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3860A -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3860A
CN1813860A CN 200510032508 CN200510032508A CN1813860A CN 1813860 A CN1813860 A CN 1813860A CN 200510032508 CN200510032508 CN 200510032508 CN 200510032508 A CN200510032508 A CN 200510032508A CN 1813860 A CN1813860 A CN 1813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naoxinqing
chinese medicine
dispersible tablet
consu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25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7985C (zh
Inventor
胡起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SHOU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SHOU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SHOU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SHOU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325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77985C/zh
Publication of CN1813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3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79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798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柿叶干浸膏45-55份,微晶纤维素220-230份,交联聚维酮65-75份,硬脂酸镁1.8-2.2份。取干柿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4倍量,煎煮2h,第二次12倍量,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加入乙醇静置,滤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收集洗涤液,静置,取上清液与前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加水溶解,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提取四次,用量为药液4倍,提取1h,回收醋酸乙酯,稠膏低温真空干燥成干浸膏;取干浸膏,加入微晶纤维、交联聚维酮,粉碎,制粒,干燥,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本发明具有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服用携带方便,不易霉变,服用方式多样。此外,其制备工艺简单并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筛选优化稳定、适合大生产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冠心病心绞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致死率有增高趋势。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中国医学认为:其因在瘀,其主病在心,其治在通,提出应用活血化瘀为治本之法。脑心清片是由柿叶经提取其有效部位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脑心清片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镇静安神之功效。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对冠心病心绞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目前,该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原脑心清片为普通糖衣片,存在崩解迟缓,药物溶出慢,作用迟缓等缺点,对于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等发病急的病人来说,原脑心清片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更有效地、更好地发挥药效,是医药工作者所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原脑心清片的提取工艺为:取干柿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2-1.15(6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85%,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收集洗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与前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加水溶解,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提取四次,合并醋酸乙酯液,回收醋酸乙酯,稠膏低温干燥成干浸膏。因而,原脑心清片的制备工艺不够完整,干柿叶水提过程中,加水倍量没有说明,且原提取工艺中缺少醋酸乙酯的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前药液的相对密度,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质量更稳定的脑心清分散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工艺更完整的,质量更优化稳定的、适合大生产的脑心清分散片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以下均以重量计,
本发明包括柿叶干浸膏45-55份,微晶纤维素220-230份,交联聚维酮65-75份,硬脂酸镁1.8-2.2份。
