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0545C - 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预制反光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预制反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0545C
CN100500545C CNB2005800012402A CN200580001240A CN100500545C CN 100500545 C CN100500545 C CN 100500545C CN B2005800012402 A CNB2005800012402 A CN B2005800012402A CN 200580001240 A CN200580001240 A CN 200580001240A CN 100500545 C CN100500545 C CN 10050054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comer
cage
coupled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012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8719A (zh
Inventor
尹一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878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8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05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054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33Ligh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具有要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角落的标准化反射器的预制反光系统。此处,所要数目的反射器可依次连接以对应电梯厢的尺寸。所述反光系统包括角落反射器、灯泡安装板和端部反射器。如有必要,可添加一个或一个以上中间反射器。

Description

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预制反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配置以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预制反光系统(Prefabricated lightreflecting system),且更确切地说涉及这样一种预制反光系统:其中要安装于电梯厢天花板的角落处的反射器被预制成具有预定宽度的标准化产品,从而允许所要数目的反射器依次安装以对应电梯厢的尺寸。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电梯厢的内部的照明模式分为直接照明模式、间接照明模式和混合直接-间接照明模式。
参看图1,图中说明间接照明模式的实例。考虑到所述示范间接照明模式,例如日光灯或白炽灯的照明灯泡1安装到电梯厢的天花板,且半透明遮蔽面板3安装在所述照明灯泡1下面。由于大多数现代电梯都设计成鼓风机10位于电梯厢的角落上,且通气道20配置于所述鼓风机10的下侧,所以如图1中所示,气流在照明灯泡1的横向侧处被引导,从而引入电梯厢中。
在上文所述的间接照明模式中,尽管遮蔽面板3防止乘客的眼睛因为来自照明灯泡1的强光而暂时晕眩,且确保电梯厢的内部中的有效通风,但遮蔽面板3容易被灰尘覆盖,从而要求其定期分离和清洗。遮蔽面板3在使用中也较麻烦,因为在更换照明灯泡1的情况下,必须分离遮蔽面板3。此外,由于遮蔽面板3必须贯穿电梯厢的天花板而安装,这导致天花板的高度降低,从而无法运送例如高衣柜的货物5。
图2说明间接照明模式的另一实例。如图2中所示,照明灯泡1安装在不透明遮蔽面板3上,以使得从照明灯泡1发射的光在由箭头B和C指示的方向上从电梯厢的天花板和壁表面反射,而不是直接照射到乘客。在此情况下,尽管没有因为来自照明灯泡1的强光而导致乘客的眼睛暂时晕眩的风险,和降低电梯厢的天花板的高度的缺陷,但遮蔽面板3有可能部分地阻塞气流的路径,导致电梯厢的通风不良。另外,仅通过使用从电梯厢的天花板和壁表面反射的光来照明电梯厢的内部不足以达到所要的发光度,从而导致低照明效率。
图3说明直接照明模式的实例。如图3中所示,在不使用遮断来自照明灯泡1的光的遮蔽面板的情况下,将照明灯泡1安装到电梯厢的天花板。以此直接照明模式,来自照明灯泡1的光直接照射到乘客,从而存在导致乘客的眼睛暂时晕眩的隐患,且降低了电梯厢的天花板的高度。此外,由于目前主要用白炽灯作为照明灯泡1,所以电梯的内部温度不可避免地升高。
