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4518C - 信号传输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4518C
CN100444518C CNB2004100490030A CN200410049003A CN100444518C CN 100444518 C CN100444518 C CN 100444518C CN B2004100490030 A CNB2004100490030 A CN B2004100490030A CN 200410049003 A CN200410049003 A CN 200410049003A CN 100444518 C CN100444518 C CN 10044451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equipment
look
lut
transpor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90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06232A (zh
Inventor
金王来
安洸银
金优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era Optics Ko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Nort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3-00379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50003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300379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56266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Nort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Norte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06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6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45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451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6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undesirable propertie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between the modulator and the demodulator
    • H04L27/367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undesirable propertie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between the modulator and the demodulator using predistortion
    • H04L27/368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undesirable propertie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between the modulator and the demodulator using predistortion adaptive pre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 H03F1/324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 H03F1/3247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using feedback acting on predistortion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1/00
    • H03F2201/3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 H03F2201/3233Adaptive predistortion using lookup table, e.g. memory, RAM, ROM, LUT, to generate the predistor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号传输设备,其包括:相应于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操作区的多个查找表(LUT),操作特性计算器,LUT选择器,和预失真器。该LUT适于存储输入信号幅度的增益值。该LUT选择器选择相应于计算的操作特性的LUT。该选择的LUT产生增益值输出信号。该预失真器产生来自增益值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预失真信号。将该预失真的信号输入到非线性传输设备。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特别的涉及适用于结合非线性传输设备使用的信号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非线性传输设备(比如高功率放大器(HPA))放大上变频的射频信号并发射放大的信号到接收端。由于HPA通常被实现成具有非线性特性的有源设备,输出信号不可避免的包括失真分量。已经引入了包括前馈、预失真、包络校正和偏压补偿的各种线性化技术和算法,以便提高这种有源设备的非线性特性。
