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4043C - 液体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4043C
CN100564043C CNB2007100029086A CN200710002908A CN100564043C CN 100564043 C CN100564043 C CN 100564043C CN B2007100029086 A CNB2007100029086 A CN B2007100029086A CN 200710002908 A CN200710002908 A CN 200710002908A CN 100564043 C CN100564043 C CN 1005640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container
ink
waste liquid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029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1884A (zh
Inventor
木村仁俊
坂井康人
品田聪
塚原道也
小林正宪
石泽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11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1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40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404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装卸地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中液体容器,包括:电路板,在电路板上安装有存储装置;废液回收部分,该废液回收部分收集来自液体喷射装置的废液;废液回收口,该废液回收口与废液回收部分相通,并形成在液体容器的侧面的一端部。电路板位于液体容器的侧面的与废液回收口相对的另一端部。这样,通过将废液回收口与电路板分开设置,从而可使得即使在废液从废液回收口泄漏时,泄漏的废液也不会到达电路板。因此,可以实现不使电路板受到影响的液体容器。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日为2004年7月19日、申请号为200410069789.2、发明名称为“液体容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使液体向目标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喷墨式打印机正在被广泛使用。该喷墨式打印机具有托架和安装在该托架上的记录头。然后,一边使该托架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一边将墨水从形成在记录头上的喷嘴喷出,从而对印刷用纸进行印刷。而且,在这样的喷墨式打印机中,设有可更换的墨盒,作为用于储存墨水的液体容器,并且从记录头所喷出的墨水是从该墨盒供应的。
但是,近年来,在上述的喷墨式打印机中,开始在A0尺寸等大型印刷用纸上进行印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墨水的消耗量增多,所以就需要能够储存大容量墨水的墨盒。因此,若将这种大容量的墨盒安装在托架上,则托架变重,从而可能给托架马达等带来非常大的负荷。因此,一般采用不将墨盒安装在托架上的结构(所谓的离架式)。
近年来,除上述那样大型的喷墨式打印机之外,对于小型、薄型的喷墨式打印机,也提出有为了使布置具有自由度而采用离架式结构的方案。
然后,在上述离架方式中,将设置了墨水导出部件的墨水包容纳在由壳体主体部分和盖壳体构成的容器壳体内,从而形成墨盒。如上所述容纳的墨水包由将其墨水导出部件形成在容器壳体的前表面上的支撑部分来定位。所述支撑部分的中央部分设有收纳口(reception opening),并且记录装置一侧的盒安装部分上所配置的针状墨水导入部件(墨水供应针)经过所述收纳口而相对地插入到墨水导出部件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217499号公报。
如上所述,若墨水供应针保持插入在墨水包的墨水导出部分,则墨水不会泄漏。另一方面,在墨水包已变空时,将墨盒从盒安装部分拔出,进行更换。在拔出墨盒时,由于露出的墨水供应针的表面被墨水浸湿,或者由于在拔出的过渡期间有少量墨水飞溅,从而会产生墨水泄漏。若用户多于通常的次数地反复进行墨盒的拔出和安装,则如上所述,泄漏的墨水的量会滞留至可流动的程度,从而,所述墨水在壳体主体部分与盖壳体的配合部分的间隙部分以毛细管现象流动,并从上述支撑部分流动到隔离的地方。
如果将上述产生了墨水流动的墨水包用手拿着进行取出和放入,则手会被墨水弄脏,或者墨水污染会波及到装置的盒安装部分。
而且,上述问题不仅是离架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中应该解决的问题,也是将墨盒安装在盒安装部分上那种形式的喷墨式打印机中应该解决的问题,其中,所述墨盒是将设置了墨水导出部件的墨水包容纳在由壳体主体部分和盖壳体构成的容器壳体内而形成的;所述盒安装部分被形成在托架上。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抑制泄漏的液体沿着液体容器浸入液体容器。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抑制由于毛细管现象所导致的液体流动的液体容器。
上述那样的喷墨式打印机正在朝着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且要求更高清晰度印刷画质等的多样化发展。随之,喷墨式打印机中所使用的墨水的种类也正在多样化,根据印刷内容更换墨盒来进行印刷等的运用正在进行。这样,在根据印刷内容而进行更换墨盒的操作的喷墨式打印机中,需要包括墨水信息的墨盒。因此,为了对墨盒的墨水种类和墨水余量等进行管理,提出有关于安装了可读出和写入数据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墨盒的方案(专利文献2、3)。
而且,还提出在墨盒中,除了具有用于存储墨水信息的电路板,还具有作为墨水袋的墨水包,和用于回收废墨水的废墨回收体,并可以根据墨水特性进行印刷(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1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2-19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许第3222454号。
然而,在上述墨盒中,由于所述电路板离供应墨水的位置或排出墨水的位置很近,所以,隐含着由于墨水飞溅或墨水滴下等而使得墨水附着在电路板上的问题。详细地说,墨水的飞溅或墨水滴下等,是在将墨盒从打印机主体装卸时,从供应墨水的墨水供应口和回收废墨水的废墨回收口引起的。因此,若产生墨水飞溅或墨水滴下,则墨水会附着在处于与墨水供应口和废墨回收口相邻的位置的电路板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容器,使得即使在从液体供应口和液体回收口有墨水滴下或飞溅的情况下,也不会给电子器件带来影响。
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其要点在于,在使壳体主体部分与盖壳体配合而成的容器壳体内,容纳有液体储存部分,所述液体储存部分设有液体导出部件,用于导出所储存的液体;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前表面设有支撑部分,用于固定液体导出部件;所述壳体主体部分与盖壳体的配合部分以其横穿所述支撑部分的状态被配置;在所述配合部分中的支撑部分附近形成了空间部分,所述空间部分的间隙比形成在所述配合部分的间隙大。
即使从所述盒安装部分一侧的液体导入部件与液体容器一侧的液体导出部件吻合的地方流出的液体以毛细管现象流过所述配合部分,该墨水也会被储存在由比配合部分的间隙更大的间隙构成的所述空间部分中。即使在该储存现象中,液体在具有扩大了的空间容积的间隙部分也呈毛细管现象,从而处于被保存在空间部分中的状态。因此,配合部分中的液体的流动被停止在所述空间部分的地方,并防止了液体从空间部分流向进一步向前延伸的配合部分。通过这样的对液体流动的抑制现象,可以将液体容器的液体污染限制在最小范围内,而且还可以防止当在盒安装部分上装卸液体容器时手被液体弄脏。
