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4974C - 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4974C
CN100584974C CN200710158405A CN200710158405A CN100584974C CN 100584974 C CN100584974 C CN 100584974C CN 200710158405 A CN200710158405 A CN 200710158405A CN 200710158405 A CN200710158405 A CN 200710158405A CN 100584974 C CN100584974 C CN 1005849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material
solid
mold
cooling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8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3332A (zh
Inventor
尤里·卡尔波夫
孙克明
李勇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China & Ukraine Science & Technology Transfor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China & Ukraine Science & Technology Transfor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China & Ukraine Science & Technology Transfor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China & Ukraine Science & Technology Transfor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58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497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3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3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49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497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固/气定向共晶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利用本发明的设备和工艺,通过提高工作压力、增加和控制冷却速度、降低非金属杂质含量,使熔炼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2~10倍,并可直接监测金属熔化及浇铸的全过程。制备的多孔材料,孔隙均匀(无论铸件径向上还是轴向上),材料内部孔隙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形成变截面的锥形孔腔。可应用于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能源环保、国防军工、核技术和生物制药等工业过程中的流体渗透与过滤控制、高效燃烧、强化传质传热、阻燃防爆、人工骨骼、辐射吸收和消音控制等,是实现各种技术突破的关键技术。

Description

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特指固/气共晶定向凝固法制备多孔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自美国人克劳斯(C.Claus)在1923年用粉末冶金法制成过滤器获得美国专利后,金属多孔材料开始获得承认和应用。30年代开始用青铜、镍、铁等多孔材料生产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燃料、润滑油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应用于流体的压力、流量控制、预防机翼结冰、水银浸渗开关、气体扩散分离等。60年代以来,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制造方法及其成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除粉末烧结多孔材料外,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泡沫金属、金属多孔膜、复合多孔材料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多孔材料制备方法上,有熔体发泡法、粉末发泡法、熔铸法、金属粉末或纤维烧结法等类型问世。
1993年的一个美国专利(US.Pat,5181549)提出了一种制备多孔金属材料的新方法:金属/气体共晶定向凝固法,所制备的金属/气体共晶凝固多孔材料,结构为圆柱形气孔规则定向排列于金属基体中,也被称为固/气复合材料,这一工艺被认为是生产多孔金属材料的重要进步。这种工艺所得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比相同材质的材料密度低,比模量及比强度高。与传统方法制造的多孔材料比较起来,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特点,比如小的应力集中、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导热能力等。
