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4141C - 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4141C
CN100514141C CNB2005101087978A CN200510108797A CN100514141C CN 100514141 C CN100514141 C CN 100514141C CN B2005101087978 A CNB2005101087978 A CN B2005101087978A CN 200510108797 A CN200510108797 A CN 200510108797A CN 100514141 C CN100514141 C CN 10051414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backlight module
lug
trip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87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5397A (zh
Inventor
陈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1087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14141C/zh
Publication of CN1945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5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41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414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该框体组合结构包含一框架及二卡掣装置,该框架具有一左表面及一右表面,可供至少一光学膜片的一左凸耳及一右凸耳对应的置放,而该等卡掣装置分别用以将各该凸耳可解除地拘束于一对应的表面上,并维持与对应表面间一预定公差以容许各该凸耳在对应的表面上位移,而该背光模块包含该框体组合结构、一光学膜片组及一光源,该光学膜片组具有分别置放于该左表面及该右表面上的一左凸耳及一右凸耳,当该光学膜片组受热而连同该等凸耳侧向伸展时,该等卡掣装置对该等凸耳提供一供其外扩的活动距离。本发明可避免背光不均的情形发生,同时能减少背光修复时间,并提高液晶显示器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于背光模块中供光学膜片设置的框体组合结构及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3C产业的进步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LCD)已被广泛的使用于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个人数位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
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及背光模块,液晶显示面板主要是由彩色滤光片、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补偿膜及偏光板、玻璃基板、ITO(Indium Tin Oxi de,铟锡氧化物)膜、配向膜、控制电路等零组件所组成。一般而言,背光模块可分为直下式与侧光式两种架构,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必须借助背光模块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参阅图1,为一般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1及一背光模块2,该背光模块2主要包含光源21(light source)、导光板22(lightguide plate)、膜片23(film sheet)及框架24(mold frame)等四个部分,其中,该光源21具有一冷阴极萤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以下简称LED)211,及一光源反射镜212;而该膜片23则具有一棱镜膜231、一反射膜232及一扩散膜233。
在膜片23的固定中,该扩散膜233及该反射膜232的固定方式是于该扩散膜233及该反射膜232靠近该光源21的一端,于其扩散膜233、反射膜232上、下二端面以双面胶带11粘贴固定于该光源反射镜212及该导光板22上,此目的在于当该背光模块2及液晶显示面板1进行组装过程时,能有效防止膜片23的脱落或移位。
参阅图2至图4,为以往扩散膜233及反射膜232的另一种固定方式,该扩散膜233分为一上扩散膜234及一下扩散膜235,而该上扩散膜234、该下扩散膜235及该棱镜膜231于非灯管的一侧形成二凸耳236,另,该上扩散膜234的左、右两侧还形成另二方形耳237。本固定方式并非如上述方法完全采取双面胶带11粘贴法,如图2,其下方反射膜232的固定方式是直接嵌入该光源反射镜212与该导光板22之间,如图3,而该上扩散膜234、该下扩散膜235及该棱镜膜231的二凸耳236则各嵌入该框架24非灯管侧的二固定部241的穿槽242中,另外,该上扩散膜234则于其扩散膜234二方形耳237以双面胶带11粘贴固定于该框架24顶面的左、右二侧。
上述二旧有的固定方式在实际量产经验上却显示有某些缺点存在,关键就在于该上扩散膜234的固定方式是采取凸耳236嵌入以及使用双面胶带11粘贴于框架24上,当该背光模块2于长时间点灯的状态下,冷阴极萤光灯管或LED211会产生热量而提高该背光模块2的温度,而又上扩散膜234一般来说是使用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以下简称PET)作为材料,在如此环境中PET会产生受热而延展的情形,如图4所示,由于上扩散膜234的左、右二侧已使用双面胶带11将其上扩散膜234二方形耳237粘贴固定于框架24上,如此一来,上扩散膜234的左、右二端则被双面胶带11限制住,而导致上扩散膜234因受热延展产生的扭力而往上或往下产生弯弧性曲张的情形。
