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1964C - 多级型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多级型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1964C
CN100441964C CNB2004100936395A CN200410093639A CN100441964C CN 100441964 C CN100441964 C CN 100441964C CN B2004100936395 A CNB2004100936395 A CN B2004100936395A CN 200410093639 A CN200410093639 A CN 200410093639A CN 100441964 C CN100441964 C CN 1004419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outdoor
compressor
subcool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936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5096A (zh
Inventor
金柱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936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41964C/zh
Publication of CN1815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5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19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196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在冷气开放的时候是在送管的毛细管上调整冷媒的数量,暖气开放的时候,通过设置有检查阀的单方向流路,使冷媒进行流动而构成的多级型空调器。本发明中的多级型空调器包含有:在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内部设置至少有1个室内机,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把通过热交换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冷媒供给给室内机的室外机;安装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引导冷媒的流动,并且安置有过冷却器的室外液管;室外液管还设置了以暖风开放的时候开启着,引导从室内机流入到室外机的冷媒的单方向流路。单方向流路从室外液管分支出来,迂回缠绕着过冷却器。它具有不需要进行控制以及能减少零部件费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多级型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多级型空调器,更详细的说是关于,在冷气开放的时候是能在送管的毛细管上调整冷媒的数量,暖气开放的时候是,通过设置有检查阀的单方向流路,使冷媒进行流动而构成的多级型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调器是一种反复进行着把室内的热空气吸入,跟低温冷媒进行热交换后,再往室内吐出的操作的,使室内空气冷却或利用其反作用,使室内变暖的冷/暖型系统。它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构成了循环系统的机器。
近年来,空调器除了具有冷暖型功能之外,还有使吸入室内的受到污染的空气,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再吐出到室内的空气净化功能;也有使潮湿的空气变成干燥的空气后再吐出到室内的除湿功能等一系列的附加功能。
空调器大体上可以分为室外机和室内机是各自分离设置的分体型空调器和室外机、室内机成为一体设置的一体型空调器。
同时,最近,出现了当要在家庭安装两台以上的空调器或者在具备有多间办公室的建筑物中,想要在每个办公室都要安装上空调器的时候,从效果上看可以跟他媲美的多级型空调器。这样的多级型空调器,是在一个室外机连接了复数个的室内机,这时的效果跟设置了多台分离型空调器时的效果是一样的。
图1示出已有技术的多级型空调器的设置图,图2示出已有技术中的多级型空调器结构以及能看出冷媒流动的工艺结构图。参照图1和图2,可以看出室外机1是由压缩机10,蓄能器15以及室外热交换器30构成,室内机50是由室内热交换器60以及膨胀阀70构成。
还有,这样结构的多级型空调器,在一个室外机1连接有多个室内机50,室外机1和室内机50之间是各自连接有具有高压力的高压管80和具有相对低的压力的低压管90。
如上结构构成的空调器在进行冷气开放操作的情况下,室外机1的室外热交换器30是起着使从压缩机80压送过来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冷媒凝结的凝结器的作用。凝结后的冷媒,通过膨胀阀70,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60。
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60的冷媒,通过跟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转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和液体混和的两相状态的冷媒。这样过后的冷媒通过蓄能器后,再次输送到压缩机10,从而完成了一次循环。
