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4191C - 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4191C
CN100414191C CNB2004100195025A CN200410019502A CN100414191C CN 100414191 C CN100414191 C CN 100414191C CN B2004100195025 A CNB2004100195025 A CN B2004100195025A CN 200410019502 A CN200410019502 A CN 200410019502A CN 100414191 C CN100414191 C CN 10041419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ver body
outer cover
outdoor
brea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195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7182A (zh
Inventor
赵民哲
沈秀延
李成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195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14191C/zh
Publication of CN1707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7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41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41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气装置。为提供操作者能够方便的搬运及设置,并能够方便的检查及维修内藏在外壳内部的各种构件的换气装置,其驱动吸气风扇及排气风扇的电机的设置位置合理,从而减少流动阻力而提高送风效率及热交换效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气装置,包括外壳本体、吸气送风装置、排气送风装置,所述吸气送风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室内空气吸入孔一侧,形成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排出孔的同时内部设置有吹送室外空气的吸气风扇;所述排气送风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室外空气吸入孔一侧,形成排出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排出孔的同时内部设置有吹送室内空气的排气风扇。本发明主要用于空调机的制造。

Description

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气装置,换气装置把室外空气吸入室内的同时把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使得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把室内空间的空气换气后维持舒适的环境。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封闭空间的空气因为生命体的呼吸作用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时会使生命体的呼吸感到很不舒服,所以在办公室或车辆等人多的狭窄空间经常使用换气装置,把室内污染的空气换成室外新鲜的空气。这种换气装置具有把室内空气及室外空气强制吹送的送风机,通过送风机把污染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同时又把新鲜的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内。但是在室内制冷与换气同时进行的时候,随着把制冷的室内空气排出的同时吸入室外的热空气,室内空气的温度相比制冷温度上升,降低制冷效率。当在室内制热与换气同时进行的时候,随着把制热的室内空气排出的同时吸入室外的冷空气,室内空气的温度相比制热温度下降,降低制热效率。上述换气装置还设置有使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产生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具体说明的话,如图1所示,登录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11-287492号的现有的换气装置,在长方形的外壳2的一侧面形成吸入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吸入孔4a及排出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排出孔6b;外壳2的另一侧面形成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排出孔4b及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吸入孔6a;外壳2的中央设置有热交换器8,所述热交换器8内形成有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流动的流路;外壳2的两侧边角部分分别设置有吸气风扇10与排气风扇20,并且所述吸气风扇10与排气风扇20位于室外空气排出孔4b及室内空气排出孔6b内侧。此外,外壳2内部还设置有形成有风道。上述风道把从室外空气吸入孔4a吸入的室外空气向热交换器8方向引导,然后通过室外空气排出孔6b排出,风道又把从室内空气吸入孔6a吸入的室内空气向热交换器8引导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孔6b排出。热交换器8通过形成在外壳2中央一面的检查口2a可自由的拆卸。