上扩散膜234往上曲张的结果将导致上扩散膜234严重顶触其234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1,而往下曲张的结果则导致上扩散膜234碰触并挤压其234下方的棱镜膜231。以上任一情形,皆会造成因膜片23严重碰触其他元件1、231而产生的不良—背光不均(Backlight Mura,一种显示器亮度不均匀造成各种痕迹的现象)。另外,若膜片23产生刮痕等不良情形时,在从事背光修复过程中,需将该上扩散膜234连同双面胶11以人工的方式从框架24上刮起,方能进行汰换的动作,如此不但费时费力,还可能损及该框架24及其他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以一种能固定光学膜片,且避免背光不均的情形发生的光学膜片固定方式加以固定,同时能减少背光修复时间,并提高液晶显示器安装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框体组合结构的液晶显示背光模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组合结构包含有:
一框架,具有一左表面及一右表面,可供至少一光学膜片的一左凸耳及一右凸耳对应的置放;及
二卡掣装置,分别用以将各该凸耳可解除地拘束于一对应的表面上,并维持与对应表面间一预定公差以容许各该凸耳在对应的表面上位移。
所述的使用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卡掣装置具有一盖板、至少一设置于该盖板底面的卡勾,及至少一设置于一表面上并与该卡勾作对应卡扣的凹陷部。
所述的使用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盖板的一端是以一连接部连设于该框架上,并可以该连接部为轴而相对于该框架掀转。
所述的使用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卡掣装置的卡勾的数目为二,且二卡勾间隔设置,而凹陷部的数目也为二并与二卡勾相对应。
所述的使用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凹陷部内壁面形成一供一卡勾卡扣的定位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包含:
一框架,具有一左表面及一右表面;
一光学膜片组,由多个光学膜片平贴地设置于该框架上,并具有分别置放于该左表面及该右表面上的一左凸耳及一右凸耳;
二卡掣装置,分别用以将各该凸耳可解除地拘束于一对应的表面上,并维持与对应表面间一预定公差以容许各该凸耳在对应的表面上位移;及
一光源,设置于该框架内。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卡掣装置具有一盖板、至少一设置于该盖板底面的卡勾,及至少一设置于一表面上并与该卡勾作对应卡扣的凹陷部。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盖板的一端是以一连接部连设于该框架上,并可以该连接部为轴而相对于该框架掀转。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卡掣装置的卡勾的数目为二,且二卡勾间隔设置,而该凹陷部的数目也为二并与该二卡勾相对应。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凹陷部内壁面形成一供一卡勾卡扣的定位块。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凸耳概呈T型,包括一往二侧延伸的头部及一与该头部连接的颈部,该头部凸出于二卡勾外且使该颈部位于二卡勾之间受挟持。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组还具有至少一凸出部,该框架还具有至少一可与该光学膜片组的凸出部对应的固定部。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具有一可供该光学膜片组的凸出部嵌入的穿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使用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包含:一框架及二卡掣装置,该框架具有一左表面及一右表面,可供一光学膜片的一左凸耳及一右凸耳对应的置放,而所述卡掣装置分别用以将各该凸耳可解除地拘束于一对应的表面上,并维持与对应表面间一预定公差以容许各该凸耳在对应的表面上位移。
该背光模块包含该框体组合结构、一光学膜片组及一光源,该光学膜片组是由多个光学膜片平贴地设置于该框架上,并具有分别置放于该左表面及该右表面上的一左凸耳及一右凸耳,当该光学膜片组受热而连同凸耳侧向伸展时,所述卡掣装置对凸耳提供一供其外扩的活动距离。
本发明除了能固定住该光学膜片组而便于组装外,由于T型凸耳的头部相对于该盖板的连接部仍留有余裕可供伸展的空间,因此当该光学膜片组在长时间点灯的状态下受热时,便能够往该框架两侧延伸,不至于让该光学膜片组产生往上或往下的弯弧性曲张而发生背光不均的情况。另外,相较于以往,本发明除便于光学膜片组的组装外,若该光学膜片组的任一光学膜片产生刮痕等不良情形时,在从事背光修复过程中只需将卡勾由凹陷部内扳起,即可迅速地对该光学膜片进行汰换的动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一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剖面图,说明以往扩散膜及反射膜是以双面胶带粘贴固定于一光源反射镜及一导光板上;
图2是一类似图1的视图,说明以往扩散膜及反射膜的另一种固定方式;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以往上扩散膜形成二方形耳并以双面胶带粘贴于框架上,而多个凸耳集合后穿入固定部的穿槽中固定;
图4是背光模块组合于该框架后的一立体图,说明以往的上扩散膜的固定方式是采取凸耳嵌入以及使用双面胶粘贴于框架上;
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发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较佳实施例;
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当该光学膜片组平贴地设置于该框本体的顶面上后,除有二卡掣装置作干扰限位外,二凸出部配合二固定部还提供光学膜片组于另一侧的固定机制;及
图7是一由图6沿I-I剖面线的剖视图,说明当每一盖板以朝该凹陷部翻压时,二卡勾顺势伸入该凹陷部内并勾扣该对应的定位块而固定该光学膜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5至图7,本发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框架4、一光学膜片组5、二盖板421,及二卡掣装置42。其中,该光学膜片组5是为如以往液晶显示器结构中的一棱镜膜231(见图2)、一反射膜232(见图2)及一扩散膜233(见图2)的组合,而该框架4具有一左表面411、一右表面412。