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前表面的端部,和存在于最接近所述端部的地方的支撑部分之间,设有所述空间部分,此时,在配置于所述容器壳体的前表面的范围内的空间部分中抑制了液体在所述配合部分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防止液体流到所述前表面的范围之外,例如流动到容器壳体的横侧面处。
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所述空间部分被分别设在容器壳体前表面的两端部附近,此时,即使是多个所述支撑部分被配置在容器壳体的前表面上的结构,也可以在所述前表面的两端部附近抑制液体的流动,可以防止液体流到所述前表面的范围之外,例如流动到容器壳体的横侧面处。
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多个所述支撑部分被并列地设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前表面上,并对应于所述各个支撑部分容纳有多个液体包,此时,因为容器壳体内所容纳的多个液体包的液体导出部件被所配置的支撑部分定位,所以,多个液体包处于在容器壳体内正确排列的状态,并且其它液体包的过多重量没有集中在特定的液体包上,从而可以使来自各个液体包的液体供应均匀。同时,即使在多种液体泄漏时,也可以在所述空间部分中抑制液体沿着配合部分流动。
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所述空间部分被分别设在支撑部分的两侧,此时,可以将空间部分配置在离支撑部分更近的地方,从而可以将流过配合部分的液体的流动范围减小至最小限度。
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所述配合部分的配合方向被设定为壳体主体部分的大致深度方向;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看,所述空间部分的间隙尺寸被设定得比所述配合部分的间隙尺寸大,此时,可以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确保空间部分的间隙,从而可以配置与配合部分的配合结构相适合的空间部分。
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所述配合部分的配合方向被设定为壳体主体部分的大致深度方向;在与所述配合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看,所述空间部分的间隙尺寸被设定得比所述配合部分的间隙尺寸大,此时,因为可以在与所述配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确保空间部分的间隙,所以,可以配置与配合部分的配合结构相适合的空间部分。
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所述空间部分是在配合部分的壳体主体部分和/或盖壳体部分的一部分上设置凹入部分而形成的,此时,相对于壳体主体部分或盖壳体的凹部成型的自由度被扩大,这样,可以根据流过配合部分的液体的动作形成最佳的空间部分。
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所述空间部分由贯通部分来形成,其中所述贯通部分设在形成配合部分的一部分的壁部件上,此时,可以向由所述贯通部分而形成的空间赋予液体保存功能,并且也可以适于液体的流动动作并以高自由度来进行所述空间部分的形成。
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所述支撑部分是通过使形成在壳体主体部分一侧的下侧支撑部分和形成在盖壳体一侧的上侧支撑部分吻合而构成的;设有收纳口,用于收纳在支撑部分的前表面部分上所形成的所述液体导入部件;所述配合部分被配置成横切收纳口,此时,因为通过使盖壳体吻合在壳体主体部分上来形成支撑部分和所述收纳口,所以,对于结构简化来说很有效。而且,因为所述配合部分,即壳体主体部分与盖壳体的割线横切收纳口,所以,在液体以飞沫等飞溅的地方附近存在配合部分,能够使得液体可靠地在配合部分中流动,进而可以防止在与配合部分相连的空间部分中流动。
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具有电路板和废液回收部分,并被可装卸地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中,其中所述电路板实际上安装了存储液体信息的存储装置,所述废液回收部分用于回收来自液体喷射装置的废液,其中,在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的一端形成与所述废液回收部分连通的废液回收口,同时,在与所述废液回收口相反一侧的所述侧面的另一端配置所述电路板。
根据该液体容器,通过将废液回收口与电路板分开设置,从而,可使得即使在废液从废液回收口泄漏时,泄漏的废液也不会到达电路板。因此,可以实现不使电路板受到影响的液体容器。
在该液体容器中,所述电路板配置在容纳凹入部分,所述容纳凹入部分是在构成液体容器的壳体主体的底面上,从所述侧面凹入设置的。
电路板被安装在与壳体主体上所形成的废液回收口的形成面正交的面上。因此,可使得即使在液体泄漏时,泄漏的液体也不会到达电路板。因此,可以实现电路板不受影响的液体容器。
在该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容器具有容纳了液体的液体储存袋;在所述侧面的中央部分设有供应口,用于支撑所述液体储存袋的导出部件,同时,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于在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并被使用的姿态下,高于所述供应口的中心轴的位置上。
通过将电路板的位置设置得与供应口的中心轴的高度相同或更高,可使得即使在液体泄漏时,泄漏的液体也不会到达电路板。因此,可以实现电路板不受影响的液体容器。
在该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容器具有多个液体储存袋;在所述侧面的中央部分分别设有供应口,用于支撑所述多个液体储存袋的导出部件,同时,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于在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并被使用的姿态下,高于所述供应口的中心轴的位置上。
通过将电路板的位置设置得与供应口的中心轴的高度相同或更高,可使得即使在液体泄漏时,泄漏的液体也不会到达电路板。因此,可以实现电路板不受影响的液体容器。
在该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储存袋是将两片柔性薄膜的四个边熔接而成的。
因为液体储存袋是将两片柔性薄膜的四个边熔接而成的,所以形成了液体不外漏的结构。因此,可以实现不给电路板带来影响的液体容器。
在该液体容器中,在所述电路板的附近和所述废液回收口的附近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当在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将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设的定位销嵌入其中。
在液体容器的电路板附近和废液回收口的附近,设有在液体喷射装置上安装时的定位机构,所以,在将液体容器安装在装置上时的负荷的平衡是均匀的。因此,可以使液体容器的安装方向保持恒定不变,从而稳定地进行安装。而且,可以将电路板与主体一侧的连接端子部分高精度地连接起来。
本发明的液体容器,被可装卸地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其具有: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液体信息;连接端子,连接在所述存储装置上,并与形成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端子连接;和废液回收部分,用于储存来自液体喷射装置的废液;其中,在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的一端形成与所述废液回收部分连通的废液回收口,同时,在与所述废液回收口相反一侧的所述侧面的另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端子。
根据该液体容器,通过将废液回收口与电路板分开设置,可使得即使在废液从废液回收口泄漏时,泄漏的废液也不会到达电路板。因此,可以实现不给连接端子带来由于液体附着所产生的影响的液体容器。
