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1743C -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的接入点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的接入点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1743C
CN100481743C CNB2004800169921A CN200480016992A CN100481743C CN 100481743 C CN100481743 C CN 100481743C CN B2004800169921 A CNB2004800169921 A CN B2004800169921A CN 200480016992 A CN200480016992 A CN 200480016992A CN 100481743 C CN100481743 C CN 1004817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t station
antenna
angle
access point
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169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9968A (zh
Inventor
约翰E·霍夫曼
凯文P·强森
乔治R·小尼尔森
约翰A·罗吉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PR Licens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IPR Licens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PR Licensing Inc filed Critical IPR Licens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809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9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17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174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来操作无线局域网络(WLAN)内之接入点的方法。该接入点包含一用来与多个远程站通信之定向天线,且该定向天线包含一全向角度及多个定向角度。该方法包含从该等多个远程站当中选取一远程站,通过该定向天线之全向角度将一第一探针信号发射给该选定远程站,且测量通过该全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所接收之一第一探测响应信号,以响应该第一探针信号。一相应第二探针信号通过该定向天线之多个定向角度的每一角度发射给该选定远程站,且测量通过每一定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所接收之一第二探测响应信号,以响应该相应第二探针信号。来自该选定远程站之所测量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和相应测量第二探测响应信号系储存在一天线数据库内。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的接入点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无线局域网络之范畴,特定言之系关于在无线局域网络内运作之接入点的天线操控算法。
发明背景
有各种标准容许远程站(譬如可携式计算机)在一无线局域网络(WLAN)内移动且通过射频(RF)传输连接至已连接到一有线网络之一接入点(AP)。该有线网络通常被称为接线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上述各种标准包含IEEE 802.11标准及其对应字母修订版本,譬如802.11b和802.11g。
在远程站内及在接入点内之一实体层提供低阶传输藉以让此等站与接入点通信。在该实体层之上有一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提供譬如认证、解除认证、隐私权、建立关联及解除关联等服务。
在操作中,当一远程站上线时,首先会在该站及接入点内的实体层之间建立联机。然后才会连接MAC层。一般而言,就远程站和接入点来说,实体层RF信号系利用单极天线发射和接收。
一单极天线以所有方向辐射,就一铅直取向组件来说大体上系以一水平平面辐射。单极天线易于发生远程站与接入点之间的通信品质劣化,譬如因居间物体导致无线电波信号反射或绕射。居间物体举例来说包含墙壁、桌子和人。此等物体产生多路径、常态统计衰落、瑞利(Rayleigh)衰落等。因此,曾有对于减轻因此等效应造成之信号劣化的努力。
一种用来抵销RF信号之劣化的技术是使用二个天线来提供分集作用。此二天线被耦接至处于远程站和接入点其中之一或二者兼具的一天线分集开关。使用二个天线以求天线分集效果的基础理论是:不管在任何给定时间,该等天线当中至少一天线很可能会收到一未受多路径效应影响的信号。因此,此天线即是远程站或接入点通过该天线分集开关选取进行发射/接收信号的天线。但仍有需要解决无线局域网络内之远程站与一接入点间之RF信号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背景,本发明之一目的是改善无线局域网络内一接入点与远程站之间的通信。
一种超越单纯分集作用之改良系透过一种用在无线局域网络之接入点(亦即无线网关)的天线操控程序。定向天线改善网络的流通量,且加大接入点与远程站(亦即无线使用者装置)间的范围。一定向天线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一高于全向天线的信噪比,从而容许链接以较高数据传输速率运作。
该天线操控程序可为存在于接入点之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内,且以从远程站接收信号后可由实体层提供之信号品质度量为基础选取一最佳或较佳定向天线排列。
