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9014C - 具有弯折信号传递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弯折信号传递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9014C
CN100589014C CN200710154360A CN200710154360A CN100589014C CN 100589014 C CN100589014 C CN 100589014C CN 200710154360 A CN200710154360 A CN 200710154360A CN 200710154360 A CN200710154360 A CN 200710154360A CN 100589014 C CN100589014 C CN 1005890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module
extension
signal
connecting element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4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0370A (zh
Inventor
赖瑞琳
张哲志
赵志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54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901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0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0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90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901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部分重叠的第一电子模块及第二电子模块。第一电子模块包括第一信号传递装置,其一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第二电子模块包括有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部分重叠的第二信号传递装置,其一侧延伸形成第一信号连接部。第一延伸部与第一信号连接部重合并产生电连接。重合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一信号连接部至少部分弯折,以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形成部分重叠。以此,第二电子模块得以经由第一电子模块的第一信号传递装置输入或输出信号。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但生产成本较低,而且生产流程比较简易。

Description

具有弯折信号传递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已渐渐成为各类显示装置的主流。例如各式面板显示屏、家用的平面电视、个人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的平板型监视器、移动电话及数字相机的显示屏等,均为大量使用显示面板的产品。然而随着面板产业的成熟及技术的提升,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及简化生产流程已成为面板产业的重要课题。
在各式显示面板中,又以液晶显示面板为目前在产品应用上最为普及的面板。图1所示为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面板11、背光模块20、背盖53及前框51。面板11的底端连接有柔性电路板13,以将信号自信号源传递至面板11。背光模块20设置于面板11下方,包括有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1及导光板22。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1将光线射入导光板22中,再向上射入面板11内。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1以T形的柔性电路板作为底板23,供自外部传递信号至其上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发光。一般而言,T形底板23的底端与面板11的柔性电路板23耦接,以经由面板11的柔性电路板23接收信号源的信号。经由此种组装方式,可整合面板11及背光模块20所需使用的线路,并进而缩小产品的体积。
然而在此种设计中,由于光源模块21的底板23为T字形的柔性电路板,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将整片柔性电路板加以裁切。然而在整片的柔性电路板上,T字形的几何特性使各个底板23无法紧密地排列,因此在裁切的过程中势必产生许多废料,进而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低生产成本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简易生产流程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电子模块,其包括一第一信号传递装置和面板;其中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自该面板向外延伸,且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的一侧延伸形成一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沿该面板的底边向平行或垂直于该底边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电子模块,其包括一第二信号传递装置,该第二电子模块与该第一电子模块部分重叠,且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与该第二信号传递装置部分重叠;其中该第二信号传递装置的一侧延伸形成一第一信号连接部,该第一信号连接部也沿该面板的底边向平行或垂直于该底边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且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信号连接部均形成为一长条形结构且延伸突出于该面板之外,并且该长条形结构均平行于或垂直于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的分布方向,并且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信号连接部重合,产生电连接,并弯折以与该第二信号传递装置部分重叠。
具体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子模块及第二电子模块;第一电子模块与第二电子模块部分重叠。第一电子模块包括第一信号传递装置。第一信号传递装置为自第一电子模块向外延伸,供与外部的信号源连接以传递信号至第一电子模块。第一信号传递装置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
第二电子模块包括有第二信号传递装置,供与外部装置进行信号连接以输入至第二电子模块或自第二电子模块输出信号。第二信号传递装置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信号连接部。第一信号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的第一延伸部平行。
第一电子模块至少部分叠合于第二电子模块的上方,且第一信号传递装置也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至少部分重叠。此时第一延伸部与第一信号连接部重合,且设置于第一延伸部与第一信号连接部上的电连接点产生电连接。经由第一信号连接部与第一延伸部的电连接,信号源所送出的用于控制第二电子模块的信号得以经由第一信号传递装置传递至第一延伸部,再经由第一信号连接部传送至第二电子模块。第二电子模块输出的信号也可经由相同的途径向外传送至外部装置。
