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9137B - 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磁头加载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磁头加载机构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9137B
CN1009137B CN88101132.0A CN88101132A CN1009137B CN 1009137 B CN1009137 B CN 1009137B CN 88101132 A CN88101132 A CN 88101132A CN 1009137 B CN1009137 B CN 1009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head
disk
head
charger
conta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11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8101132A (zh
Inventor
安藤泰彦
野田泰司
阿部洋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a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987030912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544933Y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987030913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544934Y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987032474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451444Y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c Corp filed Critical Teac Corp
Publication of CN88101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81011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09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9137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4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Landscapes

  • Supporting Of Heads In Record-Carri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用于较磁盘驱动装置的使读写磁头进入与软磁盘接触和从软磁盘缩回的磁头加载机构,包括一个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把磁盘定位在使磁盘可被旋转地夹持的固定位置上的磁盘加载件;一个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携带磁头的磁头加载件;一个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在梁件与磁头加载件接触的状态下以间隙g1把磁头定位在磁盘上方的磁头加载梁;以及一个用来调节梁相对于磁头加载件的旋转位置,以改变间隙g1的调节机构。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磁头加载机构,更确切地说涉及用来使读-写磁头进入与软磁盘接触和从软磁盘缩回的磁头加载机构。
目前,软磁盘驱动装置(以下简称FDD装置)广泛用作数据存储手段。通常可旋转地装入一个方形带窗口封套内的一个软盘,在使用时经FDD装置前面的插入口插入FDD装置内部。插入的磁盘由磁盘加载臂定位并固定在转轴上。磁盘可以由与转轴联结的转轴电动机带动旋转。装在磁头支架上的一对读-写磁头由支架移动机构线性移动,并置于在磁盘的存储表面上形成的所指示的磁道位置的上下方,然后,磁头加载机构使磁头进入与磁盘表面接触。
磁头加载机构包括一个磁头加载梁,它被铰支并能与磁头支架的磁头加载臂接触,磁头加载臂上带有一对磁头中的一个并由一个弹簧拉紧,使它从磁盘上缩回。当指令一个读-写操作时磁头加载臂由梁带动克服弹簧力转动,使连在磁头加载臂上的一个磁头接近并接触磁盘存储表面。在读-写操作期间,磁头保持与磁盘存储表面接触。这种状态称为磁头加载状态,而得到磁头加载状态的操作称为磁头加载操作。在磁头加载状态,磁盘进入并保持与固定于磁头支架的与磁头加载臂对置的部分上的另一个磁头接触。在读-写操作期间,梁脱开并保持脱离磁头加载臂。
当所需的读-写操作完成时,梁解除驱动并沿反方向转动。此时,梁再次与磁头加载臂接触,使磁头加载臂的磁头从磁盘表面缩回,于是,梁进入与磁盘加载臂接触,并被它止动。结果,磁头加载臂的磁头保持与磁盘脱离。这种状态称为磁头卸载状态,而得到此状态的操作称为磁头卸载操作。同时,装于与磁头加载臂对置部分的磁头也脱离磁盘。