本发明最佳的配比为:以制成1000片,柿叶干浸膏50克,微晶纤维素228克,交联聚维酮70克,硬脂酸镁2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为:取干柿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4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2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2~1.15(60℃测)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85%,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收集洗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与前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加水溶解,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提取四次,每次用量为药液的4倍量,提取1.0小时,回收醋酸乙酯,稠膏低温真空干燥成干浸膏;
取干浸膏,加入微晶纤维、交联聚维酮,粉碎成细粉,水作润湿剂,制粒,55-65℃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
所述的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用量为沉淀的3倍量,搅拌30分钟,收集洗涤液。
所述的减压浓缩的浓缩条件为温度60-65℃,真空度0.06-0.08Mpa。
所得浸膏加水溶解至相对密度为1.10,滤过。
所述低温真空干燥时,温度50-55℃,真空度为0.08-0.09Mpa。
所述的润湿剂用量为药粉重量的100%(ml/g)。
以下是本发明中对水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加水倍数,洗涤工艺条件中缺少65%乙醇的用量及洗涤时间进行研究。
1、由于原提取工艺中缺少加水量,而加水量是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在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与原工艺一致的前提下,仅对加水量进行考察,以3个不同的加水量,以干浸膏得率及原儿茶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以确定水提时的加水量。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1.1仪器与试药
药材:由毫州市药材市场提供
1.2试验设计
通过实验可知本品处方中药材用水提取,加水盖过药面3-5cm的量大约为药材重量的14-12倍。故在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与原工艺一致的前提下,仅对加水量进行考察,设计3个不同的加水量,以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确定水提时的加水量。实验设计如下:
               表1:单因素试验设计
  实验号   加水量(倍)   提取时间(小时)   提取次数(次)
  123   16;1414;1212;10   2;1.02;1.02;1.0   222
1.3水提干膏的制备及得率计算:
取干柿叶,共三份,每份500g,按试验设计加不同量的水煎煮二次,第一份加水煎煮二次(16倍量,2小时;14倍量,1小时),第二份加水煎煮二次(14倍量,2小时;12倍量,1小时),第三份加水煎煮二次(12倍量,2小时;10倍量,1小时),每次提取前先称重,煮沸到规定时间前10分钟再称重并补加水到原重量,再煮沸10分钟,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转移到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再于60℃干燥至恒重,置干燥器中冷却0.5小时,精密称重,按下式计算干膏得率并测定干膏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1.4柿叶药材和干浸膏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2.8);检测波长为256nm。理论板数按原儿茶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对照品原儿茶酸5mg,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溶液中含原儿茶酸20μg)。
干膏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膏0.5g于磨口三角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溶解,超声30分钟,称定重量,补足重量,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水浴中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柿叶药材细粉约5.0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乙酸乙酯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渣用乙酸乙酯20ml洗涤,合并乙酸乙酯液,回收乙酸乙酯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定溶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研究用柿叶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为65ug/g。
1.5实验结果:
                   表2:加水量试验结果
  实验号   加水量(倍)   干膏得率(%)   原儿茶酸提取量(mg)
  123   16;1414;1212;10   15.2115.1714.05   17.917.115.4
上述结果表明:上述药材加16倍量水和加14倍量水煎煮,干膏得率及原儿茶酸提取量相差不大,但作为生产上为了节省能耗,降低成本,本品水提工艺确定为: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4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12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5(60℃)的清膏,即可。
2沉淀用65%乙醇洗涤工艺条件研究
原脑心清片沉淀洗涤工艺为:水提醇沉后的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收集洗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因洗涤工艺条件中缺少65%乙醇的用量及洗涤时间,故在洗涤溶剂与原工艺一致的前提下,考查乙醇用量和洗涤时间两个因素对洗涤工艺的影响,以原儿茶酸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双因子无重复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找出最佳沉淀洗涤工艺条件。试验设计及结果如下:
2.1仪器与试药
药材:由毫州药材市场提供。
仪器:Agilent 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C18(polarls、150×4.6nm,5u)色谱柱;chemstation(化学工作站);
试剂:甲醇(色谱纯)、水(双重蒸馏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原儿茶酸对照品:由中国卫生部生物制品药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809-200102
2.2试验设计
       表3:沉淀洗涤工艺因素水平表设计
  因素水平   65%乙醇用量(倍)A   搅拌时间(min)(B)
  12   12   1530
  3   3   45
注:65%乙醇用量倍数为沉淀的倍数。
取干柿叶九份,每份2000g,按水煎煮优选最佳方案进行煎煮,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1.12-1.15(60℃),加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5%,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按表4实验设计,用65%乙醇洗涤两次,收集洗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转移到已知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残渣再于65℃干燥至恒重,置干燥器中冷却0.5小时,精密称重,按下式计算干膏得率,并计算干膏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Figure A20051003250800061
2.3试验结果
                表4双因子无重复试验干膏得率结果表
 65%乙醇用量(A)                       搅拌时间(B)
  B1(15min)   B2(30min)   B3(45min)   均值
 A1(1倍)A2(2倍)A3(3倍)均值   0.11%0.15%0.17%0.14%   0.16%0.20%0.23%0.20%   0.19%0.24%0.26%0.23%   0.15%0.20%0.22%0.19%
        表5双因子无重复试验原儿茶酸提取量结果表(单位ug)
 65%乙醇用量(A)                      搅拌时间(B)
  B1(15min)   B2(30min)   B3(45min)   均值
 A1(1倍)A2(2倍)A3(3倍)均值   147.29152.74154.62151.55   157.28164.72168.39163.46   160.16165.31167.27164.25   154.91160.92163.43159.75
        表6双因子无重复试验原儿茶酸提取量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A因素B因素随机误差和   114.96303.755.09423.79   2.002.004.008.00   57.48151.871.27   45.22*119.47*
“*”为有显著性差异,查F分布分位数表,α=0.05,F(2,4)=6.94,从表6方差分析结果可知:A、B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乙醇用量及搅拌时间对原儿茶酸提取量有显著影响。A因素中A3原儿茶酸提取量最高,A因素中A3>A2>A1,选择最好水平A3,B因素中B3>B2>B1,选择最好水平B3。但考虑到B2与A3组合,原儿茶酸提取量最大,故最佳工艺组成为A3B2,即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用量为沉淀的3倍量,搅拌30分钟,收集洗涤液,为沉淀洗涤的较佳工艺条件。
3浓缩与干燥条件的选择
3.1浓缩条件的选择
取干柿叶10kg,按原工艺进行水提取两次,过滤。所得药液平均分成二份,分别在100℃下进行常压浓缩、60-65℃的温度下进行减压浓缩,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左右(60℃)的稠膏,记录各份浓缩液浓缩的温度、时间及状况。取上述二份稠膏于同一条件下干燥,进行原儿茶酸含量测定。以浓缩时间、浓缩状况、原儿茶酸的提取量为指标优选最佳的浓缩条件。结果见表7。
                    表7:脑心清分散片水提药液浓缩条件考察表
  编号   浓缩方式   浓缩温度(℃)   真空度(Mpa)   浓缩时间(小时)   干膏重(g)   原儿茶酸提取量(mg)
  12   常压减压   10060-65   -0.06-0.08   3.51.5   753.5754.2   359.4372.6
从表中可以得出,减压浓缩与常压浓缩比较,减压浓缩由于温度较低,对原儿茶酸的含量影响小,且减压浓缩时间较短,故为了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尽量不破坏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以保证成品的质量及临床疗效,本品水提液浓缩采用减压浓缩,浓缩条件为温度60-65℃,真空度0.06-0.08Mpa。
水提醇沉后的上清液及药液用醋酸乙酯提取后的醋酸乙酯液,均含挥发性溶剂,从节约成本及保证生产安全考虑,上述两种药液均应采用减压回收溶剂,并浓缩至稠膏,浓缩条件同上述水提液。
4.2干燥条件的选择:
比较不同温度下采用真空干燥,来确定干燥温度。
取柿叶20kg,按前面所选取的最佳工艺提取,将所得提取液减压浓缩(温度60-65℃,真空度0.06-0.08Mpa)至相对密度为1.30(60℃测)的稠膏约240g,取稠膏2份,每份约120g,一份于60-65℃真空干燥,另一份于50-55℃真空干燥,记录干燥时间,观察干膏外观,测定干膏中原儿茶酸的含量。结果见表8:
                         表8:干燥温度表
干燥温度   干燥时间(h) 干膏状况 干膏重(g)   原儿茶酸提取量(mg)
  60-65℃50-55℃   56   黄绿色,松脆,味香黄绿色,松脆,味香  61.361.7   33.742.4
从表8可知:干燥温度对干燥时间及槲皮素的含量影响大,对干膏得率无影响。60-65℃干燥时,干燥时间虽然短,但原儿茶酸含量较低。故为了减少有效成份的破坏,保证成品疗效,本品的稠膏干燥方式选用低温真空干燥,温度宜控制在50-55℃,真空度为0.07-0.09Mpa的条件下干燥。
5、提取、浓缩、干燥工艺条件验证试验
脑心清分散片的提取、醇沉、醋酸乙酯提的工艺条件已确定,为了考查提取、浓缩、干燥工艺条件的重现性、可操作性及它们之间的连贯性,取三批药材,按所有优化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如下:
                      表9、最佳工艺条件验证试验表
实验号   投料量(kg)   稠膏相对密度(60℃)   稠膏得量(g)   纯干膏得量(g)   干膏得率(%)   原儿茶酸提取量(mg)
  123均数   101010   1.301.311.29   103.7101.5104.9   52.447.154.2   0.52%0.47%0.54%0.51%   43.641.439.741.6