依据本发明之原则,在譬如登录、认证或后续接入点与一选定远程站间之数据交换的过程中,判定受操控接入点天线之一较佳方向。在一实施例中,由在接入点运作之软件或韧体做出此判断。该接入点天线控制软件/韧体可建立一包含远程站身份及与该站相关之天线方向的数据库以达到最佳化通信效能。
可运用硬件搭配传统802.11设备之固有分集选择电路运作以选取较佳的定向天线角度。接入点可利用发信导致远程站发射一探测响应信号,其中该接入点测量该探测响应信号之信号品质。该接入点可比较对应于以一定向天线模式从远程站收到之信号的度量对上对应于以一全向天线模式从远程站收到之信号的度量以判定是否应当进行一新天线扫描操作。若接入点判断出现隐藏的节点,其可能利用譬如802.11标准所定义之请求发送/清除发送(RTS/CTS)引发一保护机制。
以一定向天线加诸于接入点有双重好处:增进对个别远程站之流通量以及支持网络内更多使用者的能力。在大多数RF环境中,远程站收到之信号位准得通过让接入点用一瞄准该站之方向之整形天线射束发射的方式而改善。该整形天线射束举例来说可提供一优于传统上部署于接入点之全向天线的3-5dB增益好处。加大的信号位准容许接入点与远程站之间的链接以较高数据传输速率运作,特别是在覆波区之外频带。该定向天线操控程序存在于接入点内以支持与远程站的操作。
更特定言之,本发明针对一种操作WLAN内之接入点的方法,该接入点包括一用来与多个远程站通信的定向天线。该定向天线包括一全向角度及多个定向角度。该方法包括从该等多个远程站当中选取一远程站,通过该定向天线之全向角度将一第一探针信号发射给该选定远程站,且测量通过该全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收到之一响应于该第一探针信号的第一探测响应信号。
该方法更包括通过该定向天线之多个定向角度的每一角度将一相应第二探针信号发射给该选定远程站,且测量通过每一定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收到之一响应于该相应第二探针信号的第二探测响应信号。来自该选定远程站之测得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和相应测得第二探测响应信号被储存在一天线数据库内。
该方法可更包括以该测得第二探测响应信号为基础选取用于该选定远程站之一较佳定向角度,且比较得自该全向角度之测得第一探测响应信号与得自该较佳定向角度之测得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可以该比较为基础选取该全向角度或较佳定向角度用来继续与该选定远程站通信。倘若与该较佳定向角度相关之测得信号超过与该全向角度相关之测得信号一预定阈值则可选用该较佳定向角度。
该方法可更包括从该等多个远程站当中选取下一个远程站,对该下一个选定远程站重复发射第一和第二探针信号的步骤以及测量从该下一个选定远程站收到之第一和第二探测响应信号的步骤。从该下一个选定远程站收到之测得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和相应测得第二探测响应信号被储存在天线数据库内。对剩下的每一远程站重复该选取步骤、发射步骤及储存步骤。
该第一探针信号可包括一请求发送(RTS)讯息且该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可包括一清除发送(CTS)讯息。相似地,该第二探针信号可包括一RTS讯息且该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可包括一CTS讯息。
该测量步骤可包括判定一接收信号强度读数、一载波-干扰比、一能量-位比和一信噪比至少其中之一。该全向角度之选择及多个定向角度之扫描可为在接入点之媒体接入控制(MAC)层进行。
该方法可更包括当该接入点与该选定远程站间有一段特定时间没有通信之时更新用于该选定远程站之天线数据库。该更新可包括重复对该选定远程站发射第一和第二探针信号以及测量从该选定远程站收到之第一和第二探测响应信号的步骤。
该接入点可为以IEEE 802.11标准或IEEE 802.16标准为基础运作。该定向天线可包括至少一主动组件和多个被动组件。本发明之另一观点系针对一种包括有一全向角度和多个定向角度之一定向天线及一连接于该定向天线进行控制之控制器的接入点。
该控制器从多个远程站当中选取一远程站,通过该定向天线之全向角度对该选定远程站发射一第一探针信号,且测量通过该全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收到之一响应于该第一探针信号的第一探测响应信号。该控制器更通过该定向天线之多个定向角度的每一角度将一相应第二探针信号发射给该选定远程站,测量通过每一定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收到之一响应于该相应第二探针信号的第二探测响应信号,且将来自该选定远程站之测得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和相应测得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储存在一天线数据库内。
附图说明
以上及其它本发明目标、特征和优点将会在下文绘于所附图式之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更特定说明中显露。该等图式并不一定依比例绘制,重点在于绘出本发明的原则。
图1A系一运用本发明原则之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简图;
图1B系一图1A之WLAN内正在进行天线扫描之一接入点的简图;
图2A系一具有外部定向天线数组之图1A接入点的简图;
图2B系一图2A接入点的简图,其中该定向天线数组被并入一内部PCMCIA卡内;
图3A系一图2A定向天线数组的简图;
图3B系一用来选取一图3A定向天线之一天线组件状态的开关的简图;
图4系一运用依据本发明原则之子系统、层和一天线操控程序之图1A接入点的方块图;
图5A系一视需要用于图4天线操控程序的信号简图;
图5B系一视需要用于图4天线操控程序的替代信号简图;
图6系一图4之替代方块图,其中使用天线分集电路;
图7系一视需要用于图4天线操控程序之运用隐藏节点技术的信号简图;
图8系一具备双向发信之第1图网络的俯视图;
图9系一具备天线波束读数之第1图网络的俯视图;
图10系一依据本发明以空间分集为基础操作WLAN之接入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系一依据本发明以探针信号为基础操作WLAN之接入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和图13分别是依据本发明以前向和反向链接内的控制讯框为基础操作WLAN之接入点的方法的流程图;且