一般来说,梁由一个电磁驱动装置来带着转动,例如日本特许公开No90471/1981中公开的一个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
在FDD装置中,磁头加载操作和磁头卸载操作是频繁重复的。因而,当使磁头加载或卸载时可能出现下面所述的各种问题。
处于磁头卸载状态的磁头加载臂的位置,是得到固定于磁头加载臂的磁头的平稳降落的重要因素。在磁头卸载状态,在磁头与固定在转轴上的磁盘之间必定形成一个间隙。此间隙的宽度取决于磁头卸载状态下磁头加载臂的位置。此外,下列事项也是得到磁头的平稳起升的重要因素。在磁头加载状态,梁保持脱离磁头加载臂。换句话说,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如果此间隙很大,则当使磁头卸载时,梁过强地撞击磁头加载臂,使磁头加载臂发生不希望的振动。梁与磁头加载臂之间的间隙取决于磁头加载状态下梁的位置。一般来说,梁设计成通过作为磁头加载臂的一部分的指部与磁头加载臂接触。
然而,现有的磁头加载机构不带有用来调节固定于磁头加载臂的磁头与固定在转轴上的磁盘之间的间隙的有效机构。鉴于机构装配时的误差,很难得到窄于0.5mm的间隙。这个间隙值不足以得到磁头的平稳降落。换句话说,当使磁头加载时,磁头过强地撞击磁盘。这使磁头输出的信号波形畸变,加长了从磁头加载操作开始后到磁头 输出稳定下来所需的时间。当然,在磁头输出不稳定状态下是无法对磁盘写入和读出数据的。结果妨碍了快速读-写操作。
现有的磁头加载机构也不带有用来调节磁头加载状态下梁的位置,即调节梁与磁头加载臂的指部之间的间隙的有效机构。鉴于机构装配时的误差,很难把该间隙减小到1mm以下,对于梁来说这不是一个由梁使磁头平稳起升的满意值。就是说,磁头加载臂被梁过强地撞击。因而,连接于磁头加载臂的磁头在磁盘上不希望地振动,以致于与磁盘重复地接触与脱离。这使输出信号的轮廓畸变,以致于从磁头卸载操作开始后到磁头输出完全变为零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另外,以上事项还可能引起磁盘和磁头损坏。
因而,本发明的总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新的实用的磁头加载机构,其中消除了现有磁头加载机构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一个更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磁头加载机构,其中带有用来调节磁头卸载状态下固定于磁头加载臂的磁头与磁盘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磁头加载机构,其中带有用来调节磁头加载状态下磁头加载梁与磁头加载臂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机构。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一种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使读-写磁头进入与软磁盘接触和从软磁盘缩回的磁头加载机构来实现,它包括一个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把磁盘定位在使磁盘可被旋转地夹持的固定位置上的磁盘加载件;一个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携带磁头的磁头加载件;以及一个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在梁与磁头加载件接触的状态下以间隙(g1)把磁头定位在磁盘上方的 磁头加载梁。梁被梁拉紧件拉紧,以便把梁沿梁与磁头加载件之间进行接触的方向拉紧,从而使磁头从磁盘缩回。梁由驱动装置驱动,以便使梁克服梁拉紧件的力从磁头加载件脱开,从而使磁头进入与磁盘接触。本发明的磁头加载机构还包括一个用来调节梁相对于磁头加载件的旋转位置,以便改变间隙(g1)的调节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带有一个用来调节梁相对于磁头加载件的旋转位置,以便改变当磁头保持与磁盘接触时在梁与磁头加载件之间形成的间隙(g2)的调节机构。
对照附图阅读时,根据以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很明显。
图1A和1B是说明现有磁头加载机构的视图;
图2A和2B表示磁头输出信号的波形;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磁头加载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视图,图中它被装进一个软磁盘驱动装置;
图3B是作为磁头加载机构的构件的磁头加载臂和梁支板的分解轴测视图;
图4A至4C是图3A和3B所示的实施例的核心部分的侧视图,用来说明其功能;
图5是图3A和3B所示的实施例的核心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从图5中所示箭头Ⅴ所指方向看的视图,图中省略了图5中所示的磁头加载臂;
图7是从图5中所示箭头Ⅵ所指方向看的视图,图中省略了磁盘加载臂和磁头加载臂;
图8是图3A和3B所示的实施例中所用的板弹簧件的轴测视 图;
图9表示磁头加载时磁头输出信号的波形;
图10A和10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核心部分的视图;
图11是图10A和10B所示实施例的核心部分的轴测视图;
图12表示磁头卸载时磁头输出信号的波形;