由于这些原因,固体/气体共晶定向凝固方法以及所得到的规则多孔材料近十几年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研究的积极性一方面来自于固体/气体共晶凝固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来自于这种特殊多孔材料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目前,国际上进行固体/气体共晶定向凝固研究的主要有乌克兰国立冶金大学、美国的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及海军材料研究实验室、日本大阪大学等。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很少,个别单位只是做了一些验证性工作。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浇铸时炉体与坩埚相对翻转180°,或从坩埚底部浇铸。这导致浇铸时,炉内熔体与炉内的陶瓷耐火材料之间发生强烈冲击和搅拌,致使材料在铸模中结晶时传热不均匀、易于产生气泡、材料内部结构的均匀性被破坏;
使用电阻炉加热,熔炼时间长、熔体与耐火材料易于发生反应;
最高加热温度只能达到1650~1700℃,且熔体内部温度不均;
无法通过目视监测多孔材料从熔炼到浇铸的整个生产过程;
无法获得同一轴向的变截面孔径(如锥形孔腔或倒锥形孔腔),也无法获得整个截面均匀分布的微孔和超细孔的多孔材料;
气体只有在中等溶解度时才可使用;
只能利用这种办法制备少数纯金属和部分合金的多孔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克服目前该技术的不足,发明一种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设备和工艺。
利用本发明的设备可制备:高质量、具有均匀孔隙结构的铸件;通过提高工作压力、降低非金属杂质含量,可获得超细孔径的多孔材料;熔炼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2~10倍;可直接监测金属熔化及浇铸的全过程;可以方便快捷地利用该设备制备各种多孔材料产品。
利用本发明的工艺可以制备各种材料(包括纯金属、合金和陶瓷)的多孔材料,材料内部孔隙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形成变截面的锥形孔腔;制备的多孔材料无论在铸件径向分布上还是在轴向分布上均能保证孔隙均匀;由于提高了冷却速度,缩短了整个工艺过程时间。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结晶器为一个可以拆换的独立模块;熔炉坩埚与结晶器中轴线呈90°布置;材料加热及熔炼利用感应加热;可视窗口可以观察熔炼与浇铸整个过程;结晶器上有不同方向的导热管。
在给定的气体压力中熔融给定的材料,然后将液态材料倒入铸模中冷却,材料在铸模中以T(熔点)以上某一温度开始定向结晶,同时气体压力则从给定值以一定的速度升高,直至凝固温度。当结晶结束,冷却至T(熔点)以下某一温度后,气体压力下降至固定压力,坯料温度最终降至室温。
在给定的气体压力中熔融给定的材料,然后将液态熔料倒入铸模中冷却,材料在铸模中以T(熔点)以上某一温度开始定向结晶,同时以给定的冷却速度冷却,直至凝固温度。当结晶结束,冷却至T(熔点)以下某一温度后,气体压力下降至固定压力,坯料温度最终降至室温。
美国的专利(US005181549A)与本发明技术实质最为接近,本发明所述方法与该专利方法技术指标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技术指标项目   本发明   美国专利(US005181549A)
  适用材料   任何纯金属、合金和陶瓷   纯金属、部分合金及部分陶瓷
  加热方式   电感应炉加热   电阻炉加热
  结晶器与熔炉坩埚位置   相互垂直   同轴
  铸件外形尺寸及孔径大小   通过更换结晶器轻松改变   很难,须对炉体作整体改变
  冷却方式   按指定的冷却速度,冷却至指定的温度   速度随意
  饱和时气体工作压力   0.005~3MPa   0.02~1MPa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炉料加热迅速,比电阻炉加热快2~10倍;可以将液态熔体平稳分层浇入结晶器内的铸模;通过更换结晶器组件可以轻松改变产品种类和形状;整个制备工艺时间缩短1~5倍。
本发明方法拓宽了制作多孔材料的选材范围;既可以获得直径和长度均匀相同的多孔隙结构,也可以获得一定长度的变截面孔隙结构。
附图说明
本发明设备示意图各部分说明如下:
1.熔炼坩埚;2.结晶器;3.电感应加热器;4.观察视窗;5.铸模;6.熔炉的耐火层;7.熔体;8.多孔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在熔炼坩埚(1)内加入一定质量的材料,使其在电感应加热器(3)感应场中加热并最终熔化,通过炉体外壳上的观测视窗(4)检测炉内的熔炼过程以及温度变化。在向熔体(7)吹入饱和气体后,炉体倾斜90°,将熔体均匀分层浇入结晶器(2)的铸模(5)中,熔炉的耐火层(6)与熔体接触时间较短。利用铸模上的定向导热管使多孔材料(8)结晶。结晶器组件可以方便拆卸和更换,可以快速改变多孔材料铸件的形状、孔隙大小、方向。
增压冷却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是:在0.005~10MPa气体压力下熔融欲制备的材料,然后将液态材料倒入铸模中冷却,材料在铸模中以T(熔点)+50~250℃的温度开始定向结晶,同时气体压力则从给定值0.005~10MPa以0.001~3MPa/s的速度升,高直至凝固温度。当结晶结束、冷却至T(熔点)-200℃后,气体压力也下降至0.1MPa。坯料温度最终降至室温18~20℃。
恒压快速冷却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是:在0.005~10MPa气体压力下熔融欲制备的材料,然后将液态材料倒入铸模中冷却,材料在铸模中以T(熔点)+50~250℃的温度开始定向结晶,同时以0.05~500℃/s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直至凝固温度。当结晶结束、冷却至T(熔点)-200℃后,气体压力也下降至0.1MPa。坯料温度最终降至室温18~20℃。
使用方法举例1:
在熔炼坩埚内加入5Kg的Cu,对其进行真空处理后充入H2,使气压达到0.2MPa。在饱和吹H2条件下熔融金属,熔融金属在1250℃保温一段时间后,将熔融金属倒入水冷铸模,在铸模中从圆柱端面开始进行逐步冷却。在结晶过程中,用专门的调控系统对输入热压罐中的气体压力保持调节,使气压按照0.02MPa/s的速度升高,这样,在铸坯内部任何截面均形成均匀多孔结构,孔隙长度可达150mm。若孔隙直径为30~35μm,则孔隙率达30~32%。
使用方法举例2:
在熔炼坩埚内加入3Kg的Ni,对其进行真空处理后充入含H2气体,使气压达到1MPa(其中:H2:0.1MPa;Ar:0.9MPa)。在饱和吹H2条件下熔融金属,熔融后在1550℃保温一段时间,将熔融金属倒入水冷铸模,在铸模中从圆柱端面开始进行逐步冷却。在结晶过程中,用专门的调控系统对输入热压罐中的气体压力保持调节,使气压按照0.04MPa/s的速度升高,进而避免孔隙凝固,在铸坯内部任一截面均形成均匀多孔结构,孔隙长度可达100mm。若孔隙直径为70~80μm,则孔隙率达45~48%。
