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高寒生境的草本植物植株苗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通过采用营养保育袋培育具有地下根系发达的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小植株种苗,种苗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及植物生长素的叶面喷施,以及将种苗在每年5月上旬进行移栽及集约化种植。种植或补植的种苗成活率高达85%以上,栽种的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当年栽种后的8月上旬已成长为根系发达、植株丰满、枝叶茂盛的植株。
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培植植株种苗:取生长于高寒生境的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或枝条,采用通常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的组织培养技术(以下简称组培技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由顶端分生组织直接分裂的细胞发育成新植株、或通过由根中原有的原始体发育成新植株、或由愈伤组织发育成新植株、或由根穗发生的不定芽发育成新的植株;或者收集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通过催芽促进种子萌发并发育成小植株。
(2)、配制营养上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20~40%,高原草甸土10~30%,火烧土10~20%,腐熟圈肥10~20%,干马粪10~20%,蛭石或珍珠岩10~30%和过磷酸钙1~3%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为50~60%;
为了预防种苗发生病虫害,营养土基质配制后最好再按常规堆肥堆沤方式进行沤堆发酵5~7天,沤堆后顶部覆盖农用薄膜进行保温发酵。按上述方法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较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以下简称小袋):采用具有生物降解性的工业上广泛应用的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或其它一般农用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2~8:10~26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贯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3-5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放置工业上通常广泛应用的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吸水性树脂并吸水形成水凝胶(吸水性能为能吸收自身重量1000~5000倍的水,商品名为土壤保水剂,或保湿剂),在营养土基质干燥失水时可通过贯穿小袋底部的棉线毛细管缓慢释放水份调节营养保育袋内土壤含水量,确保栽种后的植株苗在冻土解冻前防止营养土干燥失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或其它一般农用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0~16:20~30cm的筒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以便于排水;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步骤(1)得到的植株种苗定植于营养保育袋的营养土基质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15~22℃,培育棚内植株种苗按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为5-8cm时,每天夜间将培育棚温度降至5-8℃维持15-25min,作为寒流刺激;每隔8-12天在叶面喷施一次植物生长素稀释液;经培育的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植株苗抗寒效果明显。
所述的培育棚一般采用高寒地区现代农业通常广泛应用于蔬菜栽培的抗风雪的玻璃大棚温室,可在玻璃大棚温室每间隔5米处设有可供开启的通风门或窗,需调节降温时可通过开启通风门或窗,使培育棚内温度降低。
(6)、经100-150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荒漠地区集约化种植。
本发明方法所涉及的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包括自然界常年生长于高寒生境中的冰川蓼(Polygonvm glaciale),细叶珠芽蓼(P.tenuifolium),珠芽蓼(P.viviparum),圆穗蓼(P.macrophyllum),雪山黄芪(Astragalus bolfourianus),无茎黄芪(A.acaulis),冷地黄芪(A.frigidus),光管黄芪(A.levitubus),白马雪山黄芪(A.craipianus),打箭炉黄芪(A.tatsienens s),云南长茎黄芪(A.yunnanensis f.elougatus),小大黄(Rheum pumilum),澜沧地灵芝(Arenaria lancangensis),藓状雪灵芝(A.bryophylla),黑心虎耳草(Saxifragamelanocentra),山地虎耳草(S.Montana),绵头雪莲花(Saussurea lanieeps)及羊矛(Festuca ovina)等植物。
本发明涉及的高寒生境地域包括海拔从3600米至4300米的高寒草甸草地。
本发明所涉及的植物生长素包括通常现代农业广泛使用的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吲哚丁酸或萘乙酸,使用浓度一般为30~70mg/kg(即1克粉剂兑加33.5~14.5升水)。
本发明方法适合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荒漠地区或裸土、洞穴上种植和补植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能有效提高栽植成活率,是快速提升草场覆盖率的新技术。按本发明方法种植或补植的种苗成活率高达85%以上,在栽种后当年霜雪覆盖之前已成长为根系发达、植株丰满、枝叶茂盛的壮苗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取珠芽蓼(P.viviparum)枝条顶端分生组织,采用常规组培技术培育成新小植株。
2、配制营养土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30%,高原草甸土20%,火烧土15%,腐熟圈肥10%,干马粪10%,蛭石14%和过磷酸钙1%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50%;营养土基质经沤堆发酵5天;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2:25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贯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约3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装满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吸水性能为吸收自身重量1000倍的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0∶26cm的筒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经组培技术获得的珠芽蓼新植株定植于营养保育袋营养土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22℃左右,培育棚内植株种苗经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约6cm以上时,夜间开启通风门窗将培育棚温度降至5℃并维持20min寒流刺激,同时每10天左右在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50mg/kg的植物生长素吲哚丁酸稀释液,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植株苗抗寒效果明显。