图13是用于实施例的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用于图13所示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的柱形衔铁承接件的视图;
图15是表示柱形衔铁靠在柱形衔铁承接件上的状态的视图;以及
图16是用于实施例的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的俯视图,图中它的前盖已被取走。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对照图1A和1B给出现有磁头加载机构的介绍。
图1A表示磁头加载状态,此时磁头保持与磁盘的存储表面接触。图1B表示磁头卸载状态,此时磁头保持离开存储表面。
在图1A所示的磁头加载状态下,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13保持驱动状态,从而与电磁铁装置13的柱形衔铁连接的件14保持在固定的下位。件14的一端向下压磁头加载梁11。一个弹簧16拉在梁11的一端和软磁盘驱动(FDD)装置的底座之间。因此,梁11相对于支点15沿箭头D1的方向克服弹簧16的力转动,并保持在由装置13的柱形衔铁的行程终点确定的位置上。
随着梁11的上述转动,带有固定于其上的磁头17的磁头加载 臂12向下运动。因而,磁头17与保持在转轴(未画出)上的磁盘18的上存储表面进行接触。同时,磁盘18与固定在磁头支架下部的磁头19进行接触。带有作为它的一个构件的磁头加载臂12的磁头支架可以移动,以便接近在存储表面上形成的所需磁道。
当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13断电即不驱动时,件14向上运动,因而由弹簧16拉紧的梁11沿箭头D2的方向转动,如图1B所示。此时,梁11与磁头加载臂12的结合指部12a接触,以致于磁头加载臂12被抬起。由弹簧16拉紧的梁11迅速转动,并在梁11的端部与磁盘加载臂20的结合指部20a接触时停止。指部20a起梁11的挡块作用。因而,磁头17和19缩回并保持与磁盘18脱离。
在图1A所示的磁头加载状态下,在梁11和磁头加载臂12的指部12a之间形成间隙g2。同样,在图1B所示的磁头卸载状态下,在磁盘18的上存储表面与磁头17的下部之间形成间隙g1
然而,现有的磁头加载机构不带有用来调节固定于磁头加载臂12的磁头17与固定在转轴(未画出)上的磁盘18之间的间隙g1的有效机构。鉴于机构装配时的误差,很难得到小于0.5mm的间隙g1。这个间隙g1值不足以得到磁头17的平稳降落。换句话说,磁头17过强地撞击磁盘18。如图2A所示,这使磁头17输出的信号波形Ⅰ畸变,加长了从磁头加载操作(在t0时刻)开始后到磁头输出稳定下来所需的时间tS1。当然,在磁头输出不稳定状态下是无法对磁盘18写入和读出数据的。结果妨碍了快速读-写操作。
现有的磁头加载机构也不带有用来调节磁头加载状态下梁11的 位置,即调节梁11与磁头加载臂12的指部12a之间的间隙g2的有效机构。鉴于机构装配时的误差,很难把间隙g2减小到1mm以下,这不是一个由梁11使磁头17平稳起升的满意值。就是说,磁头加载臂12的指部12a被梁11过强地撞击,因而,磁头17在磁盘上不希望地振动,以致于与磁盘重复地接触与脱离。如图2B所示,这使磁头17的输出信号的轮廓Ⅱ畸变,以致于从磁头卸载操作(在t1时刻)开始后到磁头输出完全变为零需要用较长的时间tS2。另外,以上事项还可能引起磁盘18和磁头17损坏。
对照图3A至9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给予介绍。
图3A是一个FDD装置的轴测视图,其中装有根据本发明的磁头加载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图3B是作为磁头加载机构的构件的磁头加载臂和梁支板的分解轴测视图。参见这些附图,磁盘加载臂32铰支在壳体25中,磁盘加载臂32的一端由螺钉22b固定于板弹簧件45。板弹簧件45向上张紧磁盘加载臂32。板弹簧件45由螺钉22a固定在壳体25里的支承件(未画出)上。磁盘加载臂32有一个窗口23,其中装有磁头支架30。磁头加载臂33是磁头支架30的构件,支架有一个支架下部30c,上面装有下读-写磁头。磁头加载臂33由借助于螺钉30a安装在支架下部30c的突出部上的板弹簧件30b支承并向上张紧。此外,螺钉30a还把螺圈弹簧支承件30d固定在支架下部30c的突出部上。螺圈弹簧支承件30d支承一个螺圈弹簧33b。螺圈弹簧33b的一端与螺圈弹簧支承件30d连接,而另一端与磁头加载臂33连接。螺圈弹簧33b的作用是向下压紧磁头加载臂33。支架下部,30c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杆(未画出)上。因而,磁头加载臂33可在窗口23中 沿箭头X的方向移动。支架下部30c可由包括一个步进电机的驱动装置24驱动。磁头加载臂33在它的屏蔽件33a内收容一个上读-写磁头35(图4A)。
通常可旋转地装入一个方形带窗口封套内的一个软磁盘经壳体25前面板的口25a插入FDD装置。此时,磁盘加载臂32保持在非夹持位置,远离磁盘39,如图4c所示,磁盘39完全插入FDD装置后,壳体25前面板上的手柄40沿Y方向被手动转动。由于手动操作,与手柄40相连的机构26被驱动。机构26的件26a铰支在壳体25的壁上,如标号26b所示。由于手柄40沿Y方向转动,件26a压下磁盘加载臂32的端部,以致于臂32向下转动。这时,固定于磁盘加载臂32的夹具27进入磁盘39的中心孔。最后,磁盘39被夹持在与电动机29相连的转轴(未画出)上。
当手柄40沿相反方向被手动转动并保持在初始位置时,磁盘加载臂32向上运动,以致于磁盘39可以抽出。
