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5358C - 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和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 - Google Patents

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和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5358C
CN100495358C CNB2003801058743A CN200380105874A CN100495358C CN 100495358 C CN100495358 C CN 100495358C CN B2003801058743 A CNB2003801058743 A CN B2003801058743A CN 200380105874 A CN200380105874 A CN 200380105874A CN 100495358 C CN100495358 C CN 10049535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anagement structure
data management
fil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58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6474A (zh
Inventor
五十岚隆史
洪博哲
上田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726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6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53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535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以容易利用的数据管理构造把记录在数字照相机等摄影机器和数字照相机用介质、CD-R等信息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记录到另一存储装置上,使计算机具有作为生成新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的装置的功能的程序,即在数据记录源的存储装置中,存在由规定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当在数据提供源的摄影机器等中有用同一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追加数据时,在存储装置的第2文件夹下位层上维持数据管理构造的状态下生成附加该追加数据的新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通过以数据管理构造为单位顺序追加数据,用户不需要在意数据管理构造进行数据的写入,就可以简单地进行数据的写入。

Description

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和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和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特别是涉及用于以容易利用的构造把与图像关联的数据写入另一存储装置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和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照相机和带照相机手机等的摄影机器的普及,把照片图像作为数字数据利用的用户增加。在数字照相机和带照相机的手机中,在内置于机器中的存储装置和可以在机器上装卸的各种介质等上记录照片图像,可以使用机器的显示装置阅览照片图像,但因为照片图像的数据尺寸大,而另一方面内置于机器中的存储装置和介质的存储容量不太大,所以频繁拍摄照片的用户需要把照片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另一存储装置。
例如,在特开2002-185896号公报中,揭示了可以简单地备份用数字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处理服务方法及其系统。如果采用上述公报,则附属或者内置于小型、质量轻的数字照相机中的记录介质的容量是8~16MByte左右,另一方面,当以高画质模式拍摄时,因为图像1张的数据量就接近1MByte,所以在该记录介质中只能拍摄10张左右的照片,另外,因为记录介质价格高,所以不能购买多块作为预备的记录介质,对于此问题,揭示了这样的方法,即在使用配置在店铺中的服务终端进行图像数据备份的服务中,进行读入被存储在用户的数字照相机存储器中的摄影图像数据的步骤,和把读入的摄影图像数据保存在用户可以存取的记录介质中的步骤的方法。
另外,当是对个人电脑操作不熟悉的用户时,用把安装在数字照相机上的各种介质插入个人电脑槽读入图像数据,或者把数字照相机和带照相机手机与个人电脑连接向个人电脑转送拍摄到的照片的图像数据等的方法,在个人电脑内存储图像数据,使用预先安装在个人电脑内的图像显示应用程序进行图像数据的显示、阅览。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85896号公报(第3-第7页,图1)
在把记录在数字照相机和带照相机手机等的摄影机器、数字照相机用的介质中的图像数据记录在个人电脑的硬盘和CD-R等信息记录媒体中时,当把一台摄影机器或一个介质内的图像数据写入一个存储装置中时,只要把图像数据或者存储图像数据的文件夹直接写入存储装置即可,但当把记录在多台摄影机器或多个介质中的多张图像数据或文件夹集中记录在一个存储装置中时,如果没有以用适宜名称的文件夹构成的数据管理构造(文件树构造)记录图像数据和文件夹,则在使用应用程序利用数据时,不知道在哪里记录着哪个摄影机器或介质的图像数据,非常不方便。
