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0041C -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0041C
CN100450041C CNB2004100056554A CN200410005655A CN100450041C CN 100450041 C CN100450041 C CN 100450041C CN B2004100056554 A CNB2004100056554 A CN B2004100056554A CN 200410005655 A CN200410005655 A CN 200410005655A CN 100450041 C CN100450041 C CN 10045004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ort
simulated environment
output
sub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56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8581A (zh
Inventor
王进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056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50041C/zh
Publication of CN1658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8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00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004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确定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获取端、信息输出端;根据所述信息获取端传输端口的工作模式、所需信息的种类建立用于从所述信息输出端获取相应信息的信息传输模块;所述信息获取端根据信息传输模块从所述信息输出端获取相应的信息,以进行所述仿真环境和所述测试环境的信息传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包括:确定传输端模块、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信息传输模块;本发明针对不同的数字逻辑仿真,不需要重复设计PLI,简化了数字逻辑仿真验证的实现过程,减少了数字逻辑仿真验证工作量,缩短了数字逻辑仿真验证的工期,实现了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了降低数字逻辑开发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网络通讯技术领域中,往往需要对数字逻辑进行仿真验证,以检查数字逻辑的处理行为是否正确。
在现有技术中,对数字逻辑的仿真验证首先需要利用HDL(硬件描述语言)描述数字逻辑,产生一个基于HDL的DUV(被测试的数字逻辑),然后将DUV放在仿真器中,仿真器一般为商用基于HDL的仿真器,DUV在仿真器中进行仿真运行。一般DUV、BFM(总线功能模型)和仿真器一起称为仿真环境。
对数字逻辑的仿真验证除需要必要的仿真环境外,还需要为其建立相应的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同样可以利用HDL进行描述。
DUV在仿真验证过程中仿真环境与测试环境需要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具体为:测试环境将激励报文传输至仿真环境,仿真环境中的BFM将激励报文转化为连续的电平信号输入至DUV,DUV对其进行仿真处理,仿真处理结果由BFM转化为IP报文传输至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对仿真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数字逻辑的处理行为是否正确。
如今,数字逻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逻辑处理的业务越来越复杂。当数字逻辑处理的业务很复杂时,对数字逻辑的仿真验证也就变得很困难,困难主要在测试环境的建立上。从理论上,通过HDL可以对DUV进行完备的仿真验证,但是由于HDL的根本用途是描述电路行为的,不能描述复杂的对象,在实际应用中对处理复杂业务的数字逻辑就无法使用HDL对数字逻辑进行验证了。
为了弥补HDL的不足,VERILOG HDL提供了C语言接口PLI(VERILOG硬件语言的C语言编程接口),PLI极大地方便了数字逻辑的验证。用户可以使用C语言编写功能复杂的测试环境。如附图1所示,在图1中,测试环境的激励模块、分析模块、参考模型都是使用C语言编写的。激励模块产生激励数据,仿真环境利用PLI的一些C语言函数调用测试环境激励模块的激励数据,由仿真环境中的BFM将激励数据转化为连续的电平信号输入至DUV,DUV对其进行仿真处理,仿真处理结果由BFM转化为IP报文传输至PLI,PLI将其转化为C语言函数供测试环境的分析模块调用,测试环境的分析模块通过PLI函数调用对仿真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数字逻辑的处理行为是否正确。这样,通过PLI调用实现了C语言的测试环境和VERILOG HDL仿真环境之间的数据传输。
目前,在对数字逻辑进行仿真验证的应用中还没有用于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之间实现数据交换的通用PLI调用的规范。用户通过PLI编程实现仿真环境和测试模块之间数据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在PLI中编写函数$write data(packetlen,packetmem),BFM将DUV输出信号线上的时序波形转换成数据存储在数组packetmem中,packetlen表示packetmem数组的长度。测试环境通过调用PLI中的$write_data函数获得数字逻辑仿真处理的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分析。
由于PLI中的函数没有调用规范,所以每一种数字逻辑的仿真验证都对应一种PLI,用户需要为每一种PLI编写PLI调用函数,PLI的通用性差,已有成果不能共享;致使数字逻辑仿真验证的实现过程复杂,工作量大,工期延长、资源浪费,从而使数字逻辑的开发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PLI通用性差、数字逻辑开发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
a、确定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获取端、信息输出端;
b、根据所述信息获取端的传输端口的工作模式、所需信息的种类建立用于从所述信息输出端获取相应信息的信息传输模块;
c、所述信息获取端根据所述信息传输模块从所述信息输出端获取相应的信息,以进行所述仿真环境和所述测试环境的信息传输。
所述传输端口的工作模式包括:主模式输入端口、从模式输入端口、主模式输出端口、从模式输出端口;
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为确定传输子端口的状态信息获取端的输入端口;
所述从模式输出端口为与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对应的状态信息输出端的输出端口;
