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0056B - 高安全性的手机系统和信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安全性的手机系统和信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0056B
CN101400056B CN2008101461372A CN200810146137A CN101400056B CN 101400056 B CN101400056 B CN 101400056B CN 2008101461372 A CN2008101461372 A CN 2008101461372A CN 200810146137 A CN200810146137 A CN 200810146137A CN 101400056 B CN101400056 B CN 101400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phone
mobile phone
switch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461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0056A (zh
Inventor
佐佐木靖彦
矢野正
宗广秀雄
杉浦纪之
石川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00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0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0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24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 H04M7/0033Notification or handling of incoming calls by a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5Multiple levels of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24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 H04M7/003Click to dial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的手机系统和信息系统。在安装了持久性的存储装置的可携带式设备中,不能做到将有关某个特定目的的信息保存在设备的存储装置中,而将有关其他目的的信息不保存在存储装置中,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通过在转送电话之前发送非电话型通知,可以告知电话的不同目的并区分是否保存。本发明解决了不能做到将有关某个特定目的的信息保存在设备的存储装置中、而将有关其他目的的信息不保存在存储装置中的问题。通过在转送电话之前发送非电话型通知,可以告知电话的不同目的并区分是否保存。

Description

高安全性的手机系统和信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者携带的手机和便携式信息设备等终端、对该终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和交换机等系统,尤其把以防止来自终端的信息外流为目的的安全性较高的系统作为对象。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使用手机等便携式信息设备进行电话和邮件的交换时,通常,这些电话和邮件的信息使用安装在设备内部的具有持久性的存储单元(以下称为内部存储装置)保存,并由用户(所有者)对其进行管理,这种方式被广泛采用。这种设备可以做到该用户在需要时调出信息并使用,对用户提供了便利。
例如,手机具有被称为电话簿的功能,可以使用该功能预先将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的信息登记在内部存储装置中,在使用时以从该电话簿中选择项目的形式拨打电话。并且,手机上来电的电话和邮件、用户从手机拨打的电话和邮件的信息,一般作为履历信息保存在手机的内部存储装置中,可以在其他场合使用这些信息再次拨打电话和邮件。