特别是在数字照相机时,因为由于制造照相机的制造商的原因,数据管理构造和文件夹的名称不统一,所以当把多个数字照相机的图像数据整理在一个存储装置中时,如果直接拷贝图像数据和文件夹,则数据不能统一性数据记录构造,另外,当文件夹名重复的情况下还产生不能拷贝的情况。
因此,当把记录在多个摄影机器和介质中的图像数据写入一个存储装置时,需要用户自己考虑存储装置的数据记录构造制成文件夹,在各个文件夹上附加容易管理的适当的名称,在该文件夹中写入图像数据这样的作业,但这样的作业对于不熟悉个人电脑操作的用户来说是困难的,另外,即使对熟悉个人电脑操作的用户来说也是烦琐的作业。
另外,近年来开展了用扫描器读取以胶片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的底片,记录在CD-R等信息记录媒体上提供给用户的服务,通过利用该服务,可以把以前拍摄的大量照片作为数字数据利用,但在该服务中因为以定做时提供的底片为单位制作信息记录媒体,所以当把记录在多个信息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用一个存储装置集中管理时,必须重复进行上述作业。
当这样把被分别记录在各种摄影机器和介质、信息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集中到一个存储装置上时,因为需要用户自己制成适当的数据管理构造这一烦琐的作业,所以其结果是这些图像数据被分散管理,未被利用放置着的情况多,其结果,不能有效灵活地运用图像数据,存在着不能促进利用摄影服务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主要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容易利用的数据管理构造把记录在数字照相机等摄影机器和数字照相机用介质、CD-R等信息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记录到另一存储装置上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具有使计算机作为数据管理构造生成装置的功能,即,在数据存储装置中存在用拥有具有规定名称的第1文件夹,和比该第1文件夹在规定层的下位层,并且具有规定名称的第2文件夹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现有数据,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当重新用和上述数据管理构造相同的上述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追加数据,其第1文件夹被管理存储在和上述第1文件夹同层或者在上述第1文件夹的下位层上时,生成更新了管理现有数据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使得具有上述追加数据的规定名称的第1文件夹位于管理上述现有数据的上述第2文件夹的规定层的下位层,并且维持上述追加数据的上述数据管理构造。
这样,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则在用户把数字照相机等摄影机器和数字照相机用的介质、CD-R等信息记录媒体中的数据写入另一存储装置时,不需要每次考虑存储装置的数据管理构造,可以容易进行数据的写入作业,可以在应用程序和摄影服务中以容易利用的数据管理构造集中管理大量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化地表示包含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计算机装置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计算机装置的数据记录单元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数据记录顺序的流程图。
图4是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5是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6是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7是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8是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9是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10是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11是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12是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13是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14是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图15是模式化地表示包含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计算机装置的外观构成图。
图16是模式化地表示包含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计算机装置的外观构成图。