所述主模式输出端口为确定传输子端口的状态信息获取端的输出端口;
所述从模式输入端口为与所述主模式输出端口对应的状态信息输出端的输入端口;
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从模式输入端口、主模式输出端口、从模式输出端口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端口;
所述所需信息的种类包括状态信息、数据。
所述仿真环境包括基于硬件描述语言的仿真器、被测试的数字逻辑、总线功能模型;
所述测试环境包括1个或多个激励模块、1个或多个分析模块。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仿真环境,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仿真环境输入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所述仿真环境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激励模块名称;
所述函数的输出参数包括: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端口各子端口状态;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激励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所述总线功能模型访问激励模块的延迟时间。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输出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出端口,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激励模块名称、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各子端口的状态信息;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激励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传输子端口、所述总线功能模型访问激励模块的延迟时间。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仿真环境,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仿真环境输入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所述仿真环境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激励模块名称、传输子端口;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激励数据、激励数据字节数、激励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表示总线功能模型BFM在将激励数据发送给被测试的数字逻辑DUV之前需要的延迟时间。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仿真环境,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仿真环境输入端口为所述从模式输入端口,所述仿真环境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主模式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激励模块名称、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息;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激励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传输子端口、激励数据的字节数、激励数据、所述总线功能模型访问所述测试环境的延迟时间。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仿真环境,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仿真环境输出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出端口,所述仿真环境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状态信息,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分析模块名称;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状态信息、分析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延迟时间,当所述延迟时间的返回值大于0时,表示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端口各子端口不具备接收数据的条件。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输入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分析模块名称、所述仿真环境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分析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传输子端口、延迟时间,当所述延迟时间的返回值大于0时,表示分析模块主模式输入端口各子端口不具备接收仿真数据的条件。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输入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仿真环境的仿真数据,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分析模块名称、传输子端口、仿真数据的字节数、仿真数据。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输入端口为所述从模式输入端口,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仿真环境仿真数据,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上报仿真数据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分析模块名称、传输子端口、仿真数据的字节数、仿真数据。
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包括:
确定传输端模块:确定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获取端、信息输出端;
获取端口信息模块:所述的获取端口信息模块接收所述确定传输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信息和信息输出端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从所述信息获取端的传输端口获取其工作模式、所需信息的种类;
信息传输模块:接收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所述信息获取端的传输端口的工作模式、所需信息的种类,根据所述信息传输模块接收的信息从所述信息输出端获取所述种类的信息,并传输至所述信息获取端,以进行所述仿真环境和所述测试环境的信息传输。
