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4973C - 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4973C
CN100424973C CNB200510091141XA CN200510091141A CN100424973C CN 100424973 C CN100424973 C CN 100424973C CN B200510091141X A CNB200510091141X A CN B200510091141XA CN 200510091141 A CN200510091141 A CN 200510091141A CN 100424973 C CN100424973 C CN 1004249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ower factor
bridge
phase
cross str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911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9346A (zh
Inventor
谭惊涛
姜志强
李洋
朱秋花
应建平
蔡文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B2005100911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4973C/zh
Publication of CN1909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9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49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497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系指一种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其系仅由二个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构成,该集成变换装置系根据一三相交流电控制切换二个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将该三相交流电变换成一直流电输出;不但电路元件使用率较高,且电路元件使用量较少。

Description

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指一种电源变换器,尤指一种使用半导体开关元件实现的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急速的发展,其已广泛地应用到电力、化工、通讯等领域。电力电子装置多数系通过整流器与电力网络的介面而运作,传统的整流器是由二极管(Diode)或硅控整流器(SCR)所组成之一个非线性电路,其在电力网络中会产生大量的电流谐波和零功率以污染电力网络,而成为电力电子设备的公害。
电力电子装置已成为电力网络最主要的谐波源之一,现今欲抑制电力电子装置产生谐波之一种主要方法即为主动式方法;系设计出新一代的高性能整流器,其具有正弦波输入电流、低谐波含量、高功率因数等特点,也就是具有功率因数校正(PFC)的功能。是故,近年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电力电子学研究范畴的重要方向之一。
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的技术目前在电路拓扑和控制方面已日趋成熟,而三相整流器的功率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对于电力网络的污染更大。在三相输入电压的应用场合,已经出现了很多传统的方法被应用于减小输入电流的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
首先,常用之一种方法为三相单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元件数目比较少,因此功率密度可以做的比较高,但缺点在于三相输入电流彼此的间会互相影响,所以总谐波失真的控制还无法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此外,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三个独立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共同结合起来以控制三相输入电流,在这种方法中,三个单相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是彼此独立的,因此电路的总谐波失真的控制可以做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效率也相对较高;但是这种电路的缺点是使用元件的数目较多,系统功率密度相对较低。
请参阅图1,其为一种习用的三相四线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图,其系由三个单相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组成。
在此电路中,由于中线N的存在,使得三个单相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互不影响;亦即,A、B、C所代表的三相电压可通过三个模块而独立运行。对于A相电压来说,当A相电压为正时,二极管D1导通,开关S1暂波;而当开关S1导通时,电感L1通过<电感L1二极管D1-开关S1-中线N>的路径进行储能;当开关S1关断时,电感L1通过<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7-电容C1-中线N>的路径进行放能,从而向电容C1充电,再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开关S1的占空比使得输出电压达到所需要的值。
另一方面,当A相电压为负时,二极管D2导通,开关S2暂波;而当开关S2导通时,电感L1通过<中线N-开关S2二极管D2-电感L1>的路径进行储能;当开关S2关断时,电感L1通过<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8-二极管D2-电感L1>的路径进行放能,从而向电容C2充电,再适当地调节开关S2的占空比,使得电容C2上的电压成为所需要的值。
至于B相电压及C相电压的工作原理则与上述A相电压的运作方式相同。
在这种习用的电路中,由于三个单相的功率因数效正电路的间互不影响,因此控制方法比较简单,且输入电流的总谐波失真也较低,此外,若是某一相的电压出现问题时,其余两相仍能继续向负载供电,因此电路具有冗余的特性。
然而,这种电路的缺点如下:
(1)电路元件的使用率较低
以A相为例,当A相电压为正时,开关S2并没有被使用;而当A相电压为负时,开关S1没有被使用。
(2)电路元件的使用量较多
由于使用了过多的电路元件,直接地提高了系统的制造成本。
职是之故,申请人鉴于习知技术中所产生的缺失,乃经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的精神,终构思出本申请「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以下为本申请的简要说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路元件使用率较高且电路元件使用量较少的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其系仅由二个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构成。
根据本申请的构想,提出一种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包括一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一第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该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一第一桥式整流器,具有一第一左半桥及一第一右半桥,该第一左半桥系以中点连接于一第一相交流电,该第一右半桥系以中点连接于一第二相交流电;一第一电感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桥式整流器;以及一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连接于该第一电感组的另一端。