当磁盘39未插入FDD装置时,如图4c所示,磁盘加载臂32保持在非夹持位置。螺圈弹簧38在磁头加载梁31一端与固定在FDD装置的底座上的梁支板43之间拉紧。如图3B所示,梁31有切口31a和31b。梁支板43的顶部有突起43a和43b,它们装入切口31a和31b。每个切口的宽度稍大于每个突起43a和43b的厚度。用这样的结构,梁31铰支在梁支板43上。梁支板43的顶部形成图4A至4C中所示的支点44。弹簧38用来沿B方向绕支点44拉动梁31,如图4C所示,使磁盘可以插入FDD装置。在这种状态下,梁31保持与磁头加载臂33 的指部33a接触。此外,磁盘加载臂32的指部32a保持与作为安装并固定在梁31上的调节机构37的构件的缓冲件52接触,这将在后面详细介绍。因而,磁头加载臂33保持在非夹持位置,磁头35保持远离磁盘39。
当磁盘39经壳体25前面板的口25a插入FDD装置,而手柄40沿Y方向被手动转动时,件26向下压磁盘加载臂32的端部。这时,磁盘加载臂32克服弹簧38的力如箭头Y1所示向下转动。由于磁盘加载臂32的降落,磁头加载臂33也沿图4A中箭头C的方向下行,并且在磁头加载臂33保持与梁31接触的状态下接近磁盘39的上存储表面。这时,磁盘加载臂32保持在由机构26确定的固定位置。磁盘加载臂32的指部32a与装在梁31上的调节机构37进行接触。因而,梁31由磁盘加载臂32定位。在这种状态下,梁31保持与磁头加载臂33的指部33a接触。结果磁头加载臂33被定位。在这种状态下,磁头35保持在离磁盘39的上存储表面最小距离上,如图4A所示。此时,下磁头36与磁盘39的下存储表面进行接触。图4A所示状态是磁头卸载状态即夹持状态。
当图3A所示的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34在图4A所示状态期间被驱动时,则一个磁头加载操作如下实现。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34的驱动使一个与它的柱形衔铁相连的托架41向下转动。于是梁31被向下压并沿C方向转动。由于梁31降落,磁头35向下运动并降落在磁盘39的上存储表面上。这样一来即实现磁头加载操作。图4B所示的状态是磁头加载状态,在磁头加载状态下,调节机构37的缓冲件52和梁31分别保持脱离磁盘加载臂32的指部32a和
磁头加载臂33的指部33a。磁头35被图3A中所示的螺圈弹簧33b向下推以保持磁头35与磁盘39接触。
当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34解除驱动时,由于弹簧38的力,梁31沿图4A所示B方向运动。梁31再次与磁头加载臂33的指部33a接触并把它抬起。调节机构37的缓冲件52也与磁盘加载臂32的指部32a接触。于是,磁头35保持在图4A所示的磁头卸载状态。这样一来即实现了磁头卸载操作。
下面对用来调节图4A所示磁头卸载状态下磁头35的位置的调节机构37予以介绍。调节机构37包括图8中所示的一个板弹簧件50,它装在梁31的上表面。板弹簧件50有一个突起50a,它插入在梁31上表面形成的相应的槽中。板弹簧件50由一个调节螺钉51固定于梁31的上表面,此调节螺钉穿过在件50的中部形成的孔50b并旋入在梁31上表面形成的螺纹孔。板弹簧件50还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倾斜部50c和面对磁盘加载臂32的指部32a内表面的结合臂部50d。
参见图4A,随着调节螺钉51的旋紧,板弹簧件50被螺钉51的头部51a压迫。这时,倾斜部50c弹性变形而变平坦。由于此变形,板弹簧件50逐渐接近对置的梁31表面。结果,结合臂50d与梁31上表面之间的间隙d变得更窄。
反之,随着调节螺钉51的旋松,倾斜部50c产生的力使板弹簧件50弹性恢复到其初始形状。因而,间隙d变宽。
从图4A可见,在磁头卸载状态下结合臂部50d与磁盘加载臂32的指部32a结合。因此,随着间隙d变宽,梁31沿C方向偏转,磁头35相应地向下运动。反之,随着间隙d变窄,梁31沿B 方向偏转,磁头35相应抬起。
这样一来,可以调节间隙g1即磁头35相对于被夹持磁盘39上表面的高度。最好把间隙g1调节到0.2~0.3mm范围内,这相当于现有机构中间隙g1的一半左右。因此,当磁头35进入与磁盘39的上存储表面接触时出现的冲击与现有机构的冲击相比得到缓和。因而,固定于磁头加载臂33的磁头35可以平稳地降落在磁盘39的对置表面上。
图9表示磁头35加载时磁头35的输出信号Ⅲ的波形。输出信号Ⅲ的轮廓的上升有比图2A所示者小得多的畸变。因而,从磁头加载开始后到输出稳定下来的时间tS3比图2A所示的时间tS1短得多。由此产生加快读-写操作的优点。此外,还可减少冲击使磁头35和磁盘39损坏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缓冲件52连于板弹簧件50的结合臂部50d的端部。此外,如图6所示,缓冲件53连于梁31上表面的一处,它与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34的托架41进行接触。缓冲件52和53可以由比如说硬橡胶制成。缓冲件52和53用来降低使磁头35加载时的噪声。
还可以用磁盘加载臂32的指部32a提供调节机构。在这种情况下,调节机构可以用一个旋入在磁盘加载臂32的指部32a上形成的螺纹通孔的调节螺钉构成,以致于机构与梁31的上表面进行接触。
下面对照图10A、10B和11对根据本发明的磁头加载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予以介绍。在这些附图中,与以上附图中的标号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要素。
图10A和10B分别表示机构的磁头加载状态和磁头卸载状态。图11是机构的轴测视图。