同时,电梯厢的尺寸根据其安装地点而彼此不同。电梯厢尺寸的这种差异要求准备适当数目的照明灯泡来对应于对应电梯厢的尺寸,且接着借助紧固件将照明灯泡一个接一个地分别靠手工操作安装到电梯厢的天花板或壁表面。这是极其耗费人工的任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而进行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预制反光系统,其包括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用于间接照明的反射器,所述反光系统可提供预定反射角,其适合于防止乘客的眼睛因为来自照明灯泡的强光而暂时晕眩,同时借助其反射表面的高反射性而防止电梯厢内部的发光强度恶化,且还可避免使用遮蔽面板,从而防止灰尘聚积在照明灯泡上,藉此使电梯厢内部保持清洁状态,并避免了降低天花板高度的风险,从而达到改进电梯厢的空间利用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在于提供预制反光系统,其中反光面板预制成标准化产品以有助于其组装/拆卸,从而能够批量生产且显著简化反光系统的安装。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通过提供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预制反光系统来实现上述和其它目标,所述预制反光系统包含:角落反射器,其安装在形成于天花板的角落处的每个通风孔下,同时与电梯厢的壁表面隔开20mm的距离,所述角落反射器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细长紧固件配合沟道,用于要紧固到电梯厢天花板的紧固件(例如螺丝)的插入,位于所述紧固件配合沟道下面的反射表面整体具有弧形横截面,且打褶成适合于反射光的褶状形状,形成于反射表面下端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耦合槽用于耦合灯泡安装板,且形成于反射表面上端处的耦合槽用于耦合另一反射器,角落反射器的总长略短于电梯厢内部的总长;和灯泡安装板,其搭扣配合(snap-fitted)到形成于反射表面下端(即角落反射器的下端)处的耦合槽,所述灯泡安装板用于防止来自安装在其上的照明灯泡的光直接照射到电梯厢的内部,其中所述角落反射器具有标准尺寸,因而可经由挤压或拉拔的方式来大量生产,且角落反射器的反射表面要经受表面处理以增加反射性,例如阳极氧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预制反光系统,其包含:角落反射器,其安装在形成于天花板的角落处的每个通风空下,同时与电梯厢的壁表面隔开,所述角落反射器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细长耦合板,其等距离配置在要借助紧固件耦合到安装件的角落反射器的顶部处,悬挂于所述耦合板的弧形反射板,和垂直连接到所述反射板一端的侧板,角落反射器的总长短于电梯厢内部的总长;灯泡遮蔽板,其借助紧固件(例如螺栓和螺丝)水平连接到侧板,且适合于防止灯泡的光直接照射到电梯厢的内部;细长前盖板,其垂直连接到灯泡遮蔽板一端以将安装在角落反射器下面的灯泡隐藏在视线之外;一个或一个以上附加反射器,其经配置以彼此连接或连接到角落反射器,所述附加反射器具有要借助紧固件耦合到安装件的耦合板,且反射板水平形成于耦合板的下端且具有预定宽度;和安装件,用于通过使用紧固件来紧固所述角落反射器和所述附加反射器的的耦合板,其中所述角落反射器、所述灯泡遮蔽板、所述细长前盖板、所述附加反射器以及所述安装件均经耦合以形成单个模块,从而安装到电梯厢的天花板。
有益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反光系统,具有以下效果。
第一,由于所述系统的各个反射器均具有标准尺寸和模块化结构,可经由挤压或拉拔来大量生产,所以可显著降低反射器的制造成本,且反射器可经由搭扣配合来容易地彼此耦合。因此确保了反光系统的便利安装。
第二,由于系统的反光表面朝下,所以反光表面没有被灰尘覆盖的风险。这具有维持反光系统的高反射性和简化清洁反光系统的作用。
第三,根据本发明,中间反射器的数目可适当调节。因此,反光系统的尺寸可适合于对应所有种类的电梯的尺寸。
第四,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光系统,由于各个反射器可由单个薄板制成,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显著降低反射器的制造成本,且还可简化反射器的耦合。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阅读以下的详细描述后,将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目标、特征和其它优势,附图中:
图1是说明在电梯厢中使用的间接照明模式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2是说明间接照明模式的另一实例的侧视图;
图3是说明在电梯厢中使用的直接照明模式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光系统的分解截面图;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光系统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光系统的不同组装状态的局部截面图;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反光系统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说明图7的反光系统的组装状态的侧截面图;和
图9和图10是说明图7和图8的反射器的组装程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尽管电梯厢的尺寸可根据其安装地点而改变,但所有标准乘客电梯的尺寸相同,以使得电梯门的相对侧处的前壁表面的宽度大于300mm。通常,从300mm、350mm、400mm和450mm中选择所述宽度。本发明考虑到这些标准尺寸而实现。在以下的描述中,术语“长度”是指从电梯门到电梯厢后壁的距离,且术语“宽度”是指电梯厢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光系统的分解截面图。应了解,多个反光系统对称地安装在电梯厢的相对侧处,但为了便于阐释起见仅展示一个反光系统。
如图4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光系统主要包括:角落反射器10,其经配置以固定到电梯厢天花板的角落;灯泡安装板20;和端部反射器30。根据场合要求,可添加一个或一个以上中间反射器40。