图1示例了常规的信号传输设备,其适用于使用预失真和查找表(LUT)线性技术。该设备包括:非线性传输设备15;单一的LUT10,用于存储多个用于提高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非线性特性的增益值;索引器11,用于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Vi[n])访问LUT10的增益值;复数乘法器12,其在处理输入信号Vi[n]和从LUT10输出的增益值之后产生预失真输出Vd[n]。预失真输出Vd[n]经数字模拟变换器(DAC)13和上频率变换器(UR)14被送到非线性传输设备15。
如图1所示,信号捕获模块(SCM)18存储预失真输出Vd[n]和从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输出(Vf[n])。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9被耦合在SCM18和LUT10之间并被用于更新LUT10。非线性传输设备15是典型的HPA,与复数乘法器12作为预失真设备。下频率变换器(DC)16和模拟-数字变换器(ADC)17被耦合在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输出端和SCM18之间。
LUT10通常包括由索引器11寻址的N个输入项数,借此每个输入项存储复数增益值。索引器11计算输入信号Vi[n]的幅度,根据计算的幅度寻址LUT10的输入项,并输出具体的复数增益值(此后称作“增益值”)。
预失真器12相乘输入信号Vi[n]和LUT 10的增益值输出以产生预失真的输出信号Vd[n]。非线性传输设备15放大输入的Vd[n]到产生预定电平的输出信号Vf[n]。SCM18存储Vd[n]和Vf[n],如图1所示。如果DAC13、UC14、DC16和ADC17被理想的操作,则Vd[n]和(Vf[n])将分别展示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输入/输出特性。DSP19基于输入的Vd[n]和Vf[n]估算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非线性特性,并更新LUT10以便因此对其进行补偿。如果DSP19重复地更新LUT10,存储在LUT10中的每个输入项中的补偿值相对于估算的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非线性特性将具有完全相反的特性。
此后,当按照索引器11的存储在LUT10中的增益值被输出到预失真器12并与输入信号Vi[n]相乘时,相对于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非线性特性预失真的输出信号Vd[n]将展示完全相反的特性。非线性传输设备15放大Vd[n],从而它的输出Vf[n]不包括失真分量,即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非线性已经被有效地补偿。
图2显示了根据操作区的常规的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操作特性。(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操作区可以(例如)通过操作功率(P)电平来分类。非线性传输设备15按照区分各种操作区的各个操作功率电平(P1,P2,...,PM)展现不同的非线性特性,如图2所示。
如果非线性传输设备10的操作特性是线性的,无论何时操作区改变,性能将下降。这种性能下降可以通过按照非线性传输设备10的特性中的改变更新LUT来解决。然而,不能避免在更新LUT过程中出现的性能下降。特别的是,只要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操作区被快速地改变,性能就会严重下降。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信号传输设备包括:相应于非线性传输设备的多个操作区的多个查找表(LUT),且每个查找表用于各自的操作区,操作特性计算器,查找表选择器,和预失真器。该查找表适于存储输入信号幅度的增益值。查找表选择器选择相应于相应的操作区的计算的操作特性的查找表。选择的查找表产生增益值输出信号。该预失真器产生来自增益值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预失真信号。该预失真的信号被输入到非线性传输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信号传输方法包括步骤:产生相应于非线性传输设备的多个操作区的多个查找表(LUT),且每个查找表用于各自的操作区,该多个查找表适于存储输入信号幅度的增益值;从至少一个输入信号计算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操作特性;从相应于相应的操作区的计算的操作特性的多个查找表中选择查找表,选择的查找表适于产生增益值输出信号;以及从增益值输出和输入信号产生预失真信号。该预失真的信号被输入到非线性传输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信号传输方法包括步骤:产生相应于非线性传输设备的多个操作区的多个查找表(LUT),且每个查找表用于各自的操作区,该多个查找表适于存储输入信号幅度的增益值;从至少一个输入信号计算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操作特性;从相应于相应的操作区的计算的操作特性的多个查找表中选择查找表,该选择的查找表适于产生增益值输出信号;使用至少一个线性内插值技术处理增益值输出信号;以及从处理的增益值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中产生预失真的信号。将预失真的信号输入到非线性传输设备。
根据结合参考附图和下面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一般通过参考附图的方式被显示如下:
图1示例了使用单一查找表(LUT)的常规的信号传输设备。
图2显示了根据操作区的非线性传输设备的特性。
图3示意的示例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设备。
图4是示例图3的信号传输设备的操作流程图。
图5示意的示例了图3的信号传输设备的操作特性计算器(OCC)的结构。
图6示意的示例了图3的信号传输设备的LUT选择器的结构。
图7显示了图3的信号传输设备的保护带操作器(GBO)的输入/输出特性。
图8显示了图3的信号传输设备的有源操作特性和在电平比较器(LC)中LUT选择之间的关系。
图9示意的示例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设备。
图10示意的示例了图9的信号传输设备的线性内插器。
