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3704B - 無線通訊系統、無線末端以及無線基地台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系統、無線末端以及無線基地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3704B
TWI383704B TW097128319A TW97128319A TWI383704B TW I383704 B TWI383704 B TW I383704B TW 097128319 A TW097128319 A TW 097128319A TW 97128319 A TW97128319 A TW 97128319A TW I383704 B TWI383704 B TW I3837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wimax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8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2346A (en
Inventor
Ono Tomohiro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22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2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3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37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無線通訊系統、無線末端以及無線基地台
本發明有關於無線通訊系統,更有關於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IEEE 802.16a)系統,以及用於該系統之無線末端與無線基地台。WiMAX(R)是無線通訊技術的一種標準,並且為用於由IEEE 802.16工作小組所制訂標準化技術的通用術語,而WiMAX論壇(R)則為工業組織。
相較於向下鏈結(Down Link)通訊,目前WiMAX系統的通訊區域與向上鏈結(Up Link)通訊更佳相似。這是因為WiMAX基地台與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之間的傳輸功率或是傳輸與接收時序不對稱所致。
如第1圖所示,WiMAX基地台(BS)接收來自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MS)的碼分多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測距請求,並在測距響應中通知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關於功率、時序與頻率的個別調整值。當個別的功率、時序與頻率參數在許可範圍內,則WiMAX基地台在測距響應中通知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測距完成。
末端重複傳送CDMA測距請求至WiMAX基地台預定次數,以參照WiMAX基地台在測距響應通知的調整值,直到WiMAX基地台通知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測距完成。在此方法中,終端係分別調整個別的功率、時序與頻率參數。 然而當調整預定次數也無法調整任何參數值時,WiMAX基地台無法通知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測距完成。若無法調整參數,則進入網路(Network Entry)失敗,使得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無法取得向下鏈結或向上鏈結服務。
造成個別參數無法透過調整預定次數而被調整至CDMA測距請求之許可範圍內的一個原因為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的傳輸功率低於WiMAX基地台的傳輸功率。
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通常與資訊設備(例如電腦)一同使用,或是作為行動電話末端獨立使用。不論如何使用,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都必須操作於省電模式。因此,即使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操作於最大功率仍低於WiMAX基地台的功率。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無法時常在向上鏈結(其中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為傳送器)中取得足夠的接收電場,即使在向下鏈結區域中(其中WiMAX基地台為傳送器),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可接收可取得足夠接收電場之較佳狀態中的信號。
造成上述問題的其他原因如下。
在CDMA測距請求中,除了調整功率之外又調整了時序。因此,在向上鏈結中,當WiMAX基地台接收來自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的信號時,若於不同的時間點接收個別的信號,則會造成子通道間干擾,因而對解調變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向下鏈結中,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辨識前導(preamble)中向下鏈結子資料框的標頭,使得由傳播產生 的延遲不會造成問題。另一方面,在向上鏈結中,WiMAX基地台藉由傳送/接收間隙(Transmit/Receive Gap,TTG)根據向下鏈結子資料框的末端定義向上鏈結子資料框的標頭。因此,若由傳播所產生的延遲太長,則WiMAX基地台無法接收CDMA測距請求。
為了指出向上鏈結通訊困難或是通訊品質低的例子,因此提出對異構網路(heterogeneous network)執行轉換(handover)的技術,例如日本專利公開第2005-184820號所揭露之移動式網路,或是透過日本專利公開第2006-196985號所揭露之繼電器(relay)放大信號源。然而,WiMAX系統尚未實現對單一向下鏈結服務的通訊。
在日本專利第2005-184820號揭露當不需要WiMAX向上鏈結服務而只需要向下鏈結服務時對異構網路(heterogeneous network)執行轉換(handover)。因此,若透過異構網路的通訊的費用很高,則使用者必須支付高通訊費用。
日本專利第2006-196985號所揭露的發明中具有安裝繼電器需要投資設備的問題。
用於向下鏈結通訊的技術包括日本專利公閉第2003-153238號揭露之”通訊系統”或是日本專利公開第8-274758號中揭露之”無線通訊系統及其重傳控制方法”。