所述的信息传输模块进一步包括:主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和/或从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
所述主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处于从模式端口的信息输出端的相应信息,并将其传输至处于主模式端口的信息获取端;
所述从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处于主模式端口的信息输出端的相应信息,并将其传输至处于从模式端口的信息获取端。
所述主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进一步包括: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从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进一步包括: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
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主模式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
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仿真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
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子端口的仿真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可明显得知,本发明详尽分析了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之间信息传输的各种情况,制定了一套通用PLI调用的规范,建立了通用的信息传输模块;因此本发明针对不同的数字逻辑仿真,不需要重复设计PLI,简化了数字逻辑仿真验证的实现过程,减少了数字逻辑仿真验证工作量,缩短了数字逻辑仿真验证的工期,实现了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了降低数字逻辑开发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数字逻辑仿真的测试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数字逻辑的输入输出端口模型;
图3是本发明的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信息传输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确定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获取端、信息输出端;根据所述信息获取端传输端口的工作模式、所需信息的种类建立用于从所述信息输出端获取相应信息的信息传输模块;所述信息获取端根据所述信息传输模块从所述信息输出端获取相应的信息,以进行所述仿真环境和所述测试环境的信息传输。
本发明中所指的仿真环境由基于HDL的仿真器、DUV(被测试的数字逻辑)和BFM组成,测试环境主要由1个或多个激励模块和1个或多个分析模块组成。本发明中测试环境和仿真环境的信息传输主要是激励模块和DUV、DUV和分析模块之间的信息传输。
一般DUV的输入/输出端口会有一个或多个子端口,通常与其对接的测试环境的激励模块、分析模块也会具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端口。由于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有一个子端口拥有数据传输通道,所以本发明中所指的信息传输包括子端口的状态信息传输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包括激励模块产生的激励数据传输和DUV产生的仿真数据传输。
本发明将DUV的输入/输出端口抽象为如附图2所示。
在图2中,DUV的输入/输出端口包括三种类型的信号线,即状态信号线、控制信号线、数据线。状态信号线是传递DUV、激励模块、分析模块的输入/输出子端口是否具备收发数据能力状态的通道。控制信号线是控制输入/输出子端口传输数据的通道。数据线是数据传输的通道。
在一个时间段内,由哪个子端口拥有当前数据传输通道需要仲裁,仲裁的结果通过控制信号线传输至对端。具有仲裁功能的端口一定是状态获取端,将状态获取端的端口称为主模式端口,不具有仲裁功能的端口一定是状态输出端,将状态输出端的端口称为从模式端口。
如在图2中,DUV的传输端口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DUV输入端口的输入状态信号线所指的方向代表状态信号的流向,该图中激励模块输出子端口状态信号流向DUV,被DUV获取,DUV的输入端口是状态信号获取端,具有仲裁功能。通过仲裁确定拥有当前数据传输通道的子端口,通过DUV的输出控制信号线通知激励模块的输出端口;激励模块根据DUV的通知将相应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输出至DUV。因此,DUV的输入端口工作于主模式,是主模式输入端口,其对端激励模块的输出端口工作于从模式,是从模式输出端口。DUV输出端口的输出状态信号线所指的方向代表状态信号的流向,该图中DUV输出子端口状态信号流向分析模块,被分析模块获取,分析模块的输入端口是状态信号获取端,具有仲裁功能。通过仲裁确定拥有当前数据传输通道的子端口,通过DUV的输入控制信号线通知DUV的输出端口;DUV根据分析模块的通知将相应输出子端口的仿真数据输出至分析模块。因此,分析模块的输入端口工作于主模式,是主模式输入端口,其对端DUV的输出端口工作于从模式,是从模式输出端口。
同样,DUV的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号也可以流向激励模块,被激励模块获取;激励模块的输出端口是状态信号获取端,具有仲裁功能。通过仲裁确定拥有当前数据传输通道的子端口,通过激励模块的输出控制信号线通知DUV的输出端口;DUV根据激励模块的通知从相应输入子端口接收激励模块传输来的激励数据。因此,激励模块的输出端口工作于主模式,是主模式输出端口,其对端DUV的输入端口工作于从模式,是从模式输入端口。
同理,分析模块的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号也可以流向DUV,被DUV获取。DUV的输出端口是状态信号获取端,具有仲裁功能。通过仲裁确定拥有当前数据传输通道的子端口,通过DUV的输入控制信号线通知分析模块的输出端口;分析模块根据DUV的通知从相应输入子端口接收DUV传输来的仿真数据。因此,DUV的输出端口工作于主模式,是主模式输出端口,其对端分析模块的输入端口工作于从模式,是从模式输入端口。
通过上述描述,本发明将DUV的输入/输出端口建立了一个数据传输模型,即,获取状态信号,确定数据传输子端口,传输数据。
该数据传输模型可通过如下四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方式:在DUV的输入端口,DUV检查输入状态信号线,获得对端的激励模块各输出子端口的数据待发状态,DUV根据获得的状态进行仲裁,确定激励模块输出端口的一个子端口发送激励数据,并将仲裁确定的结果通过输出控制信号线通知激励模块。激励模块通过DUV的输入数据线将该子端口的激励数据传输给DUV。
第二种方式:在DUV的输入端口,激励模块检查DUV的输入状态信号线,获得对端的DUV各输入子端口的数据接收状态,激励模块根据获得的状态进行仲裁,确定DUV的输入端口的一个子端口接收激励数据,并将仲裁确定的结果通过DUV的输出控制信号线通知DUV。DUV通过其输入数据线接收激励模块该子端口传输来的激励数据。
