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4852C - 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4852C
CN100364852C CNB2005100055819A CN200510005581A CN100364852C CN 100364852 C CN100364852 C CN 100364852C CN B2005100055819 A CNB2005100055819 A CN B2005100055819A CN 200510005581 A CN200510005581 A CN 200510005581A CN 100364852 C CN100364852 C CN 1003648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chain
mentioned
changing
chai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55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4269A (zh
Inventor
松本真也
井口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4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4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48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485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11/1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 B62M11/145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built in, or adjacent to, the bottom brack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通过致力于拨链器轴向变速器箱的安装构造,使该拨链器轴不必过粗而提高其刚性,谋求拨链器轴及其安装构造的小型轻量化。变速箱(20)由左右分割箱(20L、20R)构成,在这些左右箱(20L、20R)的内方,设置具有相互相对的孔部(20L2、20R2)的轴毂部(20L1、20R1),通过将紧固螺栓(Bo)嵌合紧固在该轴毂部的孔部(20L2、20R2)上,而使两轴毂部(20L1、20R1)相互接触,使左右的箱(20L、20R)相互一体化。这样,在通过螺栓(Bo)的紧固而相互接触的两轴毂部(20L1、20R1)的外周部上,嵌合筒状的拨链器轴(61),据此,拨链器轴(61)被安装支撑在上述两轴毂部(20L1、20R1)上。拨链器轴61在其轴端部具有孔部(61b),通过将销(61A)插入设置于该孔部(61b)和箱(20L)的一方上的孔部(20L3),对该拨链器轴(61)进行相对于箱(20L)的安装定位。

Description

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拨链器的自行车用变速器的构造,特别是涉及在该变速器中的拨链器的安装构造上具有特征的自行车用变速器的改良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自行车用的变速器中,具有拨链器的变速器已被公知,该拨链器被支撑在后轮轮毂上,具有伸缩仪机构形式的支撑臂,该伸缩仪机构形式的支撑臂阶段性地挂换传动链条,该传动链条悬挂在枢轴安装于后轮轮毂上的多级链轮上,该拨链器具有用于链条挂换的诱导轮和使链条张紧的张紧轮,该拨链器的拨链器轴被由伸缩仪机构构成的支撑臂支撑,该伸缩仪机构由成对的连杆构成,该拨链器轴的支撑实际上是单臂支撑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昭59-2986号公报(第1页-第2页,图1-图2)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自行车用的变速器中,被支撑在后轮轮毂01上,具有伸缩仪机构形式的支撑臂04的拨链器05,该伸缩仪机构形式的支撑臂04阶段性地挂换传动链条03,该传动链条03悬挂在枢轴安装于该后轮轮毂01上的多级链轮02上。而且,该拨链器05具有挂换框09,该挂换框09装备有对用于通过可动部件06,支撑于伸缩仪形式的支撑臂04的前端的链条进行挂换的诱导轮07,和用于对链条施加张紧力的张紧轮08,构成该拨链器05的实质上的主体的上述挂换框09具有被单臂支撑在上述可动部件(拨链器轴)06上的构造。
但是,根据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的拨链器(挂换框)的单臂支撑构造,难以确保在拨链器轴(可动部件)中的足够的刚性,为了确保充分的刚性,需要强化拨链器轴自身的刚性,因此,必须采取加粗拨链器轴等的对策。但是,在采取该对策的情况下,会导致重量的增加,无法避免拨链器轴安装构造部其本身的大型化。
本发明就是以消除这样的问题为目的,通过对拨链器轴的安装构造倾注特别的心血,提供一种可消除上述问题的上述拨链器轴的安装构造的改良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涉及在自行车用变速器中,通过采用其拨链器轴的牢固的安装构造,来谋求提高该轴的安装刚性的在上述变速器中的改良构造,是将拨链器式变速器固定在车体上的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变速器配置在左右分割的变速器箱的内部,在同一个轴线上、且沿着水平方向具有从上述左右的变速器箱开始分别向上述变速器箱内侧突出的轴毂部,在上述左右的轴毂部上支撑着上述变速器的拨链器轴。另外,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左右的轴毂部内部设置孔部,通过嵌合在上述孔部的连结部件,连结上述左右的变速器箱。
再有,其特征在于,上述拨链器轴被配置在距多个车架部件大致相等的距离,该多个车架部件侧视从上述车体的头管开始向后下方延伸。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在将拨链器式变速器固定在车体上的自行车用变速器的构造中,由于上述变速器配置在左右分割的变速器箱的内部,在同一个轴线上具有从上述左右的变速器箱开始分别向上述变速器箱内侧突出的轴毂部,在上述左右轴毂部上支撑着上述变速器的拨链器轴,因为可以用双臂支撑拨链器轴,所以拨链器轴的安装刚性得到强化,使该轴的安装稳定,可以排除加粗拨链器轴的必要,谋求该轴的轻量化,进而可以谋求拨链器轴的安装构造部其本身的小型轻量化。
另外,因为通过强化拨链器轴的安装构造部的刚性,在变速操作的偏荷载作用时,也可以确保稳定的状态,所以可以提高该变速操作的操作性。
再有,可以谋求左右变速器箱的连结部和拨链器轴的支撑部的兼用。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因为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左右的轴毂部的内部设置孔部,通过嵌合在上述孔部的连结部件,连结上述左右的变速器箱,所以可以借助嵌合在左右的轴毂部的孔部上的连结部件,通过该轴毂部,牢固地将左右箱相互地连结,同时,通过被牢固地连结的两轴毂部支撑拨链器轴,所以该支撑部的刚性提高,尽管是单纯的支撑构造,拨链器轴的支撑也处于极其牢固的稳定状态。
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因为是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上述拨链器轴被配置在距多个车架部件大致相等的距离,该多个车架部件侧视为从上述车体的头管开始向后下方延伸,由于是在左右变速器箱的结合刚性所必要的部位配置连结部件,所以在确保箱刚性的同时,因为是将连结部件兼用作拨链器轴的支撑,所以可以廉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概略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车架的主要部分和箱的悬挂状态的图。
图3是在图6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在图6中的B-B剖视图。
图5是在图6中的C-C剖视图。
图6是除去变速器T的右罩的一部分所见的内部的右侧视图。
图7是通过剖面表示曲轴的安装部的主要构造部的图。
图8是表示后轮安装部的构造部的图,(a)是通过剖面表示后轮安装部的主要构造部,(b)是在(a)中的D-D剖视图。