之后,如上的空调器在进行暖气开放操作的时候,冷媒的流动以及热交换器的作用是相反的。即,在压缩机10中压缩后的冷媒是按照蓄能器15→室内热交换器60→膨胀阀70→室外热交换器30的顺序流动。
这时,室内热交换器60是起着使通过其内部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凝结器作用。室外热交换器30是起着使通过其内部的低温/低压的冷媒和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作用。
还有,如图2所示,室外机1上还形成有使从室外热交换器30中热交换后的冷媒更加冷却的过冷却器20。过冷却器20,是在连接于热交换器30的出口处的室外液管80的任意位置上以两重管形成。
即,室外液管80是安置在内部,在外部则形成了送管21。这样的话,从过冷却器20出口分支出了送管21,这样的送管21上设置有通过膨胀进行冷媒的冷却的过冷却膨胀阀23。
这样的话,从过冷却器20排出的一部分冷媒就会流入到送管21,通过过冷却膨胀阀23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媒逆流经过过冷却器20会使内侧的冷媒得到进一步的冷却。从过冷却器20排出后的逆流冷媒,通过蓄能器15,重新回到压缩机10进行循环供给。
与此同时,在过冷却器20的出口处,具备了可以测定从室外机1吐出的冷媒的温度的液管温度传感器22。在过冷却膨胀阀23的出口处具备了过冷却入口中心24,可以测定流入到过冷却器的逆流冷媒的温度。流着从过冷却器20排出的逆流冷媒的送管21上具备有过冷却出口中心25。
同样,通过了室外热交换器30的冷媒是通过中央部进行流动,在其外部设置成通过使用膨胀阀(未图示),使膨胀后的低温冷媒反方向流动,进而使冷媒温度进一步地下降。
在过冷却器20的一侧,即引导从室外热交换器30吐出的冷媒到室内机50的室外液管80的一侧,设置了干燥器26,干燥器26,起着去除在室外液管80中流动的冷媒中的水分的作用。
图3或图5图示有已有技术中的室外机1。如同图示,下部形成了安置着大多数零部件的底板2,如上的底板2的前端具备了形成有前面外观的前面板4。前面板4包含有:具备在上侧的前面上部板4′和具备在下侧的前面下部板4″。
前面下部板4″还包含有排管托架4″a,即,在前面下部板4″的下端以一定部分切开,这样的切开部分,设置成由排管托架4″a进行遮蔽。排管托架4″a设置成,可以引导高压管80和低压管90跟室内机50连通。
前面上部板4′和前面下部板4″的之间形成有中央托架6,引导着窗侧。另外,前面上部板4′的上端又多设置了上部托架6′,这样结构的上部托架6′上缔结着下面要说明的电机架48′。
前面板4的左右侧端,即,在底板2的前端左右侧的边角处具备了前方构架8。前方构架8上下长长地形成着,支持着前面板4和下面要说明的侧面格栅34。
底板2上设置有压缩机10。压缩机10是压缩冷媒变成高温高压的,是在左右侧各自安装上的。即,相对来说,右侧设置了定速运转的定速压缩机10′,而左侧则设置了变速压缩机10″。
压缩机10的一侧各自具备了油分离器12。油分离器12是把从压缩机10中排出的冷媒中的油分离出来,回收到压缩机10中。
底板2的左侧后端部以既定高度设置了阀支持台14,这样的阀支持台14的上端各自设置支持着服务阀16。
在底板的中央部,即,定速压缩机10′和变速压缩机10″之间设置了蓄能器15。蓄能器15可以聚集起来液体状态的冷媒,而只让气体状态的冷媒流入到压缩机10。
压缩机10的上侧设置了控制箱22,虽然未在控制箱22上图示出,它是由变压器、电容器等控制部件和电路基板构成。
控制箱22具有前方开口的四角形状,前面具备有控制盖板22′,可以遮挡着内部。
底板2的侧端部和后端部设置了室外热交换器30,室外热交换器30使通过其内部的冷媒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左右成双地设置。
即,在左侧设置了呈′
Figure C20041009363900051
′(从上方看)形状的左侧室外热交换器30′,而在右侧设置了呈′
Figure C20041009363900052
′形状的右侧室外热交换器30″。同时,如上的室外热交换器30的入口处又形成了引导冷媒的流入的管组合体32,而在出口则形成了接收器33。
底板2的左侧端和右侧端设置了侧面格栅34,后端设置了后面格栅36。后面格栅36是跟室外热交换器对应着设置了一双。即,包含有设置在左侧室外热交换器30′的后方的左侧后面格栅36′和设置在右侧室外热交换器30″后方的右侧后面格栅36″。
同时,在左侧室外热交换器30′和右侧室外热交换器30″之间,设置了固定着如上的后面格栅36的后面构架38。在底板2的后端左右侧边角部各自形成了后反构架38′。
室外机1的上面外观是由上面板40构成,上面板40对应着底板2,以四角形状构成,中央的左右侧形成了一双通气孔40′。
通气孔40′的上面设置有环罩42。环罩42具有往上凸出的圆筒状结构,通过下面要说明的送风扇46引导着往外吐出的空气。环罩42的上端具备有吐出架子44。
环罩42的内侧设置有送风扇46,送风扇46通过设置在下部的扇电机48进行旋转,进而做着把内部空气往外排出的作用。同时,扇电机48由电机架48′固定安装。
但是,在的已有技术的情况下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在使用如上所述的已有技术的时候,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0供给室内机50的冷媒,在冷气开放的时候是,在过冷却器20的入出口处用多数个的传感器进行过冷度控制,暖气开放的时候是,使过冷却膨胀阀23处于始终关着的状态。