此外,在上述液体容器中,所述连接端子被形成在容纳凹入部分的内表面,所述容纳凹入部分是在构成液体容器的壳体主体的底面上,从所述侧面凹入设置的。
连接端子被安装在与壳体主体上所形成的废液回收口的形成面正交的面上。因此,可使得即使在液体泄漏时,泄漏的液体也不会到达电路板。因此,可以实现不给连接端子带来由于液体附着所产生的影响的液体容器。
而且,在上述液体容器中,在所述连接端子的附近和所述废液回收口的附近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在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将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设的定位销嵌入到其中。
在液体容器的连接端子附近和废液回收口的附近,设有在液体喷射装置上安装时的定位机构,所以,在将液体容器安装在装置上时的负荷的平衡是均匀的。因此,可以将液体容器的安装方向保持恒定不变,从而稳定地进行安装。而且,可以将连接端子与主体一侧的端子部分高精度地连接起来。
本发明涉及日本专利申请No.2003-199035(2003年7月18日递交)、2003-204686(2003年7月31日递交)和2004-092012(2004年3月26日递交)中所包括的主题,这里通过对该专利申请的进行整体引用而进行了明确表述。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喷墨式打印机的概念图及立体图;
图2(A)、图2(B)和图2(C)是从上方看墨盒的立体图及部分剖面图;
图3是从下方看墨盒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是墨盒的分解立体图及部分剖面图;
图5(A)和(B)是表示壳体主体部分的内侧和外侧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与墨盒连接部分连接前的关系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与墨盒连接部分已连接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8(A)、图(B)和图8(C)是从下方看墨盒的盖壳体的立体图及部分放大图;
图9是已将盖壳体的空间部分扩大的立体图;
图10(A)、图10(B)和图10(C)是容器壳体的主视图和部分剖面图;
图11是从下方看墨盒的盖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墨盒的盖壳体的主视图;
图13(A)、图13(B)、图13(C)和图13(D)是表示其它空间部分的形成状态的立体图和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最佳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A)是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的概念图,而且图1(B)是表示上述打印机的整体形状的简略立体图。而且,本实施例的打印机是没有在托架上安装作为液体容器的墨盒的、离架式的打印机,是使墨盒的布置具有自由度的、小型、薄型的打印机。
如图1所示,打印机11具有框架12,并且在框架12的下部形成有盒安装部分13。然后,该盒安装部分13上可装卸地安装有作为液体容器的墨盒14。另外,该墨盒14可以储存作为液体的墨水,同时还可以储存作为废液的废墨,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所述打印机11具有导向部件15,且该导向部件15被架设在上述框架12上。然后,在该导向部件15上贯穿支撑有托架16,该托架16可在导向部件15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托架16经由同步带(图中未示出)连接在托架马达(图中未示出)上,并通过托架马达的驱动,沿着导向部件15,在作为主扫描方向的箭头X方向(参照图1(B))上往复移动。
在所述托架16的下表面设有作为液体喷头的记录头17。而且,在托架16上安装有副罐18。该副罐18连接有由聚乙烯等柔性部件形成的墨水供应管19的一端。墨水供应管19的另一端连接在上述墨盒14上。因此,副罐18从墨盒14经由墨水供应管19接收墨水的供应。而且,墨水供应管19具有双重结构为好,其中,所述双重结构是通过在由耐药性好的聚乙烯类树脂等的柔性部件构成的内层上,覆盖作为外层的气密性良好的氯乙烯或金属膜等而形成的。
而且,副罐18与所述记录头17相连,并将从墨盒14供应的墨水向记录头17供应。记录头17在其下表面上具有图中未示出的喷嘴喷出口,并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压电元件的驱动,将从副罐18供应的墨水作为墨滴从喷嘴喷出口喷出。然后,在从喷嘴喷出口喷出墨水的同时,通过使托架16相对于作为目标的印刷用纸(图中未示出)往复运动,可以在印刷用纸上进行印刷。
而且,若托架16沿着导向部件15往复运动,则与之相应,墨水供应管19发生弯曲,并在墨水供应管19内的墨水中产生压力变化,但是,该压力变化可通过所述副罐18来吸收。也就是,副罐18起着压力调整单元的作用。因此,从记录头17喷出的墨水处于压力变化已被抑制的状态。
此外,在图1所示的打印机11的概念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墨水供应管19只示出了一根,但是实际上,如图1(B)所示,设有与各种颜色墨水包34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墨水供应管19,其中所述各种颜色的墨水包是墨盒14中所容纳的液体储存部分之一。因此,记录头17的喷嘴及副罐18也对应于各种颜色的墨水包34而设置。
另一方面,在所述托架16的移动路径上的非印刷区域(原始位置(home position))内,配置有可密封记录头17的喷嘴喷出口的头维护机构21。然后,头维护机构21包括由有底形状的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形成的封罩部件22,封罩部件22的上部开口可以将记录头17的喷嘴喷出口覆盖并密封。然后,在托架16移动到原始位置时,头维护机构21移动(上升)到记录头17一侧,并可以通过封罩部件22来覆盖记录头17的喷嘴喷出口。
该封罩部件22作为在打印机11的中止期间内覆盖记录头17的喷嘴喷出口,从而防止喷嘴喷出口干燥的封罩起作用。而且,头维护机构21具有废墨管23,且该废墨管2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封罩部件22的底部,同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墨盒14上。而且,头维护机构21在所述废墨管23的中部配备有吸引泵24,通过驱动吸引泵24,可利用吸引泵24来使位于上游一侧的封罩部件22的内部减压。然后,在封罩部件22覆盖了记录头17的喷嘴喷出口的状态下,通过使封罩部件22的内部减压,可以执行从记录头17的喷嘴喷出口吸引墨水的清洁动作。
然后,从记录头17的喷嘴喷出口吸出的墨水经由废墨管23被排出到所述墨盒14中。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原始位置位于所述盒安装部分13的右侧。
下面,对所述盒安装部分13上所安装的墨盒14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墨盒14具有扁平的近似长方体的形状。所述墨盒14具有由壳体主体32和盖壳体33构成的容器壳体31,和容纳在该容器壳体31内的多个墨水包34(参照图4)。
如图4所示,上述墨水包34具有袋部分41和墨水导出部件42。袋部分41由柔性材料形成,并且为了提高气密性,例如,由铝薄膜形成,其中所述铝薄膜是通过以尼龙膜作为外侧,以聚乙烯膜为内侧而夹入形成的结构。然后,袋部分41通过将这些两片大致呈长方形形状的铝薄膜重叠,并热熔接其周围等方法接合而成,在其内部储存墨水。
上述墨水导出部件42呈例如由塑料所形成的近似圆柱形,在其内部形成有墨水供应口42a。然后,经由该墨水供应口42a将墨水包34内所储存的墨水取出。而且,在墨水供应口42a中设有图中未示出的阀机构,该阀机构只在供应墨水时开阀,从而可以防止袋部分41内的墨水漏出。
