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4963C - 可变形反射镜 - Google Patents

可变形反射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4963C
CN100434963C CNB2006100185677A CN200610018567A CN100434963C CN 100434963 C CN100434963 C CN 100434963C CN B2006100185677 A CNB2006100185677 A CN B2006100185677A CN 200610018567 A CN200610018567 A CN 200610018567A CN 100434963 C CN100434963 C CN 1004349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fiml
electrode
silicon film
minute surface
transparency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185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8739A (zh
Inventor
向东
程永进
谭季麓
李铁平
王青玲
王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to CNB2006100185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4963C/zh
Publication of CN1818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8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49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496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可变形反射镜,它包括驱动电极和硅膜,硅膜(6)为镜面,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极(7)位于硅膜(6)的下方,驱动电极(7)与硅膜(6)之间的间距为35-45μm;硅膜(6)的上方设有透明电极(5),透明电极(5)与硅膜(6)之间的间距为65-75μm;硅膜(6)的边缘与镜面支架(8)相固定,透明电极(5)的边缘与镜面支架(8)相粘接,驱动电极(7)由支撑柱(9)与镜面支架(8)相粘接。本发明采用硅膜(6)的上方设有透明电极(5),它能驱使硅膜(6)产生靠近或远离驱动电极的两种形变,从而能更好的控制镜膜的形变,极大地提高校正波前的能力。

