监护也具有极致的效果。
盒盖2密封地配固在盒体1上,在盒盖2所对应于大储液腔12的任一部位还可增设一个透气而不透液的空气膜21,以便使外界空气进入到大储液腔12中,使进、放液顺利。对于空气膜21,建议采用无纺布或毡材料,当然,其它的只要能满足透气而不易或不宜透液的材料例如广为使用的产品名称为邦迪医疗名称为止血贴(又名苯扎氯铵贴)的透气不透液的基底材料如棉织布、涤纶布等也是完全适应的。盒盖2的材料优选为与盒体1同质,并且优选为透明的有机玻璃或塑料,采用模具加工成形。
本发明所推荐的配置在盒盖2中央的并且对应于小储液腔11的导液防回流机构4的阀座41随盒体1模制成型时一体成形,阀套44的下端密封配接在阀套41上,阀套44的上端由阀盖43与其密封配接,导液管接口45延设于阀盖43上,它是用来与引流管(图中未示出)的一端相接,而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患者的引流部分或称器官相插接。由图见,在阀套44内壁突设有一道法兰边,该法兰边的中央为通液口441,止回流阀片42的一部分边缘与法兰边的底端端面粘固,当来自于患者的液体自导液管接口45上方向下流入时能自动地开启止回流阀片42,反之则关闭,因此它能有效地防止在整个盒体1倾斜尤其是卧倒时出现的回流现象。当然,该止回流阀片42还可以设置在导液管接口45的通道中,其设置方式可以通过在导液管接口45的内壁形成一个台阶,将止回流阀片42的一部分侧沿与导液管接口45的内壁壁体粘固。止回流阀片42的材料优选采用非金属的材料如硅橡胶,以利其能与材质为聚氯乙烯(PVC)制的导液管接口45实现良好的粘固。从图1中可晰见间布在阀盖43上的一组各具通气孔4311的通气膜431,对于通气膜431的具体说明同对空气膜21的叙述。
请继续见图1和图2,给出了设置到阀孔172中的放液阀3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结构,它是由阀体31、手柄32构成,在阀体31上开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导液孔311、312、313,各导液孔之间由密封圈315分隔,由于第三导液孔313是与第一、第二导液孔311、312相错位90°,因此在手柄32处于水平方向即图示方向拨展90°时,第一、第二导液孔311、312与小储液腔导流孔1131、大储液腔导流孔121的位置错开而关闭,而第三导液孔313处于与出液孔142的对应位置而常开。延设在放液阀座17端面部位的限位突缘173与凹设在阀体31的端面上的限位槽314相配合。同样,延设在阀体31的另一个端面上的阀门倒钩316是用来与放液阀座17相钩固的,以免放液阀3从放液阀座17的阀孔172中脱出。由上述放液阀3的阀体31的结构可知,是通过以相应的导液孔的形式与大、小储液腔12、11的大、小储液腔导流孔121、1311相通的,因此完全改变了已有技术中例如前面提到的CN1282451C所教导的以窄缩的颈作为导流槽的结构。所以本发明的放液阀3具有放液快的优点,因为通过导液孔的位置对准直接放液,引流液不会在阀体31上绕弯。
申请人结合图1和图3叙述本发明的使用状况,通过盒体1两侧的第一挂脚16将盒体1挂置于设在患者一旁的支架或其它载体上,将与患者连接的引液管(图中未示出)接续到导液管接口45上,自患者病灶部位引出的引流液经引液管、引液管接口45在自动打开止回流阀片42后首先进入小储液腔11中,满后经溢流口111溢入大储液腔12。大、小储液腔12、11两腔俱满或一腔即小储液腔11满后依需放液时,在做好临床护理记录的工作后,开启放液阀3也就是说将手柄32拨动90°,使阀体31上的第二、第一导液孔312、311与大、小储液腔12、11中的液体分别经大、小储液腔导流孔121、1131对准,此时引流液便进入到接续在放液管171上的集液袋5中,集液袋5是被挂着在第二挂脚13的挂钩131上的。在放液过程中,由于通气膜431、空气膜421的作用能保障液体顺畅排出,而且由于盒体1的底部更具体地讲是由于大储液腔12的底部构成有梯形的窄缩腔18,加上大储液腔12的底壁呈倾斜状态地与窄缩腔18衔接的,因此腔内的液体在排放时具有良好的压力,以汇流的方式倾泻汇入窄缩腔18经各导液孔至集液袋5中,不会出现排不尽的问题。当在使用过程中,不慎致盒体1倾倒,那么便由止回流阀片42的关闭而防止倒流。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碰到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需要将盒体1偏转90°呈卧置时,那么由于小储液腔11的整体形状呈筒状体,溢流口111开设在尽可能的靠近盒体1的面板,从而使小储液腔11中的液位保持在理想的程度;又由于溢流腔14的形状呈管状体,并且其位置既处于小储液腔11中,又相当靠近于盒体1的面板,加上溢流孔141面向盒体1的面板,因此当盒体1由图示位置状态向后倒90°时,引流液不会从溢流孔141进入产生逃逸。溢流孔141的正常功用是,由于其与放液阀3的阀体31之第三导液孔313是常通的,因此,一旦在对病人的监护产生疏忽,例如大、小储液腔12、11俱满并且超过了临界的容量限度而未被发现,那么引流液便进入溢流孔141,直接进入集液袋5中。

Claims (10)