图17是模式化地表示包含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计算机装置的外观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在其理想的一实施方式中,是使计算机具有作为生成新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的装置的功能的程序,即,在要记录数据的存储装置中,存在用具有规定名称的第1文件夹和位于第1文件夹的下位层的规定名称的第2文件夹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当在数字照相机和带照相机手机等的摄影机器、数字照相机用介质、CD-R等信息记录媒体中有用同一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追加数据时,生成在存储装置的第2文件夹的下位层上维持着数据管理构造的状态下附加该追加数据,通过以数据管理构造为单位顺序追加数据,不需要用户自己意识数据管理构造进行数据的写入,即使是不熟悉个人电脑操作的用户也可以简单地进行数据的写入。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首先,对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参照图1至图8以及图14至图17说明。图1是模式化地表示安装有本实施例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计算机装置的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计算机装置的功能的方框图。另外,图3是表示使用了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数据记录顺序的流程图,图4至图8以及图14是表示用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另外,图15至图17是表示安装有本实施例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装置的外观构成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1作为其基本构成是由总线5连接以下装置:记录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和用规定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的硬盘驱动器(以下,简称为HDD)等的存储装置2;暂时存储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等的暂时存储装置3;用于执行程序的CPU等的运算处理装置4。
如果用装置表示该计算机装置1的数据记录功能则是如图2所示。即,具备:存储装置2的数据具有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管理构造存储装置6;经由因特网等的通信网络15读取数字照相机和带照相机手机等的摄影机器(以下,把具备照片拍摄功能的机器称为摄影机器)、智能介质、微型闪存(注册商标)、存储栈(注册商标)、SD存储卡、多媒体卡等的各种介质(以下,为了和CD-R等信息记录媒体区别,把在数字照相机中利用的信息记录媒体称为介质)、记录扫描底片读取的图像数据的CD-R/RW和DVD±R/RW、DVD-RAM、Blu-ray盘等的盘型的信息记录媒体14(以下,把它们总称为CD-R)、通过因特网等通信网络15来读取数据的数据读取装置7;解析所读取的数据的数据管理构造,并与存储装置2的数据管理构造进行比较的数据管理构造解析装置8;生成在存储装置2的数据的规定层位置上追加具备同一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的新的数据管理构造数据的数据管理构造生成装置9;根据已生成的数据管理构造把从摄影机器和介质、信息记录媒体中读取的数据写入存储装置2的数据写入装置10。另外,数据管理构造改写程序至少使计算机具有作为上述数据管理构造生成装置10的功能。
而且,图1的构成是示例,只要是可以执行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构成即可,作为计算机装置1例如可以是图15所示那样的个人计算,也可以是图16所示那样的专用的机顶盒,也可以是图17所示那样的便携式记录器,也可以是具备运算处理装置和存储装置的DVD机和DVD记录装置等。另外,用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记录的数据不是必须记录在存储装置2中,其构成也可以是存储在计算机装置1的另一存储装置中,或者存储在与计算机装置1连接的本地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等的存储装置中。
对于使用安装有上述构成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计算机装置1,把从数字照相机等摄影机器和介质、信息记录介质等中读取的规定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文件夹和数据(以下,为了把规定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文件夹以及数据的集合和各个数据区别而称为数据集)记录在规定的存储装置(在此是HDD2)上的顺序,参照图3的流程图以及图4至图8的文件夹构造例子说明。而且,以下为了容易说明,作为用于使计算机动作的基本OS以使用安装有Microsoft(R)Windows(R)“95/98/98SE/2000Professional/
XP Home Edition/XP Professional等”的个人电脑的情况为前提说明。