此外又如图2及图3所示,登录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09-137984号的现有的换气装置,在长方形的外壳32的一侧面形成吸入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吸入孔34a及排出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排出孔36b;外壳32的另一侧面形成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排出孔34b及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吸入孔36a;外壳32的中央设置有热交换器38,所述热交换器38内形成有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流动的流路;外壳32的两侧中央分别设置有吸入室外空气的吸气风扇40与排出室内空气的排气风扇45。此外,外壳32内部还设置有形成空气通道的空间阻隔部37a,空间阻隔部37b与风道39a(duct),风道39b。上述空间阻隔部37a、空间阻隔部37b把从室外空气吸入孔34a吸入的室外空气引导至热交换器38或把从室内空气吸入孔36a吸入的室内空气引导至热交换器38;上述风道39a、风道39b把通过热交换器38的室外空气排出至室外空气排出孔34b或把通过热交换器38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内空气排出孔36b。上述热交换器38通过形成在外壳32中央一侧的检查口32a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32。并且使得热交换器38的边角部分可滑动的插入设置在分别形成在空间阻隔部37a、空间阻隔部37b两端及外壳32内侧上、下面的轨道35(rail)上。
但是现有的换气装置在外壳内部设置热交换器及吸气风扇与排气风扇等各种构件,因此不仅产品的重量重,其体积也较大,所以操作者要把换气装置移动到墙壁或天井的时候非常费劲。并且现有换气装置在设置热交换器的外壳内部一起设置了吸气风扇及排气风扇与驱动这些风扇的电机。当要检查吸气风扇、排气风扇及电机等内部构件时,需要分解外壳,所以内部部件的检查及维修工作很困难。又因为驱动吸气风扇及排气风扇的电机设置在室外空气或室内空气流动的换气装置外壳内部,产生流动阻力,这样不仅降低送风效率还降低热交换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操作者能够方便的搬运及设置的换气装置。此外还提供能够方便的检查及维修内藏在外壳内部的各种构件的换气装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恰当的变更驱动吸气风扇及排气风扇的电机的设置位置,从而减少流动阻力而提高送风效率及热交换效率的换气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气装置,包括外壳本体、吸气送风装置、排气送风装置,所述外壳本体的一侧面形成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吸入孔,另一侧面形成吸入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吸入孔,并且内部设置热交换器,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在各自的第一、第二流路上流动的同时在所述热交换器内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送风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室内空气吸入孔一侧,形成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排出孔的同时内部设置有吹送室外空气的吸气风扇;所述排气送风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室外空气吸入孔一侧,形成排出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排出孔的同时内部设置有吹送室内空气的排气风扇。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上述吸气送风装置由吸气送风外壳、吸气风扇、电机构成,所述吸气送风外壳可拆卸的设置在形成在外壳本体一侧面的开口部,并且吸气送风外壳一侧面形成有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排出孔;所述吸气风扇可旋转的设置在吸气送风外壳内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吸气风扇。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吸气风扇为鼠笼式风扇,把从轴方向流入的室外空气向半径方向排出。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电机突出设置在吸气送风外壳外侧。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室外空气排出孔是形成在吸气送风外壳的一个侧面上,此侧面与附着吸气送风装置外壳的外壳本体一面垂直。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吸气送风外壳与外壳本体之间形成导向槽及与导向槽对应的导轨,使得上述吸气送风装置可滑动的设置到外壳本体上。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在结合外壳本体的吸气送风外壳的一侧面形成导向槽,在外壳本体的一侧面开口部形成对应导向槽的导轨。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吸气送风装置设置在外壳本体的一侧中央,使得通过室外空气吸入孔吸入的室外空气均匀的通过整个热交换器。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外壳本体内部,把通过室内空气吸入孔流入的室内空气向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引导的室内空气流路导向器。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吸气送风装置在外壳本体的一侧面间隔室内空气吸入孔,偏向一侧的部位设置,使得能够减少室内空气流路导向器的流动阻力。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排气送风装置由排气送风外壳、排气风扇、电机构成,所述排气送风外壳可拆卸的设置在形成在外壳本体另一侧面的开口部,并且排气送风装置一侧面形成有排出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排出孔;所述排气风扇可旋转的设置在排气送风外壳内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排气风扇。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排气风扇为鼠笼式风扇,把从轴方向流入的室内空气向半径方向排出。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电机突出设置在排气送风外壳外侧。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室内空气排出孔是形成在排气送风外壳的一个侧面上,此侧面与附着排气送风装置外壳的外壳本体一面垂直。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排气送风外壳与外壳本体之间形成导向槽及与导向槽对应的导轨,使得上述排气送风装置可滑动的设置到外壳本体上。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在结合外壳本体的排气送风外壳的一侧面形成导向槽,在外壳本体的另一侧面开口部形成对应导向槽的导轨。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排气送风装置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另一侧中央,使得通过室内空气吸入孔吸入的室内空气均匀的通过整个热交换器。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外壳本体内部,把通过室外空气吸入孔流入的室外空气向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引导的室外空气流路导向器。