然而,根據日本專利公開第2003-153238號與日本專利公開第8-274758號中揭露的發明並沒有對針對向下鏈 結服務的通訊系統。另外,在上述專利文件中揭露的方法並沒有假設用於WiMAX系統。另外,在上述專利文件亦沒有揭露任何有關連結的方法。
另外,根據日本專利公開第2003-153238號揭露的向下鏈結服務係限定用於廣播通道,因此難以將該發明應用於廣播通道之外的向下鏈結服務。
如上所述,根據日本專利公開第2003-153238號與日本專利公開第8-274758號揭露的發明無法藉由WiMAX系統提供單一向下鏈結服務。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在僅可進行向下鏈結通訊的區域中提供向下鏈結服務,並提供用於該系統之無線末端與無線基地台。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包括至少一無線末端以及一無線基地台,無線末端透過無線網路與異構網路連接至無線基地台,異構網路為不同於無線網路之任意通訊網路,其中無線末端包括:第一無線通信器,透過無線網路將測距信號傳送至無線基地台來建立與無線基地台的通訊;以及參數調整器,根據包含於透過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無線基地台之響應信號中的調整值資訊調整測距信號的通訊參數, 無線基地台包括:參數判斷器,判斷透過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無線末端的測距信號通訊參數是否在預定範圍內;以及第二無線通信器,透過無線網路將響應信號回傳至無線末端,當測距信號通訊參數在預定範圍內時,響應信號包括完成通知,而當參數不在預定範圍內時,響應信號包括調整值資訊,以及當無線基地台無法接收來自無線末端的測距信號或是當無線末端根據調整值資訊調整通訊參數預定次數而未完成調整時,可透過異構網路進行協商來建立從無線末端至無線基地台的上流通訊之通訊連結,而透過無線網路僅可執行從無線基地台至無線末端的下流通訊。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包括至少一無線末端以及一無線基地台,無線末端透過無線網路與異構網路連接至無線基地台,異構網路為不同於無線網路之任意通訊網路,其中無線末端包括:介面單元,透過使用已連接之其他裝置之通訊功能的異構網路與無線基地台進行通訊;第一無線通信器,透過無線網路將測距信號傳送至無線基地台來建立與無線基地台的通訊;以及參數調整器,根據包含於透過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無線基地台之響應信號中的調整值資訊調整測距信號的通訊參數, 無線基地台包括:網路通信器,透過異構網路與無線末端進行通訊;參數判斷器,判斷透過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無線末端的測距信號通訊參數是否在預定範圍內;以及第二無線通信器,透過無線網路將響應信號回傳至無線末端,當測距信號通訊參數在預定範圍內時,響應信號包括完成通知,而當參數不在預定範圍內時,響應信號包括調整值資訊,以及當無線基地台無法接收來自無線末端的測距信號或是當無線末端根據調整值資訊調整通訊參數預定次數而未完成調整時,可使用其他裝置的通訊功能透過異構網路進行協商來建立從無線末端至無線基地台的上流通訊之通訊連結,而透過無線網路僅可執行從無線基地台至無線末端的下流通訊。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末端,透過無線網路與異構網路連接至無線基地台,異構網路為不同於無線網路之任意通訊網路,包括:無線通信器,透過無線網路將測距信號傳送至無線基地台來建立與無線基地台的通訊;參數調整器,根據包含於透過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無線基地台之響應信號中的調整值資訊調整測距信號的通訊參數;以及控制器,當根據調整值資訊調整參數預定次數而未完成調整或是當無線基地台無法接收測距信號時,可透過異 構網路進行協商來建立與無線基地台的上流通訊之通訊連結,而透過無線網路僅可執行來自無線基地台的下流通訊。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基地台,透過無線網路與異構網路連接至至少一無線末端,異構網路為不同於無線網路之任意通訊網路,包括:參數判斷器,判斷透過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無線末端的測距信號通訊參數是否在預定範圍內;無線通信器,透過無線網路將響應信號回傳至無線末端,當測距信號通訊參數在預定範圍內時,響應信號包括完成通知,而當參數不在預定範圍內時,響應信號包括調整值資訊;以及控制器,當無線基地台無法接收來自無線末端的測距信號或是當無線末端根據調整值資訊調整參數預定次數而未完成調整時,可透過異構網路進行協商來建立來自無線末端的上游通訊之通訊連結,而透過無線網路僅可執行對無線末端的下流通訊。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說明如下:
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
以下將會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
在第2圖的WiMAX系統中,區域1外部可進行向下鏈結與向上鏈結通訊,而區域2僅可進行向下鏈結通訊。本發明實施例之WiMAX系統在一區域中僅提供向下鏈結服務,在該區域中僅可進行向下鏈結通訊,因此接收功率與接收時序的個別參數足夠進行向下鏈結通訊,然其不足以進行向上鏈結通訊。
在區域2中僅可進行向下鏈結通訊,若CDMA測距不成功,則使用除了測距之外用於進入網路(Network Entry)的管理訊息進行協商,如第3圖所示。對向下鏈結來說,WiMAX基地台3與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彼此之間係直接進行協商。對向上鏈結來說,WiMAX基地台3與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彼此之間係透過異構網路(heterogeneous network)9與連接服務網路(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CSN)之憑證機構(Certificate Authority,CA)6進行協商。
異構網路9是一種通訊網路,例如第三代行動電話網路(third generation mobile phone network)、第二代行動電話網路(second generation mobile phone network)(例如個人數位手機(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PDC)或是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個人手持電話系統(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網路、固定電話網路(fixed telephone network)、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LAN))或是有線區域網路(wired LAN)。一種裝置,連接至異構網路(異構網路通信器(communicator)104),而WiMAX通訊裝置(WiMAX通信器103)係設置於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這些裝置可以為雙重裝置或是多重裝置。