图11A和11B图示了图9的信号传输设备使用的齿条类型的内插的例子。
图12示意的示例了图9的信号传输设备的另一个线性内插器的例子。
图13示例了图9的信号传输设备的操作流程图。
图14是图9的信号传输设备使用的增益值内插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5是图9的信号传输设备使用的增益值内插过程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6是图9的信号传输设备使用的LUT更新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参考图1-16的相关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随后的描述本发明的附加的实施例,特点和/或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而进行学习。
在附图中,涉及附图和说明中的相同的特性的图没有用相同的数字来标定。
下面的描述包括意在实现本发明当前的最佳方式。该描述将不被作为限定的意义,而只是出于描述本发明一般原理的目的。
图3示意的示例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设备100。信号传输设备100最好包括多个查找表(LUT)120,代替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单一的LUT,LUT选择器122可操作的耦合在LUT120和操作特性计算器(OCC)121之间,每个LUT120对应于非线性传输设备115的各个操作区。每个LUT包括N个输入项数,从而使每个输入项存储复数的增益值。信号传输设备100还包括索引器111,它计算输入信号Vi[n]的幅度,根据计算的幅度寻址LUT120的输入项,并输出特定的复数增益值(此后称作‘增益值’)。
OCC121根据包含有关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操作区的信息的输入信号(S[n])计算操作特性(L[n])(例如实际操作功率的估算值)。例如,从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输出使用测量传感器(未显示)的操作特性,或从预失真信号(如果噪声因素不是最重要的话)可以获得输入信号S[n]。例如,通过操作功率电平、操作温度或偏压值,可以定义操作特性。LUT选择器122选择相应于计算的操作特性(L[n])的LUT,如图3所示。
图4是用于结合图3的信号传输设备100的操作流程图的一个例子。步骤130,通过非线性传输设备115的操作区产生LUT120。步骤132,每个LUT包括存储输入信号幅度的增益值的多个输入项。OCC121计算适当的操作特性,比如非线性传输设备115的操作功率电平。特别的是,通过使用输入信号(S[n])的功率电平的加权移动平均,OCC121周期性地计算操作功率电平((L[n])。图3,由于操作功率与输入功率完全不同,OCC121还可以从预失真信号(Vd[n])来计算非线性传输设备15的操作特性。
如图5所示,OCC121可以包括特性估算器200和操作特性平均单元201。后者通过平均估算的操作特性和先前周期的操作特性来计算操作特性(L[n])。该估算的操作特性可以包括瞬间的功率值。操作特性平均单元201可以包括:第一乘法器201a,用于相乘1-λ(0<λ<1)的加权值到估算的操作特性;第二乘法器201d,用于相乘λ的加权值到已经被延迟器201c延迟的先前周期的操作特性;和加法器201b,用于通过相加第一乘法器210a的估算的操作特性和第二乘法器201d的操作特性来产生当前周期的操作特性(L[n])。使用加权移动平均方法的优点在于估算的操作功率的平均程度(也就是瞬间功率值)能通过简单地改变λ值来容易的控制。
步骤134,LUT选择器122选择对应于通过OCC121计算的操作特性(L[n])的LUT。LUT选择器122允许多个LUT120通过应用利用磁滞的保护带原理稳定的操作在LUT之间的边界上。通过OCC121计算的操作特性(操作功率电平)L[n]可以包含脉动分量,如果操作特性(L[n])位于LUT之间的边界附近,则该脉动分量可以引起LUT选择器122频繁的选择LUT。
图6示意的示例了LUT选择器122的例子。特别的,LUT选择器122包括GBO(保护带操作器)122a和电平比较器(LC)122b。GBO122a使用磁滞以防止当L[n]位于LUT之间的边界附近时只通过脉动而频繁地改变,以便LUT20即使是在LUT之间的边界区也能稳定的操作。例如,如果设置LSTATE,当操作特性L[n]是位于LSTATE附近时,GBO122a输出LSTATE。如果操作特性L[n]超出在LSTATE附近之外,GBO122a设置相应的L[n]作为新的LSTATE和输出相同值。LSTATE的附近可以被定义成Glow和Ghigh之间的范围,如图7。
当从OCC121输入操作特性L[n]时,GBO122a检查L[n]是否是在预设置的保护带之内。优选的,保护带是操作特性参考值LSTATE的最小门限值(Glow)和最大门限值(Ghigh)之间的区域。基于检查,如果操作特性(L[n])是在保护带之内,GBO122a输出操作特性参考值(LSTATE)作为最后的操作特性(L’[n]),其中(L’[n]=LSTATE)。
然而,如果操作特性(L[n])不在保护带之内,GBO122a设置新的操作特性参考值Lstate’作为操作特性(L[n])和输出相应的操作特性(L[n])作为最后的操作特性(L’[n]),其中(L’[n]=L[n])。接着,保护带被设置用于新的操作特性参考值(Lstate)。
如图8所示,电平比较器(LC)122b用已经被GBO122a计算的操作特性(L’[n])与每个LUT的操作区的先前存储的代表值(下面称作“有效操作特性”)相比较,并选择对应于操作特性(L’[n])的LUT。例如,如果L’[n]是L2和L3之间的值,则LC122b将选择LUT3并将其激活。
当多个LUT 120的每个LUT被初始产生时,每个LUT的有效操作特性(L1,L2,....LM-1)是设置之后所存储的值。通过用于产生每个LUT的相邻操作特性之间的平均值来设置每个LUT的有效操作特性,并变为LUT之间的边界值。例如,如果非线性传输设备115的操作特性(L[n])表明每个操作功率(P 1,P2.....PM-1,PM),则每个LUT的有效操作特性(L1,L2....LM-1)被设置成(P1+P2)/2,(P2+P3)/2,....,(PM-1+PM)/2。
因此,当通过LUT选择器122从多个LUT 120中选择一个LUT时,例如LUT1,则索引器111使用输入信号的幅度(Vi[n])从选择的LUT1中索引增益值(输入项),步骤136(图4),以便可以从LUT1输出增益值。即,选择LUT1作为在当前操作特性上用于补偿非线性传输设备115的非线性特性的LUT。
