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2887C - 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2887C
CN100582887C CN200710109216A CN200710109216A CN100582887C CN 100582887 C CN100582887 C CN 100582887C CN 200710109216 A CN200710109216 A CN 200710109216A CN 200710109216 A CN200710109216 A CN 200710109216A CN 100582887 C CN100582887 C CN 10058288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ng part
lcd
liquid crystal
crystal panel
fit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9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1788A (zh
Inventor
谢忠志
林琪升
傅肇垣
林文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09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2887C/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1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1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28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288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背光模组、一液晶面板、一前框、一第一限位件以及一第二限位件。液晶面板配置于背光模组上。前框与背光模组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第一限位件配置于液晶面板上,并位于液晶面板与前框之间。第二限位件配置于前框上,并位于液晶面板与前框之间,且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适于相接触而限制液晶面板的位移,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具有一斜面,覆盖框架所暴露出的部分液晶面板。由于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不需使用粘胶,因此,此液晶显示器较容易重工。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平面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日益发达,平面显示器已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淘汰,成为目前的主流。而在平面显示器中,又以液晶显示器的技术最为纯熟且普及化。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剖面图,图2为图1的液晶显示器取下前框的分解图。请参照图1及图2。液晶显示器100包括背光模组110、液晶面板120与前框130。液晶面板120配置于背光模组110上,而前框130与背光模组110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120。此外,为了避免液晶面板120与前框130在搬运、移动等机械相关测试时,发生摩擦或损坏液晶面板120等不良的现象,在液晶面板120上可粘附一层缓冲材140,以分隔液晶面板120与前框130。
然而,缓冲材140并不能固定液晶面板120与前框130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液晶面板120与前框130间可能因相对位移而使液晶显示器100损坏。因此,可在缓冲材140与前框130间上胶,以固定液晶面板120与前框130。更详细而言,缓冲材140通常是借由特殊感光材料而粘贴于前框130上。如此,在液晶显示器100需要重工时只要以紫外光照射,使感光材料失去粘性,即可将前框130取下,如图2所示。
但是,使用紫外光照射可能对液晶面板120中的液晶分子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感光材料需特制,势必会提高生产成本。
另一个常发生在液晶面板120与前框130间的问题,就是灰尘、水滴等异物会累积在液晶面板120、前框130及缓冲材140所组成的凹陷150处。当液晶显示器100遭受外力或是缓冲材140老化时,异物可能会进入液晶显示器100内部而导致液晶显示器100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容易重工。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背光模组、一液晶面板、一前框、一第一限位件以及一第二限位件。液晶面板配置于背光模组上。前框与背光模组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第一限位件配置于液晶面板上,并位于液晶面板与前框之间。第二限位件配置于前框上,并位于液晶面板与前框之间,且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适于相接触而限制液晶面板的位移,其中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具有一斜面,覆盖框架所暴露出的部分液晶面板。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第一限位件具有一第一嵌合部,而第二限位件具有一第二嵌合部,其中第二嵌合部与第一嵌合部相嵌合。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第一嵌合部为一方形突起以及与方形突起相嵌合的一凹槽的其中之一,而第二嵌合部为方形突起与凹槽的其中之另一。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第一嵌合部为一三角形突起以及与三角形突起相嵌合的一凹槽的其中之一,而第二嵌合部为三角形突起与凹槽其中之另一。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第一嵌合部为一梯形突起以及与梯形突起相嵌合的一凹槽的其中之一,而第二嵌合部为梯形突起与凹槽的其中之另一。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限位件位于第二限位件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第一限位件具有一第一接触面,而第二限位件具有一第二接触面,且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适于相接触。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分别垂直于液晶面板。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第一接触面与液晶面板成一第一夹角,而第二接触面与液晶面板成一第二夹角,且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总和为180度。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环绕液晶面板的各边。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分为多段。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背光模组包括一背板、多个光源、一扩散板以及一胶框。多个光源配置于背板内。扩散板配置于背板上,并位于光源上方。胶框配置于背板上,而扩散板配置于胶框与背板之间,且液晶面板配置于胶框与前框之间。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光学膜片,配置于扩散板与胶框。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光学膜片包括扩散片、增光片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上述背光模组为侧面入光式背光模组。
本发明使用配置于液晶面板上的第一限位件及配置于前框上的第二限位件来固定液晶面板与前框之间的相对位置,而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不需使用粘胶,因此液晶显示器容易进行重工。此外,本发明的限位件具有一暴露于前框外的斜面,可使异物不易累积于液晶面板与前框之间而造成液晶显示器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剖面图。
图2为图1的液晶显示器取下前框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4A及图4B为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在液晶显示器上的配置示意图。
图5与图6为另一种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的另一种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10为图9中液晶显示器的组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请参照图3,液晶显示器200包括一背光模组210、一液晶面板220、一前框230、一第一限位件240以及一第二限位件250。液晶面板220配置于背光模组210上。前框230与背光模组210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220。第一限位件240配置于液晶面板220上,并位于液晶面板220与前框230之间。第二限位件250配置于前框230上,并位于液晶面板220与前框23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240可具有一第一嵌合部242,而第二限位件250则可具有一第二嵌合部252。第一嵌合部242例如为一方形凹槽,而第二嵌合部252例如为一可与此方形凹槽配合的方形突起。此外,第一嵌合部242与第二嵌合部252间可有一间隙λ,并可使第二嵌合部252的两侧壁254分别与第一嵌合部242的两内壁244距离间隙λ一半的距离,其中间隙λ例如为小于1毫米。因此,当液晶面板220与前框230之间的相对位移超过一预设范围(λ/2)时,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便会相接触,以限制液晶面板220与前框230间之间的相对位移。此外,第一嵌合部242并不限定为一方形凹槽,而第二嵌合部252也不限定为方形突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也可有其他外形,详述如后。此外,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的材质可以是缓冲材料。