首先,在步骤S101中,用户在计算机装置1中安装本实施例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而且,也可以不把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安装在存储装置2中,而使用记录有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的CD-R等信息记录媒体使该程序动作,另外,也可以在与计算机装置1连接的另一计算机装置和本地服务器、web服务器中使该程序动作。
以下,在步骤S102中,如果起动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则把被存储在存储装置2内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暂时输入到存储装置3中执行。
以下,在步骤S103中,用户在计算机装置1的连接端子上连接数字照相机和带照相机的手机等的摄影机器,或者在介质槽上插入记录有数据的各种介质,或者在CD-R驱动器上插入记录有数据的CD-R,进行数据的转送准备。于是,在步骤S104中,数据读取装置7从摄影机器和介质、CD-R等中读取记录着的数据,暂时存储在存储装置3中。
以下,在步骤S105中,CPU4使用数据管理构造解析装置8,解析读取的数据,在步骤S106中,判断是否具有用和被存储在数据管理构造存储装置6中的存储装置2具有的数据管理构造相同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集。例如,在数据记录源中(在此是计算机装置1的存储装置2)中,如图4下侧所示,在表示计算机装置1内的图像保管场所的文件夹“PSD”的下位层上有表示规定的每组(例如,每一名簿)的实际数据存储目录的文件夹“PS_IMAGE”,在该文件夹内存储作为每个名簿的实际数据的图像数据“R00001.jpg”等,把该“PSD”-“PS_IMAGE”-图像数据作为基本的数据管理构造。另一方面,如图4上侧所示,在数据提供源(在此是数字照相机)中,也是在表示数字照相机内的图像保管场所的文件夹“PSD”的下位上有表示每个名簿(roll)的实际数据存储目录的文件夹“PS_TMAGE”,在该文件夹内存储作为每个名簿(roll)的实际数据的图像数据“DSCN0001.jpg”等,同样具有“PSD”-“PS_IMAGE”-图像数据的数据管理构造。因此,数据管理构造解析装置8判断为两者具有同一数据管理构造。
上述文件夹的名称是一例,可以起任意的名称,被存储在“PS_IMAGE”文件夹内的图像数据的名称以及数量也可以不同。例如,作为文件的名称如图14所示,可以设置成使用进行写入的单元、每个装置的固有ID信息等的单元ID[xxxxxxx]、特定写入年月日的数字[yymmdd]、特定装置的数字(机器连续号码等)[TT]、序列号码[CCC]、每一规定单位(例如,每一名簿和每一介质等)的序列号码[NNN]等制成的名称(“PS_XXXXX XX_yymmdd_TTCCC”和PR_XXXXXXX_yymmdd_TTCCCNNN”等),作为图像数据的名称,也可以设置成使用特定写入年月日的数字和序列号码制成的名称(“Ryymmdd00001”等)。
另外,在此作为数据管理构造,设置成这样的构成,在第1文件夹“PSD”的下一层上有第2文件夹“PS_IMAGE”,在该文件夹内包含图像数据,但只要是在第1文件夹的下位上有第2文件夹,在第2文件夹内或者其下位层中包含图像数据的构造即可,也可以在第1文件夹和第2文件夹之间存在其他的文件夹,如图14所示,也可以形成在第2文件夹的下位层上存储每个名簿(roll)的实际数据的文件夹(“PR_XXXXXXX_yymmdd_TTCCCNNN”等)。另外,只要维持着第1文件夹-第2文件夹-图像数据的层结构,就可以在第1文件夹的上位有其他的文件夹,也可以和第2文件夹并列有另一文件夹(在图中是“SUB_PS”文件夹)。
而且,图示的文件夹构造是用应用程序(例如,资源管理器)表示的构造,使得用户容易理解,在实际的存储装置2中,被分成记录实际数据的区域,和记录实际数据的文件名和存储场所(物理地址)等的数据管理区域,上述文件夹被记述为数据管理区域。
以下,在步骤S107中,CPU4使用数据管理构造生成装置9,生成新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它是在存储装置2的数据中追加了从数据提供源读取的规定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集。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在存储装置2中设置在和第2文件夹“PS_IMAGE”在同一层上表示追加数据的保管场所的文件夹“SUB_PS”,在“SUB_PS”的下位上生成新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它是追加了用由从数据提供源读取的“PSD”-“PS_IMAGE”-图像数据集成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集。而且,表示追加数据的保管场所的文件夹名(“SUB_PS”)也是一例,可以起任意的名称,“SUB_PS”文件夹的层位置只要和第2文件夹“PS_IMAGE”是同一层或者在其下位层即可。
其后,在步骤S108中,CPU4使用数据写入装置10,根据用数据管理构造生成装置9生成的新的数据管理构造进行数据的写入,一连串的作业结束。
而且,在图4中,表示了只把用数据提供源(数字照相机等)内的规定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集写入数据记录源(计算机装置1等)的文件夹“SUB_PS”的下位的情况,但希望即使顺序追加多个数据集也可以维持成为基本的数据管理构造。因此,也可以设置成在数据提供源的数据集上和数据的记录源一样,附加表示追加数据的保存场所的文件夹“SUB_PS”的结构。
例如,如图5所示,当在数据记录源中把表示追加数据的保存场所的文件夹“SUB_PS”设置在和第2文件夹“PS_IMAGE”同样的层上时,在数据提供源的数据集中可以有“SUB_PS”也可以没有,在成为基本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集中,在和数据记录源相同的层位置上新设置表示追加数据的保存场所的文件夹“SUB_PS”。通过设置成这样的构成,即使顺序追加数据集时,也可以维持成为基本的数据管理构造。