CA 6是一種憑證機構,用來檢定透過異構網路9存取WiMAX基地台3的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存取服務網路閘道器(Access Service Network-Gateway,ASN-GW)5係將安裝CA 6的第一網路(CSN 8)連接至安裝WiMAX基地台3的第二網路(ASN 7)。ASN-GW 5可管理所有的WiMAX基地台3並且可於預定間隔處將管理資訊傳送至每個WiMAX基地台3以及CA 6。
若CDMA測距未完成,則必須使用用於進入網路的管理訊息來執行協商而非使用測距。對向下鏈結來說,WiMAX基地台3與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彼此之間係直接進行協商。對向上鏈結來說,WiMAX基地台3與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彼此之間係透過異構網路9與連接服務網路之憑證機構6進行協商。
也就是,若CDMA測距未完成,WiMAX系統根據第4圖之順序流(sequence flow)執行進入網路與資料路徑產生。CDMA測距未完成代表無法在預定次數內調整例如功率或時序等參數。在WiMAX系統中,管理訊息請求與回應係透過用於向上鏈結之異構網路9來實現,因而執行必要的協商。管理訊息包括除了測距之外所有的WiMAX管理訊 息,例如SS基本能力(basic capability)、註冊或私鑰管理(privacy key management)。
第5圖顯示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的功能配置。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包括控制器101、參數調整器102、WiMAX通信器103以及異構網路通信器104。
控制器101控制與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之WiMAX無線基地台3通訊的操作。參數調整器102擷取包含於透過WiMAX網路從WiMAX基地台3接收之測距響應中的調整值資訊,並根據擷取資訊調整用於WiMAX通訊的參數。
WiMAX通信器103為透過WiMAX網路傳送與接收資訊的功能單元。異構網路通信器104為透過異構網路9傳送與接收資訊的功能單元。複數異構網路通信器104可實現至少兩個通信網路。
第6圖顯示WiMAX基地台3的功能配置。WiMAX無線基地台3包括控制器201、參數判斷器202、調整值產生器2021、WiMAX通信器203以及網路通信器204。
控制器201控制與WiMAX基地台3之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通訊的操作。參數判斷器202分析透過WiMAX網路從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所接收的測距請求,並判斷接收信號中的參數是否在預定範圍內。若接收信號中的參數不在預定範圍內,則參數判斷器202將使調整值產生器2021產生調整值來設定預定範圍中的測距請求參數。
WiMAX通信器203為透過WiMAX網路傳送與接收資訊的功能單元。網路通信器204為透過存取服務網路7傳送 與接收資訊的功能單元。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之WiMAX系統的操作。
若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位於只有向下鏈結服務的區域2(如第2圖所示),則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根據第7圖之順序流執行進入網路處理以及資料路徑產生處理。
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所在的環境可以透過WiMAX通信器103接收與解調變(demodulate)由WiMAX基地台3週期性傳送的WiMAX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信號,並可以解碼DL-MAP與UL-MAP。當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執行進入網路(Network Entry)時可透過WiMAX網路接收來自WiMAX基地台3的DL-MAP與UL-MAP(步驟S1)。當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的控制器101接收來自WiMAX基地台3的DL-MAP與UL-MAP時係使用WiMAX通信器103將CDMA測距請求傳送至WiMAX基地台3(步驟S2)。
若CDMA測距成功(步驟S3的”否”),WiMAX基地台3的控制器201係使用WiMAX通信器203將測距響應傳送至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來通知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測距完成(如第1圖所示)(步驟S9)。接下來,在一般WiMAX系統中,WiMAX無線基地台3的控制器201與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的控制器101執行進入網路處理(提供DL與UL通訊服務)(步驟S10)。
若CDMA測距未完成,也就是狀態(a)或(b)的任一者成 立(步驟S3的”是”),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的控制器101使用異構網路通信器104透過異構網路9來存取CA 6(如第4圖之順序圖所示)(步驟S4)。
若狀態(a)成立,由於距離或延遲的因素將使得WiMAX基地台3無法接收CDMA測距請求且WiMAX基地台3無法傳送測距響應。若狀態(b)成立,則已接收CDMA測距請求的WiMAX基地台3會快速地將包含調整值資訊之測距響應傳送至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預定次數,但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無法調整該值。
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的控制器101從DL-MAP取得WiMAX基地台3的基地台識別碼(base station identifier,BSID)。末端4使用異構網路通信器104透過異構網路9將傳送無線末端4的BSID與移動台識別碼(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MSID)至CA 6(步驟S5)。