如图2所示,容器壳体31由壳体主体部分32和盖壳体33构成,所述壳体主体部分32上部具有大致呈箱形的开口,所述盖壳体33用于覆盖该壳体主体部分32的开口,大致呈板状。所述容器壳体31的前表面(壳体主体部分32的前表面)32a的中央部分设有与所容纳的墨水包34的个数相同的六个支撑部分43。将六个支撑部分43并列设置,使得其各个中心位于与容器壳体31的底面(壳体主体部分32的底面)32h平行的中心线L1上,并分别设置在壳体主体部分3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处。即,形成壳体主体部分32与盖壳体33的配合部分的割线横切所述支撑部分43的中央部分。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设各图的上下方向为上述壳体主体部分32的深度方向。在盖壳体33配合到所述壳体主体部分32并吻合的状态下,形成了容器壳体31。也就是,如图2(A)沿(B)-(B)剖视的图2(B)以及图2(A)沿(C)-(C)剖视的图2(C)所示,在壳体主体部分32的侧壁板32b上设有作为一个接合面的顶面32c。而且,在盖壳体33的板状部分33a的周边部分设置有作为另一个接合面的下底面33c。然后,将所述侧壁板32b的内侧面32d作为一个滑动接合面,将内框部分45的外侧面45e作为另一个滑动接合面,其中该内框部分45以沿着盖壳体33的外周边的附近直立起来的状态而形成。而且,将上述内框部分45作为形成配合部分一部分的壁部件。
而且,如图4所示,对于支撑部分43,构成其下半部分的下侧支撑部分43a被设在壳体主体部分32上,构成其上半部分的上侧支撑部分43b被设在盖壳体33上。支撑部分43支撑各个墨水包34的墨水导出部件42。因此,对于支撑部件43,在墨水包34的墨水导出部件42被支撑在壳体主体部分32的下侧支撑部分43a上的状态下,若安装盖壳体33,则下侧及上侧支撑部分43a、43b相配合并构成支撑部分43。即,壳体主体部分32和盖壳体33的配合部分横切支撑部分43。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六个支撑部分43分别为等间距,从而由支撑部分43支撑的墨水包34以等间距重叠配置。
如图4及图5所示,在半圆弧形的沟槽部分25中嵌入半圆弧形的凸出部分26,从而由支撑部分43进行墨水导出部件42的定位,其中,所述沟槽部分25分别设置在支撑部分43的下侧支撑部分43a和上侧支撑部分43b上,所述凸出部分26设在所述墨水导出部件42的外圆周部分并呈环形。
而且,在支撑部分43的前表面部分设有收纳口43c,用于收纳墨水供应针71。该收纳口43c是通过在配合部分使形成在下侧支撑部分43a上的半圆形的切槽部分43d和形成在上侧支撑部分43b上的半圆形的切槽部分43e吻合而形成的。然后,如图4(B)所示,收纳口43c和墨水导出部件42的墨水供应口42a被配置成同心形状。而且,收纳口43和墨水供应口42a为圆形形状。
如图2所示,在壳体主体部分32的前表面32a的右侧设有废墨回收口44a,作为用于回收废墨的废液回收口。废墨回收口44a上可配合盖壳体33的废墨导入部分44b(参照图4),并且通过将废墨导入部分44b配合到壳体主体部分32的废墨回收口44a中,从而使废墨导入部分44b和废墨回收口44a连通。
而且,在壳体主体部分32的前表面32a上,在其两端部附近设有两个定位孔51。而且,如图3所示,在壳体主体部分32的底面32h的左侧,凹入设有基板容纳凹槽46,该基板容纳凹槽46与前表面32a连通。在所述基板容纳凹槽46的内表面46a上设有电路板37。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基板容纳凹槽46的形状,电路板37被设在与支撑有上述墨水包34的支撑部分43的中心线L1相同的位置上,或是比L1线更靠上的位置上。在电路板37的表面一侧形成有连接端子37a。连接端子37a与电路板37上所实际安装的可读写数据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图中未示出)电连接。半导体存储装置存储容器壳体31内所容纳的各个墨水包34的墨水种类、墨水余量、批号和有效期限等数据。
因此,如图6及图7所示,当在设置于所述打印机11的框架12中的盒安装部分13上所配置的连接部分49上安装了墨盒14时,连接端子37a与在连接部分49的端子配置部分50上形成的端子机构(图中未示出)电接触。然后,通过这些连接端子37a接收执行来自半导体存储装置的墨水种类、墨水余量、批号和有效期限等的数据。
如图6所示,在壳体主体部分32的底面32h的右侧,朝着背面32i一侧凹入设置有沟槽部分47,并使其与所述基板容纳凹槽46连续。该槽部分47形成得比基板容纳凹槽46更浅,同时,从基板容纳凹槽46朝向背面32i而形成,并在到达背面32i之前结束。在沟槽部分47的基板容纳凹槽46那侧,在下方凸出形成有两个突起48。而且,如图4及图5所示,在壳体主体部分32的背面32i上设有用于与盖壳体33啮合的啮合孔53。
如图8及图11所示,盖壳体33包括大致呈长方形的板状部分33a和具有作为壁部件的内框部分45,该内框部分45在比该板状部分33a的边缘更靠内侧的位置上,从板状部分33a呈框状直角立起。然后,如图12所示,上述内框部分45具有四个侧面,即第一侧面45a、第二侧面45b、第三侧面45c及第四侧面45d。然后,如上所述,将内框部分45的外侧面45e作为滑动接合面。
在图12中,在由内框部分45的第一侧面45a和第四侧面45d形成的第一拐角部分61附近,形成有使第一侧面45a的内侧和外侧连通的通孔62。而且,从第一侧面45a的外侧面突起设置有柱形的所述废墨导入部分44b,并使其围住上述通孔62。
如图11所示,在废墨导入部分44b的内侧设有阀装置68。该阀装置68包括由环形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的阀座68a、大致呈圆柱形的阀体68b和弹簧68c。然后,将这些在废墨导入部分44b内,从上游向下游,以阀座68a、阀体68b、弹簧68c的顺序排列设置。然后,在不从外部加力的状态下,通过弹簧68c来偏置阀体68b,使其与阀座68a相接触,从而使阀装置68成为关闭状态。
而且,如图11及图12所示,盖壳体33在所述内框部分45的内侧具有“<”字形的作为壁面的壁部分63,该壁部分63与所述第一侧面45a和第二侧面45b平行。而且,该壁面63的高度与内框部分45的高度相同。因此,在该部分63和第一侧面45a及第二侧面45b之间,划分形成了沟槽64。而且,在壁部分63和第三侧面45c及第四侧面45d之间,划分形成了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废墨储存部分65。
然后,壁部分63的一端63a在比所述通孔62的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拐角部分61的位置上,与所述第一侧面45a相接合。而且,壁部分63的另一端63b位于由所述第二侧面45b和第三侧面45c形成的第二拐角部分66,并且不与所述内框部分45接触。因此,沟槽64在第一拐角部分61附近与所述通孔62连通,同时,在与第一拐角部分61相对的第二拐角部分66附近,与所述废墨储存部分65连通。其结果是,在废墨经由通孔62流入时,废墨沿着第一侧面45a、第二侧面45b在沟槽64内移动,并在第二拐角部分66流入废墨储存部分65。
在废墨储存部分65内容纳有废墨吸收材料35。废墨吸收材料35由多孔质材料形成,如图11所示,其具有长方体形状,并具有正好嵌入废墨储存部分65内部的大小和厚度。
而且,在废墨储存部分65中形成有矩形空间67,该矩形空间67是在所述第一拐角部分61附近由壁部分63形成的,在该空间67中没放入废墨吸收材料35。
在图11中,膜36具有长方形状,且例如由聚烯烃、PET等形成。然后,通过将膜36的边缘部分加热熔接在所述内框部分45及壁部分63上从而使内框部分45内侧密封。因此,上述沟槽64由膜36将其开口密封,从而形成作为封闭截面的废液流路的流路64a。而且,所述废墨储存部分65在容纳了废墨吸收材料35的状态下,由膜36将其开口密封,从而形成作为废液回收部分的废墨储存室65a。
而且,如图11所示,膜36在与上述废墨吸收材料35的通孔35a相对的位置上具有通气孔69。这样,可以将由废墨储存部分65和膜35形成的废墨储存室65a内的剩余空气排出到外部。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盖壳体33的背面设有啮合部分70,并将该啮合部分70配合到所述壳体主体部分32的啮合孔53中,从而将盖壳体33整体固定在壳体主体部分32上。
接下来,对在将墨盒安装在设置于所述打印机11的框架12上的盒安装部分13上时,与该盒安装部分13上所设置的墨盒14连接的连接部分49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墨盒14与连接部分49的关系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7是表示墨盒14被连接在连接部分49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在图6中,连接部分49在其正面两端部分设有定位销52(图中只示出一端),当连接部分49与墨盒14连接时,该定位销52插入到设在墨盒14上的定位孔51(参照图2)中,从而将该墨盒14定位并固定。
在上述连接部分49的一对定位销52之间,设有与所述墨盒14的六个支撑部分43和一个废墨回收口44a相对应的六个液体导入部件71和一个导入连通部分72。