第一延伸部与第一信号连接部在产生电连接后,即至少部分弯折以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形成部分重叠,弯折后的部分第一延伸部与第一信号连接部可位于第一电子模块的上方或下方,并可容纳于缩入第一电子模块的覆盖范围内。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但生产成本较低,而且生产流程比较简易。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3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4a为第一电子模块与第二电子模块组合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b、图4c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a为第一延伸部与第一信号连接部向上弯折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a及图6b所示为第一延伸部与第一信号连接部向下弯折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7a、图7b及图7c所示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8为以触控感应板模块作为第二电子模块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a所示为上壳体具有开口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b为图9a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a所示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10b为图10a所示实施例组装后的侧视图;
图10c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1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12为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13为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14为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再一实施例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第一电子模块      101面板              110第一信号传递装置
111第一延伸部        112第二延伸部        130、230、330电连接点
200第二电子模块      201发光组件          210第二信号传递装置
211第一信号连接部    251感应板            300第三电子模块
301感应板    310第三信号传递装置    311第二信号连接部
410导光板    430焊点                510上壳体
511开口      530下壳体              600接地端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泛指使用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包括家用的液晶电视、个人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的液晶监视器、移动电话及数字相机的液晶显示屏等。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本发明也可包括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或其它面板的显示装置。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子模块100及第二电子模块200;第一电子模块100较佳地与第二电子模块200部分重叠。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电子模块100为一显示面板模块,且较佳地为一液晶面板模块;第二电子模块200则为一光源模块,且设置于第一电子模块100的下方。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电子模块100也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模块或其它面板模块;而第二电子模块200则可为触控感应板模块或其它可与第一电子模块100至少部分重叠的模块。此外,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有由上壳体510及下壳体530所组成的壳体,以在其中容纳第一电子模块100及第二电子模块200。在此实施例中,上壳体510为一前框,形成第一电子模块100的显示面板模块则经由上壳体510向外显示影像。
如图2所示,第一电子模块100包括面板101以及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在此实施例中,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为自面板101向外延伸的可挠性电路板,供与外部的信号源连接以传递信号至面板101。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也可由排线、薄膜或其它具有类似功用的组件所形成。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11。第一延伸部111的延伸方向较佳地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连接点130。如图2所示,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朝远离面板101的方向延伸,而第一延伸部111则沿面板101的底边延伸。此外,第一延伸部111较佳地延伸形成为一长条形结构,且延伸突出于面板101之外。第一延伸部111较佳地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一体成形,且其裁切方式使得可以在同一可挠性电路板上同时形成。
在此实施例中,第二电子模块200为一光源模块,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组件201,例如发光二极管。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发光组件201也可采用各式灯管或其它光源。如图2所示,第二电子模块200与并列的导光板410共同组成背光模块并设置于第一电子模块100的下方,以提供第一电子模块100中的面板101所需的背光。然而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电子模块200也可包括以矩阵排列的发光组件201,且直接分布于面板101的下方,以在不使用导光板410的状况下形成直下式的背光模块。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二电子模块200包括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在此实施例中,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为位于发光组件201下方的可挠性电路板,供与外部的信号源连接以传递信号至发光组件201。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也可由印刷电路板、薄膜或其它具有类似功用的组件所形成。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信号连接部211。第一信号连接部211的延伸方向较佳地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的第一延伸部111平行,且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连接点230。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平行面板101的底边延伸。此外,第一信号连接部211较佳地延伸形成为一长条形结构,且延伸突出于面板101之外。第一信号连接部211较佳地由可挠性电路板所形成,且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一体成形,且其裁切方式使得可以在同一可挠性电路板上同时形成;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也可由薄膜、排线或其它具有可挠性的组件所形成,并以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耦接。
