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61B - 恒流用户线电路 - Google Patents
恒流用户线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961B CN1004961B CN85108019.7A CN85108019A CN1004961B CN 1004961 B CN1004961 B CN 1004961B CN 85108019 A CN85108019 A CN 85108019A CN 1004961 B CN1004961 B CN 10049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wire
- signal
- resistance
- amplif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Links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01—Current supply source at the exchanger providing current to substations
- H04M19/005—Feeding arrangements without the use of line transfor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terface Circuits In Exchang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Devices For Supply Of Signal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用于连接平衡塞尖和塞环引线和不平衡PABX收发引线的恒流用户线电路;一差动放大器接收塞尖、塞环引线上来话声频信号,再送至不平衡发送引线,并对流过塞尖和塞环引线直流环流检波,产生一响应直流信号;一电压控制馈电电流源由电路连至差动放大器,响应直流信号产生一直流恒流电压,送至塞尖和塞环引线,一积分器电路接入一从差动放大器输出端到电源电压控制输入端的反馈电路,用以滤除差动放大器收到的声频信号并调产生的直流信号至近于0伏静态值。用户线路同时提供双向信号转换和直流恒流源。
Description
本发明介绍各种电话用户线电路,并更详细地介绍一种用于双向转换声频信号,并对用户线路的供电电流进行调节的用户线电路。
近代专用的自动电话交换机(PABXs)通常对用户线路提供一48伏的工作电源,这个电源是送到各用户线路的塞尖和塞环引线上的。各种用户线路或用户环路,由于和环路长度有关而一般具有不同的电阻。因此,长的用户环路基本上比短的用户环路提取更少的电流。
现有技术水平的用户线电路,一般并不对不同环路长度进行补偿,而通常把塞尖与塞环接到一个固定电压的蓄电池组。为了使接在那里的电话机工作正常,一般对用户环路最少须提供约20mA的电流。因此,对长的电话环路来说,为了产生这个最少的20mA的电流。就需要较高的电压。但是由于在短的用户环路情况下,用不必要这样高的电压(即-48V,-96V等)来驱动,结果就会浪费可观的功率。
现有技术水平的用户线电路的功率调节问题,可用大家熟知的变压器混合线圈来举例说明它包含一个用以通过直流电流而供给用户环路的大磁芯。为了不致使这个大磁芯因通过过大的直流电流而饱和,这个大磁芯要做得很大。现有技术水平的变压器混合线圈体积大而昂贵,因而不符合现代PABXs小型化的要求。
许多其他现有技术水平的电路都已指向解决调节供到各种长度的用户环路的工作功率的问题。
于1981年6月24日公布的英国专利申请案,GB2,065,418描述了一种这样的现有技术水平的电路。该英国专利申请案中描述了一种电路,这种电路可用来检测用户线路中的电流,并能产生一种正比于用户线路长度的直流电压以控制一个可变电源的电压。这个可变电压电源由一个复杂的开关功率电源装置所组成,它可随其所供电压而馈送直流电流。馈送到用户线路的电流。通过像上述变压器混合线圈那样大的磁芯线圈,因而也有同样缺点:这个缺点就是为了不致因通过大的直流电流而饱和,磁芯须做得很大。
1983年11月15日批准颁发给MITEL公司的加拿大专利中描述了另一种用户线电路。这种现有技术水平的Mitel电路在工作中检测用户线路从一个高压电源所提取的超过预定门限值的工作电流,并在那里相应地把一个低压电源接到线路上去,这样就降低用户线路所提取的电流。在检测到的用户线路所提取的电流降低到第二个较低的门限值的情况下,就会重新接上高电压电源。
因为Mitel装置在两个独立的电源电压间转换,在用户线路很短但又不足以提取超过第一种预定的门限值的情况下,就会浪费供到线路上去的功率。
无论英国专利申请案或加拿大的Mitel专利案所描述现有技术水平的用户线电路都不适于在用户线路中来去传送声频信号。因此在现有技术水平的电路中,为了实现这样的声频信号的传输,就需要另外的电路。
本发明利用差动放大器来检测用户环路中的馈电电流,并对用户环路传送声频信号。差动放大器使检测出的馈电电流与一个门限值(用来确定前述恒定的电流值)进行比较,从而产生一个随用户环路中的馈电电流变化(因环路电阻变化等的结果)值而变化的直流电压信号。为了从该直流电压信号中去掉声频信号分量,该直流电压信号要通过一个积分器电路,并被输入到一个用来随环路馈电电流的增、减而相对应地减、增环路的馈电电压的电压控制的直流电源,以便保持恒定的馈电电流。由差动放大器产生的直流信号被积分器电路调整到一个接近OV的静态值,以便使从用户环路中收到的声频信号能直接输送到一个接到PABX的不平衡的发送引线上去,而并不需要直流阻塞信号转换电路。
这样,本发明的用户线电路对各种不同长度的用户环路能自动调整其直流馈电电压,以便保持恒定的馈电电流。
为了更进一步地减少功耗,须将电源电压限制到一个最大值,接近-28V,并通过小阻值的馈电电阻送到用户线路上去。