这样,可以将电话和邮件等的信息保存在手机和便携式信息系统的存储装置中,这从向用户提供简便的通信方法、赋予便利性的方面考虑是优选方式。但是,另一方面,向这种内部存储装置的保存有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即安全性问题。
例如,在丢失手机时将产生以下问题,即,保存在该手机的内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将被手机用户以外的人员使用各种手段偷看(信息外流)。因此,这种手机和便携式信息设备存在不能提供较高的信息安全性的问题。
针对这种问题,以往提供了以下所述的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案。
在专利文献1中提供一种系统,店铺通过预约呼出管理系统与顾客进行信息交换,由此不将顾客的电话号码告知店铺即可进行通话。在使用这种系统时,不需直接从顾客向店铺拨打电话,所以店铺不能直接接收到顾客的电话号码,顾客信息从店铺系统外流的问题消除。并且,在顾客的手机中也不会保留(存储)店铺的电话号码,而只保留预约呼出系统的电话号码。因此,不会产生店铺的电话号码从顾客的手机中外流的问题。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被称为安全性PC的计算机。在这种设备中,与使用者操作的安全性PC分开的、被称为服务器的在遥控环境下配置的计算机,以连接网络的形式存在。在安全性PC中,在使用者操作的终端中没有安装硬盘装置。相反,把所有信息保存在服务器中,安全性PC需要的信息通过网络从服务器获取。这样,安全性PC不在具有持久性的存储装置中保存任何信息,从而可以防止信息的外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07862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日立製作所、セキユウリテイPC、Flora  Seシリ一ズカタログ(日立制作所,安全性PC,Flora Se系列产品目录),CA-499Y,2007年6月发行
在背景技术中引用的文献可以提供安全性较高的系统,但是依旧分别存在问题。
即,在所引用的专利文献1中提供一种系统,通过在顾客和店铺之间配置预约呼出管理系统,不需直接将顾客的电话号码告知店铺,管理顾客对店铺的预约以及从针对该预约的店铺对顾客的呼出。文献1披露的暂且由中间管理系统受理电话并代理拨打的方法,是对电话的对象隐藏拨打者一方的电话号码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方法中,不能实现在手机中不保留有关特定目的的电话的信息。
即,在专利文献1的方案中,在有来自管理系统的电话来电、或反之向管理系统拨打电话的情况下,该信息依旧作为电话履历保留在手机中,不能充分确保安全性。另外,在手机的履历中,第1目的(例如公务目的)的电话履历以与第2目的(例如私人目的)的电话履历混合存在的形式保留。这意味着在将该手机用作第2目的的电话时将有损操作性。即,在用作第2目的时,不需要的第1目的的电话信息也显示在手机的履历画面上。在从履历中按照第2目的打电话时,需要从混合有第2目的的电话信息与第1目的的电话信息的履历中选择,这比从单纯的第2目的的电话履历中选择困难。这在第1目的的电话件数多于第2目的的电话件数时尤其成为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方案中,存在电话的应答者不能在应答之前得知拨打者信息的问题。例如,在店铺接到来自顾客的电话时,根据该文献的方案,顾客暂且向管理系统拨打电话,然后管理系统向店铺拨打电话,所以顾客的电话号码没有被直接告知店铺,店铺不能得知顾客的电话号码。但是,在本专利假设的其他情况下,这种方案将产生问题。例如,用户需要在来电时确认拨打者的信息后再确定是否应答的情况。即,虽然从提高安全性的目的考虑不希望保存拨打者的信息(电话号码等),但在电话来电时如果将拨打者的信息暂时告知终端会非常方便的情况下,有可能成为问题。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通过不在客户机终端安装持久地存储信息的装置,使不能保存在外流时将会成为问题的信息,从而可以提高安全性。但是,这种客户机终端存在以下问题。即,如果终端不具备持久性的信息存储装置,将不能持久地存储所有类型的信息,在根据目的存在需要存储的信息和不需要存储的信息的情况下将产生问题。