以下,说明在数据提供源中存在多个作为基本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集时的数据记录方法。当把多个数据集追加在数据记录源中时,可以有2种方法。第1种方法是在数据记录源的“SUB_PS”文件夹上并列(即在同一层上)追加数据的方法。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当在数据提供源(数字照相机等)内具有多个(例如2个)用和数据记录源(计算机装置1等)具有的数据管理构造相同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集时,是在数据记录源的“SUB_PS”文件夹的下位层上维持着数据管理构造的状态下并列写入数据集的方法。在此,在数据记录源中“PSD”文件夹从文件夹名的重复的关系看被分别变更为“PSD1”、“PSD2”,但在2个数据管理构造中是共用的形态,但可以考虑具有各自“PSD”-“PS_IMAGE”-图像数据的数据管理构造。
第2种方法是在把数据提供源的数据集记录在数据记录源时,在该数据集中附加了表示追加数据保存场所的文件夹“SUB_PS”时,在该文件夹的下位上追加下一数据集的方法。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是这样的方法,即,当在数据提供源中存在多个(在此是2个)用和数据记录源具有的数据管理构造相同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集时,在数据记录源的“SUB_PS”文件夹的下位层上写入一方的数据集,在该数据集上附加了“SUB_PS”后,在该“SUB_PS”文件夹下位上写入另一方的数据集。
在追加多个数据集时,也可以使用上述2种方法之一,但例如当写入的数据集是被一起处理的数据(例如,在不同的日期拍摄的照片数据等)时,可以说并列追加数据的第1方法在数据管理方法理想。另外,当在写入的数据集中存在主从关系时,可以说在已追加的数据集的下位层上顺序写入下一数据集的第2方法在数据管理方面理想。无论哪种方法,是否写入数据集都可以用数据管理构造生成程序自动地判断,也可以由用户用计算机装置1的操作装置选择。而且,根据拍摄时间,在最近的日期时可以使用前者的方法,在过去的日期时记录在下位层上。由此在每一层上例如可以表示摄像的世代,其后,还可以在最近的日期中分层。
另外,当在数据提供源中有多个数据集时,各个数据集的数据管理构造不需要以完全独立的形态存在。例如,如图8所示,在表示数字照相机内的图像保管场所的文件“PSD”的下位上有表示每个名簿(roll)的实际数据存储目录的文件夹“PS_IMAGE1”、“PS_IMAGE2”,当在各个文件夹内存储着作为每个名簿(roll)的实际数据的图像数据“DSCN0001.jpg”等时,在数据记录源中“PSD”文件夹从文件夹名的重复关系看被分别变更为“PSD1”、“PSD2”,是在2个数据管理构造中共用的形态,但可以考虑具有各个“PSD”-“PS_IMAGE”-图像数据的数据管理构造。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上述一种方法把各个数据集写入数据记录源。
这样在从数字照相机等摄影机器、数字照相机用介质、CD-R等信息记录媒体中读取的数据中,当有用和将要记录数据的记录装置2具有的数据管理构造相同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时,因为在存储装置2中预先确定的文件夹中在维持着数据管理构造的状态下写入数据集,所以可以简单地在同一存储装置中写入多个数据集,可以在应用程序和摄影服务中以容易利用的构造管理数据。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9以及图10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图9以及图10是表示由本实施例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而且,本实施例是表示数据管理构造的变化的例子,作为基本的构成和实施例1一样。
在实施例1中,假设其构成是只重新写入文件提供源的摄影机器和介质、记录在信息记录媒体等上的数据集,而图像数据大多使用应用程序以一览形式显示,这种情况下利用缩小了图像数据的数据大小的缩略图像数据。因此,也可以设置成这样的构成,即,在计算机装置1上设置图像处理装置,在进行数据集的写入时,例如,如图9所示,在表示每个名簿的实际数据存储目录的文件夹“PS_IMAGE”的下位上设置缩略图像数据存储文件夹“THM”,在该文件夹上记录缩略图像数据(“T00001.jpg”等)。
而且,也可以设置成这样的构成,即,缩略图像数据存储文件夹的名称可以任意设定,可以不设置缩略图像数据存储文件夹,而集中原图像数据和缩略图像数据记录在一个文件“PS_IMAGE”上,另外,把各个原图像数据和对应的缩略图像数据设置成组,对每个组用文件夹分割记录。
另外,在实施例1中,其构成是只记录已记录在摄影机器和介质、信息记录媒体等上的静止图像数据,但作为本发明对象的数据不仅有静止图像数据,还包含与图像相关联的数据(例如,在幻灯显示运动图像数据和图像的情况等下利用的伴音数据等),也可以集中这些数据记录。这种情况下,例如如图10所示,在表示每个名簿的实际数据存储目录的文件夹“PS_IMAGE”的下位上设置表示静止图像数据存储目录的“STILL”文件,和表示运动图像数据存储目录的“MOTION”文件夹,和表示伴音数据存储目录的“SOUND”文件夹,只要把在各个文件夹中记录有静止图像数据(“R00001.jpg”等)、运动图像数据(“MOTN0001.mpg”等)、伴音数据(“SNDN0001.mp3”等)的构造设置成作为基础的数据管理构造即可。而且,这些文件夹的名称可以任意设定,另外,也可以设置成不分类为每个文件夹,而在“PS_IMAGE”文件夹的下位上集中这些数据存储的结构。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3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图11至图13是表示用本实施例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制成的文件夹构造例子的图。