当墨盒14被连接部分49固定时,六个液体导入部件71分别设置在与墨盒14的支撑部分43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且为了能够插入支撑部分43上所支撑的墨水包34的墨水导入部件42中,其前端形成为针形。即,墨水供应针71。该六个液体导入部件71分别穿透并形成图中未示出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来自墨盒14的墨水导向所述墨水供应管19。
当墨盒14被连接部分49固定时,所述导入连通部分72分别设置在与墨盒14的废墨回收口44a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且为了能够经由废墨回收口44a而插入到废墨导入部分44b中,其前端形成为针形。该导入连通部分72分别穿透并形成图中未示出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通过所述吸引泵24吸引并从废墨管23排出的墨水导入到墨盒14(废墨储存室65a)中。
在图6及图7中的连接部分49的右下部分中,向前方延伸形成有端子配置部分50。端子配置部分50设有端子机构(图中未示出),并如图7所示,在安装墨盒14时,从壳体主体部分32的基板容纳凹槽46的开口滑入,从而将所述端子机构电连接在电路板37的连接端子37a上。
接下来,对在容器壳体31内容纳墨水包34的顺序和从墨盒14供应墨水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4(A)所示,在壳体主体部分32内容纳墨水包34。此时,六个墨水包34以每个墨水包34的一半重叠在另一个墨水包34的上面的状态进行容纳,并且墨水导出部件42的凸出部分26嵌入到沟槽部分25内,从而将墨水导出部件42固定在支撑部分43上。
而且,当将盖壳体33吻合在壳体主体部分32上时,使盖壳体33向壳体主体部分32的深度方向接近,并一边使内框部分45的外侧面45e在侧壁板32b的内侧面32d上滑动,一边与之配合,并在板状部分33a的下表面33c接合在所述侧壁板32b的顶面32c上时,盖壳体33的安装结束。而且,在该结束状态下,盖壳体33的上述啮合部分70弹性地嵌入到壳体主体部分32的上述啮合孔53中,从而确保作为容器壳体31的整体性。
墨盒14以容器壳体31的侧面部分为导轨,被插入到盒安装部分13中。首先,设置于壳体主体部分32的前表面32a的两端部附近的定位孔51被导向设置于连接部分49的两端部附近的定位销52。定位销52与定位孔51配合,从而固定墨盒14的位置。此时,连接部分49的墨水供应针71被插入到墨盒14的各个支撑部分43,也就是墨水包34的墨水供应口42a中,从而使得墨水供应口42a内的阀机构(图中未示出)开阀。而且,连接部分49的导入连通部分72经由墨盒14的废墨回收口44a被插入到废墨导入部分44b中,从而使得废墨导入部分44b内的阀装置68开阀。
因此,在可将容纳在墨盒14中的各个墨水包34的墨水经由墨水供应管19向记录头17供应的同时,可以将从废墨管23排出的墨水导入到墨盒14的废墨储存室65a中。
而且,端子配置部分50的端子机构(图中未示出)电连接在电路板37的连接端子37a上,其中所述电路板37设在墨盒14的基板容纳凹槽46中。这样,打印机11在可以取得电路板37上所实际安装的半导体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墨水种类、墨水余量、批号和有效期限等数据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的重写。
下面,对抑制从墨盒14与连接部分49的连接部分泄漏的墨水的流动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将墨盒14从连接部分49中拔出时,露出的墨水供应针71的表面被墨水浸湿,或者在拔出的过渡期间内有少量墨水飞溅,从而产生墨水泄漏。若用户多于通常的次数地反复进行墨盒14的拔出和安装,则如上所述,泄漏的墨水量会滞留至可流动的程度,从而,所述墨水以毛细管现象流动经过壳体主体部分32与盖壳体33的配合部分的间隙部分,并从所述支撑部分43流动到隔离的地方。
如上所述,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对于所述壳体主体部分32,设各图的上下方向为壳体的深度方向。盖壳体33以与所述壳体主体部分32配合的状态与之吻合,从而形成容器壳体31。也就是,如图2(A)沿(B)-(B)剖视的图2(B)及图2(A)沿(C)-(C)剖视的图2(C)所示,在壳体主体部分32的侧壁板32b上设置有作为一个接合面的顶面32c。而且,在盖壳体33的板状部分33a的周边部分设有作为另一个接合面的下表面33c。
然后,将所述侧壁板32b的内侧面32d作为一个滑动接合面,将内框部分45的外侧面45e作为另一个滑动接合面,其中该内框部分45以沿着盖壳体33的外周边的附近直立起来的状态而形成。
如图2所示,盖壳体33相对于壳体主体部分32配合的配合部分,由接触配合部分27和滑动配合部分28构成。也就是,接触配合部分27是以使壳体主体部分32一侧的上述顶面32c和盖壳体33一侧的上述下表面33c进行面接触的关系而形成的。另一方面,滑动配合部分28是以盖壳体33一侧的内框部分45的上述外侧面45e与壳体主体部分32一侧的侧壁板32b的上述内侧面32d一边滑动,一边进行面接触的关系而形成的。
如上所述,壳体主体部分32与盖壳体33的配合关系是通过所述相对配合部分27和滑动配合部分28的复合结构而形成的。
虽然所述接触配合部分27及滑动配合部分28在外表上看起来是没有间隙的样子,但是,由于在顶面32c、下表面33c、内侧面32d、外侧面45e的各个表面上有微小的凹凸,所以,在各个面的接触处,部分是相接触的地方,另外还有处于间隙状态的地方。因此,在这种间隙状态的地方,会产生墨水的毛细管现象,从而产生上述那样的墨水流动。
为了抑制上述墨水流动,在离开所述支撑部分43的位置上,形成间隙比所述接触配合部分27及滑动配合部分28的间隙更大的空间部分29,并将流过所述各个配合部分27、28的墨水储存在所述空间部分29中,从而在空间部分29中抑制墨水流动。
在上述容器壳体31的前表面32a的端部,也就是前表面32a和其连接的横侧面31a形成的角部分(角部分的棱线部分),和设置于离上述端部最近之处的支撑部分43之间,形成有图8(B)所示的空间部分29。位于该处的空间部分29是在凹入部分29a和贯通部分29b作为空间而连续的状态下构成的,其中所述凹入部分29a设在作为下表面33c部分的板状部分33a上,贯通部分29b是剪切内框部分45而形成的。由这样的凹入部分29a和贯通部分29b形成的空间部分29的剖面状态如图10(B)所示。设上述凹入部分29a的深度方向是壳体主体部分32的深度方向的反方向。而且,如图8(C)所示,还可以使所述贯通部分29b形成为四角窗穴形的贯通空间。
如图2、图8、图10(B)所示,所述空间部分29被配置在容器壳体31的前表面32a的左右端部附近。因此,对于从接触配合部分27和滑动配合部分28流过来的墨水,可以在所述左右两处的空间部分29中抑制其流动,从而使其不会向容器壳体31的横侧面31a一侧流动。而且,上述空间部分29可以只由凹入部分29a构成,或者,也可以只由贯通部分29b构成。
另一方面,如图2、图8、图9、图10(C)所示,在各个支撑部分43的左右位置上配置有空间部分30。设有该空间部分30的地方在图9中被放大显出,是盖壳体33一侧的下表面33c和内框部分45的外侧面45e。形成在下表面33c上的凹入部分30a具有壳体主体部分32的深度方向的反方向上的深度。而且,形成在外侧面45e上的凹入部分30b具有与壳体主体部分32的深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深度。然后,两个凹入部分30a及30b构成连通的空间。所述空间部分30的部分剖面状态如图10(C)所示。
虽然在相邻支撑部分43之间配置了两个上述空间部分30,但是也可以配置一个。当这样只配置一个时,最好将由凹入部分30a、30b而得的空间容积设定得较大。而且,所述空间部分30可以只由凹入部分30a构成,或者,也可以只由凹入部分30b构成。而且,也可以将凹入部分30b以图8(C)所示的四角窗穴形的贯通空间的方式来实施。
上述空间部分29及30的间隙尺寸根据墨水的粘度、表面张力等墨水的物性来适当设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凹入部分29a、30a、30b等被形成在盖壳体33那侧,但是,如图13所示,也可以将它们形成在壳体主体部分32那侧。在与前面说明的例子相同的部分上标注相同的符号。
而且,如图13(D)所示,在顶面32c和下表面33c的两个面上分别形成有凹入部分30c和29c,还可以由两个凹入部分30c和29c来形成一个空间部分38。通过这样的两个凹入部分来构成一个空间部分,这也可以在内框部分45的外侧面45a和侧壁板32b的内侧面32d的之间同样地进行实施。
而且,不必担心在墨水从各个支撑部分43滴下或飞溅时,该滴下的或飞溅的墨水会流动并附着到所述电路板37上。即,设置于所述基板容纳凹槽46中的电路板37的安装位置被设定得与支撑部分43(墨水供应口42a)的中心线L1相同或比其更靠上,并且,被安装到与墨盒14的前表面32a正交的位置上。因此,滴下的墨水等不会流动到电路板37。