进而,控制复杂且设置有多数个室内机50的多级型空调器的结构来说,在进行全室运行的时候,虽然不需要进行过冷控制,但是却进行着过冷控制,因此存在着即增加了零部件的费用,又增加了电力费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供在冷气开放的时候是在送管的毛细管上调整冷媒的数量,暖气开放的时候是,通过设置有检查阀的单方向流路,使冷媒进行流动而构成的多级型空调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中的多级型空调器结构,包括有在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内部设置至少一个室内机;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通过热交换器,把热交换后的冷媒供给室内机的室外机;安装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引导冷媒流动,并设置有过冷却器的室外液管的结构构成;室外液管还设置了以暖风开放的时候开启着,引导从室内机流入到室外机的冷媒的单方向流路;单方向流路是以从室外液管分支出来,迂回缠绕过冷却器形成;通过过冷却器的室外液管的一侧,为进一步降低冷媒的温度,让一部分冷媒逆流流动着向过冷却器引导的送管形成;在送管上设置有调节当冷风开放的时候逆流冷媒的流量用的毛细管;单方向流路设置有当暖风开放的时候,为使冷媒流入而开放的检查阀。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在送管设置毛细管;单方向流路设置了检查阀,在冷风开方的时候是,毛细管进行冷媒流量的调节,暖风开放的时候是,检查阀开启,通过单方向流路,可以让冷媒进行流动。这样的话,因在过冷却器的入口处不需要进行过冷却控制,所以可以减少控制零部件费用,也可以减少电力费用。同时,通过毛细管,只让必要的最低的流量在低压区流动,因此可以满足过冷却度,可以达到提高多级型空调器的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提示出已有技术中的多级型空调器的设置图。
图2提示出已有技术中的多级型空调器结构以及能看出冷媒流动的工艺结构图。
图3提示出表示着已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室外机外观的所示图。
图4提示出表示着已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结构的分解所示图。
图5提示出表示着脱弃了已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前面板的状态中的内部正面图。
图6提示出本发明中的多级型空调器的设置图。
图7提示出本发明中的多级型空调器结构以及能看出冷媒流动的工艺结构图。
图8提示出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详细结构图。
图9提示出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室外机外观的所示图。
图10提示出表示着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结构的分解所示图。
图11提示出脱弃了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前面板的状态中的内部正面图。
主要符号说
100:室外机                102:室外电子阀
110:底板                  112:前面板
114:前面格栅              116:前面上部托架
120:定速压缩机            120’变速压缩机
120a:冷媒喷射器           121:均流管
121’:均流管温度传感器    122:油分离器
123:油回收器              123:四通阀
126:阀支持台              128:服务阀
130:过冷却器              130’:送管
130’a:毛细管             130”:单方向流路
130”a:检查阀             132:蓄能器
134,134′:前方构架       136.:中央构架
140:左侧控制箱            140′:右侧控制箱
142:变压器                144:电容器
146:散热元件板            146′:散热部
148:散热扇                150:挡板
152:空气引导孔            154:空气引导
160:上面板                162:通气孔
164:环罩                  166:排出格栅
170:送风扇                172:送风扇电机
174:电机架                180:室外热交换器
182:前面热交换器          184.后面热交换器
186:接水盘                188:侧面板
190:后面格栅              192:后面板
194:后面上部托架          196:后方构架
200:室内机                202:室内热交换器
204:膨胀阀                206:室内电子阀
210:共通液管              210′:分支液管
210″:室外液管    212:共通气管
212′:分支气管    212″:室外气管
214:高低压共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6大略地提示出本发明中的多级型空调器的设置图,图7提示出本发明中的多级型空调器结构以及能看出冷媒流动的工艺结构图。如图上所示,室外机100是由定速压缩机120以及变速压缩机120′和蓄能器132,还有室外热交换器180和室外电子阀102等构成;室内机200是由室内热交换器202、膨胀阀204以及室内电子阀206等构成。