图9是表示拨链器的整体构造的概要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拨链器的整体构造的图,(a)是通过一部分剖面表示拨链器的整体构造的图,(b)是在(a)中的E-E剖视图,(c)是在(b)中的F-F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拨链器轴的安装部构造及其安装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拨链器轴的构造的图,(a)是通过剖面表示一部分的侧视图,(b)是通过剖面表示一部分的端面图,(c)是在(a)中的K方向视图。
图13是表示拨链器臂的构造,和操作缆索向该臂的安装构造的图,(a)是通过剖面表示一部分的臂的俯视图,(b)是在(a)中的G-G剖视图,(c)是在(e)中的V方向视图,(d)是臂的端面图,(e)是在(d)中的H-H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拨链器主体的构造的图,(a)是在(b)中的I-I剖视图,(b)是正视图。
图15是表示与在变速器箱内的变速链条排列有关的构造部分的图。
图16是表示链条引导部件的图,(a)是链条引导部件的侧视图,(b)是链条引导部件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链条张力调整机构的图,(a)是表示向主车架后部的配设状态的图,(b)是在(a)中的J-J剖视图。
图18是通过剖面表示的链条张力调整机构的辊的图。
图19是通过剖面表示以往的拨链器的主要部分的图,(a)是正视图,(b)是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8,就有关本发明的具有拨链器的自行车用变速器的构造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在其左侧视图中,图示出自行车B,该自行车B使用有关本发明的具有拨链器的变速器T。
这样,该自行车B是速降用(DOWNHILL)的自行车,通过在未经铺设的赛道上下降来比赛时间的竞技中使用,该赛道为将高速转弯或跳跃区设置在林道等的赛道。
自行车B的车体车架F如图1、2所示,具有从头管1向后方斜下方延伸的左右1对主车架2,和从两主车架2的前端部,在其下方向后方斜下方延伸的车架下舌3,其构造为,通过下管4,相互连结1对主车架2的下方端部和车架下舌3的下方端部。
另外,具有鞍座车架5,该鞍座车架5从成对的各主车架2的中央部向其后方延伸。
支撑鞍座7的上述鞍座车架5通过将其前端腕部5a用螺栓固定在主车架2的中央部而被支撑在该主车架2上。
上述头管1可转向地支撑左右1对前叉6,在前叉6的下端部枢轴支撑前轮Wf。
另外,在该说明书中,[上下]、[前后]以及[左右]是以自行车B为基准,分别与自行车的[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一致。
另外,侧视是表示从左右方向看。
在设置于图1所示的左右主车架2的后部的枢轴8上,如图1,2所示,与该左右1对主框架2的各内侧面邻接,可摆动地枢轴支撑左右1对摆臂9的前端部,在该摆臂9的后端部上,位于该左右1对摆臂9之间,通过车轴10,枢轴支撑后轮Wr。左右1对摆臂9由于通过具有压缩弹簧和阻尼器的减震器11,连结在上述左右1对主车架2上,所以可以以枢轴8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摆动。
曲轴12和变速器T以及包括向后轮Wr传递驱动力的机构的传动装置安装在自行车B上。这样,如图1、2所示,在车体车架F的下部,为两主车架2的后部和车架下舌3的后部,并且,在连接主车架2的下部和车架下舌3下端部的下管4之间,配置有曲轴12以及变速器T,在自行车B的右侧,驱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车体宽度方向中心线的右侧,该驱动力传递机构由从变速器T向后轮Wr传动驱动力的机构,即后轮驱动链轮16、后轮从动链轮17和缠绕在两链轮16、17之间的循环的后轮驱动链条18构成。
上述变速器T的箱20如图3、4、5所示,是将左右纵剖的左箱20L和右箱20R合体而构成,左右箱20L、20R是由分别包裹内部装置的CFRP(碳素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左罩21L和右罩21R以及从该左右罩21L、21R的外侧对其进行加强的铝合金制的左加强部件22L和右加强部件22R构成的,左罩21L、右罩21R分别连接在左加强部件22L的内侧、右加强部件22R的内侧。
左右的罩21L、21R在其结合部通过密封部件对合,通过插通将其夹住的左右加强部件22L、22R的外周突出部的螺栓孔23L、23R、24L、24R(在图3中,只图示出24L、24R)的未图示出的螺栓,相互连接而一体化。
在左右箱20L、20R上设置的2个螺栓孔23L、23L和23R、23R(在图6中只图示出右箱侧的23R)是用于将左右加强部件22L、22R合体紧固的螺栓孔。
另外,在左右箱20L、20R上设置的2个螺栓孔24L、24L和24R、24R(在图6中只图示出右侧箱侧的24R)是用于将左右加强部件22L、22R相互合体紧固,同时,将该箱20L、20R安装在车架F上的螺栓孔,前方的螺栓孔24L、24R用于通过螺栓B进行的对车架下舌3的下端连结的下管4的共同连结,另外,后方的螺栓孔24L、24R用于通过螺栓B进行的对主车架2的后方下端的共同连结。
这样,在箱20的左右加强部件22L、22R的下部,如图3、4、5所示,穿设有曲轴承孔25L、25R,上述曲轴12在左右方向贯通该曲轴承孔25L、25R,上述枢轴8在其上方位置,穿设有上述枢轴8贯通的枢轴承孔26L、26R(参照图4)。
象上述那样的左右加强部件22L、22R也与左右罩21L、21R同时对合,被螺栓紧固,构成变速器T的箱20,并且被悬架在车体车架F上。
如图3、4、5等所示,作为踏板式曲轴的曲轴12被设置为贯通箱20的左右的曲轴承孔25L、25R,在突出于箱20的外侧的左右端部上分别嵌装有1对曲轴臂13的基端部,如图1,2所示,在曲轴臂13的前端,可转动地安装有踏板13a。
如图4所示,螺栓状的枢轴8贯通形成于主车架2的后部2a上的枢轴轴毂2b的贯通孔2c,和嵌合在箱20的左右的加强部件22L、22R的枢轴承孔26L、26R上的轴套14而延伸,通过螺合在螺栓状枢轴8的前端的螺母N,被固定在主车架2的后部2a上,各摆臂9在箱20的左右的外侧方,在箱20和各主车架2的后部之间,通过垫圈8a以及轴承8b,可摆动地支撑在枢轴8上。
图6是除去变速器T的右箱20R的一部分所见的内部的右侧视图,在该图中,表示与曲轴12和输出轴15相关联的部分。
参照图3、5也可以理解,收纳在箱20内,并从右箱20R的输出轴承孔27突出到外部的输出轴15,在其右端部嵌装着后轮驱动链轮16。
如图1所示,在后轮驱动链轮16与在后轮Wr上设置的后轮从动链轮17之间,缠绕后轮驱动链条18。
在这里,后轮驱动链轮16、后轮从动链轮17以及后轮驱动链条18构成驱动作为自行车的驱动轮的后轮Wr的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
这样,输出轴15与后轮Wr总是联动,向前进方向P和后退方向Q同步旋转(参照图1)。
如图5、6等所示,变速器T具有收纳在箱20内的变速机构M1以及变速转换机构M2。
变速机构M1主要如图3、5、6等所示,是由与曲轴12和输出轴15相关的部分构成,变速转换机构M2主要如图10、11、12等所示,是由与拨链器轴相关的部分构成。
该变速转换机构M2对变速机构M1作用,进行使变速机构M1向所需的变速位置的转换。
变速机构M1具有如图3、5、6等所示的单向离合器32、该图所示的滑动机构S、驱动链轮部30、变速链轮部40、循环变速链条48以及输出轴15。
变速链轮部40,其多个链轮41~47从左侧朝向右侧,按照尺寸的顺序隔开空间多级重叠,并与输出轴15花键结合。
如图3、5等所示,曲轴12通过左右1对轴承38,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在箱20上,该左右1对轴承38嵌装在箱20的左右加强部件22L、22R的曲轴孔25L、25R上,在该曲轴12的两端一体地嵌装有曲轴臂13,如图1所示,在曲轴臂13的前端枢轴安装着踏板13a,通过跨鞍座7而座的未图示出的驾驶自行车B的人的脚,向前进方向P旋转驱动曲轴12。
在图3、5等中,在曲轴12上,驱动链轮部30配置在两轴承38之间,驱动链轮部30的驱动链轮31通过与曲轴12同轴配置的单向离合器32和滑动机构S,安装在曲轴12上,被曲轴12旋转驱动。
如图7所示,单向离合器32是由离合器内圈32a、离合器外圈32b、多个棘爪32c和环簧32d构成的,该离合器内圈32a是由曲轴12的一部分的外周部本身构成的;该离合器外圈32b是由后述的内筒34(参照图3等)的一部分构成的;该多个棘爪32c与离合器外圈32b内周的卡合部卡合;该环簧32d安装在离合器内圈32a上,弹压棘爪32c的前端,使其卡合到离合器外圈32的内周面的凹部。
