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1652C -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1652C
CN100371652C CNB2004100936501A CN200410093650A CN100371652C CN 100371652 C CN100371652 C CN 100371652C CN B2004100936501 A CNB2004100936501 A CN B2004100936501A CN 200410093650 A CN200410093650 A CN 200410093650A CN 100371652 C CN100371652 C CN 1003716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asing
exchange department
heat exchang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936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2605A (zh
Inventor
金江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936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71652C/zh
Publication of CN1782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2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16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165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包括把热交换器分割成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所以空气和冷媒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并且随着热交换器的高度降低,可以最小化空气调节器的高度,并且容易进行空气调节器的保管或搬运。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空气调节器的,特别是关于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向左、右倾斜设置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空气调节器利用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蒸发器构成的冷媒的冷冻循环,制冷、制热室内或者净化空气的装置。如图6-8所示,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包括:由底盘2和在底盘2的后方上侧设置并且前面开口的机壳4;设置在机壳4的前面上部并且中央和两侧各自形成有前面中央排出口6和前面左、右排出口8的前面上部面板10;设置在底盘2的前面和前面上部面板10的中央之间并且在其与底盘2的前面下部之间形成有前面左、右吸入口12的前面下部面板14;为保护前面左、右吸入口12而设置在底盘2的上侧的左、右吸入格栅16;通过前面左、右吸入口12吸入空气之后通过前面中央排出口6和前面左、右排出口8排出空气的送风机18;设置在前面上部面板10和机壳4之间并且把送风机18送风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却的热交换器20。
在前面上部面板10的上下或者左右,隔离一定间距设置保护前面中央排出口6内侧的同时分散通过前面中央排出口6排出的空气的多个格栅7,并且可旋转地安装有保护前面左、右排出口8内侧的同时开闭前面左、右排出口8的叶片9。另外,前面上部面板10上为开闭前面中央排出口6而可升降地设置上下驱动面板11a的同时安装有升降上下驱动面板11a的齿轮等构成的升降机构11b,在上下驱动面板11a上升时,为了解除上下驱动面板11a和前面上部面板10的段差,可进退地设置有前后驱动面板11c的同时安装由进退前后驱动面板11c的齿轮等构成的进退机构11d。
送风机18设置在机壳4内侧下部并且和左、右吸入口12相邻。热交换器20的上端向着机壳4的上部,下端向前面上部面板10的下部,向后方倾斜设置。热交换器20是由通过冷媒并以Z字型形状构成的冷媒管和促进冷媒管的热传递而使冷媒管接触贯通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以及前后宽度的多个片构成,整体以直六面体形状的一体构成。热交换器20的下端下侧安装有聚集从热交换器20表面落下的冷凝水的接水盘22,接水盘22上连接有向外部排出所聚集的冷凝水而延长的排水软管24。
在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中,若送风机18驱动,通过前面左、右吸入口12吸入的空气被热交换器20冷却/加热之后通过前面中央排出口6以及前面左、右排出口8向室内机的上部前方排出。但是,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20有如下缺点:
在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20中,一个整体在空气调节器的内部倾斜以一定角度较长地设置,因此空气调节器的整个高度变大,所以增加空气调节器的搬运费用以及保管空间占据较大。另外,从送风机18送来的空气集中在热交换器20的中央部,热交换器20的上部和下部只通过相对小量的空气,所以热交换效率很低。从送风机18送来的空气中一部分向热交换器20的两侧面和机壳4以及前面上部面板10的两侧面之间的缝隙泄漏,不进行热交换而向外部重新送风,所以不能进行迅速的制冷/制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空气和冷媒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并且随着热交换器的高度降低,可以最小化空气调节器的高度,并且容易进行空气调节器的保管或搬运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不通过热交换器向热交换器旁边泄漏的空气来提高制冷或者制热性能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包括:在机壳内部向左侧方向倾斜设置的左侧热交换部和在机壳内部向右侧方向倾斜设置的右侧热交换部;隔离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的前面的前面盖和隔离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的背面的背面盖。前面盖上形成有为紧贴机壳而弯曲并固定在机壳上的前面固定部,背面盖上形成有为紧贴机壳而弯曲并固定在机壳上的背面固定部。前面盖和背面盖中一侧形成有贯通连接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的冷媒配管的贯通孔。热交换器还包括封闭左侧热交换部的上端和机壳的左侧面部之间的左侧气密部件;隔离右侧热交换部的上端和机壳的右侧面部之间的右侧气密部件。左侧气密部件和右侧气密部件上与机壳相对的面上各自附着有隔热件。左侧气密部件和右侧气密部件上两侧面突出形成有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图1的A-A线剖面图;
图4是图1的B-B线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斜视图;
图7是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剖面图;
图8是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开放的分解斜视图。
其中:
50底盘                           52底盘安装部
54接水盘                         54a排水软管
60机壳                           60a左侧空气吸入口
60c右侧空气吸入口                61右侧机壳
62左侧机壳                       63前面下部面板
64前面上部面板                   70排出口装置
80送风机                         90排出口装置导向器
100热交换器                      102左侧热交换部
104右侧热交换部                  106前面盖
106a左、右侧热交换部前面遮闭部   106b前面固定部
108背面盖                        108a左右侧热交换部背面遮闭部
108b背面固定部                   112左侧气密部件
112a肋                           114右侧气密部件
114a肋                           116隔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底盘50和在底盘50的上侧设置并且上面开口的机壳60以及为通过机壳60上面排出的空气向室内排出而形成有排出口的排出口装置70。在机壳60中,左侧面形成有左侧空气吸入口60a的同时设置有左侧吸入格栅60b,右侧面形成有右侧空气吸入口60c的同时设置有右侧吸入格栅60d。排出口装置70把通过机壳60上面排出的空气通过前面以及左、右侧面立体排出而各自形成有前面空气排出口70a和左侧面空气排出口70b和右侧面空气排出70c,上面和背面封闭。
如图2-4所示,底盘50由安装机壳60的底盘安装部52和为除去从热交换器100落下的冷凝水而突出形成在底盘安装部52上的接水盘54构成。底盘安装部52上安装比底盘安装部52周围突出的隔离部件56,使空气调节器从室内的墙壁或其他家具等隔离开。接水盘54一侧连接有向外部排出聚集的冷凝水的排水软管54a。机壳60包括:形成有左侧空气吸入口60a的左侧机壳61和形成有右侧空气吸入口60c的右侧机壳62;设置在左侧机壳61和右侧机壳62的前面下部的前面下部面板63;设置在左侧机壳61和右侧机壳62的前面上部的前面上部面板64。左侧机壳6为形成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背面以及左侧面和前面中一部分外观而弯曲其背面以及左侧面和左侧前面。左侧机壳61左侧面上部另外形成有左侧排出口61a的同时安装有保护左侧排出口61a内侧的左侧排出格栅61b。右侧机壳62为形成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背面一部分和右侧面和前面中一部分外观而弯曲其背面和右侧面和前面。右侧机壳62左侧面上部另外形成有右侧排出口62a的同时安装有保护右侧排出口62a内侧的右侧排出格栅62b。
前面上部面板64上安装有表示空气调节器的运转信息的显示部64a、前面上部面板64的后方安装有包括控制空气调节器运转的主印刷电路板64b和辅助印刷电路板64c,主印刷电路板64b和辅助印刷电路板64c垂直设置在左侧机壳61和右侧机壳62前面之间。排出口装置70由形成空气调节器上面外观的顶盖72和设置在顶盖72下侧的上部支架74,设置在上部支架74下侧并且在上部支架74之间开放三面的下部支架76,设置在上部支架74和下部支架76之间的开放面上的格栅79构成。上部支架74是挂住格栅79前方的前方挂钩部75a向下突出形成,前方挂钩部75a上下隔离形成有插入格栅79并挂住的多个挂钩槽75b。下部支架76由四角支架部77和设置在四角支架部77的背面侧的遮闭部78构成。四角支架部77上形成有支撑驱动螺钉升降的从动螺母77a的支撑脚77b。遮闭部78的背面突出形成有挂住格栅79后方的后方挂钩部78a,后方挂钩部78a上下隔离形成有插入格栅79并挂住的多个挂钩槽78b。格栅79隔离设置有多个,各个以四角型钩子形状形成,并且切开一侧,使两侧撑开之后被弹性力可以固定在前方挂钩部75a和后方挂钩部78a上。
