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7933C -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7933C
CN100417933C CNB2005100679668A CN200510067966A CN100417933C CN 100417933 C CN100417933 C CN 100417933C CN B2005100679668 A CNB2005100679668 A CN B2005100679668A CN 200510067966 A CN200510067966 A CN 200510067966A CN 100417933 C CN100417933 C CN 1004179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ata
photomultiplier
high voltage
negative hi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679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8581A (zh
Inventor
周志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5100679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17933C/zh
Publication of CN1858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8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79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79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为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分光光谱类化学分析仪器中用到的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和方法。利用光电倍增管阴极偏置电压可以控制光电倍增管放大倍数的特性,选用2至12路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将其产生的负高压经过导线连接到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固态继电器根据信号发生器的指令选择一路负高压连接到光电倍增管的阴极,从而改变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倍数。提高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电路的灵敏度。使非分光光谱类化学分析仪器能够检测更多的样品,检测更广泛的样品浓度。

Description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的化学分析仪器,尤其涉及一种非分光光谱类化学分析仪器中用到的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装置,应用于针对原子荧光光谱仪中。
背景技术:
原子荧光法的分析对象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相同,都可以对数十种元素进行定量分析。但用常规的原子光谱分析方法测定这些元素有很大困难。因为首先这些元素的激发谱线大都落在紫外线区,因此测量灵敏度较低。采用氢化物发生进样方法是利用某些能产生初生态氢的还原剂货通过化学发应,将样品溶液中的待测组分还原为挥发性共价氢化物,然后借助载气流将其导入原子光谱分析系统进行测量的方式。
原子吸收分析和原子荧光分析都是基于物质基态原子对光的吸收性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测量光源被分析物质的基态原子吸收前后光强的变化,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是测量分析物质基态原子被光源激发后,自发发射的荧光强度。所以光源是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分析的检出限、精密度及稳定性等性能。光源包括用于激发被测元素原子光谱的激发光源及用于AAS背景校正的连续光源。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激发光源必须是锐线光源,常用的激发光源有空心阴极灯。
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低压辉光放电灯,当阴极与阳极间施加300-500V电压时(阳极正、阴极负),极间形成一电场,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由阴极向阳极运动,并与充人的惰性气体分子发生碰撞,从而使惰性气体分子电离。气体的正离子以极高的速度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内壁,引起阴极物质溅射。溅射出的阴极元素的原子在空心阴极内形成原子云,原子进一步与气体离子撞击后被激发至高能态。处于高能态的原子很不稳定,会自发回到基态,在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激发光子的能量等于该原子的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因此从空心阴极灯射出的激发光的波长严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吸收波长。在空心阴极灯的光谱辐射中,除阴极元素的光谱外,还有内充气体、杂质元素及阴极支撑金属材料的光谱。
光谱仪器中,监测器用来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即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为以后的信号处理做准备。常用的检测器是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是一种多极的真空光电管,内部有电子倍增机构,内增益极高,是目前灵敏度最高、响应速度最快的一种光电检测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光谱仪器上。光电倍增管由光窗、光电阴极、电子聚焦系统、电子倍增系统和阳极等5个部分组成。光窗是人射光的通道,同时也是对光吸收较多的部分,波长越短吸收越多,所以光电倍增管光谱特性的短波阈值取决于光窗材料,用于AAS及AFS的光电倍增管的光窗材料常采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或熔融石英。光电阴极的作用是光电变换,接收人射光,向外发射光电子。
处于基态的分析元素原子受到特征波长辐射线激发,发出特定波长原子荧光信号,每一种元素都有特定的原子荧光光谱。通过检测,此时荧光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是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许多非分光光谱类化学分析仪器均由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换能部件,它的作用是把检测光的辐射功率转化为电信号。典型的光电倍增管在应用时,其阴极偏置电压相对于阳极为几百伏的负高压,光电倍增管的增益可随阴极偏置电压在几个数量级的范围内调整,非常适合进行微光级别的检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的做法是在测试中保持光电倍增管的阴极偏置电压为一固定负高压,这样使用光电倍增管,浪费了它的一个优秀功能。在作化学分析时,经常要同时测量多种元素,而各种元素对仪器的灵敏度要求是不同的,一台仪器很很难同时完成这样的工作。目前解决此问题普遍采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改变灯源强度,第二种方法是改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这两种方法各有缺点,一,改变灯源强度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调整仪器的增益范围,但是增益被改变的范围却低于一个量级。原因是灯源强度由灯供电电流调节,而电流的可调节范围很窄,超出此范围,仪器电噪声增高、灯源的稳定性变差,降低测试精度。二,改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仪器的信号放大器一般由多个集成电路构成,进行分级放大,以达到扩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目的。即便是分级放大,整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也就在1-2个数量级之间,因此放大倍数的可调整范围仍然很小,不能满足多通道样品检测的需求。另外,放大倍数不断改变,使检测仪器丧失了标准性和重复性的最基本功能。
