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2121C - 用于背后照明图像显示器的亮度增强膜 - Google Patents

用于背后照明图像显示器的亮度增强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2121C
CN100492121C CNB2005800015773A CN200580001577A CN100492121C CN 100492121 C CN100492121 C CN 100492121C CN B2005800015773 A CNB2005800015773 A CN B2005800015773A CN 200580001577 A CN200580001577 A CN 200580001577A CN 100492121 C CN100492121 C CN 1004921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enhancement
thin slice
enhancement film
film
man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015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5210A (zh
Inventor
洛恩·A.·怀特黑德
麦克尔·A.·莫斯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ublication of CN1985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5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21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212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亮度增强膜(22A),上有单层近似半球的、透明的、紧密装填的较大直径的半粒珠子(24)。由于半粒珠子的半球形状,相邻各个较大直径的半粒珠子之间留有空隙(26)。颇大量的空隙被至少一个近似半球的、透明的半粒珠子(28)填充,该近似半球的、透明的半粒珠子(28)的直径,远小于较大直径的半粒珠子。空隙内较小直径的半粒珠子的填充,增加膜的反射率值,使膜的表观亮度,在优先的收看角范围,就是0°(正入射)到约40°的收看角范围中,作为收看角较为光滑的连续函数递减。

Description

用于背后照明图像显示器的亮度增强膜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改进背后照明图像显示器的收看角范围。
背景技术
[0002]亮度增强膜,例如可从明尼苏达州St.Paul市3MCompany购得的VikuitiTM膜,是透明的光学膜,该光学膜通过改进光的支配,增加显示器(通常是液晶显示器-LCD)的亮度。图1示意画出典型亮度增强膜的工作原理。“向内”和“向外”方向,以两个头的箭头Z表示。平的表面10(常常是被称为光盒11向外的收看表面,它是收视者V通过收看方向Y的一定角度范围观看的表面)以漫射方式(就是说,按所谓Lambert分布)发射光线12、14、16、18等等,使表面10的表观发光度从所有收看方向都相同。表面10有高的漫反射率,使光盒11有高的表面反射率Rs。在一些情况中,Rs可以非常接近1.0,这是理论上的最大反射率值(但是实际上不可达到)。例如,通常用于照亮膝上型计算机LCD显示器类型的光波导,可以有非常高的反射率。下面的讨论假定Rs是1.0,但容易按本领域熟练人员熟知的方式,推广到较低的Rs值。
[0003]如图1所示,无光吸收的现有技术光学膜20,有微结构的表面(例如,承载大量微复制棱镜的结构),靠近并基本上平行于表面10的光发射平面放置。只要能使一些光穿过膜20,那么所有通过表面10向着膜20的光,最终将通过膜20发射。这是因为没有光被膜20吸收-任何入射膜20的向内表面的光,没有通过膜20透射的,都将被膜20反射回表面10。这些被反射的光,再次被表面10的光发射平面以漫射方式反射,这些两次反射的光的一部分,通过膜20透射,而剩余的被膜20反射回表面10,如此直到无穷。透射光的强度能够以下面形式的几何级数说明:
T T = ( 1 - R d ) ( 1 + R d + R d 2 + R d 3 + . . . ) = 1 - R d 1 - R d = 1 - - - ( 1 )
这里Rd是膜20使光漫射的反射率。更为直观说明这一情况的方式是,因为光不能被膜20或光发射表面10吸收,它最终将全部被发射。
[0004]但是,对就位的膜20,收视者V不一定感觉到结合表面10与膜20的显示器,因为当从不同的各个角度的收看方向Y收看时,有相同的发光度。例如,微结构表面膜20,当从大致正(即垂直)收看方向收看时,有基本上透射的外部特性,当以更陡峭的收看角收看时,则有基本上反射的外部特性。显然,从收视者的感觉来说,显示器的空间平均发光度,在这样陡峭的角度上必然是较低的。因为不论发射光的角范围如何,光的总量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当表面10是从正方向收看时,显示器的空间平均发光度更高。