图4A及图4B为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在液晶显示器上的配置示意图。以下请参照图4A及图4B,第一限位件240及第二限位件250可以4段长条状的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环绕前框230及液晶面板220,如图4A所示。但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200中,第一限位件240以及第二限位件250并不以上述的数量以及配置方式为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配置其他数量的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并将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以其他方式配置。例如以3段长条状的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配置于前框230及液晶面板220的各边,也就是以12段长条状的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环绕前框230及液晶面板220,如图4B所示。
图5与图6为另一种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的立体图。请参照图5,第一限位件240a具有一第一嵌合部242a,而第二限位件250a具有一第二嵌合部252a,其中第一嵌合部242a为一三角形突起,而第二嵌合部252a为一可与此三角形突起配合的三角形凹槽。
请参照图6,第一限位件240b具有一第一嵌合部242b,而第二限位件250b具有一第二嵌合部252b,其中第一嵌合部242b为一梯形突起,而第二嵌合部252b为一可与此梯形突起相配合的梯形凹槽。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嵌合部不并限定为突起,而第二嵌合部也不限定为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嵌合部可以是突起,而第一嵌合部为凹槽。举例来说,第一嵌合部242b也可为一梯形凹槽,而第二嵌合部252b为一可与此梯形凹槽相配合的梯形突起。
由于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可将液晶面板220与前框230之间的位移限制在一预设的范围(λ/2)内,因此可避免因液晶面板220与前框230之间的相对位移而造成对液晶显示器200的显示品质的不良影响。此外,由于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之间不需以粘胶固定,因此前框230可轻易取下,以便于进行重工。
请继续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10为一直下式背光模组,然而背光模组210也可为一侧面入光式背光模组。此外,背光模组210包括一背板212、多个光源214、一扩散板216以及一胶框218。其中,光源214配置于背板212内。扩散板216配置于背板212上,并位于光源214上方。胶框218配置于背板212上,而扩散板216配置于胶框218与背板212之间,且液晶面板220配置于胶框218与前框230之间。再者,为了增加光源的均匀性,背光模组210还可包括一光学膜片216a,其配置于扩散板216与胶框218之间,其中光学膜片216a可为扩散片、增光片或其组合。
第二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的元件,且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将针对两实施例不同之处详加说明,相同之处便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并不具有第一嵌合部及第二嵌合部,而将第一限位件配置于第二限位件的一侧。
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40与第二限位件350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面342以及一第二接触面352,而第一接触面342及第二接触面352可为垂直于液晶面板220的平面。第一接触面342与第二接触面352也可以其他方式配置(如图8所示)。此外,为使得异物不易累积于第一限位件340的边缘,第一限位件340还具有一斜面346,而此斜面346覆盖前框230所暴露出的部分液晶面板220。因此,异物就不易累积在前框230与液晶面板220之间。再者,在另一实施例中,斜面346也可以设计于第二限位件350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40配置于第二限位件350的左侧。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40也可配置于第二限位件350的右侧。
当液晶面板220往图面的左侧移动时,左侧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便会相接触而限制液晶面板220的继续往左侧移动。同样地,当液晶面板220往图面的右侧移动时,右侧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便会相接触而限制液晶面板220的继续往右侧移动。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件340与第二限位件350便可限制液晶面板220与前框230之间的相对位移。此外,由于第一限位件340与第二限位件350的结构简单,因此制作成本可进一步降低。以下将就另一种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型态进行说明。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的另一种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示意图。请参照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40a与第二限位件350a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面342a以及一第二接触面352a,而第一接触面342a与液晶面板220形成一第一夹角θ1,而第二接触面352a与液晶面板220形成一第二夹角θ2,且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之和为180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40a配置于第二限位件350a的左侧。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40a也可配置于第二限位件350a的右侧。再者,在另一实施例中,斜面346也可以设计于第二限位件350a上。
第三实施例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需先说明的是,在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的元件,且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将针对两实施例不同之处详加说明,相同之处便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9,为了使得异物不易累积于第一限位件440的边缘,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400的第一限位件440具有一第一嵌合部442,第二限位件450具有一第二嵌合部452。另外,第一限位件440还可具有一斜面446以防止异物影响液晶显示器400的显示品质。此外,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的类型也可应用于本实施例中。
由于第一限位件440及第二限位件450分别具有第一嵌合部442及第二嵌合部452,而第一限位件440还具有一斜面446,因此第一限位件440及第二限位件450不仅可固定液晶面板220,还可使异物不易沉积于前框230与液晶面板220之间。
图10为图9中液晶显示器的组装流程图。以下将以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400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种组装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此组装方法并不限于使用于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400,此组装方法也可使用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器。
请参照图9及图10,首先,如图10所示,将第一限位件440与液晶面板220接触的一侧加上胶体460,以将第一限位件440固定于液晶面板220上,并将第二限位件450配置于第一限位件240上,在第二限位件450远离液晶面板220的一侧加上胶体460。接下来,如图9所示,将前框230与背光模组210组装,并使前框230与第二限位件450上的胶体460粘合,即完成液晶显示器400的组装。此外,若要重工时,只需直接将前框230取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可将液晶面板与前框之间的位移限制在一预设的范围内,因此可避免因液晶面板与前框之间的位移而造成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的不良影响。
二、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不需以粘胶固定,因此前框可轻易取下,以便于进行重工。
三、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可具有一暴露于前框外的斜面,以防止异物累积。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背光模组;