如图4a及图4b所示,第一电子模块100部分叠合于第二电子模块200的上方,且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部分重叠。此时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重合,且分别设置于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上的电连接点130、230产生电连接。经由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与第一延伸部111的电连接,信号源所送出的用于控制第二电子模块200的信号得以经由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传递至第一延伸部111,再经由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传送至第二电子模块200。
如图4b及图4c所示,电连接点130、230间较佳地经由焊接方式、黏合或其它方式产生电连接关系。就焊接方式而言,较佳地可包括压焊、拉焊、激光点焊及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焊接方式。然而所采用的焊接方式需配合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及第一延伸部111上电连接点130、230及走线的面向加以调整。如图4b所示,当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及第一延伸部111上电连接点130、230均朝同一方向时,则较佳地采用拉焊、激光点焊或类似焊接方式形成焊点430。当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及第一延伸部111上的电连接点130、230彼此面面相对时,则可考虑采用压焊或类似的焊接方式形成焊点430。
如图5a及图5b所示,请一并参考图2,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在产生电连接后,至少部分弯折以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形成部分重叠。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弯折后的部分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可容纳于上壳体510及下壳体530内,并缩入第一电子模块100的覆盖范围内。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向上弯折,因此弯折后叠合于第一电子模块100的上方。虽然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弯折后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间夹设有第一电子模块100,但就图5b的剖面关系观察,第一延伸部111、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及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仍具有部分重叠关系。在图6a及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向下弯折,因此弯折的部分叠合于第一电子模块100及第二电子模块200下方,并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部分重叠。
在图7a、图7b及图7c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光组件201可设置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背向第一电子模块100的一面。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平行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的分布方向,并反折回第一电子模块100及第二电子模块200的上方或下方。然而在此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垂直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分布方向的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
如图8所示,第二电子模块200也可为触控感应板模块,并叠合于第一电子模块100的上方。触控感应板包括感应板251及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连接感应板251的底端,供将感应板251上所侦测得到的触控信号传递至后端处理。第一信号连接部211自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的一端延伸而出,并平行于第一电子模块100的第一延伸部111。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与第一延伸部111重叠及产生电连接,并至少部分弯折至第一电子模块100及第二电子模块200的上方或下方。经由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与第一延伸部111的电连接,第二电子模块200上所侦得的信号得以经由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传递至第一延伸部111,再经由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传送至后端处理。
在图9a及图9b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向上弯折于第一电子模块100之上时,上壳体510相对于弯折部分的位置可设有开口511。开口511对应并曝露出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组合的一部分。由于使用焊接或其它方式产生电连接时往往造成连接的部分厚度较厚,此厚度较厚的部分得以自开口511向外略突出。此外,在图9a及图9b所示的实施例中,上壳体510或下壳体530可具有导电性,第一延伸部111或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上设有接地端点600。接地端点600与上壳体510或下壳体530接触,以产生接地的效果。为确保与上壳体510或下壳体530接触的可能性,接地端点600需设置于弯折后位于外侧的第一延伸部111或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上。
在图10a及图10b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电子模块300。第三电子模块300与第一电子模块100部分重叠,且与第二电子模块200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模块100的相异侧。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电子模块100为一显示面板模块,第二电子模块200为光源模块,而第三电子模块则为触控感应板模块。第一电子模块100的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12。第二延伸部112的延伸方向较佳地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的延伸分布方向垂直,且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连接点130;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延伸部112也可平行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的延伸分布方向。如图10a所示,第二延伸部112较佳地沿面板101的底边延伸。此外,第二延伸部112较佳地延伸形成为一长条形结构,且延伸突出于面板101的侧边之外。第二延伸部112较佳地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一体成形,且其裁切方式使得可以在同一可挠性电路板同时形成。