通过单向离合器32的作用,仅仅在驾驶自行车B的人踩踏踏板13a,使曲轴12向使自行车B前进的前进方向P转动时,将曲轴12的转动力传递到驱动链轮31,另外,在自行车B的前进中,驾驶自行车B的人停止踩踏踏板13a,驱动链轮31向前进方向P转动的情况下,即,在相对于驱动链轮31,曲轴12相对地向后退方向Q旋转的情况下,遮断来自驱动链轮31的对曲轴12的旋转力。
在图3、4、5等中,在单向离合器32和驱动链轮31之间,使驱动链轮31相对于曲轴12,可在曲轴轴线方向移动,同时,设置与单向离合器32的离合器外圈32b一体旋转的滑动机构S。
图3、4、5等所示的滑动机构S是由内筒34、外筒35和滚珠花键机构36构成的。
内筒34是筒,其右端构成上述单向离合器32的外圈32b,同时,通过1对滚针轴承33,可转动地支撑在曲轴12的外周,外筒35是配置在内筒34的径向外侧的筒。
滚珠花键机构36是使用设置在内筒34的外周面和外筒35的内周面之间的滚珠36c的花键卡合机构,在该机构的外筒35的环状凸缘部上,通过铆钉31a,一体结合有驱动链轮31,外筒35和驱动链轮31沿曲轴12的轴线方向成为一体,可以移动并且相对于箱20旋转。
在驱动链轮31的外周部,通过铆钉31b,一体地安装有链条引导器37。
这样,如图3、4、5等所示,用于使滑动机构S和驱动链轮31一体旋转,同时,使驱动链轮31以及外筒35相对于内筒34,在曲轴轴线方向可以移动的滚珠花键机构36是由多对半圆形截面的收容槽36a、36b和滚珠列构成的,该多对半圆形截面的收容槽36a、36b在内筒34的外周面和外筒35的内周面相互在径向相对,同时,指向曲轴方向;该滚珠列由多个滚珠36c构成,该多个滚珠36c跨过各对收容槽,可滚动地被收容,并且在圆周方向与内筒34和外筒35卡合。
另外,为了限定驱动链轮31以及外筒35的移动范围,并且防止滚珠36c的脱落,在内筒34以及外筒35的两端部设置挡块34a、34b、35a、35b。
如图3、5所示,输出轴15通过分别保持在箱20的左右的加强部件22L、22R上的左右1对轴承38,可转动地被支撑。
在输出轴15的左右轴承38之间,由多个变速链轮构成的变速用的多级式变速链轮部40以可以与输出轴15总是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输出轴15上。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多级式变速链轮部40是由外径不同的7种变速用的变速链轮41~47构成的链轮部。
7个变速链轮41~47,将从具有最小外径的7速(最高速)用的变速链轮47至具有最大外径的1速(最低速)用的变速链轮41,按照从右侧向左侧依次低速的方式,在输出轴轴线方向并列配置,在输出轴15的外周面花键结合,被连结在输出轴15上。
在驱动链轮部30和变速链轮部40上缠挂变速链条48,通过该变速链条48,在曲轴12和输出轴15之间传递旋转。后述的变速转换机构M2是通过在一群变速链轮41~47之间挂换变速链条48进行变速的机构。即,变速转换机构M2是在通过变速转换机构M2,从变速链轮41~47中选择出1个变速链轮和上述驱动链轮31之间进行缠挂变速链条48的作用。
因此,输出轴15以由上述变速链轮41~47与驱动链轮31的齿数比所决定的变速比,被曲轴12旋转驱动。
这样,输出轴15的动力通过设置在箱20的右侧外部的后轮驱动链轮16、后轮驱动链条18以及后轮从动链轮17(参照图1),被传递到后轮Wr。
但是,在以往的自行车B惯性行驶时,由于变速链条48没有旋转,所以该链条48的挂换困难,无法进行通常的变速机构M1的变速操作。本实施例具有对这点进行改良的构造。下面,对该构造加以说明。
图8表示后轮Wr的安装部的构造,后轮轮毂Wr1通过轴承Wr0,可转动地支撑在后车轴上,该后车轴固定支撑在没有在该图中示出的摆臂9上,该轮毂Wr1在其左右两侧具有在径向延伸出的环状凸缘部Wr2,在该环状凸缘部Wr2上,安装有支撑后轮Wr的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轮辐Wr3,后轮Wr通过将该轮辐Wr3的放射前端固定在后轮Wr的车轮轮缘部Wr4上而被安装。
在轮毂Wr1的图示中的右方的环状凸缘部Wr2的更靠近右方端的位置上,设置从动链轮17,该链轮17通过单向离合器19,相对于轮毂Wr1被安装,该单向离合器19具有如图8(b)所示那样的构造。
即,具有由离合器内圈19A、离合器外圈19B和多个棘爪19d构成的构造,该离合器内圈19A由轮毂Wr1的一部分的外周部构成;该离合器外圈19B具有形成于从动链轮17的内周的多个卡合部19c;该多个棘爪19d在离合器内圈19A侧具有其转动支点19a,被弹簧19b弹压,以便卡合到离合器外圈19B的内周的卡合部19c。
这样,单向离合器19通过该构造,虽然相对于轮毂Wr1传递来自离合器外圈侧19B侧的旋转P,即,传递来自从动链轮17侧的旋转,从从动链轮17侧向轮毂Wr1侧,即,向后轮Wr侧传递驱动力,但相对于链轮17侧,没有传递离合器内圈19A侧的旋转,即,没有传递来自轮毂Wr1侧的旋转。
即,象停止曲轴12的旋转的惯性行驶时那样,链轮17没有被驱动链条18驱动,或是象下坡时那样,在后轮Wr与链轮17相比,相对地快速旋转时等,轮毂Wr1侧,即后轮Wr侧自由地旋转。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限制上述单向离合器19的上述动作的构造,设置在轮毂Wr1和从动链轮17之间,即,起摩擦材料作用的O型环R介于与轮毂Wr1的右方侧的上述环状凸缘部Wr2接近的靠右方端的外周部Wr21和从动链轮17左方端侧内周部17a之间,两者通过该O型环R相互摩擦嵌合,在两者之间的旋转传递转距在规定内时,两者被摩擦保持为相互一体旋转,上述单向离合器19为实质上失去了其功能的状态。
因此,即使是在自行车B为惯性行驶时,轮毂Wr1侧、即后轮Wr侧的旋转也不被改变地传递到从动链轮17,后轮驱动链条18伴随着从动链轮17的旋转而旋转,该后轮驱动链条18的旋转传递到变速机构M1,进而变速链条48旋转。这样,通过该构造,即使自行车B在上述惯性行驶时,链条48的挂换也容易,用于变速的操作也顺畅。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在自行车B行驶时的变速机构M1等的过负荷,在超过规定值的负荷从变速机构M1侧施加到后轮驱动链条18时,该两者抵抗因上述O型环R产生的上述轮毂Wr1和链轮17之间的嵌合摩擦力,而相互相对旋转,通过单向离合器19的动作,仅仅是后轮Wr旋转,后轮Wr的旋转没有传递到从动链轮17侧,当然,后轮驱动链条18、变速链条48为不旋转的构造。
接着,以本实施例的变速转换机构M2为主,就与拨链器60相关的构造进行说明。
在图1以及图9中,通过自行车B的手柄部的变速操作机构50动作的变速转换机构M2,备有拨链器60以及具有张紧器滑轮71的张紧器70。
这样,如图6所示,变速链条48缠绕在驱动链轮31和上述变速链轮41~47,还有,在人力行驶时,将变速链条48配置在松弛侧的引导滑轮65和张紧器滑轮71上。
图1所示的变速操作机构50具有变速操作部件51和变速用缆索C,该变速操作部件51是由通过驾驶自行车B的人操作的变速杆等构成的;该变速用缆索C为了将变速操作部件51的动作传递到拨链器60,而将变速操作部件51和拨链器60连接,该缆索C是由作为内缆索的操作拉线52和覆盖该拉线52的外缆索53(参照图1,图10)构成的,作为内缆索的操作拉线52实质上连结着变速操作部件51和拨链器60。
如图11所示,在成对的左右各自的箱20L、20R上,在其上方位置,设置向内方突出的轴毂部20L1、20R1,从该图中可以理解,这些轴毂部20L1、20R1由于两者的箱20L、20R的宽度不同,所以其突出长度各异,宽度宽的右方箱20R侧的轴毂部20R1具有突出长度长的贯通孔20R2,宽度窄的左方箱20L侧的轴毂部20L1具有其突出长度短的盲孔20L2,在该盲孔20L2上切有阴螺纹。
在组装合体左右箱20L、20R时,两轴毂部20L1、20R1在同一轴线上相互相对,两轴毂部20L1、20R1的突出端部为接触的状态,通过将插通(嵌合)于右方箱20R侧的轴毂部20R1的贯通孔20R2的紧固螺栓Bo拧入到左方箱20L侧轴毂部20L1的盲孔20L2的阴螺纹,而使左右两箱20L、20R相互牢固地紧固一体化。
在上述其前端相互接触的轴毂部20L1、20R1的外周部,嵌合着空心筒状的拨链器轴61,在该筒状的拨链器轴61上,在其左方轴端突出部61a上具有孔部61b,防松销61A插入到该孔部61b和形成于左方箱20L的轴毂部20L1的基部上的孔部20L3之间,据此,拨链器轴61相对于箱20L,被安装在正确的位置,相对于两轴毂部20L、20R的外周部被嵌合支撑。
这样,如图9~12所示,在筒状的拨链器轴61的外周部安装有拨链器60,为此,在该轴61的外周部,设置2个具有平行的轴线Y的并列构造的隆起部61c,在该隆起部61c上分别开设有孔61d(参照图12等),该孔61d用于插入实质上向拨链器轴61上安装该拨链器60的拨链器臂部62安装用支撑轴62a,开设在该成对的隆起部61c上的孔61d相互平行,并且,该孔61d具有以规定的角度,在相对于上述筒状的拨链器轴61的轴线X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轴线Y。