在上述的第1以及第2例子中,表示了数据记录源的数据集和数据提供源的数据集用相同的层结构文件夹管理,并且,在各个文件夹的名称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写入的情况,但当写入已记录在多种多样的摄影机器、介质、信息记录媒体中的数据时,如果把不仅是层结构而且连文件夹的名称也相同作为要件,则有可能产生不能进行数据写入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不管文件夹的名称如何,只以数据管理构造的层结构(文件夹的数,层的位置关系等)判断能否进行数据写入。
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例如在数据记录源(计算机装置1)等中,在表示计算机装置1内的图像保管场所的文件夹“PSD”的下位上有表示每个名簿的实际数据存储目录的文件夹“PS_IMAGE”,在该文件夹内存储作为每个名簿的实际数据的图像数据“R00001.jpg”等,另一方面,在数据提供源(数字照相机等)中,在表示数字照相机内的图像保管场所的文件夹“DCIM”的下位上有表示每个名簿的实际数据存储目录的文件夹“100KONIC”,在该文件夹内存储着作为每个名簿的实际数据的图像数据“DSCN0001.jpg”等。
如果比较这2个,则是文件夹的名称不同,但在图像数据的上位存在存储图像数据的文件夹,进而在其之上存在另一文件夹的构成一样,可以考虑用同一数据管理构造管理图像数据。因此,即使在这样时,也是在数据管理构造生成装置9中,生成在存储装置2的“SUB_PS”文件夹的下位上直接追加“DCIM”_“100KONIC”_图像数据的数据集的新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数据写入装置10根据新生成的数据管理构造进行数据集的写入。
另外,也可以不管文件夹的名称如何,在只用层结构判断数据管理构造的同一性时,重新生成追加的数据集的文件夹名称和图像数据的名称。例如,当是数字照相机时,因为由于制造商的原因文件夹和图像数据的名称不同,所以当在存储装置2中写入多个数字照相机的数据集时,不能谋求文件夹和图像数据的名称的统一,用户即使只看数据管理构造,也难以知道在哪里记录了什么样的图像数据。另外通常,在数字照相机中因为图像数据的文件名如“***0001.jpg,***0002.jpg”那样以文件夹单位顺序设定,所以当几次都写入同样的数字照相机的数据集时,有写入多个同样名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只用图像数据的文件名不能判别是什么样的数据。
因此,在写入数据提供源的数据集时,在以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文件夹上附加可以识别图像数据内容那样的名称,或者也可以如在存储装置2内使图像数据的文件名不重复那样改名。例如,如图12所示,把数据提供源的第1文件夹的名称从“DCIM”中使用拍摄图像数据的日期(在此,假设是2002年12月4日)设置成“20021204”,由此也可以从文件夹的名称识别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内容。
另外,图像数据的文件名考虑预先记录在存储装置2内的图像数据(在此,是“R00001.jpg”和“R00002.jpg”),也可以改名为与之连续的号码(在此,是R00003.jpg~)。通过进行这样的改名,可以掌握图像数据的数量,容易进行图像数据的管理。
而且,在数字照相机中因为由照相机的制造商以独自的形式生成图像数据,所以当写入多个数字照相机的数据时,各种形式(例如,DCF(Design rule for Camera File system)形式,DPOF(Digital PrintOrder Format)形式,EXIF形式,PictureCD形式等)的数据混和存在,在应用程序和摄影服务中利用图像数据时存在不便。因此,对用数据读取装置7读取的图像数据实施处理,把数据的形式变换为一般的形式(例如,jpg等),在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颜色补正,大小变化等)后,也可以用数据写入装置10写入。通过实施这样的处理,用户不会介意所使用的数字照相机的种类,就可以进行数据的写入。
而且,在变更上述文件夹的名称时,用户自己也可以制成文件夹名,但在每次的数据写入时考虑文件夹名这一点烦琐。因此,理想的构成是参照被记录或者添加在图像数据上的信息自动地生成文件夹。对于该文件夹名的自动生成,适当的方法是使用被记载在本申请人以前的申请(特愿2002-363534号)中的文件管理程序。
涉及以前申请的文件管理程序具有使计算机作为文件名生成装置的功能,即,从DCF(Design rule for Camera File system)形式,DPOF(Digital Print Order Format)形式,EXIF(Exchangeable imageFile Format for Digital StillCameras)形式,PictureCD形式(EastmanKodak Company)等的特定形式的文件中,读取表示与图像数据有关的信息的带定义信息的带定义信息读取装置预先决定的规则(例如,从带定义信息中抽出在多个文件中共同的信息等),从已读取的带定义信息中生成管理文件之文件夹的文件夹名。
在文件夹管理程序的带定义信息读取装置中,例如,解析图12所示的数据提供源的“100KONIC”文件夹内的图像数据“DSCN0001.jpg等”,读取预先记录或者添加在各个图像数据中的带定义信息。该带定义信息是与文件的形式相应预先决定的信息,具体地说,可以使用文件制成日期、文件更新日期等的日期信息、文件名、图像标题名、图像输入机器的制造商名、图像输入机器的型号名、拍摄者等的用户信息、附加在每张图像商的唯一的ID、涉及位置的信息、服务ID、商品ID、封套号码或者受理号码、店铺号码、一幅照片号码、分类号码、名簿号码、介质等的与订购有关的信息等。