为了保持恰当的交流阻抗匹配,从用户环路接收到的声频信号要被通过馈电电阻,以相同相位反馈到环路。因而就可得到一种交流的视在匹配阻抗,其阻抗要比馈电电阻独自提供的阻值大。
总的说来,本发明是一种用来连接到塞尖和塞环的平衡引线和不平衡的收、发信引线上去的恒定电流的用户线电路;这种电路包括一个第一电路,它产生直流馈电电压,并把它输送到平衡的塞尖和塞环引线上去,以引起通过的馈电电流;一个第二电路,它把载在平衡线上的来话声频信号传送到不平衡的发送引线,并对前述流过塞尖与塞环的平衡引线的馈电电流进行检波,再和预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而产生一个反应到那里的直流信号;以及一个第三电路,它用来把由不平衡的接收引线所载的去话声频信号传送到平衡的塞尖和塞环的引线。本发明还包括一个第五电路,它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电路,以便检测直流信号电平的变化,并变更所产生的反应到那里的馈电电压,由此而保持恒定的馈电电流。于是声频信号就在平衡的和不平衡的引线之间被双向转换,同时对平衡的塞尖和塞环引线提供恒定的馈电电流。
更准确地说,本发明是一种用来接到平衡的塞尖和塞环引线和不平衡的收、发信引线的恒定电流的用户线电路,它包括一个用来差动地接收由塞尖和塞环所载的来话声频信号的放大器,从而检测流过塞尖和塞环引线的电流而产生一种反应到那里的,调制过的直流信号并把它传送到发送引线上;一个第一电路,它被接在放大器和供电电路之间,用来对调制过的直流信号进行滤波,并把它调整到接近OV.的静态幅度;一个连接到第一电路的电源电路,它是用来接收滤波过的直流信号,并把一个反应到那里的、恒流的直流电压送到塞尖和塞环引线;以及一个第二电路,它是用来接收从接收引线来的去话声频信号并差动地把收到的去话信号送到塞尖和塞环引线,藉以把声频信号在平衡与不平衡的引线间进行双向转换,并同时把恒定的电流供到平衡的塞尖和塞环引线。
更准确地说,本发明是一种用来连接到平衡的塞尖和塞环引线和不平衡的收、发引线的恒流用户线电路,它包括用来连接到平衡的塞尖和塞环引线的塞尖和塞环端子;一个被连接到塞尖与塞环端子和不平衡的发送引线的第一差动放大器,它是用来把载在塞尖和塞环端子上的来话声频信号转换到发送引线,并检测流过塞尖和塞环端子上的直流环路电流后再产生一种反应到那里的直流信号;一个被连接到第一差动放大器的一个输出端的积分器电路,它是用来对来话声频信号进行滤波,并把直流信号调整到接近OV.的静态值。此外,本发明还包括一个接到积分器电路的一个输出端的电平偏移电路,它是用来产生直流环路电流,并随由积分器电路来的、调整过的直流信号的接收而把这个直流环路电流送到塞尖和塞环端子;一个第二差动放大器,它具有一个连接到不平衡的接收引线的输入端和被一路接到塞尖和塞环端子的输出端,它是用来接收由接收引线所载的去话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差动地送到塞尖和塞环端子;以及一个电路,这个电路是用来消除接收引线上所载的去话信号而不会被送到发送引线的,依靠这个电路,声频信号就被在平衡的与不平衡的引线之间进行双向转换,随第一差动放大器检测到流过那里的直流环路电流而同时把恒定的直流环路电流供到平衡的塞尖和塞环引线。
结合下图,参考以下说明就可对本发明更加了解清楚: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方案的电路原理图。
参看图1,图中塞尖和塞环端子T和R被接到电阻1和2。塞尖和塞环T和R一般也是被接到通向远方电话机的用户回路的塞尖和塞环引线上的。通过输入电阻4和5,差动放大器3的正、反向输入端被对应地接到塞环和塞尖端子R和T,并对应地通过平衡电阻RB2接地和RB1。通过一个反馈电阻6,差动放大器3的一个输出端被接到它的反向输入端。
通过检测电阻7和8,差动放大器3的反、正向输入端也在对应的通路中被对应地接到馈电电阻2和1。通过电阻9,放大器3的正向输入端被接到基准电压源REF。
通过电阻11,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端被接到差动放大器10的一个反向输入端。差动放大器10的正向输入端被接到地端而通过电容12,其输出端被接到它的反向输入端。于是差动放大器10就被组成一个熟悉的积分器电路。
通过电阻13,差动放大器10的输出端被接到差动放大器14的反向输入端。差动放大器14的正向输入端被接到地端。差动放大器14的输出端被接到PNP晶体管15的基极输入端,通过正偏电阻16,其射极被接到最好是5V.的+V电源。晶体管15的集电极被接到NPN晶体管的基极。晶体管17的基极一路被接到它的射极端,并通过电阻18,被接到直流电源-28V。晶体管17的集电极一路通过电阻19被接到它的基极,并通过反馈电阻20被接到差动放大器14的反向输入端。
差动放大器14,晶体管15和17和电阻13、16、18、19和20组成一个电平偏移电路,它被虚线框出。
电平偏移电路21在技术上的不同名称为自动置零电路。电平偏移电路21产生一个预定的门限值电压,并将它传送到塞环馈电点RF,目的是使从差动放大器10送来的输出电压保持在一个静态幅度接近OV.,这将在以下详述:
晶体管17的集电极被接到一个称为塞环馈电点RF的节点,在节点上接着电阻2和电流检测电阻7。
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端也被接到声频信号发送端VX。
一个声频信号接收端子VR,通过电阻23,被接到放大器3的正向输入端,并被通过输入电阻25而接到差动放大器24的反向输入端。差动放大器24的一个正向输入端被接到地端。差动放大器24的输出端被接到NPN晶体管28的基极。通过电阻29,放大器24的反向输入端也被接到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端。