拨链器60如图9、10、13等所示,具有臂部62,该臂部62具有1对呈类似H字的板形状的拨链器臂62A、62B,该臂部62其各臂62A、62B的前端分别转动支撑在拨链器主体63的成对的支撑轴63a上,据此,2个臂62A、62B以形成平行连杆的形式被装入,拨链器60通过该臂部62被安装在筒状的拨链器轴61上。
该成对的拨链器臂部62向拨链器轴61的安装,是通过将各拨链器臂62A、62B的其呈两叉状的基部62A1、62B1(参照图10(a))安装在分别从其两侧夹住上述成对的拨链器轴61的隆起部61c的位置,使支撑轴62a插通上述隆起部61c的开孔61d(参照图10、12等)进行的,通过该安装,形成上述平行连杆的拨链器臂部62以2个支撑轴62a为支点,可转动地被支撑,该2个支撑轴62a相对于拨链器轴61,以规定角度交叉。
然后,在形成平行连杆的拨链器臂部62的一方的拨链器臂62A的基部62A1的支撑轴62a,和另一方的拨链器臂62B前端的拨链器主体63的支撑轴63a之间,设置压缩弹簧62b(参照图10c)。
该压缩弹簧62b在作为变速用缆索C的内缆索的操作拉线52为松弛状态时,进行使成对的拨链器臂62A、62B相互拉近的作用,在没有进行变速操作的上述变速用拉线52的松弛状态中,2个拨链器臂62A、62B被保持在图10的(c)所示的状态,其意义是,该状态被定位成作为拨链器臂62A、62B的初期状态,拨链器臂部62处于该状态时,图3、5等所示的变速机构M1的变速链条48被保持在挂在最快的链轮47上的状态。
作为变速用缆索C的内缆索的操作拉线52如图9、13等所示,其一端被安装在拨链器臂部62的一方的臂62B侧端部的外方突出部62B2上,因此,在该外方突出部62B2上,设置操作拉线52的安装孔62B3。
操作拉线52向上述臂62B侧端部外方突出部62B2的安装是通过将拉线52的一端插入固定在设置于该突出部62B2上的上述安装孔62B3而进行的,该孔62B3为贯通孔,具有大径部62B4和小径部62B5,在该孔62B3的侧部设置有狭缝状的切槽62B6。
另一方面,在操作拉线52的一端上,设置大径的膨大部52a,该膨大部52a为了将拉线52固定在安装孔62B3上,而比拉线52的直径大,拉线52沿着狭缝状的切槽62B6,从上述孔62B3的侧面插入到该孔62B3内,通过强力牵引从孔62B3的小径部62B5被导出的拉线导出部52b,其膨大部52a被压入嵌合到该孔62B3的大径部62B4,并且,与安装孔62B3的大径部62B4和小径部62B5的阶梯部62B7接触,并被卡定,据此,操作拉线52其一端被安装在成对的拨链器臂部62的一方的臂62B的侧端部。
这样,通过从作为臂62B侧端部的拉线安装部的外方突出部62B2的安装孔62B3被导出的操作拉线52的导出部52b在拨链器轴61的操作缆索C的外缆索53的安装孔61e中,插通到该外缆索53内,变速用缆索C如图1、2所示,从在变速器箱20的左方箱20L的前上方开口的贯通孔20L1,向手柄部的变速操作机构部50延长,作为该缆索C的另一端的延长端被安装在变速操作机构部50上,作为该缆索C的内缆索的操作拉线52通过未图示出的装置,安装在该机构50的变速操作部件51上。
变速用缆索C向该变速操作机构部50的延长,如图1、2所示,是在从上述安装孔62B3开始沿车体的前方在大致直线的状态下延长,谋求变速用缆索C的缩短,保障作为该缆索C的内缆索的操作拉线52在该缆索C内的顺畅的动作,谋求降低变速操作负载。
而且,通过在变速操作中的该缆索C的操作拉线52的牵引,由形成平行连杆的成对的拨链器62A、62B构成的臂部62一面抵抗压缩弹簧62b的压缩力,竖立状变形,一面以上述2个支撑轴62a为其旋转支点旋转,另外,通过变速操作中的变速用缆索C的操作拉线52的松弛,形成平行连杆的拨链器臂部62一面通过压缩弹簧62b的压缩力而倒伏状变形,一面以上述2个支撑轴62a为其旋转支点旋转,拨链器臂部62被移动返回到如图10(c)所示的初期状态。
如图9、10所示,在形成平行连杆的拨链器臂部62的前端上,通过一对支撑轴63a,可转动地安装着拨链器主体63的基端63b,拨链器主体63具有遍及其单侧的呈大致扁平圆筒部的形状,在其内部具有弹簧保持器部63f,该弹簧保持器部63f收纳有2个以包围中心轴毂部63c方式,配置为同心状且相互向同方向卷绕的直径大的扭力螺旋弹簧63d和直径小的扭力螺旋弹簧63e。
这样,与该弹簧保持器部63f相对的臂部件64在与该拨链器主体63的基端63b邻接的位置,即,在拨链器主体63被安装在拨链器臂部62前端的安装邻接位置,其基端64b被支撑销64a可转动地支撑,并延长,在该臂部件64和拨链器主体63的弹簧保持器部63f相对的空间中,已经记述过的引导滑轮65通过支撑轴65a可旋转地被枢轴支撑。
通过引导滑轮65在上述相对空间的可旋转的支撑轴65a进行的枢轴支撑是通过支撑轴65a进行的,该支撑轴65a插通于在拨链器主体63和臂部件64的各自的相对面上形成的贯通孔63g、64c(参照图10),引导滑轮65由轴承65c支撑,该轴承65c夹着嵌合在该支撑轴65a上的套筒65b。
这样,在特征上,参照图9、10、14等,即可理解,上述支撑轴65a其轴线Z被设置为与上述拨链器轴61的轴线X平行(参照图9、10),该构造保障了缠挂在引导滑轮65上的变速链条48维持恰当的状态。
通过上述支撑轴65a进行的对引导滑轮65的可旋转的枢轴支撑,象上述那样,是通过夹着套筒65b的轴承65c进行的支撑,如图10所示,在该套筒65b上,在其外周部两端形成环状阶梯部65b1、65b2,在该成对的阶梯部上,分别可摆动地支撑着由一对板状臂72A、72B构成的张紧器臂部72的各自的基部72A1、72B1。
由一对张紧器臂72A、72B构成的张紧器臂部72具有下述的构造,即,各臂72A、72B分别从上述基部72A1、72B1使其板面相互相对,并以规定的长度延长,在该成对的臂前端附近的各自的相对的面上,形成具有贯通孔72A2、72B2的轴毂部72A3、72B3。
在张紧器臂72A、72B的前端附近的位置,通过插通于这些轴毂部72A3、72B3的贯通孔72A2、72B2的支撑轴72a,通过轴承72b,张紧器滑轮71可转动地被支撑在该轴毂部之间。
这样,张紧器臂部72的前端成为两张紧器臂72A、72B通过上述支撑轴72a被相互固定为一体的构造。
如图9所示,在与张紧器臂部72的一对张紧器臂内的拨链器主体63的弹簧保持器部63f接近的臂72A上,设置从与该保持器相对的面向该保持器部63f突出的突出片72a1,该突出片72a1的突出端达到保持器部63f的内部。
而且,在该突出片72a1的突出端上卡定着被收纳在弹簧保持器部63f内的2个扭力螺旋弹簧63d、63e中的外侧的弹簧63d的一端63d1,该弹簧63d的另一端63d2卡定在从该保持器63f的内周面向外周面穿过的切槽上,该弹簧63d向张紧器臂部72施加使其向图6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
另外,内侧的弹簧63e是向与上述外侧的弹簧63d相同的方向卷绕的扭力螺旋弹簧,虽没有明确地图示出,但其一端卡定在张紧器臂72A的基部附近的臂侧部,另一端卡定在形成于保持器63f的中间环状加强筋63f1(参照图9)上的切槽,该弹簧向与上述外侧的弹簧63d的同方向,向张紧器臂部72施加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这些2个弹簧63d、63e协动,这些弹簧的弹力施加相对于张紧器臂部72向逆时针方向摆动的反作用力。
而且,张紧器臂部72形成为,通过以其前端可以转动地枢轴支撑在支撑轴72a上的张紧器滑轮71,对被缠挂在该滑轮71上的变速链条48,能够施加通过上述扭力螺旋弹簧63d、63e的弹力产生的恰当的张力,即,该变速链条48具有以下的缠挂构造:在图6中顺时针旋转地被缠挂在驱动链轮31上,该驱动链轮31通过单向离合器42和滑动机构S被枢轴支撑在曲轴12上,接着,被顺时针旋转地缠挂在张紧器滑轮71上,被逆时针旋转地缠挂在穿过枢轴8和引导滑轮65之间的引导滑轮65上,接着,被缠挂在变速链轮部40的链轮上。
拨链器60具有上述的安装构造,拨链器60在拨链器轴61上,具有拨链器臂部62,该拨链器臂部62作为通过其隆起部61c的支撑轴62a而被支撑的平行连杆而形成,拨链器60接受因操作拉线52的牵引和松弛而产生的作用力,该操作拉线52为与变速操作部件51所进行的变速操作相应的变速用缆索C的内缆索,作为平行连杆而形成的拨链器臂部62通过压缩弹簧62b的压缩力,或抵抗该压缩力而被旋转,为了挂换在多级变速链轮41~47中的变速链条48而进行摆动。
作为该平行连杆而形成的拨链器臂部62的旋转,是将在拨链器轴61上具有的以规定的角度交叉的轴线Y的2个平行的支撑轴62a作为其旋转支点而进行的,在该臂部62旋转时,该臂部62前端的拨链器主体63以支撑轴63a为支点,与该臂部62相对旋转,不受臂部62的旋转移动的影响,而维持图1所示的假想线的位置,不会改变以其支点63a为旋转支点的其自身的转动角度,据此,防止伴随着以变速操作时为主的拨链器臂部62的旋转、摆动的引导滑轮65的旋转变动,挂在该引导滑轮65上的变速链条48的不规则的旋转变动。
