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7636C - 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7636C
CN100447636C CNB2007100917716A CN200710091771A CN100447636C CN 100447636 C CN100447636 C CN 100447636C CN B2007100917716 A CNB2007100917716 A CN B2007100917716A CN 200710091771 A CN200710091771 A CN 200710091771A CN 100447636 C CN100447636 C CN 1004476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diffuser plate
fixation kit
body frame
fla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917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0000A (zh
Inventor
林明干
赖清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7100917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47636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30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0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76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763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该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框、一光源、一扩散板、以及一外框;该背框由一底板以及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多个侧壁所构成;该扩散板具有一平板及延伸自平板的延伸部,其中该扩散板的延伸部自该平板延伸至该背框的外侧且扣固于背框的外侧。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块的扩散板仅通过一简单的扣固动作,即可完成与背框间的组装操作,除了可降低成本及使得产品薄形化之外,还维持了既有的光学水平,且更进一步提供了组装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薄形化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A,图1A为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侧剖面简图。背光模块1包括:一背框11、多支灯管12、一扩散板13、以及一外框14。背框11由一底板111以及底板边缘多个向上延伸的侧壁112所构成。扩散板13与底板111相对应而架设于背框11边缘的侧壁112上端。多支灯管12设置于底板111上,并位于扩散板13的下方。一般而言,底板111的上表面还会设置反射片15或是涂布反射表层,以使光线得以反射至扩散板13。除了扩散板13之外,背光模块1还包括位于扩散板13上的多个光学膜片16,这些光学膜片16以及扩散板13本身的重量会导致扩散板13的中央略微下陷,随着液晶显示器尺寸的加大,这样的现象更加明显。因此,一般往往会在扩散板13与底板111之间竖立多个支撑柱17,以便向上顶住扩散板13及光学膜片16,从而避免扩散板13及光学膜片16向下凹陷,且除了可以维持扩散板13的下表面到反射片15之间的距离外,还可进一步增加背光模块1组装后的稳固性。
然而,除了朝向大尺寸发展之外,液晶显示器的发展趋势还同时希望可兼顾薄形化、轻量化、及降低成本等要求。而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扩散板的厚度介于1mm至3mm间,如果通过降低扩散板的厚度以达到降低整体背光模块成本的目的,会引发出薄形化的扩散板组装不易,且容易遇热变形的问题。
当图1A中的扩散板13的厚度低于1mm时,扩散板13本身的刚性就会不足,而且在受热时也会产生变形,如图1B所示,如此一来,会造成扩散板13到反射片15间的距离无法固定,也无法维持既有的光学水平。
因此,对于从事液晶显示器相关领域的研发人员而言,如何在减少扩散板厚度的技术手段下,可同时改善其所造成的整体光学水平下降的问题,是目前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薄形化扩散板的背光模块,通过扩散板的延伸部,使扩散板与背框之间彼此扣固来降低薄形化扩散板所产生的变形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结构,其包括:一背框、以及一扩散板。该背框具有一底板以及该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多个侧壁;该扩散板设置于该背框上,且该扩散板具有一平板、一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和该第二延伸部分别延伸至所述侧壁外侧,且该平板、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构成一ㄇ形结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背框、一光源、一扩散板、以及一外框。该背框由一底板以及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多个侧壁所构成;该光源配置于该背框内侧;该扩散板具有一平板、一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配置于该平板的相对两侧,且自该平板延伸至该背框的第一外侧及第二外侧,并且该平板、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构成一ㄇ形结构;该扩散板的该延伸部介于该外框及该背框的该侧壁之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扩散板,其适用于一背光模块上,该扩散板包括:一平板;一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形成于该平板的相对两侧,其中该平板、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构成一ㄇ形结构。
经由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扩散板利用其延伸部延伸至背框的侧壁外侧并扣固于背框上,从而使得扩散板得以稳固地与背框结合,不致于产生松动或滑动;当扩散板因产品需求而薄形化时,不会因为本身刚性不足而产生形变。此外,本发明中所提供的扩散板仅通过一简单的扣固动作,即可完成与背框间的组装操作,除了可降低成本及使得产品薄形化之外,还维持了既有的光学水平,且更进一步提供了组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B为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侧剖面简图;
图2A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的侧剖面视图;
图2B为图2A中的背光模块的另一实施例。
图3A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扩散板的一正面视图;