[0005]如果Rd是膜20如上所述使光漫射(Lambert)的反射率,又如果Tn是当沿预期的正(即垂直)收看方向,从膜20预期的背后照明(即向内)侧收看时膜20的透射率,那么沿正收看方向的相对亮度增益Gn是:
G n = T n 1 - R d - - - ( 2 )
Gn可以通过不降低膜20在正收看方向中透射光的能力,使膜20尽可能反射而优化。例如,一些可从3M Company购得的VikuitiTM亮度增强膜,有透射率值Tn≈0.9和反射率值Rd≈0.5,意味着Gn≈1.8的理论最大增益值。实际上,光盒11光发射表面的反射率小于1.0,所以这个理论最大增益值实际上不能达到,但它为比较提供有用的度量。
[0006]另一个亮度增强膜需要的特征,是作为收看角函数的光透射率特性T的光滑变化,因为在许多情况中,需要宽的收看角范围,例如最好是0°(正入射)到40°的收看角范围。一些现有技术的亮度增强膜,从非常高的光透射能力的收看方向范围,到非常低的光透射能力的收看方向范围之间,呈现非常急剧的过渡。常常需要添加一种或多种漫射器,使该问题降至最小。本发明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是,增加LCD型显示器的亮度,同时给出作为收看角函数的发光度的光滑变化。
附图说明
[0007]图1以极大的放大尺寸,画出现有技术的平面光发射表面一部分截面的侧正视图,其上有现有技术的无光吸收结构的光学膜。
[0008]图2以极大的放大尺寸,画出采用现有技术许多半球形(或接近半球形)珠子的膜一小部分的顶视平面图,这些珠子按紧密装填的方式排列。
[0009]图3画出图2的膜部分,其中按照本发明,把更小的半球形(或接近半球形)珠子放进较大珠子之间空出的空隙中,以增加珠子的装填效率。
[0010]图4A、4B、4C、4D、4E、4F、和4G,画出偏离垂直线分别为0°、15°、30°、45°、60°、75°、和90°的收看角所看到的半球形单元。
[0011]图5A、5B、5C、和5D以图解方式,画出两种现有技术结构(图5A和5B)的光线角分布和两种采用本发明结构(图5C和5D)的光线角分布。
[0012]图6A和6B对采用两层现有技术结构的光学膜的现有技术背后照明显示器,以极大的放大尺寸,分别画出其一部分的相互成90°的截面侧正视图。
[0013]图7A和7B对采用本发明半粒珠子结构的单层光学膜的背后照明显示器,以极大的放大尺寸,分别画出其相互成90°的截面侧正视图。
[0014]图8A和8B对采用现有技术结构的光学膜层的背后照明显示器,和采用本发明半粒珠子结构的单层光学膜的背后照明显示器,以极大的放大尺寸,分别画出其相互成90°的截面侧正视图。
[0015]图9A和9B对采用本发明两种半粒珠子结构的单层光学膜的背后照明显示器,以极大的放大尺寸,分别画出其相互成90°的截面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的说明,自始至终阐明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完整的了解。但是,本发明可以不用这些具体细节而实施。在其他的情况中,不详细出示或说明众所周知的单元,避免对本发明产生不必要的妨碍。因此,应当认为,说明书与图只有演示的意义而不具有限制的意义。再有,本文使用的术语“半球”、“半球形”、和“半粒珠子”,包括某种也能从球的截面导出的更小体积的形状。
[0017]图2画出薄透明膜(即薄片)22的一小部分,该透明膜有分布在单层中的大量固体透明介质半球形(或接近半球形)的半粒珠子24,并从形成膜22的固体透明介质聚合物材料至少一个表面凸出。半粒珠子24的折射率是η1。形成膜22的聚合物材料的折射率是η2~η1。收视者(图2上没有画出)通过收看方向一定的角范围,观看膜22的向外收看表面。膜22和半粒珠子24有一般的特征,并可以按如下专利说明的方法形成,该专利是国际专利公布WO03/075085,日期是2003年9月12日,本文收入该专利,供参考。但是,与WO 03/075085的显示器不同,按照本发明形成的显示器,不要求电泳或其他液体媒质。此外,虽然WO 03/075085的显示器,在基本上平的向外的收看表面薄片(即膜)的向内表面上,提供半粒珠子,但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膜22的向外的收看表面(即直接被收视者收看的显示器表面)承载半粒珠子24,而膜22的向内表面基本上是平的。膜22可以由聚合物材料,诸如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碳酸酯、或聚乙烯基类树脂形成。本领域熟练人员应能了解,许多其他材料适合用于形成膜22。
[0018]在膜22上,半粒珠子24可以按随机方式或十分确定的方式分布在单层中。在本发明优选的但不是限制的实施例中,半粒珠子24按十分确定的方式,例如紧密装填成单层排列的方式,分布在膜22的向外表面上,如图2所示。但是,即使尽可能紧密地把半粒珠子24装填在一起,在相邻各个半粒珠子24之间,仍不可避免地留有空出的空隙26。入射任何空隙26的光线,对膜22上显示的像没有有用的增益贡献,甚至可能产生不需要的膺像。虽然这些膺像小得不可见,从而无损于显示器的外部特性,但它们的确有损于膜22的净平均反射率。对如图2画出的紧密装填的半粒珠子结构,其透射率值Tn是Tn≈0.85。假定反射率值如上所述,Rd≈0.5,则从方程式(2)得到理论上最大的相对亮度增益值为Gn≈1.7。
