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1631C - 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1631C
CN100521631C CNB2003101007334A CN200310100733A CN100521631C CN 100521631 C CN100521631 C CN 100521631C CN B2003101007334 A CNB2003101007334 A CN B2003101007334A CN 200310100733 A CN200310100733 A CN 200310100733A CN 100521631 C CN100521631 C CN 10052163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ack tone
terminal
network
ton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007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7906A (zh
Inventor
李东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497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7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16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16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17Customized ring-back t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03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elephone networks and dat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93Notifying the calling par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called or connecte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evices For Supply Of Signal Current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产生和发送回铃音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基于因特网协议的第一终端产生回铃音的方法包括:识别请求呼叫建立的第二终端所属网络的类型,根据网络类型产生被发送到第二终端的回铃音数据,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呼叫建立的响应消息,以及将插入的响应消息发送到第二终端。

Description

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参考
根据35 U.S.C 119(a),本申请要求于2002年10月7日的韩国申请P2002-61051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终端,特别涉及一种产生并发送回铃音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如果主叫方使用有线或无线电话拨号呼叫,主叫方听到用于通知呼叫信号正在发送给被叫方的振铃声。该振铃声通常被称为回铃音。
当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的通信系统终端之间试图进行呼叫连接时,被叫方终端的交换系统产生回铃音,并将回铃音发送到主叫方终端。
参照图1,图1示出了常规通信网络中使用传统的因特网协议电话(IP电话)的通信系统。根据PSTN E.164标准的呼叫连接方法是基于使用被叫方的电话号码连接主叫方和被叫方的方法。
也就是说,如果主叫方输入指定被叫方的电话号码,则PSTN使用由主叫方输入的电话号码建立连接主叫方和指定被叫方的通信路径。
与主要为了进行话音通信而构造的通信网络(例如PSTN)不同,为进行数据通信而构造的数据通信网络按照大小区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因特网。大部分数据通信网络根据实施的数据通信协议的特性以数据分组的形式发送/接收数据。
使用数据通信网络,例如因特网协议(IP)网络,也可以发送话音。使用商业化的分组数据网络进行的话音传输被称为电话-电话业务。例如,如果主叫方‘a’通过现有PSTN连接到邻近IP电话公司‘A’的数据通信网络并输入被叫方‘b’的电话号码,则主叫方‘a’通过IP网络连接到被叫方‘b’附近的另一IP电话公司‘B’的数据通信网络,并且IP电话公司‘B’的数据通信网络通过另一PSTN将主叫方连接到被叫方‘b’。
目前,已经提出了个人计算机(PC)-PSTN电话和IP电话-IP电话。欲知详情,请参阅作为PC-PC、PC-PSTN、以及IP电话-IP电话的话音通信国际标准H.323的建议。
H.323建议是国际电信联盟的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关于通过分组交换类型网络(例如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发送多媒体电视会议数据的标准。
返回参照图1,如果PSTN电话的主叫方电话呼叫IP电话的被叫方,则PSTN电话通过中继网关连接到IP网络,并且中继网关通过IP网络中的软交换机或IP电话服务器连接到IP电话。也就是说,PSTN电话和IP电话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如图1图示说明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路径形成的。
IP电话服务器包括关守(gatekeeper)、代理服务器以及呼叫控制器。根据H.323建议,关守负责E.164/IP地址转换,许可控制、带宽控制、呼叫控制、呼叫路由/控制资源的使用、以及安全功能等等。