结果表明:本品干膏平均得率为0.51%。与前面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优选的最佳工艺条件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
6成型工艺研究
经过以上研究,本品的提取工艺已稳定,半成品的质量较好,在此条件下,可以进行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
6.1崩解剂研究
由于本发明要求的是使片剂遇水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3min)内崩解为很小的颗粒并形成均匀的混悬液,因此需加入较大量的崩解剂,目前常用的有羧甲基淀粉钠CMS-N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纤维素L-HPC、交联聚维酮PVPP等。崩解剂的种类、用量、比例及加入方法是本发明成型的关健。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研究,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6.1.1崩解剂的种类的筛选
实验中选择羧甲基淀粉钠CMS-N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纤维素L-HPC、交联聚维酮PVPP四种常用的崩解剂,以微晶纤维为填充剂,组成4个不同的制剂配方,每份100g,混合均匀,并用乙醇为润湿剂,制粒,压片,以分散片的崩解时间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的崩解剂。结果方法及结果如下:
取干浸膏粉25g、微晶纤维素100g、崩解剂40g、混匀,以水为润湿剂,20目筛制粒,30目筛整粒,压片,于20℃水中测定崩解时间。结果见表10:
                  表10崩解剂种类的筛选
  实验号   几种不同的配方   崩解时间
  1234   药粉∶微晶纤维∶CMS-Na=25∶100∶40药粉∶微晶纤维∶CMC-Na=25∶100∶40药粉∶微晶纤维∶L-HPC=25∶100∶40药粉∶微晶纤维∶PVPP  =25∶100∶40  4′27″4′32″2′15″1′05″
注:“′”表示“分”;“″”表示“秒”。
结果表明:四种崩解剂崩解作用依次为:PVPP>L-HPC>CMC-Na>CMS-Na,以PVPP崩解效果较好,故本品崩解剂确定为PVPP。以下将对其用量进行筛选。
6.1.2崩解剂的用量筛选
本品选用PVPP作为分散片的崩解剂。为了筛选崩解剂的用量,使分散片的崩解时间符合药典规定,设计四种PVPP的用量进行试验,以崩解时间为评价指标。实验步骤结果如下:
实验步骤:按表11中所设的崩解剂用量,分别称取PVPP、微晶纤维,干膏粉,共4份样品,每份样品重100g,混匀,粉碎成细粉,用水制粒,干燥,整粒,于压片前加入0.5%的硬脂酸镁,在相同压力的条件下,压成0.35g的分散片,即得。
崩解时限检查:取本品1片,置250ml烧杯中,烧杯中加入20℃的水200ml。按上述方法检验,取本品6片,各片均应在3min内崩解。
   表11:不同PVPP用量对崩解时间的影响
  实验号   PVPP用量(%)   崩解时间
  1234   5101520  3′15″2′26″1′50″1′12″
从表16结果可知:因PVPP价格较贵,故其用量不宜过多,当PVPP为20%时,崩解时间约1分钟,故确定本品PVPP的用量为20%即可。
6.2.1润湿剂的选择
本发明若用全粉压片,崩解时间虽较制粒后压片快,但粉末流动性极差,因此采用制粒后压片。以下将对制粒用润湿剂进行考察,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由于本发明所加的辅料均为崩解剂,干膏所占的比例小,约为15%,故应选择稀乙醇或水作润湿剂。以下将采用相同配方的药粉(按前面优选的辅料配比)共300g,分成三等份,分别用水、30%乙醇、60%乙醇制粒,相同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约5%,压片。以制粒情况、颗粒外观及崩解时间为评定指标,结果见表12。
                   表12:制粒用润湿剂的考察表
  湿润剂   制粒情况   颗粒外观   崩解时间
水30%乙醇60%乙醇 不成团,制粒时不结块不成团,制粒时不结块不成团,制粒时不结块   颗粒大小均匀,颗粒细粉较少颗粒较松,细粉较多颗粒较松,细粉多 1′07″1′03″56″
从上表可以看出,用水或稀乙醇制粒时,制粒时有无结块现象,但30%乙醇及60%乙醇制粒,制得的颗粒较松,细粉较多,压片时颗粒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故本品选用水为润湿剂,制得的颗粒大小均匀,松紧合适。
6.2.2润湿剂的用量选择
制粒时润湿剂的用量直接影响颗粒的大小、松紧及细粒度,并影响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实验中以水为湿润剂,采用不同的用量,压片,以片子外观、崩解时间为指标,结果见表13。
               表13:湿润剂用量考察表
  药粉   水的用量   片子外观   崩解时间
  100g100g   25ml50ml   细粉较多、表面粗糙细粉较多,表面较光滑  1′08″1′04″
  100g   100ml   有少量细粉,表面较光滑   1′09″
结果表明:制粒时水的用量对片子的崩解时间影响不大,但对颗粒及片子的外观有影响,润湿剂用量为药粉重量的100%(ml/g)为宜,用30目筛整粒,制成的颗粒大小均匀,片子外观较好。
润滑剂的种类及用量筛选
目前分散片较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等。以下将以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及休止角为指标,对两种润滑剂进行筛选,结果如下:
                     表14润滑剂的种类及用量筛选
  试验号   润滑剂种类及用量   颗粒休止角   压片情况   崩解时间
  1234   0.5%硬脂酸镁1.0%硬脂酸镁0.5%微粉硅胶1.0%微粉硅胶   28.2627.5828.7328.15   好压片有少量裂片出片困难出片较难  1′05″1′23″1′01″54″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微粉硅胶作为润滑剂,虽然崩解时间较短,但由于其润滑效果较差,压片时出片因难,对冲模有影响。故本品采用硬脂酸镁为润滑剂,用量为0.5%,其润滑效果好,压片顺利,崩解时间合格。
 表15:脑心清片与本发明比较
Figure A20051003250800101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质量标准比原剂型有所提高,且本发明具有服用、携带更方便,病人更易接受等优点。