图3B为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扩散板的一正面视图;
图4A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背光模块的侧剖面视图;
图4B为图4A中的背光模块另一实施例,以及
图5A至图5B为图4A中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背光模块          33扩散板           11背框
331平板            111底板            332第一延伸部
112侧壁            332A扣合孔         12灯管
333第二延伸部      13扩散板           333A扣合孔
14外框             43扩散板           15反射片
431平板            16光学膜片         432第一延伸部
17支撑柱           432A扣合孔         2背光模块
433第二延伸部      21背框             433A扣合孔
211底板            5背光模块          212侧壁
51背框             212A扣合部         511底板
22灯管             512侧壁            23扩散板
5121侧壁的第一外侧 231平板            5121A凸出部
232延伸部          5122侧壁的第二外侧 232A扣合孔
5122A扣合卡勾      24外框             52灯管
25反射片           53扩散板           26光学膜片
531平板            532第一延伸部      532A定位孔
533第二延伸部      533A扣合孔         54外框
55反射片           56光学膜片         57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A,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侧剖面视图。背光模块2包括一背框21、多支灯管22、一扩散板23、以及一外框24。背框21由一底板211以及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多个侧壁212所构成。扩散板23与底板211相对应而设置于背框21上。多支灯管22设置于底板211上,并位于扩散板23的下方。一般而言,底板211的上表面会设置反射片25或是涂布反射表层,使光线得以反射至扩散板23。除了扩散板23之外,背光模块2还包括有位于扩散板23上的多个光学膜片26。
如图2A所示,扩散板23由一平板231、以及形成于平板231侧边的延伸部232所组成,延伸部232自平板231延伸至背框21侧壁212的外侧,使得扩散板23的侧面如图2A所示为一ㄇ型结构。ㄇ型结构的设计使得扩散板23挂置于背框21上,再组装上外框24后会如同三明治般将扩散板23夹合固定于背框21及外框24间,而被夹住固定的扩散板23可达到加强刚性的目的。
请进一步参照图2B,为图2A中的背光模块2的另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扩散板23的延伸部232具有扣合孔232A,而背框21的侧壁212外侧具有对应所述扣合孔232A的扣合部212A,扣合部212A与扣合孔232A相互扣固以将扩散板23稳固地固定于背框21上。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在现有的背光模块中,当扩散板厚度低于1mm时,会出现因本身刚性不足以及温度上升而变形的现象,进一步造成扩散板到反射片间的距离无法固定,也无法维持既有的光学水平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所公开的背光模块扩散板的设计,可稳固地将扩散板固定于背光模块的背框上,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欲薄形化扩散板时所面临的刚性不足的问题;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扩散板,也不会因为温度上升而出现如现有技术中的移动且变形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背光模块,其扩散板的厚度可再低至0.5mm,仍不会出现如前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在兼顾降低成本及薄形化成品的同时仍可维持既有的光学水平。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扩散板,通过一延伸部的设计将其稳固地固定于背框上。扩散板的平板外侧四个边均可设有延伸部,对于不同的成品会有不同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此所公开的延伸部的数量。请进一步参照图3A,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扩散板的一正面视图。在此实施例中,扩散板33由一平板331、一第一延伸部332、以及一第二延伸部333所组成,其中第一延伸部332及第二延伸部333分别形成于平板331的相对两侧边,且与平板331一体形成,通过折线的设计(如图3A中所示的虚线)在进行组装时顺着折线即可将第一延伸部332、平板331、以及第二延伸部333凹折成方便盖合于背框上的ㄇ型结构。如前所述,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扩散板通过延伸部上的固定组件而扣固于背框的侧壁上。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332及第二延伸部333分别包括多个扣合孔332A及333A,以便于与背框进行组装。本实施例通过延伸部来达到将扩散板固定到背框上的目的,而并不用于限制延伸部的实施形式;延伸部的实施形式应视实际产品的状况来考虑。举例来说,实际情况中背光模块的背框上会有许多供其它组件组装的结构,因此设置于背框上的扩散板可设计为避开这些结构,请进一步参照图3B,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扩散板的另一实施例。图3B中的扩散板43由一平板431、一第一延伸部432、以及一第二延伸部433所组成,同样地,第一延伸部432以及第二延伸部433分别具有多个扣合孔432A及433A,以进行后续与背框间的组装。值得注意的是,此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432及第二延伸部433为一不连续的结构,从而在组装至背框时可避开背框上既有的组件。扩散板33及43仅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扩散板的两个实施例,其仅用以说明扩散板的延伸部在设计上的多样性,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公开的扩散板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4A,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背光模块的侧剖面视图。背光模块5包括一背框51、多支灯管52、一扩散板53、以及一外框54。背框51由一底板511以及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多个侧壁512所构成。底板511的上表面还会设置反射片55或是涂布反射表层,使光线得以反射至扩散板53。除了扩散板53之外,背光模块5还包括有位于扩散板53上的多个光学膜片56。