如第8圖所示,ASN-GW 5於每個預定間隔處傳送備用容量請求(spare capacity request)至GW5中的WiMAX基地台3來執行比例資源管理(ratio resource management)。已接收備用容量請求之WiMAX基地台3控制器201使用網路通信器204傳送備用容量報告(spare capacity report)至ASN-GW 5。此處的備用容量報告包括BSID資訊。一般來說,ASN-GW 5係將包含GW 5中所有WiMAX基地台3資訊的最新鄰近基地台資源狀態(neighbor BS resource status update)傳送至GW 5中所有的WiMAX基地台3。
在本發明實施例之WiMAX系統中,ASN-GW 5不僅將最新鄰近基地台資源狀態傳送至WiMAX基地台3,也會傳送至CA 6(步驟S6)。這個操作不同於目前的系統。
CA 6根據ASN-GW 5接收的最新鄰近基地台資源狀態搜尋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輸入的BSID,並且辨識管理WiMAX基地台3的ASN-GW 5(步驟S7)。
如第9圖所示,CA 6透過ASN-GW 5將MSID資訊傳送至WiMAX基地台3。同時CA 6告知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已找到WiMAX基地台3並可使用WiMAX管理訊息來進行協商。
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的控制器101對SS基本能力、註冊、私鑰管理或是資料路徑產生進行協商,並於必要時建立連線來取得向下鏈結服務。控制器101亦於必要時進行協商來取得群播廣播服務(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MBS)(步驟S8)。
本發明實施例之WiMAX系統在接收電力足夠執行向下鏈結但是接收電力或時序的調整值足以執行向上鏈結的區域僅提供向下鏈結服務,因此只可執行向下鏈結通訊,因而延伸了通訊區域。
另外,MBS不會分配向下鏈結頻寬至已連接的每個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但是會分配相同的向下鏈結頻寬至所有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以對僅可執行向下鏈結通訊的區域提供服務,因而改善頻寬可用性。
雖然本發明用來存取異構網路9的裝置係應用於嵌入 式WiMAX無線末端4,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例如,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可包括連接至其他裝置(例如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或是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的介面單元。在這樣的配置中,即使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不具有用來存取異構網路9的多重裝置,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可使用連接至介面單元之其他裝置的通訊功能透過異構網路9來存取CA 6(與具有多重存取裝置之末端4的例子相同)。
[第二實施例]
以下將會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基本上,WiMAX的系統配置與第一實施例相似。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接收電場強度與接收時序值不足以執行向上鏈結以及接收電場強度不足以執行向下鏈結的區域中,若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回應WiMAX基地台3的BSID,則必須透過用於進入網路的管理訊息(而非測距)進行協商。如第10圖所示,在協商的過程中,不論是向上鏈結或是向下鏈結,WiMAX基地台3與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彼此之間不會直接進行協商而是透過異構網路9與CSN 8的CA 6來進行協商。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的控制器101可根據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判斷區域中用於向下鏈結的接收電場強度是否足夠。當接收電壓強度低於預定臨界值的次數達到預定次數時,控制器101亦可判斷向下鏈結的 接收電場強度是否足夠。
為了回應BSID,因此例如家或是常用位置等向下鏈結接收電力強度足夠之區域的BSID已事先註冊。
除了向下鏈結與向上鏈結之外,在接收電場強度足以進行向下鏈結的區域中透過異構網路9以及CSN 8的CA 6執行WiMAX系統中的進入網路便可快速地從異構網路9執行轉換。
[第三實施例]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本發明實施例之WiMAX系統配置與第一實施例的系統配置相似。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WiMAX基地台3的控制器201會指定相同的向下鏈結頻帶至MBS僅可執行向下鏈結通訊區域中的所有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MBS包括單BS MBS以及多BS MBS,本發明實施例可應用於上述兩種MBS。使用MBS的服務包括例如廣播通道(broadcast channel)。
為了改變例如廣播通道的內容,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的控制器101透過異構網路9與CSN 8(而非使用WiMAX系統的向上鏈結)存取CSN 8上的應用程式伺服器(未圖示)。應用程式伺服器根據控制器101的改變請求改變廣播通道的內容。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例如,當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透過每個實施例中的異構網路9執行上游(upstream)通訊時,嵌 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可根據由CA 6的憑證記錄執行會計處理。第11圖顯示包含用來執行會計處理之會計裝置的WiMAX系統配置。
第11圖的WiMAX系統係將會計裝置10增加至第3圖的配置中。會計裝置10透過網路連接至CA 6來進行相互通訊(mutual communication)。
CA 6保留當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透過異構網路9執行上游通訊時的憑證記錄。CA 6根據會計裝置10的請求將保留的憑證記錄傳送至會計裝置10。會計裝置10根據CA 6提供的憑證記錄對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執行會計處理。在此方法中可透過異構網路9執行從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至WiMAX基地台3的上游通訊會計處理。