例如,在使用手机时,关于因私拨打及来电的电话,将其保存在电话簿和电话履历中,而关于因公拨打及来电的电话均不保存,在这种情况下将产生问题。在上述文献的客户机终端中,由于没有安装持久性的存储装置,所以有关公务的电话的信息不会保留在手机中,可以提供较高的安全性。但是,关于私人电话,尽管本来是想要保留的信息,但与有关公务的电话相同未被保存,所以存在当再次想要利用时不向服务器等访问就不能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不将上述的有关特定目的的信息保留在设备中,提高安全性,同时对于有关其他特定目的的信息,保留在设备中,由此提高便利性。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不将有关特定目的的电话的信息持久地保留在设备中,同时在来电时可以暂时确认拨打者的信息,通过提供这种单元,可以提高便利性。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系统,可以根据多个目的改变安全性等级,并且区分收费。
在安装了持久性的存储装置的可携带式设备中,不能做到将有关某个特定目的的信息保存在设备的存储装置中,另一方面,将有关其他目的的信息不保存在存储装置中,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解决了这种问题。
另外,在以下的本发明中,所说电话指能够通过鸣动将其拨打及来电告知用户后,受理来自用户的应答确认动作并以语音形式进行会话的通话装置。并且,所说有关电话的信息包含其拨打者信息、接收者信息、通话开始时间、通话结束时间、通话声音的编码数据、转送路径和转送时间信息中任一种信息。所说电话的转送指交换机进行的处理,指的是将交换机自身控制来电的电话的线路连接至交换机自身控制拨打及来电的其他电话的线路。所说通知单元指在两者之间单向告知信息的单元,所说通信单元指在两者之间双向交换信息的单元。并且,把手机等可以携带的设备表述为客户机终端或单纯地表述为客户端。
首先,在本发明中,针对客户端的来电不是客户端直接来电,而是通过连接至服务器的交换机控制拨打及来电的电话机代理进行来电。交换机兼备拨打及来电控制功能、线路连接功能。在此,交换机把所述来电马上转送给客户端,由此可以实现针对客户端的来电,但在该情况时,客户端将与接收普通电话的客户端相同。即,在客户端中,所来电的电话的信息将直接作为履历信息被保留在内部存储装置中。因此,在这种单纯的转送中,不能实现本发明的不将有关特定目的的来电电话的信息保留在终端中的目的。
对此,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手段解决了上述问题。
即,采用一种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电话机、非电话型通知装置、手机,
该服务器和该交换机、该交换机和该电话机、该服务器和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和该手机、该交换机和该手机相互连接,
该服务器保存对应数据,该对应数据记述了确定该电话机的固有号码与确定该手机的固有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交换机检测到对该电话机的来电后,向该服务器通知来电通知和该电话机的固有号码,
该服务器受理来自该交换机的来电通知和该电话机的固有号码后,指示该交换机保留来电电话,并且从上述对应数据中检索与该电话机的固有号码对应的该手机,将检索到的该手机的固有号码通知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
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从该服务器受理该手机的固有号码后,向该手机发送非电话型通知,
该服务器向该交换机发送将上述指示保留的来电电话向该手机转送的转送指示,
该交换机受理来自该服务器的转送指示后,向该手机转送保留中的来电电话,
该手机根据来自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的非电话型通知区分来电的电话的类别,将与该来电的电话相关的信息设为非保存。
如果采用上述手段,则可以做到不将有关特定目的的来电电话的信息保存在手机中,其理由如下所述。
服务器在有了对于连接至交换机的电话的来电时,由于保存着记述了确定电话机的固有号码与确定手机的固有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表数据,所以能够得知将来电电话转送给哪个客户端。然后,连接至服务器的交换机不马上转送来电电话,而是暂且将其保留并通知服务器来电。另外,服务器通过与电话不同的其他通知单元(非电话型通知单元)通知客户端来电。由此,可以明示地告知客户端在通知之后从交换机向客户端拨打的电话是特定目的(例如公务)的电话。
服务器也可以在受理来自交换机的来电通知以后,开始保存有关来电电话的信息作为该电话机附带的信息,从而可以不会消失地记录来电电话的信息。