第三种方式:在DUV的输出端口,DUV检查输出状态信号线,获得对端的分析模块各输入子端口的数据接收状态,DUV根据获得的状态进行仲裁,确定分析模块输入端口的一个子端口接收仿真数据,并将仲裁确定的结果通过输入控制信号线通知分析模块。分析模块通过DUV的输出数据线接收DUV该子端口传输来的仿真数据。
第四种方式:在DUV的输出端口,分析模块检查DUV的输出状态信号线,获得对端的DUV各输出子端口的数据发送状态,分析模块根据获得的状态进行仲裁,确定DUV的输出端口的一个子端口发送仿真数据,并将仲裁确定的结果通过DUV的输入控制信号线通知DUV。DUV通过其输出数据线将该子端口的仿真数据传输至分析模块。
上述四种方式都可分别被抽象为两个PLI调用,即状态调用和数据调用。
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DUV的输入端口具有仲裁功能,所以DUV的输入端口为主模式输入端口,DUV输入端口的对端激励模块的输出端口为从模式输出端口。在该方式中状态调用为数字逻辑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调用,数据调用为数字逻辑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调用。
对于第二种方式,由于激励模块的输出端口具有仲裁功能,所以激励模块的输出端口为主模式输出端口,激励模块输出端口的对端DUV的输入端口为从模式输入端口。在该方式中状态调用为数字逻辑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调用,数据调用为数字逻辑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调用。
对于第三种方式,由于DUV的输出端口具有仲裁功能,所以DUV的输出端口为主模式输出端口,DUV输出端口的对端分析模块的输入端口为从模式输入端口。在该方式中状态调用为数字逻辑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调用,数据调用为数字逻辑主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调用。
对于第四种方式,由于分析模块的输出端口具有仲裁功能,所以分析模块的输出端口为主模式输入端口,分析模块输入端口的对端DUV的输出端口为从模式输出端口。在该方式中状态调用为数字逻辑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调用,数据调用为数字逻辑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调用。
对于上述四种方式的八种PLI调用,可分别通过不同的函数实现,PLI调用函数可使用C语言或C++语言实现。
在实际的数字逻辑仿真测试过程中,数字逻辑往往有多个输入端口,多个输出端口,每个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在测试环境中都有对应的激励模块或分析模块。在进行PLI调用时必须明确知道是和哪个激励模块或分析模块连接进行信息传输的,所以本发明将测试环境中的每个激励或分析模块都确定一个唯一的名称,以名称区别不同的激励模块或分析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核心思想中的信息传输模块包括以上八种PLI调用函数,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中的八种PLI调用函数来完成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之间所有的信息传输。对于上述八种PLI调用函数逐个进行描述如下。
数字逻辑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可表现为$master_get_state(modulename,idle,delay,subport_status)的形式。
其中:modulename为输入参数,表示PLI调用的目标激励模块的名称;subport_status为输出参数,表示对端激励模块各子端口的状态,该参数是一个字节数组,一个字节表示一个子端口,等于1,表示激励模块该字节对应的子端口有激励报文数据待发;Idle为返回参数,为1时,表示激励模块没有使能或处于禁止工作状态;Delay为返回参数,当该参数返回值大于0时,表示激励模块的子端口不具备发送数据的条件,此时subport_status应该为全0。BFM应该等待Delay参数指定的延迟时间后,再访问激励模块。
数字逻辑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可表现为$master_get_txdata(modulename,idle,delay,pkt_subport,pkt_len,pkt_data)的形式;
其中:modulename为输入参数,表示PLI调用的目标激励模块的名称;pkt_subport为输入参数,传递给激励模块子端口仲裁的判决结果,指定激励模块从该子端口返回激励报文数据;Idle为返回参数,为1时,表示激励模块没有使能或处于禁止工作状态;Pkt_len为返回参数,表示激励模块返回激励数据报文的字节数;Pkt_data为返回参数,表示激励模块返回的激励报文数据。Delay为返回参数,表示BFM在将激励报文数据发送给DUV之前需要的延时时间。
数字逻辑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可表现为$slave_report_state(modulename,idle,delay,subport_status,pkt_subport)的形式;
其中:modulename为输入参数,表示PLI调用的目标激励模块的名称;subport_status为输入参数,表示DUV输入端口各子端口的状态,该参数是一个字节数组,一个字节对应一个子端口,字节等于1,表示该字节对应的DUV输入子端口可以接收数据;pkt_subport为返回参数,表示激励模块将在该子端口输出激励报文数据;Idle为返回参数,为1时,表示激励模块没有使能或处于禁止工作状态;Delay为返回参数,当该参数返回值大于0时,表示激励模块的子端口不具备发送数据的条件,此时subport_status应该为-1。BFM应该等待Delay参数指定的延迟时间后,再访问激励模块。
数字逻辑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可表现为$slaVe_get_txdata(modulename,idle,delay,subport_status,pkt_subport,pkt_len,pkt_data)的形式;
其中:modulename为输入参数,表示PLI调用的目标激励模块的名称;subport_status为输入参数,表示DUV输入端口各子端口的状态,该参数是一个字节数组,一个字节表示一个子端口,字节等于1,表示该字节对应的DUV输入子端口可以接收数据;pkt_subport为返回参数,传递给激励模块子端口仲裁的判决结果,指定激励模块从该子端口返回激励报文数据;Idle为返回参数,为1时,表示激励模块没有使能或处于禁止工作状态;Pkt_len为返回参数,表示激励模块返回激励数据报文的字节数;Pkt_data为返回参数,表示激励模块返回的激励报文数据。Delay为返回参数,表示BFM在将激励报文数据发送给DUV之前需要的延时时间。
数字逻辑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可表现为$master_get_state(modulename,idle,delay,subport_status)的形式;