如上所述,本發明可提供各種不同的變化。
在每個實施例中,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係將CDMA測距請求作為測距信號傳送至WiMAX基地台3來建立與WiMAX基地台3的通訊。若測距信號的通訊參數在預定範圍內,則WiMAX基地台3透過WiMAX網路將包括完成通知的一響應信號(測距響應)回傳至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若測距信號的通訊參數不在預定範圍內,則WiMAX基地台3透過WiMAX網路將包括調整值的一響應信號(測距響應)回傳至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4。此的通訊參數包括下列響應參數:電力、時序或頻率之至少一者。
本發明並非限定應用於WiMAX系統。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一般的無線通訊系統,例如移動系統、PHS系統、無線 LAN(例如Wi-Fi)等等。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區域
3‧‧‧WiMAX基地台
4‧‧‧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
5‧‧‧存取服務網路閘道器
6‧‧‧憑證機構
7‧‧‧第二網路
8‧‧‧第一網路
9‧‧‧異構網路
101、201‧‧‧控制器
102‧‧‧參數調整器
103、203‧‧‧WiMAX通信器
104‧‧‧異構網路通信器
202‧‧‧參數判斷器
204‧‧‧網路通信器
2021‧‧‧調整值產生器
第1圖顯示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的測距請求以及WiMAX基地台回應請求之測距響應的順序圖。
第2圖顯示可執行向上鏈結區域以及僅可執行向下鏈結通訊區域之間關係的示意圖。
第3圖顯示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之WiMAX系統配置的方塊圖。
第4圖顯示進入網路以及第3圖中資料路徑產生的順序圖。
第5圖顯示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功能配置的方塊圖。
第6圖顯示WiMAX基地台功能配置的方塊圖。
第7圖顯示當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未於僅可提供向下鏈結服務的區域時,進入網路以及資料路徑產生的程序流程圖。
第8圖顯示備用容量請求、備用容量報告以及最新鄰近基地台資源狀態的傳輸順序圖。
第9圖顯示將BSID與MSID從CA傳送至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以及WiMAX基地台的順序圖。
第10圖顯示透過異構網路與CSN來執行向下鏈結以及向上鏈結的通訊順序圖。
第11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WiMAX系統配置的方塊圖。
3‧‧‧WiMAX基地台
4‧‧‧嵌入式WiMAX無線末端
5‧‧‧存取服務網路閘道器
6‧‧‧憑證機構
7‧‧‧第二網路
8‧‧‧第一網路
9‧‧‧異構網路

Claims (20)

  1.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包括至少一無線末端以及一無線基地台,上述無線末端透過一無線網路與一異構網路連接至上述無線基地台,上述異構網路為不同於上述無線網路之任意通訊網路,其中上述無線末端包括:一第一無線通信器,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將一測距信號傳送至上述無線基地台來建立與上述無線基地台的通訊;以及一參數調整器,根據包含於透過上述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上述無線基地台之一響應信號中的一調整值資訊調整上述測距信號的一通訊參數,上述無線基地台,包括:一參數判斷器,判斷透過上述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上述無線末端的測距信號通訊參數是否在一預定範圍內;以及一第二無線通信器,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將上述響應信號回傳至上述無線末端,當上述測距信號通訊參數在上述預定範圍內時,上述響應包括完成通知,而當上述測距信號通訊參數不在上述預定範圍內時,上述響應信號包括上述調整值資訊,以及當上述無線基地台無法接收來自上述無線末端的測距信號或是當上述無線末端根據上述調整值資訊調整上述通訊參數預定次數而未完成調整時,可透過上述異構網路進 行協商來建立從上述無線末端至無線基地台的上流通訊的通訊連結,而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僅可執行從上述無線基地台至無線末端的下流通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其中上述無線末端包括一介面單元,透過使用已連接之其他裝置之一通訊功能的上述異構網路與上述無線基地台進行通訊,並且使用上述介面單元來進行協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無線通訊系統,更包括:一憑證機構,檢定透過上述異構網路存取上述無線基地台的上述無線末端;以及一閘道器,用來連接安裝上述憑證機構的一第一網路以及安裝上述無線基地台的一第二網路,並用來管理上述無線基地台,其中上述閘道器於預定間隔處將包含於上述無線基地台中待管理的資訊傳送至待管理之所有上述無線基地台以及上述憑證機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其中上述通訊參數包括上述響應信號之電力、時序以及頻率之至少一參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其中上述無線基地台透過上述異構網路進行協商來建立與上述無線末端的下流通訊之通訊連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其中上述 無線基地台透過上述無線網路指定相同頻帶至所有上述無線末端的下流通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更包括一會計裝置,根據上述憑證機構的憑證記錄透過上述異構網路執行從上述無線末端至無線基地台的上流通訊會計處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其中上述無線通訊系統為一WiMAX系統且上述無線網路為一WiMAX網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其中上述第一無線通信器為一第一WiMAX通信器且上述第二無線通信器為一第二WiMAX通信器。
