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6590B - 控制显像管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控制显像管的电路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6590B
CN1006590B CN85107568A CN85107568A CN1006590B CN 1006590 B CN1006590 B CN 1006590B CN 85107568 A CN85107568 A CN 85107568A CN 85107568 A CN85107568 A CN 85107568A CN 1006590 B CN1006590 B CN 1006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trol
circuit
picture
beam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5107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5107568A (zh
Inventor
哈特穆特·哈洛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s Gloeilampenfabrieken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s Gloeilampenfabrieken NV filed Critical Philips Gloeilampenfabrieken NV
Publication of CN85107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75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06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6590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9/72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reinsertion of DC and slowly varying components of colou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cessing Of Color Television Signal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Television Receiver Circuits (AREA)
  • Video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For Color Tv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控制显像管(9)中至少一个电子束电流的一个电路装置包含一种截止点控制,该截止点控制在图像信号中出现一个给定基准电平后,便在一个取样时间区段中把电子束电流调整为一个预置值。其中装有一种触发器电路(19)和一个逻辑网络(22),用以防止在显像管(9)起动时的纷乱图像对人的干扰,而这种干扰归固于电子束电流随着热阴极(8;801、802、803)加热而缓慢上升和截止点控制只有当这些电子束电流达到额定值后才起作用。触发器电路(19)在显像管(9)通电后抑制用于产生电子束电流的辅助脉冲,和产生一个转换信号在取样时间段期间去闭合控制环路,并且当电子束电流已经建立时,并且直至从变化检测器(25)产生一个表示图1的截止点控制已经响应的变化信号,即转换信号之后,才释放由图像信号对电子束电流的控制。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利用一个图像信号经由一个控制环路对显像管中至少一个电子束电流进行控制的一个电路装置。该控制环路在该图像信号中一个给定的参考电平出现后,就在一个取样区间中根据电子束电流的值,取得一个测量信号;并存储一个从该测量信号所得到的控制信号直到下一个取样区间到来为止;通过这一控制环路还把电子束电流调整到一个由基准信号预置的值。该电路装置中还有一个触发器电路,用来抑制在显像管接通电源后用以产生电子束电流的辅助脉冲;并输出一个转换信号。该转换信号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在取样区间中接通控制环路;并且在该测量信号已经超过某个阀值之后,发出图像信号对电子束电流的控制。
这样一种电路装置在Video    Technigue    Information    820705关于集成彩色解码器电路TDA3562A中已有过描述,并且在这个集成电路中被用作所谓截止点控制。在这个公知的电路装置中,这样的一个截止点控制提供了称之为显像管截止点的自动补偿,也就是在显像管中以如下方式调整电子束电流,即对于一个给定图像信号的参考电平,该电子束电流不管显像管和电路装置的公差容限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老化、热变化)总具有一个恒定值,从而保证了正确的图像重现。
这种截止点控制对于显示彩色图像的显像管的工作尤其是有利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相互需成固定比例的彩色图像的不同彩色分量要有几个电子束电流。如果这个比例变化了,例如是由于制造的公差容限或者老化作用,则在彩色图像的重现时,就会发生颜色的失真。因此,各电子束电流必须十分精确地平衡。这种截止点控制方法避免了昂贵的 调整和维修的时间,否则必须要耗费这些时间。
常规的显像管是由具有热阴极的阴极射线管构成的,在接通电源以后,它需要一定时间使热阴极变热。在达到使热阴极发射最大限度的所需电子束电流的最终工作温度之前,在给热阴极加热的这段时间中,同时电子束电流逐渐地增加。这些电子束电流的瞬时值取决于热阴极的瞬时温度和显像管的加速电压,该加速电压是随着加热的过程同时建立起来的,并且直至预加热时间结束以前是不确定的。接通显像管的电源之后,这些数值起初一直产生一个高失真的图像,直至电子束电流保持其终值为止。这些图像的失真在显像管接通电源以后,由于还没能将截止点控制调整到预热时间结束后应流过的额定电子束电流,这些失真甚至会进一步加剧。