而且,不必担心在墨水从废墨回收口44a滴下或飞溅时,该滴下或飞溅的墨水会流动并附着到所述电路板37上。即,设置于所述基板容纳凹槽46中的电路板37的安装位置被设在与设置废墨回收口44a的位置相反的一侧。因此,滴下的墨水不会流动到电路板37。
若列举通过上述实施例得到的作用效果,其如下所示。
即使从所述盒安装部分13一侧的墨水供应针71与墨盒14一侧的墨水导出部件42吻合的地方流出的墨水以毛细管现象流过上述配合部分27、28,该墨水也会被储存在由比配合部分27、28的间隙更大的间隙构成的上述空间部分29、30中。即使在该储存现象中,墨水在具有扩大了的空间容积的间隙部分也呈毛细管现象,并处于被保存在空间部分29、30中的状态。因此,配合部分27、28中的墨水的流动被停止在所述空间部分29、30的地方,并防止了墨水从空间部分29、30流向进一步向前延伸的配合部分27、28。通过这样的对液体流动的抑制现象,可以将墨盒14的墨水污染限制在最小范围内,而且还可以防止当在盒安装部分13上装卸墨盒14时手被墨水弄脏。
在所述容器壳体31的前表面32a的端部和存在于最接近所述端部的地方的支撑部分43之间,设有上述空间部分29,从而,在配置于所述容器壳体31的前表面32a的范围内的空间部分29中抑制了墨水在所述配合部分27、28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防止墨水流到所述前表面32a的范围之外,例如流动到容器壳体31的横侧面31a处。
所述空间部分29被分别设在容器壳体31的前表面32a的两端部附近,从而,即使是多个上述支撑部分43被配置在容器壳体31的前表面32a上的结构,也可以在上述前表面32a的两端部附近抑制墨水的流动,可以防止墨水流到所述前表面32a的范围之外,例如流动到容器壳体31的横侧面31a处。
上述多个支撑部分43被并列设在所述容器壳体31的前表面32a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各个支撑部分43,容纳有多个墨水包34。因此,因为容器壳体31内所容纳的多个墨水包34的墨水导出部件42被所配置的支撑部分43定位,所以,多个墨水包34处于在容器壳体31内正确排列的状态,并且其它墨水包34的过多重量没有集中在特定的墨水包34上,从而可以使来自各个墨水包34的墨水供应均匀。同时,即使在多种颜色的墨水泄漏时,也可以在所述空间部分29、30中抑制墨水沿着配合部分27、28流动。
上述空间部分30被分别设在支撑部分43的两侧,从而可以将空间部分配置在离支撑部分43更近的地方,从而可以将流过配合部分27、28的墨水的流动范围减小至最小限度。
由于所述配合部分27、28的配合方向被设定为壳体主体32的大致深度方向,并且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看,所述空间部分29、30的间隙尺寸被设定得比所述配合部分27、28的间隙尺寸更大,所以,可以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确保空间部分29、30的间隙,从而可以配置与配合部分27、28的配合结构相适合的空间部分29、30。
由于所述配合部分27、28的配合方向被设定为壳体主体32的大致深度方向,并且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看,所述空间部分29、30的间隙尺寸被设定得比所述配合部分27、28的间隙尺寸更大,所以,因为可以在与所述配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确保空间部分29、30的间隙,所以,可以配置与配合部分27、28的配合结构相适合的空间部分29、30。
因为所述空间部分29、30是在配合部分27、28的壳体主体部分32和/或盖壳体33的一部分上设置凹入部分29a、30a、30b而形成的,所以,相对于壳体主体部分32或盖壳体33的凹部成型的自由度被扩大,这样,可以根据流过配合部分27、28的墨水的动作形成最佳的空间部分。
由于所述空间部分29、30是通过设在内框部分45上的贯通部分29b来形成的,其中所述内框部分形成配合部分27、28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向由上述贯通部分29b所形成的空间赋予墨水保存功能,并且也可以适于墨水的流动动作并以高自由度来进行所述空间部分29、30的形成。
所述支撑部分43是通过使形成在壳体主体部分32一侧的下侧支撑部分43a和形成在盖壳体33一侧的上侧支撑部分43b吻合而构成的,并设有收纳口43c,用于收纳支撑部分43的前表面部分上所形成的所述液体导入部件71,并且配置所述配合部分27、28,使得所述配合部分27、28横穿收纳口43c。因此,因为通过使盖壳体33吻合在壳体主体部分32上来形成支撑部分43和所述收纳口43c,所以,对于结构简化来说很有效。而且,因为所述配合部分27、28,即壳体主体部分32与盖壳体33的割线横切收纳口43c,所以,在墨水以飞沫等飞溅的地方附近存在配合部分27、28,能够使得墨水可靠地在配合部分27、28中流动,进而可以防止在与配合部分27、28相连的空间部分29、30中流动。
因为所述墨水包34是由具有柔性的薄膜材料构成的包,所以,可以将由于墨水的重量而易于变形的袋状的包可靠地容纳在墨盒14内。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还可以获得如下效果。
(1)对于墨盒14,通过将电路板37配置在废墨回收口44a的相反侧的一端,可以在废墨回收口44a的周围有墨水滴下或飞溅的情况下,避免电路板37受到影响。
(2)对于墨盒14,当将墨盒14连接在连接部分49上时,在基板容纳凹槽46中设置电路板37,使得所述电路板37处于与支撑部分43(墨水供应口42a)的中心线L1相同的位置,或比其更靠上的位置。因此,可以在支撑部分43的周围有墨水滴下或飞溅的情况下,避免电路板37受到影响。
(3)对于墨盒14,将电路板37设在与墨盒14上所设的支撑部分43或废墨回收口44a的形成面正交的位置上。因此,可以在支撑部分43或废墨回收口44a的周围有墨水滴下或飞溅的情况下,避免电路板37受到影响。
(4)对于墨盒14,在基板容纳凹槽46(电路板37)的附近和废墨回收口44a的附近,即墨盒14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孔51。因此,使得将墨盒14安装在打印机11(连接部分49)上时的负荷的平衡很均匀。因此,可以将墨盒14的安装方向保持恒定不变,从而稳定地进行安装。而且,可以将电路板37与主体一侧端子配置部分50的端子机构高精度地连接起来。
(5)对于墨盒14,由于支撑部分43被配置在前表面32a的中央部分,所以,在只有废墨回收口44a位于一端的状态下,向打印机11上安装时的插入负荷偏向废墨回收口44a一侧。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夹着支撑部分43,并在废墨回收口44a的相反一侧的一端配置电路板37,从而,通过连接端子37a与连接结构连接时的负荷来提高整体平衡。
(6)废墨回收口44a形成在壳体主体部分32上,而废墨导入部分44b则形成在盖壳体33上,其中所述废墨导入部分44b中插入并啮合有连接部分49的导入连通部分72。另一方面,电路板37被安装在壳体主体部分32上。因为可能发生墨水泄漏的部分(废墨导入部分44b)和应该保护不受墨水污染的部件(电路板37)分别设置在分开的盖壳体33和壳体主体部分32上,所以,例如即使在废墨导入部分44b发生了墨水泄漏,也可以使墨水流到电路板37的可能性大大地减少。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如下变化。
在所述实施例中,容纳的墨水包34是六个,但并不限于该数目,例如,也可以是1~5个或7个以上。
在所述实施例中,是利用在板状的电路板37上设置半导体存储装置和连接端子的结构来进行说明的,但是,采用FPC(柔性打印衬底),并在其一端设置连接端子,在另一端具与该连接端子连接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结构也可以,在基板容纳凹槽46中配置连接端子,并将设置了半导体存储装置的另一端配置在壳体主体的其它侧壁上也可以。
所述各个实施例是以喷墨式打印机为对象的,但是,根据本发明而得到的安装了墨盒的液体喷射装置不仅仅是以用于喷墨式打印机的墨水为对象的,也可以喷射胶水、指甲油(manicure)、导电性液体(液体金属)等。而且,在所述实施例中,虽然是对使用了作为液体之一的墨水的喷墨式打印机进行说明,但是,也可全盘适用于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图像记录装置中所用的记录头;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镜的制造中所使用的有色材料喷头;有机EL显示器、FED(面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的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头;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有机体喷头;精密球管的样品喷射头等用于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头。