[0019]按照本发明,是把一种或更多种较小直径的半粒珠子28,填充进相邻更大直径的半粒珠子24之间的每一空隙26中,形成亮度增强膜(即薄片)22A,如图3所示。较小直径的半粒珠子28在空隙26中的填充,使图3的膜22A的反射率值增加至Rd≈0.53的值,得到理论上最大的增益值Gn≈1.8,这个值等同于当前可购得的最佳亮度增强膜所能达到的增益值。可以用各种技术制作空隙26中的较小直径的半粒珠子28。例如,半粒珠子24和28,可以构成不同大小珠子的随机分布,这些珠子部分被埋在黏合剂材料的薄层中,该黏合剂材料有与半粒珠子24和28匹配的折射率,如在WO 03/075085中所述(即,举例说,如果膜22A和半粒珠子24和28由诸如聚碳酸酯的材料形成,则η1≈η2≥1.55,更可取的是η1≈η2≥1.6)。在这种情形下,较小直径的半粒珠子,将很大程度上自然填隙地在较大直径的半粒珠子之间装填。半粒珠子24的平均直径,最好在2微米到50微米之间。更准确地说,至少一些半粒珠子24必须有2微米的最小直径,以便以全内反射(“TIR”)反射光。如果半粒珠子24全都有相同的直径,那么它们的最小直径是2微米。如果半粒珠子24有不同的直径,那么最小的半粒珠子必须有最小2微米的直径。
[0020]另外,较大和较小的半粒珠子,可以按预定的大小和预定的单层阵列同时形成,方法是用适当的微机械加工的金属模具,形成模制的较大和较小的半粒珠子,使相邻更大直径的半粒珠子之间每一空出的空隙中,有一种或更多种较小直径的半粒珠子。作为又一种不同的方法,半粒珠子24和28可以是接近半球形的单元,透明地加接于形成膜22A的薄片的向外表面。
[0021]圆形或接近圆形截面的单元,如半粒珠子24、28的排列,不可能完全消除空隙26。但是,通过在膜22A的空隙26颇大的百分比中,填充有连续地变小、直至无穷小直径的一种或多种半粒珠子28,能够在装填效率中获得实际有用的逐渐增加。虽然在膜22A空隙26的任何百分比中半粒珠子28的填充,将增加装填效率,也虽然六角形最紧密装填阵列有最佳的装填效率,但从实际制作的观点看,有单一大小的半粒珠子的立方装填,可以得到合理紧密的装填阵列。这种立方阵列的装填效率是π/4或~78%(半径r的圆的面积,除以边长2r的同心正方形面积)。如果在相邻更大直径的半粒珠子之间,填隙地放置连续变小直径的半粒珠子,可以形成装填效率接近100%的半粒珠子阵列。六角形最紧密装填阵列,包括单一较大直径的半粒珠子,和填隙地装填在较大直径半粒珠子之间的单一较小直径的半粒珠子,这种阵列代表规则阵列的合理极限。这种阵列的装填效率约为94%,如果用许多不同大小的半粒珠子,代替如前所述两种不同大小珠子的随机分布,上述装填效率还可以增加。
[0022]球形,和诸如半球的部分球形,具有有用的性质,就是当从任何方位角收看时,它们都有相同形状。结果是,在该形状内经受一次TIR的入射光线,将继续经受TIR,直至它们通过与它们进入时的同一表面逃逸为止,这一事实可以解释其高的Rd值。这一事实的证据,可以从图4A-4G看出,图上画出当从各种角度收看时,半粒珠子24的平坦侧的外观。更具体说,图4A-4G表明,在宽广的入射角范围上,保持了半粒珠子24的反射率,因而增强了宽角度收看的特性,也增强了采用承载着大量这种半球的亮度增强膜显示器的表观亮度。
[0023]具体说,图4A画出从垂直入射方向-就是说,从与垂直线偏离0°的入射角-看到的半粒珠子24。半粒珠子24有归一化半径r=1和折射率η1。与半球30向内侧相邻的空气媒质(即与显示器向外的收看表面相对的一侧),有较低的折射率η3~1.0。
[0024]离半粒珠子24中心径向距离a的垂直入射半粒珠子24的光线,如果a≥ac,这里ac=η31,该光线将被半粒珠子24全内反射。对半粒珠子24的a≥ac区,形成圆环32,并在图4A-4G中以白色表示,该白色区表明,这是半粒珠子24以TIR反射入射光的区,如在国际专利公布WO 03/075085中所说明。圆环32包围的圆形区34以黑色表示,该黑色区表明,这是半粒珠子24的非反射区,在该区内,入射光线不经受TIR。这些非反射光线通过半粒珠子24透射。如果半粒珠子24是小的(就是说,平均直径在2微米到50微米之间),则不需要的膺像可以避免。
[0025]图4B-4G画出从各入射角看到的半粒珠子24,这些入射角分别与垂直线偏离15°、30°、45°、60°、75°、和90°。比较图4B-4G与图4A可见,对a≥ac的区,半粒珠子24反射区32的收视面积,随入射角的增加只是平缓地下降。即使接近掠入射角(图4F),收视者仍能看到反射区32的大部分,因此赋予显示器宽的收看角范围,在这个范围上保持高的表观亮度。因为圆环区32是发生TIR反射的地方;可见该反射面积的大小只对角度有弱的依赖性,所以有大量反射发生在非常宽的角范围,导致大的Rd值。