机壳60的内侧安装有通过左侧空气吸入口60a和右侧空气吸入口60c吸入空气之后通过前面空气排出口70a和左侧面空气排出口70b和右侧面空气排出口70c排出的送风机80。送风机80设置在热交换器100上侧,使通过热交换器100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机壳60的上面方向送风,并由形成送风流路的孔板82和位于孔板82内侧的送风扇84,送风电机86和为固定送风电机86的电机底座88构成。送风机80的内侧上部安装有在排出口装置70升降时引导排出口装置70的排出口装置导向器90。排出口装置导向器90为引导排出口装置70升降而具有一定高度并且打开上面以及下面、其内部安装有确保从送风机80送来的空气的直线流动的隔离部件92。隔离部件92的底面中央安装有排出口装置升降用电机94,隔离部件92的中央上面安装有固定在排出口装置升降用电机94的旋转轴上并且和从动螺母77a啮合的驱动螺钉96,隔离部件92的上面固定有防止驱动螺钉96脱离的驱动螺钉固定器98。机壳60内侧设置有冷却/加热由送风机80送来的空气的热交换器100。热交换器100包括:在机壳60内部向左侧方向倾斜设置的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在机壳60内部向右侧方向倾斜设置的右侧热交换部104;为封闭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之间前面的前面盖106和为封闭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之间背面的背面盖108。
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各自由通过冷媒并以Z字型形状形成的冷媒管和为促进冷媒管的热传递而接触贯通冷媒管并且具有一定高度以及前后宽度的多个片来构成。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上连接有连接室外机的冷媒配管100a、100b。左侧热交换部102位于左侧机壳61旁边,越向上侧越向左侧机壳61的左侧面部倾斜设置;右侧热交换部104位于右侧机壳62旁边,越向上侧越向右侧机壳62的右侧面部倾斜设置,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从下端越向上端相互间的距离渐远,其中间形成有倒梯子形状的空间。前面盖106由封闭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之间前面的左、右热交换部前面遮闭部106a和弯曲来紧贴机壳60并且固定在机壳60上的前面固定部106b构成。
前面固定部106b从左、右热交换部前面遮闭部106a的上端以‘’形状弯曲。背面盖108由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之间背面的左、右热交换部背面遮闭部108a和弯曲来紧贴机壳60并且固定在机壳60上的背面固定部108b构成。左、右热交换部背面遮闭部108a以倒梯子形状构成,并且固定在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的背面。
背面固定部108b从左、右热交换部背面遮闭部108a的上端以逆‘’形状弯曲。前面盖106和背面盖108中一侧形成有贯通连接在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上的冷媒配管100a、100b的贯通孔107a,冷媒配管100a、100b中安装有围绕贯通孔107a的部位的同时遮盖贯通孔107a的配管盖107b。热交换器还包括封闭左侧热交换部102上端和机壳60左侧面部之间的左侧气密部件112和封闭右侧热交换部104上端和机壳60右侧面部之间的右侧气密部件114。左侧气密部件112以及右侧气密部件114用连结螺栓(未图示)固定在前面盖106以及背面盖108上。左侧气密部件112以及右侧气密部件114容易附着隔热部件106的同时,两侧面突出形成有肋112a、114a来加大气密面积。符号67是排水软管54a和冷媒配管100a、100b贯通机壳60的贯通孔。
如图5所示,为了用连结螺栓68a、68b连接热交换器100的前面盖106,而在机壳60前面两侧形成有前面左、右结合孔69a、69b,为了用结合螺栓68c、68d结合热交换器100的背面盖108,在机壳60的背面两侧形成有背面左、右结合孔69c、69d。前面盖106的前面固定部106b上形成有与机壳60的前面左、右结合孔69a、69b相一致的左、右结合孔109a、109b,背面盖108的背面固定部108b上形成有与机壳60的背面左、右结合孔69c、69d相一致的左、右结合孔109c、109d。
下面说明热交换器100在机壳60内的组装的过程:
在前面盖106的左、右结合孔109a、109b对准机壳60的前面左、右结合孔69a、69b的状态下,贯通结合螺栓68a、68b把前面盖106固定在机壳60的前面部上,在背面盖108的左、右结合孔109c、109d对准机壳60的背面左、右结合孔69c、69d的状态下,贯通结合螺栓68c、68d把背面盖108固定在机壳60的背面部上。前面盖106的前面固定部106b紧贴在机壳60的前面部上,所以能封闭机壳60的前面部和热交换器100前面部之间的缝隙,背面盖108的前面固定部108b紧贴在机壳60的背面部上,所以能封闭机壳60的背面部和热交换器100背面部之间的缝隙。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首先,若操作空气调节器运行,排出口装置升降用电机94驱动并旋转驱动螺钉96,从动螺母77a被驱动螺钉96上升,排出口装置70和从动螺母77a一起上升,如图1、3、4所示,排出口装置升降用电机94位于机壳60上侧,并且打开排出口装置70的前面空气排出口70a和左侧面空气排出口70b和右侧面空气排出口70c。空气调节器中排出口装置70上升的同时,驱动安装在与室外机用热交换器100和冷媒配管100a、100b连接的室外机上的压缩机,又驱动送风机80的送风电机86。压缩机驱动时,热交换器100的左侧热交换部102以及右侧热交换部104内通过冷媒,热交换器100的左侧热交换部102以及右侧热交换部104周围的空气和冷媒进行热交换,进行冷却/加热。送风机80的送风电机86驱动时,旋转送风扇84,室内机的外部空气通过在机壳60的左侧空气吸入口60a和右侧空气吸入口60c吸入到机壳60内部。通过机壳60的左侧空气吸入口60a吸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100的左侧热交换部102进行冷却或者加热,通过机壳60的右侧空气吸入口60c吸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100的右侧热交换部104进行冷却或者加热,如冷却或者加热之后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00的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以及前面盖106和右侧盖108的内侧空间,向热交换器100的上侧送风。