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6280C - 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66280C CN100566280C CNB2007100737906A CN200710073790A CN100566280C CN 100566280 C CN100566280 C CN 100566280C CN B2007100737906 A CNB2007100737906 A CN B2007100737906A CN 200710073790 A CN200710073790 A CN 200710073790A CN 100566280 C CN100566280 C CN 10056628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er
- information
- data processing
- transm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系统包括Email系统和IM系统,所述Email系统包括Email服务器和Email客户端,所述IM系统包括IM服务器和IM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Email系统和IM系统之间包括一个中转服务器;所述中转服务器分别与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相连,用于在所述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在Email系统和IM系统之间进行信息转发。本发明通过在Email系统和IM系统之间引入一个中转服务器,由该中转服务器在上述两个系统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通信连接进行信息转发,从而使得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提高了网络沟通方式的多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邮件(Email)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拥有Email帐号的用户占网络用户的绝对多数。Email系统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互,但是不具备即时性特点,需用户主动进行信息的收取和发送。
而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优化,即时通信(Insant message,IM)也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网络沟通方式。在IM应用场景中,要求用户拥有IM的ID号,通过IM系统的认证即可享受IM服务。
由上可知,目前的Email系统和IM系统相互独立,分别满足网络用户不同的需求,但Email用户和IM用户之间无法直接进行信息交互。在这个以信息沟通为主导的网络时代,相互隔离的Email系统和IM系统在网络沟通方式上已日显单一和孤立,因此需要一种使两者进行互通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网络沟通方式的多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Email系统与IM系统相互独立,导致网络沟通方式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设备,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所述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系统,包括Email系统和IM系统,所述Email系统包括Email服务器和Email客户端,所述IM系统包括IM服务器和IM客户端,在所述Email系统和IM系统之间包括一个中转服务器,
所述中转服务器分别与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相连,
该中转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信息收发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连接认证单元:
所述信息收发单元用于接收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并将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请求文件转发至被请求方,以及接收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并在连接建立之后进行信息转发;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信息收发单元相连,用于对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请求文件送入信息收发单元进行转发;
所述连接认证单元与信息收发单元相连,用于根据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在所述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通信连接对信息的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
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对请求文件进行的数据处理包括:解析请求文件,并进行格式转换。
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所述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中转服务器,分别与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相连,
该中转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信息收发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连接认证单元:
所述信息收发单元用于接收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并将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请求文件转发至被请求方,以及接收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并在连接建立之后进行信息转发;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信息收发单元相连,用于对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请求文件送入信息收发单元进行转发;
所述连接认证单元与信息收发单元相连,用于根据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在所述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通信连接对信息的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
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所述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基于前述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中转服务器接收到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后,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请求文件转发至被请求方;