该第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一第二桥式整流器,具有一第二左半桥及一第二右半桥,该第二左半桥系以中点同时连接于该第二相交流电及该第一右半桥的中点,该第二右半桥系以中点连接于一第三相交流电;一第二电感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桥式整流器;以及一第二直流/直流变换装置,连接于该第一电感组的另一端。
该集成变换装置系根据该第一、该第二及该第三相交流电所构成的之一三相交流电控制切换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及该第二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将该三相交流电变换成一直流电输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包括:一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该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具有由复数个开关所构成之一桥式整流器,该桥式整流器包括:
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一第一相交流电及一第二相交流电;
一第一输出端,连接至一第一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该第一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至少包括一第一直流输出端及一中线端;以及
一第二输出端,连接至一第二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该第二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至少包括一第二直流输出端及该中线端;
通过控制该桥式整流器的这些开关,在一定时间内于该第一直流输出端输出功率因数校正后之一第一相电流,且于该第二直流输出端输出功率因数校正后之一第二相电流,其中该第一相电流与该第二相电流的极性相反;以及
一第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该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该第一 与该第二相电流时,该第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接受一第三相交流电,并输 出功率因数校正后的一第三相电流。
本申请得通过下列图式及详细说明,俾得更深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一种习用的三相四线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图;
图2:本申请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三相交流电的输入波形图;
图4(a)~(f):三相交流电的不同输入波形下、图2的等效电路图;
图5:本申请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6:本申请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以及
图7:本申请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其为本申请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所示,该集成变换装置系由上、下两个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构成;上层的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系由一第一桥式整流器、一第一电感组以及一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所构成;下层的第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结构亦相同。
以上层的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来看,该第一桥式整流器具有一第一左半桥及一第一右半桥,该第一左半桥系由硅控整流器D1A及D2A所构成、并以中点连接于第一相交流电A,该第一右半桥系由硅控整流器D1B、D2B所构成、并以中点连接于第二相交流电B。该第一电感组系由电感L11及L12所构成,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桥式整流器、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系由开关S1及S2、二极管D7及D8以及电容C1及C2所构成,开关S1与开关S2串联连接,电容C1与电容C2串联连接,开关S1与开关S2连接的节点与电容C1与电容C2连接的节点系直接电连接、并与三相交流电之一中线N电连接,二极管D7连接于开关S1与电容C1之一侧,二极管D8连接于开关S2与电容C2之一侧。
同样地,以下层的第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来看,第二桥式整流器具有一第二左半桥及一第二右半桥,该第二左半桥系由硅控整流器D3B及D4B所构成、并以中点同时连接于第二相交流电B及该第一右半桥的中点,该第二右半桥系由硅控整流器D1C、D2C所构成、并以中点同时连接于第三相交流电C。该第二电感组系由电感L21及L22所构成,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桥式整流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直流/直流变换装置。该第二直流/直流变换装置系由开关S3及S4、二极管D9及D10以及电容C1及C2所构成,开关S3与开关S4串联连接,电容C1与电容C2串联连接,开关S3与开关S4连接的节点与电容C1与电容C2连接的节点系直接电连接、并与三相交流电的该中线N电连接,二极管D9连接于开关S3与电容C1之一侧,二极管D10连接于开关S4与电容C2之一侧。
请参阅图3,Va(θ)、Vb(θ)及Vc(θ)为三相输入电压的波形,将图3图分为六个区间:(1)0~∏/3、(2)∏/3~2∏/3、(3)2∏/3~∏、(4)∏~4∏/3、(5)4∏/3~5∏/3及(6)5∏/3~2∏;以下针对这六个区间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1)0~∏/3(三相交流电A、B、C分别为正、负、正)
在第一工作区的工作模式如图4(a)的等效电路图所示。其中硅控整流器D1A、D2B、D1C、D4B导通,此处虽然将导通的硅控整流器绘成二极管,仅是因为它的功能等同二极管。第一相交流电A在第一工作区内为正,所以硅控整流器D1A导通。开关S1对第一相交流电A进行暂波,电感L11用于第一相交流电A的充放电。
当开关S 1导通时,第一相交流电A通过<第一相交流电A--硅控整流器D1A-电感L11-开关S1-中线N>的路径对电感L11进行储能。当开关S1断开时,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流通过<第一相交流电A--硅控整流器D1A->电感L11-二极管D7-电容C1-中线N>的路径对电容C1进行储能。第三相交流电C在第一工作区内亦为正,所以硅控整流器D1C导通。开关S3对第三相交流电C进行暂波,电感L21用于第三相交流电C的充放电。当开关S3导通时,第三相交流电C通过<第三相交流电C--硅控整流器D1C-电感L21-开关S3-中线N>的路径对电感L21进行充能。当开关S3断开时,第三相交流电C通过<第三相交流电C-->硅控整流器D1C-电感L21-二极管D9-电容C1-中线N>的路径对电容C1进行充能。
第二相交流电B在第一工作区内为负,且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开关S2及S4对第一相交流电A和第三相交流电C不起作用,所以可以用开关S2和S4对第二相交流电B进行暂波,电感L12和L22用于第二相交流电B的充放电。当开关S2和S4开通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中线N-开关S2-电感L12->硅控整流器D2B-->第二相交流电B>和<中线N-开关S4--电感L22--硅控整流器D4B--第二相交流电B>的路径对电感L12和L22进行充能。当开关S2和S4关断时,第二相交流电B通过<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8-电感L12--硅控整流器D2B--第二相交流电B>和<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10-电感L22--硅控整流器D4B--第二相交流电B>的路径对电容C2进行充能。
(2)∏/3~2∏/3(三相交流电A、B、C分别为正、负、负)