Description

可变形反射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
背景技术
典型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是使用波前传感器2探测入射光波1前畸变,然后通过控制器向波前校正设备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镜面(变形镜)3的动作,使镜面发生形变。当镜面形状与畸变相位满足相位共轭关系时,畸变就会被抵消掉,从而波前得到恢复,成像(CCD)4分辨率得到提高。图1所示是一个典型的自适应光学结构图。镜面变形的能力及频率特性影响着整个光学系统的性能。
变形镜是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关键部件,美国Itek公司最先开始研制变形镜并于1973年研制成功第一块21单元整体压电变形镜。80年代法国Laserdot公司研制成功52单元分立式压电变形镜并提供给欧洲南方天文台使用。我国这方面起步较晚,中科院光电研究所于1986年研制成功19单元分立式压电变形镜并马上应用于被誉为“神光”的核聚变光学系统,这是世界上首次将变形镜应用于校正激光核聚变光学系统的波前误差。
然而传统的压电式,电磁式,液压式等成本高,驱动电压高,体积大,驱动电极少,变形量小,更主要的缺点通常是只能产生一个方向的形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正波前能力强的可变形反射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可变形反射镜,它包括驱动电极和硅膜,硅膜6为镜面,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极7位于硅膜6的下方,驱动电极7与硅膜6之间的间距为35-45μm;硅膜6的上方设有透明电极5,透明电极5与硅膜6之间的间距为65-75μm;硅膜6的边缘与镜面支架8相固定,透明电极5的边缘与镜面支架8相粘接,驱动电极7由支撑柱9与镜面支架8相粘接。
所述的驱动电极7的阵列中电极的个数为32-300。
本发明采用硅膜6的上方设有透明电极5,它能驱使硅膜6产生靠近或远离驱动电极的两种形变,从而能更好的控制镜膜的形变,极大地提高校正波前的能力。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硅膜6与驱动电极完全隔离,省去了繁琐的键合过程。
2、引入透明电极后,极大地改善了变型镜的性能。
3、透明电极的制作中设计的小孔把空气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
4、采用静电驱动方式,静电驱动能耗低而且响应频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典型的自适应光学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透明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镜面及镜面支架加工工艺图
图6是本发明的镜面的表面形状之一图
图7是本发明的镜面的表面形状之二图
图8是本发明的形变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图
图9是本发明的3种不同初始状态下电压与形变的关系曲线之一图
图10是本发明的3种不同初始状态下电压与形变的关系曲线之二图
图中:1-入射光波,2-波前传感器,3-镜面,4-成像,5-透明电极,6-硅膜,7-驱动电极,8-镜面支架,9-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可变形反射镜,它包括驱动电极7、透明电极5和硅膜6,硅膜6为镜面,驱动电极7位于硅膜6的下方,驱动电极7与硅膜6之间的间距为35-45μm;硅膜6的上方设有透明电极5,透明电极5与硅膜6之间的间距为65-75μm;硅膜6的边缘与镜面支架8相固定(硅膜6与镜面支架8也可做成一体),透明电极5的边缘与镜面支架8相固定(粘接),驱动电极7由支撑柱9与镜面支架8固定连接(粘接)。使用时,透明电极5位于光的入射方向。
所述的驱动电极7的阵列中电极的个数为32-300。
1、可变形反射镜的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透明电极带的电势为VT,硅膜带的电势为VM,下方驱动电极阵列整体电势为VA,其中单个的驱动电极的电势为vElectrode。硅膜到透明电极与驱动电极的距离分别为dT,dA。驱动电极阵列的电极个数越多,越能更好的控制镜面的形状,但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本发明采用的驱动电极阵列的电极个数为256个。最终确定的结构是这样的:
表1可变形反射镜的结构
Figure C20061001856700041
2、可变形反射镜的制作:
可变形反射镜的制作有两个关键部分:一是制作出相当薄的硅膜,这样硅膜才会很小的应力与韧性更利于硅膜的形变;二是在光的入射方向制作出投射率高的导电的透明电极。
2.1硅膜的制作:
为了使镜面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及较小的应力,选用4inch没有掺杂的绝缘体上硅(SOI)晶片作为主体材料,SOI本身具有复合结构,如图5(a)所示,它包含一层10μm厚的硅膜,1μm厚的掩埋氧化层,525μm厚的单晶硅。首先把最上层的单晶硅打磨成250μm的厚度,然后在其上方涂上一层光刻胶为后续的光刻做准备,再在SOI的最下方热氧化生成保护氧化层如图5(b)所示。接下来进行第一次光刻与KOH腐蚀,腐蚀的直径为16mm,深度直到掩埋氧化层,如图5(c)。第二次光刻与腐蚀确定支撑透明电极架子的高度(70-75μm)、宽度(18mm),并去掉光刻胶如图5(d)。接着用7∶1的FH溶液剥离掉硅膜两侧的氧化层如图5(e);硅膜6的厚度为10μm。