通过机壳60的左侧空气吸入口60a吸入的空气被左侧气密部件112以及前面盖106的前面固定部106b和背面盖108的前面固定部108b封闭,并全部都通过左侧热交换部102,通过机壳60的右侧空气吸入口60c吸入的空气被右侧气密部件114以及前面盖106的前面固定部106b和背面盖108的前面固定部108b封闭,并全部都通过右侧热交换部104。向热交换器100的上侧送风的空气通过送风机80的孔板82和向机壳60的内侧上部送风、并且通过隔离部件92之后,在排出口装置70的内侧分散,通过前面空气排出口70a和左侧面空气排出口70b和右侧面空气排出口70c向外部排出。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有以下优点:
在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中,热交换器分割成左、右两部分,由左侧热交换部以及右侧热交换部构成,左侧热交换部以及右侧热交换部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使空气和冷媒充分地进行热交换,同时可以根据热交换器高度降低,可以最小化空气调节器的高度,并且容易保管或搬运空气调节器。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的前面设置有前面盖,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的背面设置有背面盖,因此防止热交换之后的空气向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的前方和后方泄漏的同时引导空气的上升,所以可进行更为迅速的制冷或者制热。前面盖上形成有紧贴机壳固定的前面固定部,背面盖上形成有紧贴机壳固定的背面固定部,因此热交换器的设置简单,并且防止吸入的空气从热交换器的前面以及背面和机壳之间泄漏,所以提高吸入空气的热交换性能。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还包括封闭左侧热交换部的上端和左侧面部之间的左侧气密部件和封闭右侧热交换部的上端和右侧面部之间的右侧气密部件,所以防止吸入的空气从热交换器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和机壳之间泄漏,更进一步提高吸入空气的热交换性能。左侧气密部件以及右侧气密部件上各自附着隔热部件,所以热损失最小化。左侧气密部件以及右侧气密部件的两侧面突出形成有肋,所以容易进行附着隔热部件、同时提高气体密封性能。

Claims (4)

1.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底盘和在底盘上侧设置并且上面开口的机壳以及在机壳内设置的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向左侧方向倾斜设置的左侧热交换部和向右侧方向倾斜设置的右侧热交换部,以及隔离左侧热交换部与右侧热交换部之间的前面的前面盖和隔离左侧热交换部与右侧热交换部之间的背面的背面盖,其特征在于:在前面盖上形成有为紧贴机壳而弯曲并固定在机壳上的前面的前面固定部和在背面盖上形成有为紧贴机壳而弯曲并固定在机壳上的背面的背面固定部,以及在隔离左侧热交换部的上端和机壳的左侧面之间的左侧气密部件和在隔离右侧热交换部的上端和机壳的右侧面之间的右侧气密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前面盖和背面盖中一侧上形成有贯通连接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的冷媒配管的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左侧气密部件和右侧气密部件上与机壳相对的面上各附着有隔热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左侧气密部件和右侧气密部件上两侧面突出形成有肋。
CNB2004100936501A 2004-11-29 2004-11-29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165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36501A CN100371652C (zh) 2004-11-29 2004-11-29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36501A CN100371652C (zh) 2004-11-29 2004-11-29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2605A CN1782605A (zh) 2006-06-07
CN100371652C true CN100371652C (zh) 2008-02-27

Family

ID=36773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365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1652C (zh) 2004-11-29 2004-11-29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7165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7028A (zh) * 2009-07-20 2011-01-2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窗式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4027A (en) * 1990-10-31 1994-02-08 Martin Sr Lendel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S5332028A (en) * 1993-03-12 1994-07-26 Carri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upplemental electric heat during heat pump defrost
