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4720C - 双开合电脑机壳 - Google Patents

双开合电脑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4720C
CN100504720C CNB2006100737206A CN200610073720A CN100504720C CN 100504720 C CN100504720 C CN 100504720C CN B2006100737206 A CNB2006100737206 A CN B2006100737206A CN 200610073720 A CN200610073720 A CN 200610073720A CN 100504720 C CN100504720 C CN 1005047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plate body
articulates
loam cake
fron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737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1240A (zh
Inventor
郑胜雄
林德安
王武楠
黄家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p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AOp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pen Inc filed Critical AOpen Inc
Priority to CNB2006100737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04720C/zh
Priority to RU2007104857/08A priority patent/RU2413286C2/ru
Priority to EP07105138A priority patent/EP1843236A3/en
Publication of CN101051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1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47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472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Sheet Hold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开合电脑机壳,包括一第一板体分别枢接一上盖、一下盖、一前墙及一后墙的第一侧端,方便折叠收合各组件,以缩小电脑机壳包装时的体积;若展开各组件,使前墙、后墙的第二侧端与上盖与下盖的第二侧端分别被连接固定,即可组装成一固定的结构,能方便、快速的组装电脑机壳,并且,该上盖具有向下方延伸的前、后框边;该上盖的前、后框边分别枢接一第一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一相对应的第二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一相对应的第一耳片;该些第一耳片分别结合于该第一板体的前、后端的上端,以使该上盖的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上端相枢接。

Description

双开合电脑机壳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个人电脑的机壳,尤其是有关组合式的电脑机壳。
(2)背景技术
电脑机壳用以容置主机板、硬碟机、光碟机、磁盘驱动器及电源供应器等电子组件。一般的电脑机壳大都为固定式的结构,亦有组合式的结构,例如美国专利U.S.6,961,236,揭示的电脑机壳(Computer chassis)及台湾新型专利第M258544号,揭示的可适用于ATX及BTX规格使用的电脑主机机壳。
也有将电脑机壳拆成数个部分,再加以组合成一整体的结构,例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68811号,揭示的组合式工业电脑机壳;台湾专利公告第474423号,揭示的免手工具拆组的电脑机壳结构,台湾专利公告第490120号,揭示的组合式电脑机壳,台湾专利公告第531142号,揭示的组合式电脑机壳之结构等。
上述台湾专利公告第474423号,揭示的免手工具拆组的电脑机壳结构,是将前后二盖板与底板以带头销枢设结合后,再将二大磁盘驱动器架板与前后二盖板以带头销枢设结合;之后将小磁盘驱动器盖板与架板组合后,再扣挂于大磁盘驱动器架板下;另藉四片L形片嵌固在底板四角隅处而与前后二盖板稳固结合;另将主机板与电源供应架分别与前述架构固定组合后,才将二侧盖板勾挂于侧边,并以数根有头螺丝固定,而完电脑机壳的组装作业。由于电脑机壳的零组件分装后,较不占仓储与货柜空间。
上述各种将电脑机壳分成数个零组件的组合式电脑机壳,由于零组件甚多,不方便组合甚花费组装的时间,且较多呈散开状态的零组件亦不方便加以集合成一被包装体。
(3)发明内容
为了使电脑机壳的收合及组装更方便,更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及节省仓储空间,而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开合电脑机壳结构,方便快速组装成一固定的电脑机壳,可提升消费者自行组装电脑的乐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开合电脑机壳结构,各零组件方便被集合成一缩小体积的被包装体,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及节省仓储空间。
本发明的双开合电脑机壳结构,是用以缩小电脑机壳包装时的体积,且方便快速组装电脑机壳者,包括:
一第一板体:
一上盖,其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上端相枢接;
一下盖,其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下端相枢接;
一前墙,其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前端相枢接;
一后墙,其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后端相枢接;
以供展开各组件,使该前墙、该后墙的第二侧端与该上盖与该下盖的第二侧端分别被连接固定,以形成一电脑机壳,能方便、快速的组装电脑机壳,且方便折叠收合各组件,以缩小电脑机壳包装时的体积。并且,该上盖具有向下方延伸的前、后框边;该上盖的前、后框边分别枢接一第一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一相对应的第二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一相对应的第一耳片;该些第一耳片分别结合于该第一板体的前、后端的上端,以使该上盖的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上端相枢接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功效,请参阅图式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4)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开合电脑机壳的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A、2B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板结合上盖、下盖及其部分结构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3A、3B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板结合前墙、后墙及其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A、4B、4C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板结合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及其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A、5B、5C为本发明实施例上盖、下盖结合侧板及其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本发明双开合电脑机壳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7A、7B、7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收合步骤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A、2B所示。本发明双开合电脑机壳结构的实施例,用以缩小电脑机壳包装时的体积,且方便快速组装电脑机壳。本实施例的电脑机壳10包括一第一板体11;用以组装主机板;一上盖12,其四周分别具有向下方延伸的前、后框边121、122及左、右框边123、124;上盖12的前、后框边121、122分别枢接一第一连杆125的一端;第一连杆125的另一端框接一第二连杆126的一端;第二连杆126的另一端枢接相对应的第一耳片111;两第一耳片111分别结合于第一板体11的前、后端的上端,使上盖12的左侧端与第一板体11的上端相枢接,且第一板体11的上端置于上盖12的左框边123的内侧;一下盖13,其四边分别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前、后框边131、132及左、右框边133、134;下盖13的左侧端与第一板体11的下端相枢接,且第一板体11的下端置于下盖13的左框边133的内侧;下盖13与第一板体11的枢接结构与上盖12与第一板体11的枢接结构相同,不再重复叙述;上盖12的右框边124及下盖13的右框边134可分别如图2A箭号A、B所示的方向移动,而靠近第一板体11。
请参阅图1、3A、3B所示。一前墙14,具有向后方延伸的上、下框边141、142及右框边143;前墙14的上、下框边141分别枢接一第三连杆144的一端,第三连杆144的另一端枢接一第四连杆145;第四连杆145的另一端枢接相对应的第二耳片112;两第二耳片112分别结合于第一板体11前端的上、下端,使前墙14的左侧端与第一板体11的前端相枢接,且前墙14的上、下端分别置于上盖12的前框边121及下盖13的前框边131的内侧;第四连杆145与第三连杆144的枢接端可相对于第二耳片112往如图3B箭号E所示的方向移动;第三连杆144与上框边141的枢接端可相对于第四连杆145往如图3B箭号F所示的方向移动;上框边141可相对于第三连杆往图3B箭号G所示的方向移动,使前墙14折叠于第一板11的侧边时,与第一板11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以容置图4A所示的第一支撑架16及第二支撑架17。一后墙15,具有向前方延伸的上、下框边151、152及右框边153;后墙15的左侧端与第一板体11的后端相枢接,且后墙15的上、下端分别置于上盖12的后框边122及下盖13的后框边132的内侧;后墙15与第一板体11的枢接结构与前墙14与第一板体11的枢接结构相同,不再重复叙述;前墙14的左框边143及后墙14的右框边153,可分别如图3A箭号C、D所示的方向移动,而抵靠第一板体11。