在网络电话(VoIP)中,代理服务器中存储从用户代理(UA)接收的呼叫管理请求消息,例如呼叫建立、呼叫取消、呼叫终止等等。
代理服务器同时将呼叫管理请求消息发送到已登记的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不同地址并因此发送到相同的用户。而且,如果代理服务器接收到用户代理对呼叫管理请求的响应,则代理服务器将最佳响应发送到用户代理(UA),并对同时产生的其它消息进行注销处理。
网关将数据通信网络和交换网络(例如PSTN)连接起来。另外,网关提供带宽/媒体控制以及协议/媒体转换功能。网关是网络点并且用作接入另一网络的入口,而且可以划分为三类:也就是,用于连接交换系统的中继网关,用于直接连接终端的接入网关以及家用的住宅网关。
图1所示的软交换机是用作其它种类信令系统桥接的平台,并且控制各种类型的媒体门。软交换机是现有分组交换网络中用作交换系统的软件,在H.323建议中位于关守的上层,并且在能够在整体地管理通信信息(例如话音、数据、图像等等)的因特网上管理集成的专用交换机。
在从PSTN电话对IP电话发出呼叫的情况下,为了向PSTN电话提供回铃音,连接到IP电话的IP电话服务器或软交换机将产生回铃音,但是没有IP电话服务器和软交换机具有产生回铃音的模块。结果,回铃音不能被发送到PSTN电话。
传统地,在尝试在IP电话之间进行呼叫连接时,IP电话的主叫方主要产生回铃音并将回铃音提供给主叫方的用户,而且,在尝试从IP电话到PSTN电话进行呼叫连接时,网关将回铃音发送到IP电话。
然而,令人遗憾地,将PSTN电话和IP电话连接在一起的中继网关不具有产生回铃音的模块。同样地,回铃音不能从IP电话发送到PSTN电话。
典型地,在尝试在PSTN电话之间进行呼叫连接时,被叫方的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产生并发送回铃音。在IP电话之间进行连接时,接入网关产生回铃音并将回铃音发送到IP电话的主叫方。
否则,IP电话的被叫方本身产生回铃音并提供给IP电话的主叫方。不同于连接到终端的接入网关,用于在交换系统之间进行连接的中继网关不包括产生回铃音的设备。
令人遗憾地,在当前的系统中,当进行从PSTN电话到IP电话的呼叫时,PSTN和分组数据通信网络之间的网关可能不产生回铃音。也就是说,由于在交换系统进行连接的中继网关不包括产生回铃音的设备,因此PSTN电话的主叫方也许不能听到任何声音(即呼叫信号)。换句话说,在IP电话的被叫方拿起电话以前,PSTN电话的主叫方不能识别呼叫尝试是否正在进行之中。
因此,在进行从IP电话到PSTN电话的呼叫时,IP电话的被叫方为本方产生回铃音。但是当进行从PSTN电话到IP电话的呼叫时,中继网关也许不产生回铃音,并没有将回铃音发送到PSTN电话的主叫方。
需要能提供上述问题解决方案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终端,特别涉及一种传送回铃音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和系统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产生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在基于因特网协议进行通信的第一终端产生回铃音的方法包括:识别请求呼叫建立的第二终端所属网络的类型;当该网络是PSTN类型时,第一终端产生将发送到第二终端的回铃音数据;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呼叫建立的响应消息;以及将插入的响应消息发送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网络的类型是根据从网络发送的特定消息识别的;以及所述特定消息通知网络不具有产生回铃音数据的功能。
响应消息包括基于实时传输协议传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存储回铃音数据;以及根据先进先出法读取存储的回铃音数据,以便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响应消息。
网络的类型是根据从网络发送的特定消息或第二终端的号码来识别的。例如,网络类型可以根据包括在第二终端号码的前缀来识别。或者,特定消息可以通知,网络不具有产生回铃音数据的功能。如果网络的类型是公用交换电话网,则第一终端产生回铃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基于因特网协议进行通信的第一终端包括:判断部分,用于在识别请求呼叫建立的第二终端所属网络的类型后判断是否产生回铃音数据;以及信号处理器,当该网络是PSTN类型时,用于产生将被发送到第二终端的回铃音数据,并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呼叫建立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网络的类型是根据从网络发送的特定消息识别的;以及所述特定消息通知网络不具有产生回铃音数据的功能。
响应消息包括基于实时传输协议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其中如果网络的类型为公用交换电话网,则信号处理器产生回铃音数据。第一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存储回铃音数据的存储器,其中信号处理器根据先进先出法读取存储的回铃音,以便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以不同通信协议操作的终端产生回铃音的方法包括:从连接到第一终端的第一网络的接入点接收呼叫建立消息;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呼叫建立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将插入的响应消息发送到接入点;其中在接入点所述回铃音根据响应消息被再现;其中所述网络的类型是根据第二终端的号码来识别的;以及所述特定消息通知网络不具有产生回铃音数据的功能。响应消息包括基于实时发送协议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因此,如果网络的类型为公用交换电话网,则第一终端产生回铃音数据。