前述的换气装置,其中排气送风装置在外壳本体的另一侧面间隔室外空气吸入孔,偏向一侧的部位设置,使得能够减少室外空气流路导向器的流动阻力。
本发明提供的可以带来如下效果:
在本发明中换气装置中,设置热交换器56的外壳本体50两侧可拆卸的设置分别包括吸气风扇84的吸气送风装置80与包括排气风扇94的排气送风装置90,所以操作者能够选择性的搬运并设置外壳本体50与吸气送风装置80及排气送风装置90,方便换气装置的搬运及设置。并且可以通过外壳本体的检查口58可滑动的安装热交换器56、吸气送风外壳82及排气送风外壳92,也能从外壳本体50拆卸,所以能够分离热交换器56、吸气风扇84、排气风扇94及电机86、电机96等内部构件,方便的进行检查及维修。本发明换气装置,在吸气送风外壳82或排气送风外壳92外侧突出设置驱动吸气风扇84的电机86及排气风扇94的电机96,这种设计能够减少从轴方向吸入的空气的流动阻力,从而提高送风效率的同时提高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换气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换气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根据现有技术换气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换气装置中分解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换气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着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沿着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4及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换气装置包括外壳本体50、热交换器56、吸气送风装置80、排气送风装置90。所述外壳本体50的一侧面形成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吸入孔52,另一侧面形成吸入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吸入孔54;所述热交换器56设置在外壳本体50内部,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在各自的第一、第二流路上流动的同时在所述热交换器56内进行热交换;所述吸气送风装置80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本体50的室内空气吸入孔52一侧,把室外空气吸入室内侧;所述排气送风装置90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本体50的室外空气吸入孔54一侧,把室内空气向室外排出。
以热交换器56为中心,形成室内空气吸入孔52的外壳本体50的一侧形成室内空气流路导向器62,所述室内空气流路导向器62把室内空气向热交换器56的第一流路引导。室内空气流路导向器62中,室内空气吸入孔52侧的一部分向上突出形成的同时吸气送风装置80侧的一部分向下隆起形成。热交换器56的第一流路使得流入热交换器56一侧面下部的室内空气从热交换器56的另一侧面上部排出。以热交换器56为中心,形成室外空气吸入孔54的外壳本体50的一侧形成室外空气流路导向器72,所述室外空气流路导向器72把室外空气向热交换器56的第二流路引导。室外空气流路导向器72中,室外空气吸入孔54侧的一部分向上突出形成的同时排气送风装置90侧的一部分向下隆起形成。热交换器56的第二流路使得流入热交换器56另一侧面下部的室外空气从热交换器56的一侧面上部排出。上述热交换器56由四角形状或六角形状的热交换膜56a上叠层多个第一56A、第二热交换元件56B构成,所述第一56A、第二热交换元件56B的导肋56b(guide rib)沿着对角线方向并排设置。上述第一56A、第二热交换元件56B沿着导肋56b的设置方向可以形成不同的空气流路。
上述外壳本体50的一侧面形成检查口58的同时,用检查口罩盖59来封闭检查口58。室内空气流路导向器62与室外空气流路导向器72末端分别形成安装槽66、安装槽76的同时在热交换器56两侧段分别形成安装突起68、安装突起78,使得热交换器56通过检查口58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本体50内部。并且外壳本体50内部上下面也形成安装槽69,用于安装热交换器56的上下端。外壳本体50的室内空气吸入孔52一侧形成第一开口部64,吸气送风装置80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开口部64周围,并且与第一开口部64相连通;外壳本体50的室外空气吸入孔54一侧形成第二开口部74,吸气送风装置90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开口部74周围,并且与第二开口部74相连通。室内空气吸入孔52在外壳本体50一面偏向一侧形成,室外空气吸入孔54在与形成室内空气吸入孔52的外壳本体50相反面偏向另一侧形成。设置吸气送风装置80及排气送风装置90的第一64、第二开口部74分别形成在外壳本体50的一面与另一面的中央,使得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在整个热交换器64均匀的通过。设置吸气送风装置80第一开口部64在外壳本体50的一面偏向一侧形成,并且与室内空气吸入孔52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减少由室内空气流路导向器62的突出部分引起的室外空气的流动阻力;设置排气送风装置90第二开口部74在外壳本体50的另一面偏向一侧形成,并且与室外空气吸入孔54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减少由室外空气流路导向器72的突出部分引起的室内空气的流动阻力。
上述吸气送风装置80由吸气送风外壳82、吸气风扇84、电机86构成,所述吸气送风外壳82可连通的设置在第一开口部64,并且其一侧面形成有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排出孔82a;所述吸气风扇84可旋转的设置在吸气送风外壳82内部,把室外空气从第一开口部64吸入后再从室外空气排出孔82a排出;所述电机86用于驱动吸气风扇84。吸气送风外壳82连接第一开口部64的一面开口形成,另一面形成室外空气排出孔82a,所述室外空气排出孔82a连接设置与室内侧连通的管道(图中没有示出)。并且上述吸气风扇84采用送风量较大的鼠笼式风扇,吸气风扇外壳82上的室外空气排出孔82a垂直于形成第一开口部64的外壳本体50的一面而形成,使得室外空气从轴方向流入后再沿着半径方向排出。上述电机86沿着轴方向结合在吸气风扇84上,随着电机86的启动吸气风扇84旋转,室外空气因为沿着轴方向流入,这时电机86成为室外空气的吸入流动阻力,为了防止电机86引起的室外空气的吸入流动阻力,电机86的后端设置在吸气风扇外壳82外侧。形成在电机86周围的电机固定端86a可以直接螺钉固定在吸气送风外壳82上,也可以通过额外的电机支撑台等部件固定在吸气送风外壳82上。