客户端可以利用上述的非电话型通知自身区分随后从交换机来电的电话是特定目的这一情况,以该通知为契机,把所来电的电话的信息设为非保存(或者,在通话结束之前或通话结束之后足够短的时间内删除)。由此,在客户端中可以不将有关特定目的的电话的信息保留在内部存储装置中,同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服务器中。
作为上述非电话型通知单元,例如所谓SMS(短信服务)等手段是实现该单元的一个方法,但不限于此。作为非电话型通知单元,优选即时性的通知单元。所说即时性的通知单元,指可以在从电话的来电时刻起规定的一定时间以内必然通知的单元,与不确定期限时间的通知单元不同。在上述非电话型通知单元使用确定了期限时间的即时性的通知单元时,在经过该期限时间后向交换机进行转送指示,由此可以防止来电的通知和电话的转送在时间上前后颠倒。
并且,先行于上述电话来电的事前的非电话型通知单元,从客户端向服务器返回针对通知的受理确认,由此能够可靠地调整电话转送的时间性定时(图12)。即,连接服务器的交换机先保留来电,根据来自被返回了上述通知受理确认的服务器的指示,转送保留中的电话(也包括与自身拨打的电话进行线路连接的情况)。这样,连接服务器的交换机确认事前的通知单元可靠到达,所以能够防止来电的通知和电话的转送在时间上前后颠倒的问题。
并且,在从客户端拨打电话时,在安装了持久性的存储装置的可携带式设备中,不能做到将有关某个特定目的的信息保存在设备的存储装置中,而将有关其他目的的信息不保存在存储装置中,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解决了这种问题。
即,采用一种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电话机、非电话型通信装置、手机,
该服务器和该交换机、该交换机和该电话机、该服务器和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和该手机、该交换机和该手机相互连接,
该服务器保存包含多个电话号码的号码数据,
该服务器受理从该手机经由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的连接后,将上述服务器保存的上述号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经由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发送给该手机,
该手机将上述号码数据中的特定项目经由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发送给服务器后,向该电话机拨打电话,
该交换机将从该手机向该电话机的来电通知该服务器,
该服务器检索与从该手机接收到的上述特定项目对应的电话号码,将该检索到的电话号码通知该交换机,
该交换机受理来自该服务器的上述检索到的电话号码的通知后,将来自该手机的来电转送给上述检索到的电话号码,
该手机根据经由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的对服务器的连接,区分所拨打的电话的类别,将与该电话相关的信息设为非保存。
如果采用上述手段,可以做到不将有关特定目的的拨打电话的信息保存在手机中,而是保存在服务器中,其理由如下所述。
在拨打时,客户端不直接向拨打对象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而是事前使用电话以外的单元(以下称为非电话型通信单元)连接服务器。由此,服务器在随后收到来自客户端的拨打电话时,可以得知需要保存有关该电话的信息,并且客户端自身也可以检测到该电话是特定目的的电话。
然后,服务器把电话簿的数据或电话履历的数据保存为号码列表数据,所以能够发送该数据的一部分。接收到该一部分数据的客户端从所发送的信息中选择其一部分项目,并告知服务器。由此,服务器通过检索号码列表数据内部来确定对应选择项目的电话号码。即,可以确定客户端有意拨打的拨打对象的电话号码。然后,服务器临时保存确定客户端的固有号码与拨打对象的电话号码的组合。
然后,客户端向与连接服务器的交换机连接的电话机拨打。在进行这种拨打时,作为来自客户端的电话的拨打对象的电话机的号码可以是固定的号码,也可以是事前由服务器通知的号码中的任一个。检测到针对电话机的来电的交换机,在由服务器通知了客户端有意拨打的拨打对象的电话号码后,向该号码转送从客户端来电的电话。
如上所述,服务器和客户端双方能够在有电话拨打时区分该电话是特定目的的电话这一情况,分别进行电话的信息的保存处理和非保存处理,服务器保存有关特定目的的电话的信息,同时客户端不将有关特定目的的电话的信息保留在内部存储装置中。
发明效果