这样,通过拨链器臂部62以上述支撑轴62a为旋转支点的旋转,通过支撑轴65a被安装在拨链器主体63上的引导滑轮65如图3、4、5、6等所示,例如,从多级变速链轮部40的最小外径的变速链轮47朝向最大外径的变速链轮41,或是从最大外径的变速链轮41朝向最小外径的变速链轮47移动(参照实线位置和假想线位置),通过该引导滑轮65的移动,进行变速链条48向在后述的变速机构M1的多级变速中的所需的变速链轮的挂换。
引导滑轮65伴随着作为平行连杆而形成的拨链器臂部62的旋转的移动范围为从第1位置到第2位置的范围,该第1位置为上述拨链器臂部62在压缩弹簧62b的作用下,与作为其初期状态的位置的图6中的输出轴15最接近的由实线表示的位置;该第2位置为离该轴15最远的由假想线表示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在从该实线表示的第1位置到假想线表示的第2位置的移动期间,进行从作为最高速的第7速到作为最低速的第1速的变速转换。即,进行变速链条48从在变速多级链轮部40中的最小外径的链轮47向最大外径的链轮41的挂换。
伴随着引导滑轮65的移动,该引导滑轮65的移动用于使该变速链条48向各级变速链轮的挂换,张紧器70受到因变速链条48的张力变化而产生的推压力,据此,张紧器臂部72以引导滑轮65的支撑轴65a为转动支点旋转,从图6中实线表示的作为初期位置的第1位置向假想线表示的第2位置移动。
这样,张紧器臂部72在其移动位置,即,在上述实线表示的第1位置,以及假想线表示的第2位置,再有,在这些的移动中间位置,可以总是通过被收纳在弹簧保持器部63f的扭力螺旋弹簧63d、63e的作用,对变速链条48施加大小合适的张力,防止变速链条48的松弛。
本实施例的拨链器60的构造及其安装构造如上所述。
但是,图6中的80是变速链条48的排列机构。因此,对于该变速链条48的排列机构80简单地加以说明。
在图6中,在变速链条48的经路上设置使变速链条48排列的链条引导部件81,该变速链条48被缠挂在变速链轮部40的链条48卷出侧和上述驱动链轮31的链条48的卷入侧之间。
图15是为了表示上述变速链轮部40和驱动链轮31及链条引导部件81的相互位置关系,而仅仅表示出与箱20内的变速链条48的排列相关的部件的右侧视图,图16(a)是上述链条引导部件81的侧视图,图16(b)是链条引导部件81的俯视图。上述链条引导部件81是合成树脂制,由设置在链条经路的上侧的上侧引导部82、设置链条经路的下侧的下侧引导部83、以及连结上述两引导部的上下连结部84构成。
上侧引导部82是变速链条48的上方移动限制部件,下侧引导部83是变速链条48的下方移动限制部件,通过上下连结部84,上述两部件被一体化为1个零件。在上下连结部84上,设置2个螺栓孔85,如图16(b)所示,链条引导部件81通过插通于该螺栓孔85的螺栓88,被固定在箱20L的左加强部件22L上。
链条引导部件81如图6以及图1 5、16所示,被配置在变速链轮部40和驱动链轮31的中间,侧视为,上述上侧引导部82被设置在与多级的变速链轮部40重合的位置。
上下的引导部82、83的变速链条流通侧表面在从变速链条48的移动方向看时为平行,形成为具有可以使变速链条48通过上下侧引导部件82、83之间的足够的宽度。
如图16(b)所示,上侧引导部82的变速链轮部40侧的前端形成为斜的梳齿状部86。该各梳齿插入各变速链轮41~47的齿前的间隙,在变速链条48进行挂换时,变速链条48从与变速链条48啮合的变速链轮41~47中的任意一个上切实地离开,变速链条48向驱动链轮31的方向回送。
如图16(a)所示,在链条引导部件81的驱动链轮31侧,设置有较窄地限制所通过的变速链条48的上下位置的喉部87。这是使变速链条48的通路的上下宽度狭窄的部分。
接着,就在本实施例中所装备的后轮驱动链条18的张力调整机构加以说明。
如图17所示,具有用于调节后轮驱动链条18的伸展的链条张力调整机构90,该链条18的张力调整机构90设置在突出片2A上,该突出片2A形成为从与后轮驱动链条18的驱动行驶路径邻接的主车架2的后部2a向后方突出,在该突出片2A上形成长孔2B。
这样,设置有辊保持体91,该辊保持体91具有切有螺纹的头部91a和从该头部91a开始延伸的一对板状夹持片91b、91c,在该辊保持体91的一对板状夹持片91b、91c中的一方91b上设置开口91b1,实质上作为支撑辊92的轴的紧固螺栓93贯通该开口91b1,另外,在另一方91c上,设置为了该紧固螺栓93而切有阴螺纹的轴毂部91c1。
辊保持体91使用其一对板状夹持片91b、91c,从包括上述突出片2A的长孔2B的该长孔周边部两侧被夹持,从该一方的夹持片91b的开口91b1插入紧固螺栓93,该螺栓93通过长孔2B,螺入紧固到另一方夹持片91c的轴毂部91c1的螺纹孔,据此,被保持在该突出片2A上。
在从板状夹持片91c的上述轴毂部91c1的螺纹孔突出的紧固螺栓93的延伸轴部上,通过轴承94,可旋转地支撑着辊92,再有,在上述辊保持体91的头部91a上,设置具有槽状构造部并且具有腿部95a的按压部件95,该槽状构造部被折曲为以夹入的方式覆盖该头部91a的コ字状;该腿部95a其宽度方向两端与突出片2A接触,并被固定,在该按压部件95的顶部,开设有调节螺栓96贯通的自由尺寸孔95b。
因此,在进行后轮驱动链条18的张力调整时,实质上作为支撑辊92的轴的紧固螺栓93松弛,使从按压部件95的自由尺寸孔95b插入并被螺入辊保持体91的头部91a的螺纹孔的调节螺栓96在左右方向转动,据此,辊保持体91沿突出片2A的长孔2B上下移动,对辊92进行相对于链条18的接触状况进行调整,若对链条18进行了适当的张力调整,则只要再次拧紧紧固螺栓93,相对于突出片2A固定辊保持体91即可。
另外,辊92具有图18所示那样的构造。
即,在铝合金等的金属或硬质树脂等制的辊主体92A的外周部上,具有作为链条接触部的环状部92A1,和设置在该环状部92A1的图示中的左方端部上的防止链条脱离的环状凸缘部92A2,及设置在该环状部92A1的图示中的右方端部的环状的小的突出部92A3,在该凸缘部92A2和小的突出部92A3之间的环状部92A1上,嵌合固定有由硬质橡胶等构成的环状的链条接触部件92a。另外,具有在辊主体92A的内周部,设置凹部92A4,在该凹部92A4内嵌合固定有轴承94的构造。
在这里,对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通过驾驶自行车B的人对踏板13a的踩踏,曲轴12向正转方向P旋转(参照图1),该旋转从曲轴12传递到驱动链轮31,通过变速链条48,传递到变速机构M1。在变速机构M1中,通过驾驶自行车B的人进行的变速操作,选择所需的变速链轮,被该链轮变速的旋转经过输出轴15、后轮驱动链轮16、进而是后轮驱动链条18、后轮从动链轮17,向后轮Wr传递,该后轮Wr旋转,以驾驶自行车B的人所需的速度行驶。
这样,在上述变速机构M1中的变速是通过下述的操作进行的。
即,通过具有拨链器臂部62的拨链器60,该拨链器臂部62位于图6和图3至图5中的作为实线表示位置的初期位置,即位于第1位置,从一群变速链轮41~47中作为作动链轮而选择变速链轮47,在该状态下,即在作为变速位置而选择7速位置的状态下,若驾驶自行车B的人蹬踏板13a向前进方向P旋转曲轴12,则通过该曲轴12的旋转,借助单向离合器32以及滑动机构S向前进方向P旋转驱动驱动链轮31。
通过向前进方向P旋转驱动的驱动链轮31,借助变速链条48,变速链轮47、输出轴15以及后轮驱动链轮16以高速侧的最大变速比旋转驱动,该高速侧的最大变速比由两链轮31、47决定。
被驾驶自行车B的人旋转驱动的曲轴12的动力,通过驱动链轮31、变速链条48以及变速链轮47被传递到输出轴15,输出轴15的动力通过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传递到后轮Wr,自行车B在第7速位置行驶。
若为了通过拨链器60,从处于上述第7速位置的状态转换变速位置,而操作变速操作部件51,作为动作链轮,选择更低速侧的变速链轮,例如变速链轮41,则通过作为变速用缆索C的内缆索的操作拉线52的牵引力,由平行连杆构成的拨链器臂部62被旋转,以2个支撑轴62a作为其旋转支点,并且抵抗压缩弹簧62b的弹力而被竖起,该2个支撑轴62a设置在相对于拨链器轴61的轴线X方向,以规定角度交叉并且成对的隆起部61c上。
由平行连杆构成的拨链器臂部62通过其旋转,从作为实线表示位置的初期位置向作为假想线表示位置的位置移动,伴随着该拨链器臂部62的移动,该臂前端的引导滑轮65从实线表示的初期位置,即上述第7速位置向假想线表示位置,即上述的第1速位置移动。这样,在该引导滑轮65的移动的过程中,变速链条48与引导滑轮65一同,从变速链轮47依次经过途中的变速链轮46~42,挂换到变速链轮41,该链轮41通过变速链条48,与驱动链轮31驱动连结。
即,拨链器臂部62的前端的引导滑轮65,从图6以及图3至图5中的实线表示的位置向假想线表示的变速位置移动,在该引导滑轮65的假想线表示位置,变速链条48被挂换到最低速侧的链轮41上,作为第1速位置,自行车B以最低速度,即第1速的速度行驶。