对于待测样品中,浓度有明显差异的,不同性质的元素同时进行测定,目前的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信号检测技术存在着数据可靠性差和准确性不高等缺点,影响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在多通道分析中的应用。专利号为03262713.0,名称为多通道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实用新型专利中,信号通道原理采用产生的一组元素荧光信号,由电检测器接收后,输出这组混合电信号通过电子开关,在解调信号的控制下被分离后,后级各自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再处理。这种信号通道构成的仪器,无法克服在测定上述样品时的不足。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调节光电倍增管阴极偏置电压的方法来控制光电倍增管的增益,使光电倍增管的增益范围宽大大加宽,可以达到几个数量级。另外,光电倍增管的增益与阴极偏置电压成线性关系,增益与阴极偏置电压的log-log曲线可在几个数量级的增益范围内保持线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多通道信号增益系统及其增益方法,应能满足对于多个信号的增益不同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包括光电倍增管1,放大器7,数据采集单元8,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包括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和A/D模数转换电路10。所述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包括D/A数模转换电路5和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光电倍增管1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到放大器7的信号输入端,放大器7的输出端线路连接到数据采集单元8中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的输入端。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还包括信号发生器6、固态继电器2、信号处理单元11。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1包括数据处理装置17、数据判断装置12、数据计算装置13、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和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和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1用于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判断、数据计算并控制信号发生器6进行时序控制并输出负高压控制信号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对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提供工作负高压。信号处理单元11将进行优化后的数据采集信号进行输出。
在实际的系统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中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的输出端与A/D模数转换电路1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A/D模数转换电路10的数据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1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中的A/D模数转换电路10将采集的数字信号传输给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信号处理单元11的时序控制指令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发生器6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11的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中的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负高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的负高压控制模块包括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和固态继电器2;所述负高压控制模块将负高压加到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进行负高压增益。
上述负高压控制模块中的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所述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输入端,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输出电压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固态继电器2的输出端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
所述的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端产生2至12路输出信号,D/A数模转换电路5的2至12路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输入端,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产生2至12路的输出信号,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2至12路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固态继电器2的受控端接收信号发生器6的时序指令,选择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一路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
所述负高压控制模块中的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单个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所述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由所述的固态继电器2进行切换负高压电源的2-12组设置信号;所述固态继电器2的单信号输出端线路与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的输入端连接,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的输出电压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
所述的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端产生2至12路输出信号,D/A数模转换电路5的2至12路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固态继电器2的受控端接收信号发生器6的时序指令,顺序切换负高压电源的2-12组设置信号;固态继电器2将每次切换的单路负高压增益信号传输给单个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的输入端,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产生一路的输出信号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
信号发生器6产生时序控制信号给固态继电器2,控制当前通道继电器的状态。信号发生器6的另一时序控制信号线路连接到数据采集单元8,控制数据采集单元8对当前通道的元素进行荧光数据采集。
信号处理单元11中数据处理装置17用于对各通道元素采集的信号数据进行数据积分计算处理。数据判断装置12是对各通道采集元素的信号数据进行判优的装置,即判断通道的信号数据是否需要进行负高压增益优化的过程。信号处理单元11中的数据计算装置13计算各通道元素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数值。所述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用于触发所述信号发生器6,进而进行时序控制。所述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将负高压数值传输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产生负高压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所述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输出各通道元素采集数据信号。其中,信号发生器6用于控制固态继电器2按通道顺序进行负高压切换,把每个通道调整的负高压依次提供给光电倍增管。信号发生器6为多通道信号触发器。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用于对各通道数据进行顺序数据采集;所述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为由数据采样保持通用芯片LF1/2/398;
所述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为光电倍增管提供高压电源。
所述放大器7为常规放大器。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方法,所述方法中包括光电倍增管1,放大器7,数据采集单元8,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方法中还包括:信号发生器6、固态继电器2、信号处理单元11;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1包括数据处理装置17、数据判断装置12、数据计算装置13、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和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和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方法包括:
A、信号发生器6的触发步骤: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中的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将触发信号传输给信号发生器6;
B、各通道元素顺序采集数据信号的步骤:触发的信号发生器6控制固态继电器2、光电倍增管1、放大器7和数据采集单元8在单位采集周期内进行各通道元素的数据信号采集;
C、数据采集信号的预处理步骤: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7对各通道采集元素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据积分计算;