为了抑制在热阴极加热期间图像的失真,已知技术的电路具有一种起触发器作用的导通延迟元件,这种延迟元件本质上含有一个双稳态触发电路,当接通显像管和控制电子束电流的电路时,该触发器转换到一个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中,它中断加在显像管上的图像信号。因此,在加热期间抑制了电子束电流,而显像管还不能显示图像。在当阴极射束回扫到自显示一幅图像至显示下一幅图像的转换区段的起始位置之后,甚至在转换区段内所规定的取样时间区间中,就是在图像显示以外,显像管以这样的方式受控一个短的时间,而当热阴极被充分加热后,并且有了加速电压时,就产生电子束电流。如果这些电流超过了某一个阀值,则该触发器转换为第二种状态,并发出用于电子束电流控制和截止点控制的图像信号。
然而,发现触发器转换过来以后,显像管显示的图像仍然不是立即没有毛病的。事实上,因为在热阴极加热期间,电子束电流是受到抑制的,则该截止点控制还无法响应。这种截止点控制的响应只能发生在接通电子束电流之后,亦即触发器转换成第二种状态之后。所以,在这种 状态的一段时间上,控制电路中图像信号已经控制了电子束电流。这样,截止点控制的响应使在显示图像时,能够觉察到这种缺陷的存在。
在使用已知的电路装置中,图像的亮度在响应截止点控制期间是从暗到最后亮度逐渐增加的。
这种在显像管接通电源以后图像亮度缓慢的增加,不仅在有一个热阴极的黑白显像管的情况下,而且特别是在通常有三个热阴极的彩色显像管的情况下,会搅扰观看者的眼睛。对于彩色显像管而言,由于截止点控制对三个电子束电流的不同的响应速度,除了图像亮度变化以外,而且还发生色纯度误差,由于图像正确重现所需要的电子束电流之间的互相联系,而使图像发生断续的变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电路装置,用来抑制当显像管开始工作时,所显现图像的亮度和色度的上述的那种扰动。
本发明之所以达到了这一目的,是因为在序言中所提到的那种类型的电路装置含有一个变化检测装置和一个逻辑网络,该变化检测装置在其所存储的信号基本上已为恒定量值时,便发出一个变化信号;该逻辑网络直到该变化信号接着转换信号也被发出之后,才发出图像信号对电子束电流的控制。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电路中,在显像管接通电源以后,截止点控制响应之前的一段时间中,图像的显示是被抑制的。若图像信号一旦开始控制电子束电流,则立即显示一幅完美的图像。这样,一切影响电视观看者兴致的图像干扰均被抑制掉了。本发明电路设计是简单的,可以与现有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一起集成到一片半导体晶片上,并且例如也可以组合到用作截止点控制的已知电路装置中去。这样一种集成电路不仅在半导体晶片上需要占用非常小的空间,而且根本不需要附加的外引线。因此,本发明的这个电路装置可以安排在例如是一个与公知集成电路完全一样外引线的集成电路之中。这意味着容纳本发明电路的一个集 成电路,不需要附加的措施就能够直接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在所说的电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图像信号含有几个用于控制相应数量的电子束电流的彩色信号,以便在显像管上显示彩色图像,对于每个彩色信号而言,控制环路存储从该彩色信号得到的一个部分测量信号或者一个部分控制信号。变化检测电路含有对于每个彩色信号的变化检测器,当相关的存储信号基本上呈现恒定值时,该变化检测器发出一个部分变化信号,而逻辑网络直到所有的变化检测器已经发出全部变化信号之后,才发出在取样时间区间之外的彩色信号对于各电子束电流的控制。
因此,这样的一种电路装置基本上有由各个彩色信号控制的用于三个电子束电流的三个截止点控制。为了降低该电路的成本,如在公知的电路中一样,对于各截止点控制有着共同的测量级。三个电子束电流全由这个测量级予以逐一测量。这样,来获得从该测量级所得到的有关每个电子束电流的一个部分测量信号或一个部分控制信号,并根据它属于那个电子束电流,分别地予以存储。对于每个电子束电流,每次用一个变化检测器来测量在该部分测量信号或该部分控制信号中的各种变化量。这些变化检测器中的每一个均输出一个部分变化信号送给逻辑网络。直到所有的部分变化信号指示各部分测量信号就各部分控制信号视情况而定,保持恒定不变后,该逻辑网络才发出在取样时间区间外的图像信号对电子束电流的控制。这样便可以保证当用于对各彩色信号的电子束电流的截止点控制都已完成响应后,图像才显现于显像管上面。
在根据本发明电路的具有一个比较器电路单元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比较器将测量信号与基准信号相比较,并从这一比较中得到控制信号,变化检测电路单元检测出一个控制信号相对于时间的变化,并且当该控制信号呈现为一个基本恒定的数值时,把所检测到的变化信号输出。在重现彩色信号的情况下,比较器单元从各部分测量信号与基准信号间的 相应比较中取得几个部分控制信号,各部分控制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由各个变化检测器进行检测。在本发明电路装置的这一实施例中,为了控制各电子束电流,由仅存储该控制信号或由存储各个部分控制信号来进行控制是更可取的。
在发明电路装置的含有一个控制信号存储器单元的又一种实施例中,该存储器单元至少包含一个在其内可以存储相应于控制信号的电荷或电压的电容器。当在显像管接通电源时产生的电容器反向充电电流降低到一个极限值和至少是大大地衰减之后,变化检测电路单元就会产生该变化信号。这样一种截止点控制稳态的检测,不取决于控制信号的实际幅度,因此不取决于诸如显像管截止电压电平、该电路容限或该电路单元及显像管中的老化过程。
反向充电电流是否低于极限值的检测办法最好是由一个电流检测器来实现,该电流检测器设计成带有电流检测镜系统,而电流检测镜系统装在起控制信号存储作用的电容器的一条馈电线上。这种电流镜像电路馈送一个与电容器的充电电流非常精确一致的电流。这个电流然后最好在包含在充电检测电路单元的另外一个装置中与代表极限值的电流相比较,或者变换成电压以后与代表极限值的电压相比较。从这种比较的结果中获得变化信号。
另一方面,数字存储器也可以用作控制信号的存储器,当所提供的图像信号是数字信号,并且所构成的截止点控制是数字控制环路时尤其是这样。在这一种情况下,比较器电路,变化检测电路和触发电路也要设计成为数字电路。于是,变化检测电路有利于形成在连续的两个取样区间中,控制信号存储器中所有存储的那两个信号的差值,并将其与数字值所形成的极限值相比较。如果该差值降低到低于极限值时,则输出变化信号。
借助于附图下面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地描述,各 附图表示:
图1    是该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
图2    是该实施例更详细的电路方框图,
图3    是如图2所示的线路图中所产生的一些信号的时间关系图,
图4    是如图2所示线路图的一部分的更详细的电路方框图,
图1表示将图像信号经由组合级2的第一输入端1馈入一个电路装置的电路方框图。自组合级2输出端3,将图像信号馈送到一个可控放大器5的图像信号输入端。该图像放大器5在输出端6上输出由图像信号控制的一个电流。这个电流经由测量级7馈送到显像管9中的一个热阴极8上,并在其上形成了阴极射线的电子束电流。借助于这个电子束电流,将由图像信号确定的图像显示在显像管9的荧光屏上。
