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5898C - 背瘤丽蚌人工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瘤丽蚌人工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05898C CN100405898C CNB2006102012028A CN200610201202A CN100405898C CN 100405898 C CN100405898 C CN 100405898C CN B2006102012028 A CNB2006102012028 A CN B2006102012028A CN 200610201202 A CN200610201202 A CN 200610201202A CN 100405898 C CN100405898 C CN 10040589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shwater mussel
- pond
- young
- water
- host fi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蚌类人工生产方法,特别指一种背瘤丽蚌人工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是:选择品种好的雌雄作为亲蚌;将亲蚌吊养在池中;待母蚌到成熟时期,开壳检查,将成熟的母蚌取出自行产卵或杀蚌取卵;准备人工采苗;将产卵后的母蚌取出,把寄生宿主鱼放入盆内,让钩介幼虫附着宿主鱼上;设置稚蚌池;采苗后的寄生宿主鱼转移到培育池中,待稚蚌脱落,将寄生宿主鱼取出;经流水生长后,稚蚌变为仔蚌,可以进入大水面吊养;设置四方小篓,进行浅水养殖;经一年养殖后,进行分篓养殖。本发明采用人工的生产方法,用人工技术介入蚌的繁殖,大大提高了繁殖率,解决了丽蚌自然繁殖成活率低的难题,提供了满足市场的唯一途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蚌类人工生产方法,特别指一种背瘤丽蚌人工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通常养殖的淡水珍珠普遍为无核珍珠,有核珍珠生产不多,有核珍珠的原材料主要是河蚌的壳,因为它和珍珠是同原物质,形成有核珍珠质量好。通常用作有核的蚌是壳厚、坚硬的丽蚌,如背瘤丽蚌、三巨瘤丽蚌、多瘤丽蚌、椭圆丽蚌等,这些蚌在我国分布广、而产量低,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近期靠进口。背瘤丽蚌,又名铁蚌、麻皮蚌、蹄蚌,它个体较大,呈椭圆形,前部极短,后部长而扁,壳质甚厚、坚硬,壳面暗褐色或暗灰色,后背部布满瘤状结节,壳内面乳白色,生于水质较清的河流及相通的湖泊内,生长条件有一定要求,野生繁殖受条件影响,成活很低。背瘤丽蚌的人工繁殖比较特别,发育成熟的钩介幼虫一定要寄生在鱼的鳃和鳍条上,赖以生存变态成稚蚌,由于大部分钩介幼虫遇不到中间宿主而夭折,所以靠天然增殖背瘤丽蚌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不能满足有核珍珠发展的需求。各种蚌的繁殖时期是不一样的,在洞庭湖地区三角帆蚌每年4月下旬开始成熟,褶纹冠蚌一年繁殖两次,3-4月和10-11月各一次,背瘤丽蚌6至7月性成熟,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产卵水温为25℃-35℃左右。背瘤丽蚌繁殖有其独特之处,繁殖季节雌蚌不将卵排出体外,而排于外套腔内,雄蚌排精于水中,精子随呼吸水流进入雌蚌外套膜与卵子受精,通过受精在雌蚌的鳃叶腔内孵化,故鳃叶腔又有“育儿囊”之称。背瘤丽蚌与其它蚌类孵化不同,背瘤丽蚌四片鳃叶全部都孵卵。钩介幼虫在体内孵化一个时期,脱离母体寄生到适合钩介幼虫发育的鱼体上,钩介幼虫寄生在鱼体上的时间,根据水温不同而决定,一般在4至18天不等,在此期间总过器官逐渐形成离开鱼体,发育成稚蚌、幼蚌、成蚌。背瘤丽蚌怀卵量很高,一只体重400克左右的母蚌一次排20-30万颗,病弱和年老的母蚌繁殖数量降低,虽然背瘤丽蚌怀卵量很高,但由于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坎坷,在自然界稚蚌成活实际上只有十万分之几,绝大部分夭折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改进、创新,提供一种背瘤丽蚌人工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如下:
1)选择4-6年个体大、壳质厚而坚硬、鳃片无伤的雌雄蚌作为亲蚌;
2)设置面积1-2亩,水深1-1.5米,透明度在30厘米的水池,将亲蚌吊养在池中,每亩吊养800-1000只;
3)待母蚌到成熟时期,开壳检查,将成熟的母蚌取出自行产卵或杀蚌取卵;
4)观察钩介幼虫是否成熟,准备人工采苗;
5)将产卵后的母蚌取出,把寄生宿主鱼放入盆内,让钩介幼虫附着宿主鱼上;
6)设置稚蚌池,稚蚌池由贮水池、沉淀池、培育池组成,贮水池高于培育池,沉淀池低于培育池,使三个水池的水不断循环;
7)采苗后的寄生宿主鱼转移到培育池中,5-12天后稚蚌脱落,将寄生宿主鱼取出;
8)经3-4个月流水生长后,稚蚌变为仔蚌,可以进入大水面吊养;
9)设置四方小篓,每只篓子投放仔蚌60-100只,进行浅水养殖;