这样,与用于上述引导滑轮65的变速链条48的挂换而进行的移动相伴的该链条48的移动,可以使该链条48的张力作用于驱动链轮31。一方的驱动链轮31如图3至图5等所示,可以通过滑动机构S向曲轴12的轴线方向移动,该驱动链轮31通过上述变速链条48的张力,具体地说是通过曲轴12的轴线方向的分力,在曲轴12的轴线方向移动,向图3至图5等中的假想线表示位置移动。
另外,通过变速链条48伴随着引导滑轮65的上述移动的挂换移动而产生的该链条48的张力,作用于张紧器滑轮71,使张紧器臂部72以引导滑轮65的支撑轴65a为转动支点,抵抗作为张紧器弹簧的扭力弹簧65d、65e的弹力而转动,被枢轴支撑在该臂部72前端的张紧器滑轮71从作为其初期位置的实线表示位置向假想线表示位置移动。
这样,张紧器滑轮71在其移动位置,所占据的位置为通过张紧器弹簧65d、65e向变速链条48施加大小适当的张力的位置(参照图6的假想线)。
另一方面,变速操作部件51被操作,作为变速用线缆C的内缆索的操作拉线52被放松,若作为作动链轮,选择比变速链轮41更高速侧的变速链轮42~47中的任意一个,则由平行连杆构成的拨链器臂部62通过压缩弹簧62b的弹力,向返回朝着上述初期位置的方向移动,该压缩弹簧62b弹压该平行连杆,使其返回到初期状态。
这样,通过引导滑轮65伴随着该拨链器臂部62的移动的移动,该引导滑轮65选择高速侧的变速链轮42~47内的所需的一个,伴随着该选择,变速链条48被挂换到上述所选择的高速侧的所需的变速链轮上。
在上述从低速侧向高速侧的变速转换操作中,也是在变速链条48伴随着拨链器臂部62的移动的引导滑轮65的移动而产生的张力作用下,通过该变速链条48被支撑在曲轴12上的驱动链轮31,如图3至图5所示,借助滑动机构S在曲轴12的轴线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到曲轴12的轴线方向的新的变速位置,即,与挂有上述变速链条48的所需的变速链轮相对应的位置,自行车B以在该新的变速位置上所需的变速比行驶。
总而言之,在转换变速位置时,若变速操作部件51被操作,则通过变速用缆索C,拨链器臂部62、引导滑轮65、张紧器滑轮71向所需的变速位置移动,通过拨链器60,从一群变速链轮41~47中选择一个变速链轮,将变速链条48挂到该被选择的变速链轮上。
这样,通过该变速链条48挂换时的链条张力,曲轴12的轴上的驱动链轮31沿该曲轴12,移动到与上述被选择的变速链轮相对应的位置,据此,实现没有扭曲而被排列在恰当的位置上的变速链条48所进行的对变速链轮和曲轴12上的驱动链轮31的驱动连结。
由于本实施例是上述那样的构成,产生上述的作用,所以发挥了下述的特有效果。
因为在同一个轴线上,具有向左右的变速器箱20L、20R的各自的内侧突出的轴毂部20L1、20R1,在左右的轴毂部20L1、20R1上支撑着变速器的拨链器轴61,由于可以双臂支撑拨链器轴61,所以提高了拨链器轴61的安装刚性,使该轴61的安装极其稳定,另外,因为不需要使拨链器轴61过粗,所以可以谋求该轴61的轻量化,可以谋求拨链器轴61的安装构造部其自身的小型轻量化。
另外,因为强化了拨链器轴61的安装构造部的刚性,由于在变速操作中的偏荷载作用时,也可以维持拨链器轴61的稳定状态,所以作为其结果,可以谋求提高在变速操作中的操作性。再有,因为兼用左右变速器箱20L、20R的连结部和拨链器轴61的支撑部,所以可以谋求箱构造的简洁化。
因为在左右轴毂部20L1、20R1的各自的内部设置孔部20L2、20R2,连结左右变速器箱20L、20R的紧固螺栓Bo嵌合到上述孔部20L2、20R2上,所以通过与左右的轴毂部20L1、20R1的孔部20L2、20R2嵌合的紧固螺栓Bo,借助该轴毂部20L1、20R1,将左右箱20L、20R相互牢固地连结,同时,将拨链器轴61支撑在被牢固地连结的两轴毂部20L1、20R1上,因此而提高了该轴61的支撑部的刚性,无论是否为单纯的支撑构造,拨链器轴61的支撑都极其牢固稳定。
拨链器轴61在其轴端突出部61a上具有孔部61b,由于通过插入到该孔部61b的防松销61A,确定了相对于其变速器箱20L的安装位置,所以提高了其安装精度,安装时的定位也极其容易。另外,因为紧固螺栓Bo配置在变速器箱20的宽度的内方侧,所以在该箱20的宽度方向不会突出。
拨链器臂部62是由平行连杆结构的一对臂62A、62B构成的,该臂通过支撑轴62a可旋转地被支撑,被安装在该拨链器轴61上,该支撑轴62a其轴线Y相对于拨链器轴61的轴线X,以规定的角度交叉,通过与变速操作时的变速用缆索C的操作拉线52的牵引,松弛而产生的该臂部62的旋转相伴的引导滑轮65的移动,选择所需的变速链轮,进行变速链条48的挂换,因为是这样的构造,所以通过该安装构造,可以正确且切实地引导拨链器60,保障用于变速的该拨链器60的圆滑的移动。
另外,拨链器60向拨链器轴61的安装,是通过拨链器臂部62进行的,而且,用于该拨链器60的移动的动作也简单,该拨链器臂部62为上述那样由平行连杆结构的一对臂62A、62B构成的单纯的构造,据此,由于基本不会有因其动作时的摩擦力等而产生的机械动作损失,所以可以谋求大幅降低变速用缆索C的操作拉线52产生的操作力,使以较小的操作力进行顺畅的变速操作成为可能。
因为安装在拨链器臂部62的前端部上的引导滑轮65,其支撑轴65a与拨链器臂轴61平行,所以对链条48的诱导,可以顺畅且正确且切实地进行,该对链条48的诱导用于在变速操作时的变速链条48的挂换移动。
因为作为变速用缆索C的内缆索的操作拉线52被安装在安装部,该安装部形成于拨链器臂部62的一方的臂62B的侧端部的外方突出部62B2上,拉线52从在该突出部62B2上开口的安装孔62B3的侧部切槽62B6被插入,通过从该安装孔62B3导出的拉线部分52b被强力牵引,由于拉线端部的膨大部52a与该孔的阶梯部接触,被安装在上述拨链器臂62B的外方突出部62B2上,所以该安装极其容易,用于该安装的作业性极其良好。
另外,因为从拨链器臂62B的侧端部的操作拉线安装孔62B3导出的拉线导出部52b朝向车身的大致前上方一直延伸,通过在拨链器轴61的外缆索53的安装孔61e中,插通到该外缆索53内,由于变速用缆索C从变速器箱20L上部的贯通孔20L1朝向手柄部的变速操作机构部50大致直线地延长,所以可以大幅缩短变速用缆索C的长度,另外,因为该缆索C没有形成强行地弯曲的曲线部,所以作为其内缆索的操作拉线52和外缆索53之间几乎没有摩擦,保障了操作拉线52的顺畅的动作,大幅减轻了在操作拉线52中的变速操作负载。
因为作为自行车B的车架F的构造,采用了通过下管4,将主车架2和车架下舌3的各自的下方端部相互连结的构造,所以车架F其刚性得到强化,另外,因为支撑在车架F上的变速器箱20在被主车架2、车架下舌3以及下管4包围的构造部中,是通过主车架2后部的下方端部和下管4安装支撑,所以其安装呈牢固且稳定的状态。
由于搭载有关本发明的变速器的自行车B,是通过在林道等设置有高速角或跳跃区的未铺设的赛道上下降,来比赛时间的竞技中使用的速降用自行车,所以在自行车B的急转弯行驶时,在驱动链轮部30和变速链轮部40上缠挂的变速链条48受到与自行车B的转弯方向相反方向的离心力而摆动,存在从驱动链轮部30的驱动链轮31的齿上脱开的可能性,另外,由于行驶时的路面的凹凸,自行车B上下剧烈振动,所以存在变速链条48从驱动链轮31上脱落的可能性。
但是,上述那样的变速链条48的脱落可以通过在图3至图5等所示的驱动链轮31的外周部两侧设置的链条引导器37来予以防止。
在自行车B的行驶中,在驾驶自行车B的人使曲轴12反转或停止时,自行车B惯性行驶,另外,特别是若在倾斜地面上下降时,则自行车B连续行驶,后轮Wr连续旋转,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后轮Wr的轮毂Wr1和从动链轮17之间存在O型环等的摩擦部件,通过该摩擦部件,后轮轮毂Wr1和从动链轮17相互摩擦结合。
因此,在自行车B惯性行驶时,后轮Wr的旋转从该后轮Wr传递到后轮从动链轮17、后轮驱动链条18、后轮驱动链轮16、进而是输出轴15、变速链轮部40、变速链条48,因为即使在惯性行驶中,变速链条48也是积极地旋转,所以链条48的挂换容易,可以容易地进行惯性行驶时的变速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具有图15、16所示的链条排列机构80,所以在链条引导部件81的变速链轮部40的一侧,松弛的变速链条48在喉部87被排列为一条直线状,被顺畅地诱导至驱动链轮31。
因为设置有链条引导部件81,所以在惯性行驶时的驱动链轮31被动旋转时,变速链条48不管是否受到链条张紧器70的张紧器弹簧产生的张力,在行驶路面上有零星的波纹,或者驾驶自行车B的人停止大力踩踏踏板时等,虽可以想到产生不能确保链条48顺畅的移动的状况,但可以未然地切实地阻止这样的情况的产生。
如图15所示,变速链条48从变速链轮部40的下侧的卷出侧被推入驱动链轮31的卷入侧挠曲或者松弛,因而存在啮合到驱动链轮31的卷入侧,无法平顺地进行进入的情况,但由于链条引导部件81的变速链轮部40一侧松弛的变速链条48在喉部87被排列为一条直线状,所以该链条48可以平顺地被导入驱动链轮31并缠挂在其上(也参照图16)。
