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7179C -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 - Google Patents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7179C
CN100587179C CN200710119719A CN200710119719A CN100587179C CN 100587179 C CN100587179 C CN 100587179C CN 200710119719 A CN200710119719 A CN 200710119719A CN 200710119719 A CN200710119719 A CN 200710119719A CN 100587179 C CN100587179 C CN 10058717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edge
plate
wing
girder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19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0877A (zh
Inventor
何浩祥
闫维明
彭凌云
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710119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7179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00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0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717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717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属于结构工程抗震与减震技术领域。现有连接的抗弯承载力只有梁本身抗弯承载力的80-85%,违背了在抗震设计中的“强节点弱构件”的基本原则。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削弱钢梁端部翼缘和腹板的原有钢材并置换为耗能能力强的金属材料,同时在梁端加入X形低碳钢钢板以提高节点连接强度,从而形成梁端耗能塑性铰的钢框架梁柱节点。本发明使地震时在置换原有钢材的耗能金属处率先进入变形并达到屈服阶段,同时提高节点整体抗震性能,从而形成梁端塑性铰进行耗能减震。易于施工和维护,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抗震与减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削弱钢梁端部翼缘和腹板的原有钢材并置换为耗能能力强的金属材料,同时在梁端加入X形低碳钢钢板以提高节点连接强度,从而形成梁端耗能塑性铰的钢框架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在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数百幢多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脆性断裂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传统的刚性节点设计,即梁翼缘与柱之间通过全熔透对接焊缝、梁腹板与焊在柱上的剪切板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进行连接的设计,并未达到预期的抗震设计要求。造成破坏的一个致命原因是设计中在没有任何加强连接构造措施的情况下,不恰当地采用了所谓“常用设计法”,即翼缘连接承受全部作用弯矩、梁腹板只承受全部作用剪力的假定。这种连接的抗弯承载力只有梁本身抗弯承载力的80-85%,违背了在抗震设计中的“强节点弱构件”的基本原则。基于以上原因,在震后进行的研究中,减少梁翼缘处对接焊缝的应力,人为地使塑性铰在梁上某一部位形成,成为改进刚性节点设计的重要思路。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削弱梁翼缘而形成狗骨式刚性连接就是新近出现的一种节点形式。但狗骨式梁柱节点也有些不足,首先是削弱翼缘后,构件的静刚度会降低,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如果地震烈度大,削弱处会有严重屈曲发生,如果有余震产生,钢梁将发生二次损伤从而彻底破坏。因此开发既能够保证节点整体刚度又能够在梁端形成具有较低屈服强度的塑性铰,从而在多次地震中充分耗能的阻尼器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发明目的在于通过削弱钢梁端部翼缘和腹板的原有钢材并置换为屈服强度小于235MPa并且耗能能力强的金属材料,使地震时在置换原有钢材的耗能金属处率先进入变形并达到屈服阶段,同时提高节点整体抗震性能,从而形成梁端塑性铰进行耗能减震。易于施工和维护,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体构造参见图1-4,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由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1、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2、耗能金属板3、柱翼缘加劲板4、端板5、高强螺栓6、焊缝7和钢板8组成。
将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1、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2、柱翼缘加劲板4、端板5用螺栓6和焊缝7组装成刚性连接(梁端除能传递剪力外,还能传递梁端弯矩)或半刚性连接(梁端除能传递剪力外,还能传递一定数量的梁端弯矩)节点。
在钢梁上,首先沿梁的纵向将上、下翼缘分别对称于腹板进行切割,确保在任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曲线形状为对称二次抛物线,且抛物线的顶点与相应侧翼缘边缘的垂直距离与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一致。最靠近端板的切割点与端板的距离c为钢梁宽度W的35%至45%;上、下翼缘对称于腹板左右两侧的切割长度a皆为钢梁高度H的75%至80%;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为钢梁宽度W的20%至30%,翼缘切割部分的厚度与钢梁翼缘厚度相同。其次对靠近柱端的钢梁腹板进行切割。在腹板平面内,腹板切割部分的中轴线应与翼缘上切割部分的中轴线重合,且切割部分的形状为圆形或者圆角矩形,切割面积为沿钢梁纵向腹板切割最大宽度d和钢梁高度H所构成的矩形面积的25%至35%。
然后选择屈服强度小于235MPa的耗能金属板,采用以下材料中的一种:低屈服点软钢钢板、铝合金板、铅板、锌板或以上金属的复合粘接板。