托架61用来代替上述托架41。调节螺钉62旋入在托架61端部形成的螺纹通孔61a中。调节螺钉62的下端与装在梁64上的缓冲件65进行接触。虽然上述调节机构37在图10A、10B和11中没有画出,但它可以与这里画出的结构一起使用。
当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34被驱动时,由装置34驱动的托架61沿图11中箭头E的方向转动。随着托架61的这个转动,梁64沿箭头C的方向转动。托架61保持在由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34确定的位置上。因而,梁64保持在由托架61的静止位置确定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A所示,在梁64的上表面与磁头加载臂33的指部33a的下表面之间形成间隙g2。根据所介绍的实施例,由托架61的静止位置确定的梁64的位置,即间隙g2由调节螺钉62来调节。调节螺钉62的下端保持与装在并固定于梁61上表面的缓冲件65接触。
当调节螺钉62被旋紧时,螺钉62压梁64沿C方向运动。反之,当螺钉62被旋松时,梁64相对于支点44沿与C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因而,可以调节梁64上表面与磁头加载臂33的指部33a下表面之间的间隙g2。就是说,磁头加载机构装配时的误差可通过调节螺钉62的调节来补偿。最好把间隙g2调到0.3mm左右,它小于现有机构中的间隙。
在使磁头35卸载时,当梁64进入与磁头加载臂33的指部33a接触,作用在磁头加载臂33上的冲击被减小,因为间隙g2小于现有机构的间隙。因而可以大大减小磁头加载臂33的不希望的 振动。因而,如图12所示,磁头35的输出信号Ⅳ的轮廓仅有很小的畸变,以致于输出信号可以立即变为零。结果,从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34解除驱动到输出信号变为零的时间tS4与现有机构中的时间tS2相比被缩短。这造成磁头卸载操作的稳定化。此外,磁头35和磁盘39被损坏的可能性也降低了。
缓冲件65可以通过装入梁64上表面形成的凹窝中而连于梁64。缓冲件65也可以用粘接剂连于梁64。另一个缓冲件66装在并固定于梁64的面对磁头加载臂33的指部33a的上表面部分。缓冲件65和66用来减小当它们受相应的部件撞击时发生的冲击和噪声。缓冲件65和66可以用比如说氯丁橡胶制成。
下面对照图13至16对上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34予以介绍。
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34由装置体72和柱形衔铁73组成。装置体72有一个框架74,其内壁上装有电磁铁线圈75。框架74有一个在绕组电磁铁线圈75内部形成的中空圆柱孔76。在框架74前面形成孔76的开口。柱形衔铁73可动地插入孔76。一个柱形衔铁承接装置77装在与孔76的开口对置的框架74的里侧部分。柱形衔铁承接装置77的功能是当装置34被驱动时限制柱形衔铁73的运动。柱形衔铁承接装置77由承接部77a和螺旋部77b组成。螺旋部77b旋入在与开口对置的框架74的里侧部分形成的螺纹通孔74a中。螺旋部77b的一端从框架74的外表面伸出。承接部77a有个与对置的柱形衔铁73端部相配的凹窝部。一个盘形缓冲件78装在承接部77a的凹窝底部并用比如说粘接剂或双面胶带固定在那里。
柱形衔铁73与托架61连接,如图16所示,图中取下了装置34的前盖。柱形衔铁73与托架61的件81机械连接,以致于柱形衔铁73的直线运动使件81转动。件81还由穿过件81的对置壁并铰支在装置34的框架74上的杆80支承。件81由绕在杆80上的螺圈弹簧82向上推。
当供给电磁铁线圈75固定的功率时,柱形衔铁73被线圈75产生的牵引力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并接近承接件77。这时,如图15所示,柱形衔铁73撞击承接件77上的缓冲件78并沿A方向压缩它。随着柱形衔铁73压缩缓冲件78,柱形衔铁73迅速减速。然后柱形衔铁73停在缓冲件78变形的状态下。
从以上介绍可见,柱形衔铁承接件77用来减小当柱形衔铁73停止时发生的对柱形衔铁73的冲击和噪声。柱形衔铁73的停止位置决定着图4B或10A所示的磁头加载状态下梁的位置。柱形衔铁73的不希望的振动可能引起与磁头加载臂33的指部33a保持接触的梁31或64的振动。因而,与磁头加载臂33相连的磁头35也可能振动。柱形衔铁承接件77能消除这种可能性。
旋动螺旋部77b可以调节柱形衔铁73的停止位置或行程。就是说,由于螺旋部77b沿B1或B2方向运动,柱形衔铁承接件77改变其位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面介绍的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动和改进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使读-写磁头进入与软磁盘接触和从软磁盘缩回的磁头加载机构,它包括:
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把磁盘定位在使磁盘可被旋转地夹持的固定位置上的磁盘加载装置,
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携带磁头的磁头加载装置;
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在梁装置与磁头加载装置接触的状态下以间隙(g1)把磁头定位在磁盘上方的磁头加载梁装置,
