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7568C - 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7568C
CN100587568C CN200710162900A CN200710162900A CN100587568C CN 100587568 C CN100587568 C CN 100587568C CN 200710162900 A CN200710162900 A CN 200710162900A CN 200710162900 A CN200710162900 A CN 200710162900A CN 100587568 C CN100587568 C CN 10058756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elastic piece
piece structure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2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9528A (zh
Inventor
林彦夆
邓友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62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7568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9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9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75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756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此背光模块包含:具有容置部的胶框、弹片结构、设置于胶框中的导光板;及发光二极管。弹片结构自胶框的容置部的侧面延伸出,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胶框的容置部中,并紧配合于导光板和弹片结构之间。此液晶显示器包含一背光模块,包含:一胶框,具有一容置部;第一弹片结构,自该容置部的第一侧面延伸出;一导光板,设置于该胶框中;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容置部中,并紧配合于该导光板和该第一弹片结构之间。应用本发明,可直接于胶框上产生如弹片结构的定位结构,而不会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可增加模块组装的稳定性,可提供稳定的光源,而改善如辉度下降或辉度不均等的光学问题。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基础零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会发光,需通过背光模块提供所需的光源。背光模块经由导光板将背光源的光线导引成平面光源,来确保辉度的均匀性。背光模块常用的背光源例如有冷阴极荧光灯以及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虽然目前以冷阴极荧光灯为主流,然而对发光二极管的需求却与日增加。相较于冷阴极荧光灯,发光二极管具有环保、体积小、寿命长、驱动容易、耗电量少以及耐震性佳等优点。
一般而言,当发光二极管应用在LED背光模块结构中时,发光二极管先设置于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FPC)上,再将软性电路板反折插入至胶框中,而使发光二极管邻设于导光板的一侧。此时,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间的距离与夹角会对导光板的输出辉度(Luminance)与均匀度(Uniformity)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因而影响背光模块的质量,进而决定使用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的良莠。因此,如何精确地定位发光二极管的位置,并使其紧密地与导光板相接触,便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
现有技术通过组装手法、胶带固定、FPC定位设计等方式,来使LED(FPC)与模块的组装符合高精确度的要求。然而,通过组装手法的现有技术无法确实要求每个组装人员的组装动作均做到确实一致,尤其是在大量生产时,组装人员的组装动作会有所差异,而且组装手法是否一致的判定标准不易设立。此外,使用胶带固定的现有技术会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且并非所有的相关机构都有足够的空间可供胶带贴附,其中若胶带的贴附面积不够,则容易使发光二极管产生位移。此外,使用FPC定位设计的现有技术则有以下缺点:当产品日益薄型化时,FPC或胶框不一定会有足够的空间可供打洞、产生柱、肋来提供定位装置;而且,此定位装置也有一定的公差存在,无法使LED(FPC)与模块的组装达成高精确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与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通过直接在胶框上产生定位结构,来精确地定位发光二极管的位置,并使发光二极管紧密地与导光板相接触,且不会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背光模块至少包含胶框、第一弹片结构、导光板及第一发光二极管。此胶框具有一容置部,而第一弹片结构自此容置部的第一侧面延伸出。导光板设置于胶框中,而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容置部中,并紧配合于导光板和第一弹片结构之间。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弹片结构相接触。第一弹片结构具有一突出结构,而此突出结构卡合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表面上的凹陷部。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弹片结构相接触,第一发光二极管包含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形成有一夹角,而第一弹片结构与此夹角抵合。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弹片结构与第一侧面间于面向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方向具有一角度,此角度实质大于或等于90度。
上述背光模块的实施例另可包含有第二弹片结构及第二发光二极管,其中第二弹片结构自容置部的相对于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延伸出,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容置部中,并紧配合于导光板和第二弹片结构之间。第二弹片结构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类似于上述的第一弹片结构和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结构。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弹片结构和第二弹片结构连接在一起。
上述背光模块的实施例另可包含有至少一个第三发光二极管,其设置于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软性电路板上,而软性电路板反折插入容置部中。
而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至少包含:前述背光模块。
因此,应用本发明,可直接于胶框上产生如弹片结构的定位结构,而不会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可增加模块组装的稳定性;可提供稳定的光源,而改善如辉度下降或辉度不均等的光学问题;因弹片结构(定位结构)所占空间小,而可有更多的胶框区域可供利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绘示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部分A的放大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绘示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部分B的放大示意图;
图3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部分C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绘示背光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胶框            102:容置部
104、106:侧面       110、111:弹片结构
113:突出结构        115:弹片结构
117:夹角            120、121:弹片结构
123:突出结构        125、180:弹片结构
200:导光板          210:发光二极管
212:表面            213:凹陷部
214:表面            215:夹角
220:发光二极管      223:凹陷部
230:发光二极管      250:软性电路板
A: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胶框上直接产生弹片结构(定位结构),以使发光二极管紧密地与导光板相接触并产生干涉,来精确地定位并固定发光二极管的位置。由于弹片结构在制作胶框时同时形成,故不会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A和图1B,图1A为根据本发明绘示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如图1A所示的部分A的放大示意图。根据本实施例,背光模块至少包含:胶框100、弹片结构110和120、导光板200以及发光二极管210和220,其中导光板200设置于胶框100中。胶框100具有容置部102,用以容纳发光二极管210和220。发光二极管210和发光二极管220之间可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230,发光二极管210、220和230设置在软性电路板250上。弹片结构110和120分别自胶框100的容置部102两侧的侧面104和106延伸出来。在组装模块时,组装人员先将软性电路板反折插入胶框100的容置部102中,以将发光二极管210和220置入于容置部102中,再将发光二极管210和220分别夹在导光板200与弹片结构110和120之间,即可将发光二极管210、220和230固定在所欲的位置,而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