1、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它包括上侧壁和底壁上分别延设有第一、第二挂脚(16)、(13)而底部中央延设有放液阀座(17)的盒体(1)和配置在盒体(1)上的并且安装有导液防回流机构(4)的盒盖(2)以及一放液阀(3),盒体(1)内构成有大储液腔(12)和隔设于大储液腔(12)中的具液流口(111)的小储液腔(11)以及溢流腔(14),盒体(1)的面板在对应于大、小储液腔(12)、(11)的部位纵向设有计量刻度标记(15),放液阀(3)设置在放液阀座(17)内,分别与大、小储液腔(12)、(11)和溢流腔(14)以及延设在放液阀座(17)上的放液管(171)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储液腔(11)的形状呈筒状体,其顶端面(112)与盒盖(2)之间构成密封,所述的溢流口(111)开设在小储液腔(11)的近正面上部,并且靠近于盒体(1)的面板;所述的溢流腔(14)为中空的管状体,整体地垂置在小储液腔(11)中,并且靠近于盒体(1)的面板,溢流腔(14)的上端面对着盒体(1)的面板开设有溢流孔(141),下端的出液孔(142)与放液阀(3)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1)的底部中央构成有一个用于汇集来自于大、小储液腔(12)、(11)中的引流液的窄缩腔(18),该窄缩腔(18)的左、右腔壁(181)、(182)为倾斜壁,并且与大储液腔(12)的底壁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液阀(3)的阀体(31)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导液孔(311)、(312)、(313),其中,第一导液孔(311)与小储液腔(11)相通,第二导液孔(312)与大储液腔(12)相通,第三导液孔(313)与溢流腔(14)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液防回流机构(4)包括阀座(41)、阀套(44)、阀盖(43)、导液管接口(45)、止回流阀片(42),阀座(41)延设在盒盖(2)的中部并且对应于所述的小储液腔(11),阀套(44)的下端固定在阀座(41)上,阀盖(43)盖固在阀套(44)的上端,导液管接口(45)延设在阀盖(43)上,止回流阀片(42)设在阀套(44)上,对应于阀座(41)的阀座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体为圆筒体、矩形筒体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体为圆管体、矩形管体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口(111)的形状为槽或孔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储液腔(12)的底壁以倾斜状态地与所述的左、右侧壁(181)、(182)相衔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窄缩腔(18)的腔形为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导液孔(313)在阀体(31)上的位置与第一、第二导液孔(311)、(312)之间相隔90°。
CN 200710019565 2007-01-09 2007-01-09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Pending CN1009985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19565 CN100998540A (zh) 2007-01-09 2007-01-09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19565 CN100998540A (zh) 2007-01-09 2007-01-09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998540A true CN100998540A (zh) 2007-07-18

Family

ID=38257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19565 Pending CN100998540A (zh) 2007-01-09 2007-01-09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998540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9591A (zh) * 2011-08-02 2012-03-28 常熟市赛爱斯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CN102715974A (zh) * 2012-06-15 2012-10-10 珠海沃姆电子有限公司 集尿装置
CN102920542A (zh) * 2012-11-02 2013-02-13 珠海沃姆电子有限公司 集尿装置
CN104307054A (zh) * 2014-10-08 2015-01-28 常熟市雷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CN107929915A (zh) * 2017-12-20 2018-04-20 曹军英 用于肝癌晚期的内外引流管
CN108159511A (zh) * 2018-01-22 2018-06-15 江苏康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半自动引流精密计量装置
WO2018121452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域鑫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带报警功能的医用废液收集装置
WO2018121451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域鑫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组织收集分离装置
CN110227189A (zh) * 2019-07-17 2019-09-13 江苏康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医用引流计量盒