B.收到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后,在所述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C.当任一方发送信息时,则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对信息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和信息转发。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的请求文件的形式决定于发送方,包括:
Email服务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请求文件;
IM服务器以即时通信消息的形式发送请求文件。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的数据处理包括:解析请求文件,并进行格式转换。
优选地,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通过对通信协议进行约定,在所述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保存连接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
当Email系统和IM系统中的任一方发起断开连接的请求时,由所述中转服务器执行断开操作,并发送断开消息至另一方。
本发明通过在Email系统和IM系统之间引入一个中转服务器,由该中转服务器在上述两个系统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通信连接进行信息转发,从而使得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提高了网络沟通方式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转服务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通过在Email系统和IM系统之间引入一个中转服务器,由该中转服务器接收Email服务器或者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并对该请求文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其转发至被请求方,当被请求方回复确认消息则在上述两个系统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此后则基于建立的通信连接进行信息转发。本发明使得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提高了网络沟通方式的多样性。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中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系统结构,该系统包括Email系统100、中转服务器200和IM系统300,该图仅为本发明的一个最简系统。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有图示中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是为了清楚阐释其信息交互及控制过程的需要,因此应当视为逻辑上的连接关系,而不应仅限于物理连接。
Email系统100包括Email服务器101,以及与其相连的多个Email客户端102。在图1所示的最简系统中,Email服务器101仅与一个Email客户端102相连,但不用以限定本发明。
IM系统300包括IM服务器301,以及与其相连的多个IM客户端302。在图1所示的最简系统中,IM服务器301仅与一个IM客户端302相连,但不用以限定本发明。
上述的Email客户端102和IM容户端302均可为多种终端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Mobile Phone,MP)等,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限定为某种特定类型的客户端。
中转服务器200分别与Email系统100及IM系统300相连,具体地说,是分别与Email服务器101及IM服务器301相连。其主要功能包括:在Email系统100及IM系统30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在连接建立后将任一方发送的信息转发给另一方。简言之,本发明中在Email系统100和IM系统300之间引入的中转服务器200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其内部结构及功能将在下面详细阐述。在具体应用中,中转服务器200可存在于Email系统100内部,或者IM系统300内部,也可独立存在,其存在形式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转服务器200的内部结构,包括信息收发单元201、数据处理单元202和连接认证单元203,其中:
(1)信息收发单元201用于与Email服务器101和IM服务器301进行信息交互,具体包括:接收Email服务器101或IM服务器301发送的请求文件,并送入数据处理单元202进行数据处理;将经数据处理单元202处理后的请求文件转发至被请求方,即IM服务器301或Email服务器101;接收被请求方(IM服务器301或Email服务器101)反馈的确认消息,并将确认消息送入连接认证单元203;当通信连接建立之后,对Email服务器101和IM服务器301发送的信息进行转发。
本发明所称的请求文件,其形式决定于发送方,也即:若该请求文件由Email服务器101发送给中转服务器200,那么该请求文件是电子邮件的形式;若该请求文件由IM服务器301发送给中转服务器200,那么该请求文件是即时通信消息的形式。
(2)数据处理单元202与信息收发单元201相连,用于对请求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请求文件送入信息收发单元201发送给被请求方。本发明中,对请求文件进行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解析请求文件,并进行格式转换。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方案中,若请求文件是邮件,则首先解析其邮件内容,然后将其格式转换为IM系统300能够读取的文件格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方案中,若请求文件是即时通信消息,则首先解析其消息内容,然后将其格式转换为Email系统100能够读取的文件格式。
(3)连接认证单元203与信息收发单元201相连,用于根据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在Email服务器101和IM服务器301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通信连接对信息的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具体包括:当信息收发单元201将接收到的被请求方的确认消息送入连接认证单元203,其根据该确认消息建立Email服务器101和IM服务器301之间的通信连接,具体建立过程即通过协议接口约定通信协议;同时保存连接信息,用于其后进行信息交互时的身份认证;连接建立后,当任一方发送信息给对方时,信息收发单元201接收到该信息,并通知连接认证单元203对信息的发起方进行身份认证,若认证通过,则利用信息收发单元201将信息转发至另一方。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中使Email系统100和IM系统300互通的方法流程,该方法流程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具体过程如下:
在步骤S301中,中转服务器200接收到Email服务器101或IM服务器301发送的请求文件后,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请求文件转发至被请求方(即IM服务器301或Email服务器101)。本发明所称的请求文件可包括多种,其形式决定于发送方,相应地中转服务器200对其的接收方式以及数据处理方式可有多种。