在多级型空调器中,一般来说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室外机100连接着多数个室内机200,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之间是流着液体冷媒的共通液管210和流着气体冷媒的共通气管212连通形成着。两个以上的室外机100之间是连通设置有为使冷媒的均衡流动用的高低压共通管214。
高低压共通管214设置成使具备在室外机100的热交换器180的入口处相互连通,使得室外机100相互之间的冷媒的流动维持均衡状态。同时,在多数个室外机100中,不使用的室外机100的热交换器中也让冷媒流入,达到了从整体上提高热交换器的效率的效果。根据冷风或者暖风开通的不同操作,在高低压共通管214的内部流动着高压或者低压的冷媒。
在室内机200各自形成有流动着液体冷媒的分支液管210′和流动着气体冷媒的分支气管212′。分支液管210′和分支气管212′是与共通液管210和共通气管212连通着。
如上所述的多数的分支液管210′和分支气管212′,根据室内机200的不同的容量,其直径各自也相异。通过使用室内电子阀206,调节供给到各个室内机200的冷媒的流量。
与此同时,室外机100上各自形成有流动着液体冷媒的室外液管210″和流动着气体冷媒的室外气管212″。室外液管210″和室外气管212″分别与共通液管210和共通气管212连通着。
图8至图11上图示出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形成了底面的底板110是设置在最下端,支撑着大多数的零部件。底板110的前端具备有形成了前端下部外观的前面板112。
前面板112的上侧设置了前面格栅114。通过前面格栅114吸入外部的空气,再通过下面要介绍的室外热交换器180。与此同时,前面格栅114的上侧还设置了前面上部托架116。如上的前面上部托架116上连接着下面要说明的电机架174的前端。
底板110的上侧设置了压缩机120,120′。压缩机120,120′是起着压缩冷媒变成高温高压的作用,在左右各自具备着。即,右侧设置了以定速运转的定速压缩机120,左侧设置了变速热泵的变速压缩机120′,即变频压缩机。
压缩机120,120′的入口处设置了冷媒喷射器120a。冷媒喷射器120a是根据压缩机120,120′的运行状况,当过热的情况下,供给冷媒,防止压缩机的消损。在这里使用的冷媒,适意于使用从下面要说明的室外热交换器180中排出的冷媒。
同时,在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之间设置了均流管121,使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相互连通起来。这样的话,无论哪一边的压缩机上发生了给油不足的现象的时候,都可以从另外一个压缩机中得到补充,防止了因油量不足而产生的压缩机120,120′的消损。
压缩机120,120′上应用了噪音小且效率高的涡旋压缩机。特别是变速压缩机120′上使用的是根据负荷情况可以变动转数的变速涡旋压缩机。这样的话,当使用部分室内机200而负荷量小的时候,首先启动的是变速压缩机120′。当逐渐增加了负荷量,而变速压缩机120′无法承受的时候,才启动定速压缩机120。
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的出口处,各自具备上测量从压缩机120,120′中吐出的冷媒的温度用的压缩机吐出温度传感器120b,120′b和油分离器122。油分离器122是把从压缩机120,120′中排出的冷媒中的油聚集起来,再次回收到压缩机120,120′中。
即,为了冷却启动压缩机120,120′的时候发生的摩擦热而使用的油是同冷媒一起从压缩机120,120′的出口处排出。这样的冷媒中的油通过油分离器122中分离出来,然后再通过油回收管123返回到压缩机中120,120′。
同时,油分离器122的出口处还设置了检查阀122′,可以防止冷媒的逆流。即,当只启动着定速压缩机120或变速压缩机中一个的时候,不让冷媒逆流流入到停止使用中的压缩机120,120′内部。
油分离器122,通过排管跟四通阀124连接着。四通阀124是设置成可以根据冷/暖风的开放,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各自的口分别跟压缩机120,120′的出口(或者油分离器)、压缩机120,120′的入口(或者蓄能器)、室外热交换器180以及室内机200连接着。
这样的话,从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中吐出的冷媒先聚集在一处,然后再流入到的四通阀124。这样的四通阀124的入口处设置有,可以检测从压缩机120,120′中冷媒的压力的高压传感器124′。
同时,为使从油分离器122中流入到四通阀124的部分冷媒正确地吐入到下面要说明的蓄能器中的热气管125,通过四通阀斜方向设置着。
热气管125是,在空调器的运行当中,当有必要提高流入蓄能器132中的低温低压的冷媒的压力的时候,使压缩机120,120′吐出口处的高压冷媒直接供给到压缩机120,120′入口处。热气管125上设置了旁路的热气阀,进行排管的开闭操作。
底板110的上面中央部设置了阀支持台126。阀支持台126是起着对室外液管210″、室外气管212″、高低压共通管214支撑和引导的作用。服务阀128也设置在这里。与此同时,被阀支持台支持着的排管210,212,214,通过下面要说明的侧面板188的排管出入口188′引出,连接在室外机100。
底板110的上面左侧后端部形成了过冷却器130。过冷却器130是使下面要说明的在室外热交换器180中热交换后的冷媒更加冷却,形成在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出口处的室外液管210″的任意位置。
过冷却器130是以两重管模样形成,即,由跟室外液管210″连通形成的内侧管130a和包绕着内侧管130a形成的外侧管130b构成。同时,外侧管130b跟下面要说明的送管130′连通。