图14系一依据本发明以隐藏节点辨识为基础操作WLAN之接入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绘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所附图式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然本发明亦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施且不应被阐释为仅限于本说明书所述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只是用来让本说明书更为透彻完整,且对熟习此技艺者而言会完全涵盖本发明的范围。全部内容以相同数字标示相同组件,且在替代实施例中使用重音记号指示相似组件。
一开始参照图1A说明具有一接线系统105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100。接入点110a、110b和110c通过有线连接譬如有线数据网络连接方式连接至接线系统105。每一接入点110a、110b和110c有一能够通过射频(RF)信号与远程站120a、120b、120c通信的相应区域115a、115b、115c。远程站120a、120b、120c配备无线局域网络硬件和软件以接入接线系统105。在以下说明中,当欲对接入点、远程站和区域做出一总称性称呼时,可分别使用参考数字110、120和115。
当前技术为接入点110和远程站120提供天线分集。天线分集容许接入点110和远程站120以收到的信号品质为基础选取两天线其中一者来提供发射和接收工作。撇开其它天线而选取一天线的一个理由发生在有多路径衰落的情况,其中一采用两个不同路径的信号会在一天线导致信号抵销作用,但在另一天线不会。另一实例是因同一天线收到之二个不同信号造成干扰之时。选取两天线其中一者的另一理由系因为环境改变,譬如当一远程站120c如箭头125所示被从第三区115c带到第一或第二区115a、115b之时。
图1B系图1A所示网络100之一子集的方块图,其中更详细地绘出一运用本发明原则之接入点110b的定向天线波瓣130a-130i。定向天线波瓣130a-130i亦会被总体标示为参考数字130。接入点110b在一环境扫描过程中依序透过天线波瓣130以判定一较佳天线方向。
在一扫描过程中,接入点110b使用一如图2A和图2B更详细绘出之定向天线扫描搜索远程站120b发射的RF信号。在每一扫描方向(亦即角度或天线图案),接入点110b测量一信号或探测响应且计算该扫描角度之一相应度量。度量之实例包含接收信号强度读数(RSSI),载波-干扰比(C/I),能量-位比(Eb/No),或是接收信号或信号环境之品质的其它适当度量,譬如信噪比(SNR)。这些量测值之一组合亦可被用来判定最佳或较佳的天线排列,正如熟习此技艺者所能轻易理解。依据此等测得信号品质度量,接入点110b判定与远程站120b通信之较佳天线角度或方向。
此等扫描可为在远程站110b已被认证且已与接线系统105结合之前或之后发生。因此,起始天线扫描可能是在MAC层内完成。另一选择,起始天线扫描可为在MAC层以外完成。相似地,在远程站110b已经认证且已与接线系统105结合之后发生的扫描可为在MAC层内完成或是由发生在MAC层以外的程序完成。
图2A系一使用一外部定向天线数组200a之接入点110的简图。定向天线数组200a包含五个单极被动天线组件205a、205b、205c、205d和205e以及一个单极主动天线组件206。被动天线组件205a、205b、205c、205d和205e在下文总体以参考数字205标示。定向天线数组200a通过一通用序列总线(USB)端口215连接至接入点110。定向天线数组200a与接入点110间亦接受其它类型的连接。
定向天线数组200a内的被动天线组件205被寄生地耦接于主动天线组件206以允许扫描。在本说明书中,″扫描″意指定向天线数组200a之至少一天线波束能以与被动天线组件205之数量相关的增量旋转,其视需要能旋转360度。
定向天线数组200a之一详细说明提供于2002年1月24日公开之发明名称为″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之适应性天线″的美国专利公开案第2002/0008672号内,该案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且其已被让渡给本发明之现有受让人。以定向天线数组200a所收到或发射之信号为基础最佳化天线方向的范例方法亦揭示于该案。
定向天线数组200a亦可被用于一全向模式以提供一全向天线图案。接入点110可采用一全向图案进行发射或接收。接入点110亦可在对远程站120发射或从该远程站接收之时使用选定的定向天线。
图2B系一具备一内部定向天线220b之接入点110的等角透视图。在此实施例中,定向天线数组200b位于一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简称PCMCIA)卡220上。PCMCIA卡220系由接入点110携载且连接于一处理器(图中未示)。定向天线数组200b提供与图2A所示定向天线数组200a相同的功能。
应理解到尚有众多其它形式的定向天线数组可用。实例包含揭示于2003年1月4日授证之发明名称为″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之适应性天线″的美国专利第6515635号以及2002年3月28日公告之发明名称为″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之适应性天线″的美国专利公告案第2002/0036586号,二者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且其已被让渡给本发明之现有受让人。
图3A系一如前所述包含被动天线组件205和主动天线组件206之定向天线数组200a的详细图。定向天线数组200a亦包含一与被动天线组件电耦合的接地面330,如下文参照图3B所述。
仍参照图3A,定向天线数组200a提供一从天线组件205a和205e斜向离开的定向天线波瓣300。此为天线组件205a和205e处于一反射模式且天线组件205b、205c和205d处于一透射模式的征兆。换句话说,主动天线组件206与被动天线组件205之间的相互耦接容许定向天线数组200a扫描定向天线波瓣300,在本案例中,该波瓣因被动组件205之既设模式而被如图所示导向。如熟习此技艺者所能理解,被动天线组件205之不同模式组合会造成不同的天线波瓣300图案和角度。