在上述步骤的第一个示例方案中,若请求文件由Email服务器101发送给中转服务器200,那么该请求文件是电子邮件的形式。中转服务器200可通过多种方式接收该请求文件,其中一个示例是利用其信息收发单元201直接接收该请求文件,另一示例是在中转服务器200中设置一个邮箱,利用该邮箱收取Email服务器101发送的电子邮件形式的请求文件。接收到该请求文件后,则利用数据处理单元202解析其邮件内容,并将其格式转换为IM系统300能够读取的文件格式,再通过信息收发单元201将处理后的请求文件发送给IM服务器301。
在上述步骤的第二个示例方案中,若该请求文件由IM服务器301发送给中转服务器200,那么该请求文件是即时通信消息的形式。中转服务器200也可通过多种方式接收该请求文件,其中一个示例是利用其信息收发单元201直接接收该请求文件,另一示例是在中转服务器200中登录一个即时通信帐号,利用该即时通信帐号接收IM服务器301发送的即时通信信息形式的请求文件。接收到该请求文件后,则利用数据处理单元202解析其消息内容,然后将其格式转换为Email系统100能够读取的文件格式,再通过信息收发单元201将处理后的请求文件发送给Email服务器101。
在步骤S302中,当中转服务器200收到被请求方(即IM服务器301或Email服务器101)反馈的确认消息后,则在Email服务器101和IM服务器301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本发明俗称的通信连接有多种形式,具体建立过程也有多种。
在上述步骤的一个典型示例方案中,中转服务器200收到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则利用其连接认证单元203在Email服务器101和IM服务器301之间建立无线形式的通信连接。本发明中,Email服务器101、中转服务器200以及IM服务器301均具有协议接口,可通过协议接口约定无线通信协议,从而建立该无线形式的通信连接。
在步骤S303中,当任一方(Email系统100或IM系统300)发送信息时,则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对信息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和信息转发。具体包括:(1)在连接建立之后,当任一方(Email系统100或IM系统300)发送信息给对方时,中转服务器200利用其收发单元201接收到该信息;(2)收发单元201发送一个通知消息给连接认证单元203,通知其对信息的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3)连接认证单元203提取出建立通信连接时保存的连接信息,对信息的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判断其是否满足通信条件,具体可包括其ID号、职业等信息;(4)当认证通过后,则通知收发单元201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转发至对端(即IM系统300或Email系统100)。
至此,则实现了在Email系统100和IM系统300之间的互通,此后,若任一方期望断开连接,则可向中转服务器200发起断开请求,由中转服务器200断开已建立的通信连接。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Email系统100和IM系统300互通的方法流程,该方法流程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在此实施例中,是由Email系统100发起请求,具体过程如下:
在步骤S401中,Email客户端102将Email用户按照电子邮件格式撰写的请求邮件发送出去,该请求邮件的内容主要包括固定收件人、被请求方、邮件主题、邮件内容等。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收件人的邮箱为中转服务器200中设置的邮箱,被请求方为IM客户端302中的IM用户,具体可采用该IM用户的用户名、IM帐号或者其他具有唯一性的身份标识。
在步骤S402中,Email服务器101收到Email客户端102发送的请求邮件后,将其转发给中转服务器200。
在步骤S403中,中转服务器200接收到该请求邮件后,首先解析该请求邮件,获知被请求方是IM客户端302中的IM用户。然后进行格式转换,得到一个IM系统300能够读取的请求文件,再将处理后的该请求文件转发至IM服务器301。
在步骤S404中,IM服务器301将请求邮件转发至IM用户所在的IM客户端302,由IM客户端302决定对该请求的响应方式,包括确认请求和拒绝请求。
在步骤S405中,IM服务器301接收到IM客户端302反馈的响应消息,并判断该响应消息是否是一个确认消息,再作出相应的操作:若是一个确认消息,则执行步骤S406;若否,则结束。
在步骤S406中,IM服务器301接收到IM用户反馈的确认消息,则进一步返回该确认消息给中转服务器200。
在步骤S407中,当中转服务器200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后,则建立两者的通信连接,并保存连接信息。
在步骤S408中,连接建立后,当任一方(Email系统100或IM系统300)发送信息给对方时,则基于通信连接对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
在步骤S409中,若符合身份认证,则将其发送的信息转发至对端(即IM系统300或Email系统100)。
至此,则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在Email系统100和IM系统300之间的互通,此后,若任一方期望断开连接,则可向中转服务器200发起断开请求,由中转服务器200断开已建立的通信连接。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使Email系统100和IM系统300互通的方法流程,该方法流程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在此实施例中,是由IM系统300发起请求,具体过程如下:
在步骤S501中,IM客户端302将IM用户撰写的请求文件发送给IM服务器301。该请求文件是按照即时通信消息格式撰写的即时通信消息,其内容主要包括固定接收人帐号、被请求方、消息主题、消息内容等。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接收人帐号为中转服务器200中登录的IM帐号,被请求方是Email客户端102中的Email用户,具体可采用该Email用户的用户名、Email地址或者其他具有唯一性的身份标识。
在步骤S502中,IM服务器301收到IM客户端302发送的请求文件(即该即时通信消息)后,将其转发给中转服务器200。
在步骤S503中,中转服务器200接收到该即时通信消息后,首先对其进行解析,获知被请求方是Email客户端102中的Email用户。然后进行格式转换,得到一个Email系统100能够读取的请求文件,再将处理后的该请求文件转发至Email服务器101。
在步骤S504中,Email服务器101将请求文件转发至Email用户所在的Email客户端102,由Email客户端102决定对该请求的响应方式,包括确认请求和拒绝请求。
在步骤S505中,Email服务器101接收到Email客户端102反馈的响应消息,并判断该响应消息是否是一个确认消息,再作出相应的操作:若是一个确认消息,则执行步骤S506;若否,则结束。
在步骤S506中,Email服务器101接收到IM用户反馈的确认消息,则进一步返回该确认消息给中转服务器200。
在步骤S507中,当中转服务器200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后,则建立两者的通信连接,并保存连接信息。
在步骤S508中,连接建立后,当任一方(Email系统100或IM系统300)发送信息给对方时,则基于通信连接对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
在步骤S509中,若符合身份认证,则将其发送的信息转发至对端(即IM系统300或Email系统100)。
至此,则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在Email系统100和IM系统300之间的互通,此后,若任一方期望断开连接,则可向中转服务器200发起断开请求,由中转服务器200断开已建立的通信连接。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使Email系统100和IM系统300互通的时序图,该实施例中请求的发起方为Email系统100,其具体过程包括:
1:Email客户端102将Email用户按照要求格式撰写的请求邮件发送Email服务器101。
2:Email服务器101收到Email客户端102发送的请求邮件后,将其转发给中转服务器200。
3:中转服务器200接收到该请求邮件后,首先解析该请求邮件,然后进行格式转换,得到一个IM系统300能够读取的请求文件。
4:中转服务器200将处理后的该请求邮件转发至IM服务器301。
5:IM服务器301将请求邮件转发至IM用户所在的IM客户端302,由IM客户端302决定对该请求的响应方式,包括确认请求和拒绝请求。
6:IM客户端302反馈响应消息给IM服务器301,且该响应消息是一个确认消息。
7:IM服务器301进一步返回该确认消息给中转服务器200。
8:中转服务器200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后,则建立两者的通信连接,并保存连接信息。
9:中转服务器200返回一个确认结果给Email服务器101。
10:Email服务器101进一步将确认结果返回给Email客户端102。
至此,则在Email系统100和IM系统300之间成功地建立了一个通信连接,此后可基于该通信连接进行信息交互。
11:Email客户端102发送信息给Email服务器101。
12:Email服务器101进一步将该信息发送给中转服务器200。
13:中转服务器200接收到该信息,则对发送方Email客户端102进行身份认证,当通过认证则执行步骤14。
14:中转服务器200转发该信息给IM服务器301。
15:IM服务器301进一步转发该信息至IM客户端302。
至此,则完成了一次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本发明中,任一方均可随时发起断开请求。
16:Email客户端102发起断开请求。
17:Email服务器101接收到该断开请求,则将其转发至中转服务器200。
18:中转服务器200执行断开,并清除此前所保存的连接信息(也即认证信息)。
19:断开成功后,中转服务器200发送断开消息给IM服务器301。
20:IM服务器301进一步将该断开消息发送至IM客户端302。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典型的应用但不限于上述Email系统100和IM系统300之间的互通,在其他类似的网络环境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所阐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系统,包括Email系统和IM系统,所述Email系统包括Email服务器和Email客户端,所述IM系统包括IM服务器和IM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Email系统和IM系统之间包括一个中转服务器,
所述中转服务器分别与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相连,
该中转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信息收发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连接认证单元:
所述信息收发单元用于接收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并将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请求文件转发至被请求方,以及接收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并在连接建立之后进行信息转发;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信息收发单元相连,用于对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请求文件送入信息收发单元进行转发;
所述连接认证单元与信息收发单元相连,用于根据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在所述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通信连接对信息的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对请求文件进行的数据处理包括:解析请求文件,并进行格式转换。
3、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中转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服务器分别与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相连,
该中转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信息收发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连接认证单元:
所述信息收发单元用于接收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并将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请求文件转发至被请求方,以及接收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并在连接建立之后进行信息转发;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信息收发单元相连,用于对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请求文件送入信息收发单元进行转发;
所述连接认证单元与信息收发单元相连,用于根据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在所述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通信连接对信息的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中转服务器接收到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文件后,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请求文件转发至被请求方;
B.收到被请求方反馈的确认消息后,在所述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C.当所述Email系统和IM系统中的任一方发送信息时,则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将信息转发给另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请求文件的形式决定于发送方,包括:
Email服务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请求文件;
IM服务器以即时通信消息的形式发送请求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数据处理包括:解析请求文件,并进行格式转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通过对通信协议进行约定,在所述Email服务器和IM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保存连接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
当Email系统和IM系统中的任一方发起断开所述通信连接的请求时,由所述中转服务器执行断开操作,并发送断开消息至另一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737906A CN100566280C (zh) | 2007-03-30 | 2007-03-30 | 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737906A CN100566280C (zh) | 2007-03-30 | 2007-03-30 | 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79785A CN101079785A (zh) | 2007-11-28 |