其中:modulename为输入参数,表示PLI调用的目标分析模块的名称;subport_status为返回参数,表示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端口各子端口的状态,该参数是一个字节数组,一个字节表示一个子端口,字节等于1时,表示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端口可以接收仿真数据;Idle为返回参数,为1时,表示激励模块没有使能或处于禁止工作状态;Delay为返回参数,当该参数返回值大于0时,表示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端口各子端口不具备接收数据的条件,此时subport_status应该为全0。
数字逻辑主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可表现为$master_write_rxdata(modulename,pkt_subport,pkt_len,pkt_data)的形式;
其中:modulename为输入参数,表示PLI调用的目标分析模块的名称;pkt_subport为输入参数,表示DUV通过该子端口将仿真数据上传至分析模块;Pkt_len为输入参数,表示DUV上传仿真数据的字节数;Pkt_data为输入参数,表示DUV上传的仿真数据。
数字逻辑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可表现为$slave_report_state(modulename,idle,delay,subport_status,pkt_subport)的形式;
其中:modulename为输入参数,表示PLI调用的目标分析模块的名称;subport_status为输入参数,表示DUV从模式输出端口各子端口的状态,该参数是一个字节数组,一个字节对应一个子端口,字节等于1时,表示该字节对应的DUV从模式输出端口的子端口可以发送数据;pkt_subport为返回参数,是分析模块返回的子端口仲裁判决结果,表示分析模块可以从该子端口接收仿真数据;Delay为返回参数,当该参数返回值大于0时,表示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端口各子端口不具备接收仿真数据的条件,此时,pkt_subport参数的返回值应该为-1。
数字逻辑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可表现为$master_write_rxdata(modulename,pkt_subport,pkt_len,pkt_data)的形式;
其中:modulename为输入参数,表示PLI调用的目标分析模块的名称;pkt_subport为输入参数,表示DUV通过该子端口将仿真数据上传至分析模块;Pkt_len为输入参数,表示DUV上传仿真数据的字节数;Pkt_data输入参数,表示DUV上传的仿真数据。
在数字逻辑仿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输入/输出端口无子端口的简单情况,不需要进行状态传递和控制通道的过程,数据通道总是可用的,由于不需要进行状态传递,所以不需要进行子端口仲裁,从而没有状态获取端,这是一种特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于这种具有简单端口的数据传输也同样适用。本发明将数据获取端的端口做为具有一个子端口的主模式输入端口,数据输出端作为具有一个子端口的从模式输出端口,通过上述等价处理后,可直接根据数字逻辑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数字逻辑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来实现仿真环境与测试环境之间的数据传输。如在DUV上定义端口A。当测试环境激励模块需要通过端口A将激励数据传输至仿真环境时,使用上述函数中的$master_get_xdata(modulename,idle,delay,pkt_subport,pkt_len,pkt_data)函数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的数据传输装置如附图3所示。
在图3中,本发明提供的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确定传输端模块、获取端口信息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信息传输模块的具体功能分别由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和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仿真数据函数完成。
其中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共同完成主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的功能;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共同完成从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的功能。
图3中的信息传输模块可以满足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之间各种信息传输的要求。
确定传输端模块的主要功能为确定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获取端、信息输出端,并将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为信息获取端/信息输出端的信息传输至获取端口信息模块。
获取端口信息模块的主要功能为接收确定传输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和信息输出端的信息,获取信息获取端传输端口的工作模式、所需信息的种类,并将获取的信息获取端传输端口的工作模式、所需信息的种类和仿真环境/测试环境为信息输出端的信息一起传输至信息传输模块。工作模式和信息的种类如具体实施例中信息传输的方法中所述。
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的主要功能为接收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为仿真环境且处于主模式输入端口状态,信息输出端为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且处于从模式输出端口状态,需要获取子端口的状态信息,获取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
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的主要功能为接收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为仿真环境且处于从模式输入端口状态,信息输出端为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且处于主模式输出端口状态,需要获取子端口的状态信息,获取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主模式输出端口。
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的主要功能为接收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为仿真环境且处于主模式输入端口状态,信息输出端为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且处于从模式输出端口状态,需要获取子端口的激励数据,获取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