[0026]通过使半粒珠子24按六角形最紧密装填阵列排列-假定半粒珠子24全都有相同的直径-可获得的相对亮度增益Gn,大致等同于当前可购得的最佳亮度增强膜能达到的增益。通过把一种或多种较小直径的半粒珠子28镶入空隙26中,使膜22A的单层半粒珠子,比膜22的单层半粒珠子更紧密地装填,甚至能进一步增加Gn。还有,对从0°(正入射)到约40°的收看角范围,即优选的收看角范围,膜22A的表观亮度作为收看角较光滑且连续的函数递减。这是明显的优点,特别是对大屏幕显示器的应用,因为此时角度的限制变得更重要。
[0027]前面关于反射率与收看角的关系,在图5A、5B、5C、和5D中以极坐标图解的形式画出。图解的数据是利用Monte Carlo光线追迹模型技术获得的,Monte Carlo光线追迹模型是本领域熟练人员众所周知的。例如,从显示器出射的光线,能够以球坐标r、θ、和φ表征,这里r代表光线的强度,而θ和φ表示光线从显示器出射的角度。角θ和φ的范围,分别从-90°到+90°和0°到360°,且与图5A-5D中的极坐标轴对应。
[0028]在本特定例子中,每一光线假定有相同的强度,所以每一光线用图上单个点代表。作为收看角函数的显示器的感觉亮度,以这些点的群集度表示。举例说,在图5A中,光线是均匀分布的,这表示显示器的亮度相当黯淡,但亮度并不作为收看角的函数而变化。在图5B-5D中,光线群集在图的原点附近,这表示当按0°(正入射)收看时,显示器有高的表观亮度,但在较高收看角上,亮度显著下降。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采用现有技术亮度增强膜的显示器,有相对锐的截止收看角,在该截止收看角外,亮度明显下降,而采用本发明半粒珠子单层膜22A的显示器的亮度,作为增加的收看角的函数,呈现更为平缓的下降。
[0029]更细致地说,图5A以图解方式,画出反射率对光的角分布,该光是没有亮度增强膜的Lambert光源发射的。图5A结构在偏离垂直线接近20°的收看圆锥内,其相对亮度增益Gn被定义为1.0,为比较的目的而提供基本的参考。图5B以图解方式,画出反射率对光的角分布,该光是采用现有技术亮度增强膜的相同Lambert光源发射的,该亮度增强膜例如是下面3M的VikuitiTM亮度增强膜之一:VikuitiTM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II(BEFII)90/24、VikuitiTM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II(BEFII)90/50、VikuitiTM BrightnessEnhancement Film-III-Natte(BEFIII-M)90/50、VikuitiTM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III-Transparent(BEFIII-T)90/50、VikuitiTM Rounded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RBEF)、VikuitiTMThi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T-BEF)、或VikuitiTM Wave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WBEF。图5B结构的Monte Carlo光线追迹模型表明,在偏离垂直线接近40°的收看圆锥内,其相对亮度增益Gn将是1.8。图5C以图解方式,画出反射率对光的角分布,该光是有图3亮度增强膜的相同Lambert光源发射的。图5C结构的Monte Carlo光线追迹模型表明,在偏离垂直线接近40°的收看圆锥内,其相对亮度增益Gn将是1.8。图5D以图解方式,画出反射率对光的角分布,该光是既有如前所述现有技术的亮度增强膜,又有图3亮度增强膜的相同Lambert光源发射的。图5D结构的Monte Carlo光线追迹模型表明,在偏离垂直线接近40°的收看圆锥内,其相对亮度增益Gn将是2.5。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或者单独地,或者与其他亮度增强膜组合地改进背后照明显示器亮度的能力。
[0030]前述透射率Tn、反射率Rd、和相对亮度增益值Gn,都假定半粒珠子24是用折射率η1≈1.6的材料形成的,没有任何抗反射涂层。
[0031]图7A-9B画出可以按照本发明形成的不同的背后照明显示器结构。为了比较的目的,图6A和6B画出背后照明显示器50,它采用两层现有技术结构的光学膜52、54,例如有微复制棱镜结构的VikuitiTM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可从明尼苏达州St.Paul市3M Company购得,该两层膜相互成90°(90°-opposed)。显示器50用光波导56背后照明。图5B以图解方式,对类似于显示器50的现有技术背后照明显示器,画出光线的角分布。这种显示器能够获得的相对亮度增益Gn,约为1.8,但仅在收看角有限的范围内(即大概在偏离垂直线接近40°的收看圆锥内)。图5B表明,显示器50的收看角超出偏离垂直线接近40°的收看圆锥时,呈现小的或没有亮度增益。
