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5126C - 全地形车后轮轴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后轮轴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75126C CN100575126C CN200510066646A CN200510066646A CN100575126C CN 100575126 C CN100575126 C CN 100575126C CN 200510066646 A CN200510066646 A CN 200510066646A CN 200510066646 A CN200510066646 A CN 200510066646A CN 100575126 C CN100575126 C CN 10057512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 vent
- bearing
- adapter plate
- hind axle
- terrain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固定装置,该后轮轴上至少具有一齿轮箱、一后叉、多个轴承、一轮毂、一固定板,该后叉内设置有多个轴承,该轴承的内环是与后轮轴呈滑配状态,并由轮毂予以抵顶,该轴承的外环则与后叉呈紧配状态,并由固定板予以抵顶固定,借助将固定板锁固于后叉的外端,以避免后轮轴横向荷重过大时后轮轴与轴承整组脱出;另借助于固定板上设置油封、后叉与固定板间设置O形环,以防止异物进入轴承,造成作动不良、卡死,或造成后轮轴本身的损害,藉此来提升全地形车使用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全地形车,尤指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1,如图1所示,主要是在车架单元11、转向装置12、前轮13、乘坐部14、后轮15,以及提供全地形车动力源的动力单元2。该车架11的前方枢接转向装置12,该转向装置12的下方设置有一组前轮13,在转向装置12的后方,于车架单元11上设有乘坐部14,在乘坐部14的下方为动力单元2。该动力单元2,请参阅图2所示,至少包括有一引擎系统21,以及一被引擎系统21所带动的无级变速系统22,该无级变速系统22借助链条23带动后轮轴24,在后轮轴24上接设有一组后轮15。
引擎系统21是借助汽油于燃烧室211燃爆所产生的动力,推动活塞212作往复运动,因而带动曲轴213转动,而无级变速系统22的主动盘221则会被曲轴213带动作同步旋转,因而带动被动盘222的转动,再经由离合器223驱使被动轴224转动,经由最终齿轮组225来令最终齿盘226转动,最终齿盘226借助链条23来带动设于后轮轴24上的传动齿盘241,藉此可使后轮15转动,而令全地形车1行进。
然而,上述的全地形车1,由于是借助外露式的链条23传动至后轮轴24上,因此,链条23容易因沾染沙尘或其他异物而导致链条23产生磨损断裂的情形,且链条23于使用一段时间后亦容易因松脱而造成与传动齿盘241的脱落。
于是,有业者开发出利用轴传动的全地形车3,请参阅图3所示,该全地形车3的传动系统是由变速箱31及轴传动装置32所组成,该变速箱31内设有传动轴311,该传动轴311延设有伞齿轮312,该轴传动装置32的传动轴321前后各设有伞齿轮322、323,该伞齿轮322是与变速箱31的伞齿轮312呈90度啮合,该轴传动装置32的伞齿轮323则与后轮轴41齿轮箱30内的伞齿轮324呈90度啮合,如图4所示;全地形车3的行进是借助引擎的运转,带动变速箱31内传动轴311、伞齿轮312,并由伞齿轮312带动轴传动装置32的伞齿轮322、323旋转,再由伞齿轮323带动后轮轴41上的伞齿轮324旋转,进而使枢设于后轮轴41的后轮411旋转,以达到全地形车3行进的目的,并提升全地形车的扭力,且借助轴传动带动车体动作,可有效增进使用功效及具较佳的整体性。
其中,该全地形车3的后轮轴41的固定装置4,请参阅图5所示,该固定装置4至少具有一后叉42、一轮毂43、多个轴承44以及油封45,该后叉42具有一环槽421,该环槽421是可供轴承44予以容置,该轴承44的内环441是与后轮轴41呈滑配状态,并会随着后轮轴41旋转,而外环442则与后叉42环槽421的壁面呈紧配固定不动,该轮毂43的中央具有套筒431,该套筒431是可供后轮轴41穿设,且套筒431的端缘是可将轴承44的内环441予以抵顶,如图6所示,另,轮毂43上锁付有碟剎盘432。
习知的全地形车3借助上述的固定装置4,固然已将全地形车3的后轮轴41与后轮411予以固定。但众所周知,全地形车3主要用途是在行驶于岐岖不平的恶劣地形的区域用,因此全地形车3经常有被上抛落地再作前冲的激烈行车的状况,当全地形车3落地瞬间,虽然后叉42内的轴承44的内环441与后轮轴41是呈滑配状态,且内环441有轮毂43的套筒431予以抵顶固定,但当全地形车3落地瞬间后轮轴41所受的横向力量大于轴承44外环442的紧配程度时,则会造成后轮轴41及与轴承44整组脱出的危险。另由于轴承44的外环442与后叉42是成紧配置方式,所以后叉42的加工精密度要求必须要非常高,因此造成后叉42加工成本的增加。
有鉴于全地形车3的固定装置4,具有上述的缺失,因此如何能有效避免后轮轴41及轴承44整组脱出的危险肇生,以及降低后叉42的加工成本,实为全地形车制造业者,极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固定装置,该后轮轴上至少具有一齿轮箱、一后叉、一轮毂、一固定板,该后叉内设有多个轴承,该轴承的内环是与后轮轴呈滑配状态,并由轮毂予以抵顶,轴承的外环则是由固定板予以抵顶固定,借助将固定板锁固于后叉的外端,以避免后轮轴的荷重或所承受的扭力过大时轴承的外环脱出。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固定装置,借助于固定板上设置油封、后叉与固定板间设置O形环,以防止异物进入轴承,造成作动不良、卡死,或造成后轮轴本身的损害,藉此来提升全地形车使用的功能。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固定装置,该后轮轴上至少具有一齿轮箱、一后叉、一轮毂、一固定板,该后叉内设有多个轴承,该轴承的内环是与后轮轴呈滑配状态,并由轮毂予以抵顶,该轴承的外环则是由固定板予以抵顶固定,藉此后叉与轴承不需为紧配置方式结合,而可降低后叉内部环槽加工的精密度,进而可有效降低后叉的加工成本。