测量级7测量馈送到热阴极8的电流,即显像管9中的电子束电流,并且在测量输出端10产生与这个电流幅度相对应的测量信号。把这个测量信号馈送到比较器电路12的一个测量信号输入端11,而把基准信号馈送到该比较器电路的基准信号输入端13。在一个最佳周期性重复取样区间中,当在图像信号中出现给定基准电平时,比较器12根据一方面此时馈送到测量信号输入端11的测量信号和另一方面基准信号,通过两者相减的方法形成了一个控制信号,并把这个信号传送到控制信号输出端14。从这里将该控制信号馈送控制信号存储器16的输入端15,并将它储存在存贮器16中。控制信号经由控制信号存储器16的输出端17馈送到组合级的第二输入端18。在组合级18中与图像信号相组合,例如与其相加。
组合级2、可控放大器5、测量级7、比较器电路12和控制信号存储器16构成一个控制环路,利用这个控制环路,在图像信号中出现基准电平时的取样区间中,使电子束电流受控而趋于基准信号。作为基准电平是特别利用一黑色电平或与黑色电平有一微小的固定差距的一电平,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使显像管所显现图像上形成黑色或几乎近于黑 色的区域的图像信号的电平值。如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该控制环路构成对显像管的一个截止点的控制。如果基准电平远离黑色电平,该控制环路也可以称之为准截止点控制。
如图1所示的电路还有一个触发器电路19,将来自测量级7的测量信号输出端10的测量信号馈送到该触发器电路19的测量信号输入端20。当该电路装置和显像管均接通电源时,触发器19置于一个第一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借助于第一连接线21以这样的方式闭锁比较器电路12,亦即使比较器电路12在其控制信号输出端14无控制信号输出,或者输出一零值控制信号。这样是防止控制信号存储器16在接通电源的瞬间,或者接通电源之后的片刻,储存尚不确定的控制信号值。
在图1中所示的电路装置还有一个逻辑网络22,将该逻辑网络22经由第二连接线23,与触发器电路19相连接,借助于第二连接线23而被馈入转换信号,并经由第三连接线24与可控放大器5相连接。如同触发器电路19一样,逻辑网络22本身也也是受控的,当把该电路接通电源时,由在第一状态中的转换信号,通过第三连接线24用闭锁信号以使显像管中由图像信号控制的电子束电流不能够流过的方式来闭锁可控放大器5,因此显像管9还是暗的;还根本不能显示图像。
当显像管9接通电源时,热阴极8仍然是冷的,以致无论怎样也不能流过电流。而后热阴极8被加热,且在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地发射电子,由于阴极发射电子的结果,从而可以形成电子束电流。然而,在热阴极8的加热期间,由于截止点控制尚未响应,有无图像信号也是不确定的,因而由可控放大器5予以抑制。只有在阴极射线回扫到自显示一帧图像到下一帧图像转换的起始位置后,立即提供的时间间隔中,甚至是在下一帧图像开始之前,可控放大器5才能在其输出端6上输出一个短时间辅助脉冲形的电压,并且当显像管9中的热阴极8充分加热后,这个电压才产生一个电子束电流。输出这个电压的时间是这样选择 的,即由这个电压产生的阴极射线在显像管9中不产生一个可见的图像,并与诸如取样区相一致。
测量级7以所述的方式测量所产生的短时间的阴极电流,在其测量信号输出端10输出一个相应的测量信号,这个信号经过测量信号输入端20馈入触发器电路19。如果该测量信号超过了一个规定的预置阀值时,该触发器19则转换为第二个状态,在这个状态中触发器19经过第一连接线21释放比较器电路12,借助于第二连接线23,利用转换信号也使逻辑网络22处于第二状态。现在比较器电路12判断经测量信号输入端11馈入的测量信号,也就是,该比较器电路12形成作为测量信号和经由基准信号输入端13馈入的基准信号之差的一个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经由控制信号输出端14和输入端15传送到控制信号存储器16。接着该控制信号经由控制信号存储器16的输出端17馈送到组合级2的第二输入端18,并在组合级中与第一输入端1的图像信号相混合,例如以相加的方式叠加在第一输入端的图像信号上。这种叠加后的图像信号经由组合级2的输出端3馈送到可控放大器5的图像信号输入端4。
在逻辑网络22的第二状态中,经第三连接线24,由闭锁信号以这样一种方式转换可控放大器5,即图像信号仅在取样区间期间才控制电子束电流,而其余时间没有图像出现在显像管上。此刻截止点控制开始起作用,也就是说,借助于由组合级2、可控放大器5,测量级7,比较器电路12和控制信号存储器16组成的控制环路控制信号的值在不断地变化,直至这样一个时刻,即当显像管9中的电子束电流到达截止点或到达相对于调整到由基准信号预置的一个固定电平的时刻为止。为了这个目的,用这样的方法选择在其中图像信号经由可控放大器5控制电子束电流的取样区间,即在取样区间中,图像信号恰恰呈现与截止点或与截止点有关的一个固定电平相对应的值。
在截止点控制的响应期间,馈送到控制信号存储器16的控制信号是 连续变化的。在比较器电路1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14和控制信号存储器16的输入端15之间插入一个变化检测电路25,该电路检测控制信号的变化。当截止点控制已经响应,即控制信号已呈现一个恒定值时,该变化检测电路25在输出端26输出一个变化信号,这个变化信号表示已达到截止点控制的稳定状态,并把所述的变化信号馈送到逻辑网络22的一个变化信号输入端27。于是逻辑网络转为第三状态。在第三状态中它经过第三连接线24,以这样一种方式使可控放大器5恢复操作,即此刻不受限制地由图像信号来控制电子束电流。因此,在显像管9上显现出所要显示的正确图像。
在图1中的电路装置里,以类似重影的重叠形状所代表的各个电路组成部分被用来表明该电路的一种变型。利用这种变型,这种电路也可以准备于显像管上显示彩色图像的重现。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将三个彩色信号作为图像信号经由输入端1馈入组合级2。因此将输入端1表示为三条线,对于这些彩色信号中每个信号,组合级2具有一个逻辑元件,例如加法器。可控放大器5现在也有三个放大级,每一个对应于一个彩色信号。显像管现在有三个热阴极8而不是一个,以便有用于三个彩色信号的三个独立的阴极射线束。
然而,为了简化电路和节约元器件,仅装备一个逐次地测量三个电子束电流的测量级7。此外,比较器电路12利用基准信号根据相继到达的各个电子束电流的部分测量信号形成部分控制信号,并把这些信号分配给各个彩色信号,而且传递到包含在控制信号存储器16中的三个存储单元中。从这里,这些部分控制信号经由组合级2的第二输入端18分配给预定的各个逻辑元件。