  10. 一種無線末端,透過一無線網路以及一異構網路連接至一無線基地台,上述異構網路為不同於上述無線網路之任意通訊網路,上述無線末端包括:一無線通信器,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將一測距信號傳送至上述無線基地台來建立與上述無線基地台的通訊;一參數調整器,根據包含於透過上述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上述無線基地台之一響應信號中的一調整值資訊調整上述測距信號的一通訊參數;以及一控制器,當根據上述調整值資訊調整上述參數預定次數而未完成調整或是當上述無線基地台無法接收上述測距信號時,可透過上述異構網路進行協商來建立與上述無線基地台的上流通訊之通訊連結,而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僅 可執行來自上述無線基地台的下流通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無線末端,其中上述通訊參數包括上述響應信號之電力、時序以及頻率之至少一參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之無線末端,其中上述無線網路為一WiMAX網路且上述無線通信器為一WiMAX通信器。
  13. 一種無線基地台,透過一無線網路以及一異構網路連接至至少一無線末端,上述異構網路為不同於上述無線網路之任意通訊網路,上述無線基地台包括:一參數判斷器,判斷透過上述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上述無線末端的一測距信號之一通訊參數是否在一預定範圍內;一無線通信器,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將一響應信號回傳至上述無線末端,當上述測距信號之通訊參數在上述預定範圍內時,上述響應信號包括完成通知,而當上述參數不在上述預定範圍內時,上述響應信號包括一調整值資訊;以及一控制器,當上述無線基地台無法接收來自上述無線末端的測距信號或是當上述無線末端根據上述調整值資訊調整上述參數預定次數而未完成調整時,可透過上述異構網路進行協商來建立與來自上述無線末端的上游通訊之通訊連結,而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僅可執行對上述無線末端的下流通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無線基地台,更包括一網路通信器透過上述異構網路進行協商來建立與上述無線末端的下流通訊之通訊連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之無線基地台,其中上述控制器透過上述無線網路指定相同頻帶至所有上述無線末端的下流通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無線基地台,其中上述無線網路為一WiMAX網路且上述無線通信器為一WiMAX通信器。
  17.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用於透過一無線網路與一異構網路連接至一無線基地台之一無線末端,上述異構網路為不同於上述無線網路之任意通訊網路,上述無線通訊方法包括: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傳送一測距信號至上述無線基地台來建立與上述無線基地台之通訊;根據包含於透過上述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上述無線基地台之一響應信號中的一調整值資訊調整上述測距信號之一通訊參數;以及當根據上述調整值資訊調整上述參數預定次數而未完成調整或是當上述無線基地台無法接收上述測距信號時,透過上述異構網路進行協商來建立與上述無線基地台的上流通訊之通訊連結,而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僅可執行來自上述無線基地台的下流通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 中上述無線網路為一WiMAX網路。
  19.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用於透過一無線網路與一異構網路連接至至少一無線末端之一無線基地台,上述異構網路為不同於上述無線網路之任意通訊網路,上述無線通訊方法包括:判斷透過上述無線網路所接收來自上述無線末端的一測距信號之一通訊參數是否在一預定範圍內;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將一響應信號傳送至上述無線末端,當上述測距信號通訊參數在上述預定範圍內時,上述響應信號包括完成通知,而當上述參數不在上述預定範圍內時,上述響應信號包括一調整值資訊;以及當上述無線基地台無法接收來自上述無線末端之上述測距信號或是當上述無線末端根據上述調整值資訊調整上述參數預定次數而未完成調整時,透過上述異構網路進行協商而建立來自上述無線末端的上流通訊之通訊連結,而透過上述無線網路僅可執行對上述無線末端的下流通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上述無線網路為一WiMAX網路。
TW097128319A 2007-07-30 2008-07-25 無線通訊系統、無線末端以及無線基地台 TWI3837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97513A JP2009033632A (ja) 2007-07-30 2007-07-30 WiMAXシステム、無線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2346A TW200922346A (en) 2009-05-16
TWI383704B true TWI383704B (zh) 2013-01-21

Family

ID=39869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8319A TWI383704B (zh) 2007-07-30 2008-07-25 無線通訊系統、無線末端以及無線基地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40841B2 (zh)
EP (1) EP2028896A3 (zh)
JP (1) JP2009033632A (zh)
CN (1) CN101431804B (zh)
TW (1) TWI3837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3646B2 (en) * 2009-03-09 2012-02-14 Xerox Corporation Combined inkjet and photochromic reusable paper personal printer