当采用不同的金属形成复合粘接板,不同材料的耗能金属板之间采用下面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粘接:金属铸造法、冷却成型法或者将金属表面打磨后用环氧树脂类或聚氨酯类金属用胶黏剂粘接。粘接后应保证各金属板在耗能减震时能够协调变形。不同材料的耗能金属板的比例、数量和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切割耗能金属板,其厚度、形状和面积与从原钢梁切割下来的钢材完全一致。将切割后的耗能金属板分别焊在钢梁的翼缘和腹板切割处,使钢梁最后的形状与未切割前完全一致。
选取与钢梁的翼缘厚度相同的低碳钢钢板并切割成矩形钢板,将矩形钢板切割、焊接,组合成钢板,保证其在沿梁长的平面上呈X形。焊接后的X形钢板尺寸应满足下面的条件:X形钢板的高度等于钢梁上下翼缘之间的距离H;在沿梁长方向上,X形钢板的宽度等于耗能金属板最靠近节点的端点和端板之间的距离c;在沿梁宽方向上,X形钢板的宽度等于钢梁相应的单侧翼缘宽度。
将X形钢板焊接到靠近端板的梁端,并保证X形钢板在钢梁两侧翼缘对称布置,从而加强节点在梁柱结合处的强度,进一步保证塑性铰在耗能金属板处产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置换原有钢材后的节点整体刚度的降低程度不会超过12%,加入X形钢板后的节点整体刚度可恢复到原刚度的95%以上,保证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2)在地震发生时,在置换原有钢材的钢梁翼缘和腹板处,耗能金属材料率先屈服,形成塑性铰并进入滞回耗能阶段,并具有较好的延性。X形钢板保证节点整体和耗能金属材料以外的部分具有足够的刚度并只产生轻微损伤。
(3)在地震余震发生时,即使耗能金属材料失去耗能作用,削弱的部位仍能形成塑性铰进行滞回耗能保证节点安全。地震后,只需要更换金属材料即可实现结构的加固和维修。
(4)所用材料成本低廉,构造简单,抗震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正面示意图。
图2是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沿图1A-A截面左剖视图。
图3是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俯视图。
图4是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三维侧视图。
图中:
1-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2-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3-具有较低屈服点的耗能金属板,4-柱翼缘加劲板,5-端板,6-高强螺栓,7-焊缝,8-X形低碳钢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具体实施时,如果是对原有梁柱节点进行改造,需要将钢梁底部用脚手架或支撑固定然后进行操作。如果是在梁柱施工时,可以先将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1、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2、柱翼缘加劲板4、端板5用螺栓6和焊缝7组装成刚性或半刚性连接节点然后进行梁端的切割和焊接,也可以先对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2进行切割和焊接后再和其他部件组成节点。
在靠近柱端的钢梁上,沿梁的纵向将上、下翼缘对称于腹板分别进行切割,如图1和图3所示,确保在任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曲线形状为对称二次抛物线,且抛物线的顶点与相应侧翼缘边缘的垂直距离与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一致。最靠近端板5的切割点与端板的距离c为钢梁宽度W的35%;上、下翼缘对称于腹板左右两侧的切割长度a皆为钢梁高度H的75%;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为钢梁宽度W的20%,翼缘切割部分的厚度与钢梁翼缘厚度相同。在靠近柱边的钢梁上,对靠近柱端的钢梁腹板进行切割,如图1所示,切割的形状是圆形。在腹板平面内,腹板切割部分的中轴线应与翼缘上切割部分的中轴线重合,其切割面积为沿钢梁纵向腹板切割最大宽度d和钢梁高度H所构成的矩形面积的25%。
然后选择屈服强度小于235MPa的软钢钢板作为耗能金属板。切割软钢钢板,其厚度、形状和面积与从原钢梁切割下来的钢材完全一致。将切割后的耗能金属板分别焊在钢梁的翼缘和腹板切割处,使钢梁最后的形状与未切割前完全一致。
选取与钢梁的翼缘厚度相同的低碳钢钢板并切割成矩形钢板,将矩形钢板切割、焊接,组合成X形钢板,其尺寸应满足下面的条件:X形低碳钢钢板的高度等于钢梁上下翼缘之间的距离H;在沿梁长方向上,X形低碳钢钢板的宽度等于耗能金属板最靠近节点的端点和端板之间的距离c;在沿梁宽方向上,X形低碳钢钢板的宽度等于钢梁相应的单侧翼缘宽度。将X形低碳钢钢板焊接到靠近端板的梁端,并保证X形低碳钢钢板在钢梁两侧翼缘对称布置。待焊缝和钢梁形状稳定后即完成了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制作。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高20%以上,弯曲延性提高20%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30%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最靠近端板5的切割点与端板的距离c为钢梁宽度W的45%;上、下翼缘对称于腹板左右两侧的切割长度a皆为钢梁高度H的80%;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为钢梁宽度W的30%,腹板部分的切割面积占沿钢梁纵向腹板切割最大宽度d和钢梁高度H所构成的矩形面积的35%。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高30%以上,弯曲延性提高30%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35%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腹板部分切割的形状是圆角矩形。选择铝合金板作为耗能金属板。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高20%以上,弯曲延性提高20%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30%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选择铅板作为耗能金属板。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高20%以上,弯曲延性提高20%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30%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选择两块屈服强度小于235MPa的软钢钢板和一块铅板制成的复合粘接板作为耗能金属板,每块钢板和铅板的厚度均相同。