Claims (15)

1.一种液体容器,其可装卸地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液体容器包括:
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存储装置;
废液回收部分,所述废液回收部分收集来自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废液;
废液回收口,所述废液回收口与所述废液回收部分连通,并形成在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的一端部;和
供应口,所述供应口设在所述侧面的中央部分,用于将液体从其供应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的与所述废液回收口相对的另一端部;且
所述电路板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状态下,所述电路板的位置在高度上等于或高于所述供应口的中心轴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
部分地界定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所述侧面具有多个定位孔和供应口;和
部分地界定所述液体容器的壳体主体;
其中所述电路板布置在从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凹入的容纳凹入部分中,且所述容纳凹入部分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底面上;
所述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的附近和所述废液回收口的附近;且
所述供应口布置在所述废液回收部分和所述连接端子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电路板配置在一容纳凹入部分的内表面上,所述容纳凹入部分从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凹入,并位于构成所述液体容器的壳体主体的底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
在其中容纳了所述液体的液体储存袋,所述液体储存袋具有导出部件,从所述导出部件供应所述液体,
其中,所述导出部件由所述供应口支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还包括,
多个液体储存袋,每个液体储存袋具有一个导出部件;
多个供应口,所述供应口设置在所述侧面的中央部分,分别用于支撑所述导出部件,其中,
所述电路板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并被使用的状态下,所述电路板等于或高于所述供应口的中心轴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袋是将两片柔性薄膜的四个边熔接而形成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电路板的附近和所述废液回收口的附近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其中
当把所述液体容器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安装时,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定位销配合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8.一种液体容器,其可装卸地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液体容器包括:
存储装置;
连接端子,连接在所述存储装置上,并与形成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端子连接;
废液回收部分,所述废液回收部分用于收集来自液体喷射装置的废液;
废液回收口,所述废液回收口与所述废液回收部分连通,并形成在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的一端部;和
供应口,所述供应口设在所述侧面的中央部分,用于将液体从其供应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侧面的与所述废液回收口相对的另一端部部;且
所述连接端子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状态下,所述连接端子的位置在高度上等于或高于所述供应口的中心轴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
部分地界定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所述侧面具有多个定位孔和供应口;和
部分地界定所述液体容器的壳体主体;
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布置在从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凹入的容纳凹入部分中,且所述容纳凹入部分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底面上;
所述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的附近和所述废液回收口的附近;且
所述供应口布置在所述废液回收部分和所述连接端子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连接端子被形成在容纳凹入部分的内表面上,所述容纳凹入部分是从所述侧面凹入设置的,并位于构成液体容器的壳体主体的底面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在所述连接端子的附近和所述废液回收口的附近的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孔;
当把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定位销配合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12.一种液体容器,其可装卸地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液体容器包括:
连接端子,与形成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端子连接;
废液回收部分,用于收集来自液体喷射装置的废液;
废液回收口,所述废液回收口与所述废液回收部分连通,并形成在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的一端部;和
供应口,所述供应口设在所述侧面的中央部分,用于将液体从其供应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端子被设置在所述侧面的与所述废液回收口相对的另一端部;且
所述连接端子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状态下,所述连接端子的位置在高度上等于或高于所述供应口的中心轴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
部分地界定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所述侧面具有多个定位孔和供应口;和
部分地界定所述液体容器的壳体主体;
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布置在从所述液体容器的侧面凹入的容纳凹入部分中,且所述容纳凹入部分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底面上;