KR101645494B1 (ko) * 2010-05-28 2016-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2 이상의 무선접속기술을 지원하는 단말이 2 이상의 네트워크와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US9693254B2 (en) * 2012-10-04 2017-06-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denied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JP6472202B2 (ja) 2014-10-02 2019-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715386B2 (en) 2015-09-16 2020-07-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3132A1 (en) * 2005-01-11 2006-07-13 Kddi Corporation Method of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a wireless system and a relay station used in a wireless system
TW200707663A (en) * 2005-08-01 2007-02-16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 Package structure having recession portion on the surface thereof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WO2007053948A1 (en) * 2005-11-10 2007-05-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Wireless relay network 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control plane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1653B2 (ja) 1995-03-30 2002-12-03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再送制御方式および端末装置
GB0019534D0 (en) 2000-08-10 2000-09-2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813431B2 (ja) 2000-09-29 2006-08-23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153238A (ja) 2001-11-14 2003-05-23 Kobe Steel Ltd 通信システム
EP1522173A1 (en) 2002-07-10 2005-04-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terface selection from multiple networks
JP2004128563A (ja) 2002-09-30 2004-04-22 Toshiba Corp 無線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JP2005130487A (ja) 2003-09-30 2005-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と無線lanとの間の結合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215959B2 (en) 2003-12-15 2007-05-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ellular to 802.11 voice roaming utilizing SIP signaling
KR100670423B1 (ko) * 2004-11-04 2007-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종 주변 기지국 정보를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119101B1 (ko) * 2005-02-16 2012-03-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아이피 주소 할당 방법
DE102005043364B4 (de) * 2005-09-12 2007-07-05 Siemens Ag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Wechsels eines Teilnehmerendgerätes zwischen zwei Netzwerken
US7653037B2 (en) 2005-09-28 2010-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arameters
CN1802024B (zh) * 2005-10-28 2010-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退出空闲模式的终端的信息进行管理的方法
JP2007197513A (ja) 2006-01-24 2007-08-09 Nof Corp 透明液状組成物及び重合体
WO2007117468A2 (en) * 2006-03-30 2007-10-18 Beceem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coordinated reception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US20070232339A1 (en) * 2006-04-03 2007-10-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Ranging When Using Multiple Channel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300570B2 (en) * 2006-06-02 2012-10-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anging regio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lay stations
KR100802844B1 (ko) * 2006-06-27 2008-02-12 최승원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의 레인징 채널 처리 장치및 방법