CN100566280C true CN100566280C (zh) | 2009-12-02 |
Family
ID=38907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737906A Active CN100566280C (zh) | 2007-03-30 | 2007-03-30 | 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6628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5514A (zh) * | 2009-09-11 | 2011-04-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即时消息与电子邮件互通的方法与系统 |
CN102427435A (zh) * | 2011-12-30 | 2012-04-25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利用数据通道和移动网络接收邮件的方法 |
CN102427436A (zh) * | 2011-12-30 | 2012-04-25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利用数据通道接收邮件的方法 |
CN103036767A (zh) * | 2012-12-07 | 2013-04-10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117915B (zh) * | 2013-01-15 | 2015-12-2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
CN103491071B (zh) * | 2013-09-06 | 2017-01-18 |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
CN107852358B (zh) * | 2016-06-12 | 2021-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转发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778302A (zh) * | 2016-12-06 | 2017-05-31 | 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跨系统的电子文档的安全交换和共享方法 |
CN108989340A (zh) * | 2018-08-21 | 2018-12-11 |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接与第三方系统对接的实现方法 |
CN109379276A (zh) * | 2018-11-29 | 2019-02-22 | 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邮件协议进行即时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
CN109688052B (zh) * | 2019-02-26 | 2021-03-16 | 深圳知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邮件信息与即时消息交互方法 |
CN113595852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邮件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595850B (zh) | 2020-04-30 | 2022-11-25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
-
2007
- 2007-03-30 CN CNB2007100737906A patent/CN100566280C/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79785A (zh) | 2007-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66280C (zh) | 一种使Email系统和IM系统互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US7961663B2 (en) | Peer-to-peer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method and device | |
US8406116B2 (en) | Mobile conferencing method and system | |
US892459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services network | |
US7962126B2 (en) | Multimedia-messaging-service (MMS) system and the service method thereof | |
US9049165B2 (en) | Method for delivering message based on CPM service and server thereof | |
WO2010062135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history | |
CN101374118A (zh) | 一种消息互连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0433854C (zh) | 在短消息中增加发送方实际名称的方法 | |
CN104821909A (zh) | 端对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
CN101018349A (zh) | 一种将发给手机号码的短消息发送到互联网程序的方法 | |
US7764637B2 (en) | Peer-to-peer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2223293A (zh) | 消息请求的路由方法及处理系统 | |
CN102123133A (zh) | 不同消息业务平台互通时传送消息回执的方法和消息系统 | |
CN101547214A (zh) | 一种推送企业内部数据的方法和网络侧设备 | |
WO2012003668A1 (zh)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 | |
JP4322905B2 (ja) |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通信方法 | |
US7526248B2 (en) | Extend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1330664B (zh) | 多媒体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 |
CN101005646A (zh) | 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送多媒体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 |
KR101111228B1 (ko) | 그룹 메시지 서비스 방법 | |
JP3682439B2 (ja) |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JP4886769B2 (ja) | 情報伝達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伝達方法 | |
CN101076018B (zh) | 一种集团即时通讯方法和集团即时通讯系统 | |
CN104394068A (zh) | 一种基于商用客户端的短波E-mail发送、接收以及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