当从选择的LUT1输出增益值时,预失真器112用增益值乘以输入信号Vi[n]以产生预失真的输出信号Vd[n],如图4的步骤138。将产生的Vd[n]经DAC 113和UC 114输入到非线性传输设备115,如图4的步骤140。非线性传输设备115放大输入的Vd[n]到预定的电平并产生输出信号Vf[n],如图3。
信号传输设备100还包括信号捕获模块(SCM)118,其存储Vd[n](从预失真器112输出的)和输出信号Vf[n](从非线性传输设备115输出的),通过下变频(DC)116和模拟-数字变换器(ADC)117的方式来馈入。提供存储的信号作为输入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19的信号,如图3所示。DSP119对其进行处理以估算非线性传输设备115的非线性特性,并然后,计算相对于估算的非线性特性具有相反特性的复数增益值,并从而更新选择的LUT,如步骤142。在此情况下,如果当Vd[n]和Vf[n]正在被存储时该LUT被改变,则不适于基于Vd[n]和VfIn]产生新的LUT。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尽管在参考图3中分别的提供了索引器111、OCC121和LUT选择器122,但仍然可以合并成一个单一的集成单元。而且,即使操作区被快速地改变,由于根据非线性传输设备115的各个操作区来选择每个LUT,可以容易地防止非线性传输设备115的性能下降。当使用多个LUT时,可以利用磁滞防止在LUT之间边界上产生的不稳定的启动LUT。
图9示意的示例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设备300。信号传输设备300最好包括多个查找表(LUT)320,代替现有技术的单一的LUT,LUT选择器323可操作的耦合在LUT 320,线性内插器324和操作特性计算器(OCC)321之间。每个LUT 320相应于非线性传输设备315的各个操作区。每个LUT包括N个输入项数,从而使每个输入项存储复数的增益值。
LUT选择器323比较由OCC321计算的操作特性(L[n])与每个LUT先前存储的有效操作特性(L1,.....Lp,Lp+1,.....LM)以选择适当的LUT,并把选择的多个LUT的有效的操作特性输出到线性内插器324,如图9所示。例如,如果操作特性(L[n])满足公式Lp-a≤Lp≤L[n]≤Lp+1≤Lp+b,在样条型内插法的情况下,LUT选择器323从第(P-a)个LUT到第(P+b)个LUT中选择(a+b+1)个LUT,并在线性类型内插法的情况下,LUT选择器323选择具有有效操作点(LP,LP+1)的两个LUT(LUT P和LUT P+1),其中操作特性(L[n])是一个中间值。
如果通过OCC321计算的操作特性(L[n])小于第一LUT(LUT1)的有效操作特性(L1),则LUT选择器323选择第一和第二LUT(LUT 1和LUT2),并在相同的时间上,发送有效操作特性(L1,L2)到线性内插器324。然而,如果操作特性(L[n])大于最后LUT(也就是第M个LUT(LUT M))的有效操作特性(LM),则LUT选择器323选择第(M-1)个和第M个LUT(LUT M-1,LUT M),并传送相应的有效操作特性(LM-1,LM)到线性内插器324。
线性内插器324,通过使用从OCC321输出的操作特性(L[n])和从LUT选择器323输出的有效操作特性(LP,LP+1)处理在有效LUT中被索引的复数增益值(此后称作‘增益值’)。线性内插器324输出增益补偿值(g’)到预失真器312,如图9所示。
频率校正滤波器(其可能以频谱展平滤波器(SFF)325的形式(图9))被包括以补偿非线性传输设备315随频率变化的非线性。为了保持频率补偿,SFF 325过滤从预失真器312的输出信号(Vd[n])。为此目的,由信号频率表示复数增益值的频谱通过将每个信号频率在初级上通过非线性传输设备315来获得。
为了展现非线性传输设备315的非线性特性的相反特性,将逆变换函数应用到频谱以获得过滤频谱。过滤频谱是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以便当作SFF325的初始的滤波系数。此后,只要预失真信号(Vd[n])被输入,SFF325的初始滤波系数被自适应的更新,从而补偿非线性传输设备315的非线性频率特性。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19使用从SFF 325的输出的信号V’d[n]和来自非线性传输设备315的存储在信号捕获模块(SCM)318中的输出信号Vf[n],更新具有接近操作特性(L[n])的有效操作特性的LUT,如图9所示。然而,在这方面中,如果操作特性(L[n])是位于有效特性之间的边界中,其将不适于更新LUT。这样,DSP 319对有效操作特性在最小门限值(LP-Glow)和最大门限值(LP+Ghigh)之间设置保护带,并且只有当操作特性(L[n])是在保护带(LP-Glow LP+Ghigh)内时,DSP19更新具有相应的有效操作特性(LP)的LUT(LUT P)。
图10示意的示例了线性内插器的例子,其使用样条型内插法技术(图11A-11B)。特别的是,线性内插器324包括可操作的耦合到内插器324的定标器320。定标器320通过用操作特性(L[n])与从OCC321和LUT选择器323接收的有效操作特性(LP,LP+1)相比较来确定操作特性(L[n])的位置。如图11A所示,定标器320通过使用公式:P’=P+(L[n]-LP)/(LP+1-LP)计算在LUT(LUT P,LUT P+1)的有效操作特性(LP,LP+1)之间的操作特性(L[n])的内插位置(P’)。这里,操作特性(L[n])的内插位置(P’)被表示成在P和P+1,每个LUT(LUTP,LUT P+1)的选择值之间的小数点。此后,内插器321采样从LUT选择器323所选择的LUT(LUT P,LUT P+1)中输出的增益值(gP,gP+1),如图11B所示,并输出相应于内插位置(P’)的增益补偿值(g’)。
图12示意的示例了使用线性内插的线性内插器的另一个例子。特别的是,线性内插器324包括可操作的耦合到加权加法器331的加权计算器330。加权计算器330从OCC321和LUT选择器323分别接收操作特性(L[n])和有效操作特性(LP,LP+1),并计算第一和第二加权值(w1,w2)。根据 w 1 = L [ n ] - Lp Lp + 1 - Lp w 2 = Lp + 1 - L [ n ] Lp + 1 - Lp , 这些加权值被乘到从LUT P索引的第一增益值(gP),该第一增益值具有小于操作特性(L[n])的有效操作特性(LP),和乘以从LUT P+1索引的第二增益值(gP+1),该第二增益值具有大于操作特性(L[n])的有效操作特性(LP+1)。