因此,该电路形成了三个独立地起作用的,用于各个彩色信号截止点控制的控制环路。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些控制环路而言,只有测量级7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起码还有比较器12是共用的。
此刻变化检测电路25具有三个变化检测器,每个变化检测器检测与一个彩色信号相联系的部分控制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然后经各变化检测器的输出端26输出一个部分变化信号到逻辑网络22的变化信号输入端27。这些部分变化信号当相关的控制环路已经响应时是彼此独立产生的。逻辑网络22判别所有三个部分变化信号,并直到所有的部分变化信号表明控制环路处于稳定状态后,才转换到它的第三状态。事实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彩色信号由被其控制的电子束电流予以正确的重现在显像管上。因此显示的图像没有失真,特别没有彩色纯度误差出现。当显像管通电时,显示的彩色图像立即就表示出正确的亮度和色度。
图2表示一个实施例更详细的电路方框图,这个实施例中装备有处理包括三个彩色信号图像信号的电路。将用于重现颜色红、绿和兰的三种彩色信号经由输入端101,102,103馈入这个电路。红彩色信号经过第一输入端101馈入第一加法器201,绿彩色信号经过第二输入端102馈入第二加法器202,和兰彩色信号经过第三输入端103馈入第三加法器203。把这些彩色信号从加法器201,202,203的输出端301,302,和303分别馈入各放大级501,502,和503。每个放大级分别包含有可转换的放大器511、512、和513,输出放大器521、522、和523,以及测量晶体管531、532和533。这些测量晶体管531、532和533的发射极均各连接到显像管9的热阴极801、802、803,并输出阴极电流,而测量晶体管531、532和533的集电极互相连接在一起并且联接到一个测量电阻器702的第一端701,其第二端703接地。测量晶体管531,532、533的电流增益非常之大,以致它们的集电极电流几乎和阴极电流相一致。用测量阴极电流在测量电阻702上的电压降,即可测出阴极电流,因此高精度地测出显像管9的电子束电流。
在测量电阻702上的电压降作为测量信号馈入具有增益系数为1的一个缓冲放大器120的输入端121。因此在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122可 得到低阻抗不变化的测量信号,从那里测量信号馈送到基准电压源130的第一输入端131,基准电压源130的第二个端子132分别连接到三个差分放大器123,124、125的反相输入端111、112和113。该差分放大器123、124、125还分别具有一个同相输入端114、115和116。这些同相输入端都彼此接到一个汇接点117,并经一个泄流存储电容器126接地,以及经过一个去耦电阻118和一个泄流取样开关119连接到缓冲放大器120的输出端122上。另外,缓冲放大器120的输入端121可以经过一个短路开关127接地。
将来自差分放大器123、124、125的输出端141、142、143与各个彩色信号相关联的部分控制信号,以电压的形式(或在某些情况下是以反向充电电流的形式)在这个例子中经由控制信号取样开关154、155、156分别馈送到构成控制信号存储器16的存储单元的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器161、162、163的第一端151、152、153,并在这些电容器中存储与那些电压相对应的电荷(或者是由反向充电电流形成的电荷)。在另一个例子中是分别把部分控制信号馈入第一、第二、第三加法器201、202、203的第二输入端181,182,和183,并在这些加法器中分别与来自第一,第二和第三输入端101,102,103的彩色信号相加。
借助于图3中所示的脉冲图,下面解释主要由缓冲放大器120,基准电压源130和差分放大器123,124,125组成的比较器电路12的工作原理。图3a表示电视信号的水平消隐信号,作为图像信号而言这个信号控制显像管9的电子束电流。在这个图中,H代表在图像信号中一个跟一个以行周期时间间隔的水平消隐脉冲,并借助于这个脉冲在显示各个图像扫描线之间的行回扫期在显像管中将电子束电流关断。图3b表示一个垂直消隐脉冲V,借助于这个脉冲V当从显示一幅图像变化到显示下一幅图像期间将电子束电流切断。图3c表示一个测量信号控制脉冲VH,这个脉冲是由一个垂直消隐脉冲延长三个行周期形成的。
此刻短路开关127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控制的,即开关127只在整个测量信号控制脉冲VH期间是不导通的,其余时间将缓冲放大器120的输入端121短路到地。这意味着测量信号仅在帧变换期到达比较器电路12,使控制电子束电流的图像信号的那些部分在显像管中产生的图像不会影响比较器电路12,并因此也不影响截止点控制。
在整个测量信号的控制脉冲VH期间,来自输出端122由基准电压源130在其第一端子131和第二端子132之间产生的基准电压减小了的测量信号,提供给差分放大器123,124,125的反相输入端111,112,113。如果没有差分放大器123,124,125,则这个差信号作为部分控制信号可以直接馈送到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器161,162,163。差分放大器123,124,125放大这个差信号,并从而形成了控制环路的控制放大器。
比较器电路12还包括一个补偿在显像管中所发生的任何漏电影响的装置。为此目的,把给泄流存储电容器126充电的电压馈送到三个差分放大器123,124,125的同相输入端114、115、116。这种充电是来自缓冲放大器120的输出端122经过去耦电阻118和泄流取样开关119的测量信号实现的,其中的泄流取样开关119仅在垂直消隐脉冲V期间之内才闭合,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仅在垂直消隐脉冲V的一部分时间才闭合。事实上,在这段时间内由图像信号将电子束电流全部切断,以致在某些情况下只有漏电流流过测量电阻702。因此,在垂直消隐脉冲V的整个期间,测量信号对应于这个漏电流。由于在其余时间漏电流也流过,甚至在垂直消隐脉冲期间之外,测量信号包含有来自漏电流的一个分量,因此这个分量也包含在馈送到差分放大器123,124,125的反相输入端111,112,113的电压中,并且在差分放大器123,124,125中被去掉了。