晶体管28的集电极被接到电压源+V,而它的射极被接到电阻27,并被接到连接馈电电阻1和电流检测电阻8的节点上(称为塞点馈电点TF)。塞尖馈电点TF,通过电阻30,也被接到门限偏移电路21的反馈电阻20。
电阻25、27和29的阻值确定放大器24的增益。
图中示出一个差动放大器31,它的一个反向输入端被通过一个输入电阻32而接到塞环端子R,而它的一个正向输入端被通过一个输入电阻33而接到塞环馈电点RF。放大器31的反向、正向输入端还被对应地通过平衡电阻RB3和RB4而接到地端。差动放大器3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34,被接到差动放大器3的反向输入端,而差动放大器3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35,被接到REF端子。为了保证正确的纵向平衡,平衡电阻RB4的阻值最好是等于电阻35和RB3的并联组合电阻值。
为了考虑提供恒流馈电电路的工作,差动放大器3,通过对跨在近于等值的输入电阻5和7上的电压进行检波而检测流过馈电电阻2的电流,并且通过近于等值的输入电阻4和8而对跨在馈电电阻1上的电压进行检波。在本发明成功的样机中,电阻4、5、7和8各为近于80Ω。跨在电阻1和2上的电压被差动放大器3相加,并在那里与通过电阻9而送到REF端子上的基准电压(即由该用户线电路所要接通的PABX所产生的电压)进行比较。
在环路电流突然变化(即由于用户环路中的电话机将要摘机所致)的情况下,差动放大器就产生一个直流电压,这个电压是由被检测出的环路电流和所需要的环路电流(由送到REF端子上的基准电压所决定)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而产生的。这个直流电压被通过积分器电路而送到电平偏移电路21;为的是要变动通过馈电电阻2而送到塞环端子上的电压,并从而提供所需要的恒定电流值。
电平偏移电路21的输出电压是按照供到那里的直流电压的幅度而继续变化的,一直到差动放大器3产生静态幅度为0伏,同时表示出恒定的馈电电流等于所需的恒定环路电流时才停止变化。
接有电容12和电阻11的差动放大器10组成前述的积分器电路,它是用来去除塞尖和塞环引线上的、和由差动放大器3所收到的交流声频分量的。因为差动放大器10的正向输入端被接到地端,所以在它的反向输入端上的直流电压就被拉向0伏。因此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电压就被调整到接近0伏的静态值。
电容12与电阻11连接而确定随环路电路的变化而调整到前述静态幅值为0伏所需要的调整时间。本发明的成功样机中的这个调整时间为30msec。
从差动放大器10输出的电压被放大器14所接收,这个输出电压就反应到PNP晶体管15的基极。当送到基极的电压变化时,晶体管15的集电极电流就相应地变化。晶体管15的集电极电压要比-28V.(晶体管17的基-射极间电压)高出近0.7V.。因而流过晶体管15的集电极电流就近似等于0.7V.除以电阻18的阻值再加上流入晶体管17的基极电流。流入晶体管17的基极电流等于流过晶体管17的集电极电流除以该晶体管的直流电流增益。
流过晶体管15的集电极电流可提供足够的、跨在电阻18上的基-射极电压,以驱动晶体管17。为了对晶体管17的基极提供足够的电流,电阻16要具有足够小的阻值(在本成功样机中为3KΩ)。
电阻18对电阻19的电阻比值要选择得使晶体管17能随流过晶体管15的、足够小的集电极电流而截止。特别是在晶体管15导通足够小的集电极电流的情况下,晶体管17的基-射极间的电压降到门限值以下。因此电阻16对电阻18的比值可确定流过晶体管15的集电极而致使晶体管17截止的电流值。
电阻19把从晶体管17的集电极送来的负反馈供到它的基极,以保证稳定度。电阻19对电阻16的比值可确定从晶体管15的基极到塞环馈电点RF的增益为这样的增益,以致使从放大器10的输出到电平转移电路21的塞环馈电点RF的增益为近于1。
于是出现在晶体管17的集电极上的、电平偏移电路21的输出电压就被偏移到一个幅度,对这个幅度来说,放大器10的输出端(即电平偏移电路21的输入端)是近于0伏(由于它的正向输入端被接地的结果)。
检测到用户回路电流与基准电压REF之间的关系(当差动放大器3已经回复到它的静态值0伏时)可用下式表示:
(R6/R9)*REF=〔(R6/R4)*I*R1〕+〔(R6/R7)*I*R2〕,式中I是回路电流,R1、R2、R4、R6、R7和R9分别是电阻1、2、4、6、7与9的电阻,因此,用户回路的电流I,就能直接用基准电压REF来控制。
在这个成功的样机中,随着向差动放大器3的正向输入端施加约-11伏的基准电压REF而发生约有26mA的恒定馈电电流。
在塞尖端子被短路接地的情况下,馈电电阻1中就没有电流流过。因此,当话机摘机时,差动放大器3就检测到约等于话机摘机时所检测的电压的一半。结果,为了要使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应回复到它的静态值0伏,电平偏移电路21就没法提供附加的电流。因此,当电平偏移电路21没法把附加电流供到接地的塞环时,就要消耗可观的功率。
为了克服关于塞环端子R接地时,所引起的功率损耗问题,差动放大器31检测到流经馈电电阻2的电流,并且在此情况下,检测到的电流超过了预定的门限值时,放大器31就产生出一个附加的基准电压,该电压是用来供到差动放大器3的反向输入端的目的,是为了使因此而产生的直流信号的幅度减小。因此,就限制了电平偏移电路21所提供的电流。
在这个成功的样机中,电阻32与33,每只为近于400KΩ,电阻35为近于2MΩ,其合成的门限电流为近于33mA。因此,在流经馈电电阻2的电流比33mA左右要大些的情况下,差动放大器31就产生近于-5伏的负压(是差动放大器31的负电源总线)。该近似-5伏的输出电压经电阻34被供到差动放大器3的反向输入端。在这个成功的样机中,电阻34为近于470KΩ,因此,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就稳定在直流静态电压的稍正的一边,而差动放大器10的输出,就稳定在直流静态电压的稍负的一边。因此,电平偏移电路21的电流输出就限定在近于36mA。电流所以要限定在近36mA(是与33mA相反)处,就是为了不使电路21起振荡;因为如果电流限制在33mA时,就会起振荡。