请参阅图4A、4B、4C所示。一可折叠的第一支撑架体16,具有左、右隔板161、162,左、右隔板161、162的上、下端分别结合两枢接片体163、164、165、166;两枢接片体163、164及两枢接片体165、166的相对面的上、下端分别枢接二连杆167的两端;左隔板161的两枢接片体163、164的另一端分别枢接相对应的第三耳片113,第三耳片113结合于第一板体11;一可折叠的第二支撑架体17,具有左、右隔板171、172;左、右隔板171、172的上、下端分别结合两枢接片体173、174、175、176;两枢接片体173、174及两枢接片体175、176的相对面的上、下端分别枢接二连杆177的两端;左隔板171的两枢接片体173、174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两连杆178;两连杆178的另一端分别枢接相对应的第四耳片114,第四耳片114结合于第一板体11。第一、二架体16、17的左隔板161、171分别与第一板11相枢接,且左隔板161、171与右隔板162、172分别藉由四根连杆167、177相枢接的结构,使两右隔板162、172可如图4A箭号H、I所示的方向移动分别抵靠左隔板161、171,并分别使两左隔板161、171分别抵靠第一板体11;第一架体16、第二架体17均置于前墙14的内侧,且第二架体17置于第一架体16的下方。第一架体16及第二架体17用以分别结合5.25时磁盘驱动器及3.25时磁盘驱动器。上述第一、二架体16、17分别与第一板体11的枢接结构,利用一般简易的四连杆原理连动结构,方便分别将第一、二架体16、17折叠收合抵靠于第一板体11。四根连杆167、177的长度亦可不需完全相同。
请参阅图1、5A、5B、5C所示。本发明上盖12的左、右框边123、124及下盖13的左、右框边133、134分别具有扣合孔127、135;两侧板18分别具有与扣合孔127、135相对应的扣耳181,使扣耳181扣接于扣合孔127、135内,如图5B所示,即可使两侧板18结合于上盖12及下盖13的左、右侧边,如图5C所示。上盖12及下盖13的前、后端与前墙14、后墙15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孔19,以供螺丝过孔19使上盖12及下盖13的前、后端分别与前墙14、后墙15稳固结合。
本发明使电脑机壳10的第一板体11分别枢接第一、二架体16、17,前墙14、后墙15、上盖12及下盖13等的第一侧端,例如上述各组件的左侧端,使电脑机壳10的各零组件在未组成一固定式结构时,呈连接状态,方便缩合成一缩小体积的包装体,且亦方便展开快速展开第一、二架体16、17,前墙14、后墙15、上盖12及下盖13等的第二侧端,例如上述的右侧端,并使第一、二架体16、17,前墙14、后墙15的第二侧端分别被固定于上盖12及下盖13的第二侧端之间,使整体电脑机壳10呈一固定式结构。
请参阅图6、7A、7B、7C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电脑机壳2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是使第一板体21分别枢接前墙24、后墙25、上盖22及下盖23,但前墙24的第一侧端及第二侧端分别枢接一第一支撑架体26及一第二支撑架体27;一第三支撑架体28的四角隅与第一板体21之间分别以连杆281相枢接。第三支撑架体28置于第一支撑架体26的下方。相对的第一支撑架体26与第二支撑架体27之间用以结合5.25时磁盘驱动器;相对的第二支撑架体27与第三支撑架体28之间用以结合3.25时磁盘驱动器。本实施例的收合方式,是先使第一支撑架体26、第二支撑架体27抵靠前墙24,第三支撑架体28抵靠第一板21,再使前墙24、后墙25收合抵靠于第一板体21后,再使上盖22、下盖23收合抵靠于前墙24、后墙25上边,即完成大幅缩小体积小包装体的结构,如图7A、7B、7C所示。
请参阅图7A、7B、7C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脑机壳20,经由简单的修改,可使原来的前墙24、后墙25、上盖22及下盖23,分别变成相对应的上盖、下盖、前墙及后墙;上盖及下盖的前端分别置于前墙的后方,且上盖及下盖的后端分别置于后墙的前方。组装时使上盖、后盖的第二侧端的前、后端,分别被固定于前墙与后墙的第二侧端之间。收合时,先使上盖与下盖收合抵靠于第一板体后,再使前墙与后墙收合抵靠于上盖与下盖的上边,即完成大幅缩小体积小包装体的结构。
本发明揭示的双开合电脑机壳,方便快速组装成一固定的电脑机壳,可提升消费者自行组装电脑的乐趣,且各零组件相枢接,方便被折叠成一缩小体积的被包装体,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及节省仓储空间。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发明技术内容之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发明所为之修饰、变化,皆属本发明主张之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Claims (16)

1.一种双开合电脑机壳,用以缩小电脑机壳包装时的体积,且方便快速组装电脑机壳,包括:
一第一板体:
一上盖,其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上端相枢接;
一下盖,其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下端相枢接;
一前墙,其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前端相枢接;
一后墙,其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后端相枢接;
以供展开各组件,使该前墙、该后墙的第二侧端与该上盖与该下盖的第二侧端分别被连接固定,以形成一电脑机壳,并且,该上盖具有向下方延伸的前、后框边;该上盖的前、后框边分别枢接一第一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一相对应的第二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一相对应的第一耳片;该些第一耳片分别结合于该第一板体的前、后端的上端,以使该上盖的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上端相枢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下盖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前、后框边;该下盖的前、后框边分别枢接一第一