在用于以不同通信协议操作的终端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包括: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响应于来自第一终端的呼叫建立请求产生回铃音数据,并根据实时传输协议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响应消息;以及将呼叫建立消息发送到第二终端并根据响应消息再现回铃音的连接机构,其中第一终端属于公用交换电话网,第二终端属于因特网协议网络;所述特定消息通知网络不具有产生回铃音数据的功能。
通过参考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下列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这些及其它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并不限于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被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示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结合描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例图,图示说明了将IP电话连接到PSTN电话的常规通信网络的通用组件;
图2是方框图,图示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带有回铃音产生设备的IP电话;
图3是流向图,图示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IP电话回铃音的产生方法;以及
图4是流程图,图示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使用RTP分组的回铃音传输方法。
通过不同附图的相同数字索引的本发明的特性、单元和方面表示根据本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相同的、等效的或类似的特性、单元或方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IP电话包括:用于发送/接收主叫方/被叫方的话音的送受话器10,用于发送/接收除送受话器10以外的话音的麦克风11和扬声器12,构造在送受话器10、麦克风11、扬声器12和数字信号处理器14中的模拟-数字/数字-模拟(AD/DA)转换部分13。
数字信号处理器14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及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AD/DA转换。数字信号处理器14通过电子学方法连接到送受话器10、麦克风11及扬声器12。在某些实施例中,数字信号处理器14还改善IP电话的接收并产生回铃音。
IP电话可以同时包括:键入部分15,用于在上面输入被叫方的电话号码和/或其上的其它功能键,显示部分16,用于根据其它功能键显示电话号码和/或IP电话的当前方式,存储器17,用于存储操作IP电话的指令信息,以及控制部分18,用于控制IP电话的全部操作。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回铃音产生判断部分19,用于判断是否产生回铃音。例如,提供了用于给IP电话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20。提供了用于连接IP电话和计算机通信网络(即图1所示的IP电话服务器或因特网网络)的以太网21。
对于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上构造的回铃音产生设备的IP电话,如图2所示,如果主叫方(PSTN)的PSTN电话拨号IP电话,则呼叫建立消息从PSTN网关(例如中继网关)被发送到被叫方的IP电话。
然后,在确定主叫方的PSTN电话的电话号码后,或者确认从PSTN网关中发送过来的指定消息后,回铃音产生判断部分19确定是否产生到主叫方PSTN电话的回铃音。回铃音产生判断部分19将判断结果通知给控制部分18。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叫方的电话号码是连接到PSTN的PSTN电话的电话号码,并且通过确定由国家代码、区号和电话号码组成的PSTN电话号码的前缀识别。是否产生回铃音是根据确认的电话号码的前缀判断的。
另外,由于IP电话号码是对应于每个地区(或国家)设置的,因此如果确定是IP电话号码的前缀,则不产生回铃音。也就是说,回铃音产生判断部分19根据呼叫建立消息的电话号码的前缀值来识别呼叫连接的请求方,例如PSTN电话、IP电话或移动电话。因此,控制部分18被通知是否在IP电话产生回铃音。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包含这样的指定消息,该消息通知连接PSTN电话的PSTN网关没有发送到IP电话的回铃音产生设备,则IP电话的回铃音产生判断部分19判断产生回铃音,并因此通知控制部分18。
如果通过确定主叫方电话号码的前缀或者确定来自PSTN网关的指定消息,判定IP电话本身产生回铃音,则控制部分18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4产生回铃音,并且控制缓冲器(即存储器)存储由DSP14产生的回铃音。
之后,当响应于呼叫建立消息的响应消息被发送到主叫方的PSTN电话,控制部分18从缓冲器17读出回铃音,将回铃音插入到分组数据,并将插入数据分组数据通过以太网21发送到PSTN电话。
同时,回铃音产生判断部分19可以通过硬件或通过软件实现,但是在通过软件实现回铃音产生判断部分19时,回铃音产生判断部分19可能被作为控制部分18的附加功能实现。
参照图3,在本发明中,IP电话可以包括产生回铃音的回铃音产生设备,以便不使用PSTN交换机或接入网关发送主叫方的PSTN电话。如果主叫方的PSTN电话拨号给被叫方的IP电话,则PSTN电话的PSTN网关将呼叫建立消息发送到IP电话服务器(包括代理服务器、关守,以及呼叫控制器等等)的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端口(S11),而被叫方(例如IP电话)接收呼叫建立消息。
用于连接PSTN和IP网络的系统(例如网关和/或软交换机)向被叫方的IP电话通知有关其端口的信息。然后,如果呼叫建立消息被IP电话接收,则IP电话的回铃音产生判断部分19确定呼叫建立消息是否从PSTN电话产生,如果是这样的话,IP电话的控制部分18控制DSP14产生回铃音(S12)。缓冲器存储产生的回铃音。