角落反射器10安装在形成于天花板角落处的每个通风孔下,同时与电梯厢的壁表面隔开约20mm的距离。角落反射器10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细长的紧固件配合沟道12,用于插入要紧固到电梯厢天花板的紧固件,例如螺丝;和反射表面14,其位于紧固件配合沟道12的下面。用于反光的反射表面14整体具有弧形横截面,且打褶成褶状形状。角落反射器10进一步具有:形成于反射表面14下端处的下耦合槽16,用于耦合灯泡安装板20;和形成于反射表面14上端处的上耦合槽18,用于耦合端部反射器30。由于应考虑到要安装在所述厢的内部,将角落反射器10的总长确定为略短于电梯厢的总长,且角落反射器10的宽度具有预定标准值。下文将描述角落反射器10的长度和宽度。
角落反射器10安装到天花板,同时与壁表面隔开约20mm的距离,用于使电梯厢的内部通风。紧固件配合沟道12采用贯穿电梯厢长度而延伸的轨道的形式。一旦紧固件(例如螺栓)插入到配合沟道12中,螺栓的头部便由沟道12收纳,以自由地纵向移动而没有脱离的风险。分别配合插入到沟道12中的多个螺栓还紧固到天花板的便利位置。以此方式,角落反射器10安装到天花板。尽管角落反射器10通常具备一个或两个配合沟道12,但配合沟道12的数目可改变以将安装的便利性最大化。优选地,反射表面14整体具有弧形横截面,且打褶为类似于褶状物。这样的褶状形状可有效地获得所要的光反射角。
灯泡安装板20搭扣配合到形成于反射表面14下端(即角落反射器10的下端)处的耦合槽16。具有近似矩形形状的灯泡安装板20用于将照明灯泡1安装于其上以防止灯泡1的直接照明。优选地,随着灯泡安装板20的阳凸起部(阳扣)搭扣配合到角落反射器10的阴凹进部(阴扣)中,灯泡安装板20以搭扣配合的方式耦合到角落反射器10。考虑到使用具有低亮度灯泡的情况,如果有必要,那么安装板20可钻有通光孔。
端部反射器30经配置以耦合到角落反射器10或下文将描述的中间反射器40。端部反射器30具有细长的紧固件配合沟道32,和位于紧固件配合沟道32下面的反射表面34。类似地,使反射表面34打褶成具有褶状形状,从而依次连接到角落反射器10的反射表面14。端部反射器30进一步具有要搭扣配合到形成于角落反射器10上端处的耦合槽18中的耦合突起36。端部反射器30的长度与角落反射器10的长度相同,且端部反射器30的宽度具有预定标准值。就端部反射器30而言,配合沟道32和反射表面34的配置与角落反射器10的配置相同。
角落反射器10和端部反射器30具有标准尺寸,且因此可经由挤压或拉拔来大量生产。优选地,角落反射器10和端部反射器30的反射表面14和34经某种表面处理(例如阳极氧化)以增加反射性。
中间反射器40用于增加反光系统的反射表面的总面积,且插入于角落反射器10与端部反射器30之间。与角落反射器10和端部反射器30类似,中间反射器40具有:要耦合到角落反射器10的耦合槽18的耦合突起42;反射表面44,其具有依次与反射表面14和34连接的打褶的褶状形状;和要与端部反射器30的耦合突起36搭扣配合的耦合槽46。中间反射器40的长度与角落反射器10和端部反射器30的长度相同,且中间反射器40的宽度具有预定标准值。优选地,中间反射器40的耦合突起42和耦合槽46,以阴-阳耦合的方式,被配置成与相应的其它反射器的相应耦合槽和突起紧密配合。根据电梯厢的尺寸,一个或一个以上中间反射器可依次彼此连接。
现在阐释角落反射器10、端部反射器30和中间反射器40的尺寸。
如图4所示,角落反射器10的宽度D1优选约为280mm。此值是考虑到大多数电梯的宽度(电梯门的边缘与电梯厢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约为300mm而确定的。为了使电梯厢的内部通风,优选将角落反射器10的一端与侧壁隔开约20mm的距离。
优选地,在端部反射器30耦合到角落或中间反射器后,暴露于外部的端部反射器30的一部分的宽度D2约为50mm,在中间反射器耦合到角落反射器后,暴露于外部的中间反射器的宽度D3约为50mm。所有反射器的标准化尺寸有助于其批量生产和安装。
图5是说明仅端部反射器30耦合到角落反射器10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是说明单个中间反射器40插入角落反射器10与端部反射器30之间的状态的截面图。通过插入适当数目的中间反射器以对应电梯厢的尺寸,有可能使照明反射系统适合于电梯厢。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反光系统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说明反光系统的组装状态的侧截面图。
如图7和图8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光系统包括: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角落的角落反射器50、灯泡遮蔽板60、前盖板70、一个或一个以上附加反射器80和多个安装件85。
角落反射器50安装在形成于天花板的角落处的每个通风孔下,同时与电梯厢的壁表面隔开。角落反射器50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细长耦合板52,其等距离地配置在角落反射器50的顶部处以借助紧固件(例如螺丝、螺栓和铆螺母)耦合到安装件85;悬挂到耦合板52的弧形反射板54;和垂直连接到反射板54一端的侧板56。优选地,由于应考虑到要安装到所述厢的内部,将角落反射器50的总长确定为略短于电梯厢的总长,角落反射器50的宽度具有预定标准值。
角落反射器50安装到天花板,同时为了使电梯内部通风而与电梯的壁表面隔开20mm的距离。通常,一个或两个耦合板52从反射板54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且间隔适当距离配置。耦合板52为薄金属或塑料板,其长度与反射板54的长度相同。耦合板52的上端弯成直角以提供紧固件耦合部分。下文将阐释耦合板52与82之间的耦合。