综上所述,原有的脑心清片为普通糖衣片,存在崩解迟缓,药物溶出慢等缺点,而本发明其兼有片剂和液体制剂的优点。与普通片剂比较,具有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与口服液比较,分散片服用、携带都很方便,且不易霉变,用法多样,可以吞服、咀嚼含服、或在水中分散后服用。此外,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不但能丰富临床给药剂型且生产可行性好。并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筛选优化稳定的、适合大生产的制备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干柿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4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2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温度60-65℃,真空度0.06-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2~1.15(60℃测)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85%,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用量为沉淀的3倍量,搅拌30分钟,收集洗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与前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加水溶解,所得浸膏加水溶解至相对密度为1.10,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提取四次,每次用量为药液的4倍量,提取1.0小时,回收醋酸乙酯,稠膏在温度50-55℃,真空度为0.08-0.09Mpa条件下,低温真空干燥成干浸膏;取干浸膏50克,加入微晶纤维228克、交联聚维酮70克,粉碎成细粉,水作润湿剂,润湿剂用量为药粉重量的100%(ml/g)制粒,55-65℃干燥,整粒,加入2克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
实施例2
柿叶干浸膏45克,微晶纤维素220克,交联聚维酮65克,硬脂酸镁1.8克。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柿叶干浸膏55克,微晶纤维素230克,交联聚维酮75克,硬脂酸镁2.2克。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Claims (8)

1、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柿叶干浸膏45-55份,微晶纤维素220-230份,交联聚维酮65-75份,硬脂酸镁1.8-2.2份,以重量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其特征在于:以制成1000片,柿叶干浸膏50克,微晶纤维素228克,交联聚维酮70克,硬脂酸镁2克。
3、一种脑心清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取干柿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4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2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2~1.15的清膏,在60℃时测得,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85%,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收集洗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与前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加水溶解,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提取四次,每次用量为药液的4倍量,提取1.0小时,回收醋酸乙酯,稠膏低温真空干燥成干浸膏;取干浸膏,加入微晶纤维、交联聚维酮,粉碎成细粉,水作润湿剂,制粒,55-65℃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
4、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脑心清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用量为沉淀的3倍量,搅拌30分钟,收集洗涤液。
5、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脑心清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浓缩的浓缩条件为温度60-65℃,真空度0.06-0.08Mpa。
6、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脑心清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得浸膏加水溶解至相对密度为1.10,滤过。
7、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脑心清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真空干燥时,温度50-55℃,真空度为0.08-0.09Mpa。
8、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脑心清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用量为药粉重量的100%,单位为ml/g。
CNB2005100325080A 2005-12-06 2005-12-06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798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325080A CN100477985C (zh) 2005-12-06 2005-12-06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325080A CN100477985C (zh) 2005-12-06 2005-12-06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3860A true CN1813860A (zh) 2006-08-09
CN100477985C CN100477985C (zh) 2009-04-15

Family

ID=36906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3250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7985C (zh) 2005-12-06 2005-12-06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77985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8484A (zh) * 2011-01-08 2011-05-25 桂林普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从柿叶提取含量≥85-98%的柿叶黄酮的方法