为了把较大的加权值累加到从具有接近于操作特性(L[n])的有效操作特性的LUT中索引的增益值,加权的加法器331用第二增益值(gP+1)乘以第一加权值(w1),和用第一增益值(gP)乘以第二加权值(w2)。加权的加法器331包括:第一乘法器331a,用于相乘第一加权值(w1)和第二增益(gP+1),第二乘法器331b,用于相乘第二加权值(w2)和第一增益(gP),以及加法器331c,用于相加第一和第二乘法器331a和331b的输出并输出线性内插的补偿增益值(g’)。
除了上述的样条型和线性类型内插技术外,线性内插器324可以利用SINC函数通过重叠计算被实现成运行的数字滤波器,该SINC函数可通过反向傅里叶变换Dirac delta函数获得。
如图13所示,步骤420,OCC321使用输入信号(S[n])的功率电平的加权移动平均来计算操作特性L[n](例如,操作功率电平),该输入信号携带有关非线性传输设备315的操作功率信息。在已经计算了操作特性L[n]之后,LUT选择器323用计算的操作点(L[n])与先前存储的LUT 320的有效操作点(L1....LP,LP+1,.....LM)相比较。
步骤421,如果L[n]是位于两个有效操作点(Lp,Lp+1)之间(Lp≤L[n]≤Lp+1),LUT选择器323把相应的有效操作点(LP,LP+1)传送到线性内插器324,并选择第P和第(P+1)LUT以激活它们。
步骤422,索引器311获得输入信号(Vi[n])的幅度并使用获得的幅度作为地址索引两个激活的LUT(LUT P和LUT P+1)。步骤423,同样的,相应于每个地址的复数增益值(g1,g2)从LUT(LUT P和LUTP+1)被输出到线性内插器324。线性内插器324使用操作点(L[n])和两个有效操作点(LP,LP+1)处理已经在激活的LUT(LUT P和LUTP+1)中被索引的复数增益值(g1和g2),并输出被送到预失真器312的补偿增益值(g’)。
预失真器312用输入信号(Vi[N])乘以补偿增益值(g’)以产生预失真的信号(Vd[N]),步骤424。SFF 325过滤预失真的信号(Vd[N])用于非线性传输设备315的频率补偿,步骤425。频率-补偿的信号(V’d[n])经数字-模拟变换器(DAC)313和上变换器(UC)314被输入到非线性传输设备315,步骤426。将来自非线性传输设备315的输出信号(Vf[n])经下变换器(DC)316和模拟-数字变换器(ADC)317输入到信号捕获模块(SCM)318。
SCM 318存储V’d[n]和Vf[n],并把它们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19。DSP319处理V’d[n]和Vf[n],计算具有与非线性传输设备315的非线性特性相反特性的复数增益值,并因此更新LUT(LUT P,和LUT P+1)。
图14是流程图,示例了样条型内插技术。线性内插器324的定标器320根据P’=P+(L[n]-LP)/(LP+1-LP),使用由OCC 321计算的操作区(L[n])和选择器323选择的LUT(LUT P和LUT P+1)的操作区(LP和LP+1)计算内插位置(P’),步骤520。优选的,该内插位置(P’)是操作区之间的中间值。内插器321采样从选择的LUT(LUT P和LUTP+1)输出的增益值(gP和gP+1),并输出相应于内插位置(P’)的增益值作为补偿增益值(g’),步骤522和524。
图15是线性内插技术示例的流程图。线性内插器324的加权计算器330接收由OCC321计算的操作点(L[n])和由选择器323选择的LUT(LUT P和LUT P+1)的有效操作点(LP和LP+1),并计算表示操作点(L[n])和每个有效操作点(LP和LP+1)之间的距离比率的加权值(w1和w2),步骤620。为了把较大的加权值加到从具有接近操作特性(L[n])的有效操作特性的LUT中索引的增益值,加权的加法器331用第二增益值乘以第一加权值(w1),和用第一增益值(gP)乘以第二加权值(w2),步骤622。同样的,加权的加法器331通过把计算的加权值w1和w2相加到从选择的LUT(LUT P和LUT P+1)输出的增益值(gP和gP+1)来计算补偿的增益值(g’),步骤624。
图16是通过DSP19的LUT更新过程的流程图。当Vd[n]和Vf[n]被存储在SCM318时,根据已经被LUT选择器323激活的两个LUT的有效操作点(LP和LP+1),DSP 319选择接近于由OCC321计算的操作点(L[n])的操作点,步骤720。DSP319获得在操作区(L[n])和每个有效操作点(LP和LP+1)之间的距离,并接着选择相对接近的有效操作点,例如,如果L[n]-LP<LP+1-L[n],则选择LP。此外,DSP 319检查操作点(L[n])是否是在预设置的保护带(LP-Glow和LP+Ghigh)之内,步骤722。
如果操作点L[n]在保护带之外,即操作点(L[n])位于保护带(LP1和LP+1)之间的边界区域,LUT更新操作被终止。然而,如果操作点(L[n])是保护带内的值,则DSP 319更新具有有效操作点(LP)的LUT(LUT P),步骤724。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上述的新颖的信号传输设备可以以各种应用形式来实现。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其它的部件和/或结构。
所有的术语应该被广义地解释成与本内容可能的组合方式。特别是,术语“包括”应该以非专用的方式被解释成元素、部件或步骤,表示可以出现的所参考的元素、部件或步骤,或者不被表示成基准的所利用的或组合的其它元素、部件或步骤。
尽管已经对于许多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在这点上,重要的是要注意实践本发明而不限于上述的应用方式。
可以使用的许多其他的应用和/或替换,假设其他的应用和/或替换不背离本发明意在的目的。此外,一个实施例的示例的特点或所述的部分可以被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中而提供又另一个实施例,以至于该特征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意在覆盖所有这样的实施例和变化,只要这些实施例和变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等效物的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信号传输设备,包括:
相应于非线性传输设备的多个操作区的多个查找表(LUT),且每个查找表用于各自的操作区,所述多个查找表适于存储输入信号幅度的增益值;
计算装置,用于从至少一个输入信号计算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操作特性;
选择装置,用于从相应于相应的操作区的所述计算的操作特性的所述多个查找表中选择一查找表,所述选择的查找表适于产生增益值输出信号;和