CN110236941A (zh) * 2019-07-25 2019-09-17 永嘉企达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定量取药塑料药瓶
CN112138211A (zh) * 2019-06-26 2020-12-29 广东博与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角膜脱细胞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9591A (zh) * 2011-08-02 2012-03-28 常熟市赛爱斯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CN102715974A (zh) * 2012-06-15 2012-10-10 珠海沃姆电子有限公司 集尿装置
CN102920542A (zh) * 2012-11-02 2013-02-13 珠海沃姆电子有限公司 集尿装置
CN102920542B (zh) * 2012-11-02 2014-06-04 珠海沃姆电子有限公司 集尿装置
CN104307054A (zh) * 2014-10-08 2015-01-28 常熟市雷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WO2018121452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域鑫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带报警功能的医用废液收集装置
WO2018121451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域鑫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组织收集分离装置
CN107929915B (zh) * 2017-12-20 2020-05-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用于肝癌晚期的内外引流管
CN107929915A (zh) * 2017-12-20 2018-04-20 曹军英 用于肝癌晚期的内外引流管
CN108159511A (zh) * 2018-01-22 2018-06-15 江苏康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半自动引流精密计量装置
CN112138211A (zh) * 2019-06-26 2020-12-29 广东博与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角膜脱细胞装置
CN110227189A (zh) * 2019-07-17 2019-09-13 江苏康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医用引流计量盒
CN110236941A (zh) * 2019-07-25 2019-09-17 永嘉企达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定量取药塑料药瓶
CN110236941B (zh) * 2019-07-25 2021-11-23 深圳市金灿华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定量取药塑料药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998540A (zh)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US3345980A (en) Urometer
CN200994924Y (zh)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CN104771795B (zh) 一次性自控精密计量引流袋
CN102715974B (zh) 集尿装置
CN210962545U (zh) 通用式防倾倒集尿器
CN204807155U (zh) 一次性使用马桶盖式测尿量器
CN206038372U (zh) 一种二十四小时尿收集装置
CN2766838Y (zh) 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
CN1282451C (zh) 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
CN205903459U (zh) 一种膨宫液收集计量桶
CN205988381U (zh) 智能护理机用一次性粪便收集袋
CN202207340U (zh)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CN2875481Y (zh) 密闭双筒式膀胱冲洗引流器
CN209847935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
CN205084010U (zh) 一种膀胱冲洗液配制瓶
CN211485883U (zh) 一种集尿瓶
CN103223195A (zh) 集尿装置
CN211157606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CN209270465U (zh) 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
CN217219686U (zh) 一种引流测量收集器套装
CN202776687U (zh) 集尿装置
CN202387024U (zh) 一种准确计量兼自动报警引流袋
CN206652031U (zh) 一种新型引流器
JPS633840A (ja) 尿計量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