[0032]图7A和7B画出采用半粒珠子结构的单层光学膜64的背后照明显示器60。显示器60用光波导66背后照明。图5C以图解方式,对类似于显示器60的背后照明显示器,画出光线的角分布。这种显示器在偏离垂直线接近40°的收看圆锥内,也能够获得约1.8的相对亮度增益Gn。此外,图5B和图5C的比较表明,图5C中,作为收看角函数的相对亮度增益Gn,与图5B在前述偏离垂直线接近40°的收看圆锥边界呈现相对突然的下降相比较,展示出更为平缓的下降。这一点表明,显示器60能获得的相对亮度增益Gn,等同于最佳的现有技术的背后照明显示器,但比最佳现有技术的背后照明显示器有更宽的收看角范围。
[0033]图8A和8B画出一种背后照明显示器70,它采用现有技术结构的光学膜层72,如VikuitiTM BEF,和半粒珠子结构的光学单层膜74。显示器70用光波导,76背后照明。图5D以图解方式,对类似于显示器70的背后照明显示器,画出光线的角分布。这种显示器在比最佳现有技术背后照明显示器的更宽收看角范围内,能够获得约为1.8的相对亮度增益Gn。更具体说,图5D表明,作为收看角函数的相对亮度增益Gn,比图5C有甚至更为平缓的下降。
[0034]图9A和9B画出一种背后照明显示器80,它采用两种半粒珠子结构的光学单层膜82、84。这种显示器也能获得约1.8的相对亮度增益Gn,但作为收看角函数,它比现有技术显示器获得的更为平缓的亮度下降。
[0035]本领域熟练人员显然明白,借助前面公开的内容,在实施本发明时,无需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也能够作出许多改变和修改。例如,虽然较小直径的半粒珠子28,如前所述,最好放在空隙26中,但无需把任何较小直径的半粒珠子放在空隙26中,也能增强背后照明显示器的亮度。具体说,实际有用的亮度增强膜,可以通过用承载单层固体透明介质半粒珠子的固体透明介质膜形成,这些半粒珠子从膜的向外收看表面(即收视者直接收看的显示器表面)凸出。因此,应当认为,本发明的范围,由下面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定义。

Claims (28)

1.一种用于背后照明显示器(60、70、80)的亮度增强膜,该膜的特征在于:
(a)由固体透明介质材料形成的透明薄片(64、74、84);和
(b)第一种许多近似半球的固体透明介质半粒珠子(24),这些半粒珠子基本上覆盖该薄片的向外表面,并从该薄片的向外表面向外凸出。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亮度增强膜,其中至少一些半粒珠子有2微米的最小直径。
3.按照权利要求2的亮度增强膜,其特征还在于:
(a)相邻的各个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24)之间有空隙(26),各个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有第一平均直径;和
(b)至少一些空隙(26)包含至少一个第二种许多近似半球的固体透明介质半粒珠子(28),该第二种许多半粒珠子的每一个,有第二平均直径,该第二平均直径小于第一平均直径。
4.按照权利要求1的亮度增强膜,其中的薄片有不小于1.5的折射率,而这些半粒珠子也有不小于1.5的折射率。
5.按照权利要求3的亮度增强膜,其中的薄片有不小于1.5的折射率,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有不小于1.5的折射率,而第二种许多半粒珠子也有不小于1.5的折射率。
6.按照权利要求1的亮度增强膜,其中的薄片有不小于1.6的折射率,而这些半粒珠子也有不小于1.6的折射率。
7.按照权利要求3的亮度增强膜,其中的薄片有不小于1.6的折射率,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有不小于1.6的折射率,而第二种许多半粒珠子也有不小于1.6的折射率。
8.按照权利要求1的亮度增强膜,其中的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24),是紧密装填在单层中的。
9.按照权利要求3的亮度增强膜,其中的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24)和第二种许多半粒珠子(28),是紧密装填在单层中的。
10.按照权利要求3的亮度增强膜,至少75%的空隙(26),包含至少一个第二种许多半粒珠子(28)。
11.按照权利要求1的亮度增强膜,其中,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24),是部分地埋入该薄片中接近球形的单元的接近半球部分。
12.按照权利要求3的亮度增强膜,其中,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24)和第二种许多半粒珠子(28),是部分地埋入该薄片中接近球形的单元的接近半球部分。
13.按照权利要求1的亮度增强膜,其中,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24)是加接于该薄片的向外表面的接近半球形的单元。
14.按照权利要求3的亮度增强膜,其中,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24)和第二种许多半粒珠子(28)是加接于该薄片的向外表面的接近半球形的单元。