在此实施例中,第三电子模块300为一触控感应板模块,包括第三信号传递装置310及感应板301。第三信号传递装置310连接感应板301的底端,供将感应板301上所侦测得到的触控信号传递至后端处理。第三信号传递装置310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二信号连接部311。第二信号连接部311的延伸方向较佳地与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的第二延伸部112平行,且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连接点330。如图10a所示,第二信号连接部311平行面板101的底边延伸。此外,第二信号连接部311较佳地延伸形成为一长条形结构,且延伸突出于面板101之外。第二信号连接部311较佳地由可挠性电路板所形成,且与第三信号传递装置310一体成形,且其裁切方式使得可以在同一可挠性电路板上同时形成;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信号连接部311也可由薄膜、排线或其它具有可挠性的组件所形成,并以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与第三信号传递装置310耦接。
如图10a及图10b所示,第二信号连接部311与第二延伸部112重叠及产生电连接,并至少部分弯折至第一电子模块100及第二电子模块200的上方或下方。经由第二信号连接部311与第二延伸部112的电连接,第三电子模块300上所接收的信号得以经由第二信号连接部311传递至第二延伸部112,再经由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传送至后端处理。
在此实施例中,如图10b所示,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的组合及第二延伸部112与第二信号连接部311的组合分别弯折设置于第一电子模块100的相同侧。然而在图10c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的组合及第二延伸部112与第二信号连接部311的组合也可分别弯折设置于第一电子模块100的相异侧。此外,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的组合及第二延伸部112与第二信号连接部311的组合也可采相互垂直的方式设置。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如图12所示,该组装方法包括步骤1210,部分重叠第一电子模块100与第二电子模块200,并使第一电子模块100的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与第二电子模块200的第一信号传递装置210部分重叠。步骤1230包括部分重叠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的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的第一信号连接部211。步骤1250包括电连接第一延伸部111及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在较佳实施例中,电连接的方式包括拉焊、压焊、激光点焊、黏合或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方式。
步骤1270包括弯折第一延伸部111及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并使其与第二信号传递装置210部分重叠。在此步骤中,可视整体的空间设置将第一延伸部111及第一信号连接部211弯折至第一电子模块100的上方或下方。此外,此步骤也可视第一延伸部111及第一信号连接部211的延伸方向,沿垂直或平行第一信号传递装置分布的方向进行弯折。
如图13所示,该组装方法还包括步骤1310,设置上、下壳体510、530以包覆第一电子模块100及第二电子模块200。以较佳实施例而言,弯折后的第一延伸部111及第一信号连接部211未突出于上、下壳体510、530之外。步骤1330包括自上、下壳体510、530的开口511曝露出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11组合的部分。步骤1350则包括在第一延伸部111或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上设置接地端点600。步骤1370则使接地端点600与上壳体510或下壳体530接触,以产生接地效果。为确保与上壳体510或下壳体530接触的可能性,接地端点600需设置于弯折后位于外侧的第一延伸部111或第一信号连接部211上。
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组装步骤还包括步骤1410,部分重叠第一电子模块100与第三电子模块300,并使第一电子模块100的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与第三电子模块300的第三信号传递装置310部分重叠。第三电子模块300较佳地与第二电子模块300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模块100的相异两侧。步骤1430包括部分重叠第一信号传递装置110的第二延伸部112与第三信号传递装置310的第二信号连接部311。步骤1450包括电连接第二延伸部112及第二信号连接部311。在较佳实施例中,电连接的方式包括拉焊、压焊、激光点焊、黏合或其它具相同功效的方式。
步骤1470包括弯折第二延伸部112及第二信号连接部311,并使其与第三信号传递装置310部分重叠。在此步骤中,可视整体的空间设置将第二延伸部112及第二信号连接部311弯折至第一电子模块100的上方或下方。此外,此步骤也可视第二延伸部112及第二信号连接部311的延伸方向,沿垂直或平行第一信号传递装置分布的方向进行弯折。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及范围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各种修改及等同设置。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一第一电子模块,其包括一第一信号传递装置和面板;其中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自该面板向外延伸,且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的一侧延伸形成一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沿该面板的底边向平行或垂直于该底边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以及
一第二电子模块,其包括一第二信号传递装置,该第二电子模块与该第一电子模块部分重叠,且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与该第二信号传递装置部分重叠;
其中该第二信号传递装置的一侧延伸形成一第一信号连接部,该第一信号连接部也沿该面板的底边向平行或垂直于该底边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且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信号连接部均形成为一长条形结构且延伸突出于该面板之外,并且该长条形结构均平行于或者垂直于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的分布方向,并且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信号连接部重合,产生电连接,并弯折以与该第二信号传递装置部分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电子模块包括一显示面板模块,该第二电子模块包括一触控感应板模块,该触控感应板模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模块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电子模块包括一显示面板模块,该第二电子模块包括一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模块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包括一可挠性电路板,该第二信号传递装置包括一可挠性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一信号连接部弯折设置于该第一电子模块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一信号连接部弯折设置于该第一电子模块