本发明可以做到将有关特定目的的电话保存在手机的内部存储装置中,而关于其他目的的电话,不将其信息保存在手机的内部存储装置中。并且,可以将手机未保存的电话的信息保存在服务器中。由此,可以提供安全性和便利性较高的手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1。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图2。
图3是有关本发明的装置组之间的接口1。
图4是有关本发明的装置组之间的接口2。
图5是有关本发明的功能流程图1。
图6是有关本发明的功能流程图2。
图7是有关本发明的功能流程图3。
图8是有关本发明的功能流程图4。
图9是有关本发明的功能流程图5。
图10是有关本发明的功能流程图6。
图11是有关本发明的功能流程图7。
图12是本发明的结构图3。
图13是本发明的装置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5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对应表数据。
图16是本发明的通知中的类别数据。
图17是本发明的通知中的类别赋予机构。
图18是本发明的客户端机型类别的类别赋予。
图19是本发明的带通知委托调整机构的服务器。
图20是本发明的收费区分单元。
图21是本发明的收费区分单元2。
符号说明
101服务器;102交换机;103中心电话;104非电话型通知装置;105客户端;106通信对象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使用图1表示来自针对客户端(105)的来自通话对象终端(106,以下表述为通话对象)的来电情况。首先,不将客户端(105)的电话号码直接告知通话对象(106)。相反,告知由与配置在公司内部和中心等的服务器(101)连接的交换机(102)管理的电话机(103,以下称为中心电话)的电话号码。由此,不会从通话对象直接向客户端的电话打电话。相反,在客户端来电时,通过中心电话(103)受理电话。
检测到针对中心电话的来电的交换机(102),将检测到来电的情况以及中心电话的号码通知服务器(101)。然后,服务器通过检索图15所示的对应表数据,确定对应于中心电话的客户端电话是哪一个。在此,服务器(101)不马上向交换机(102)输出将中心电话的来电电话转送给客户端的指示,而是在指示暂且将其保留后,通过与电话不同的通知单元(非电话型通知装置104)发送给客户端(105)。然后,指示交换机(102)向客户端(105)转送来电电话(或者自身向客户端拨打电话并对来电电话进行线路连接),交换机(102)进行转送处理。
在此,上述非电话型通知单元用于明示地告知客户端(105)在通知之后从交换机(102)拨打的电话是特定目的(例如公务)的电话。因此,客户端能够以此为契机,把与以后来自交换机的转送电话有关的信息设为非保存(或者,即使临时保存电话的信息,也在通话结束时间之前或通话结束时间之后足够短的时间内将其删除)。由此,客户端(105)可以不在自己内部保留有关特定目的的电话的信息。另一方面,服务器(101)在受理来自交换机的电话来电通知以后,开始保存有关该电话的信息,所以能够不消失地记录该电话的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进行与上述特定目的不同的其他目的的电话时,与使用普通手机时相同,把其电话号码告知通话对象。通话对象由于向该号码打来电话,所以可以没有变化地使用普通手机具有的来电履历的功能,该信息可以保存在手机的内部存储装置中。这样,可以做到不将有关特定目的的电话的信息保存在手机的存储装置中,而关于其他目的的电话,则将其信息保存在手机的存储装置中。
先行于上述电话转送的事前的非电话型通知单元,通过返回针对通知的受理确认,能够可靠地调整电话转送的时间性定时(图12)。即,连接服务器(101)的交换机(102)先保留来电,从客户端(105)向非电话型通知装置(104)返回第1通知接收确认(i1201),从非电话型通知装置(104)向服务器(101)返回第2通知接收确认(i1202),从服务器向交换机(102)返回第3通知接收确认(i1203),交换机如此转送保留中的来电电话。这样,交换机(102)确认事前的通知单元可靠到达,所以能够做到不产生来电的通知和电话的转送(或线路连接)在时间上前后颠倒的问题。
在针对图1中的客户端的来电中,在本发明中,连接服务器(101)的交换机(102)不单纯地进行转送,而是暂且保留打到中心的电话,然后通过与电话不同的通知单元(非电话型通知装置104)向客户端(105)发送有关来电电话的信息。然后,交换机(102)向客户端(105)转送来电电话,作为这种转送方式,在交换机采取自身向客户端拨打电话后对来自通话对象的来电电话进行线路连接的方法时,拨打者信息将不再是原来的拨打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客户端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方法事前利用非电话型通知来通知是来自谁的电话,将不会产生来电电话的拨打者不明的情况。即,上述非电话型通知单元明示地告知客户端(105)在通知之后从交换机(102)拨打的电话是特定目的(例如公务)的电话,同时告知是谁拨打的电话。