使用方法举例3:
在坩埚内加入5Kg的Cu,对其进行真空处理后充入H2,使气压达到0.2MPa。在饱和吹H2条件下熔融金属,熔融后在1250℃保温一段时间,将熔融金属倒入水冷铸模,在铸模中从圆柱端面开始进行逐步冷却。在结晶过程当中,使用水冷铜的结晶器,冷却速度为300℃/s,这样,在铸坯内部任一截面均形成均匀多孔结构,孔隙长度可达150mm。若孔隙直径为120~125μm,则孔隙率达35~38%。
使用方法举例4:
在坩埚内加入3Kg的QAL(铝青铜),对坩埚进行真空处理后注入含H2的气体,使气压达到0.4MPa(H2:0.1MPa,Ar:0.3MPa)。在饱和气体条件下熔融金属,熔融后在1150℃保温一段时间,将熔融金属倒入水冷柱状铸模,在铸模中金属从圆柱侧壁开始进行逐步冷却。在结晶过程当中,使用水冷铜的结晶器,径向放射形孔隙冷却速度为400℃/s,这样,在铸坯内部任一截面均形成均匀多孔结构,孔隙长度可达80mm。若孔隙直径为80~90μm,则孔隙率达30~33%。
使用方法举例5:
在坩埚内加入3Kg的金属Ni,对坩埚进行真空处理后注入含H2的气体,使气压达到3MPa(H2:0.1MPa,Ar:2.9MPa)。在饱和气体条件下熔融金属,熔融后在1550℃保温一段时间,将熔融金属倒入水冷铸模,在铸模中金属从圆柱端面开始进行逐步冷却。在结晶过程当中,使用水冷铜结晶器,冷却速度为200℃/s,这样,在铸坯内部任一截面均形成均匀多孔结构,孔隙长度可达120mm。若孔隙直径为100~110μm,则孔隙率达45~48%。

Claims (9)

1、一种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设备,用于制备各种金属、合金和陶瓷多孔材料,包括:熔炼坩埚、结晶器、加热器、观察窗、铸模和定向导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炼坩埚轴线与结晶器中轴线相互垂直,熔炼坩锅可以翻转9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察窗为设置在炉体上的观察窗,通过这个观察窗可观察熔炼与浇铸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适用的气体为H2、Ar。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的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增压冷却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用于制备各种金属、合金和陶瓷多孔材料,材料内部空隙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含有变截面的锥形孔腔,其特征在于:
在给定的气体压力中熔融给定的材料,然后将液态材料倒入铸模中冷却,材料在铸模中以T熔点以上某一温度开始定向结晶,同时气体压力则从给定值以一定的速度升高,直至凝固温度;当结晶结束,并冷却至T熔点以下某一温度后,气体压力下降至固定压力,坯料温度最终降至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冷却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态材料倒入铸模中冷却,在铸模中以T溶点+50~250℃开始定向结晶,直至凝固温度;气体压力是从给定值0.005~10MPa以0.001~3MPa/s的速度升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冷却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结晶结束、冷却至T熔点-200℃后,气体压力下降至0.1MPa;多孔坯料温度最终降至室温18~20℃。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的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恒压冷却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用于制备各种金属、合金和陶瓷多孔材料,生成的多孔材料无论铸件径向上还是轴向上孔隙均匀;冷却过程中,通过提高冷却速度来缩短整个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
在给定的气体压力中熔融给定的材料,然后将液态材料倒入铸模中,材料在铸模中以T熔点以上某一温度开始定向结晶,同时以给定的冷却速度冷却,直至凝固温度;当结晶结束、冷却至T熔点以下某一温度后,气体压力下降至固定压力,坯料温度最终降至室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恒压冷却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始定向结晶后的冷却速度为0.05~500℃/s,直至凝固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恒压冷却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结晶结束、冷却至T熔点-200℃后,气体压力下降至0.1MPa;坯料温度最终降至室温18~20℃。
CN200710158405A 2007-11-21 2007-11-21 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497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8405A CN100584974C (zh) 2007-11-21 2007-11-21 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8405A CN100584974C (zh) 2007-11-21 2007-11-21 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3332A CN101173332A (zh) 2008-05-07
CN100584974C true CN100584974C (zh) 2010-01-27

Family