本实施例中,该框架4于射出成型时即形成一对分别对应于该左、右表面411、412上的盖板421,二盖板421的结构对称且成型时每一盖板421的一端是以一连接部425连结于该框架4外侧,并可以该连接部425为轴而相对于该框架4掀转。每一卡掣装置42包括二位于该盖板421底面并且间隔设置的卡勾422,及二分别形成于该框架4上并与二卡勾422相对的凹陷部423。如图7所示,二位于盖板421底面的卡勾422呈一镜像的对向上勾,而每一凹陷部423内壁面则形成一供一卡勾422勾扣的定位块424,当每一盖板421以其连接处为轴而朝该凹陷部423翻压时,二卡勾422顺势伸入该凹陷部423内并勾扣该对应的定位块424而固定。
然而,盖板421及卡勾422并非要以该连接部425连设于该框架4上,在其他的实施态样中当然也可设计为可分离的模式,而在该分离的模式下该盖板421还可以变化为一连杆(图未示),且同样于该连杆上设置二卡勾(图未示)。因此,只要是使卡勾422能伸入对应的凹陷部423卡扣定位块424并固定住该光学膜片组5的形式(其固定方式将于下文中继续叙述),皆能达成本发明的功效。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该盖板421可解除地固定于一对应的表面411、412上,并维持各该盖板421与各该表面411、412间一预定公差,但是每一卡勾422的长度不宜过长,卡勾422的设计长度以其勾扣定位块424后,盖板421及卡勾422的高度以不超过液晶显示面板1于安装时的设置面为佳,以避免在液晶显示器于后续组装时,造成位于该光学膜片组5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1(见图2)与过度突起的盖板421及卡勾422相互干涉。
该光学膜片组5组装时平贴地设置于该框架4上,而该光学膜片组5的最上层的一光学膜片(本实施例中为扩散膜),于对应该左、右表面411、412的位置上分别形成一左凸耳51及一右凸耳51。每一凸耳51概呈T型,包括一往二侧延伸的头部511及一与头部511连接的颈部512,且该头部511的长度长于一盖板421上二卡勾422的间距。其组装方式是当该光学膜片组5的二T型凸耳51平贴地设置于该框架4表面411、412上,将该框架4二侧的盖板421朝二T型凸耳51翻压,即能使二卡勾422透过二T型凸耳51的结构空间而伸至该对应的定位块424勾扣,所以相较于以往以双面胶带11(见图3)的固定方式来说,该利用定位块424勾扣的固定方式可说是相当迅速。
当卡勾422扣抵定位块424后,该盖板421稍挟持住该T型凸耳51,而该T型凸耳51的头部511凸出于二卡勾422外并位于该盖板421的连接部425与二卡勾422之间。由于二卡勾422跨过该T型凸耳51的颈部512两侧,并对其作可活动性的挟持并产生干扰限位,所以当光学膜片组5受热而连同T型凸耳51在平面上伸展时,卡掣装置42对T型凸耳51即提供一平行于其伸展方向的活动空间。
本实施例中,该光学膜片组5的另一侧边还具有二凸出部52,而该框架4还具有二个可与该框架4的凸出部52对应的固定部43,每一固定部43包括一可供该框架4的凸出部52嵌入的穿槽431,然而考虑到光学膜片组5受热而伸展的情形,穿槽431在设计上要稍大于所对应的凸出部52的宽度而留有供其于平面上伸展的余裕空间。因此如图6所示,当该光学膜片组5平贴地设置于该框架4上后,除有二卡掣装置42作干扰限位外,二凸出部52配合二固定部43还提供光学膜片组5于另一侧的固定机制,如此,以局部限制该光学膜片组5能于该框架4表面上的位移程度而便于液晶显示器的组装。
归纳上述,本发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应用于一液晶显示器的组装结构中,主要是于该框架4的二表面411、412上各以盖板421及卡掣装置42将该光学膜片组5的T型凸耳51以卡勾422作可活动性的挟持并产生干扰限位。本发明除了能固定住该光学膜片组5而便于组装外,由于T型凸耳51的头部511相对于该盖板421的连接部425仍留有余裕可供伸展的空间,因此当该光学膜片组5在长时间点灯的状态下受热时,便能够往该框架4两侧延伸,不至于让该光学膜片组5产生往上或往下的弯弧性曲张而发生背光不均的情况。
另外,相较于以往,本发明除便于光学膜片组5的组装外,若该光学膜片组5的任一光学膜片产生刮痕等不良情形时,在从事背光修复过程中只需将卡勾422由凹陷部423内扳起,即可迅速地对该光学膜片进行汰换的动作。

Claims (11)

1.一种使用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组合结构包含有:
一框架,具有一左表面及一右表面,供至少一光学膜片的一左凸耳及一右凸耳对应的置放;及
二卡掣装置,每一卡掣装置具有一盖板、至少一设置于该盖板底面的卡勾,及至少一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左表面或右表面上并与该卡勾作对应卡扣的凹陷部,所述二卡掣装置分别用以将左凸耳和右凸耳可解除地拘束于对应的框架的左表面和右表面上,并维持与对应的框架的左表面和右表面间一预定公差以容许左凸耳和右凸耳在对应的框架的左表面和右表面上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盖板的一端是以一连接部连设于该框架上,并可以该连接部为轴而相对于该框架掀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卡掣装置的卡勾的数目为二,且二卡勾间隔设置,而凹陷部的数目也为二并与二卡勾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使用于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凹陷部内壁面形成一供所述卡勾卡扣的定位块。
5.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包含:
一框架,具有一左表面及一右表面;
一光学膜片组,由多个光学膜片平贴地设置于该框架上,并具有分别置放于该左表面及该右表面上的一左凸耳及一右凸耳;
二卡掣装置,每一卡掣装置具有一盖板、至少一设置于该盖板底面的卡勾,及至少一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左表面或右表面上并与该卡勾作对应卡扣的凹陷部,所述二卡掣装置分别用以将左凸耳和右凸耳可解除地拘束于对应的框架的左表面和右表面上,并维持与对应的框架的左表面和右表面间一预定公差以容许左凸耳和右凸耳在对应的框架的左表面和右表面上位移;及
一光源,设置于该框架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盖板的一端是以一连接部连设于该框架上,并可以该连接部为轴而相对于该框架掀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卡掣装置的卡勾的数目为二,且二卡勾间隔设置,而该凹陷部的数目也为二并与该二卡勾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凹陷部内壁面形成一供所述卡勾卡扣的定位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凸耳呈T型,包括一往二侧延伸的头部及一与该头部连接的颈部,该头部凸出于二卡勾外且使该颈部位于二卡勾之间受挟持。