图3B系一能被用来将被动天线组件205设定为反射模式或透射模式之范例电路的简图。反射模式由一代表性长虚线305标示,且透射模式由一短虚线310标示。代表性模式305和310分别是通过一电感组件320或一电容组件325耦接于一接地面330的方式造成。被动天线组件205a通过电感组件320或电容组件325的耦接系通过一开关315进行。开关315可为一能将被动天线组件205a耦接于接地面330的机械开关或电气开关。开关315系通过一控制信号335设定。
通过电感器320耦接于接地面330的是被动天线组件205a,其如较长代表性虚线305所示被有效地延长。此可视为是为一通过被动天线组件205a与主动天线组件206之相互耦接而被耦合于被动天线组件205a的RF信号提供一″后挡板(backboard)″。在图3A案例中,被动天线组件205a和205e二者通过相应电感组件320连接于接地面330。在此同时,在图3A实例中,其它被动天线组件205b、205c和205d通过相应电容组件325电连接于接地面330。
电容耦合作用使被动天线组件如较短代表性虚线310所示有效地缩短。全部被动组件325之电容耦合作用使定向天线数组200a有效地成为一全向天线。应理解到亦可将替代的耦接技术用在被动天线组件205与接地面330之间,例如延时线和集总阻抗。
跳到图9,其提供藉由运用定向天线数组200a或200b使接入点110b产生一全向天线图案905和一定向天线图案910的俯视图。接入点110b与多个站120a-120d通信。由于接入点110通常被远距安装为在其附近没有障碍物或移动反射器(例如被安装在墙上高处或天花板上),较佳天线图案方向之选择很可能不会在与一给定远程站120联机的全程中发生变化。
图标接入点110b可能运用一定向天线200a将下行链接数据讯框发射给一选定远程站120c。就大多数广播和控制讯框来说,接入点可使用全向天线图案905和最低可用数据传输速率以确保所有远程站120都会收到。定向天线200a无法加大网络100的涵盖面积,但可能提高发送给远程站120之数据讯框的数据传输速率。加大的下行链接传输速率有其好处,因为在网络100上转移的绝大部分数据明显是在下行链接(例如网页接入、档案转移)。有一选项是在接入点110b被要求以全向模式接收之时运用交换式空间分集。举例来说,5dB之可能增加的链接余裕提供300%的流通增加量。
由选定远程站120c在争用周期(CP)内发送给接入点110b之上行链接数据讯框系利用全向天线图案接收,因为任何远程站皆可能发射该讯框。就大讯框来说,网络组态可能要求远程站采用请求发送/清除发送(RTS/CTS)机制以预订无线媒体。在此情况中,接入点110b可以一定向模式接收以加大上行链接的数据传输速率。这多少是取决于在远程站120c运用之数据传输速率选择算法。
在下行链接传输中,接入点110b可能决定在争用周期内使用全向图案和一较低数据传输速率来发射小封包。其原因为在收敛区″另一″侧上之一远程站(譬如远程站120e)无法听到从背对其指向之定向天线图案发出的接入点传输内容。此为众所熟悉的″隐藏节点″问题,其中两个远程站120互相没有听到对方且在同一时间结束发射。在此情况中,该二远程站是120c和120e。一种避免此问题、特别是对大数据讯框有效的方法在下文参照图7说明。
是以接入点110处之定向天线图案能为与身为网络交通主体之远程站120交换之下行链接和上行链接数据讯框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网络联机被维持在接入点110之全向天线的标称增益。也就是说,远程站120能与接入点110结合且维持联机而无须使用定向天线200a。
如表1所提供之规则集合得被定义为利用定向天线200a之全向和定向特性的优点。表1包含现时与接入点110相关之远程站120的地址及其现行天线方向选择。表1可以依据802.11标准(表21和22在其内)之讯框序列为基础描述范例天线方向选择。在表1内,″Dir″指方向,″UL″指上行链接,且″DL″指下行链接。
表1—范例天线选择规则
 
序列 Dir 天线选择
信标 DL 全向
数据 DL 定向 参见图5A
RTS-CTS数据 UL 全向/定向 参见图5B
一程序可由一判定何时选取全向图案及何时选取一定向图案的规则集合说明。举例来说,接入点110可在对单一个远程站120发射或接收时的时间间隔内选取一定向图案。
一示出接入点110之接口的方块图绘于图4。图标接入点110包含多个子系统和层。一天线子系统405可包含定向天线220b及用来操作该定向天线的支持电路、总线和软件。天线子系统405与实体层410交界且对后者提供RF信号412。
实体层410处理RF信号412且对一天线操控程序420判定信号品质量测值。实体层410以RF信号412为基础对MAC层415发送处理后信号。MAC层415产生计时控制讯息422,后者亦被发送给天线操控程序420以便在需要时将天线切换成全向模式或定向模式。
MAC层415也将数据讯框429发送给其它程序(图中未示)。图标实体层410、MAC层415和天线操控程序420可为存在于一控制器400内。天线操控程序420举例来说可为储存在一内存内,该内存为一独立的内存或是一处理器内之一嵌入内存。
天线操控程序420保有在每一远程站120之天线扫描过程中做出的接收信号品质量测值417之一函数的″天线表或数据库″或是″方向表或数据库″。举例来说,方向表425可储存一站ID及一用来与远程站120定向通信的对应天线方向(A、B、C)。一旦判定方向表425内之天线方向,即利用天线操控程序420对天线子系统405提供定向天线控制427。若信号品质量测值417高于一预定阈值表示能在全向模式下支持较高数据传输速率,则可将天线方向保持在全向(0)模式。
下文说明依据本发明用来判定将一定向天线220b从一接入点110指向一远程站120之较佳方向的各种技术。第一种技术运用一空间分集选择机制。第二种技术利用在接入点110与远程站120间交换之探针信号序列。第三种技术利用控制讯息(例如ACK或CTS)在接入点110做出接收天线方向之信号品质量测值。第三种技术可应用于前向和反向链接二者。
第一种技术假设现有的802.11装置纳入天线交换式分集扫描/控制且未来的802.11装置譬如802.11a/802.11g/802.11n也会支持交换式分集。该第一技术在一远程站120已经认证且已与一网络结合之后可用。其假设起始天线扫描系在MAC/网络层协议内完成。使用一定向或多组件天线220a,该第一技术能利用分集协议使天线位置/选择保持更新。