D、数据采集信号的判断优化步骤: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中数据判断装置12对采集并经处理后的各通道数据信号进行判断步骤,顺序判断各通道元素的数据信号是否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的步骤;
E、数据采集信号的输出步骤:若数据判断装置12的判断结果为元素采集不需要负高压增益调整步骤,则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输出元素采集数据信号;
F、各通道元素的负高压调整的数值的计算步骤:若数据判断装置12的判断结果为元素采集需要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步骤,则数据计算装置13计算得出各元素增益优化的负高压数值;
G、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步骤:信号处理单元11将计算的负高压数值传输给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的信号输入端,由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将数值信号传输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中D/A数模转换电路5;
H、重复步骤:重复步骤A-F,直至元素采集不需要负高压增益调整,则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输出元素采集数据信号。
其中,步骤B各通道元素顺序采集数据信号的步骤中包括:
(1)所述固态继电器2根据信号发生器6的指令,导通需要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的通道,将对该元素进行增益调整的负高压由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
(2)数据采集步骤:所述采集元素的荧光信号,由经过负高压调整的光电倍增管1进行光电转换;
(3)数据信号放大步骤:所述放大器7经转换后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
(4)数据信号保持步骤:将放大后的数据信号通过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进行数据信号采样保持;
(5)数据信号转换步骤:将采样保持的数据信号通过A/D模数转换电路10进行数据转换,将转换后将数字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单元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电路应用于多通道原子荧光光谱仪,可以大大提高光谱仪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可以满足多个元素、多种浓度的检测要求。使用本电路对样品实施检测,精度可以达到10-9-10-12;相对偏差可以达到2%以下。各种浓度的样品均可在本电路的最佳灵敏度范围内进行测定,消除了由于信号通道电路增益相同和道间干扰而产生的测试偏差,测试精度的改善效果明显。
由于本发明有很宽范围的增益控制能力,对于一些高浓度或低浓度的被测样品,可以一次完成检测工作,避免了对高浓或低浓度样品多次探索式的测试,既节省了被测样品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实施例1。
图2是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实施例2
图3是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电路图中信号处理单元的系统图。
图4是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实施例1。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包括光电倍增管1,放大器7,数据采集单元8,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信号发生器6、固态继电器2、信号处理单元11。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包括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和A/D模数转换电路10。所述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包括D/A数模转换电路5和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
光电倍增管1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到放大器7的信号输入端,放大器7的输出端线路连接到数据采集单元8中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的输入端。
在图3中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1包括数据处理装置17、数据判断装置12、数据计算装置13、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和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和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用于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判断、数据计算并控制信号发生器6进行时序控制并输出负高压控制信号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对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提供工作负高压。信号处理单元11将进行优化后的数据采集信号进行输出。
在图1系统中数据采集单元8中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的输出端与A/D模数转换电路1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A/D模数转换电路10的数据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1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中的A/D模数转换电路10将采集的数字信号传输给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信号处理单元11的时序控制指令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发生器6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11的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中的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负高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的负高压控制模块包括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和固态继电器2;所述负高压控制模块将负高压加到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进行负高压增益。
上述负高压控制模块中的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所述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输入端,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输出电压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固态继电器2的输出端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
所述的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端产生2至12路输出信号,D/A数模转换电路5的2至12路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输入端,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产生2至12路的输出信号,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2至12路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固态继电器2的受控端接收信号发生器6的时序指令,选择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一路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
信号发生器6产生时序控制信号给固态继电器2,控制当前通道继电器的状态。信号发生器6的另一时序控制信号线路连接到数据采集单元8,控制数据采集单元8对当前通道的元素进行荧光数据采集。
信号处理单元11中数据处理装置17用于对各通道元素采集的信号数据进行数据积分计算处理。数据判断装置12是对各通道采集元素的信号数据进行判优的装置,即判断通道的信号数据是否需要进行负高压增益优化的过程。信号处理单元11中的数据计算装置13计算各通道元素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数值。所述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用于触发所述信号发生器6,进而进行时序控制。所述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将负高压数值传输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产生负高压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所述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输出各通道元素采集数据信号。