US7925278B2 (en) * 2006-06-27 2011-04-12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wireless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996784B (zh) * 2006-07-18 2012-07-1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应用感知导频信道汇集网络信息并向终端广播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3132A1 (en) * 2005-01-11 2006-07-13 Kddi Corporation Method of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a wireless system and a relay station used in a wireless system
TW200707663A (en) * 2005-08-01 2007-02-16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 Package structure having recession portion on the surface thereof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WO2007053948A1 (en) * 2005-11-10 2007-05-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Wireless relay network 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control plane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34497A1 (en) 2009-02-05
JP2009033632A (ja) 2009-02-12
EP2028896A3 (en) 2012-01-11
CN101431804A (zh) 2009-05-13
US8040841B2 (en) 2011-10-18
CN101431804B (zh) 2014-12-10
EP2028896A2 (en) 2009-02-25
TW200922346A (en) 200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20733A1 (en) Synchronous messaging for mobile station
KR20220030277A (ko) 셀룰러 슬라이싱된 네트워크들에서의 중계기 선택
WO2018027993A1 (zh)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US8995930B2 (en) Method for creating a channel between femto base stations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US2016006553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1764203B1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공통 상향 베어러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23578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setup through relays
US20160302181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network apparatus, and radio terminal
CN112438074B (zh) 当ue注册在不同的plmn时用于基于hplmn的业务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JP6800841B2 (ja) 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CN110720238A (zh) 用于实施群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KR20140116601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셀 내 무선랜 정보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29491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access poi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061897A1 (zh) 辅助通信的方法及系统、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和终端
JPWO2014129356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US946793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tering network for client co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296415A1 (en) Ack For Downlink WiFi Carrier Aggregation
TWI383704B (zh) 無線通訊系統、無線末端以及無線基地台
CN113613216A (zh) 用户装备之间的时间要求严格的通信
EP39152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toon-based communications
EP4193682A1 (en) Nr sidelink relaying
EP3849103A1 (en) Relay selection in cellular sliced networks
CN116671178A (zh) 在sl中继情况下的失败监视和恢复机制
US2018013914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over a control plane between wlan and 3gpp ran for traffic steering threshold determination
WO2015155132A1 (en) Downlink wifi channel aggregation through a tunne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