CN101703557B (zh) * 2009-11-27 2012-02-22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一种柿叶提取物的检测方法
CN102871978A (zh) * 2012-10-19 2013-01-16 石家庄开发区博欣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左舒必利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4162A (zh) * 2017-12-12 2018-05-11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一种柿叶提取物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4863B (zh) * 2010-01-29 2012-12-12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柿叶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E102011006154A1 (de) 2011-03-25 2012-08-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Korrektur von Detektordaten eines Röntgendetektors und Röntgenaufnahmesystem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3557B (zh) * 2009-11-27 2012-02-22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一种柿叶提取物的检测方法
CN102068484A (zh) * 2011-01-08 2011-05-25 桂林普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从柿叶提取含量≥85-98%的柿叶黄酮的方法
CN102068484B (zh) * 2011-01-08 2012-05-23 桂林普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从柿叶提取含量为85-98%的柿叶黄酮的方法
CN102871978A (zh) * 2012-10-19 2013-01-16 石家庄开发区博欣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左舒必利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4162A (zh) * 2017-12-12 2018-05-11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一种柿叶提取物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
CN113995779A (zh) * 2017-12-12 2022-02-01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一种柿叶提取物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7985C (zh) 2009-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3860A (zh)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1057925A (zh) 接骨七厘胶囊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0346820C (zh) 金地蓝解毒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1028348A (zh) 一种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907436A (zh)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857385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44336C (zh) 一种小儿退热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634476A (zh) 麻杏止咳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931337A (zh) 金刚藤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50132A (zh) 一种百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297254C (zh) 熊胆川贝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559524A (zh) 一种治疗小儿肺热咳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91256A (zh) 一种冠心丹参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850241A (zh) 维c银翘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853670A (zh) 冠心丹参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6709A (zh)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24078A (zh) 一种青柏洁身泡藤颗粒制剂
CN1307976C (zh) 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舒胸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559527A (zh) 一种复方百部止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95713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50196A (zh) 一种排毒养颜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883601A (zh) 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剂及制备方法
CN1679869A (zh) 消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54554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
CN1634478A (zh) 川贝枇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