过冷却器130的出口处分支出了送管130′。送管130′是把向室外液管210 ″流动的一部分冷媒引导到过冷却器130。送管130′上具备了毛细管130′a。毛细管130′a,通过送管130′,把流入到过冷却器130的冷媒膨胀起来,使流过室外液管210″的冷媒得到进一步的冷却。逆流回到送管130′的冷媒的流量是通过调节毛细管130′a的直径进行调节。
与此同时,过冷却器1 30的前端部的室外液管210″分支设置了迂回着过冷却器130的单方向流路130″。即,单方向流路130″的两端是以使过冷却器130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各自连通形成。同时,单方向流路130″设置了只在暖风开放的时候使冷媒流动的检查阀130″a。即,通过检查阀130″a,冷风开放的时候是,卡断了通过单方向流路130″的冷媒的流动;暖风开放的时候是,通过单方向流路130″,让冷媒进行流动。
同时,过冷却器130的一侧,即,引导从室外热交换器180吐出的冷媒到室内机200的室外液管210″的一侧设置了干燥器131。干燥器131起着干燥流动在室外液管210″内部的冷媒中的水分的作用。
底板110的中央部,即,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之间设置了蓄能器132。蓄能器132是收集液体状态的冷媒,而只让气体状态的冷媒通过,流入到压缩机120,120′。
如果从室内机200中流入的冷媒中,没有蒸发成气体状态的冷媒,保留原来的液体状态的冷媒,直接流入到压缩机120,120′,则会增加把冷媒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冷媒的压缩机120,120′的负荷,进而给压缩机120,120′带来损坏。
这样的话,流入到蓄能器132的冷媒中,未蒸发完,而保留着液体状态的冷媒因比气体状态的冷媒要重,所以滞留在蓄能器132的下部。只有上部的气体状态的冷媒流入到压缩机120,120′。与此同时,在蓄能器132的入口处各自具备有测量吸入的冷媒的温度的吸入排管温度传感器132′和检查冷媒的压力的低压传感器132″。
底板110的前端两侧,各自形成有前方构架134,134′。前方构架134,134′是在底板110的前端上下长长的形成,分为设置在左侧的前方左侧构架134和设置在右侧的前方右侧构架134′。
前方构架134,134′是起着支持前面上部托架116、前面格栅114以及下面要说明的控制箱140,140′的作用。与此同时,前方左侧构架134和前方右侧构架134′的中央部,左右设置了中央构架136。
中央构架136的下部设置了控制箱140,140′,控制箱140,140′是左右成双的形成。即,分为设置在左侧的左侧控制箱140和设置在右侧的右侧控制箱140′。左侧控制箱140是在前方左侧构架1 34,用铰链140a形式固定支持住,右侧控制箱140′是在前方右侧构架134′,用铰链140′a形式固定支持着。
控制箱140,140′各自以前方开口的四角箱形状形成,其前方被前面板112遮蔽着。同时,左侧控制箱140上设置着变压器142、电容器144以及控制部件和散热元件板146。
散热元件板146的后面,用散热片形成了散热部146′。与此同时,左侧控制箱140的后面上端上设置了散热扇148。散热扇148是由贯流扇构成。这样的话,散热扇148吸入了空气,往上排出的时候,在散热部146′促进了热交换,进而使散热元件板146得到冷却。
控制箱140,140′的侧端是分别各自在前方构架134,134′上用铰链140a,140′a固定支持着。以这样的铰链140a,140′a为轴,可以向前方转动。当需要内部部件的售后服务的时候,可以把控制箱140,140′往前方转动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中央构架136上设置有挡板150。挡板150把室外机100的内部划分为上侧空间和下侧空间。即,分为设置有压缩机120,120′和控制箱140,140′的下侧和下面要说明的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180的上侧。
挡板150是跟控制箱140,140′一样,左右各自设置着。同时,如上的挡板150是由从中央构架136开始向后方形成的水平部150′和从水平部150′的后端开始往下以既定角度倾斜形成的倾斜部150″构成。
与此同时,在挡板150中左侧挡板150的水平部150′形成了空气引导孔152。如上的空气引导孔152的上侧设置了空气引导盖板154。空气引导盖板154是以遮蔽了前方和上方,开放了后方的结构构成,使从设置在下部的散热扇148中强行送过来的空气,引导到后方。
室外机100的上面外观是由上面板160形成。上面板160以四角平板的形状左右成双的安置着。同时,如上的上面板160上形成有通气孔162,通气孔162的边角是往下延长,形成了圆筒型的环罩164。环罩164跟上面板160形成为一体,最好采用塑料材质。
环罩164是以圆筒状成型,被下面要说明的送风扇170,把强制输送的空气引导到外部。与此同时,环罩164的上侧,即,在通气孔162上对应着通气孔162安装着圆形的排出格栅166。
环罩164的内侧设置有送风扇170。送风扇170,通过设置在下部的送风扇电机172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把内部空气往上方吐出。即,送风扇电机172在外部输入的电源的作用下发生了旋转力,这时固定在送风扇电机172一端的送风扇170就会进行旋转,进而把空气往上方吐出。
送风扇电机172是通过电机架174固定着。电机架174是由四角平板的固定板174′和支撑固定板174′的支持台174″构成。支持台174″是左右成一双地形成。如上的一双支持台174″的中央部,安装了固定板174′。同时,支持台174″的前端和后端往上部曲折形成,分别固定了前面上部托架116和下面要说明的后面上部托架194。
前面板160的下部设置了室外热交换器180。室外热交换器180是使流过其内部的冷媒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场所,前后成双的设置着。即,由设置在前面板160的前端部下侧的前面热交换器182和前面板160的后端部下侧的后面热交换器184构成。