在存储脉冲L1期间,部分控制信号由第一控制信号取样开关154从差分放大器123的输出端141馈送到第一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器161的第 一端151,并存储在所述的电容器中。同样,在存储脉冲L2期间,来自差分放大125的输出端143的部分控制信号馈送到第三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器163和在存储脉冲L3期间,来自差分放大器124的输出端142的部分控制信号馈送到第二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器162。图3d、e、f表示存储脉冲L1、L2、L3。它们顺序地位于三个行周期之一中,由于这样依次安排三个存储脉冲L1、L2、L3使测量信号控制脉冲VH比垂直消隐脉冲V宽。视情况而定,这三个行周期便可以形成测量信号或部分测量信号的取样区间。而在其余时间,差分放大器123,124,125的输出端141,142,143与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器161,162,163隔离,因此根本不可能从这里传出干扰,从而也消除了由此引起的已存储的部分控制信号的失真。在存储脉冲L1、L2和L3期间,输入端101,102,103上的彩色信号各处在它们的基准电平,即在本实施例中在相应于截止点的电平,或者在与截止点电平有关的一个固定电平上,以致控制环路可以调整到这个电平。
每个可控放大器511,512和513分别在各自的输入端241,242,243接收一个消隐信号BL1、BL2、BL3,这些消隐信号的波形如图3g、h、i所示。这些消隐信号在行回扫期间和帧变换期间,也就是测量信号控制脉冲VH时间间隔,中断彩色信号的供给,因而在这些时间间隔中切断了电子束电流。当然,分别由可控放大器511,512,513在垂直消隐脉冲V终了之后的第一个行周期内允许红色信号通过;在垂直消隐脉冲V终了之后的第二个行周期内允许兰色信号通过;和在垂直消隐脉冲终了之后的第三个行周期内允许绿色信号通过,以使它们能够控制电子束电流。在相应的时间间隔中,消隐信号BL1、BL2及BL3还确定帧变换消隐脉冲的中断,而该帧变换消隐脉冲对应于测量信号控制脉冲。在这些时间间隔中,测量电子束电流,从部分测量信号中确定部分控制信号,并存储在控制信号存储161、162、163之中。
图2所示的电路还包括一个触发器电路19。经由一个供电端190给 触发器电路馈送一个供电电压。经由一个复位输入端191将来自基准电压源130的第三端133的一个电压也馈送到触发器电路19上。当这个电路装置通电时,相对于供电电压而言,将这一电压设计成为延迟电压。以致当该电路单元进行工作时,两个电压的相互作用就会产生一个接通的复位信号。这样在接通电源时,在复位输入端191产生一个低电压脉冲。这表示将触发器电路19置于它的第一状态。复位输入端191还可以接到另一种具有任一结构的电路上,该电路结构能够在接通显像管电源后产生一个接通的复位信号。
触发器电路19还经过第二连线23连接到一个逻辑网络22上,当该电路装置接通电源后,该逻辑网络22经过第二连线23也被置于第一状态。在这个第一状态中逻辑网络22在闭锁输出端240输出一个闭销信号,这个闭锁信号馈送到三个可控放大器511,512,513。用这样的方法把供给输出放大器521,522,523的彩色信号完全中断,致使电子束电流不可能产生,因此也就没有图像显示。
测量信号控制脉冲VH比垂直消隐脉冲V长一个延续三个行周期的插入信号EL,即超过取样区间,经过线路233也馈送到触发器电路19和逻辑网络22。只要触发器电路19在其第一状态,就发出这个插入脉冲EL,并从触发器电路19经过控制输出端192馈送到脉冲发生器244。在插入脉冲EL周期期间,这个脉冲发生器产生一个固定幅度的电压脉冲,并且经过开关二极管245、246、247作为一个辅助脉冲馈送到输出放大器521、522、523。一旦热阴极801、802、803中至少一个传送电子电流,就不顾断开彩色信号,用这个方法把电子束电流接通一个短暂的时间,以便接收一个测量信号。
在其第一状态中触发电路19经过一条控制线211也输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用于转换差分放大器123、124、125的输出端141、142、143到地电位或近乎地电位。这抑制了差分放大器123、124、125的 输入端111到116上的电压影响,特别是基准电压源130的影响,基准电压源130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造成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器161,162,163的起始不正确的充电。
在缓冲放大器120的输入端121,由脉冲发生器244所产生的测量信号,经过一个测量信号输入端20也馈送到触发器电路19。如果这个测量信号超过了一个预置的阀值,则该触发器电路19转变为其第二状态。此时逻辑网络经第二连线23也转变为第二状态。差分放大器123,124,125也由沿控制线211的信号触发,使其输出一个由它们的输入端111至116上的电压差所确定的控制信号。由控制输出线192将脉冲发生器244闭锁。此刻由逻辑网络22的闭锁输出端240产生的闭锁信号在由存储脉冲L1、L2、L3以这样的方式确定时间间隔内接通可控放大器511、512、513,即在这些时间间隔中彩色信号能够产生电子束电流以形成控制环路据此响应的测量信号。然而,图像的显示仍然受到抑制。在这个过程中,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器161、162、163都被充电。在引向各第一端子151、152、153的连接导线处有变化检测器251、252、253,它们检测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器161、162、163充电电流的变化,并且当所述的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已衰减,因而相关的控制环路也已经响应时,在各检测器的输出端261、262、263上在所有情况下各自输送一个部分变化信号。各部分变化信号被馈送到逻辑网络22的变化信号输入端27的三个端子271、272、273。
自各变化检测器251、252、253的部分变化信号已出现,因而各控 环路都已作出响应时,逻辑网络22从其第二状态转至其第三状态。此刻从闭锁输出端240来的闭锁信号完全断开,致使可控放大器511、512、513仅由消隐信号BL1、BL2、BL3控制。届时彩色信号一直输送到输出放大器521、522、523,并把图像显示在显像管上。
图4表示如图1或2所示电路装置的触发器电路19和逻辑网络22的 一个实施例。触发器电路19包含有由两个“与非”门194、195所构成的一个触发器电路。接通复位信号经由复位输入端191被馈入该触发器电路;借助于该触发器电路将触发器电路19返回其第一状态。图4电路中所有的元器件都是以正逻辑表示。因此,在该电路启动之后,在复位输入端191上的一个短时间低电压立即用于以这样的方式置位该触发器194、195,即第一“与非”门194的输出端呈现高电压,第二“与非”门195的输出端呈现低电压。在第二“与非”门195的输出端上的低电压经过控制线211以上述的方式闭锁差分放大器123、124、125。