在第二工作区的工作模式如图4(b)的等效电路图所示。其中硅控整流器D1A、D2B、D2C导通,第一相交流电A在第二工作区内仍然为正,所以硅控整流器D1A导通。开关S1对第一相交流电A进行暂波,电感L11用于第一相交流电A的充放电。
当开关S1开通时,第一相交流电A通过<第一相交流电A--硅控整流器D1A-电感L11-开关S1-中线N>的路径对电感L11进行充能。当开关S1断开时,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流通过<第一相交流电A--硅控整流器D1A-电感L11--二极管D7-电容C1-中线N>的路径对电容C1进行充能。第三相交流电C在第二工作区内为负小于零,所以硅控整流器D2C导通。开关S4对第三相交流电C进行暂波,电感L22用于第三相交流电C的充放电。当开关S4开通时,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流通过<中线N-开关S4-电感L22--硅控整流器D2C-第三相交流电C>的路径对电感L22进行充能。当开关S3断开时,第三相交流C的电流通过<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10-电感L22->硅控整流器D2C--第三相交流电C>的路径对电容C2进行充能。
第三相交流电B在第二工作区内为负,且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开关S4已经用于对第三相交流电C电压的暂波,所以在这个工作区内我们只能用开关S2对第二相交流电B进行暂波,电感L12用于第二相交流电B电压的充放电。当开关S2开通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中线N-开关S2-电感L12--硅控整流器D2B--第二相交流电B>的路径对电感L12进行充能。当开关S2关断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8-电感L12--硅控整流器D2B--第二相交流电B>的路径对电容C2进行充能。
(3)2∏/3~∏(三相交流电A、B、C分别为正、正、负)
在第三工作区的工作模式如图4(c)所示。其中硅控整流器D1A、D3B、D2C导通,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在第三工作区内仍然为正,所以硅控整流器D1A导通。开关S1对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进行暂波,电感L11用于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的充放电。
当开关S1开通时,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流通过<第一相交流电A--硅控整流器D1A-电感L11-开关S1-中线N>的路径对电感L11进行充能。当开关S1断开时,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流通过<第一相交流电A--硅控整流器D1A-电感L11-二极管D7-电容C1-中线N>的路径对电容C1进行充能。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在第三工作区内为负,所以硅控整流器D2C导通。开关S4对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进行暂波,电感L22用于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的充放电。当开关S4开通时,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流通过<中线N-开关S4-电感L22--硅控整流器D2C--第三相交流电C>的路径对电感L22进行充能。当开关S3断开时,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流通过<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10-电感L22--硅控整流器D2C--第三相交流电C>的路径对电容C2进行充能。
第二相交流电B在第三工作区内的电压为正,且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开关S1已经用于对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的暂波,所以在这个工作区内我们只能用开关S3对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进行暂波,电感L21用于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压的充放电。当开关S3开通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第二相交流电B--硅控整流器D3B-电感L21-开关S3-中线N>的路径对电感L21进行充能。当开关S3关断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第二相交流电B-->硅控整流器D3B--电感L21-二极管D9-电容C1-中线N>的路径对电容C1进行充能。
(4)∏~4∏/3(三相交流电A、B、C分别为负、正、负)
在第四工作区的工作模式如图4(d)所示。其中硅控整流器D1B、D2A、D3B、D2C导通,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在第四工作区内为负,所以硅控整流器D2A导通。开关S2对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进行暂波,电感L12用于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的充放电。
当开关S2开通时,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流通过<中线N-开关S2-电感L12--硅控整流器D2A--第一相交流电A>的路径对电感L12进行充能。当开关S2断开时,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流通过<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8-电感L12--硅控整流器D2A--第一相交流电A>的路径对电容C2进行充能。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在第四工作区内为负,所以硅控整流器D2C导通。开关S4对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进行暂波,电感L22用于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的充放电。当开关S4开通时,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流通过<中线N-开关S4-电感L22--硅控整流器D2C--第三相交流电C>的路径对电感L22进行充能。当开关S3断开时,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流通过<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10-电感L22--硅控整流器D2C--第三相交流电C>的路径对电容C2进行充能。
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压在第四工作区内为正,且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开关S1和S3对第一相交流电A和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可以用开关S1和S3对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进行暂波,电感L11和L21用于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压的充放电。当开关S1和S3开通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第二相交流电B--硅控整流器D1B-电感L11-开关S1-中线N>和<第二相交流电B--硅控整流器D3B-电感L21-开关S3-中线N>的路径对电感L11和L21进行充能。当开关S1和S3关断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第二相交流电B--硅控整流器D1B--电感L11--二极管D7--电容C1--中线N>和<第二相交流电B--硅控整流器D3B--电感L21--D9--电容C1--中线N>的路径对电容C1进行充能。
(5)4∏/3~5∏/3(三相交流电A、B、C分别为负、正、正)