所述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的附近和所述废液回收口的附近;且
所述供应口布置在所述废液回收部分和所述连接端子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连接端子被形成在容纳凹入部分的内表面,所述容纳凹入部分是从所述侧面凹入设置的,并位于构成所述液体容器的壳体主体的底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还包括,
在所述连接端子的附近和所述废液回收口的附近的侧面上分别设置的定位孔,其中
当把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定位销配合插入到所述定位孔中。
CNB2007100029086A 2003-07-18 2004-07-19 液体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40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99035 2003-07-18
JP2003199035 2003-07-18
JP2003204686 2003-07-31
JP2004092012 2004-03-26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97892A Division CN100363185C (zh) 2003-07-18 2004-07-19 液体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1884A CN101011884A (zh) 2007-08-08
CN100564043C true CN100564043C (zh) 2009-12-02

Family

ID=3869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97645 Pending CN101028764A (zh) 2003-07-18 2004-07-19 液体容器
CNB20071000290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4043C (zh) 2003-07-18 2004-07-19 液体容器
CN20071012750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1568B (zh) 2003-07-18 2004-07-19 液体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97645 Pending CN101028764A (zh) 2003-07-18 2004-07-19 液体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750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1568B (zh) 2003-07-18 2004-07-19 液体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102876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9691B (zh) * 2008-02-29 2013-08-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回收体
JP6932476B2 (ja) 2015-04-14 2021-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4225A1 (en) * 2000-01-21 2001-09-27 Taku Ishizawa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030067521A1 (en) * 2001-10-09 2003-04-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housing device effectively preventing ink leak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3241795A (en) * 1994-08-09 1996-03-07 Encad, Inc. Printer ink cartridge
US6132036A (en) * 1995-09-14 2000-10-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production process of ink tank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135169C (zh) * 1997-08-28 2004-01-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具有废墨吸收功能的墨盒
CA2379725C (en) * 2001-04-03 2007-06-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4225A1 (en) * 2000-01-21 2001-09-27 Taku Ishizawa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030067521A1 (en) * 2001-10-09 2003-04-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housing device effectively preventing ink leak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8764A (zh) 2007-09-05
CN101081568A (zh) 2007-12-05
CN101011884A (zh) 2007-08-08
CN101081568B (zh) 201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3185C (zh) 液体容器
US10183495B2 (en) Liquid supply devic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TWI337944B (zh)
JP6311261B2 (ja) 液体収容体の再生方法、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の再生方法
CN106183425B (zh) 液体收容体、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系统
US10131150B2 (en) Injection method and liquid container
JP2015080906A (ja)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CN103419503A (zh)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CN104442008A (zh) 液体容纳体
CN100564043C (zh) 液体容器
JP4111089B2 (ja) 液体収容体
JP2016037018A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4488089B2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056723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キャップ
WO2015194154A1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及び、液体消費システム
US8162457B2 (en) Ink supply device
JP2005271539A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RU104116U1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JP2021030567A (ja) 廃液収容体、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019118A (ja) カートリッジ
CN104626754A (zh)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