将金属表面打磨后用环氧树脂类或聚氨酯类金属用胶黏剂粘接。粘接后应保证各金属板在耗能减震时能够协调变形。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高20%以上,弯曲延性提高20%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20%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选择两块铝合金板和一块锌板制成的复合粘接板作为耗能金属板,每块铝合金板和锌板的厚度均相同。采用金属铸造法粘接成型。粘接后应保证各金属板在耗能减震时能够协调变形。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高15%以上,弯曲延性提高15%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15%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Claims (3)

1.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包括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1)、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2)、柱翼缘加劲板(4)、端板(5)、高强螺栓(6)、焊缝(7)和钢板(8);节点连接形式为刚性连接或半刚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先将钢梁(2)的翼缘和腹板部分原有钢材进行切割,然后用具有同样大小和尺寸且屈服强度小于235MPa的耗能金属板(3)置换切割掉的部分并与钢梁焊接;在钢梁上进行切割时,首先沿梁的纵向将上、下翼缘分别对称于腹板进行切割,确保在任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曲线形状为对称二次抛物线,且抛物线的顶点与相应侧翼缘边缘的垂直距离与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一致;最靠近端板的切割点与端板的距离c为钢梁宽度W的35%至45%;上、下翼缘对称于腹板左右两侧的切割长度a皆为钢梁高度H的75%至80%;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为钢梁宽度W的20%至30%;翼缘切割部分的厚度与钢梁翼缘厚度相同;
对靠近柱端的钢梁腹板进行切割,在腹板平面内,腹板切割部分的中轴线应与翼缘上切割部分的中轴线重合,且切割部分的形状为圆形或者圆角矩形,切割面积为沿钢梁纵向腹板切割最大宽度d和钢梁高度H所构成的矩形面积的25%至35%;
钢板(8)的材料为低碳钢,并在沿梁长的平面上呈X形;钢板(8)在钢梁(2)的两侧翼缘对称布置,钢板(8)与端板(5)和钢梁(2)之间采用焊缝连接;钢板(8)的高度等于钢梁(2)上下翼缘之间的距离H;在沿梁长方向上,X形低碳钢钢板(8)的宽度等于耗能金属板(3)最靠近节点的端点和端板(5)之间的距离c;在沿梁宽方向上,X形低碳钢钢板(8)的宽度等于钢梁(2)相应的单侧翼缘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其特征在于:具有较低屈服点的耗能金属板(3)是以下材料中的一种:屈服强度小于235MPa的软钢钢板、铝合金板、铅板、锌板或以上金属的复合粘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其特征在于:当置换的金属板由复合金属组成,不同材料的耗能金属板之间采用下面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粘接:金属铸造法、冷却成型法或者将金属表面打磨后用环氧树脂类或聚氨酯类金属用胶黏剂粘接。
CN200710119719A 2007-07-31 2007-07-31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717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9719A CN100587179C (zh) 2007-07-31 2007-07-31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9719A CN100587179C (zh) 2007-07-31 2007-07-31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0877A CN101100877A (zh) 2008-01-09
CN100587179C true CN100587179C (zh) 2010-02-03

Family

ID=3903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97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7179C (zh) 2007-07-31 2007-07-31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717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8849B (zh) * 2010-03-26 2011-07-20 东南大学 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节点连接装置
CN102392491A (zh) * 2011-07-29 2012-03-28 上海交通大学 锅炉钢架箱型截面梁、柱、斜撑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2444211B (zh) * 2011-11-15 2014-04-30 福州大学 一种通过端板连接的扩孔型钢结构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3088751B (zh) * 2012-11-08 2015-06-17 北京工业大学 可置换式限位锁定减震耗能装置
CN103015331A (zh) * 2013-01-04 2013-04-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一种站台板主梁与纵梁的过渡结构
CN103628587B (zh) * 2013-12-09 2015-08-19 大连理工大学 自复位梁-格栅式摩擦墙结构体系
CN103790240A (zh) * 2014-01-17 2014-05-14 洛阳广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工法
CN104775536A (zh) * 2015-03-18 2015-07-15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梁柱柔性连接件
CN105178445A (zh) * 2015-08-12 2015-12-23 广州大学 带内加强环的端板式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CN105714938A (zh) * 2016-01-28 2016-06-29 中原工学院 螺栓连接铝合金框架柱及其安装方法