灯泡遮蔽板60为要借助紧固件(例如螺栓和螺丝)耦合到角落反射器50的侧板56下端的平坦薄矩形板。照明灯泡安装在反射板54与灯泡遮蔽板60之间。灯泡遮蔽板60用于防止灯泡的光直接照射到电梯厢内部的乘客。考虑到使用低亮度灯泡的情况,如果有必要,那么灯泡遮蔽板60可钻有通光孔。
前盖板70垂直连接到灯泡遮蔽板60一端,且用于将灯泡隐藏在视线之外。优选以可容易分离的方式安装前盖板70以便于更换或修理灯泡。因此,更优选的是,借助磁体74而不是螺丝和螺栓来将前盖板70附着到灯泡遮蔽板60。即,多个磁体74沿灯泡遮蔽板60前端的总长以适当间隔距离等距离地配置。当前盖板70由非磁性材料(例如塑料)制成时,对应于个别磁体74的某些磁性可吸引部件(例如铁板)经适当地配置以将前盖板70可拆卸地耦合到灯泡遮蔽板60。使用磁体可有效地使前盖板易于手动分离以对其进行更换或修理。
同时,根据电梯厢的尺寸,可能有必要将一个或一个以上附加反射器80连接到角落反射器50。为了容易连接附加反射器80,根据本发明,每个附加反射器80具有L形横截面。
附加反射器80具有:要借助紧固件耦合到安装件85的耦合板82;和具有预定宽度的水平反射板84。反射板84从耦合板82的下端横向延伸。从图中可见,为便于组装和拆卸,优选以阴-阳耦合方式将附加反射器80搭扣配合到角落反射器50。诚然,多个附加反射器80可经由相同的搭扣配合彼此耦合。
将上文所述的角落反射器50和附加反射器80组装到多个安装件85,所述多个安装件以恒定间隔距离等距离地配置。如图7中所示,角落反射器50和附加反射器80的耦合板52和82借助紧固件而紧固到多个安装件85。以这样的耦合方式,将所有上述零件50、60、70、80和85彼此组装,从而完成单个模块。通过将所得模块附着到电梯的天花板完成反光系统的安装。
现在,将参看图9和图10来阐释附加反射器80与安装件85之间的耦合方式。
在如图4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将轨道型紧固件配合沟道12耦合到紧固到电梯厢天花板的螺栓的头部。然而,轨道型配合沟道具有复杂的结构,导致制造和人工成本增加且难以施工。因此,为了方便施工和节约制造成本,本发明的耦合板82具有通过弯曲薄板而获得的L形的形式。此配置可有效辅助制造耦合板82同时节约其制造成本。此处,尽管耦合板82可借助螺丝或螺栓来耦合到安装件85,但是为了方便施工,优选使用铆螺母90。
如图9和图10中所示,正如所属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铆螺母90采用铆钉和螺母的组合的形式。在垫片配置在耦合板和安装件的相对侧处的状态下,配合在螺母中的螺栓被拧紧以便能铆钉耦合。使用铆螺母确保耦合操作相当方便。诚然,使用铆螺母的耦合方式还可应用于角落反射器50。在将耦合板耦合到安装件后,所得的反光系统具有单个组合的形式。因此,当所得组合安装到电梯厢的天花板时,可方便地安装反光系统。这使得可施工性显著改善。
同时,角落反射器50的反射板54为薄金属或塑料板,在较长时期过去后可能弯曲或变形。为了解决此问题,优选将多个钢筋条86安装在反射板54的顶部处。钢筋条86以其相对末端连接到耦合板52和反射板54的横向末端,从而用于保持反射板54的原始形状。
同样,为了改进电梯厢的内部结构,可将装饰板66附接到灯泡遮蔽板60的下表面。
诚然,上文所述的角落反射器50和附加反射器80优选为标准化的。反射器尺寸的标准化使得批量生产反射器成为可能。附加反射器80的宽度优选约为50mm。在此情况下,通过根据电梯厢的尺寸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附加反射器80的数目,有可能获得适合于电梯厢的反光系统。

Claims (13)

1.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预制反光系统,其包含:
角落反射器,其安装在形成于所述天花板的角落处的每个通风孔下,同时与所述电梯厢的壁表面隔开20mm的距离,所述角落反射器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细长紧固件配合沟道,用于要紧固到所述电梯厢的所述天花板的紧固件的插入,位于所述紧固件配合沟道下面的反射表面整体具有弧形横截面且打褶成适合于反射光的褶状形状,形成于所述反射表面下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耦合槽用于耦合灯泡安装板,且形成于反射表面上端的耦合槽用于耦合另一反射器,所述角落反射器的总长短于所述电梯厢内部的总长;和
灯泡安装板,其搭扣配合到形成于所述反射表面的所述下端处的所述耦合槽,所述反射表面的所述下端即所述角落反射器的下端,所述灯泡安装板用于防止来自安装在其上的照明灯泡的光直接照射到所述电梯厢的内部,其中:所述角落反射器具有标准尺寸,且因此可经由挤压或拉拔来大量生产;且所述角落反射器的所述反射表面经受表面处理以增加反射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进一步包含:端部反射器,其具有细长紧固件配合沟道,用于要安装到所述电梯厢的所述天花板的紧固件的插入;反射表面,其位于所述紧固件配合沟道的下面且打褶为褶状形状以依次连接到所述角落反射器的所述反射表面;和要搭扣配合到形成于所述角落反射器的所述上端处的所述耦合槽的耦合突起,所述端部反射器的长度与所述角落反射器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端部反射器的宽度具有预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进一步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中间反射器,其安装在所述角落反射器与所述端部反射器之间且耦合到所述两个反射器,每个中间反射器均具有要耦合到所述角落反射器的所述耦合槽的耦合突起;反射表面,其具有要与所述角落和端部反射器的所述反射表面依次连接的打褶的褶状形状,和要与所述端部反射器的所述耦合突起搭扣配合的耦合槽;所述中间反射器