ID=3942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84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4974C (zh) 2007-11-21 2007-11-21 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497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2287A (zh) * 2011-05-06 2011-11-1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生产泡沫镁合金型材的方法
CN103075816B (zh) * 2013-01-11 2015-09-23 王开 一种基于碟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高温吸热器
CN103642459B (zh) * 2013-12-02 2015-05-20 浙江大学 多孔阵列石墨烯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93630B (zh) * 2015-01-22 2017-01-11 江西理工大学 藕状多孔铝的定向凝固制备方法
CN108546122B (zh) * 2018-07-10 2021-10-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铝氧燃烧合成气雾法制备氧化铝基纳米共晶复合陶瓷微粉的方法
CN111036913A (zh) * 2019-12-20 2020-04-21 永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一种预合金化3d成形高熵合金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3332A (zh) 2008-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4974C (zh) 基于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Heidloff et al. Advanced gas atomization processing for Ti and Ti alloy powder manufacturing
CN101624671B (zh) 一种大直径7005铝合金圆铸锭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3396A (zh) 一种制造半固态轻合金铸件的低压铸造一步法
CN111036927A (zh) 一种基于VIGA工艺制备GRCop-84球形粉的方法
CN101504249B (zh) 一种多功能真空-正压熔炼凝固设备
CN102031429B (zh) 高铁钒硅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5518A (zh) 利用超声波制备颗粒增强梯度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CN104525960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Fe-Mn系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
Broxtermann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stir casting and infiltration casting of expanded glass-aluminium syntactic foams
US4336209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cast explosive bodies
CN109732052A (zh) 一种滤波腔体的压铸方法
CN112548100A (zh) 一种仿生定向有序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45004A (zh) 一种利用喷射成形制备三维大规格铝锂合金圆锭的方法
CN1219089C (zh) 一种高强轻质泡沫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3630B (zh) 藕状多孔铝的定向凝固制备方法
CN103509978B (zh) 一种精密铸造用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
CN108817357B (zh) 一种细晶、单晶双功能铸造炉
CN1994623A (zh) 一种7xxx系铝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及方法
Lu et al.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porous TiAl-based intermetallics prepared by freeze-casting
CN103451577B (zh) 准晶颗粒强化的镁基非晶合金内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4530A (zh) 复层管坯铸造装置和连续铸造方法
Luo et al. Effect of the pouring temperature by novel synchronous rolling-casting for metal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ZLl04 alloy
CN103343254A (zh) 一种孔结构可控的多孔镁-钙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8856720B (zh) 一种增材制造用窄分布的球形金属粉末的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u X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and notice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Sun Keming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Sun Keming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