10.如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组还具有至少一凸出部,该框架还具有至少一与该光学膜片组的凸出部对应的固定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具有一供该光学膜片组的凸出部嵌入的穿槽。
CNB2005101087978A 2005-10-09 2005-10-09 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14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87978A CN100514141C (zh) 2005-10-09 2005-10-09 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87978A CN100514141C (zh) 2005-10-09 2005-10-09 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5397A CN1945397A (zh) 2007-04-11
CN100514141C true CN100514141C (zh) 2009-07-15

Family

ID=38044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879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141C (zh) 2005-10-09 2005-10-09 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1414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92685U (zh) * 2011-11-18 2012-08-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及背光模组
CN102620184B (zh) * 2012-02-10 2014-01-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511159B (zh) 2015-12-23 2019-05-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107219686A (zh) * 2017-08-01 2017-09-2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732589B (zh) * 2020-06-09 2021-07-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5397A (zh) 2007-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0818B2 (en)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KR101565934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EP2746649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70189032A1 (en) Backlight system
US8403548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201428384A (zh) 液晶顯示裝置
EP2354817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backlight unit
CN101201508A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US9097936B2 (en) Backlight un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936509A (zh) 背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00900A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該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
CN100514141C (zh) 背光模块的框体组合结构及使用该框体的背光模块
KR10114819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02361206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500413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94074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635810A (zh) 背光模组
CN102971662A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8983501A (zh) 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10134706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521516B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EP2360499B1 (en) Use of a light-reflecting strip for provid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7318773U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CN103162161A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30046496A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