差动放大器31最好是集电板开路输出。这样,在正常操作时,流经馈电电阻2的电流,就会比近于33mA的门限值小一些,而差动放大器31的输出就会呈现出高阻抗状态。
为了进行声频信号传输,现在就要研究本项发明的操作情况。从用户环路并由塞尖和塞环的T和R端所载的声频信号经过输入电阻4和5,而施加到差动放大器3。声频信号被平衡电阻器RB1和RB2所衰减,以使由差动放大器3的电源总线所限定的电压不致超出范围之外。反馈电阻6与RB1的并联组合,最好作成让它等于电阻RB2,23与9的并联组合值。目的是要使放大器3的反向与正向输入端之间有等效阻抗,以保证恰当的纵向平衡。
在塞尖与塞环端子T和R之间的阻抗,应调到标准值600Ω,如下文所述。
差动放大器3的交流增益,是由反馈电阻6与输入电阻4的电阻比值所确定。在这种成功的样机中,电阻1和2每只均为50Ω,反馈电阻6为521KΩ,输入电阻4约为80KΩ;差动放大器3的交流增益约为0.71dB。
在声频信号接受端子VR上收到的来自PABX的信号,被送到差动放大器24,由此经过馈电点TF与RF,并经过电阻1和2,送到塞尖与塞环T和R端上。
特别是在馈电点TF的电压VTF,可以用下式表明:
VTF=-R27/R25*VR
而在馈电点RF的电压VRF,可以用下式表明:
VRF=-R20/R30*VTF
式中R27、R25、R20与R30分别为电阻27、25、20与30的阻值。为了确定交流信号的增益为-1,电阻20与30的阻值最好相等(在这种成功的样机中均为80KΩ),并且电阻25与27分别为296KΩ和80KΩ左右。
于是在塞尖馈电点TF呈现的信号,经过电阻30送到电平偏移电路21,并且经放大和反向以后,就有-1的增益,在VR端上呈现的信号就差动地施加到塞尖与塞环的T和R端。
因此,当跨接在塞尖与塞环的T和R端子上的负载为600Ω时:
V塞尖-V塞环=-0.463*VR,或
(V塞尖-V塞环)/VR=-6.68dB
如上所述,在塞尖与塞环两端之间的输入阻抗,应为标准值600Ω。当采用50Ω的馈电电阻1和2时,为了使输入阻抗为600Ω,由塞尖与塞环的端子T和R上所载的、并由差动放大器3收到的部分信号,通过电阻29和差动放大器24被正向反馈到塞尖与塞环端子T和R。通过把一部分收到的信号送到馈电点TF与RF,就会使馈电电阻1和2的视在阻抗大于50Ω。在这种成功的发明样机中,为了使视在输入阻抗能有600Ω,电阻29就取值为208KΩ。
在VR端子上收到的来自PABX并且送到塞尖和塞环端子T和R的信号,需要抵消掉,以不致被差动放大器3所收到,并且要施加到VX端子上。这样,在VR端子上收到的一部分信号经过电阻23,被送到差动放大器3的正向输入端,结果就使经过放大器24而送到放大器3的反向输入端的反向接收信号得以抵消。
总之,本发明的这种用户线电路利用一种差动放大器。利用一个负反馈电路,这种差动放大器的输出被调整到直流0伏(当用户电话离钩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一个给用户环路馈送恒定电流的压控电源。该差动放大器也能把从用户环路收到的声频信号经过不平衡的端子,直接送到专用自动电话交换机。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各种不同的元件可以完成多种功能,因而节省了大量元件。例如:电平偏移电路21能向环路提供恒定的直流电流,同时又能用从塞尖馈电点TF收到平衡的声频信号来驱动塞环馈电点RF。差动放大器24能将声频信号传送到从不平衡的接收引线来的塞尖和塞环的馈电点去,而同时,又把从塞尖和塞环的端子T和R收到的部分声频信号,反馈到馈电点,以便提供约有600Ω的标称交流匹配阻抗。差动放大器3将从用户回路接收到的交流信号,经过VX端子送到专用自动电话交换机,而同时又对电阻1和2中的环路馈电电流进行检测,并且产生直流电压,以便控制电平偏移电路21,和抵消从VR端子收到的信号,以免被送到VR端子。
由于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电压被调到0伏,所以接收到的声频信号就可以经过VX端,直接施加到在专用自动电话交换机内配备的编码解码器或模-数转换器上去,因为这个PABX这样一般会在直流信号从放大器3直接送到那里的情况下出错。
此外,为了从电池的低压(-28伏)电源提供足够的环路电流,本发明中的馈电电阻1和2还能做得阻值更小,通过反馈电路来把一部分收到的信号送到塞尖和塞环的馈电点TF和RF,而使输入阻抗还能保持在600Ω的标称值上。
因此,本发明是一种综合交流信号转换电路,和需要较少而便宜的元件的恒流馈电电路。
如上所述,由塞尖与塞环的端子T和R所载的,并由差动放大器3收到的一部分信号,经过电阻29和放大器24,以同相位反馈到塞尖和塞环的端子T和R,以便得到一个600Ω的输入阻抗。同时,在VR端子上收到的一部分信号经电阻23施加到差动放大器3的正向输入端,结果经过放大器24而施加于放大器3的反向输入信号就会被抵消。在欧洲各国中,需要匹配复杂的输入阻抗。因此,在用户线电路用于这些国家的情况下,电阻29和23可以用复杂的反馈网络来代替。
现在一个能熟练掌握本发明的技术的人,就能想到其它各种实施方案或改动它。
例如:在差动放大器14和24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以直接地驱动塞尖和塞环的馈电点RF和TF的情况下,晶体管15、17和28就可以省掉。
此外,为了使信号的带宽增加,差动放大器3,可以用两只等值的差动放大器来代替。
就象在权利要求中至今规定的那样,所有这些实施方案或改动,都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目标之内。