产生装置,用于从所述增益值输出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输入信号中产生预失真信号,所述预失真的信号被输入到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适于放大所述输入预失真的信号到预定的电平并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特性是操作功率电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特性是一操作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特性是一偏置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其适于根据所述预失真的信号和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所述输出信号更新所述选择的查找表中的至少一个增益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索引装置,用于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输入信号的幅度索引存储在所述选择的查找表中的增益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捕获模块(SCM),其适于接收所述预失真信号和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所述输出信号,并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来用于输入到所述至少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信号捕获模块通过至少一个模拟-数字变换器(ADC)和至少一个下变换器(DC)的方式来接收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所述输出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下变换器被可操作的耦合在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模拟-数字变换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预失真信号产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复数乘法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预失真信号通过至少一个数字-模拟变换器(DAC)和至少一个上变换器(UC)的方式被送到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上变换器被可操作的耦合在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数字-模拟变换器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线性内插器,其可操作的耦合在所述查找表选择装置,所述多个查找表和所述预失真信号产生装置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线性内插器适于处理所述增益值输出信号,利用从所述操作特性计算装置输出的操作特性和从所述查找表选择装置输出的有效操作特性在所述选择的查找表中索引所述增益值输出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的增益值输出信号被送到所述失真的信号产生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可操作的耦合在所述预失真信号产生装置和至少一个数字-模拟变换器(DAC)之间的至少一个频率校正滤波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其适于利用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校正滤波器的输出和从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的输出信号来更新至少一个查找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线性内插器包括至少一个定标器,其适于通过比较所述操作特性输出和所述有效的操作特性输出来确定所述操作特性输出的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线性内插器包括可操作的耦合到至少一个加权加法器的至少一个加权计算器。
20.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产生相应于非线性传输设备的多个操作区的多个查找表(LUT),且每个查找表用于各自的操作区,所述多个查找表适于存储输入信号幅度的增益值;
从至少一个输入信号计算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操作特性;
从相应于相应的操作区的所述计算的操作特性的多个查找表中选择一查找表,所述选择的查找表适于产生增益值输出信号;和
从所述增益值输出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输入信号中产生预失真信号,所述预失真的信号被输入到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适于放大所述输入预失真的信号到预定的电平并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特性是操作功率电平。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特性是一操作温度。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特性是一偏置点。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根据所述预失真的信号和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所述输出信号更新所述选择的查找表中的至少一个增益值。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输入信号的幅度索引存储在所述选择的查找表中的增益值。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捕获所述预失真信号和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的所述输出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所述预失真信号通过至少一个数字-模拟变换器(DAC)和至少一个上变换器(UC)的方式被送到所述非线性传输设备。