在第五工作区的工作模式如图4(e)所示。其中硅控整流器D1B、D2A、D1C导通,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在第五工作区内为负,所以硅控整流器D2A导通。开关S2对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进行暂波,电感L12用于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的充放电。
当开关S2开通时,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流通过<中线N-开关S2-电感L12--硅控整流器D2A--第一相交流电A>的路径对电感L12进行充能。当开关S2断开时,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流通过<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8-电感L12--硅控整流器D2A--第一相交流电A>的路径对电容C2进行充能。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在第五工作区内亦为正,所以硅控整流器D1C导通。开关S3对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进行暂波,电感L21用于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的充放电。当开关S3开通时,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流通过<第三相交流电C--硅控整流器D1C-电感L21-开关S3-中线N>的路径对电感L21进行充能。当开关S3断开时,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流通过<第三相交流电C--硅控整流器D1C-电感L21-二极管D9-电容C1-中线N>的路径对电容C1进行充能。
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压在第五工作区内为正,且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开关S3已经用于对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的暂波,所以在这个工作区内我们只能用开关S1对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进行暂波,电感L11用于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压的充放电。当开关S1开通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第二相交流电B--硅控整流器D1B-电感L11-开关S1-中线N>的路径对电感L11进行充能。当开关S1关断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第二相交流电B--硅控整流器D1B-电感L11-二极管D7-电容C1-中线N>的路径对电容C1进行充能。
(6)5∏/3~2∏(三相交流电A、B、C分别为负、负、正)
在第六工作区的工作模式如图4(f)所示。其中硅控整流器D1C、D2A、D4B导通,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在第六工作区内为负,所以硅控整流器D2A导通。开关S2对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进行暂波,电感L12用于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压的充放电。
当开关S2开通时,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流通过<中线N-开关S2-电感L12--硅控整流器D2A--第一相交流电A>的路径对电感L12进行充能。当开关S2断开时,第一相交流电A的电流通过<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8-电感L12--硅控整流器D2A--第一相交流电A>的路径对电容C2进行充能。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在第六工作区内为正,所以硅控整流器D1C导通。开关S3对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进行暂波,电感L21用于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压的充放电。当开关S3开通时,第三相交流电C相电流通过<第三相交流电C--硅控整流器D1C-电感L21-开关S3-中线N>的路径对电感L21进行充能。当开关S3断开时,第三相交流电C的电流通过<第三相交流电C--硅控整流器D1C-电感L21-二极管D9-电容C1-中线N>的路径对电容C1进行充能。
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压在第六工作区内为负,且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开关S2已经用于对第一相交流电B的电压的暂波,所以在这个工作区内我们只能用开关S4对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进行暂波,电感L22用于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压的充放电。当开关S4开通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中线N-开关S4-电感L22--硅控整流器D4B--第二相交流电B>的路径对电感L22进行充能。当开关S4关断时,第二相交流电B的电流通过<中线N-电容C2-二极管D10-电感L22--硅控整流器D4B-第二相交流电B>的路径对电容C2进行充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的功能;
(2)低THD;以及
(3)较少的元件使用量及较高的元件利用效率。
与习用的三个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构成的变换装置相比,本申请仅利用二个单相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即可达到同样的功能,不但大大地减少了系统元件的使用数量,提高了元件的利用率,亦增加了系统的功率密度,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除了图2的配置,本申请亦有其他种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其为本申请第二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与图2的三相交流电压源为三相四线式不同;若在实际应用场合中三相交流电压源为三相三线式,本申请亦可以在图2的电路配置的输入端用三个Y型接法的电容C3、C4、C5将构成浮动中点,从而把原来的三相三线式变成三相四线式,其中N即为中点。
此外,当图2的电路用于不断电系统(UPS)时还应该配置电池或电池组,以下例举二种电池及电池组的配置方法。
请参阅图6,其为本申请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该实施例系将电池的正极分别通过硅控整流器连接至该第一桥式整流器之一侧及该第二桥式整流器之一侧,而电池的负极则分别通过硅控整流器连接至该第一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侧及该第二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侧。运作方式是利用该电池对二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正负半周期供应电力。
请参阅图7为本申请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该实施例系配置二电池,其中一电池的正极系分别通过硅控整流器连接至该第一桥式整流器之一侧及该第二桥式整流器之一侧,另一电池的负极系分别通过硅控整流器连接至该第一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侧及该第二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侧,而二电池的连接节点亦连接至该中线。运作方式是利用二电池分别对二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正半周期及负半周期供应电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所举四个较佳实施例(图2、5、6、7)的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中,虽然L11、L12、L21、L22等电感系连接于各桥式整流器的后,但这些电感亦可改接于各桥式整流器的前;亦即,A、B及C等三相交流电的输入端的处。