15.一种有按照权利要求1定义的亮度增强膜的背后照明显示器。
16.一种有按照权利要求3定义的亮度增强膜的背后照明显示器。
17.一种背后照明的显示器(70),有基本宏观上平行的向内和向外的亮度增强膜(72、74),该向内的膜(72),其特征还在于是微观复制的棱镜亮度增强膜,而向外的膜(74),其特征还在于是按照权利要求1定义的亮度增强膜。
18.一种背后照明的显示器(80),有基本宏观上平行的向内和向外的亮度增强膜(82、84),该向内的膜(82),其特征还在于是微观复制的棱镜亮度增强膜,而向外的膜(84),其特征还在于是按照权利要求3定义的亮度增强膜。
19.一种背后照明的显示器(80),有基本宏观上平行的向内和向外的亮度增强膜(82、84),该向内的膜(82)和向外的膜(84),各自的特征还在于,它们是按照权利要求1定义的亮度增强膜。
20.一种背后照明的显示器(80),有基本宏观上平行的向内和向外的亮度增强膜(82、84),该向内的膜(82)和向外的膜(84),各自的特征还在于,它们是按照权利要求3定义的亮度增强膜。
21.一种增强背后照明显示器(60、70、80)亮度的方法,本方法的特征在于:
(a)用固体透明介质材料形成的第一薄片(64、74、84)提供显示器的背后照明部分的向外表面;
(b)用第一种许多向外凸出的、接近半球形的固体透明半粒珠子(24),基本上覆盖第一薄片(64、74、84)的向外表面;和
(c)引导显示器发射的光线,通过该第一薄片和这些半粒珠子。
22.按照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在相邻各个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24)之间留出空隙(26),且其中,这些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有第一平均直径,本方法的特征还在于,在至少一些空隙(26)中,提供至少一个第二种许多接近半球形、透明、高折射率的半粒珠子(28),第二种许多半粒珠子(28)的每一个,有小于第一平均直径的第二平均直径。
23.按照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把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24)紧密装填在单层中。
24.按照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把第一种许多半粒珠子(24)和第二种许多半粒珠子(28),紧密装填在单层中。
25.按照权利要求22的方法,还包括在至少75%的空隙中,提供至少一个第二种许多半粒珠子(28)。
26.按照权利要求21的方法,还包括:提供由固体透明介质材料形成的第二薄片(72),调整第二薄片(72),使之基本宏观上平行于第一薄片(74)并在第一薄片(74)以内;在第二薄片(72)上提供许多微观复制的棱镜;和引导光线通过第二薄片(72),向着第一薄片(74)。
27.按照权利要求26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二薄片(72)的向外表面上提供许多微观复制的棱镜。
28.按照权利要求21的方法,还包括:提供由固体透明介质材料形成的第二薄片(82),调整第二薄片(82),使之基本宏观上平行于第一薄片(84)并在第一薄片(84)以内;用第二种许多向外凸出的、接近半球形的固体透明半粒珠子,基本上覆盖第二薄片(82)的向外表面;和引导光线通过第二薄片(82),向着第一薄片(84)。
CNB2005800015773A 2004-05-07 2005-04-25 用于背后照明图像显示器的亮度增强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21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6868204P 2004-05-07 2004-05-07
US60/568,682 2004-05-07
US11/080,565 2005-03-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5210A CN1985210A (zh) 2007-06-20
CN100492121C true CN100492121C (zh) 2009-05-27

Family

ID=38166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15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2121C (zh) 2004-05-07 2005-04-25 用于背后照明图像显示器的亮度增强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212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01255B1 (ko) * 2012-12-28 2018-09-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3785A (zh) * 1997-07-23 1999-04-14 利顿系统公司 光学增强双液晶显示背面光装置