Claims (32)
1、恒电流用户线电路用来连接到平衡的塞尖和塞环引线T和R,还接到不平衡的发送与接收的引线VX及VR,它包含:
(a)用来产生直流馈电电压,并把它送到上述平衡的塞尖与塞环的引线T和R的电平偏移电路,以便使馈电电流流过;
(b)放大器3,它是用来把上述平衡的T和R引线所载的来话声频信号,送至上述的不平衡的传送引线VX;
(c)放大器24,它是用来接收上述不平衡的收信线VR所载的去话声频信号,并把该信号差动地送到上述平衡的塞尖与塞环的引线T和R;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d)上述放大器3也检测上述的馈电电流,该电流是流经上述的平衡塞尖与塞环引线T和R的,并把上述馈电电流与预先规定的门限值信号REF进行比较,并由此响应产生一种直流信号,和
(e)上述电平偏移电路21包括放大器14,该放大器14的一路被连接到上述的放大器3,以便检测上述直流信号的变化,并改变由此反应而产生的馈电电压,因此保持上述的馈电电流恒定,
从而上述的音频信号与上述送到平衡的塞尖与塞环线的恒定馈电电流,同时在上述的平衡与不平衡引线之间双向转换。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规定的恒定电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上述的放大器3是一只差动放大器,它是用来差动地接收上述由塞尖和塞环引线T和R所载的来话声频信号,以便检测流经上述的塞尖与塞环引线T和R的直流环路电流,并且由此响应所产生调整过的直流信号,送到上述的发送引线VX。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规定,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还有一只放大器10,一路被连接到上述的放大器3,以滤除并把上述被调制过的直流信号调整到近似0伏的静态幅度。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规定的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上述电平偏移电路21,再被连接到电源-28伏;并随着接收上述已经滤波的直流信号,而把恒流直流电压送到上述的塞尖与塞环引线T和R。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规定的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一个附加的放大器31被连接到上述的电平偏移电路21,以检测上述塞环引线R上的地电位,并据此减少作用于上述塞尖与塞环引线的上述直流电压;这样,上述的直流环路电流就被减小。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规定的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
(a)馈电电阻1和2具有小的电阻值,一路被接在上述的塞尖与塞环引线T和R之间,以及上述的电平偏移电路21,并且被经过晶体管28接到上述放大器24的输出端。
(b)电阻29一路被接在上述放大器3的输出端和放大器24的输入端之间,以把上述接收到的部分输入,送到上述放大器24的输入端。
从而上述的部分信号就被送到上述馈电电阻1和2,于是就使上述馈电电阻的视在阻值上升到上述小电阻的阻值以上。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规定的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上述的放大器3接收到一种预定的基准电压REF,并与跨在上述馈电电阻1和2的电压相加,再与上述预定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而据此产生上述直流信号。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所规定,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上述的放大器10是一只有反向输入的差动放大器,由此,一路经过电容器12被连接到它的输出电路,并经过输入电阻11被连接到放大器3的输出,由此就把正向输入连接到地,并把它的一个输出接到电平偏移电路21的电压控制输入端。
9、如权利要求4至7中所规定的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上述放大器24是用来接收去话声频信号的差动放大器,该差动放大器含有一个被一路连接到上述不平衡的接收引线VR,和含有一个经过上述晶体管28而被连接到上述的塞尖引线T的输出端,并通过电阻30而接到上述电平偏移电路21的输入端,以将上述收到的去话信号,送到上述的塞尖引线T,并经反向而再经过上述电平偏移电路21,把上述的去话信号送到上述的塞环引线R。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所规定的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还有电阻23是用来抵消上述去话信号,以免被送到上述不平衡的传送引线VX。
11、如权利要求1中所规定的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
(a)上述的放大器3是被连接到上述塞尖与塞环引线T和R的第一差动放大器,并被连接到上述不平衡的传递引线VX上,以便传送来话声频信号(这种声频信号是由上述的塞尖和塞环的引线送到上述的发送引线)并且检测直流环路电流,该电流是流经上述塞尖与塞环的引线并由此反应而产生直流信号;