10)经一年养殖后,进行分篓养殖,每篓投放成蚌10-15只,每亩水面吊养成蚌2000-3000只。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自然界丽蚌繁殖率极低的大问题,而且人工生产目前也是空白,丽蚌的分布广,但产量低,自然繁殖率仅十万分之一,而本发明采用人工的生产方法,用人工技术介入蚌的繁殖,大大提高了繁殖率,一只母蚌可产卵二十万颗,可产出稚蚌3-5万只,本发明解决了丽蚌自然繁殖成活率低的难题,提供了满足市场的唯一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一、亲蚌的选择和培育
1、亲蚌选择标准
用于人工繁殖的背瘤丽蚌种称作亲蚌,俗话说“好种出好苗”,亲蚌的好坏,直接影响子孙后代,这是遗传因子的道理。我国丽蚌种类很多,应选择生长快、个体大、壳质厚、坚硬的优质品种作为繁殖亲蚌,这样才有养殖价值,亲蚌要选择年轻,一般4-6年左右,贝壳完整无缺,蚌体健壮丰满,鳃片无伤的雌雄蚌。
2、亲蚌的培育
从打捞野生的背瘤丽蚌挑选出来的亲蚌,吊养在亲蚌池中,雌雄合理搭配,提高受精率。亲蚌养殖的水面不宜大,一般面积在1-2亩,水深1-1.5米,每亩吊养800-1000只左右,亲蚌池的水域要求水质肥爽,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要加强管理,定时施肥,经常注水,保证有充足的饵料和氧分,使亲蚌的性腺和胚胎正常发育。
二、钩介幼虫的采集
人工采集钩介幼虫是根据丽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钩介幼虫寄生到鱼体的特性,人为地用鱼作为它的中间宿主,让钩介幼虫寄生到鱼体的鳃和鳍条上发育变态成稚蚌,钩介幼虫采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工繁殖成功与否,所以要认真对待,细致操作。
1、宿主鱼的选择
宿主鱼在丽蚌繁殖过程中好比“桥梁”,没有宿主鱼就完成不了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达不到繁殖后代的目的,而宿主鱼适合与否,则影响附着效果,所以选择优良的宿主鱼,使钩介幼虫顺利地完成变态发育,获得更多的稚蚌。宿主鱼的选择应以性情温和的鱼作为宿主鱼,要采用黄颡鱼、鳙鱼,其中以5-6寸左右的黄颡鱼最好。
2、钩介幼虫成熟度的检查
作为采苗的钩介幼虫一定要发育成熟,发育成熟的钩介幼虫,已经脱离卵膜,从亲蚌的鳃腔中排出,倘若排出的钩介幼虫未成熟还在卵膜中,就不能附着到鱼体上,达不到人工采苗的目的。背瘤丽蚌未成熟的母蚌,最容易流产,影起流产的因素很多,如脱水、温度突变,开壳检查等,受到刺激后,鳃腔内未成熟的钩介幼虫也会全部流产。
3、钩介幼虫采集的方法
采集钩介幼虫,在亲蚌池用开壳器检查母蚌,将成熟的母蚌捡出来,放入产卵的盆中让其自行产卵,也可杀蚌取卵,产出来或取出来的卵已成熟,这样就可以进行人工采苗。
4、钩介幼虫成熟度检查
1)肉眼检查,挑出钩介幼虫置于玻璃载片上进行观察,如长形而又粘连在一起,说明卵已成熟,卵呈游离状态,说明尚未成熟,未成熟的卵呈白色,成熟的卵呈现黄色或深黄色
2)显微镜检查,将挑在载玻璃上的钩介幼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里的钩介幼虫大部分或全部破膜,两壳张开活动,说明这种卵大部分或全部发育成熟,可以进行采苗,如果视野里的钩介幼虫被膜皮包着,不活动,说明这种卵没有成熟,不能达到采苗的效果。
三、人工采苗
就是钩介幼虫采集到鱼的身上叫做人工采苗,采苗有流水采苗和静水采苗,一般都采取静水采苗法。静水采苗,用肉眼检查宿主鱼的鳃片,如鳃片上已布满小白点,说明钩介幼虫已寄生在宿主鱼身上,可将宿主鱼转入土池或培育池中,采苗时间长短与温度有关,水温低时间稍长些,水温高时间稍短些。采苗时投放宿主鱼的数量,应按照蚌的多少及排卵的数量而灵活掌握,在一般情况,每只母蚌需要宿主鱼500-1000克左右。
四、稚蚌的采集和培育
稚蚌采集和培育,这是人工繁殖最后一环,这一时期为了给稚蚌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必须加强管理,使其正常生长,稚蚌的成活生长与底质、水流、水质、水温等环境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又不是弧立的,是相互作用的,如果其中一个因素不适应或缺乏,就会影响稚蚌生长发育,甚至不能成活。
1、培育池建造
培育池的建造,要因地制宜,即要符合宿主鱼的生成,又要适应稚蚌发育的生态要求,自然界大部分的背瘤丽蚌生长在硬底质粘性土壤水域中,建造培育池也要符合其生态。
流水池由贮水池、沉淀池、培育池三个部分组成,培育池的大小,根据便于操作为宜,池宽80-100厘米,但不能超过100厘米,池长约100-1000厘米不等,池深20-30厘米,由若干池联合在一起,每个池都要有进水和排水系统,池底铺设少量粘性土壤。贮水池应高出培育池80-100厘米,面积约2-4亩,沉淀池应低于培育池80-100厘米,用泵把沉淀池的水抽往贮水池不断循环。
培育池的建设:把地型整平,即用红砖叠成池型,上面铺上塑料薄膜,也可在场地挖成池型,然后铺入薄膜做成培育池,最好选用三合土做成培育池。
2、宿主鱼的饲养和稚蚌采集
采苗后的宿主鱼应立即转养到小土池或培育池中,每个平方投放宿主鱼1000-2000克,钩介幼虫寄生在鱼身上变态成稚蚌的时间,根据气温而定,水温高寄生时间短,水温低寄生时间长,一般情况下,水温25-28℃,寄生时间为8-12天,水温28-30℃,寄生时间为6-8天,水温30-33℃,寄生时间5-7天,适时掌握稚蚌脱落时间,及时捞出宿主鱼。