其中,信号发生器6用于控制固态继电器2按通道顺序进行负高压切换,把每个通道调整的负高压依次提供给光电倍增管。信号发生器6为多通道信号触发器。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用于对各通道数据进行顺序数据采集;所述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为由数据采样保持通用芯片LF1/2/398;
所述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为光电倍增管提供高压电源组。所述放大器7为常规放大器。
其中,光电倍增管1作为信号检测元件,接收物质发出的荧光。光电倍增管1的增益可调范围很大。调整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偏置电压可以调节其增益。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偏置电压可以在几个数量级的范围内连续调整,并且增益与阴极偏置电压的log-log曲线一直保持线性。利用光电倍增管1的这一特点,针对2-12个不同浓度的被测元素,调整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偏置电压改变其放大倍数,满足后续放大电路对检测信号的要求。
被测样品发出的荧光照射到光电倍增管1上。光电倍增管1将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放大器7的放大,等待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的采样和保持,经过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保持的信号送入A/D模数转换电路10,A/D模数转换电路10将模拟电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至此,完成了一次信号数据采集的过程。
每个元素的数据采集信号输入进信号处理单元11中。在信号处理单元11中比较、计算,得出最佳增益值。输出这一增益值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的D/A数模转换电路5。D/A数模转换电路5控制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产生适合被测样品的负高压电平,这一负高压电平驱动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偏置电压从而改变光电倍增管1的放大倍数,进而满足了放大器7对信号输入电平的要求。使整个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具有最佳灵敏度。
图2为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实施例2。
图1中负高压控制模块中的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图2中负高压控制模块中的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为单个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所述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由所述的固态继电器2进行切换负高压电源的2-12组设置信号;所述固态继电器2的单信号输出端线路与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的输入端连接,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的输出电压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
所述的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端产生2至12路输出信号,D/A数模转换电路5的2至12路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固态继电器2的受控端接收信号发生器6的时序指令,顺序切换负高压电源的2-12组设置信号;固态继电器2将每次切换的单路负高压增益信号传输给单个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的输入端,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产生一路的输出信号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达到平衡增益的目的。
图3是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电路图中信号处理单元的系统图。
在图3中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1包括数据处理装置17、数据判断装置12、数据计算装置13、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和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和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用于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判断、数据计算并控制信号发生器6进行时序控制并输出负高压控制信号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对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提供工作负高压。信号处理单元11将进行优化后的数据采集信号进行输出。
信号处理单元11中数据处理装置17用于对各通道元素采集的信号数据进行数据积分计算处理。数据判断装置12是对各通道采集元素的信号数据进行判优的装置,即判断通道的信号数据是否需要进行负高压增益优化的过程。信号处理单元11中的数据计算装置13计算各通道元素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数值。所述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用于触发所述信号发生器6,进而进行时序控制。所述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将负高压数值传输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产生负高压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所述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输出各通道元素采集数据信号。
图4为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方法包括:
A、信号发生器6的触发步骤: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中的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将触发信号传输给信号发生器6;
B、各通道元素顺序采集数据信号的步骤:触发的信号发生器6控制固态继电器2、光电倍增管1、放大器7和数据采集单元8在单位采集周期内进行各通道元素的数据信号采集;
C、数据采集信号的预处理步骤: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7对各通道采集元素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据积分计算;
D、数据采集信号的判断优化步骤: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中数据判断装置12对采集并经处理后的各通道数据信号进行判断步骤,顺序判断各通道元素的数据信号是否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的步骤;
E、数据采集信号的输出步骤:若数据判断装置12的判断结果为元素采集不需要负高压增益调整步骤,则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输出元素采集数据信号;
F、各通道元素的负高压调整的数值的计算步骤:若数据判断装置12的判断结果为元素采集需要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步骤,则数据计算装置13计算得出各元素增益优化的负高压数值;
G、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步骤:信号处理单元11将计算的负高压数值传输给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的信号输入端,由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将数值信号传输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中D/A数模转换电路5;
H、重复步骤:重复步骤A-F,直至元素采集不需要负高压增益调整,则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输出元素采集数据信号。
其中,步骤B各通道元素顺序采集数据信号的步骤中包括:
(1)所述固态继电器2根据信号发生器6的指令,导通需要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的通道,将对该元素进行增益调整的负高压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
(2)数据采集步骤:所述采集元素的荧光信号,由经过负高压调整的光电倍增管1进行光电转换;
(3)数据信号放大步骤:所述放大器7经转换后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
(4)数据信号保持步骤:将放大后的数据信号通过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进行数据信号采样保持;
(5)数据信号转换步骤:将采样保持的数据信号通过A/D模数转换电路10进行数据转换,将转换后将数字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单元11。

Claims (7)