为了把吸气送风装置80可滑动的安装在外壳本体50上,在吸气送风外壳82与外壳本体50之间形成导向槽102及对应导向槽102的导轨104,所述导向槽102形成在结合在第一开口部64侧的吸气送风外壳82的一侧面,所述导轨104对应导向槽102形成在第一开口部64。上述导向槽102及导轨104使得吸气送风装置从与室内空气吸入孔52相反的方向滑动组装到外壳本体50上。把吸气送风装置80安装到外壳本体的第一开口部64后,为了防止吸气送风装置80晃动,导向槽102及导轨104后端封堵住。
上述排气送风装置90与吸气送风装置80一样,由排气送风外壳92、排气风扇94、电机96构成,所述排气送风外壳92可连通的设置在第二开口部74,并且其一侧面形成有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内空气排出孔92a;所述排气风扇94可旋转的设置在排气送风外壳92内部,把室内空气从第二开口部74吸入后再从室内空气排出孔92a排出;所述电机96用于驱动排气风扇94。排气送风外壳92连接第二开口部74的一面开口形成,另一面形成室内空气排出孔92a,所述室内空气排出孔92a连接设置与室外侧连通的管道(图中没有示出)。并且上述排气风扇94和吸气风扇84一样也采用送风量较大的鼠笼式风扇,排气风扇外壳92上的室内空气排出孔92a垂直于形成第二开口部74的外壳本体50的一面而形成,使得室外空气从轴方向流入后再沿着半径方向排出。上述电机96沿着轴方向结合在排气风扇94上,随着电机96的启动排气风扇94旋转,室内空气因为沿着轴方向流入,这时电机96成为室内空气的吸入流动阻力,为了防止电机96引起的室内空气的吸入流动阻力,电机96的后端设置在排气风扇外壳92外侧。形成在电机96周围的电机固定端86a可以直接螺钉固定在排气送风外壳92上,也可以通过额外的电机支撑台等部件固定在排气送风外壳92上。
为了把排气送风装置90可滑动的安装在外壳本体50上,在排气送风外壳92与外壳本体50之间形成导向槽106及对应导向槽106的导轨108,所述导向槽106形成在结合在第二开口部74侧的排气送风外壳92的一侧面,所述导轨108对应导向槽106形成在第二开口部74。上述导向槽106及导轨108使得吸气送风装置从与室内空气吸入孔52相反的方向滑动组装到外壳本体50上。把排气送风装置90安装到外壳本体的第二开口部74后,为了防止排气送风装置90晃动,导向槽106及导轨108后端封堵住。

Claims (19)

1. 一种换气装置,包括外壳本体、吸气送风装置、排气送风装置,所述外壳本体的一侧面形成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吸入孔,另一侧面形成吸入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吸入孔,并且内部设置热交换器,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在各自的第一、第二流路上流动的同时在所述热交换器内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送风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室内空气吸入孔一侧,形成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排出孔的同时内部设置有吹送室外空气的吸气风扇;
所述排气送风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室外空气吸入孔一侧,形成排出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排出孔的同时内部设置有吹送室内空气的排气风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气送风装置由吸气送风外壳、吸气风扇、电机构成,所述吸气送风外壳可拆卸的设置在形成在外壳本体一侧面的开口部,并且吸气送风外壳一侧面形成有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排出孔;所述吸气风扇可旋转的设置在吸气送风外壳内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吸气风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气风扇为鼠笼式风扇,把从轴方向流入的室外空气向半径方向排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突出设置在吸气送风外壳外侧。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空气排出孔是形成在吸气送风外壳的一个侧面上,此侧面与附着吸气送风装置外壳的外壳本体一面垂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气送风外壳与外壳本体之间形成导向槽及与导向槽对应的导轨,使得上述吸气送风装置可滑动的设置到外壳本体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结合外壳本体的吸气送风外壳的一侧面形成导向槽,在外壳本体的一侧面开口部形成对应导向槽的导轨。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气送风装置设置在外壳本体的一侧中央,使得通过室外空气吸入孔吸入的室外空气均匀的通过整个热交换器。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本体内部,把通过室内空气吸入孔流入的室内空气向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引导的室内空气流路导向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气送风装置在外壳本体的一侧面间隔室内空气吸入孔,偏向一侧的部位设置,使得能够减少室内空气流路导向器的流动阻力。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送风装置由排气送风外壳、排气风扇、电机构成,所述排气送风外壳可拆卸的设置在形成在外壳本体另一侧面的开口部,并且排气送风装置一侧面形成有排出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排出孔;所述排气风扇可旋转的设置在排气送风外壳内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排气风扇。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风扇为鼠笼式风扇,把从轴方向流入的室内空气向半径方向排出。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突出设置在排气送风外壳外侧。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内空气排出孔是形成在排气送风外壳的一个侧面上,此侧面与附着排气送风装置外壳的外壳本体一面垂直。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送风外壳与外壳本体之间形成导向槽及与导向槽对应的导轨,使得上述排气送风装置可滑动的设置到外壳本体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结合外壳本体的排气送风外壳的一侧面形成导向槽,在外壳本体的另一侧面开口部形成对应导向槽的导轨。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送风装置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另一侧中央,使得通过室内空气吸入孔吸入的室内空气均匀的通过整个热交换器。