将插入脉冲EL经导线233馈入触发器19,经一个“与”门196与从第一“与非”门194的输出端来的信号相组合,并为了控制脉冲发生器244在控制输出端192予以输出。
将从“与非”门194,195来的信号经过第二联线23的第一线231和第二线232作为一个转换信号馈至逻辑网络22。将第一线231连至以双稳态触发器型式的三个部分变化信号存储器221,222,223的复位输入端R上,当该电路装置启动时,这些双稳态触发器电路经第一线路231以这样的方式复位,即在这些双稳态触发器在它们的输出端Q输出一个低电压。第二联线23的第二线232经“与”门224,225,226连到三个部分变化信号存储器221,222,223的置位输入端S。借助于“与”门224,225,226将在第二联线23的第二线232上的信号每次与一个经由端子271,272,273提供的部分变化信号相组合。来自部分变化信号存储器221,222,223的输出端Q的信号通过由一个“与非”门形式的收集门227进行组合,并在其输出端228上备用。
测量信号经测量信号输入端20馈入触发器电路19,并送到阀值检测器198的第一输入端197,并由阀值发生器199产生的例如以一个阀值电压形式的阀值也施加到阀值检测器198的第二输入端。当阀值检测器198的第一输入端197的电压低于由阀值发生器199输出的电压时,则 阀值检测器198在其输出端200输出一个高电压。另一方面,当第一输入端197上的电压高于阀值发生器199上的电压时,则输出端200上的电压转换到低值。这个电压提供给触发器电路194,195作为置位信号,使其翻转状态,并且在第一输入端197的电压超过了阀值发生器199的电压时,转换触发器电路19,使它进入其第二状态。
在图4的电路中,在输出端200和触发器电路194,195之间插入一个以“或”门形式的询问门181,经过触发器电路19的询问输入端193把一个询问脉冲馈入这个询问门之中。这就保证了触发器电路194,195仅在由询问脉冲(在目前的例子中是一个负电压脉冲)的固定的时间里转换,并且不在任何其它时间里由于干扰而转换。作为这样一个询问脉冲,例如可以利用垂直消隐脉冲结束以后的第二个行周期中产生的脉冲,即基本上相当于存储脉冲L2的一个脉冲。
相应于触发器电路19置位进入第二状态,触发器电路194,195转换之后,经控制线211和输出端192提供适当修正的信号,用作控制脉冲发生器244和差分放大器123,124,125的目的。修正的电压也出现在第二联线23的线路231,232,这些电压释放了部分变化信号存储器221、222、223,以便当部分变化信号到达端子271、272、273时,它们能各自被置位。
在某些情况下,另外一个触发器电路234插入到线路231,232中,延迟通过这些线路的信号,当该电路装置启动时这个触发器经第一线路231复位,从而也复位部分变化信号存储器221、222、223。然而把触发器电路19转换到第二状态后,直至一个释放脉冲经过释放输入端235和另一个“与”门236到达后,例如在把触发器电路19转换到第二状态后,大约经两个垂直消隐脉冲V的时间间隔,另外的触发器234才经第二联线23的第二线232置位。用这种方法可能跨过一段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间隔中没有确定的信号值出现在端子271、272、273上。
当三个部分变化信号的最后一个也已到达和三个部分变化信号存储器最后一个已被置位时,在收集门227的输出端228上的信号改变其状态。该信号然后经过由两个“与非”门和一个“与”门构成的门电路229与导线223上的插入脉冲EL,与第二联线23的第二导线232上的信号或与来自另外的触发器电路234的输出端Q的信号相组合,形成输出在闭锁输出端240的闭锁信号,该闭锁信号馈送到可控放大器511、512、513上去。
图3L、m、n表示在可控放大器511、512、513的消隐输入端241,242,243,闭锁信号与消隐信号BL1,BL2,BL3以逻辑“与”操作的方式的组合。点划线表示在该电路装置启动之后,产生电子束电流之前也就是逻辑网络22的第一状态时,由这些操作所形成的合成插入信号A1、A2、A3。这里的合成插入信号A1、A2、A3是低电平的常量。短划曲线表示电子束电流出现以后,截止点控制到达稳态之前,也就是在逻辑网络22的第二状态的合成插入信号A1、A2、A3,而连续曲线表示在截止点控制的稳态,也就是在逻辑网络22的第三状态的合成插入信号A1、A2、A3。短划曲线类似于存储脉冲L1、L2、L3的形状而连续线相当于消隐信号BL1,BL2,BL3的反相波形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合成插入信号A1、A2及A3的高电平表示可控放大器511,512及513分别把彩色信号馈送到相应的输出放大器521,522及523,而合成插入信号A1,A2及A3的低电平表示对于彩色信号相应的可控放大器511,512,513被闭锁。
已描述的电路装置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设计的,即在该电路装置工作期间,即使由于干扰在差分信号存储电容器161,162,163上出现充电电流时,触发器电路19仍保持其第二状态,逻辑网络22也仍保持其第三状态。到那时重新调整截止点控制,而不干扰已显示的图像。
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装置中,为了控制电子束电流,可控放大器511,512,513在垂直消隐脉冲V结束后第二行周期期间可以允许绿色信 号通过,在垂直消隐脉冲V结束以后第三行周期期间也可以允许兰颜彩色信号通过。控制信号取样转换开关155和156上的存储脉冲L2和L3与消隐输入端242和243上的第二和第三消隐信号BL2和BL3此时被交换。如图3m和n所示合成插入信号A2和A3从而也被交换。
图2中的短划线表示该电路装置的便于组合形成一个集成电路的那些部件。那么差分信号存储电容器161、162、163的第一端子151、152、153,漏电流存储电容器126的一个端128,连到输出放大器521、522、523的三个端子524、525、526,以及测量电阻702的第一端子701和缓冲放大器120的输入端121之间的连线704将形成这个集成电路的连接接点。

Claims (3)

1、在显像管(9)中,由一个图像信号控制至少一个电子束电流的电路装置,所述控制电路装置具有:
一个控制环路(2、5、7、12、16),所述控制环路由组合级(2),可控放大器(5)、测量级(7),比较器电路(12)及控制信号存储器(16)构成,图像信号经组合级(2),可控放大器(5)及测量级(7)馈送到显像管(9)的一个热阴极(8)上,然后通过测量级将测量信号送至比较器(12),在一个取样区间,比较器(12)中的图像信号与基准信号形成控制信号输送到控制信号存储器(16)中,直至下一个取样区间,从而将电子束电流调整到由一基准信号予置的值上,
一个触发器电路(19),它与测量级(7)和比较器电路(12)连接,该触发器电路在显像管(9)启动以后,抑制用来产生电子束电流的辅助脉冲,并发出一个转换信号,以便在取样区间闭合该控制环路(2、5、7、12、16),并在测量信号已经超过阈值以后,由图像信号释放对电子束电流的控制,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装置还具有