1.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包括光电倍增管(1),放大器(7),数据采集单元(8),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包括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和A/D模数转换电路(10);所述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包括D/A数模转换电路(5)和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光电倍增管(1)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到放大器(7)的信号输入端,放大器(7)的输出端线路连接到数据采集单元(8)中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的输入端;
其特征是:所述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还包括信号发生器(6)、固态继电器(2)、信号处理单元(11);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1)包括数据处理装置(17)、数据判断装置(12)、数据计算装置(13)、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和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和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1)用于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判断、数据计算并控制信号发生器(6)进行时序控制并输出负高压控制信号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对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提供工作负高压;信号处理单元(11)将进行优化后的数据采集信号进行输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中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的输出端与A/D模数转换电路(1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A/D模数转换电路(10)的数据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1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中的A/D模数转换电路(10)将采集的数字信号传输给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信号处理单元(11)的时序控制指令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发生器(6)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11)的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中的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负高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的负高压控制模块包括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和固态继电器(2);所述负高压控制模块将负高压加到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
信号发生器(6)产生时序控制信号给固态继电器(2),控制当前通道继电器的状态;信号发生器(6)的另一时序控制信号线路连接到数据采集单元(8),控制数据采集单元(8)对当前通道的元素进行荧光数据采集;
信号处理单元(11)中数据处理装置(17)用于对各通道元素采集的信号数据进行数据积分计算处理;数据判断装置(12)是对各通道采集元素的信号数据进行判优的装置,即判断通道的信号数据是否需要进行负高压增益优化的过程;信号处理单元(11)中的数据计算装置(13)计算各通道元素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数值;所述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用于触发所述信号发生器(6),进而进行时序控制;所述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将负高压数值传输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产生负高压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所述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输出各通道元素采集数据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负高压控制模块中的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为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所述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输入端,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输出电压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固态继电器(2)的输出端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
所述的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端产生2至12路输出信号,D/A数模转换电路(5)的2至12路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输入端,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产生2至12路的输出信号,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2至12路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固态继电器(2)的受控端接收信号发生器(6)的时序指令,选择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的一路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负高压控制模块中的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为单个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所述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由所述的固态继电器(2)进行切换负高压电源的2-12组设置信号;所述固态继电器(2)的单信号输出端线路与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的输入端连接,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的输出电压线路连接到光电倍增管(1)的阴极;
所述的D/A数模转换电路(5)的输出端产生2至12路输出信号,D/A数模转换电路(5)的2至12路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的输入端,固态继电器(2)的受控端接收信号发生器(6)的时序指令,顺序切换负高压电源的2-12组设置信号;固态继电器(2)将每次切换的单路负高压增益信号传输给单个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的输入端,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组(4)产生一路的输出信号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其特征是:
信号发生器(6)用于控制固态继电器(2)按通道顺序进行负高压切换,把每个通道调整的负高压依次提供给光电倍增管;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8)用于对各通道数据进行顺序数据采集;所述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为由数据采样保持通用芯片LF1/2/398;
所述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为光电倍增管提供高压电源;
所述放大器(7)为常规放大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中包括光电倍增管(1),放大器(7),数据采集单元(8),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中还包括:信号发生器(6)、固态继电器(2)、信号处理单元(11);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1)包括数据处理装置(17)、数据判断装置(12)、数据计算装置(13)、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和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和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方法包括:
A、信号发生器(6)的触发步骤: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中的信号触发控制装置(14)将触发信号传输给信号发生器(6);
B、各通道元素顺序采集数据信号的步骤:触发的信号发生器(6)控制固态继电器(2)、光电倍增管(1)、放大器(7)和数据采集单元(8)在单位采集周期内进行各通道元素的数据信号采集;
C、数据采集信号的预处理步骤: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7)对各通道采集元素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据积分计算;