因为链条引导部件81如图15、16所示,配置在变速链轮部40和驱动链轮31中间,上下引导部82、83的链条流通侧表面从变速链条48的移动方向看时为平行,形成为具有足够的宽度,所以据此,在变速链条48挂换时,即使该变速链条48在输出轴轴线方向移动,也可以顺畅地引导变速链条48。
因为上侧引导部82的变速链轮部40侧的前端,形成倾斜的梳齿状部86,所以各梳齿插入到变速链轮41~47的重叠的间隙,即使在变速链条48挂换时,也切实地限制变速链条48的上方移动,可以使变速链条48顺畅地向驱动链轮31的方向回送。
由于在链条引导部件81的驱动链轮31侧形成喉部87,该喉部87较小地限制所通过的变速链条48的上下位置,所以从喉部87送出的变速链条48,可以到达与驱动链轮31的齿尖位置为切线的状态。
再有,因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图17所示的调整后轮驱动链条18的张力的张力调整机构90,所以可以恰当地调整由于后轮驱动链条18的伸展而产生的松弛,保障平顺的链条驱动。这样,因为该链条张力调整机构90设置在主车架2后部的下方部的与后轮驱动链条18的行驶路径邻接的位置上,由于可以确保充足的作业空间,所以用于其调整的作业可容易地进行,其作业性良好。
另外,链条张力调整机构90其构造单纯,因为用于调整链条18的张力的作业仅仅通过拧松紧固螺栓93,转动调节螺栓96即可简单地进行,所以不论是否为单纯的构造,都可以极其有效地进行迅速且切实的链条的调整作业。

Claims (3)

1.一种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是将拨链器式变速器固定在车体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变速器配置在左右分割的变速器箱的内部,在同一个轴线上、且沿着水平方向具有从上述左右的变速器箱分别向上述变速器箱内侧突出的轴毂部,在上述左右的轴毂部上支撑着上述变速器的拨链器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左右的轴毂部内部设置孔部,通过嵌合在上述孔部的连结部件,连结上述左右的变速器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拨链器轴被配置在距多个车架部件大致相等的距离,该多个车架部件侧视为从上述车体的头管开始向后下方延伸。
CNB2005100055819A 2004-02-10 2005-01-19 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48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68101A JP4413657B2 (ja) 2004-02-10 2004-02-10 自転車用変速機構造
JP2004068101 2004-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4269A CN1654269A (zh) 2005-08-17
CN100364852C true CN100364852C (zh) 2008-01-30

Family

ID=34698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558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4852C (zh) 2004-02-10 2005-01-19 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44498B2 (zh)
EP (1) EP1564126B1 (zh)
JP (1) JP4413657B2 (zh)
CN (1) CN100364852C (zh)
DE (1) DE602005000051T2 (zh)
TW (1) TWI246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66725B (en) * 2004-08-27 2006-11-21 Honda Motor Co Ltd Gear-shifting apparatus, and bicycle incorporating same
JP4219311B2 (ja) 2004-08-27 2009-0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JP4353877B2 (ja) * 2004-09-30 2009-10-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US8277346B2 (en) * 2006-02-28 2012-10-02 Shimano, Inc. Low profile rear derailleur
US8012052B2 (en) * 2006-02-28 2011-09-06 Shimano, Inc. Low profile rear derailleur with cable guide
US20070202978A1 (en) * 2006-02-28 2007-08-30 Shimano, Inc. Low profile rear derailleur
US8025598B2 (en) * 2006-10-24 2011-09-27 Shimano, Inc. Low profile rear derailleur with a chain receiving space
WO2013072948A1 (ja) * 2011-11-14 2013-05-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ポンプ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並びにポンプの製造方法
CN202728494U (zh) * 2012-08-13 2013-02-13 栗运岭 一种用于自行车增力装置的箱体
TWI508895B (zh) * 2012-10-11 2015-11-21 Pacific Cycles Inc Bicycle chain bracing device
US10011325B2 (en) * 2014-12-10 2018-07-03 Yeti Cycling, Llc Linear derailleur mechanism
US9623932B2 (en) * 2014-12-10 2017-04-18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US9623931B2 (en) * 2015-03-06 2017-04-18 Shimano Inc. Bicycl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9789928B2 (en) * 2015-03-06 2017-10-17 Shimano Inc. Bicycl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DE102015016263A1 (de) 2015-12-15 2017-06-22 Sram Deutschland Gmbh Kettenring
US9809276B2 (en) * 2016-02-29 2017-11-07 Shimano Inc. Electric bicycle derailleur control system
US10316951B2 (en) 2016-07-13 2019-06-11 Shimano Inc. Bicycle drive unit
US10435112B2 (en) * 2017-04-07 2019-10-08 Shimano Inc. Bicycle drive train
EP3533701B1 (de) * 2018-02-28 2021-01-20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rad-ritzelanordnung mit zwei einstückigen zur gemeinsamen drehung miteinander verbundenen teilanordnungen
US11661138B2 (en) * 2019-01-07 2023-05-30 Shimano Inc. Drive train and sprocket arrangement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986A (ja) * 1982-06-25 1984-01-09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外装変速機の伝動チエ−ンテンシヨン調節装置