并且,在本发明第3方面中,服务器把拨打者的电话号码作为关键词检索可以检索的各种信息,并可以把拨打者具体信息附加到电话号码中通知。例如,服务器当然可以附加该电话号码的所有者名称、所属的组织信息、过去的通话履历及独自的顾客分类等,还可以附加所来电的电话的重要性和紧急性等,由此对客户端的用户准确确定是否应答该电话提供了支持。
客户端的用户可以预先根据自己的意思设定是否转送。服务器把该是否转送的信息保存在内部,并据此委托交换机进行转送处理。例如,可以仅在离开办公室时进行转送设定,当在办公室时通过办公室的固定电话实现来电。这种用户的转送指示可以在在办公室时进行,也可以在离开办公室时利用手机通过远程操作进行。
关于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实施方式,使用图2说明从客户端(105)向通话对象(106)的拨打。首先,客户端(105)在拨打电话之前,通过非电话型通信装置(107)连接服务器(101)或登入(log in)。通过该登入,服务器识别是哪个客户端想要随后打电话,同时开始把有关以后的电话的信息保存为附属于该客户端的信息。并且,客户端自身检测把有关以后的电话的信息设为非保存。在此,所说通过非电话型通信装置的通信单元,只要是像所谓因特网和封闭式数据网络那样除电话之外的通信单元,则可以是任何通信单元。
然后,客户端(105)在拨打电话时需要拨打对象的电话机的信息,这种信息可以通过服务器(101)获取电话号码,也可以利用确定该电话机的项目信息来取代电话号码。这种信息作为电话簿的数据或者电话履历的数据,通过非电话型通信装置从服务器获取。然后,客户端从由服务器获取的电话簿和电话履历中选择特定的项目,向服务器发送对应该选择项目的信息。然后,客户端(105)不直接向通话对象(106)打电话,而向由交换机(102)控制拨打及来电的电话机(103)进行拨打。这样向电话机(103)的拨打如果能够在上述项目选择后自动拨打,则可以省略操作上的麻烦。交换机(102)检测上述客户端的拨打作为来电,并将其与来电者(客户端)的电话号码一起通知服务器(101)。
服务器(101)按照上面所述首先通过登入和项目选择的形式,通知是哪个客户端(105)向哪里打电话。即,服务器可以确定具有哪个电话号码的客户端在向哪个电话号码拨打。从交换机(102)接收到来电通知的服务器(101)在指定是来自哪个电话号码的客户端的来电后,告知交换机(102)该客户端正在向哪个电话号码进行拨打。
交换机(102)在从服务器(101)通知了所来电的电话的拨打者的客户端(105)打算的拨打对象(106)的电话号码后,向该电话号码转送(或者向自己拨打的电话进行线路连接)来自客户端的来电电话。由此,建立客户端(105)与拨打对象(106)之间的通话。
在通话结束后,交换机(102)告知服务器(101)通话结束。由此,服务器(101)把先前开始保存的信息保存为附属于客户端(105)的通话履历。另一方面,伴随通话结束,客户端(105)在自身把有关先前登入后的电话的信息保存在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将其删除。由此,可以不将有关特定目的的电话的信息保存在客户端(105)内部的存储装置中,但是保存在服务器(101)内的存储装置中。
在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客户端从由服务器获取的电话簿和电话履历中选择特定的项目,向服务器发送对应该选择项目的信息。在向服务器发送选择项目后,客户端(105)不直接向通话对象(106)打电话,而是向交换机(102)控制拨打及来电的电话机(103)进行拨打,然后交换机向通话对象转送来自客户端的电话。此时,交换机自身向客户端拨打,并且也向通话对象进行拨打,将这两个线路连接,根据这种方法,也可以实现通话。但是,该情况时,尽管客户端自身拨打,但实际上必须接受电话的来电。该方法与普通电话的操作步骤不同,将给用户带来较大的,陌生感。并且,作为操作步骤划分为拨打和来电应答这两个阶段,所以使得操作的便利性恶化。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手段,电话的拨打与正常拨打相同,用户不需要等待来电,并且操作与普通的电话拨打相同可以在一个阶段中结束,所以不会损坏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手机系统中,在连接交换机的电话机有来电时,如何通过多个相关装置组进行处理,下面使用图3进行说明。在此,所说多个相关装置组指服务器、交换机、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和客户端,对于各个装置,示出随着各部分间的时间经过的动作。