的长度与所述角落或端部反射器的长度相同,且所述反射器的宽度具有预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角落反射器和端部反射器以阴-阳耦合方式经由其耦合突起和耦合槽来彼此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角落反射器、中间反射器和端部反射器以阴-阳耦合方式经由其耦合突起和耦合槽来彼此耦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角落反射器的宽度为280mm;在所述端部反射器耦合到所述角落反射器后暴露于外部的所述端部反射器部分的宽度为5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角落反射器的宽度为280mm;在所述端部反射器耦合到所述中间反射器后暴露于外部的所述端部反射器部分的宽度为50mm;所述中间反射器耦合到所述角落反射器后暴露于外部的所述中间反射器的宽度为50mm。
8.预制反光系统,其包含:
角落反射器,其安装在形成于所述天花板的角落处的每个通风孔下,同时与电梯厢的壁表面隔开,所述角落反射器具有等距离地配置于要借助紧固件耦合到安装件的所述角落反射器顶部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细长耦合板,悬挂到所述耦合板的弧形反射板,和垂直连接到所述反射板一端的侧板,所述角落反射器的总长短于所述电梯厢内部的总长;
灯泡遮蔽板,其借助紧固件水平连接到所述侧板,且适合于防止灯泡的光直接照射到所述电梯厢的内部;
细长前盖板,其垂直连接到所述灯泡遮蔽板的一端以将安装在所述角落反射器下面的所述灯泡隐藏在视线之外;
一个或一个以上附加反射器,其经配置以彼此连接或连接到所述角落反射器,所述附加反射器具有要借助紧固件耦合到所述安装件的耦合板,和水平形成于所述耦合板的下端处且具有预定宽度的反射板;和
所述多个安装件,其用于通过使用紧固件来紧固所述角落反射器和所述附加反射器的所述耦合板,
其中所述角落反射器、所述灯泡遮蔽板、所述细长前盖板、所述附加反射器以及所述安装件均经耦合形成单个模块,从而安装到所述电梯厢的所述天花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紧固件为多个采用铆钉和螺母组合形式的铆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前盖板借助磁体可拆卸地耦合到所述灯泡遮蔽板。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角落反射器的所述反射板的顶部处安装有多个加强筋条。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灯泡遮蔽板的下表面附接有装饰板。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附加反射器耦合到所述角落反射器后暴露于外部的所述附加反射器部分的宽度为50mm。
CNB2005800012402A 2004-06-08 2005-06-07 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预制反光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05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41737A KR20050116605A (ko) 2004-06-08 2004-06-08 엘리베이터 천정에 설치되는 조립식 조명반사시스템
KR1020040041737 2004-06-08
KR2020050001031 2005-0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8719A CN1878719A (zh) 2006-12-13
CN100500545C true CN100500545C (zh) 2009-06-17

Family

ID=37290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124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0545C (zh) 2004-06-08 2005-06-07 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预制反光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50116605A (zh)
CN (1) CN10050054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38475B2 (ja) * 2008-12-27 2011-08-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間接照明灯具カバー装置
US9315362B2 (en) 2013-01-30 2016-04-19 Thyssenkrupp Elevator Corporation Snap-fit elevator lanterns
CN107406231B (zh) * 2015-03-05 2019-11-15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轿厢
US10082227B2 (en) * 2015-06-30 2018-09-25 Jeremy P. Hoffm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power and communications cables and associated hardware within crown molding