如果产生的回铃音存储在缓冲器17,则IP电话将呼叫建立消息的响应消息(例如某类实时协议数据分组)发送到PSTN电话。在从缓冲器17读出回铃音后,IP电话将包括回铃音的响应消息发送到由网关和/或软交换机通知的端口。
也就是说,当DSP 14将到PSTN电话的RTP分组发送接到PSTN网关和/或软交换机,DSP 14将回铃音数据插入RTP分组的话音分组字段(S13)。网关和/或软交换机将从IP电话接收的RTP分组转换成能够被PSTN电话识别的信号。信号包括将被发送到主叫方(S14)的PSTN电话的回铃音。
当回铃音正在被发送到PSTN电话时,如果被叫方的IP电话被摘机(即被应答)(S15),则PSTN电话和IP电话之间将建立起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具有DSP 14的IP电话产生回铃音,并在形成呼叫建立消息的响应消息的过程中,在发送的RTP分组上携带回铃音数据。因此,即使中继网关没有产生回铃音,PSTN电话的用户也可以听到回铃音声。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在进行从PSTN电话到IP电话的呼叫的情况下,回铃音由被叫方的IP电话产生,并被发送到主叫方的PSTN电话。被叫方的IP电话可以包括因特网接入系统,例如电缆调制解调器、LAN、非对称用户数字线路(ADSL)等等。
第一,如图1所示,形成从PSTN电话到IP电话的呼叫的网络结构包括:连接到PSTN的主叫方的PSTN电话,连接PSTN和IP网络的中继网关,连接到IP电话服务器(例如代理服务器、关守、和呼叫控制器)的终端方的IP电话,以及用作IP电话服务器和分组交换网络交换机的软交换机。
网关是管理另一网络入口的网络点。代理服务器用来在其中存储从用户代理(UA)接收到的呼叫管理请求消息,例如呼叫建立、呼叫取消、呼叫终止,并在网络电话(VoIP)同时将呼叫管理请求消息发送到在各处登记的相同用户的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不同地址。
软交换机是用作与其它类型信令系统桥接并控制各种类型的媒体门的完整平台。如果PSTN电话使用上述构造的网络对IP电话进行呼叫,则它将为呼叫建立启动的呼叫任务(步骤S20)。
在这时候,连接PSTN和IP网络的系统,例如网关和软交换机,在其将呼叫建立消息发送到IP电话时,把用于向被叫方IP电话通知自己端口信息的消息插入到呼叫建立消息。
如上所述,如果执行呼叫任务步骤,则被叫方的IP电话确定是否接收到呼叫建立消息(步骤21)。如果呼叫建立消息被接收到,则IP电话中的DSP根据PSTN电话请求的呼叫建立消息在缓冲器产生并存储回铃音。
在产生回铃音后,IP电话将回铃音插入到RTP分组(步骤S23),并将RTP分组以先进先出方式发送到作为网络点的中继网关(步骤S24)。
被发送到中继网关的RTP分组通过作为网桥装置的中继网关或软交换机被转换成回铃音,然后回铃音被发送到主叫方的PSTN电话。
回铃音被插入到呼叫建立消息的响应消息,然后响应消息通过中继网关或者软交换机的发送端口被发送到主叫方的PSTN电话。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叫方的终端是PSTN电话或连接到不具有话音产生设备的网关的电话。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局限于将话音和数据集成到IP协议分组并且实际发送分组的网络电话(VoIP),而且可以被应用于会话初始协议(SIP)。
SIP是实现VoIP业务的协议的其中一种,并且已经由Internet工程工作小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开发,作为替代在现在提供的大部分商业IP电话业务中所采用的H.323标准技术的下一代协议。
SIP是提供会话建立、会话信息交换、会话释放等功能的应用层呼叫信令协议,并且是开发各种下一代网络应用(例如IP电话、多媒体消息发送等)所必需的。
如上所述,根据使用实时传输协议(RTP)的IP电话的回铃音发送方法,即使在PSTN和IP网络的连接网络中包括不能产生回铃音的网关设备,也可使用来自被叫方的RTP分组来发送回铃音。
因此,当使用包括可能不产生回铃音的设备的网络进行呼叫时,回铃音能够被提供给PSTN电话,从而使网络结构的效率可以被提高。
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方面只被认为用于示例性目的,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方明的范围。因此,在不违反本文所述的基本特性的情况下,可支持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系统结构、平台和实施可以被使用。公开的实施例的这些特性及这些特性的各种其它改型和组合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本发明由权利要求和等效的全部范围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在基于因特网协议通信的第一终端产生回铃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识别请求呼叫建立的第二终端所属网络的类型;
当该网络是PSTN时,所述第一终端产生被发送到第二终端的回铃音数据;
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呼叫建立的响应消息;以及
将插入的响应消息发送到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网络的类型是根据从网络发送的特定消息识别的;以及
所述特定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不具有产生回铃音数据的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消息包括基于实时传输协议传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存储回铃音数据;以及
根据先进先出方法读取存储的回铃音数据,以便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响应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的类型是根据第二终端的号码来识别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的类型是根据包括在第二终端号码中的前缀识别的。
6.一种基于因特网协议的第一终端通信包括:
判断部分,用于在识别了请求呼叫建立的第二终端所属的网络类型后判断是否产生回铃音;以及
信号处理器,当该网络是PSTN时,用于产生将被发送到第二终端的回铃音数据,并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呼叫建立的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网络的类型是根据第二终端的号码来识别的;以及
所述特定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不具有产生回铃音数据的功能。
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终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包括基于实时传输协议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
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终端进一步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回铃音数据,
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器根据先进先出法读取存储的回铃音数据,以便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响应消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网络的类型是根据从网络发送的特定消息识别的。
1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网络的类型是根据包含在第二终端号码的前缀识别的。
11.一种用于以不同通信协议操作的终端的产生回铃音的方法,包括下列方法:
从连接到第一终端的第一网络的接入点接收呼叫建立消息;
确定请求呼叫建立所属的网络的类型是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则第一终端产生回铃音数据;
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呼叫建立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
将插入的响应消息发送到接入点;
其中所述回铃音在接入点根据响应消息被再现;
其中所述网络的类型是根据第二终端的号码来识别的;以及
所述特定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不具有产生回铃音数据的功能。
1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消息包括基于实时传输协议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
13.一种用于以不同通信协议操作的终端的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包括:
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
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响应于来自第一终端的呼叫建立请求来产生回铃音数据,并基于实时传输协议将回铃音数据插入到响应消息;以及
连接机构,用于将呼叫建立消息发送到第二终端,并根据响应消息再现回铃音,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属于公用交换电话网,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因特网协议网络;
所述特定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不具有产生回铃音数据的功能。
CNB2003101007334A 2002-10-07 2003-10-08 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16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2-0061051A KR100480722B1 (ko) 2002-10-07 2002-10-07 링백 톤 발생장치를 구비한 인터넷 폰 및 그의 링백 톤전송 방법
KR061051/2002 2002-10-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7906A CN1497906A (zh) 2004-05-19
CN100521631C true CN100521631C (zh) 2009-07-29

Family

ID=3629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073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1631C (zh) 2002-10-07 2003-10-08 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39990B2 (zh)
JP (1) JP3873048B2 (zh)
KR (1) KR100480722B1 (zh)
CN (1) CN100521631C (zh)
BR (1) BR0303879A (zh)
MX (1) MXPA03008207A (zh)
RU (1) RU2252488C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1753B1 (ko) * 2003-06-30 2010-02-1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수신자가 지정한 통화 연결음을 제공하는 인터넷 전화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ES2362579T3 (es) * 2003-11-19 2011-07-07 Realnetworks Asia Pacific Co., Ltd. Método para establecer el tono de llamada sustitutivo de la parte llamador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móviles.