6、经100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珠芽蓼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茁壮成长,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可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荒漠地区集约化种植(此时营养保育袋内已形成网状根系,营养保育袋自使用后经250~300天被逐渐生物降解)。采用本方法种植的珠芽蓼植株成品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为89%,种植的珠芽蓼植株在当年的8月上旬已长成枝叶茂盛的壮苗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经检测,植株下的营养土含水量达到45%以上。
实施例二:
1、取圆穗蓼(P.macrophyllum)茎的愈伤组织,采用常规组培技术培育成新小植株。
2、配制营养土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20%,高原草甸土15%,火烧土20%,腐熟圈肥15%,干马粪14%,蛭石15%和过磷酸钙1%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55%;营养土基质经沤堆发酵6天;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4:24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贯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约3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装满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吸水性能为吸收自身重量2000倍的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6∶30cm的筒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经组培技术获得的圆穗蓼新植株定植于营养保育袋营养土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17℃左右,培育棚内植株种苗经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约7cm时,夜间开启通风门窗将培育棚温度降至7℃开维持40min寒流刺激,同时每10天左右在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40mg/kg的植物生长素萘乙酸稀释液,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植株苗抗寒效果明显。
6、经150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圆穗蓼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茁壮成长,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可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裸土上补植(此时营养保育袋内已形成网状根系,营养保育袋自使用后经250~300天被逐渐生物降解)。采用本方法种植的圆穗蓼植株成品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为88%,种植的圆穗蓼植株在当年的8月上旬已长成植株丰满、枝叶茂盛的大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经检测,植株下的营养土含水量达到45%以上。
实施例三:
1、取雪山黄芪(Astragalus bolfourianus)根中原有的原始体,采用常规组培技术培育成新小植株。
2、配制营养土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40%,高原草甸土10%,火烧土10%,腐熟圈肥10%,干马粪10%,珍珠岩19%和过磷酸钙1%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60%;营养土基质经沤堆发酵7天;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5∶22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贯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约3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装满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吸水性能为吸收自身重量3000倍的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2∶20cm的筒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经组培技术获得的雪山黄芪新植株定植于营养保育袋营养土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19℃左右,培育棚内植株种苗经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约5cm时,夜间开启通风门窗将培育棚温度降至8℃并维持60min寒流刺激,同时每10天左右在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70mg/kg的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稀释液,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成品苗抗寒效果明显。
6、经120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雪山黄芪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茁壮成长,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可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洞穴上种植(此时营养保育袋内已形成网状根系,营养保育袋自使用后经250~300天被逐渐生物降解)。采用本方法种植的雪山黄芪植株成品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为86%,种植的雪山黄芪植株在当年的8月上旬已长成枝叶茂盛的壮苗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经检测,植株下的营养土含水量达到45%以上。
实施例四:
1、取冷地黄芪(A.frigidus)根穗发生的不定芽,采用常规组培技术培育成新小植株。
2、配制营养土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40%,高原草甸土10%,火烧土10%,腐熟圈肥13%,干马粪10%,珍珠岩14%和过磷酸钙3%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50%;营养土基质经沤堆发酵5天;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6∶25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贯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约4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装满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吸水性能为吸收自身重量5000倍的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6∶25cm的简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经组培技术获得的冷地黄芪新植株定植于营养保育袋营养土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16℃左右,培育棚内植株种苗经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小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约8cm以上时,夜间开启通风门窗将培育棚温度降至6℃并维持35min寒冷气流刺激,同时每10天左右在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50mg/kg的植物生长素萘乙丁酸稀释液,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成品苗抗寒效果明显。