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一相对应的第二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相对应的第一耳片;该些第一耳片分别结合于该第一板体的前、后端的下端,以使该下盖的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下端相枢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前墙具有向后方延伸的上、下框边;该前墙的上、下框边分别枢接一第三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一相对应的第四连杆;每一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枢接相对应的第二耳片;该些第二耳片分别结合于该第一板体前端的上、下端,以使该前墙的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前端相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后墙具有向前方延伸的上、下框边;该后墙的上、下框边分别枢接一第三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一第四连杆;每一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枢接相对应的第二耳片;该些第二耳片分别结合于该第一板体前端的上、下端,以使该后墙的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前端相枢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前墙具有向后方延伸的上、下框边;该前墙的上、下框边分别枢接一第三连杆的一端;每一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一相对应的第四连杆;每一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枢接相对应的第二耳片;该些第二耳片分别结合于该第一板体前端的上、下端,以使该前墙的第一侧端与该第一板体的前端相枢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前墙及该后墙的上端分别置于该上盖的下方;该前墙及该后墙的下端分别置于该下盖的上方;以使该前墙、该后墙的第二侧端的上、下端,分别被固定于该上盖与该下盖的第二侧端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上盖及该下盖的前端分别置于该前墙的后方;该上盖及该下盖的后端分别置于该后墙的前方;以使该上盖、该后盖的第二侧端的前、后端,分别被固定于该前墙与该后墙的第二侧端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第一板体另枢接一可折叠的第一支撑架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第一板体另枢接一可折叠的第二支撑架体,该第二支撑架体置于该第一支撑架体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第一支撑架体具有左、右隔板,该左、右隔板的上、下端分别结合两枢接片体;该左隔板的枢接片体及该右隔板的枢接片体的相对面的上、下端分别枢接于一连杆的两端;该左隔板的枢接片体的另一端分别枢接相对应的第三耳片,该第三耳片结合于该第一板体。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第二支撑架体具有左、右隔板,该左、右隔板的上、下端分别结合两枢接片体;该左隔板的枢接片体及该右隔板的枢接片体的相对面的上、下端分别枢接于一连杆的两端;该左隔板的枢接片体的另一端分别枢接相对应的另一连杆;该些另一连杆分别枢接相对应的第四耳片,该些第四耳片结合于该第一板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上盖及该下盖的前、后端与该前墙、该后墙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孔,以供多个螺丝过该孔使该上盖及该下盖的前、后端分别与该前墙、该后墙稳固结合。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电脑机壳还包括两侧板,该上盖具有向下方延伸的左、右框边;该下盖具有向下方延伸的左、右框边;该些左、右框边分别具有扣合孔;两侧板分别具有与该扣合孔相对应的扣耳,以使该些扣耳分别扣接于相对应的扣合孔内,使该两侧板结合于该上盖及该下盖的左、右侧边。
14.如权利要求1至7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前墙的第一侧端及第二侧端分别枢接一第一支撑架体及一第二支撑架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第一板体与一第三支撑架体的四角隅之间分别以连杆相枢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开合电脑机壳,其中该第三支撑架体置于该第二支撑架体的下方。
CNB2006100737206A 2006-04-06 2006-04-06 双开合电脑机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72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737206A CN100504720C (zh) 2006-04-06 2006-04-06 双开合电脑机壳
RU2007104857/08A RU2413286C2 (ru) 2006-04-06 2007-02-09 Дважды складывающийся корпус главного блока компьютера