D、数据采集信号的判断优化步骤: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1)中数据判断装置(12)对采集并经处理后的各通道数据信号进行判断步骤,顺序判断各通道元素的数据信号是否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的步骤;
E、数据采集信号的输出步骤:若数据判断装置(12)的判断结果为元素采集不需要负高压增益调整步骤,则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输出元素采集数据信号;
F、各通道元素的负高压调整的数值的计算步骤:若数据判断装置(12)的判断结果为元素采集需要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步骤,则数据计算装置(13)计算得出各元素增益优化的负高压数值;
G、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步骤:信号处理单元(11)将计算的负高压数值传输给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的信号输入端,由负高压控制信号输出装置(15)将数值信号传输给光电倍增管电源控制单元(3)中D/A数模转换电路(5);
H、重复步骤:重复步骤A-F,直至元素采集不需要负高压增益调整,则数据信号输出装置(16)输出元素采集数据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各通道元素顺序采集数据信号的步骤中包括:
(a)所述固态继电器(2)根据信号发生器(6)的指令,导通需要进行负高压增益调整的通道,将对该元素进行增益调整的负高压由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4)提供给光电倍增管(1);
(b)数据采集步骤:所述采集元素的荧光信号,由经过负高压调整的光电倍增管(1)进行光电转换;
(c)数据信号放大步骤:所述放大器(7)将经转换后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
(d)数据信号保持步骤:将放大后的数据信号通过信号采集保持电路(9)进行数据信号采样保持;
(e)数据信号转换步骤:将采样保持的数据信号通过A/D模数转换电路(10)进行数据转换,将转换后将数字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单元(11)。
CNB2005100679668A 2005-04-30 2005-04-30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793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679668A CN100417933C (zh) 2005-04-30 2005-04-30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679668A CN100417933C (zh) 2005-04-30 2005-04-30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8581A CN1858581A (zh) 2006-11-08
CN100417933C true CN100417933C (zh) 2008-09-10

Family

ID=3729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796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7933C (zh) 2005-04-30 2005-04-30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1793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4784B (zh) * 2010-09-01 2015-05-20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调节系统能量的分光光度计及其动态调节方法
CN102868386B (zh) * 2012-09-25 2015-05-20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 低占空比窄脉冲信号的多通道信号放大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6053362B (zh) * 2016-05-23 2022-05-31 北京赛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光度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596183A (zh) * 2020-06-11 2020-08-28 合肥工业大学 多通道增益可控的光电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15373321A (zh) * 2022-09-14 2022-11-22 中国人民解放军96963部队 多路星模拟器检定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李安模,魏继中,全文,科学出版社. 2000 *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李果,吴联源,杨忠涛,全文,地质出版社. 1983 *
应用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邓勃,全文,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与应用化学出版中心. 2003 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李安模,魏继中,全文,科学出版社. 2000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李果,吴联源,杨忠涛,全文,地质出版社. 1983
应用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邓勃,全文,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与应用化学出版中心. 20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8581A (zh) 2006-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0480B2 (en) Ion detector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m
CN206471309U (zh) 电子倍增器及使用电子倍增器的质谱仪
US74985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harged particles at one or more levels of particle flux for analysis of same
US7047144B2 (en) Ion detection in mass spectrometry with extended dynamic range
CN100417933C (zh) 多通道信号增益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4533611A (ja) 高速可変ゲイン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20120175514A1 (en) Mass Spectrometer
CN111122693B (zh) 一种光离子化检测器及动态调节检测器量程的方法
CN111257253A (zh)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质谱和光谱的同时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657888B (zh) 一种日盲紫外像增强器带外光谱灵敏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Shaheen et al. Improving the analytical capabilities of femtosecond laser ablation multicollector ICP-MS for high precision Pb isotopic analysis: the role of hydrogen and nitrogen
CN102507517B (zh) 一种光子计数全谱直读荧光光谱仪
CN214408698U (zh) 一种拉曼光谱与离子迁移谱联合检测装置
CN108956580A (zh) 一种可用于野外勘测的便携式元素分析仪
WO2016051357A1 (en) Detection of gas impurities with a gas chromatograph
CN210692480U (zh) 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控制系统
JPH05172638A (ja) 分光分析装置に用いられ得るフォトアレイセンサおよびイメージインテンシファイア
CN111521889B (zh) 一种微通道板噪声因子测量方法
Xie et al. Instrumentation for theory-inspired photocathode development within the large area picosecond photodetector (LAPPD) project
CN112858259A (zh) 一种氢化物发生-大气压液体阳极辉光放电原子光谱装置
CN111982790A (zh) 提高细胞及颗粒分析仪性能的弱光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4280025B (zh) 一种溶液中铀含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7180588U (zh) 紫外吸收法气体检测器
EP1170587A1 (en) Total impurity monitor for gases
GB2421841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4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