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的主要功能为接收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为仿真环境且处于从模式输入端口状态,信息输出端为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且处于主模式输出端口状态,需要获取子端口的激励数据,获取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主模式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
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的主要功能为接收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为仿真环境且处于主模式输出端口状态,信息输出端为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且处于从模式输入端口状态,需要获取子端口的状态信息,获取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
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的主要功能为接收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为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且处于主模式输入端口状态,信息输出端为仿真环境且处于从模式输出端口状态,需要获取子端口的状态信息,获取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主模式输入端口。
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的主要功能为接收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为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且处于从模式输入端口状态,信息输出端为仿真环境且处于主模式输出端口状态,需要获取子端口的仿真数据,获取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子端口的仿真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端口。
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的主要功能为接收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为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且处于主模式输入端口状态,信息输出端为仿真环境且处于从模式输出端口状态,需要获取子端口的仿真数据,获取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仿真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主模式输出端口。
上述各函数的具体实现方法与本实施例中上述方法的描述相同。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

Claims (14)

1、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确定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获取端、信息输出端;
b、根据所述信息获取端的传输端口的工作模式、所需信息的种类建立用于从所述信息输出端获取相应信息的信息传输模块;
c、所述信息获取端根据所述信息传输模块从所述信息输出端获取相应的信息,以进行所述仿真环境和所述测试环境的信息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端口的工作模式包括:主模式输入端口、从模式输入端口、主模式输出端口、从模式输出端口;
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为确定传输子端口的状态信息获取端的输入端口;
所述从模式输出端口为与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对应的状态信息输出端的输出端口;
所述主模式输出端口为确定传输子端口的状态信息获取端的输出端口;
所述从模式输入端口为与所述主模式输出端口对应的状态信息输出端的输入端口;
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从模式输入端口、主模式输出端口、从模式输出端口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端口;
所述所需信息的种类包括状态信息、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真环境包括基于硬件描述语言的仿真器、被测试的数字逻辑、总线功能模型;
所述测试环境包括1个或多个激励模块、1个或多个分析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仿真环境,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仿真环境输入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所述仿真环境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激励模块名称;
所述函数的输出参数包括: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端口各子端口状态;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激励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所述总线功能模型访问激励模块的延迟时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输出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出端口,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激励模块名称、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各子端口的状态信息;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激励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传输子端口、所述总线功能模型访问激励模块的延迟时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仿真环境,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仿真环境输入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所述仿真环境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激励模块名称、传输子端口;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激励数据、激励数据字节数、激励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表示总线功能模型BFM在将激励数据