US5167591A (en) * 1988-05-06 1992-12-01 Ben Cowan Variable speed transmission
WO2001015963A1 (de) * 1999-09-01 2001-03-08 Karlheinz Nicolai Fahrrad mit hinterradschwinge
EP1366978A1 (en) * 2002-05-31 2003-12-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for bicycles
CN1532114A (zh) * 2003-03-26 2004-09-29 ���\�й�ҵ��ʽ���� 自行车用变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6394A (en) * 1978-12-13 1983-03-15 Lapeyre Fernand S Manually operable multi-speed bicycle transmission
JPS5924625Y2 (ja) * 1979-04-23 1984-07-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デイレ−ラ−における回転部分の防塵構造
IT1211170B (it) * 1987-07-02 1989-10-06 Campagnolo Spa Deragliatore posteriore per cambi di velocita di biciclette
IT1211172B (it) * 1987-07-02 1989-10-06 Campagnolo Spa Deragliatore posteriore per cambi di velocita di biciclette
JP3376596B2 (ja) 1992-02-21 2003-02-10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歩行型芝刈機の変速伝動装置
US5404768A (en) * 1993-04-15 1995-04-11 Hwang; Tan J. Speed changing arrangement for the bicycle
DE9316748U1 (de) * 1993-11-03 1994-03-31 Metzinger Arnold Fahrrad mit Gangschaltung
US5611556A (en) * 1995-05-08 1997-03-18 Davidow; Robert P. Speed change mechanism
US5873590A (en) * 1996-02-19 1999-02-23 Exedy Corporation Bicycle
US6042495A (en) * 1997-12-24 2000-03-28 Patterson; Richard A. Hydraulically-operated bicycle shifting and braking systems
NL1015777C2 (nl) * 2000-07-21 2002-01-22 Der Linde Freddy Van Versnellingsinrichting voor een fiets, geschikt voor inbouw nabij een trapas.
US6726587B2 (en) * 2001-10-19 2004-04-27 Shimano, Inc. Adjustable bicycle derailleu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986A (ja) * 1982-06-25 1984-01-09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外装変速機の伝動チエ−ンテンシヨン調節装置
US4552546A (en) * 1982-06-25 1985-11-12 Ryobi Lt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tension of a transmission chain in an externally mounted speed changer for a bicycle
US5167591A (en) * 1988-05-06 1992-12-01 Ben Cowan Variable speed transmission
WO2001015963A1 (de) * 1999-09-01 2001-03-08 Karlheinz Nicolai Fahrrad mit hinterradschwinge
EP1366978A1 (en) * 2002-05-31 2003-12-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for bicycles
CN1532114A (zh) * 2003-03-26 2004-09-29 ���\�й�ҵ��ʽ���� 自行车用变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44498B2 (en) 2010-06-29
DE602005000051D1 (de) 2006-09-07
DE602005000051T2 (de) 2006-11-30
JP4413657B2 (ja) 2010-02-10
US20050176537A1 (en) 2005-08-11
EP1564126A1 (en) 2005-08-17
JP2005225466A (ja) 2005-08-25
CN1654269A (zh) 2005-08-17
TW200526466A (en) 2005-08-16
EP1564126B1 (en) 2006-07-26
TWI246493B (en) 2006-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4852C (zh) 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
US10604212B2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with a motion resisting structure
CN100381331C (zh) 自行车用变速装置的链条定位装置
US6394921B1 (en) Cage plate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CN100354177C (zh) 自行车用变速器外壳
JP4601480B2 (ja) 自転車用変速装置
JP2016117489A (ja) 自転車のスプロケットアセンブリ
CN100381714C (zh) 变速用钢索设置结构
JPS6322784A (ja) 多速度型自転車の自動伝動装置
US6827362B2 (en) Shaft driven bicycle and transmission therefor
CN1118407C (zh) 用于自行车的拨链器
JP4176027B2 (ja) 自転車用変速装置の駆動スプロケットスライド規制構造
US10486770B2 (en) Bicycle tensioner apparatus and bicycle tensioner
US5810379A (en) Freewheeling drivetrain for tandem bicycles
JP4286681B2 (ja) 自転車用変速装置
US6013005A (en) Bicycle hub transmission with a cylindrical bolt for coupling a weight support to a hub shell
JP2005255151A (ja) 自転車用変速機ケース
AU2016345061A1 (en) A transmission system
JP4133858B2 (ja) 自転車用変速装置
US20220297793A1 (en) Sequential adjacent drive assembly for a cycle
US20220297795A1 (en) Sequential adjacent drive assembly for a cycle
US20220297790A1 (en) Sequential adjacent drive assembly for a cycle
US11999441B1 (en) Rear derailleur dampening assembly
JP2005225285A5 (zh)
JP2005225285A (ja)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ン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