前面热交换器的下半部是往后部曲折形成。即,由从前面板112的前端部往下方以一定距离延长的垂直部182′和从垂直部182′下端开始往后方以既定角度倾斜形成的倾斜部182″构成。
这样的话,倾斜部182″的下端和后面热交换器184的下端就会连接上,如上的室外热交换器180的下端离底板110以既定距离隔开。与此同时,室外热交换器180的侧面还形成了可以把从压缩机120,120′中供给过来的冷媒分配给各个部分的管组合体180′。
与此同时,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内部设置了测定热交换器温度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80a,外侧还设置了测定外部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180b。
同时,室外热交换器180的下端上侧部设置了接水盘186。接水盘186是左右长长的形成着,聚集起在室外热交换器180中形成的凝结水,往侧方向排放。
底板110的上面左侧端和右侧端设置了侧面板188。侧面板188,形成了室外机100的外观,在其下端部前后各自形成了排管出入孔188′。
底板110的后端设置了后面格栅190。后面格栅190是跟后面热交换器184的大小对应形成着。如上的后面格栅190的下侧形成了后面板192。
后面板192的上端长长地形成了后面上部托架194。后面上部托架194是设置在后面格栅190的上端前面,支撑着电机架174的支持台174″后端。
与此同时,底板110的后端边角处设置了后方构架196。后方构架196是上下长长地形成着,支持着后面格栅190和后面板192以及上面板160。
以下,参照图7或者图11说明,把具有如上结构的本发明中的多级型空调器的作用。
如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个室外机100上连接有多数个室内机200,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可以部分或者全部使用室内机200。
空调器启动(冷风开放)后,室外电子阀102开放,冷媒会在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之间流动着。这时,通过室内电子阀206,调节着冷媒流量,不使用的室内机200的室内电子阀206就会闭锁上。
首先,观察室外机100中的冷媒流动,从室内机中流入的气体状态的冷媒,通过四通阀124后,进入到蓄能器132。流过了蓄能器132的气体冷媒被流入到压缩机120,120′中。与此同时,当供给到压缩机120,120′的冷媒量不够或者压缩机120,120′过热的时候,会从冷媒喷射器120a中供给到冷媒。
即,在压缩机120,120′中压缩着冷媒的时候,会有油混杂在冷媒当中。油是处于液体状态,而冷媒处于气体状态,因此可以在作为气液分离器的油分离器122中使油的分离。
与此同时,通过使用连接着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之间的均流管121,两侧的压缩机120,120′中的油量维持均衡状态。
通过油分离器122的冷媒,通过四通阀124,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80。室外热交换器180是作为凝结器(冷风开放模式)使用着,冷媒通过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进行冷却,变成液体状的冷媒。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冷媒,通过过冷却器130得到更多地冷却。
即,逆流到送管130′的一部分冷媒,通过毛细管130′a,变成低温状态的冷媒。通过毛细管130′a的冷媒沿着送管130′,流入到过冷却器130的外侧管130b,使流在室外液管210″的冷媒得到进一步的冷却。
通过过冷却器130的冷媒,再通过去除冷媒中的水分的干燥器131后,通过共通液管210流入到室内机200。与此同时,通过压缩机120,120′后的冷媒中一部分,通过高低压共通管214,流入到其他的室外机100。
高低压共通管,供给到其他室外机100的冷媒,流入到停止使用中的室外机100的室外热交换器180,从整体上均衡冷媒的压力。与此同时,通过停止中的室外机100的室外热交换器180,也可以进行一定的热交换。
通过共通液管210,供给到室内机200冷媒后,通过从共通液管分支的分支液管210′,分别给正在起动中的各自的室内机200供给冷媒。同时,冷媒在膨胀阀204中得到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202中进行热交换。这个时候,因室内热交换器202是起着蒸发器的作用,因此冷媒通过热交换变成低压气体。
从室内热交换器202中分离出的冷媒,通过分支气管212′,聚集在共通气管212后,流入到室外机100。通过共通气管212和室外气管212″,流入到室外机100的冷媒,通过四通阀124,进入到蓄能器132。
在蓄能器132中,留下未蒸发的液体状态的冷媒,只选择让气体状态的冷媒供给给压缩机120,120′。通过如上的过程,完成了一个循环。
与此同时,暖风开动的时候,冷媒的流动是跟反方向的。开放了室内机200的室内电子阀206,通过室外电子阀102调节冷媒的流量。同时,通过在室外液管210″中迂回分支着过冷却器形成的单方向流路130″,也可以使冷媒流动。
之后,观察一下室外机100中的空气流动,随着电源的输入,驱动送风扇电机172,进而驱动送风扇170。送风扇170的驱动后,外部空气就会通过前面格栅114以及后面格栅190,流入到内部。