今参照图6,该第一技术的作用如下。图标接入点110’包含一连接于天线子系统405’之控制器600’。控制器600’包括一被赋予对天线控制信号之接入的实体层410’以及一MAC层(图4)。该MAC层将天线选择写入缓存器A605a’和缓存器B605b’内。缓存器A605a’容纳选定的天线位置,且缓存器B605b’容纳一候补天线位置。实体层410’亦与一多任务器610’通信。实体层410’以一传统分集选择控制方式对多任务器610’发送一分集选择开关控制信号607’,但在此情况中系使用控制缓存器A605a’或缓存器B605b’之内容的分集选择开关控制信号。
该选定天线位置系一开始就在网络认证/结合协议期间选出。该候补天线位置是任何其它天线位置(包含一全向模式)。该候补天线位置在已收到一有效封包之后或是在经过一段预定时间没有收到任何封包之后以一预定顺序改变。
在成功地收到一封包之后,实体层410’对MAC层发送针对该二天线位置的接收信号品质度量(信号强度、信噪比、多路径/均衡器度量等)。在封包接收过程中,实体层410’如同现在用于802.11般地运作;也就是说,在该二天线位置之间切换并且使用对封包接收而言最好的天线位置。在实体层410’收到有效封包之后,将该二天线位置之信号品质度量发送给MAC层。MAC层更新选定天线位置以及候补天线位置。该选定天线位置被换成以从实体层410’收到之数据为基础最佳的位置。可利用滤波/迟滞作用来避免两天线位置之间的″乒乓现象(ping-ponging)″。
如前所述,此技术利用现有802.11天线交换式分集方法的优点。应理解到此第一技术可包含硬件、软件/韧体或以上之组合。
今参照图10,其将说明以空间分集为基础操作一WLAN 100内之一接入点110的前述方法的流程图。从起点(方块1000)开始,该方法包括利用定向天线220b之一现行角度与远程站120通信,如方块1010。在方块1020进行的是在前导码期间扫过定向天线220b用来与远程站120通信之多个替用角度。在方块1030进行的是测量通过现行角度和多个替用角度从远程站120收到的相应信号。在方块1040,于该前导码期间以测得信号为基础选取该现行角度或是多个替用角度其中一角度为一继续与远程站120通信的较佳角度。该方法在方块105结束。
第二种技术系以接入点110对远程站120之RTS讯息的发射以及远程站对接入点响应发射之CTS讯息的接收为基础。802.11标准亦定义一探测要求/探测响应交换,此通常被远程站120用来判定对其他站120的链接品质。
在被接入点110用来判定对一选定远程站120之较佳指向方向(如图8所示)时,接入点110以全向图案及每一可能定向图案130发射一探测要求信号,且在以相应图案运作的同时测量从远程站110回送之探测响应信号810的信号品质。
此等响应讯框810之测量使其成为比前述分集选择技术更有靠的技术。此第二技术最好至少是在一远程站120已与接入点110结合之后立即使用。虽说使用额外的探测要求/探测响应信号会对网络效率造成影响,但此等交换可能不常发生。
今参照图11,其将说明以探针信号为基础操作一WLAN 100内之一接入点110的前述方法的流程图。从起点(方块1100)开始,该方法包括在方块1110选取一远程站120,在方块1120通过定向天线220b之全向角度对该选定远程站发射一第一探针信号,且在方块1130测量通过该全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收到之一响应于该第一探针信号的第一探测响应信号。
在方块1140,通过定向天线200b之多个定向角度当中的每一角度对选定远程站120发射一相应第二探针信号,且在方块1150测量通过每一定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收到之一响应于该相应第二探针信号的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在方块1160,将来自选定远程站120之测得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和相应测得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储存在一天线数据库内。
在方块1170,以该等测得第二探测响应信号为基础针对选定远程站120选取一较佳定向角度。在方块1180,比较得自该全向角度之测得第一探测响应信号与得自该较佳定向角度之测得第二探测响应信号。该第一探针信号包括一请求发送(RTS)讯息且该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包括一清除发送(CTS)讯息。相似地,该第二探针信号包括一RTS讯息且该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包括一CTS讯息。在方块1190,以该比较为基础选取该全向角度或该较佳定向角度继续与选定远程站120通信。该方法在方块1195结束。
第三种技术运用被用在接入点110与远程站120间之常态数据交换的控制讯框。此技术可被用在前向链接通信以及反向链接通信二者内。由于清除发送(CTS)和确认(ACK)讯息系以较低数据传输速率发送,接入点110可用这些讯息比较全向图案905与现在选用的定向图案130。此绘于图5A,图中在天线选择计时上有虚线。其可当作用来判定现在选用方向130是否会保有其超越全向图案905之优势的方法。此优势通常是以一预定阈值为基础以免在具有相似信号品质度量的两个天线图案之间频繁切换。
举例来说,在CTS讯息期间,可用全向模式接收此讯息以计算一第一信号品质量测值。在ACK讯息期间,可用一测试天线方向接收此讯息以计算一第二信号品质量测值。进行该第一和第二信号品质量测值的比较并且判断该测试天线方向是否应被储存。也就是说,定向模式是否提供一高于全向模式的增益。亦可进行二个不同定向天线方向之间的比较。
图4之方向表425可加上来自前述程序之全向和选定方向天线图案的信号品质量测值。倘若优势低落到一预定阈值以下,则接入点110回复为全向选择且利用上述前两种技术其中之一进行天线搜寻。
万一远程站120进入一节能模式或是长时间没有数据转移的闲置期,接入点110回复为全向图案选择。当远程站120变得再次活跃,接入点110可进行另一次天线搜寻。
今参照图12和图13,分别说明以前向和反向链接内之控制讯框为基础操作一WLAN 100内之一接入点120的方法的流程图。从起点(方块1200)开始,该方法包括在方块1210在一前向链接内通过定向天线220b之一第一天线图案从远程站120接收一第一控制讯框,且在方块1220将一第一数据讯框发射给该远程站,且在方块1230通过该定向天线之一第二天线图案从该远程站接收一第二控制讯框。在方块1240测量一通过该第一天线图案收到之第一控制讯框的信号品质以及一通过该第二天线图案收到之第二控制讯框的信号品质。在方块1250比较与该第一和第二天线图案相关的相应测得信号品质。若与该第二天线图案相关之测得信号品质超过与该第一天线图案相关之测得信号品质一预定阈值,则在方块1260选取该第二天线图案用以对远程站120发射一第二数据讯框。收到的第一控制讯框包括一清除发送讯息,且收到的第二控制讯框包括一确认讯息。该方法在方块1270结束。