用来把梁装置沿梁装置与磁头加载装置之间进行接触的方向拉紧,从而使磁头从磁盘缩回的梁拉紧装置,
用来驱动梁装置使它克服梁拉紧装置的力从磁头加载装置脱开,从而使磁头进入与磁盘接触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是还包括用来调节梁装置相对于磁头加载装置的旋转位置,以便改变间隙(g1)的调节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调节装置是安装在梁装置上,并且当磁盘加载装置定位在固定位置时与磁盘加载装置进行接触的板弹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板弹簧件由一个穿过板弹簧件中部并使板弹簧件弹性变形的调节螺钉固定在与磁盘加载装置对置的梁装置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板弹簧件沿使磁头加载装置抬起的方向张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板弹簧件带有与梁装置结合的倾斜部和与磁盘加载装置接触的臂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在与磁盘加载装置进行接触的板弹簧臂部带有缓冲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间隙(g1)的宽度由调节装置调到0.2~0.3mm范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驱动装置是一个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当驱动时它的柱形衔铁的停止位置由用来承接柱形衔铁的一端的柱形衔铁承接件来确定,而且柱形衔铁承接件可沿柱形衔铁的运动方向调节到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柱形衔铁承接件带有定位于其上并与柱形衔铁端部进行接触的缓冲件。
10、一种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使读-写磁头进入与软磁盘接触和从软磁盘缩回的磁头加载机构,它包括:
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把磁盘定位在使磁盘可被旋转地夹持的固定位置上的磁盘加载装置,
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携带磁头的磁头加载装置,
铰支在磁盘驱动装置中,用来在梁装置与磁头加载装置接触的状态下以间隙(g1)把磁头支承在磁盘上方的磁头加载梁装置,
用来把梁装置沿梁装置与磁头加载装置之间进行接触的方向拉紧,从而使磁头从磁盘缩回的梁拉紧装置,
用来驱动梁装置使它克服梁拉紧装置的力从磁头加载装置脱开,从而使磁头进入与磁盘接触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是还包括用来调节梁装置相对于磁头加载装置的旋转位置,以便改变当磁头保持与磁盘接触时在梁装置与磁头加载装置之间形成的间隙(g)2的调节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调节装置包括一个调节螺钉,它旋入在与驱动装置机械连接并与梁装置进行接触的托架上形成的螺纹通孔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与调节螺钉进行接触的梁装置的表面部分上带有缓冲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缓冲件由硬橡胶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与磁盘加载装置进行接触的梁装置的表面部分上带有缓冲件。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驱动装置是一个柱形衔铁电磁铁装置,当驱动时它的柱形衔铁的停止位置由用来承接柱形衔铁的一端的柱形衔铁承接件来确定,而且其中柱形衔铁承接件可沿柱形衔铁的运动方向调节到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头加载机构,其特征是柱形衔铁承接件带有定位于其上并与柱形衔铁端部进行接触的缓冲件。
CN88101132.0A 1987-03-03 1988-03-03 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磁头加载机构 Expired CN1009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87030912U JPH0544933Y2 (zh) 1987-03-03 1987-03-03
JP30913/87 1987-03-03
JP30912/87 1987-03-03
JP1987030913U JPH0544934Y2 (zh) 1987-03-03 1987-03-03
JP32474/87 1987-03-05
JP1987032474U JPH0451444Y2 (zh) 1987-03-05 1987-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8101132A CN88101132A (zh) 1988-09-14
CN1009137B true CN1009137B (zh) 1990-08-08

Family