而后,在文件夹名生成装置中,参照已读取的带定义信息,根据预先决定的规则(例如,预先决定带定义信息的优先顺序,把优先顺序最高的带定义信息作为文件夹名,或者抽出在多个图像数据中共用的带定义信息把该信息作为文件夹名,或者把组合了多个带定义信息的信息作为文件夹名等),生成存储该图像数据之文件夹的文件夹名。
这样,因为通过使用以前申请记载的文件夹管理程序,可以使用已被记录或者添加在图像数据上的带定义信息自动地生成存储该文件的文件夹的名称,所以用户可以节省在每次记录文件时自己在文件夹上附加名称的时间,可以简单地进行文件的整理。
而且,用以前申请的文件管理程序读取的带定义信息作为记述文件特征的信息有用。因此,也可以以读取到的带定义信息为基础制作信息文件,和图像数据的文件一同存储在文件夹中。例如,把用带定义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带定义信息整型为如info.xml那样标准化的形式,如图13所示,也可以设置成这样的构成,即,在存储图像数据的文件夹“100KONIC”中追加该信息文件。
这样在从数字照相机等摄影机器、数字照相机用介质、CD-R等信息记录媒体中读取的数据中,当有用和需要记录数据的记录装置2具有的数据管理构造相同的层结构的文件夹管理的数据时,因为即使文件夹名不同也可以在存储装置2中写入数据,所以可以写入多种多样的摄影机器和介质、信息记录媒体的数据,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方便性。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对于具有把以多种形式、文件夹构造记录的数据分散在多种摄影机器和介质等中存储这一特征的图像数据,记载了适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构造改写程序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在上述实施例,可以对要求依次制成数据,集中这些数据管理的数据适用,例如,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集中记录在多种音乐再生机器和信息记录媒体上的伴音数据管理。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则可以在维持数据管理构造的状态下简单地把记录在数字照相机和带照相机的手机等的摄影机器和数字照相机用介质、CD-R等信息记录媒体中的特定的数据构造的数据集写入另一存储装置。
这是因为通过使用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用户可以不介意数据管理构造进行数据的写入的缘故,其中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是使计算机具有生成新的数据管理构造的数据的装置的功能,即,在数据记录源的存储装置中,存在用具有规定名称的第1文件夹和位于第1文件夹的下位层的规定名称的第2文件夹的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当在数据透过源的摄影机器、介质、信息记录媒体等中有用同一数据管理构造管理的数据时,生成在存储装置的第2文件夹的下位层上维持着数据管理构造的状态下追加该数据集。
特别是在整理以前用各种摄影机器拍摄的大量的照片图像数据时,因为可以自动地用适当的数据管理构造记录数据,所以可以用容易利用文件的构造进行管理,可以促进利用使用了图像数据的摄影服务。

Claims (7)

1.一种以分层结构把由文件夹和图像数据组成的多个数据集存储在记录装置内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具有:
(1)把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数据集作为追加数据集进行读入的读入步骤;
(2)解析所读入的追加数据集的数据管理构造,并与存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内的分层结构内应该联结追加数据的分层位置上的数据集的数据管理构造进行比较的数据管理构造解析步骤;和
(3)当在上述数据管理构造解析步骤中的比较结果满足规定条件时,把追加数据集联结到分层结构内的上述分层位置上进行追加的数据管理构造生成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存储的数据集的数据管理构造由第1文件夹和比其靠下位的第2文件夹组成时,当上述数据管理构造解析步骤中的比较结果表示追加数据集的管理构造同样由第1文件夹和第2文件夹组成时,认定为比较结果满足了规定的条件,在上述数据管理构造生成步骤中使追加数据集联结到上述分层位置上来进行追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数据管理构造生成步骤中使追加数据集联结到所存储的数据集的下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数据管理构造生成步骤中在与所存储的数据集的第2文件夹同一分层上联结表示追加位置的追加文件夹,并在该追加文件夹的下位联结追加数据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存储的数据集的数据管理构造由第1名称的第1文件夹和比其靠下位的第2名称的第2文件夹组成时,当上述数据管理构造解析步骤中的比较结果表示追加数据集的管理构造同样由第1名称的第1文件夹和第2名称的第2文件夹组成时,在上述数据管理构造生成步骤中认定为比较结果满足了规定的条件,使追加数据集联结到上述分层位置上来进行追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把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数据集作为追加数据集进行读入时,在上述读入步骤中变更追加数据集的文件夹名称。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文件夹表示图像保管地点,第2文件夹表示数据存储目录。