CN2446442Y (zh) * 2000-08-21 2001-09-05 江苏春兰电器有限公司 高效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
KR20030035118A (ko) * 2001-10-30 2003-05-09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덕트형 공기 조화기의 팬하우징 어셈블리
CN1521460A (zh) * 2003-02-13 2004-08-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离型空调机
CN2833409Y (zh) * 2005-10-17 2006-11-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4027A (en) * 1990-10-31 1994-02-08 Martin Sr Lendel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S5332028A (en) * 1993-03-12 1994-07-26 Carri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upplemental electric heat during heat pump defrost
CN2446442Y (zh) * 2000-08-21 2001-09-05 江苏春兰电器有限公司 高效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
KR20030035118A (ko) * 2001-10-30 2003-05-09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덕트형 공기 조화기의 팬하우징 어셈블리
CN1521460A (zh) * 2003-02-13 2004-08-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离型空调机
CN2833409Y (zh) * 2005-10-17 2006-11-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2605A (zh) 2006-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9738B (zh) 冰箱
CN103776090A (zh) 房间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KR20190087756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3791558A (zh) 空调
CN100371652C (zh)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CN2833409Y (zh)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KR20080055454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0386569C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KR100529919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0732420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811808Y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09485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一体机
CN1959226A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KR101045960B1 (ko) 디퓨져가 구비된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955571A (zh) 嵌入式商用空调器室内机
CN22109880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KR100794352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789828A (zh) 三角形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KR100794354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758950B1 (ko) 디퓨져가 구비된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1363644A (zh) 空调机
CN100365346C (zh) 具备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KR200465441Y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0360865C (zh) 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KR20050090610A (ko) 공기조화기의 토출구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

Termination date: 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