US20050152338A1 (en) * 2004-01-14 2005-07-14 Chen Christopher Y.W.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voic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telephone, a circuit switching network and/or a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US7616741B2 (en) 2004-02-06 2009-11-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 custom ring in connection with a call
WO2007004933A1 (en) * 2005-07-01 2007-0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etting up a packet-switched communication session
JP4549955B2 (ja) * 2005-09-07 2010-09-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呼接続制御装置及び呼接続制御方法
GB2432744B (en) 2005-11-24 2011-01-12 Data Connection Ltd Telephone cal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160845B1 (en) 2006-03-16 2015-10-13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provisioning of a switch with custom ringback media
US8982874B2 (en) * 2006-03-17 2015-03-17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ustomized ring back to calling terminals in a cable network
CN100407746C (zh) * 2006-04-12 2008-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个人号码回铃音业务的系统及播放方法
KR101247985B1 (ko) * 2006-06-09 2013-03-27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얼리 세션을 이용한 세션 설정 프로토콜 기반의 얼리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8081751B1 (en) 2006-10-04 2011-12-20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for triggering content download during call setup
US8059800B1 (en) 2006-10-17 2011-11-15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for viral distribution of ringback media
CN106209908B (zh) * 2007-12-14 2021-06-2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方法和装置
EP2353133A4 (en) * 2008-11-06 2013-09-25 Matt O'malle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SSAGES
CN102308564B (zh) * 2009-04-24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复制业务的实现方法、彩铃平台及系统
CN102025838A (zh) * 2009-09-09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彩铃资源盒的展现方法与装置
US20110117893A1 (en) * 2009-11-13 2011-05-19 Go800, LLC Methods of Connecting A Phone User Telephonically By Text Keyword Using A Keyword Database
WO2011063544A1 (en) * 2009-11-24 2011-06-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caller number, messages, gateway device and gateway control device
WO2011133642A2 (en) * 2010-04-22 2011-10-27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Voice bridging gateway for tactical communications
RU2669870C1 (ru) * 2017-07-06 2018-10-16 Дмитрий Евгеньевич Новиков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ая цифровая система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связи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641A (en) * 1989-03-08 1993-08-03 Nec Corporation Radio telephone equipment having a sounding device for generating alert tone indicative of response of called subscriber
KR960012483B1 (ko) * 1991-09-09 1996-09-20 모토로라 인코포레이티드 페이저가 장착된 핸드셋들간의 원격 지점간 통화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5574773A (en) 1994-02-22 1996-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audio feedback over a digital channel
US20010040885A1 (en) 1995-10-13 2001-11-15 Howard Jon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outing voice telephone calls over a packet switched computer network
US5661790A (en) 1995-11-03 1997-08-26 Ericsson, Inc. Call back service for a regulatory restrictive area
US6393113B1 (en) * 1997-06-20 2002-05-21 Tekno Industries, Inc. Means for and methods of detecting fraud, lack of credit, and the like from the SS# 7 system network
JP3012614B1 (ja) * 1998-10-16 2000-02-28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移動端末及び再接続方法
US6842447B1 (en) 1999-06-14 2005-01-11 Mci, Inc. Internet protocol transport of PSTN-to-PSTN telephony services