本发明的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固定装置,该后轮轴上至少具有一齿轮箱、一后叉、一轮毂,该后叉内设置有多个轴承,其特征在于:该后轮轴上设有固定板,设置在后叉内的轴承是被固定板抵顶固定,该固定板锁固于后叉的外端,以避免后轮轴的荷重或所承受的扭力过大时轴承的外环脱出。
所述的全地形车后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板与轮毂的套筒间设有油封。
所述的全地形车后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板与后叉间设有一O型环。
所述的全地形车后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承的内环是与后轮轴呈滑配状态,并由轮毂予以抵顶,而轴承的外环则与后叉是呈紧配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全地形车的侧视图。
图2是习知全地形车传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习知全地形车轴传动的简单示意图。
图4是习知全地形车齿轮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习知全地形车后轮轴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习知全地形车后轮轴固定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后轮轴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轮轴固定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构造及所能达成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7所示,本发明全地形车后轮轴固定装置5,该后轮轴51上至少具有一齿轮箱52、一后叉53、多个轴承54、一轮毂55及一固定板56。
齿轮箱52,是供后轮轴51予以穿设,其余结构是与习知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后叉53,是套设于后轮轴51上,该后叉53中央具有一环槽531,该环槽531可供轴承54予以容置,而后叉53的表面且于环槽531的外周另设有一环沟532,该环沟532是可供一O型环533容置。
轴承54,本发明是以滚珠轴承为例,该轴承54是于内环541及外环542中间设置多个滚珠543构成,其中,该轴承54的内环541是与后轮轴51呈滑配状态,而轴承54的外环542则与后叉53环槽531的内壁呈紧配状态(实务上轴承54的外环542则与后叉53环槽531的内壁亦可不必呈紧配置),。
轮毂55,中央具有套筒551,该套筒551是可供后轮轴51穿设,且套筒551的端缘是可将轴承54的内环541予以抵顶,而轮毂55上另锁付有碟剎盘552。
固定板56,是设置于后叉53与轮毂55之间,该固定板56中央具有一贯穿孔561,该贯穿孔561可供轮毂55的套筒551穿设,于贯穿孔561的周缘设有一段差部562,该段差部562可供一油封563予以容置,而固定板56是借助螺固元件S予以螺设在后叉53上。
本发明于组合时,请参阅图8所示,后叉53是套设于后轮轴51上,于后叉53的环槽531内设置有轴承54,该轴承54的内环541是与后轮轴51呈滑配状态,且内环541是可随后轮轴51旋转或横向移动,而轴承54的外环542则与后叉53环槽531的内壁呈紧配状态,且外环542是与后叉53为固定不动,将O型环533设置于后叉53的环沟532内,并将固定板56以螺固元件S锁固于后叉53上,再将轮毂55套设于后轮轴51上,最后将后轮轴51与后轮连结(此处不绘出),即完成本发明的组合。
本发明主要的功效在于,设置于后叉53环沟531内的轴承54,其内环541可被轮毂55的套筒551予以抵顶,不会产生位移,而轴承54的外环542则可被固定板56予以限制,当全地形车行驶于岐岖不平恶劣地形的区域时,虽然后叉53内的轴承54的内环541与后轮轴51是呈滑配的状态,且内环541有轮毂55的套筒551予以抵顶固定,而轴承54的外环542可被固定板56予以限制,因此当全地形车受到上、下或左、右的震荡时,轴承54外环542不会发生脱落的情事,亦即后轮轴51与轴承54不会整组脱出。另轴承54的外环542可被固定板56予以限制,藉此轴承54的外环542与后叉53环槽531的内壁亦可不必呈紧配置,可降低后叉53环槽531的内壁加工的精密度,而可降低后叉53的加工成本。且借助于固定板56上设置油封563、后叉53与固定板56间设置O形环533,以防止异物及水分进入轴承54,造成作动不良、卡死,或造成后轮轴51本身的损害,藉此来提升全地形车使用的功能。
Claims (2)