CNB2004100490030A 2003-06-12 2004-06-14 信号传输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5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37904/2003 2003-06-12
KR10-2003-0037904A KR100500031B1 (ko) 2003-06-12 2003-06-12 비선형 송신 시스템의 선형화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030037972A KR100562666B1 (ko) 2003-06-12 2003-06-12 비선형 송신 시스템의 선형화 장치 및 방법
KR37972/2003 2003-06-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6232A CN1606232A (zh) 2005-04-13
CN100444518C true CN100444518C (zh) 2008-12-17

Family

ID=33513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900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518C (zh) 2003-06-12 2004-06-14 信号传输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340005B2 (zh)
CN (1) CN10044451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8573B2 (en) * 2004-10-07 2010-06-15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st factor reduction
EP1732207B1 (en) * 2005-06-03 2008-02-13 NTT DoCoMo INC. Multi-Band lookup table type predistorter
US8498590B1 (en) * 2006-04-04 2013-07-30 Apple Inc. Signal transmitter linearization
WO2008038904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Linearizer for ubiquitous sensor node
US20080130785A1 (en) * 2006-12-04 2008-06-05 Raytheon Company Frequency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t pre-distortion
US8682315B2 (en) * 2007-08-23 2014-03-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distor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look up table interpolation
US8014467B2 (en) * 2008-02-14 2011-09-06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nsmitter pre-distortion across wide transmit power dynamic range
WO2009125323A1 (en) * 2008-04-08 2009-10-15 Nxp B.V. Power amplifying un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amplifier unit
GB2463511A (en) * 2008-09-10 2010-03-17 Asahi Kasei Emd Corp A class E amplifier with power supply modulation and a predistorted input signal
US8390377B2 (en) * 2008-12-27 2013-03-05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Distortion compensating circuit and radio base station
DE102010038482B4 (de) * 2009-07-31 2014-07-24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Digitale Vorverzerrung und Kompensation einer Betriebsbedingungsauswirkung
US8615208B2 (en) 2010-11-02 2013-12-24 Crestcom, Inc. Transmitter linearized in response to signal magnitude derivative parameter and method therefor
US8489047B2 (en) * 2010-11-02 2013-07-16 Crestcom, Inc. Transmitter linearized using bias deviation gain adjustment and method therefor
US8611459B2 (en) * 2012-02-29 2013-12-17 Crestcom, Inc. Transmitter linearized using look-up table with unadaptable data and method therefor
MX367848B (es) * 2015-04-01 2019-09-09 Huawei Tech Co Ltd Aparato y método de generación de tabla de búsqueda, y aparato y método de pre-compensación.