3、稚蚌培育管理
稚蚌税落后,要加强管理,始终保持不间断的水流,流水量做到前期慢后期快,保持水质新鲜,溶氧充足,营养丰富,使稚蚌有良好的发育生长环境,并及时排除池底淤泥,以免发臭,闷死稚蚌。排除淤泥的方法是用手或木板轻轻搅动水体,使淤泥泛起,随水带走。培育池避免阳光照射,以防青台,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培育池吞害稚蚌。
4、成蚌养殖
背瘤丽蚌在培育池经过3-4个月流水生长后,体长达到1.5-3厘米叫仔蚌,可以进入大水面成蚌养殖,仔蚌养殖初期,选择风浪小一点的小型水面养殖,防止风浪把仔蚌从篓子中吹走,仔蚌吊养方法用竹子或木做成篓子,篓子大小应便于操作,四方小篓子(40厘米×40厘米×15厘米),底下铺一层塑料膜,四周用乙稀网片,网目为3.5-4厘米,网目过小浮游生物睹死网目而影响水体交换,网目不能过稀,防止走失仔蚌,吊养用绳子拉好两头,吊上浮子和篓子,深度为20-30厘米,进行浅水养殖。因为水上层浮游生物丰富,光照较好,溶氧充足,能加速仔蚌生长,每只篓子可投放仔蚌60-100只,仔蚌经过一年养殖后可达4-6厘米,应及时分篓进行成养殖,吊养方法与仔蚌一样,每篓投放成蚌10-15只,成蚌池大多采取鱼蚌混养。每亩水面吊养成蚌2000-3000只左右,加强管理,养殖背瘤丽蚌的水域要经常加注新水,合理施肥,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透明度应20-30厘米,为了调和水质每年全池拨洒生石灰一至二次,每亩用量40-50公斤,要经常除杂、清除野蚌、水草,防止敌害,促使背瘤丽蚌加速生长。
Claims (1)
1.一种背瘤丽蚌人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1)选择4-6年个体大、壳质厚而坚硬、鳃片无伤的雌雄蚌作为亲蚌;
2)设置面积1-2亩,水深1-1.5米,透明度在30厘米的水池,将亲蚌吊养在池中,每亩吊养800-1000只;
3)待母蚌到成熟时期,开壳检查,将成熟的母蚌取出自行产卵或杀蚌取卵;
4)观察钩介幼虫是否成熟,准备人工采苗;
5)将产卵后的母蚌取出,把寄生宿主鱼放入盆内,让钩介幼虫附着宿主鱼上;
6)设置稚蚌池,稚蚌池由贮水池、沉淀池、培育池组成,贮水池高于培育池,沉淀池低于培育池,使三个水池的水不断循环;
7)采苗后的寄生宿主鱼转移到培育池中,5-12天后稚蚌脱落,将寄生宿主鱼取出;
8)经3-4个月流水生长后,稚蚌变为仔蚌,可以进入大水面吊养;
9)设置四方小篓,每只篓子投放仔蚌60-100只,进行浅水养殖;
10)经一年养殖后,进行分篓养殖,每篓投放成蚌10-15只,每亩水面吊养成蚌2000-3000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2012028A CN100405898C (zh) | 2006-12-04 | 2006-12-04 | 背瘤丽蚌人工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2012028A CN100405898C (zh) | 2006-12-04 | 2006-12-04 | 背瘤丽蚌人工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7687A CN1957687A (zh) | 2007-05-09 |
CN100405898C true CN100405898C (zh) | 2008-07-30 |
Family
ID=38069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20120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898C (zh) | 2006-12-04 | 2006-12-04 | 背瘤丽蚌人工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05898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19005A (zh) * | 2019-02-15 | 2019-04-16 | 安徽瀚沣渔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橄榄蛏蚌的养殖方法 |
CN112205330A (zh) * | 2020-10-28 | 2021-01-12 |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猪耳丽蚌的规模化人工繁育方法 |
CN112262797A (zh) * | 2020-10-28 | 2021-01-26 |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巨首楔蚌的人工繁育方法 |
CN112535129A (zh) * | 2020-11-25 | 2021-03-23 |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圆头楔蚌幼蚌的繁育方法 |
CN112471017A (zh) * | 2020-12-17 | 2021-03-12 |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鱼尾楔蚌的人工繁育技术 |