由于发光二极管210和弹片结构110的相关结构类似于发光二极管220和弹片结构120的相关结构,故在此仅以发光二极管210和弹片结构110的相关结构来进行说明。如图1B所示,当发光二极管210被插入至导光板200与弹片结构110之间时,弹片结构110的弹性可使发光二极管210紧配合于导光板200与弹片结构110之间,或造成些许干涉于三者之间,而使发光二极管210自然地固定在导光板200的一侧的适当位置上。
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的弹片结构110和120的设计,组装人员不必担心发光二极管210、220和230是否有对准或紧配合于导光板200的一侧,也不必使用如胶带等手段来固定发光二极管210、220和230,因而可增加模块组装的稳定性,并提供稳定的光源,进而改善如辉度下降或辉度不均等的光学问题。此外,由于弹片结构110和120(定位结构)的长度要求只要能夹住发光二极管210和220即可,其所占空间相当小,故胶框100可有更多的区域供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弹片结构110和120来举例说明,但本发明也可只使用一个弹片结构110或120来达到精确定位和固定发光二极管210、220和230的目的。
实施例2
请参照图2A和图2B,图2A根据本发明绘示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B绘示如图2A所示的部分B的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弹片结构111和121来取代如图1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弹片结构110和120。本实施例在弹片结构111和121的相对于发光二极管210和220的侧面上形成突出结构113和123,以与发光二极管210和220上的对应的凹陷部213和223相卡合,因而加强发光二极管210和220的固定。突出结构113和123可为例如柱状结构或其它合适的结构。在组装模块时,组装人员先将软性电路板反折插入容置部中,以将发光二极管210和220置入于容置部102中,再将发光二极管210和220分别夹在导光板200与弹片结构111和121之间,并使突出结构113和123卡合于凹陷部213和223中,即可将发光二极管210、220和230固定在所欲的位置,而达到精确定位与加强固定的目的。
由于发光二极管210和弹片结构111的相关结构类似于发光二极管220和弹片结构121的相关结构,故在此仅以发光二极管210和弹片结构111的相关结构来进行说明。如图2B所示,发光二极管210的表面212与弹片结构111相接触。当发光二极管210被插入至导光板200与弹片结构111之间时,弹片结构111的弹性可使发光二极管210紧配合于导光板200与弹片结构111之间,而弹片结构111的突出结构113卡合于发光二极管210的凹陷部213,更可加强固定发光二极管210在导光板200的一侧的适当位置上。此外,发光二极管210另包含有表面214,其中表面214与表面212形成有一夹角215,而弹片结构111与夹角215抵合。
因此,除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优点外,通过本实施例的具有突出结构113和123的弹片结构111和121的设计,更可加强固定发光二极管210和220。
同样地,虽然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弹片结构111和121来举例说明,但本发明也可只使用一个弹片结构111或121来达到精确定位和固定发光二极管210、220和230的目的。
实施例3
请参照图3A和图3B,图3A根据本发明绘示背光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如图2A所示的部分C的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弹片结构115和125来取代如图1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弹片结构110和120。本实施例的弹片结构115和125与胶框100的容置部102两侧的侧面104和106于面向固定发光二极管210和220的方向分别具有大于90度的角度,而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其类似的角度约等于90度。
由于发光二极管210和弹片结构115的相关结构类似于发光二极管220和弹片结构125的相关结构,故在此仅以发光二极管210和弹片结构115的相关结构来进行说明。如图3B所示,当发光二极管210被插入至导光板200与弹片结构115之间时,发光二极管210可抵住弹片结构115与侧面104所形成的具有角度A的夹角117,其中角度A约大于90度,因而使发光二极管210被固定于导光板200与弹片结构111之间。
因此,除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优点外,本实施例的弹片结构115和125所需的体积更小,更可节省胶框100的可供利用的区域。
同样地,虽然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弹片结构115和125来举例说明,但本发明也可只使用一个弹片结构115或125来达到精确定位和固定发光二极管210、220和230的目的。
实施例4
请参照图4,其根据本发明绘示背光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连接胶框100的容置部102两侧的侧面104和106的弹片结构180来取代如图1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弹片结构110和120,也即将第一实施例的弹片结构110和120连结在一起。此实施例的优点和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故不在此赘述。
此外,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可运用于液晶显示器中。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的优点为:不会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可增加模块组装的稳定性及提供稳定的光源,因而改善如辉度下降或辉度不均等的光学问题;以及可有更多的胶框区域可供利用。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胶框,具有一个容置部;
第一弹片结构,自该容置部的第一侧面延伸出;
一导光板,设置于该胶框中;以及
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容置部中,并紧配合于该导光板和该第一弹片结构之间;其中
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表面与该第一弹片结构相接触,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另具有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形成有一夹角,该第一弹片结构与该夹角抵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表面与该第一弹片结构相接触,该第一弹片结构具有一突出结构,该突出结构卡合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该第一表面上的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片结构与该第一侧面间于面向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方向具有一角度,该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第二弹片结构,自该容置部的第二侧面延伸出,该第二侧面相对于该第一侧面;以及
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容置部中,并紧配合于该导光板和该第二弹片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表面与该第二弹片结构相接触,该第二弹片结构具有一突出结构,该突出结构卡合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该第二表面上的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表面与该第二弹片结构相接触,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另包含第三表面,该第三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形成有一夹角,该第二弹片结构与该夹角抵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弹片结构与该第二侧面间于面向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方向具有一角度,该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软性电路板,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和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软性电路板上,且该软性电路板反折插入该容置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片结构和该第二弹片结构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另包含:至少一第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和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软性电路板,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和该第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软性电路板上,且该软性电路板反折插入该容置部中。
12.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背光模块,包含:
一胶框,具有一个容置部;
第一弹片结构,自该容置部的第一侧面延伸出;
一导光板,设置于该胶框中;以及
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容置部中,并紧配合于该导光板和该第一弹片结构之间;其中
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表面与该第一弹片结构相接触,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另包含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形成有一夹角,该第一弹片结构与该夹角抵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表面与该第一弹片结构相接触,该第一弹片结构具有一突出结构,该突出结构卡合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该第一表面上的凹陷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片结构与该第一侧面间于面向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方向具有一角度,该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第二弹片结构,自该容置部的第二侧面延伸出,该第二侧面相对于该第一侧面;以及
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容置部中,并紧配合于该导光板和该第二弹片结构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表面与该第二弹片结构相接触,该第二弹片结构具有一突出结构,该突出结构卡合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该第二表面上的凹陷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表面与该第二弹片结构相接触,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另包含第三表面,该第三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形成有一夹角,该第二弹片结构与该夹角抵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弹片结构与该第二侧面间于面向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方向具有一角度,该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软性电路板,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和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软性电路板上,且该软性电路板反折插入该容置部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片结构和该第二弹片结构连接在一起。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至少一第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和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软性电路板,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和该第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软性电路板上,且该软性电路板反折插入该容置部中。
CN200710162900A 2007-10-22 2007-10-22 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Active CN10058756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2900A CN100587568C (zh) 2007-10-22 2007-10-22 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2900A CN100587568C (zh) 2007-10-22 2007-10-22 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9528A CN101149528A (zh) 2008-03-26
CN100587568C true CN100587568C (zh) 2010-02-03

Family

ID=3925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2900A Active CN100587568C (zh) 2007-10-22 2007-10-22 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756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512A (zh) * 2010-10-09 2011-04-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平面显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6791B2 (ja) * 2009-04-22 2013-07-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1699156B (zh) * 2009-11-25 2011-11-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的框体结构
CN101818874B (zh) * 2010-03-29 2011-06-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103899986A (zh) * 2012-12-31 2014-07-02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512A (zh) * 2010-10-09 2011-04-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平面显示器
CN102032512B (zh) * 2010-10-09 2012-01-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平面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9528A (zh) 2008-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197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one-piece back plate thereof
US20080094830A1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reflective sheet supported by supporting member
US7192177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frame hav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fixed therein
US7891859B2 (en)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7656470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first ear (tab) with structure for holding second ear of optical film localized (locked) by the first ear and LCD for same
US9588274B2 (en) Light bar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CN102540519A (zh) 显示设备
CN106896554B (zh) 显示器设备
CN100587568C (zh) 背光模块及包含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N101539258B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01424376A (zh) 用以夹持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CN102478726A (zh) 液晶模块
CN202361206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070000876A (ko) 표시소자의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의 조립방법
CN101583900A (zh) 显示设备
KR10063748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2101170U (zh) 一种液晶背光模组及膜材背板组件
US797828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orporating same
US2004020777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 light module thereof
US9110198B2 (en) Backlight module
US8752993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optic film assembly mounted through snap fitting
CN101666463B (zh)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211293524U (zh) 一种可以提高发光均匀性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1293533U (zh) 一种光散射组件安装稳定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6434601U (zh) 背光模组安装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