一个变化检测装置(25),它插接在比较电路(12)和控制信号存储器(16)之间,当存储信号已呈现为一个基本恒定值时,输出一个变化信号,
一个逻辑网络(22),它与触发器(19),可控放大器(5)以及变化检测装置(25)相连接,该逻辑网络(22)直至在转换信号之后已输出变化信号,才发出在取样区间外的图像信号对电子束电流的控制。
2、在显像管(9)中,由几个图像信号控制相对应数量的彩色信号电子束电流的电路装置,该控制电路装置具有:
一个控制环路(2、5、7、12、16),该控制环路由组合级(201、202,203),可控放大级(501,502,503),测量级(7),比较器电路(12)以及带有相应数量电容器(161,162,163)的控制信号存储器(16)构成,图像信号分别经相应的组合级,可控放大级及测量级馈送到显像管(9)相应数量的热阴极(801,802,803)上,然后通过测量级将测量信号送至比较器,在一个取样区间,比较器中的图像信号与基准信号形成控制信号输送到相应的控制信号存储器中,直至下一个取样区间,从而将电子束电流调整到由一基准信号予置的值上,
一个触发器电路(19),它与测量级(7)和比较器电路(12)连接,该触发器电路在显像管(9)启动以后,抑制用来产生电子束电流的辅助脉冲,并发出一个转换信号,以便在取样区间闭合该控制环路,并在测量信号已经超过阈值以后,由图像信号释放对电子束电流的控制,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装置还具有。
相应于图像信号数量的变化检测装置(251,252,253),它们插接在比较电路和控制信号存储器之间,当相对应的存储信号已呈现为基本恒定值时,输出一个部分变化信号,
一个逻辑网络(22),它与触发器,可控放大级以及变化检测装置相连接,该逻辑网络(22)直至所有变化检测器均已输出部分变化信号时,才发出在取样区间外的彩色信号对电子束电流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装置还具有至少包括一个电容器的控制信号存储器(16;161,162,163),上述变化检测装置(25;251,252,253)当显像管启动期间该电容器产生的反向充电电流降低到一个极限值以下时,输出一个变化信号。
CN85107568A 1984-10-17 1985-10-14 控制显像管的电路 Expired CN1006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P3437952 1984-10-17
DE19843437952 DE3437952A1 (de) 1984-10-17 1984-10-17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steuern einer bildwidergaberoehre
DEP3437952.5 1984-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7568A CN85107568A (zh) 1986-04-10
CN1006590B true CN1006590B (zh) 1990-01-24

Family

ID=624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5107568A Expired CN1006590B (zh) 1984-10-17 1985-10-14 控制显像管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4698557A (zh)
EP (1) EP0178734B1 (zh)
JP (1) JPS6198089A (zh)
CN (1) CN1006590B (zh)
DE (2) DE3437952A1 (zh)
FI (1) FI7859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10190A1 (de) * 1986-03-26 1987-10-01 Blaupunkt Werke Gmbh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en zur regelung des arbeitspunktes von videoendstufen
US4660093A (en) * 1986-05-09 1987-04-21 Rca Corporation Television receiver with delayed display
US5025196A (en) * 1986-06-02 1991-06-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beam current control
US5148088A (en) * 1991-10-01 1992-09-15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Limiting X-ray production in an operating CRT
US5278476A (en) * 1991-11-13 1994-01-11 U.S. Philips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black level setting circuit
JP3254717B2 (ja) * 1992-02-18 2002-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CA2145901C (en) * 1994-04-28 2000-02-22 Anton Werner Keller Kinescope driver apparatus with gamma correction
US6226037B1 (en) * 1998-07-28 2001-05-01 Thomson Licensing S.A. AKB interface circuit for kine driver IC
US6894445B2 (en) * 2001-08-31 2005-05-17 Thomson Licensing S.A. Cathode ray tube phosphor protection
CN117590838B (zh) * 2024-01-19 2024-05-03 深圳市凯威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微处理器老化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75604A (en) * 1976-01-27 1980-09-24 Bang & Olufsen As Colour television receivers