综上所述,本申请系提出一种电路元件使用率较高且电路元件使用量较少的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其系仅由二个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构成。

Claims (9)

1. 一种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包括:
一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
一第一桥式整流器,具有一第一左半桥及一第一右半桥,该第一左半桥系以中点连接于一第一相交流电,该第一右半桥系以中点连接于一第二相交流电;
一第一电感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桥式整流器;以及
一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连接于该第一电感组的另一端;以及
一第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
一第二桥式整流器,具有一第二左半桥及一第二右半桥,该第二左半桥系以中点同时连接于该第二相交流电及该第一右半桥的中点,该第二右半桥系以中点连接于一第三相交流电;
一第二电感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桥式整流器;以及
一第二直流/直流变换装置,连接于该第二电感组的另一端;
其中,该集成变换装置系根据该第一、该第二及该第三相交流电所构成之一三相交流电控制切换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及该第二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将该三相交流电变换成一直流电输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成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桥式整流器的这些半桥皆系由二个硅控整流器同向串联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成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包括:
一第一上半桥,包括一第一开关、一第一二极管及一第一电容;以及
一第一下半桥,包括一第二开关、一第二二极管及一第二电容;
其中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串联连接,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二电容串联连接,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连接的节点与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二电容连接的节点系直接电连接、并与该三相交流电之一中线电连接,该第一二极管连接于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一电容之一侧,该第二二极管连接于该第二开关与该第二电容之一侧。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集成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包括:
一第二上半桥,包括一第三开关、一第三二极管及该第一电容;以及
一第二下半桥,包括一第四开关、一第四二极管及该第二电容;
其中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串联连接,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二电容串联连接,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连接的节点与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二电容连接的节点系直接电连接、并与该三相交流电的该中线电连接,该第三二极管连接于该第三开关与该第一电容之一侧,该第四二极管连接于该第四开关与该第二电容之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集成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该第二及该第三相交流电更分别通过一第三、一第四及一第五电容连接至该中线。
6. 根据权利要求4的集成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电池,该电池的正极系分别通过一硅控整流器连接至该第一桥式整流器之一侧及该第二桥式整流器之一侧,该电池的负极系分别通过一硅控整流器连接至该第一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侧及该第二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侧。
7. 根据权利要求4的集成变换装置,更具有二电池,其特征在于,一电池的正极系分别通过一硅控整流器连接至该第一桥式整流器之一侧及该第二桥式整流器之一侧,另一电池的负极系分别通过一硅控整流器连接至该第一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侧及该第二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侧,而二电池的连接节点亦连接至该中线。
8. 一种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包括:一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该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具有由复数个开关所构成之一桥式整流器,该桥式整流器包括:
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一第一相交流电及一第二相交流电;
一第一输出端,连接至一第一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该第一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至少包括一第一直流输出端及一中线端;以及
一第二输出端,连接至一第二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该第二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至少包括一第二直流输出端及该中线端;
通过控制该桥式整流器的这些开关,在一定时间内于该第一直流输出端输出功率因数校正后之一第一相电流,且于该第二直流输出端输出功率因数校正后之一第二相电流,其中该第一相电流与该第二相电流的极性相反;以及
一第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该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该第一与该第二相电流时,该第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接受一第三相交流电,并输出功率因数校正后的一第三相电流。
9. 根据权利要求8的集成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开关为硅控整流器。
CNB200510091141XA 2005-08-04 2005-08-04 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 Active CN10042497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1141XA CN100424973C (zh) 2005-08-04 2005-08-04 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1141XA CN100424973C (zh) 2005-08-04 2005-08-04 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9346A CN1909346A (zh) 2007-02-07
CN100424973C true CN100424973C (zh) 2008-10-08

Family