发送给被测试的数字逻辑DUV之前需要的延迟时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仿真环境,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仿真环境输入端口为所述从模式输入端口,所述仿真环境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主模式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激励模块名称、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息;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激励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传输子端口、激励数据的字节数、激励数据、所述总线功能模型访问所述测试环境的延迟时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仿真环境,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仿真环境输出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出端口,所述仿真环境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状态信息,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分析模块名称;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状态信息、分析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延迟时间,当所述延迟时间的返回值大于0时,表示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端口各子端口不具备接收数据的条件。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输入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分析模块名称、所述仿真环境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
所述函数的返回参数包括分析模块的使能/禁止工作状态、传输子端口、延迟时间,当所述延迟时间的返回值大于0时,表示分析模块主模式输入端口各子端口不具备接收仿真数据的条件。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输入端口为所述主模式输入端口,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仿真环境的仿真数据,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分析模块名称、传输子端口、仿真数据的字节数、仿真数据。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所述信息获取端为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述信息输出端为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输入端口为所述从模式输入端口,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所需信息的种类为所述仿真环境仿真数据,建立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
所述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分析模块名称、传输子端口、仿真数据的字节数、仿真数据。
12、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传输端模块:确定仿真环境和测试环境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获取端、信息输出端;
获取端口信息模块:所述的获取端口信息模块接收所述确定传输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端信息和信息输出端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从所述信息获取端的传输端口获取其工作模式、所需信息的种类;
信息传输模块:接收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所述信息获取端的传输端口的工作模式、所需信息的种类,根据所述信息传输模块接收的信息从所述信息输出端获取所述种类的信息,并传输至所述信息获取端,以进行所述仿真环境和所述测试环境的信息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传输模块进一步包括:主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和/或从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
所述主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处于从模式端口的信息输出端的相应信息,并将其传输至处于主模式端口的信息获取端;
所述从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处于主模式端口的信息输出端的相应信息,并将其传输至处于从模式端口的信息获取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进一步包括: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从模式端口获取信息子模块进一步包括: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
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入端口请求激励数据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激励模块主模式输出子端口的激励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请求状态信息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从模式输入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仿真环境;
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报状态信息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
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仿真环境从模式输出子端口的仿真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
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端口上传仿真数据函数:根据所述获取端口信息模块传输来的信息获取所述仿真环境主模式输出子端口的仿真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测试环境分析模块。