扩散板53由一平板531、一第一延伸部532、以及一第二延伸部533所组成,其中第一延伸部532及第二延伸部533分别形成于平板531的相对两侧边,并分别延伸至背框51侧壁512的第一外侧5121及第二外侧5122,使得扩散板53侧面如图4A所示为一ㄇ型结构,并固定于侧壁512上。背光模块5的组件配置大致与图2A中的背光模块3相似,仅在考虑组装便利的前提下,扩散板53固定于侧壁512两侧的方式不同。在此实施例中,扩散板53的第一延伸部532具有定位孔532A,而背框51侧壁512的第一外侧5121具有对应该定位孔532A的凸出部5121A;扩散板53的第二延伸部533具有扣合孔533A,而第二外侧5122上具有对应该定位孔533A的扣合卡勾5122A。在进行扩散板53的组装时,先将第一延伸部532上的定位孔532A与侧壁512的第一外侧5121的凸出部5121A套合后,再将扩散板53的另一侧边的第二延伸部533上的扣合孔533A与第二外侧5122上的扣合卡勾5122A卡合,即可方便地完成扩散板53与背框51的组装。请进一步参照图5A及图5B,其中图5A为图4A中的定位孔532A与凸出部5121A套合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B为图4A中的扣合孔533A与扣合卡勾5122A卡合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此处所述扩散板扣固于背框上的方式仅为一种实施形式,用以介绍本发明所公开的扩散板组装到背光模块上时的便利性,而并不用于对此扣固方式进行任何限制。
在不同尺寸的背光模块内部,会依实际情况放置不同的辅助组件,来使得整体背光模块的效率提升。请进一步参照图4B,为图4A中的背光模块5的另一实施形式。在图4B中,考虑到随着液晶显示器尺寸的增加,多个光学膜片56以及扩散板53本身的重量可能会造成扩散板53的中央略微下陷,因此,在扩散板53与底板511之间竖立多个支撑柱57,以便向上顶住扩散板23及光学膜片26,避免扩散板23及光学膜片26向下凹陷。特别要说明的是,诸如支撑柱等大尺寸背光模块常见的辅助组件,与本发明所公开的ㄇ形扩散板的设计并不相冲突,如图4B中所示,各辅助组件可各司其职地维持背光模块5的整体发光效率。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所公开的背光模块内部的扩散板利用其延伸部延伸至背框的侧壁外侧并扣固于背框上,从而使得扩散板得以稳固地与背框结合,不致于产生松动或滑动;当扩散板应产品需求而薄形化时,不会因为本身刚性不足而产生形变。此外,本发明中所提供的扩散板仅通过一简单的扣合动作,即可完成与背框间的组装操作,除了可降低成本及使得产品薄形化之外,还可维持既有的光学水平,且进一步提供了组装的便利性。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的形式进行了如上所述的阐述,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精神与本发明的实体,而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地了解并利用其它组件或方式来产生相同的功效。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修改,均应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背光结构,包括:
一背框,其具有一底板以及该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多个侧壁;以及
一扩散板,其设置于该背框上,且该扩散板具有一平板、一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和该第二延伸部分别延伸至所述侧壁外侧,且该平板、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构成一ㄇ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中各所述侧壁包括一第一固定组件,而该第一延伸部和该第二延伸部分别包括相对应该第一固定组件的一第二固定组件,该第一固定组件与该第二固定组件相互扣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结构,其中该第一固定组件为一扣合部,而该第二固定组件为一扣合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中还包括一外框,其盖合于该扩散板及该背框上,而该延伸部位于该外框及所述侧壁之间。
5.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背框,其由一底板以及该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多个侧壁所构成;
一光源,其配置于该背框内侧;
一扩散板,其具有一平板、一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配置于该平板的相对两侧,且自该平板延伸至该背框的第一外侧及第二外侧,并且该平板、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构成一ㄇ形结构;以及
一外框,该扩散板的该延伸部介于该外框及该背框的该侧壁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延伸部的一侧表面贴附于该第一外侧的表面,且该第二延伸部的表面贴附于该第二外侧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框还包括位于该第一外侧的一第一固定组件,而该第一延伸部还包括相对应该第一固定组件的一第二固定组件,该第一固定组件与该第二固定组件相互扣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框还包括位于该第二外侧的一第三固定组件,而该第二延伸部还包括相对应该第三固定组件的一第四固定组件,该第三固定组件与该第四固定组件相互扣固。
9.一种扩散板,其适用于一背光模块上,且包括:
一平板;
一第一延伸部;以及
一第二延伸部,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形成于该平板的相对两侧,
其中该平板、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构成一ㄇ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散板,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固定组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扩散板,其中该第一固定组件用以将该扩散板扣固于该背光模块的背框的一端侧壁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散板,其中该第二延伸部具有一第二固定组件。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散板,其中该平板、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为一体成型。
CNB2007100917716A 2007-04-09 2007-04-09 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 Active CN10044763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917716A CN100447636C (zh) 2007-04-09 2007-04-09 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917716A CN100447636C (zh) 2007-04-09 2007-04-09 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0000A CN101030000A (zh) 2007-09-05
CN100447636C true CN100447636C (zh) 2008-12-31

Family