最后还需在硅膜的下表面溅射一层0.5μm厚的铝膜,这样能使硅膜增加导电性能,又能提高反射率,同时也能保持硅膜的平整度。铝膜的应力依赖于铝膜的厚度,同时温度的变化也会对应力产生影响,因此这一道工序是在硅膜与驱动电极键合后进行的,此后的导线焊接与封装过程中温度不会超过70度。
3.1透明电极的制作:
透明电极产生的静电力可以使硅膜产生向上的变形。这里选用Borofloat(浮法硼硅玻璃)玻璃作为主体材料,因为这种材料对于300-800nm的可见光波反射率特别高,打磨后的厚度为170μm,直径为17mm。Borofloat玻璃上面覆盖一层增透膜[没有特定材料要求,如选用氟化镁(MgF2)]厚度100nm,Borofloat玻璃下表面溅射一层既能导电又能有很好透光性能的氧化铟锡(ITO)层,氧化铟锡层的厚度没有特定要求,氧化铟锡层的直径为14mm。
在透明电极的靠近边缘部位设计出4个直径1mm的通风孔,这4个通风孔能贯通透明电极两侧的空气,这样就避免了在封装后空气阻力对镜面响应频率的负面影响,同时利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连接ITO层与外电路导线。此工序可以在这些通风孔的内壁完成。要做到硅膜与透明电极完全绝缘,透明电极边缘与镜面支架接触的部分不能被ITO覆盖,如图4所示,是透明电极的俯视图。
如图3所示,驱动电极的上方是用聚酰亚胺做成的支撑柱。硅膜6与驱动电极阵列的距离为35-45μm。直径为10mm的电极阵列集成着象瓦片一般对称平铺的256个电极,每个电极为400μm宽的正方形,电极间的间隔为150μm。
3.2封装与驱动:
由于驱动电极阵列与硅膜不接触,因此省去了复杂的键合过程。组装完成后驱动电极阵列中256个电极通过自动接线盒与一块较大面积(4cm2)的陶瓷针状栅格阵列相连。针状栅格阵列可以构成一个译码电路。16通道16位传输线经由高压-D/A转换卡接到电脑。驱动软件由c++及Tcl编写。封装可以在开放的常压下进行。这样可以通过计算机给任意电极加上一定的电压,透明电极的电压由另外单独连续可调的电压源控制。
4、性能测试
当给驱动电极阵列中的不同电极施加一定的电压时,镜面将会发生形变。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和精密微动平台可以对镜面的静态性能进行测试,随着镜面的形变,迈克尔逊干涉仪出来的条纹也将发生变化如图6、图7,通过控制支撑镜面的微动平台的移动,使干涉图样恢复到原位,此时微动平台的位移量即变形镜的变形量。也可以借助于泰曼干涉仪及ZYGO软件可以获得硅膜的表面形状。
4.1初始电压的确定:
首先研究初始电压为多大时硅膜可以保持水平。由制作工艺可以保证当硅膜两侧电极的电势VT、VA为零时硅膜可以保持水平,只要|VT-VM|与|VA-VM|保持同比例的变化,硅膜也可以保持水平,因此对单个电极的最高电压没有限制。现在单独研究|VT-VM|与形变量(μm)的关系,此时VA=0,VM=0,他们的关系曲线如图8中“■”所连成的曲线,而VA(VT=0,VM=0)与形变的关系如图8“○”所连成的曲线。图8中的纵坐标表示形变,横坐标表示电压。可见对于同样大小的电压,透明电极产生向上的形变比驱动电极阵列产生的向下形变要小,而且要想保持硅膜的水平|VT-VM|与|VA-VM|比值应为1.70。加在驱动电极阵列上的电压存在一个较小的极大值,从图8上可以看出这个极值电压为11伏,对应的硅膜整体最大向下形变量为14μm。当电压大于这个极值电压时硅膜与驱动电极便会吸在一起。这个最大的形变量应为
Figure C20061001856700061
从而可以推出dA=3*14=42μm。可知dT=1.70*42约为72μm。
从图8也可以看出当只单独使用驱动电极时,一般首先给硅膜施加8.6伏的偏置电压使硅膜处于-7μm的偏置状态,这样才有可能产生两个方向的形变。
4.2中心形变与初始电压:
为了测试变形镜的静态性能,给驱动电极阵列的中心四个电极施加电压vElectrode。图9、图10画出了在三种不同初始状态下vElectrode与镜面中心最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图形的纵坐标表示变型镜中心处相对于初始状态的形变,向上的形变(靠近透明电极)为正值,向下的形变(远离透明电极)为负值。图形的横坐标表示中心四个电极相对于驱动电极阵列整体的电压变化量。
图9、图10中“*”号连成的曲线表示vT=0,vM=0,vA=8.6V的初始状态,此时硅膜处于-7μm的偏置状态。“+”号连成的曲线表示|vT-vM|=17V,|vA-vM|=10V的初始状态,此时硅膜处于水平初始状态。“
Figure C20061001856700062
”号连成的曲线表示|vT-vM|=13V,|vA-vM|=22.1V硅膜处于水平的初始状态。
由图9、图10可知,当改变硅膜两侧的初始电压,硅膜的形变性能也发生变化。对于固定的形变量要求,引入透明电极后所需要ΔVoltage要小得多,从而可知引入透明电极后镜面更容易发生形变。结合图8可知引入透明电极后,依靠改变初始电压,可以获得+5μm的中心最大形变,这比单独使用驱动电极获得的形变要大的多。
变形镜的动态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可以预计,由于硅膜的很小的应力及良好的韧性使得它能满足一般环境下频率的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硅膜两侧电极施加成比例的电压硅膜可以保持水平。当把驱动电极阵列中心四个电极当作一个整体,施加一定的电压,这种的带透明电极的变形镜在较小的驱动电压下能产生-14μm的最大形变,也能产生+5μm的形变甚至更大。也就是说变形镜的变化范围可以达到19μm,这极大地改变了变形镜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透射率极高的透明电极的引入并没有引发干涉现象,透明电极周边的小孔的设计极大改善了发射镜的频率响应特性。