CN110545079B (zh) * 2018-05-29 2021-04-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dpd查找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161440A (zh) * 2019-04-29 2019-08-23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机、信号接收方法及磁共振成像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1923A (zh) * 1985-04-01 1987-01-17 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 频率合成式多通道无线电装置
EP0967717A2 (en) * 1998-05-27 1999-12-29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Predistortion control for power reduction
US6141390A (en) * 1997-05-05 2000-10-31 Glenayre Electronics, Inc. Predistortion in a linear transmitter using orthogonal kern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0520A (en) * 1996-04-03 1998-04-14 State Of Israel Channel correction transceiver
DE59810878D1 (de) * 1997-07-08 2004-04-08 Siemens Ag Sendeeinrichtung
US6614854B1 (en) * 1999-05-28 2003-09-02 Carrier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predistortion
AU2000227987A1 (en) * 2000-01-26 2001-08-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ensating non-linearities and time-varying changes of atransfer function acting on an input signal
JP2002111397A (ja) * 2000-09-29 2002-04-12 Sony Corp 歪補償装置及び歪補償方法
US6985704B2 (en) * 2002-05-01 2006-01-10 Dali Y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memorized predistor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7215716B1 (en) * 2002-06-25 2007-05-08 Francis J. Smith Non-linear adaptive AM/AM and AM/PM pre-distortion compensation with time an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for low power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1923A (zh) * 1985-04-01 1987-01-17 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 频率合成式多通道无线电装置
US6141390A (en) * 1997-05-05 2000-10-31 Glenayre Electronics, Inc. Predistortion in a linear transmitter using orthogonal kernels
EP0967717A2 (en) * 1998-05-27 1999-12-29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Predistortion control for power redu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6232A (zh) 2005-04-13
US7340005B2 (en) 2008-03-04
US20040252783A1 (en) 200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4518C (zh) 信号传输设备和方法
KR100789125B1 (ko) 광대역 향상된 디지털 주입 전치왜곡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864196B1 (ko) 비선형 이득 특성 및 메모리 효과를 가진 rf 전력증폭기를 선형화하기 위한 디지털 전치왜곡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040182B2 (en) Predistorter
JP5251757B2 (ja) ベースバンド・プレディストーション装置及び方法
US7742748B2 (en) Signal predistortion in radio transmitter
EP1858158B1 (en) Strain compensation device
US8451055B2 (en) Distortion compensat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distortion compensating method
US8022763B2 (en) Amplifier failure detection apparatus
US20090088093A1 (en) Signal predistortion in radio transmitter
JP4087180B2 (ja) 入力信号に予め歪みを加える方法および予歪みシステム
US8831136B2 (en) Wireless apparatus and distortion compensating method
US20160080013A1 (en) Adaptive iso-gain pre-distortion for an rf power amplifier operating in envelope tracking
JP4619827B2 (ja) 歪補償装置
JP2003092518A (ja) 歪み補償装置
US2009022124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and compensating non-linear distortion in a transmitter using calibration
EP2202878A1 (en)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037699A (zh) 失真补偿电路和失真补偿方法
US8514019B2 (en)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amplifier
JP4697778B2 (ja) 歪み補償装置及び歪み補償方法
US9337783B2 (en)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apparatus and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JP4918572B2 (ja) プリディストーション方式歪補償機能付き増幅器
KR20050064485A (ko) 전력 증폭기의 비선형 왜곡 특성을 보상하는 전치보상장치 및 방법
JP5673475B2 (ja) 歪補償装置および歪補償方法
KR100487209B1 (ko) 룩업 테이블을 사용하여 전력 증폭기의 비선형 왜곡특성을 보상하는 전치보상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G- NORTE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G ELECTRON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611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1117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after: LG Nortel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LG Electronics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LG-ERICSS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LG-NORTE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Novera Optics Korea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Norte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