CN112616733A (zh) * | 2020-12-18 | 2021-04-09 |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扭蚌的人工繁育方法 |
CN112655613A (zh) * | 2020-12-21 | 2021-04-16 |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射线裂脊蚌的人工繁育方法 |
CN112616734A (zh) * | 2020-12-30 | 2021-04-09 |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圆顶珠蚌的人工繁育方法 |
CN112616735A (zh) * | 2020-12-31 | 2021-04-09 |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洞穴丽蚌的人工繁育技术 |
CN112690234A (zh) * | 2021-01-18 | 2021-04-23 |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寄主鱼的橄榄蛏蚌幼蚌人工繁育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8266A (zh) * | 2005-05-25 | 2006-11-29 | 上海水产大学 | 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全人工繁殖方法 |
-
2006
- 2006-12-04 CN CNB2006102012028A patent/CN10040589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8266A (zh) * | 2005-05-25 | 2006-11-29 | 上海水产大学 | 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全人工繁殖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7687A (zh) | 2007-05-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05898C (zh) | 背瘤丽蚌人工生产方法 | |
CN102763617B (zh) | 一种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 | |
CN103120140B (zh) | 一种扇贝的养殖方法 | |
CN102823529B (zh) | 一种拟目乌贼苗种培育方法 | |
CN105494177B (zh) | 一种葡萄牙牡蛎速长选育系的制种方法 | |
CN103975879B (zh) | 一种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 |
CN103125415B (zh) | 钝缀锦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8207716B (zh) | 一种大马蹄螺的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4273074A (zh) | 一种培育乌贼种苗的方法 | |
CN109247275A (zh) | 一种珍珠养殖方法 | |
CN104770319A (zh) | 深海扇贝与栉孔扇贝的种间杂交与增养殖方法 | |
CN110100776A (zh) | 一种耐低温耐低盐对虾品种的选育方法 | |
Southgate | Pearl oyster culture and pearl production | |
CN106719185B (zh) | 一种利用高温期进行岩牡蛎生态育苗的方法 | |
CN100444725C (zh) | 高产抗逆杂交扇贝品种的育成方法 | |
CN101622974B (zh) | 沙蚕育苗方法 | |
KR101423301B1 (ko) | 참가리비 인공 종묘 부착율과 중간육성 향상을 위한 참가리비 인공 채묘 및 육성 장치 | |
CN107410103A (zh) | 一种提高曼氏无针乌贼育苗成活率的方法 | |
CN1167334C (zh) | 一种文蛤育苗越冬及中间育成方法 | |
CN102090357B (zh) | 古蚶贝工厂化育苗方法 | |
CN113349117A (zh) | 一种脉红螺池塘生态育苗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839572A (zh) | 泥东风螺的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1617639A (zh) | 一种白色品系刺参的制种方法 | |
CN112715437B (zh) | 一种耐高温珍珠贝苗孵化培育方法 | |
CN111149742B (zh) | 一种唐冠螺幼体制备及培养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5120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