流入到室外机100内部的空气,在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80的过程中进行热交换。这个时候,空调器作为冷风操作的时候,外部空气从室外热交换器180中得到热量,变成高温气体。相反,当进行暖风操作的时候,被室外热交换器180吸热,变成低温空气。
通过了室外热交换器180的空气,被送风扇往上强制送风,这时,环罩164引导着空气的往上吐出。
如上所述的发明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在如上的技术范围之内,通常的技术者来说,以本发明作为基础,其他很多的变化也有可能。

Claims (5)

1、一种多级型空调器,包括有在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内部设置至少一个室内机;设置了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通过室外热交换器,把热交换后的冷媒供给室内机的室外机;安装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引导冷媒流动,并设置有过冷却器的室外液管;其特征在于:室外液管还设置了以暖风开放的时候开启着,引导从室内机流入到室外机的冷媒的单方向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型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单方向流路是从室外液管分支出来,迂回缠绕过冷却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型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冷媒通过过冷却器的室外液管的一侧后,为进一步降低冷媒的温度,设置一送管引导一部分冷媒逆流流向过冷却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型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送管上设置有当冷风开放的时候调节逆流冷媒流量的毛细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型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单方向流路设置有当暖风开放的时候,为使冷媒流入而开放的检查阀。
CNB2004100936395A 2005-02-03 2005-02-03 多级型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196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36395A CN100441964C (zh) 2005-02-03 2005-02-03 多级型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36395A CN100441964C (zh) 2005-02-03 2005-02-03 多级型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5096A CN1815096A (zh) 2006-08-09
CN100441964C true CN100441964C (zh) 2008-12-10

Family

ID=36907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363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1964C (zh) 2005-02-03 2005-02-03 多级型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1964C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2420A (ja) * 1991-12-24 1993-07-0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GB2273763A (en) * 1992-12-28 1994-06-29 Toshiba Kk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having a supercooling unit provided between an outdoor unit and a plurality of indoor units
WO1998009118A1 (fr) * 1996-08-27 1998-03-05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nditionneur d'air
CN2417407Y (zh) * 2000-03-01 2001-01-31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冰蓄冷空调过冷水动态制冰系统的高过冷度过冷却器
US6293123B1 (en) * 1999-07-30 2001-09-25 Denso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2001317832A (ja) * 2000-05-10 2001-11-1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3130492A (ja) * 2001-10-18 2003-05-08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4012112A (ja) * 2002-06-12 2004-01-1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とその制御方法