1.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固定装置,该后轮轴上至少具有一齿轮箱、一后叉、一轮毂,该后叉内设置有多个轴承,其特征在于:该后轮轴上设有固定板,设置在后叉内的轴承是被固定板抵顶固定,该固定板锁固于后叉的外端,该固定板中央具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可供轮毂的套筒穿设,于贯穿孔的周缘设有一段差部,该段差部可供一设在该固定板与轮毂的套筒之间的油封予以容置,该后叉的表面设有一环沟,该环沟可供一设在该固定板与后叉间的O型环容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后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承的内环是与后轮轴呈滑配状态,并由轮毂予以抵顶,而轴承的外环则与后叉是呈紧配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066646A CN100575126C (zh) | 2005-04-21 | 2005-04-21 | 全地形车后轮轴的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066646A CN100575126C (zh) | 2005-04-21 | 2005-04-21 | 全地形车后轮轴的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3962A CN1853962A (zh) | 2006-11-01 |
CN100575126C true CN100575126C (zh) | 2009-12-30 |
Family
ID=37194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066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126C (zh) | 2005-04-21 | 2005-04-21 | 全地形车后轮轴的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7512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01120A (zh) * | 2017-12-28 | 2018-05-08 | 天津中嘉盛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型双轴承轮毂轴 |
-
2005
- 2005-04-21 CN CN200510066646A patent/CN10057512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关于球轴承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范勇飞.现代零部件,第3-4期. 2004 |
关于球轴承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范勇飞.现代零部件,第3-4期. 200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3962A (zh) | 2006-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54519B (zh) | 自卸卡车 | |
CN108656868B (zh) | 具有离合器套环的组件及制造方法 | |
JP5450542B2 (ja) | ダンプトラックの走行駆動装置 | |
CN110382918B (zh) | 具备具有车轮的行驶装置的作业车辆 | |
JP5829998B2 (ja) | ダンプトラックの走行駆動装置 | |
CA2953484C (en) |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
US8931373B2 (en) | Drive-force-distribution control device | |
EP3144171B1 (en) | Vehicle body compising a traveling axle device | |
US20110021306A1 (en) | Differential having improved torque capacity and torque density | |
AU2010307214B2 (en) | Thrust plate for engaging a bearing of a drive assembly | |
JP2011184040A (ja) | ダンプトラック用走行装置 | |
RU2657716C1 (ru) | Усиленный ступичный узел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подвода воздуха для организации централизованной подкачки колёс в движении | |
CN102774240B (zh) | 后驱动桥总成 | |
JP5529091B2 (ja) | ダンプトラックの走行駆動装置 | |
CN202703132U (zh) | 后驱动桥总成 | |
US20070213166A1 (en) | Double Differential Assembly | |
CN100575126C (zh) | 全地形车后轮轴的固定装置 | |
CN101949442B (zh) | 一种拆分式蜗轮差速器 | |
JP4728057B2 (ja) | ダンプトラックの走行駆動装置 | |
JP2018043574A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CN112228515B (zh) | 工程车辆轮边减速机及矿用自卸车 | |
CN207316020U (zh) | 差速器行星齿轮轴 | |
JP6691520B2 (ja) | ダンプトラックの走行装置 | |
CN214001204U (zh) | 自适应驱动式传动装置 | |
CN201169211Y (zh) | 四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