用来以反向链接内之控制讯框为基础操作一WLAN 100内之一接入点120的方法包括从起点(方块1300)开始,在方块1310通过定向天线220b之一第一天线图案从远程站接收一第一控制讯框,在方块1320将一第二控制讯框发射给该远程站,且在方块1330通过该定向天线之一第二天线图案从该远程站接收一第一数据讯框。在方块1340测量一通过该第一天线图案收到之第一控制讯框的信号品质以及一通过该第二天线图案收到之第一数据讯框的信号品质。在方块1350比较与该第一和第二天线图案相关的相应测得信号品质。若与该第二天线图案相关之测得信号品质超过与该第一天线图案相关之测得信号品质一预定阈值,则在方块1360选取该第二天线图案让接入点110对远程站120发射一第二数据讯框。收到的第一控制讯框包括一请求发送讯息,且发射的第二控制讯框包括一清除发送讯息。该方法在方块1370结束。
第四种技术是一隐藏节点保护技术,其在接入点110使用一定向天线220b时提供一保护机制以减少或消弭隐藏节点的发生率。隐藏节点发生在并非网络100内所有远程站120都能听到接入点110与一选定远程站120间的通信之时,因此未曾听到的远程站可能会在媒体被使用之时发射。这会造成碰撞,特别是在接入点110。
当接入点110具有要发射给一远程站120的数据,控制程序以扫描图4之方向表425的方式设定所选天线方向以判定是否有潜在隐藏节点。举例来说,接入点110可就相反于选定天线方向的方向寻找远程站120。
参照图7之计时图,倘若控制软件判定有可能存在隐藏节点,接入点110首先利用天线220a之全向模式对一已知未使用的MAC地址发射一CTS讯息。此程序系用来告知网络内所有远程站120有一交换操作要发生且在交换完成以前不会发射。然后接入点110切换成预期远程站120的选定天线方向并进行通信。防止隐藏节点问题的另一方案是与一期望远程站120进行四向讯框交换协议(RTS、CTS、数据及ACK)。
倘若控制软件判定不可能有隐藏节点,接入点110不会发送CTS讯息且可在接入点110天线设定成正确方向之时立即开始通信。倘若网络协议有要求,RTS讯息得被送给预期的接收器,导致一CTS讯息回到接入点110当作确认讯息,如图5A所示。
要注意到在参照图7所述之程序中,效能因RTS讯息不是由接入点110发射而提升,因为要使远程站120停止发射就只需要CTS讯息。在标准802.11协议标头之ID段内指出的远程站120确保该指定远程站收到数据讯框。
今参照图14,说明以隐藏节点辨识为基础操作一WLAN 100内之一接入点120的方法。从起点(方块1400)开始,该方法包括在1410藉由在接入点110与每一远程站120之间以对应于多个天线图案之相应测得信号品质为关联的方式创造一天线数据库。该等相应测得信号品质系由接入点110以其与每一远程站120之通信为基础判定。在方块1420以该天线数据库为基础判定用于每一远程站120之一较佳天线图案,且在方块1430选取一远程站及对应较佳天线图案以进行通信。在方块1440,以该天线数据库为基础且在与选定远程站通信之前判定是否有任何未被选取的远程站可能会在此等通信实际发生之时还不知道。此系由比较与该选定远程站之较佳天线图案相关的测得信号品质及与未被选取远程站使用相同较佳天线图案时相关的相应信号品质的方式判定。
倘若可能有一隐藏节点,则在方块1450广播一表达出接入点110与选定远程站120正要互相通信的讯息。如前所述,此广播可为呈一通过全向天线图案发送给远程站120之主动清除发送讯息的形式。该CTS有一不对应于任何远程站120的未使用地址。另一选择,与选定远程站120进行四向讯框交换协议(RTS、CTS、数据及ACK)以防隐藏节点问题。该方法在方块1460结束。
虽说以上已参照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特定地以图和文字说明本发明,熟习此技艺者会理解到可不脱离申请专利范围项所涵盖之发明范围就形式和细节做出多样变化。举例来说,接入点并不局限于IEEE 802.11标准。如前所述之接入点天线算法如熟习此技艺者所能轻易理解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局域网络,譬如IEEE 802.16标准所定义的局域网络。

Claims (16)

1.一种操作无线局域网络内之接入点的方法,该接入点包含用来与多个远程站通信之一定向天线,该定向天线包含一全向角度及多个定向角度,该方法包括:
从该等多个远程站当中选取一远程站;
通过该定向天线之全向角度发射一第一探针信号至该选定远程站;
测量通过该全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所接收之一第一探测响应信号,以响应该第一探针信号;
通过该定向天线之多个定向角度的每一角度,发射一相应第二探针信号至该选定远程站;
测量通过每一定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所接收之一第二探测响应信号,以响应该相应第二探针信号;将来自该选定远程站之所测量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和该相应测量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储存在一天线数据库内;
以该测量第二探测响应信号为基础,选取用于该选定远程站之一较佳定向角度;
比较得自该全向角度之该测量第一探测响应信号与得自该较佳定向角度之该测量第二探测响应信号;以及
以该比较为基础选取该全向角度或该较佳定向角度,用以继续与该选定远程站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该较佳定向角度相关之该测量信号超过与该全向角度相关之测量信号一预定阈值时,则选取该较佳定向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从该等多个远程站中选取一下一个远程站;
对该下一个选定远程站重复发射第一和第二探针信号的步骤以及测量从该下一个选定远程站收到之第一和第二探测响应信号的步骤;
将来自该下一个选定远程站之该测量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和该相应测量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储存在该天线数据库内;以及