US5917664A (en) * 1996-02-05 1999-06-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with soft cutoff
CN1418324A (zh) * 2001-12-03 2003-05-14 彩虹展示公司 宽视角的大型的坚固的单片和单片状的amlcd显示器的结构
WO2003075085A1 (en) * 2002-03-04 2003-09-12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Wide viewing angle reflective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7664A (en) * 1996-02-05 1999-06-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with soft cutoff
CN1213785A (zh) * 1997-07-23 1999-04-14 利顿系统公司 光学增强双液晶显示背面光装置
CN1418324A (zh) * 2001-12-03 2003-05-14 彩虹展示公司 宽视角的大型的坚固的单片和单片状的amlcd显示器的结构
WO2003075085A1 (en) * 2002-03-04 2003-09-12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Wide viewing angle reflective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5210A (zh) 200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7337B2 (en) Mode-switchable backlight, display, and method
CA3035787C (en) Mode-selectable backlight, method, and display employing directional scattering features
CA3055533C (en) Unilateral backlight, multiview display, and method employing slanted diffraction gratings
EP3464994B1 (en) Diffractive multibeam element-based backlighting
CN100397113C (zh) 具有改善的视角的增亮膜
US20180299608A1 (en) Multibeam element-based backlight and display using same
US7286280B2 (e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for backlit image displays
KR20070090982A (ko) 오목한 피라미드형 구조체가 구비된 구조화 표면을 갖는광학 필름
CN103062707A (zh) 发光二极管镜片及其光源装置
CN103163576A (zh) 发光二极管镜片及其发光装置
KR20070110245A (ko) 광시준 장치
CA3064551C (en) Multiview backlight, multiview display and method employing offset multibeam elements
CN101191853A (zh) 光学板
JP2020527844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を備えるマルチビーム要素ベースの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ディスプレイ
Chen et al. High-efficiency directional backlight design for an automotive display
CN100492121C (zh) 用于背后照明图像显示器的亮度增强膜
CN101191844A (zh) 光学板
EP3997382A1 (en) Multiview backlight, display, and method having a multibeam element within a light guide
JP3215902U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CN114035378B (zh) 显示装置
JP2024519217A (ja) 多軸照明を有するマルチビューバックライト、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