ID=27287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1132.0A Expired CN1009137B (zh) 1987-03-03 1988-03-03 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磁头加载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4875119A (zh)
CN (1) CN10091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7630C (zh) * 2002-12-23 2009-03-11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用环形流化床热处理硫化物矿石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228279T2 (de) * 1991-08-30 1999-07-08 Canon Kk Gerät für magnetooptische Platte mit schwebendem Magnetkopf
US5625607A (en) * 1992-02-13 1997-04-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neto-optical disk apparatus including two magnetic field applying devices, one of which has a substantial ring-shaped core member with a gap in a portion thereof
JP2000251379A (ja) * 1999-02-24 2000-09-14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大容量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CN111863037B (zh) * 2020-07-28 2021-08-10 洛阳师范学院 一种避免位移时因异常造成的撞击声的计算机腔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965A (ja) * 1984-06-28 1986-01-20 Teac Co 記録媒体デイスク駆動装置
GB2176646B (en) * 1985-06-11 1989-07-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Supporting means for supporting a magnetic transducer for a double surface type flexible disk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7630C (zh) * 2002-12-23 2009-03-11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用环形流化床热处理硫化物矿石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8101132A (zh) 1988-09-14
US4875119A (en) 198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66918A (en) Loading mechanism for disk cartridges with vibration reducing mechanism
US4346416A (en) Rotary actuator assembly for disk drive head positioner
CN1111864C (zh) 防振机构及采用该防振机构的盘驱动装置
CN101051471A (zh) 磁带驱动器装置和磁带记录装置
CN1303096A (zh) 微致动器
CN1169142C (zh) 拾取装置
CN1009137B (zh) 用于软磁盘驱动装置的磁头加载机构
CN1252594A (zh) 拾取器的致动机构
CN1024965C (zh) 具有改进的线性执行机构的磁盘驱动器
CN1269121C (zh) 光盘装置
CN1317617C (zh) 硬盘单磁头组装方法
CN214922040U (zh) 一种用于脚轮生产工艺中的钢珠与防缠盖组装设备
CN1767044A (zh) 磁盘驱动装置
CN1201307C (zh) 光学机构驱动装置
CN1248208C (zh) 光学拾取器的物镜驱动装置
CN100351903C (zh) 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磁头鼓组件
US6802411B2 (en) Dampening datum plate for disc drive component assembly
CN1949367A (zh) 线圈支持结构和磁盘驱动器
CN1125450C (zh) 磁性记录和重放装置及调节主导轴的倾斜度的方法
CN1210693C (zh) 磁头装置以及使用磁头装置的记录/重放设备
CN1392553A (zh) 盘夹持机构以及具有盘夹持机构的盘驱动装置
CN216667014U (zh) 一种摇料机自动升降装置
CN217605165U (zh) 一种用于检测开启酒盒所需力值的装置
CN1252691C (zh) 盘驱动装置
CN1169121C (zh) 柔线支承缓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