ID=38715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917716A Active CN100447636C (zh) 2007-04-09 2007-04-09 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763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5938B (en) 2007-10-31 2010-06-11 Au Optronics Corp Back plate of backlight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2353020A (zh) * 2007-11-27 2012-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背光模块的背板
TWI407189B (zh) * 2010-03-26 2013-09-0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模組的背板與電路板的總成結構
CN101813839B (zh) * 2010-04-07 2012-01-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的背板与电路板的总成结构及拆卸、组装方法
CN102829395A (zh) * 2012-08-15 2012-12-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以及其相关液晶显示设备
CN103672600B (zh) 2013-12-02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5747427B1 (ja) * 2014-07-16 2015-07-15 友池産業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7121833A (zh) * 2016-02-25 2017-09-01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205643976U (zh) * 2016-05-27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485049A (zh) * 2021-05-31 2021-10-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7379A (zh) * 2001-09-03 2003-04-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模块以及具有此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040005495A (ko) * 2002-07-10 2004-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746747A (zh) * 2005-10-11 2006-03-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和扩散模块及其扩散板
CN1932603A (zh) * 2005-09-16 2007-03-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7379A (zh) * 2001-09-03 2003-04-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模块以及具有此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040005495A (ko) * 2002-07-10 2004-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932603A (zh) * 2005-09-16 2007-03-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746747A (zh) * 2005-10-11 2006-03-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和扩散模块及其扩散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0000A (zh) 200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7636C (zh) 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
TWI289227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7329301B (zh) 显示装置
US805440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2476950B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6976781B2 (en) Frame and bezel structure for backlight unit
US8502933B2 (en) Backlight unit having fixed and removable metal cor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having the same
EP2352058A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s
WO2011013406A1 (ja) エッジライト式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1109862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框架
CN102621744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US926172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EP2806716B1 (en) Display device
CN102495482A (zh) 承载座及使用承载座的显示装置
CN10205339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155153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742370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1061812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11061811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9175377A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CN100492106C (zh) 框架及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
KR100854377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구조
CN10941077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2299315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403799B (zh) 背光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