CN105839778B (zh) * 2016-05-20 2018-07-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带侧板的预制梁柱节点一榀框架
CN105863080B (zh) * 2016-05-20 2018-09-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通过下翼缘连接的双侧板节点及装配方法
CN106948484B (zh) * 2017-05-14 2019-01-04 北京工业大学 含可置换式梁端转动耗能铰及小斜跨套索的装配式钢结构
CN107254937B (zh) * 2017-08-07 2019-07-1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内藏x形低屈服点型钢连接件的装配式耗能梁节点
CN108265826B (zh) * 2018-02-05 2020-06-26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钢板加强式方钢管柱与k形钢支撑连接节点
CN108221703B (zh) * 2018-03-21 2023-05-12 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用双梁式工字钢-混凝土组合梁及施工方法
CN108374328A (zh) * 2018-04-13 2018-08-07 西南交通大学 铝合金-混凝土组合节点结构
CN109208758A (zh) * 2018-11-15 2019-01-1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x形肋钢梁柱节点加固装置
CN109457802A (zh) * 2018-12-14 2019-03-12 北京工业大学 H型杆件局部腹板开洞型板式节点
CN109944327A (zh) * 2019-03-21 2019-06-28 扬州大学 一种扩翼型梁端打孔的钢框架节点
CN109914594B (zh) * 2019-03-28 2020-07-28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减震式钢结构节点构件
CN110108464A (zh) * 2019-05-19 2019-08-0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狗骨式削弱支撑结构试验机减振装置
CN110629882A (zh) * 2019-09-17 2019-12-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v型构造板提升狗骨式节点的抗倒塌结构
CN111005448A (zh) * 2019-12-12 2020-04-14 扬州大学 一种用于钢结构梁柱连接的耗能框架节点
CN111021537B (zh) * 2019-12-27 2021-07-06 燕山大学 一种耗能自复位钢结构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CN112412088A (zh) * 2020-10-21 2021-02-26 北京工业大学 用于加固木结构节点的耗能板件装置
CN112982664B (zh) * 2021-03-08 2022-08-26 四川华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屈曲约束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0877A (zh) 200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7179C (zh)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
CN201068603Y (zh)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
CN102359180B (zh) 桁架组合梁与上下层连接的轻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40973A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耗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88303A (zh) 一种横向拼装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及施工方法
CN105625585B (zh) 屈曲约束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和钢结构建筑
CN210216818U (zh) 装配式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
CN106368348B (zh) 一种具有两阶段受力特征的叠合式组合剪力墙
CN205171727U (zh) 一种装配式螺栓连接加强木约束型防屈曲耗能支撑
CN103883029A (zh) 一种装配式加劲钢板剪力墙
CN205088795U (zh) 一种梁翼缘采用变厚度钢板和腹板由圆管代替的梁柱节点
CN112282121A (zh) 预制式内置波纹钢板增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施工工艺
CN109208758A (zh) 一种x形肋钢梁柱节点加固装置
CN101245610B (zh) 局部表面设置钢板增强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CN111021233A (zh) 带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的双柱式钢管混凝土桥墩及施工
CN104863267A (zh) 一种梁端部翼缘变厚度的新型梁柱加强型节点
CN211548196U (zh) 一种带强边缘构件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
CN211621953U (zh) 一种预制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N205475732U (zh) 屈曲约束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和钢结构建筑
CN218814543U (zh) 一种底部加劲型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207296083U (zh) 一种便于端柱与钢梁连接的波形墙
CN103061417B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CN202658799U (zh) 一种加设约束拉杆和劲化带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CN213897474U (zh) 内置波纹钢板增强混凝土t形预制构件
CN212295329U (zh) 一种高层建筑钢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