18.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本体内部,把通过室外空气吸入孔流入的室外空气向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引导的室外空气流路导向器。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送风装置在外壳本体的另一侧面间隔室外空气吸入孔,偏向一侧的部位设置,使得能够减少室外空气流路导向器的流动阻力。
CNB2004100195025A 2004-06-09 2004-06-09 换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419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195025A CN100414191C (zh) 2004-06-09 2004-06-09 换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195025A CN100414191C (zh) 2004-06-09 2004-06-09 换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182A CN1707182A (zh) 2005-12-14
CN100414191C true CN100414191C (zh) 2008-08-27

Family

ID=35581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1950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4191C (zh) 2004-06-09 2004-06-09 换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1419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1713B1 (ko) * 2006-10-20 2012-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환기장치
CN103953995B (zh) * 2014-05-06 2016-08-24 余祥艮 一种组合式管道通风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2727A (ja) * 1994-06-06 1995-12-22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H09137984A (ja) * 1995-11-14 1997-05-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装置
JP2004085149A (ja) * 2002-08-29 2004-03-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2004116897A (ja) * 2002-09-26 2004-04-15 Matsushita Ecology Systems Co Ltd 換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2727A (ja) * 1994-06-06 1995-12-22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H09137984A (ja) * 1995-11-14 1997-05-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装置
JP2004085149A (ja) * 2002-08-29 2004-03-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2004116897A (ja) * 2002-09-26 2004-04-15 Matsushita Ecology Systems Co Ltd 換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182A (zh) 2005-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7523B1 (ko) 전열교환기
KR20050108911A (ko) 환기장치
CN100547306C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US20050287945A1 (en) Ventilating system
WO2022165999A1 (zh) 空气调节装置
TWI292810B (en) Air conditioner
CN100414191C (zh) 换气装置
CN209246328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风幕机
KR100513170B1 (ko) 바닥상치형 환기장치
CN100485278C (zh) 换气装置
CN207094936U (zh) 壁挂式新风机
CN100434818C (zh) 换气装置
KR100542940B1 (ko) 환기장치
CN1707184A (zh) 换气装置
CN100414192C (zh) 换气装置
KR100507375B1 (ko) 환기장치
KR100532346B1 (ko) 환기장치
JP2006078160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0434819C (zh) 换气装置
JPH11257705A (ja) 換気装置
KR100507376B1 (ko) 환기장치
CN21351413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05036067A1 (en) Ventilator
EP1680628B1 (en) Ventilator
KR100507373B1 (ko) 환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