(b)积分器电路5被连接到上述第一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端,以便滤除上述来话声频信号,并调整上述的直流信号,使其成为约有0伏的静态幅度;
(c)上述电平偏移电路21被连接到上述的积分器电路5的输出,并且产生上述的直流环路电流,并随着接收上述从积分器电路传送来的调整直流信号,而把直流环路电流送到上述的塞尖和塞环的引线T和R;
(d)上述放大器24包含一只第二个差动放大器,它具有一个被连接到上述的不平衡接收引线VR的输入端,和一个被连接到上述的塞尖与塞环引线T和R的输出端,用来接收去话信号,该去话信号是由上述的接收引线VR并差分地将上述收到的信号,送到上述的塞尖和塞环引线T和R上;并且
(e)还有一只电阻23被连接到第一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端,和接收引线VR,以抵消上述去话信号,以免被送到发送线VX上去,该信号是由接收引线VR送来的。
从而声频信号就在上述平衡与不平衡的引线当中进行双向转换,并且同时随检测上述的流经其中的直流环路电流而将恒定直流环路电流送到上述平衡塞尖和塞环引线上。
12、如权利要求11中所规定的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
(a)第一只小阻值的馈电电阻2,被连接在上述电平偏移电路21的输出端,和上述的塞环引线R之间,以便使上述发生的直流环路电流,传至塞环引线R上;
(b)第二只小阻值的馈电电阻1,被连接在上述塞尖引线T上,以把上述的直流环路电流从上述的塞尖引线传到接地端;还有
(c)一只附加的电阻29被从第一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端连到第二只差动放大器24的输入端,用来把上述收到的一部分来话信号,从第一只差动放大器3的输出端传到上述第二差动放大器24的输入端,以便通过上述第1只和第2只馈电电阻,重新作用到上述的塞尖与塞环引线T和R上,这样,上述的第1只和第2只小阻值的馈电电阻的视在阻抗就会上升。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规定的恒流用户线电路,其特点在于:具有第1个和第2个输入端的第3差动放大器31,一路被跨接到上述第1个馈电电阻2,以检测流经上述第1个馈电电阻2的电流已超过第1个门限值并表明上述塞环引线R,已被接地,同时产生一个信号,以便作用到上述第1个差动放大器3,到该处反应为升高上述直流信号的静态幅度至正电压值,而使经过调整的上述积分器电路5送来的直流信号降低,并使送到上述塞尖与塞环引线T和R去的直流环路电流减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A000476683A CA1231480A (en) | 1985-03-15 | 1985-03-15 | Constant current line circuit |
CA476,683 | 1985-03-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85108019A CN85108019A (zh) | 1986-09-10 |
CN1004961B true CN1004961B (zh) | 1989-08-02 |
Family
ID=4130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85108019.7A Expired CN1004961B (zh) | 1985-03-15 | 1985-11-02 | 恒流用户线电路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4723280A (zh) |
JP (1) | JPS61214655A (zh) |
CN (1) | CN1004961B (zh) |
CA (1) | CA1231480A (zh) |
DE (1) | DE3531260A1 (zh) |
FR (1) | FR2579048A1 (zh) |
GB (1) | GB2172472B (zh) |
IT (1) | IT11853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1255026A (en) * | 1986-12-24 | 1989-05-30 | Mitel Corporation | Dc control circuit |
CA1257027A (en) * | 1987-03-10 | 1989-07-04 | Rolf Meier | Compensation circuit for use with an integrating amplifier |
JPH0671295B2 (ja) * | 1987-04-06 | 1994-09-07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加入者線給電回路 |
US5359655A (en) * | 1991-06-06 | 1994-10-25 | U.S. Philips Corporation | Supply circuit for a telecommunication line, providing highly symmetrical and rapid response to line voltage disturbances |
CN1067197C (zh) * | 1994-06-22 | 2001-06-13 | 熊焰明 | 用户接口低内阻馈电装置 |
JP2845181B2 (ja) * | 1995-09-22 | 1999-01-1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加入者回路 |