CN107388158A (zh) * 2017-08-29 2017-11-24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内氛围灯系统
CN108190666B (zh) * 2018-01-25 2020-05-19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隐形电梯及电梯隐形的方法
CN108331286A (zh) * 2018-01-26 2018-07-27 苏州沃诺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轿厢内壁的挂钩
CN112408161A (zh) * 2020-11-06 2021-02-26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及电梯轿厢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3908A (zh) * 1985-07-09 1987-0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梯厢照明装置
CN86107087A (zh) * 1986-02-19 1987-09-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室的照明装置
EP0282641A1 (de) * 1987-03-16 1988-09-21 Inventio Ag Beleuchtungssystem zur Beleuchtung des Passagierraumes von Aufzugskabinen
US5862889A (en) * 1992-05-04 1999-01-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b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3908A (zh) * 1985-07-09 1987-0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梯厢照明装置
CN86107087A (zh) * 1986-02-19 1987-09-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室的照明装置
EP0282641A1 (de) * 1987-03-16 1988-09-21 Inventio Ag Beleuchtungssystem zur Beleuchtung des Passagierraumes von Aufzugskabinen
US5862889A (en) * 1992-05-04 1999-01-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b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116605A (ko) 2005-12-13
CN1878719A (zh) 2006-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0545C (zh) 安装到电梯厢天花板的预制反光系统
US7690808B2 (en) Prefabricated light reflecting system mounted to ceiling of elevator cage
US10604380B2 (en) Elevator car
EP3265418B1 (en) Elevator car
CN102092622B (zh) 电梯吊顶
KR101281155B1 (ko) 엘이디 라인바 부착기구
KR101566453B1 (ko) 복합 엘이디 프레임 및 복합 엘이디 프레임에 조립되는 보조 프레임
US7220023B2 (en) Indirect illumination system used as ventilation path for elevator
US3636340A (en) Air-handling ceiling channel structure
CN105841064A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送风与照明集成灯具
US20050166505A1 (en) Ceiling comprising adjacent luminate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such ceiling
KR100668906B1 (ko) 엘리베이터 천정에 설치되는 조립식 조명반사시스템
US3686496A (en) Lighting troffer
US20040191071A1 (en) Prefabricated frame for ceiling fan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CN214169626U (zh) 一种线型射灯吊顶
CN220524083U (zh) 一种带有氛围灯的电器面板
KR200381715Y1 (ko) 엘리베이터 천정에 설치되는 조립식 조명반사시스템
KR200362167Y1 (ko) 엘리베이터 천정에 설치되는 조립식 조명반사시스템
KR102221686B1 (ko) 연결식 실내 led 조명등
CN111997253A (zh) 一种灯具吊顶
CN210710256U (zh) 一种具有装饰间隙的轿厢吊顶
TWM650364U (zh) 具有燈槽之格柵扶手及包含該格柵扶手的格柵
CN217057302U (zh) 一种柜体的氛围灯结构
CN20949521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led洗墙灯
KR200278026Y1 (ko) 천장등의 조립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