KR20040088827A (ko) * 2003-04-12 2004-10-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과냉어큐뮬레이터를 구비한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에어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2420A (ja) * 1991-12-24 1993-07-0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GB2273763A (en) * 1992-12-28 1994-06-29 Toshiba Kk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having a supercooling unit provided between an outdoor unit and a plurality of indoor units
WO1998009118A1 (fr) * 1996-08-27 1998-03-05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nditionneur d'air
US6293123B1 (en) * 1999-07-30 2001-09-25 Denso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2417407Y (zh) * 2000-03-01 2001-01-31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冰蓄冷空调过冷水动态制冰系统的高过冷度过冷却器
JP2001317832A (ja) * 2000-05-10 2001-11-1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3130492A (ja) * 2001-10-18 2003-05-08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4012112A (ja) * 2002-06-12 2004-01-1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とその制御方法
KR20040088827A (ko) * 2003-04-12 2004-10-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과냉어큐뮬레이터를 구비한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에어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5096A (zh) 2006-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1448B2 (en) Air conditioner
KR100954358B1 (ko) 공기조화기 실외기의 컨트롤박스
CN101086362B (zh) 空调器室外机的控制盒
CN103743014A (zh) 一种蒸发降温空调系统
CN100441964C (zh) 多级型空调器
KR100765563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CN100532971C (zh) 一拖多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
KR100626455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CN100513900C (zh) 空调器室外机的上面面板结合结构
CN220582593U (zh) 一种风冷储能制冷设备
CN100455922C (zh) 一拖多吸顶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KR100593083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시스템
KR100593080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KR100593079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KR100593082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KR20020086191A (ko) 수냉식 냉각 시스템
KR20080058782A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CN1752665A (zh) 空调器润滑油调节系统
KR10059307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시스템
CN100513916C (zh) 一拖多吸顶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KR100584284B1 (ko) 공기조화기 실외기의 상면판넬 결합구조
KR20050079463A (ko) 공기조화기
CN1782558A (zh) 一拖多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
KR100671568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KR20050075152A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