US4263622A (en) * 1979-01-30 1981-04-21 Rca Corporation Automatic kinescope biasing system
FR2461418A1 (fr) * 1979-07-09 1981-01-30 Videocolor Procede d'elaboration et de correction automatiques de la tension de blocage d'un canon a electrons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ede
DE3218505C1 (de) * 1982-05-17 1983-11-24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Fernseheinrichtung mit einer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Kompensation von Amplitudenaenderung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I853975A0 (fi) 1985-10-14
CN85107568A (zh) 1986-04-10
FI78590C (fi) 1989-08-10
JPH0513431B2 (zh) 1993-02-22
FI853975L (fi) 1986-04-18
EP0178734B1 (de) 1988-12-28
FI78590B (fi) 1989-04-28
DE3437952A1 (de) 1986-04-17
EP0178734A2 (de) 1986-04-23
EP0178734A3 (en) 1987-05-20
US4698557A (en) 1987-10-06
JPS6198089A (ja) 1986-05-16
DE3567139D1 (en) 1989-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687C (zh) 具有多个光电传感器的视频投影显示器
CN1006590B (zh) 控制显像管的电路
US4224640A (en) CRT Beam current control apparatus
GB2070398A (en) Cathode ray tube automatic brightness adjusting arrangements
EP0154527B1 (en) Video signal processor with bias error compensation
GB2140652A (en) Video signal processor with automatic display beam current limiter control system
US4160995A (en) Bias sett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television receivers
FI59901C (fi) Utjaemningskrets foer svartnivaon i en behandlingsanordning foer videosignaler
KR100659989B1 (ko) 투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자동 교정 방법
GB2135853A (en) Color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3573352A (en) Color tone adjustment for color tv receiver
EP0560117B1 (en) A deflection circuit having a controllable sawtooth generator
US6750921B1 (en) Projection video display with photo transistor sensors
EP0154526B1 (en) Error compensated control system in a video signal processor
FI73559C (fi) Avbrottskompenserad automatisk straolstroembegraensare foer ett bildroer.
KR100307571B1 (ko) 자동키네스코프바이어스시스템용샘플펄스발생기
JPH07288714A (ja) 高速同期分離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GB1585773A (en) Beam current limiter
US4935817A (en) Dual mode all - light level television camera
GB1585063A (en) Display systems
CA2089297C (en) Service switch for video display deflection apparatus
EP0969663A2 (en) Compensation of picture tube ageing effects
US3778668A (en) Automatic beam current limiter
JPS6075189A (ja) 色温度切換回路
KR100228363B1 (ko) 음극선관의 전류 제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N.V. PHILIPS OPTICAL LAMP MANUFACTURING COMPANY TO: N.V. PHILIPS OPTICALLAMP LTD.,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atentee after: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Patentee before: N.V. Philips' Gloeipenfabrieke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N.V. PHILIPS OPTICAL LAMP LTD., CO. TO: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atentee after: Koninkli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Patentee befor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