GB2360906B (en) * | 2000-03-31 | 2003-10-15 | Mitel Corp | Constant current line circuit with class featur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157175B (de) | 1961-10-24 | 1963-11-14 | Deutsche Erdoel Ag | Sicherheitskopfstueck zum Heben von Schwerstangen und Bohrgestaenge |
CH599731A5 (zh) * | 1976-03-02 | 1978-05-31 | Ibm | |
US4203009A (en) * | 1977-08-17 | 1980-05-13 | The Post Office | Unbalanced/balanced converter circuits |
JPS5921237B2 (ja) * | 1978-02-01 | 1984-05-18 | ミテル・コ−ポレ−シヨン | 電話ライン回路 |
US4278847A (en) * | 1979-02-26 | 1981-07-14 | Tii Corporation | Transformerless hybrid circuits |
GB2055021B (en) * | 1979-07-24 | 1983-03-30 | Mitel Corp | Telephone line circuit |
GB2065418B (en) * | 1979-12-06 | 1984-02-15 |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 Telephone line feed |
US4317963A (en) * | 1980-09-22 | 1982-03-02 |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utilizing impedance synthesizer and shared voltage source for loop current regulation control |
CA1154185A (en) * | 1981-01-23 | 1983-09-20 | Patrick R. Beirne |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
SE452385B (sv) * | 1981-02-17 | 1987-11-23 | Western Electric Co | Batterimatningskrets |
CA1157175A (en) * | 1981-02-20 | 1983-11-15 | Mitel Corporation | Power saving line circuit |
US4431868A (en) * | 1981-07-09 | 1984-02-14 |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 Solid state telephone line interface circuit with ringing capability |
DE3138649A1 (de) * | 1981-09-29 | 1983-04-14 | TE KA DE Felten & Guilleaume Fernmeldeanlagen GmbH, 8500 Nürnberg |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speisung einer teilnehmerendeinrichtung |
CA1179078A (en) * | 1982-06-04 | 1984-12-04 | Stanley D. Rosenbaum | Active impedance line feed circuit |
GB2132448B (en) * | 1982-12-07 | 1986-03-12 |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 Telephone subscribers' line interface circuit |
CA1182230A (en) * | 1982-12-17 | 1985-02-05 | Patrick R. Beirne |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
US4600811A (en) * | 1982-12-28 | 1986-07-15 | Nec Corporation |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
US4563547A (en) * | 1983-03-07 | 1986-01-07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Loop-start/ground-start line interface circuit |
CA1200938A (en) * | 1983-09-30 | 1986-02-18 | Mitel Corporation | Voice and data interface circuit |
US4532381A (en) * | 1984-02-13 | 1985-07-30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Active impedance line feed circuit |
-
1985
- 1985-03-15 CA CA000476683A patent/CA1231480A/en not_active Expired