Claims (7)

1.可变形反射镜,它包括驱动电极和硅膜,硅膜(6)为镜面,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极(7)位于硅膜(6)的下方,驱动电极(7)与硅膜(6)之间的间距为35-45μm;硅膜(6)的上方设有透明电极(5),透明电极(5)与硅膜(6)之间的间距为65-75μm;硅膜(6)的边缘与镜面支架(8)相固定,透明电极(5)的边缘与镜面支架(8)相粘接,驱动电极(7)由支撑柱(9)与镜面支架(8)相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极(7)的阵列中电极的个数为32-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膜的下表面溅射有一层0.5μm厚的铝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膜的厚度为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电极靠近边缘部位设有通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电极主要由Borofloat玻璃、增透膜和氧化铟锡层构成,Borofloat玻璃的上面覆盖一层增透膜,Borofloat玻璃的下表面溅射一层氧化铟锡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orofloat玻璃的厚度为170μm、直径为17mm;增透膜的厚度为100nm;氧化铟锡层的直径为14mm。
CNB2006100185677A 2006-03-16 2006-03-16 可变形反射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96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85677A CN100434963C (zh) 2006-03-16 2006-03-16 可变形反射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85677A CN100434963C (zh) 2006-03-16 2006-03-16 可变形反射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8739A CN1818739A (zh) 2006-08-16
CN100434963C true CN100434963C (zh) 2008-11-19

Family

ID=36918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856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963C (zh) 2006-03-16 2006-03-16 可变形反射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496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9753C (zh) * 2007-05-29 2009-10-14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基于自参考波前传感器和连续表面变形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CN102147524A (zh) * 2010-02-10 2011-08-1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可变曲率反射镜装置
CN103364944B (zh) * 2013-07-17 2016-02-24 清华大学 边界温度控制阵列型波前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76448B (zh) * 2016-04-14 2018-12-1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调焦微镜和一种调焦装置
CN109270681B (zh) * 2018-11-19 2024-03-22 宁波大学 一种透射式压电变形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7894A (ja) * 1998-03-05 1999-11-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学装置
JP2001307366A (ja) * 1999-08-02 2001-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499238A (zh) * 2002-11-12 2004-05-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554961A (zh) * 2003-12-25 2004-12-15 ���пƼ���ѧ 一种硅基可变形反射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580834A (zh) * 2003-08-08 2005-02-1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可变光学性质元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7894A (ja) * 1998-03-05 1999-11-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学装置
JP2001307366A (ja) * 1999-08-02 2001-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499238A (zh) * 2002-11-12 2004-05-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580834A (zh) * 2003-08-08 2005-02-1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可变光学性质元件
CN1554961A (zh) * 2003-12-25 2004-12-15 ���пƼ���ѧ 一种硅基可变形反射镜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8739A (zh) 2006-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4963C (zh) 可变形反射镜
CN104303102B (zh) 用于在包含具有漫反射性质的透明层状元件的玻璃上投影或者背投影的方法
CN201251647Y (zh) 一种头戴显示器
CN1498355A (zh) 超亮低反射率液晶显示器
GB2154021A (en) Display arrangements
CN10958217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13066372A (zh)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03673462U (zh) 一种ogs全贴合电容屏
CN102398466A (zh) 一种立体画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88539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1830723B (zh) 发射模组及深度传感器、电子设备
CN103926743A (zh)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799631A (zh) 一种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175494A (zh) 光学指纹感测装置
CN101726784A (zh) 偏光片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10108272B (zh) 一种温度稳定的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法
CN107450666A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1107808Y (zh) 具有聚光结构的光感测装置
CN104076963B (zh) 一种彩色触摸屏
CN103336363B (zh) 全铝型静电驱动微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2163A (zh) 一种可调焦距的反射镜
CN110208989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01515084A (zh) 光学浆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彩色滤光基板的制作方法
CN207182811U (zh) 带透明面板的防反射显示器
CN114167675A (zh) 一种触控透明投影膜、透明投影幕及透明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