CNB2004100056554A 2004-02-21 2004-02-21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004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56554A CN100450041C (zh) 2004-02-21 2004-02-21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56554A CN100450041C (zh) 2004-02-21 2004-02-21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8581A CN1658581A (zh) 2005-08-24
CN100450041C true CN100450041C (zh) 2009-01-07

Family

ID=35007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565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0041C (zh) 2004-02-21 2004-02-21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5004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278B (zh) * 2007-11-26 2010-06-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仿真仪及其进行用户设备测试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1016A (ja) * 1998-06-17 2000-01-14 Hitachi Ltd 並列論理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式
US6202044B1 (en) * 1997-06-13 2001-03-13 Simpod, Inc, Concurrent hardware-software co-simulation
WO2002073474A1 (en) * 2001-03-14 2002-09-19 Advantes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 validation of complex ic without using logic simulation
CN1372193A (zh) * 2001-02-27 2002-10-02 韩国科学技术院 利用高级编程语言的电路内仿真的设备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2044B1 (en) * 1997-06-13 2001-03-13 Simpod, Inc, Concurrent hardware-software co-simulation
JP2000011016A (ja) * 1998-06-17 2000-01-14 Hitachi Ltd 並列論理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式
CN1372193A (zh) * 2001-02-27 2002-10-02 韩国科学技术院 利用高级编程语言的电路内仿真的设备和方法
WO2002073474A1 (en) * 2001-03-14 2002-09-19 Advantes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 validation of complex ic without using logic simul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8581A (zh) 2005-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7067B2 (en) Testbench builder,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including latency detection
CN103023708A (zh) 通信协议接口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US8504344B2 (en) Interface between a verification environment and a hardware acceleration engine
CN112579381A (zh) 一种基于uvm的uart总线的uvm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14417768B (zh) 一种以太网芯片的数模混合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6089281A (zh) 一种芯片测试方法、测试平台和设备
CN111159037A (zh) 一种API接口mock及代理测试方法
CN101222385B (zh) 面向服务的协议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CN213213488U (zh) 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00450041C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81552A (zh)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fpga
CN104866640A (zh) 一种全fifo电路设计方法及其通用验证平台
CN104734900A (zh) 一种通信协议测试的发送控制方法
Wang et al. Protoco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 A Petri net approach
CN112838938B (zh) 一种物联网平台的测试系统
CN116670660A (zh) 片上网络的仿真模型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ocić et al. A novel solution for an ECU simulator as a key component for automated test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vehicle diagnostic device
KR101125365B1 (ko) Sdl?opnet 코-시뮬레이션 기법을 이용한 통신 프로토콜의 단일 모델 기반 통합 설계 방법
CN115150343B (zh) 基于uvm的交换芯片验证平台装置及方法
Karner et al. Heterogeneous co-simulation platform for the efficient analysis of FlexRay-based automotive distributed embedded systems
CN107608234A (zh) 一种可重构系统的动态精度仿真控制器及方法
JP2024055853A (ja) イメージングセンサ装置の画像データ用の自己コンフィギュレーション式記録装置
CN115114755A (zh) 片上网络的仿真模型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vakumar et al. 10GB MAC CORE Verification Reference (Input Monitor) Module
CN117271335A (zh) 一种测试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