- 1985-06-24 US US06/747,705 patent/US4723280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85-07-17 GB GB08518066A patent/GB2172472B/en not_active Expired
- 1985-07-26 IT IT21729/85A patent/IT1185313B/it active
- 1985-08-31 DE DE19853531260 patent/DE3531260A1/de active Granted
- 1985-09-04 JP JP60196842A patent/JPS61214655A/ja active Pending
- 1985-11-02 CN CN85108019.7A patent/CN100496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1985-12-24 FR FR8519368A patent/FR2579048A1/fr not_active Withdra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8518066D0 (en) | 1985-08-21 |
FR2579048A1 (fr) | 1986-09-19 |
GB2172472A (en) | 1986-09-17 |
GB2172472B (en) | 1988-12-07 |
IT8521729A0 (it) | 1985-07-26 |
CN85108019A (zh) | 1986-09-10 |
US4723280A (en) | 1988-02-02 |
CA1231480A (en) | 1988-01-12 |
JPS61214655A (ja) | 1986-09-24 |
IT1185313B (it) | 1987-11-12 |
DE3531260A1 (de) | 1986-09-18 |
DE3531260C2 (zh) | 1990-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6269B (zh) | 便携无线电收发机的多电平功率放大电路 | |
US4203009A (en) | Unbalanced/balanced converter circuits | |
US3916110A (en) | Line circuit employing constant current devices for battery feed | |
CN1004961B (zh) | 恒流用户线电路 | |
CA1255026A (en) | Dc control circuit | |
WO1983001163A1 (en) | Balanced current multiplier circuit for a subscriber loop interface circuit | |
US4727535A (en) | Telephone network coupler | |
CN1003272B (zh) | 交换机的供电电路 | |
US4214130A (en) | Signal coupler | |
CN1004600B (zh) | 适用于源滤波器电路的放大电路 | |
US4588860A (en) | Battery feed circuit for telephone subscriber line | |
US3748400A (en)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attenuation compens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 subscriber stations | |
US4433215A (en) | Solid state hybrid circuits | |
US4674117A (en) | Subscriber line circuit having an improved offhook supervision circuit | |
GB2106755A (en) | Detector circuit for communication lines | |
US4856058A (en) | Office line interface circuits | |
US3920925A (en) | Ground isolating circuit | |
US6825686B2 (en) | Line interface circuit, associated line driver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JPS6230546B2 (zh) | ||
CN85107283B (zh) | 电话系统中的电路 | |
CN1003069B (zh) | 用户线电池供电电路 | |
SU1656690A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двустороннего усилени тональной частоты | |
JP2543210Y2 (ja) | バランス信号伝送回路 | |
US20050094802A1 (en) | Direct access arrangement | |
KR820002311Y1 (ko) | 전화기내의 국선 전압을 이용하기 위한 회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3 | Decision | ||
GR02 |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