对剩下的每一远程站重复该选取步骤、发射步骤及储存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探针信号包括一请求发送讯息及该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包括一清除发送讯息;且其中该第二探针信号包括一讯息及该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包括一讯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量包括判定一接收信号强度读数、一载波-干扰比、一能量-位比和一信噪比至少其中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全向角度之选择及多个定向角度之扫描系在该接入点之媒体接入控制层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当该接入点与该选定远程站间有一段闲置时间没有通信时,更新用于该选定远程站之天线数据库,该更新包括重复对该选定远程站发射第一和第二探针信号以及测量从该选定远程站所接收之第一和第二探测响应信号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接入点系以一IEEE 802.11标准和一IEEE 802.16标准当中至少一标准为基础运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定向天线包括至少一主动组件和多个被动组件。
10.一种无线局域网络之接入点,其包括:
一定向天线,其包括一全向角度和多个定向角度;及
一连接于该定向天线进行控制之控制器,该控制器
从多个远程站中选取一远程站,
通过该定向天线之全向角度,发射一第一探针信号至,该选定远程站
测量通过该全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所接收之一第一探测响应信号,以响应于该第一探针信号,
通过该定向天线之多个定向角度的每一角度将一相应第二探针信号发射给该选定远程站,
测量通过每一定向角度从该选定远程站所接收之一第二探测响应信号,以响应于该相应第二探针信号,
将来自该选定远程站之该测量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和该相应测量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储存在一天线数据库内;
以该等测量第二探测响应信号为基础,选取用于该选定远程站之一较佳定向角度;
比较来自该全向角度之该测量第一探测响应信号与来自该较佳定向角度之该测量第二探测响应信号;以及
以该比较为基础,选取该全向角度或较佳定向角度,用来继续与该选定远程站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该定向天线包括至少一主动组件和多个被动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包括一实体层和一媒体接入控制层,且其中该全向角度之选择及该等多个定向角度之扫描是在该层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当与该较佳定向角度相关之该测量信号超过与该全向角度相关之测量信号一预定阈值时,则选取该较佳定向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更进行下列步骤:
从该等多个远程站当中选取一下一个远程站;
对该下一个选定远程站重复发射第一和第二探针信号的步骤以及测量从该下一个选定远程站所接收之第一和第二探测响应信号的步骤;
将从该下一个选定远程站所接收之该测量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和相应测量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储存在该天线数据库内;以及
对剩下的每一远程站重复该选取步骤、发射步骤及储存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探针信号包括一请求发送讯息及该第一探测响应信号包括一清除发送讯息;且其中该第二探针信号包括一讯息及该第二探测响应信号包括一讯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在该接入点与该选定远程站间有一段闲置时间没有通信之时,更新用于该选定远程站之天线数据库,该更新包括重复对该选定远程站发射第一和第二探针信号以及测量从该选定远程站所接收之第一和第二探测响应信号的步骤。
CNB2004800169921A 2003-06-19 2004-06-18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的接入点及其操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17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7970103P 2003-06-19 2003-06-19
US60/479,701 2003-06-19
US10/870,696 2004-06-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9968A CN1809968A (zh) 2006-07-26
CN100481743C true CN100481743C (zh) 2009-04-22

Family

ID=3684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169940A Pending CN1809976A (zh) 2003-06-19 2004-06-18 以空间多样化为基础存取点的天线操控
CNB2004800171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8348C (zh) 2003-06-19 2004-06-18 用于无线区域网路(wlan)的接入点及其操作方法
CNA2004800171796A Pending CN1817053A (zh) 2003-06-19 2004-06-18 以控制图框为基础存取点的天线操控