ID=37700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1141XA Active CN100424973C (zh) 2005-08-04 2005-08-04 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497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7975B (en) 2005-07-26 2008-06-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Integrated converter having three-phas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N101540507B (zh) * 2008-03-21 2012-05-02 力博特公司 补偿式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TWI364155B (en) 2008-04-25 2012-05-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Three-phase buck-boos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1783612B (zh) * 2009-01-15 2012-07-04 盈正豫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三臂式电力转换装置
CN101860191B (zh) * 2009-04-07 2013-01-02 台达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单相与三相双重升降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08813A (zh) * 2011-05-10 2011-10-05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中线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US9502962B2 (en) 2012-11-09 2016-1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CN107437893B (zh) * 2017-08-04 2020-03-27 温岭阿凡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pfc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445A (zh) * 1999-10-21 2001-05-09 深圳市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整流器
US20040160789A1 (en) * 2003-02-18 2004-08-19 Delta Electronics, Inc. Integrated converter having three-phas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N1533018A (zh) * 2003-03-24 2004-09-2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的集成变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445A (zh) * 1999-10-21 2001-05-09 深圳市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整流器
US20040160789A1 (en) * 2003-02-18 2004-08-19 Delta Electronics, Inc. Integrated converter having three-phas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N1533018A (zh) * 2003-03-24 2004-09-2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的集成变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9346A (zh) 2007-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4973C (zh) 具有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集成变换装置
Schrittwieser et al. Novel SWISS rectifier modulation scheme preventing input current distortions at sector boundaries
CN102832841B (zh) 一种带辅助二极管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CN107210684B (zh) 五电平拓扑单元及五电平逆变器
Ooi et al. Boost-type PWM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1582633B (zh) 三相升降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798653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cascade converter using series resonant cells with zero voltage switching
Li et al. DC/DC converter for bipolar LVdc system with integrated voltage balance capability
US7450408B2 (en) Integrated converter having three-phas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N100563086C (zh) 有源双向电力调节器
US20090268496A1 (en) Three-phase buck-boos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5958816B (zh)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和耦合电感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04871421A (zh) 单级开关电源
CN105141153A (zh) 一种三相整流升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不间断电源
Hu et al. Fault-tolerant converter with a modular structure for HVDC power transmitting applications
CN115102417B (zh) 一种四线三电平储能变换器
CN113547945A (zh) 基于导抗网络的带均压功能的电池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16131647A (zh) 一种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生成方法及系统
CN216414195U (zh) 三电平控制电路及其功率变换装置
Zeltser et al.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power surge capabilities utilizing six-port converter for cell management
Su et al. A novel topology for single phase UPS systems
Hussain et al. Voltage balancing strategy for mitigating capacitor ripple voltage i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CN101867313B (zh) 一种级联型换流器
RU2254658C1 (ru) Трёхфазный транзисторный источник реактивных токов
CN110635683A (zh) 二端口子模块、自耦式直流变压器及其调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