CNB2003801058743A 2002-12-16 2003-12-09 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和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53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63564 2002-12-16
JP363564/2002 2002-12-16
JP375611/2003 2003-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6474A CN1726474A (zh) 2006-01-25
CN100495358C true CN100495358C (zh) 2009-06-03

Family

ID=35925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587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5358C (zh) 2002-12-16 2003-12-09 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和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5358C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6474A (zh) 2006-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117411A1 (en) File control program
US7003533B2 (en) File management method, content recording/playback apparatus and content recording program
Kirk et al. Understanding videowork
US20050223037A1 (en) Fil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ssets in multimedia appliance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CN101097577B (zh) 文件管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US8190576B2 (en) File recording device and imaging device
US20030174217A1 (en) Picture filing device, digital camera and frame-picture managing method
US20040264933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06004285A1 (en) Fil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ssets in multimedia appliance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CN101506890A (zh) 视频文件的操作系统外壳管理
US2005025409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recording images
CN100495358C (zh) 数据管理构造重写方法和数据管理构造重写程序
JP2003317447A (ja) 画像表示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該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情報記録媒体
US20040122866A1 (en) Data control structure rewriting program
JP2008530717A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5269333A (ja) コピープログラム
JP2004062216A (ja) データファイリング方法、データファイリング装置、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CN1726475A (zh) 文件管理程序
JPWO2005071679A1 (ja) コピープログラム及び該コピー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JP2005327445A (ja) メタデータ更新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4832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igital content manipulation
JP2006024307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プログラム
US20080247301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WO2006088249A1 (en) An image retriev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an image retrieving and recording method, and a recording medium
WO2007119375A1 (ja) 画像ファイル管理装置および画像ファイル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