一液晶面板,配置于该背光模组上;
一前框,与该背光模组组装,以夹持该液晶面板;
一第一限位件,配置于该液晶面板上,并位于该液晶面板与该前框之间;以及
一第二限位件,配置于该前框上,并位于该液晶面板与该前框之间,且该第一限位件与该第二限位件适于相接触,
其中,该第一限位件或该第二限位件具有一斜面,覆盖该前框所暴露出的部分该液晶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件具有一第一嵌合部,而该第二限位件具有一第二嵌合部,其中该第二嵌合部与该第一嵌合部相嵌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合部为一方形突起以及与该方形突起相嵌合的一凹槽的其中之一,而该第二嵌合部为该方形突起与该凹槽的其中之另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合部为一三角形突起以及与该三角形突起相嵌合的一凹槽的其中之一,而该第二嵌合部为该三角形突起与该凹槽的其中之另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合部为一梯形突起以及与该梯形突起相嵌合的一凹槽的其中之一,而该第二嵌合部为该梯形突起与该凹槽的其中之另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件位于该第二限位件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件具有一第一接触面,而该第二限位件具有一第二接触面,且该第一接触面与该第二接触面适于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触面与该第二接触面分别垂直于该液晶面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触面与该液晶面板成一第一夹角,而该第二接触面与该液晶面板成一第二夹角,且该第一夹角与该第二夹角的总和为180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件以及该第二限位件环绕该液晶面板的各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件以及该第二限位件分为多段。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包括:
一背板;
多个光源,配置于该背板内;
一扩散板,配置于该背板上,并位于该些光源上方;以及
一胶框,配置于该背板上,而该扩散板配置于该胶框与该背板之间,且该液晶面板配置于该胶框与该前框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光学膜片,配置于该扩散板与该胶框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包括扩散片、增光片或其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为侧面入光式背光模组。
CN200710109216A 2007-05-23 2007-05-23 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288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9216A CN100582887C (zh) 2007-05-23 2007-05-23 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9216A CN100582887C (zh) 2007-05-23 2007-05-23 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1788A CN101311788A (zh) 2008-11-26
CN100582887C true CN100582887C (zh) 2010-01-20

Family

ID=40100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9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2887C (zh) 2007-05-23 2007-05-23 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288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3571B (zh) * 2019-10-09 2021-04-0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組裝框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4538A (zh) * 2011-07-08 2013-01-16 Jochu Technology Co Ltd 平面顯示器、及其前框結構與製造方法
WO2013078734A1 (zh) * 2011-12-01 2013-06-06 青岛海信信芯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N103064205B (zh) * 2012-12-25 2015-05-13 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9140918B2 (en) 2013-03-20 2015-09-2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103149717B (zh) * 2013-03-20 2015-0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结构
KR102119583B1 (ko) * 2014-03-31 2020-06-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7422518B (zh) * 2017-09-23 2023-05-16 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控液晶一体屏显示模组
CN109473037A (zh) * 2018-10-31 2019-03-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整机背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33739A (zh) * 2021-07-23 2021-09-2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3571B (zh) * 2019-10-09 2021-04-0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組裝框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1788A (zh) 2008-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2887C (zh) 液晶显示器
US8905563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narrowed frame bord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451998B1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01853028U (zh) 一种具有膜片定位功能的液晶模组结构
CN101526688B (zh) 显示装置与多重显示装置
CN103017043A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CN106151972A (zh) 背光模块及具有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KR10256737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50048757A (ko) 광학 부재 접합체의 제조 장치
WO2021138926A1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70108639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049424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70255043A1 (en)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liquid crystal panels and gate cofs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s
US1045915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8545088B2 (en)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of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CN101598861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框架
US8469582B2 (en)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JP7108896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サポートピン
US10473975B2 (en) Adhesive tape,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10221978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1813273A (zh)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模块
US20140078774A1 (en) Backlight module suitable for transportation
US8789958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20130128152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CN201655174U (zh) 无缝拼接显示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