CNB20048001699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1743C (zh) 2003-06-19 2004-06-18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的接入点及其操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169940A Pending CN1809976A (zh) 2003-06-19 2004-06-18 以空间多样化为基础存取点的天线操控
CNB2004800171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8348C (zh) 2003-06-19 2004-06-18 用于无线区域网路(wlan)的接入点及其操作方法
CNA2004800171796A Pending CN1817053A (zh) 2003-06-19 2004-06-18 以控制图框为基础存取点的天线操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80997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69348B2 (en) * 2006-11-24 2010-08-0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Ad-hoc connectivity system and method
EP1956732B1 (en) * 2007-02-07 2011-04-06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11068B1 (en) * 2008-04-14 2014-01-01 Alcatel Lucent A picocell base station fo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providing radio coverage lobes as well as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which subset of the lobes covers a user terminal
CN103346826B (zh) * 2013-06-27 2016-06-29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智能天线的选择方法和接入点
WO2016032104A1 (ko) * 2014-08-24 2016-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위한 가중치 결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142179B (zh) * 2015-06-12 202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CN111525281B (zh) * 2020-04-07 2021-09-10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装置
CN113259923B (zh) * 2021-07-05 2021-09-24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一种定向波束检测方法、跟踪方法、检测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107797T2 (de) * 2000-10-31 2005-06-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rahtloses Kommunikationssystem, Anordnung für Gewichtungssteuerung, und Erzeugungsverfahren des Gewichtsvektors
US7519030B2 (en) * 2001-11-19 2009-04-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Adaptive MAC fragmentation and rate selection for 802.11 wireless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9964A (zh) 2006-07-26
CN1817053A (zh) 2006-08-09
CN100438348C (zh) 2008-11-26
CN1809968A (zh) 2006-07-26
CN1809976A (zh) 2006-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69849B2 (ja) 空間ダイバーシティに基づく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ためのアンテナステアリング
US7047046B2 (en) Antenna steering for an access point based upon probe signals
US7103386B2 (en) Antenna steering and hidden node recognition for an access point
EP1634470B1 (en) Antenna steering for an access point based upon control frames
US20050037822A1 (en) Antenna ste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802.11 station
CN1685749B (zh) 无线局域网天线操控方法及装置
CN100481743C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的接入点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01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901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