6、经130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冷地黄芪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茁壮成长,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可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荒漠地区集约化种植(此时营养保育袋内已形成网状根系,营养保育袋自使用后经250~300天被逐渐生物降解)。采用本方法种植的冷地黄芪植株成品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为88%,种植的冷地黄芪植株在当年的8月上旬已长出幼嫩枝条,形成枝叶茂盛的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经检测,植株下的营养土含水量达到45%以上。
实施例五:
1、取白马雪山黄芪(A.craipianus)茎的愈伤组织,采用常规组培技术培育成新小植株。
2、配制营养土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30%,高原草甸土10%,火烧土15%,腐熟圈肥15%,干马粪10%,蛭石18%和过磷酸钙2%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53%:营养土基质经沤堆发酵7天;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7∶22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贯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约5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装满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吸水性能为吸收自身重量4000倍的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2∶28cm的筒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经组培技术获得的自马雪山黄芪新植株定植于营养保育袋营养土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19℃左右,培育棚内植株种苗经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约6.5cm时,夜间开启通风门窗将培育棚温度降至6℃并维持35min寒流刺激,同时每10天左右在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30mg/kg的植物生长素萘乙酸稀释液,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成品苗抗寒效果明显。
6、经145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白马雪山黄芪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茁壮成长,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可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荒漠地区集约化种植(此时营养保育袋内已形成网状根系,营养保育袋自使用后经250~300天被逐渐生物降解)。采用本方法种植的白马雪山黄芪植株成品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为87%,种植的自马雪山黄芪植株在当年的8月上旬已长成植株丰满、枝叶茂盛的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经检测,植株下的营养土含水量达到45%以上。
实施例六:
1、取小大黄(Rheum pumilum)植物种子,通过催芽促进种子萌发并发育成植株。
2、配制营养土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25%,高原草甸土20%,火烧土15%,腐熟圈肥10%,干马粪10%,珍珠岩17%和过磷酸钙3%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60%:营养土基质经沤堆发酵6天;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6∶25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贯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约5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装满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吸水性能为吸收自身重量4500倍的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4∶28cm的筒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种子播种获得的小大黄植株定植于营养保育袋营养土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22℃左右,培育棚内植株种苗经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约8cm时,夜间开启通风门窗将培育棚温度降至5℃并维持20min寒流刺激,同时每10天左右在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30mg/kg的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稀释液,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成品苗抗寒效果明显。
6、经142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小大黄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茁壮成长,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可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裸土上种植(此时营养保育袋内已形成网状根系,营养保育袋自使用后经250~300天被逐渐生物降解)。采用本方法种植的小大黄植株成品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为85%,种植的小大黄植株在当年的8月上旬已长成枝叶茂盛的壮苗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经检测,植株下的营养土含水量达到45%以上。
实施例七:
1、取澜沧地灵芝(Arenaria lancangensis)茎的愈伤组织,采用常规组培技术培育成新小植株。
2、配制营养土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35%,高原草甸土10%,火烧土10%,腐熟圈肥15%,干马粪15%,蛭石14%和过磷酸钙1%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55%;营养土基质经沤堆发酵6天;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7∶23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贯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约3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装满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吸水性能为吸收自身重量4200倍的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2∶25cm的筒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经组培技术获得的澜沧地灵芝新植株定植于营养保育袋营养土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18℃左右,培育棚内植株种苗经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约6cm时,夜间开启通风门窗将培育棚温度降至8℃并维持60min寒流刺激,同时每10天左右在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65mg/kg的植物生长素萘乙酸稀释液,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成品苗抗寒效果明显。
6、经125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澜沧地灵芝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茁壮成长,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可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洞穴上种植(此时营养保育袋内已形成网状根系,营养保育袋自使用后经250~300天被逐渐生物降解)。采用本方法种植的澜沧地灵芝植株成品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为86%,种植的澜沧地灵芝植株在当年的8月上旬已长成枝叶茂盛的大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经检测,植株下的营养土含水量达到45%以上。