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第三电子模块,其与该第二电子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电子模块的相异侧,并与该第一电子模块部分重叠,该第三电子模块包括一第三信号传递装置,其与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部分重叠;其中该第一信号传递装置的一侧延伸形成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沿该面板的底边向平行或垂直于该底边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且形成为一长条形结构并延伸突出于该面板之外,该第三信号传递装置的一侧延伸形成一第二信号连接部,该第二信号连接部也沿该面板的底边向平行或垂直于所述底边延伸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一长条形结构且延伸突出于该面板之外,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二信号连接部产生电连接,并弯折以与该第三信号传递装置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电子模块包括一光源模块,而该第三电子模块包括一触控感应板模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信号连接部的组合及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二信号连接部的组合分别弯折设置于该第一电子模块的相异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信号连接部的组合及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二信号连接部的组合分别弯折设置于该第一电子模块的相同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壳体,其包覆该第一电子模块及该第二电子模块,其中该壳体设置有一开口,该开口对应并曝露出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信号连接部组合的一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壳体,其包覆该第一电子模块及该第二电子模块,其中该壳体具有导电性,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信号连接部的其中之一设有一接地端点,该接地端点与该壳体电连接。
CN200710154360A 2007-09-26 2007-09-26 具有弯折信号传递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058901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4360A CN100589014C (zh) 2007-09-26 2007-09-26 具有弯折信号传递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4360A CN100589014C (zh) 2007-09-26 2007-09-26 具有弯折信号传递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0370A CN101140370A (zh) 2008-03-12
CN100589014C true CN100589014C (zh) 2010-02-10

Family

ID=39192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4360A Active CN100589014C (zh) 2007-09-26 2007-09-26 具有弯折信号传递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901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7644B (zh) * 2015-04-09 2018-06-0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组装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6297685B (zh) * 2015-06-03 2018-12-25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整合式电路的显示模块
JP6897384B2 (ja) * 2017-07-24 2021-06-30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0370A (zh) 200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39905B (en) Electrooptical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414307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hav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a protrusion engaging a receiving portion of a second circuit board
CN100582883C (zh) 平板显示装置和利用该平板显示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EP3489858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438408B (zh) 一种led灯条连接器及背光模组
US10180532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70083692A (ko) 윈도우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6814484A (zh) 显示装置
CN100589014C (zh) 具有弯折信号传递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CN106935620A (zh) 显示装置和便携式终端
CN106970680A (zh) 显示模组
CN102625633B (zh) 双面显示器及其框架
CN201434948Y (zh) 液晶显示器
CN206806540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6686177B (zh) 一种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4103970U (zh) 显示模块和具有该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
CN207817672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4962478U (zh) 背光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US852016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bended signal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US20080202802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dule having two printed circuit boards for mounting inline package elements and adhibit elements respectively
TWI415537B (zh) 平面顯示器
CN109213388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096620A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发光元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388160B (zh) 显示器装置及具有该显示器装置的多显示器装置
JP2001350422A (ja) 電子機器用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