EP07105138A EP1843236A3 (en) 2006-04-06 2007-03-28 Dually foldable host unit case for a compu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737206A CN100504720C (zh) 2006-04-06 2006-04-06 双开合电脑机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1240A CN101051240A (zh) 2007-10-10
CN100504720C true CN100504720C (zh) 2009-06-24

Family

ID=38093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372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720C (zh) 2006-04-06 2006-04-06 双开合电脑机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843236A3 (zh)
CN (1) CN100504720C (zh)
RU (1) RU2413286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47508B (en) 2008-04-29 2011-08-21 Asustek Comp Inc Foldable computer chassis
CN101950194B (zh) * 2010-05-24 2012-11-28 深圳市傲星泰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机箱
CN102707777B (zh) * 2010-05-24 2014-07-16 深圳市傲星泰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机箱
CN113391679B (zh) * 2021-06-11 2022-09-27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计算机机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6017A (en) * 1952-02-07 1953-08-19 Jack French Webb A folding metal crate or box
DE1040448B (de) * 1957-01-26 1958-10-02 Fazit Ges Fuer Transporttechni Zusammenklappbarer Transportbehaelter
FR2788876A1 (fr) * 1999-01-27 2000-07-28 Gmd Pack Chassis monolithique pour ordinateur
TW474423U (en) * 2000-01-07 2002-01-21 Ho-Shing Lee Computer housing structure capable of being assembled/disassembled without hand-tool
TW539388U (en) * 2002-10-22 2003-06-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mputer enclos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1240A (zh) 2007-10-10
RU2007104857A (ru) 2008-08-20
EP1843236A2 (en) 2007-10-10
RU2413286C2 (ru) 2011-02-27
EP1843236A3 (en)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4720C (zh) 双开合电脑机壳
USD511519S1 (en) Storage device
CN201201629Y (zh) 婴儿车
USD566639S1 (en) Battery box fairing
JP4949048B2 (ja) トップ・ボトムカバー及び前後壁が共に展開収束可能なコンピュータケース構造
CN102081438B (zh) 电子设备
JP2007287130A (ja) 側壁が展開収束可能なコンピュータケース構造
USD514582S1 (en) Universal hood and kit for laptop computer LCD screen
CN100495289C (zh) 利用滑轨槽可展开及收合的电脑机壳
CN100465855C (zh) 侧墙可展开及收合的电脑机壳结构
CN101386359B (zh) 包装盒
CN100524163C (zh) 前后墙支撑柱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
US20070252495A1 (en) Foldable host unit case of a computer with sliding rail grooves
TWI295004B (zh)
CN100574577C (zh) 前后墙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
JP2007287129A (ja) トップ・ボトムカバーが展開収束可能なコンピュータケース構造
CN100530035C (zh) 利用关节机构可展开及收合的电脑机壳装置
CN101063898B (zh) 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
US8203836B2 (en) Cover structure
CN201174110Y (zh) 红外触摸屏外框连接装置
CN100495288C (zh) 利用双交叉枢接机构可展开及收合的电脑机箱结构
TWM366863U (en) Computer case
CN201060650Y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式影音播放装置
CN200956128Y (zh) 利用双滑轨槽收合计算机机壳的结构
CN215664478U (zh) 一种可折叠的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