实施例八:
1、取黑心虎耳草(Saxifraga melanocentra)枝条顶端分生组织,采用常规组培技术培育成新小植株;
2、配制营养土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20%,高原草甸土30%,火烧土15%,腐熟圈肥10%,干马粪10%,珍珠岩14%和过磷酸钙1%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50%;营养土基质经沤堆发酵5天;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6∶20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贳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约3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装满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吸水性能为吸收自身重量2000倍的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5∶25cm的筒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经组培技术获得的黑心虎耳草新植株定植于营养保育袋营养土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18℃左右,培育棚内植株种苗经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约7cm以上时,夜间开启通风门窗将培育棚温度降至6℃并维持35min寒流刺激,同时每10天左右在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50mg/kg的植物生长素吲哚丁酸稀释液,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成品苗抗寒效果明显。
6、经145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黑心虎耳草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茁壮成长,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可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荒漠地区集约化种植(此时营养保育袋内已形成网状根系,营养保育袋自使用后经250~300天被逐渐生物降解)。采用本方法种植的黑心虎耳草植株成品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为89%,种植的黑心虎耳草植株在当年的8月上旬已长成枝叶茂盛的壮苗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经检测,植株下的营养土含水量达到45%以上。
实施例九:
1、取绵头雪莲花(Saussurea laniceps)茎的愈伤组织,采用常规组培技术培育成新小植株。
2、配制营养土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20%,高原草甸土15%,火烧土20%,腐熟圈肥15%,干马粪15%,蛭石12%和过磷酸钙3%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55%;营养土基质经沤堆发酵6天;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6∶26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贯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约4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装满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吸水性能为吸收自身重量4000倍的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6∶28cm的筒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经组培技术获得的绵头雪莲花新植株定植于营养保育袋营养土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19℃左右,培育棚内植株种苗经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约7cm时,夜间开启通风门窗将培育棚温度降至7℃并维持50min寒流刺激,同时每10大左右在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50mg/kg的植物生长素萘乙酸稀释液,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成品苗抗寒效果明显。
6、经150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绵头雪莲花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茁壮成长,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可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裸土上种植(此时营养保育袋内已形成网状根系,营养保育袋自使用后经250~300天被逐渐生物降解)。采用本方法种植的绵头雪莲花植株成品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为88%,种植的绵头雪莲花植株在当年的8月上旬已长成枝叶茂盛的壮苗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经检测,植株下的营养土含水量达到45%以上。
实施例十:
1、取羊矛(Festuca ovina)根中原有的原始体,采用常规组培技术培育成新小植株;
2、配制营养土基质:按重量比由腐殖质土30%,高原草甸土10%,火烧土10%,腐熟圈肥10%,干马粪10%,珍珠岩29%和过磷酸钙1%配制成营养土基质;调节营养土基质含水量60%;营养土基质经沤堆发酵7大:配制的营养土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通气及排水性能。
3、制作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8∶26cm的小袋,小袋内放置一条贳穿至袋底部并在小袋口上端留出长约4cm的普通棉线,小袋内装满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吸水性能为吸收自身重量53000倍的水),小袋袋口封闭。
4、制作营养保育袋:采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薄膜制作成直径∶高度为16∶30cm的筒状袋,袋底部打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小孔;袋内装入封闭式土壤保水剂小袋并装满营养土基质。
5、将经组培技术获得的羊矛新植株定植于营养保育袋营养土上,调节培育棚内昼夜温度在19℃左右,培育棚内植株种苗经常规园林植物培植管理和喷淋,植株种苗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快速;当植株种苗发育长大至植株苗高度约5cm时,夜间开启通风门窗将培育棚温度降至5℃并维持300min寒流刺激,同时每10天左右在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70mg/kg的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稀释液,植株种苗抗性显著增强,根系发育舒展,成品苗抗寒效果明显。
6、经140天培育棚昼夜温差变温的培育,羊矛小植株种苗已长成成品苗,植株茁壮成长,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根部根系发达,根系向下伸延,根尖抵达营养保育袋中下部。
7、每年5月上旬高原草甸气温明显上升并达到6℃以上时,可将培育棚内培育的成品苗连袋移栽至高原草甸生态退化的洞穴上种植(此时营养保育袋内已形成网状根系,营养保育袋自使用后经250~300天被逐渐生物降解)。采用本方法种植的羊矛植株成品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为89%,种植的羊矛植株在当年的8月上旬已长成枝叶茂盛的大植株,并在次年冻土解冻后吐出幼嫩新芽,经检测,植株下的营养土含水量达到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