KR100338683B1 (ko) * 1999-12-29 2002-05-30 정 데이비드 통합 아이피 콜 라우팅 시스템
JP4441065B2 (ja) 2000-06-05 2010-03-31 株式会社インフィニコ 受話装置
KR20020007940A (ko) * 2000-07-19 2002-01-29 공남수 통신망식별번호를 이용한 인터넷폰 가입자 접속 방법 및이를 기반으로 한 인터넷폰 서비스 시스템
GB0024694D0 (en) * 2000-10-09 2000-11-22 Nokia Networks Oy Connection set-up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2041645A1 (de) 2000-11-15 2002-05-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einschalten eines teilnehmersignals, zugehörige vermittlungsstelle und zugehöriges programm
KR20020037786A (ko) * 2000-11-15 2002-05-23 구자홍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올 아이피(AllIP) 네트워킹 시스템
KR20020048173A (ko) * 2000-12-16 2002-06-22 박원배 공중 회선 교환 전화망, 인터넷 전화, 키폰 연결을병행하는 전화기 구조 및 그 호 처리 방법
KR100457185B1 (ko) 2000-12-23 2004-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차세대 망에서의 톤 제공 방법
KR100470687B1 (ko) 2000-12-28 2005-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터넷 프로토콜 기반의 핵심 망에서 무선 이동 통신액세스 망을 연동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AU2002301409B2 (en) * 2001-10-13 2003-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 exchange system and call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075951B1 (en) * 2001-11-29 2006-07-11 Redback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operation of a storage unit in a network element
KR100420554B1 (ko) * 2001-12-21 2004-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브이오아이피 호 처리 방법
CN1656785B (zh) * 2002-05-31 2010-08-25 索福帮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连接装置及连接控制装置
KR100902731B1 (ko) * 2002-06-27 2009-06-1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가상사설망과 ⅰp망의 연동을 통한 인터넷 전화 서비스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7906A (zh) 2004-05-19
BR0303879A (pt) 2004-09-08
KR100480722B1 (ko) 2005-04-07
JP3873048B2 (ja) 2007-01-24
JP2004135329A (ja) 2004-04-30
US20040081304A1 (en) 2004-04-29
US7839990B2 (en) 2010-11-23
MXPA03008207A (es) 2004-10-29
RU2252488C1 (ru) 2005-05-20
KR20040031912A (ko) 2004-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1631C (zh) 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和方法
US6754180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upport of bearer path services in a distributed control network
US8243720B2 (en) Voice-over-IP hybrid digital loop carrier
JP2000511724A (ja) 専用媒体を通じてのアクセス網
AU7832300A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lligent network control services in ip telephony
Keagy Integrating voice and data networks
US20020061100A1 (en) Virtual telephony
KR100602638B1 (ko) 음성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접속 방법
CN101192851A (zh) 防止彩铃串音的方法、系统和应用服务器
US86756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signal processing in the core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EP1221251B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elecommunication
JP2006174477A (ja) 単一のディレクトリナンバーに対して複数の同時voipコールセッション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04032471A1 (en) Multimedia pickup service
CN1859517B (zh) 一种网络电话的点击呼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020011668A (ko) 인터넷 전화통화 서비스 방법
US88974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mergency ring tones for urgent calls
KR100552521B1 (ko) 브이 오 아이피 시스템에서의 음성 메시징 서비스 방법 및그 장치
JP3002667B2 (ja) 通話システム
KR20060055277A (ko)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대체 영상 서비스 방법
KR100809398B1 (ko) 멀티프로토콜을 지원하는 VoIP에서의 SMS 전송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90941C (zh) 一种融合包交换方式和电路交换方式的呼叫中心
JP4836221B2 (ja) Pstn端末収容装置
CN100382552C (zh) 穿透防火墙建立voip通信的方法
CN1753444A (zh) 一种产生振铃声的方法
KR100821576B1 (ko) 아이피 망을 이용한 사설교환기 간의 중계 호 처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