首先,在连接交换机的电话机有来电时,交换机(302)检测到该情况,并对服务器(301)进行来电通知(i301)。服务器使用该来电电话的来电号码,检索在自身内部保存的对应表数据,并确定客户端。
然后,服务器(301)向非电话型通知装置(303)传递客户端的信息,委托发送非电话型通知(i302)。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向客户端发送拨打者的信息(i303)。客户端(303)识别到后续电话是特定目的的电话,开始把有关该电话的信息处理为非保存。然后,向非电话型通知装置返回已受理非电话型通知的确认结果(i304)。接收到返回的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同样向服务器返回确认结果(i305)。
服务器(301)接收到上述确认结果,向交换机(302)发出允许向客户端转送来电电话的通知。接收到该通知,交换机(302)向客户端转送保留中的来电电话(或者,进行与自己拨打的针对客户端的电话的线路连接)(i307)。作为转送结果,交换机通知服务器通话是否建立(i308)。
在通话结束后,交换机(302)通知服务器(301)通话结束(i309)。接收到该通知,服务器(301)生成有关客户端(303)的电话的履历信息。并且,自己检测到通话结束的客户端(303)把先前的非电话型通知作为契机,在识别为非保存的数据被保存在内部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将其删除。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不在客户端(303)中保存通话对象(拨打者)的信息,而在服务器(301)中保存这些信息。
然后,在本发明的手机系统中,在有来电客户端的来电时,如何通过多个相关装置组进行处理,下面使用图4进行说明。作为多个相关装置组,表示服务器、交换机和客户端分别对应各部分之间的时间经过的动作。
首先,客户端(403)在拨打电话之前尝试向服务器(401)登入(i401)。服务器(401)确认尝试登入的客户端是否是正规登记的用户,如果是登记的用户,则向客户端(403)返回认证成功的通知(i402)。如果没有登记,则向客户端返回认证不成功的通知。在认证成功后,服务器把以后的电话作为有关特定目的的信息并设为保存对象。并且,客户端把后续电话作为特定目的的电话,开始非保存的处理。然后,客户端(403)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以便获取保存在服务器(401)中的电话簿信息(i403)。接收到该请求的服务器(401)向客户端(403)发送所请求的电话簿信息(i404)。另外,这种信息不限于电话簿,也可以是履历和频繁使用的号码的列表。
在客户端的用户选择想要打电话的对象的项目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该选择项目信息(i405)。服务器(401)将连接交换机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通知客户端(403)(i406)。另外,在这种电话号码是固定号码时,该通知未必需要。客户端使用该电话号码进行电话的拨打(i407)。连接服务器的交换机(402)检测到来自客户端的拨打后,保留该电话,并将拨打者(客户端)的电话号码通知服务器(i408)。服务器确认所通知的电话号码的客户端(403)是否已先进行电话簿项目选择,在已进行选择时,将对应该项目的电话号码、即客户端打算通话的通话对象的电话号码,通知交换机(402)(i409)。
交换机(402)向由服务器(402)通知的电话号码转送保留中的来自客户端(401)的电话(或者与自己拨打的电话进行线路连接)(i410)。在通话对象(404)应答电话后,客户端(401)与通话对象之间的通话建立。交换机(402)通知服务器(402)已建立通话,如果未能建立通话,则通知通话不成功(i411)。
在通话结束后,交换机(402)将该情况通知服务器(401)(i412)。接收到该通知,服务器(402)生成有关客户端(403)的电话的履历信息。并且,自己检测到通话结束的客户端(403)把先前的服务器登入的认证成功作为契机,被视为非保存对象的数据被保存在内部存储装置中时,将其删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不在客户端(403)中保存通话对象(拨打者)的信息,而在服务器(401)中保存这些信息。
图5~图8按照时间表示针对连接交换机的电话的来电时的服务器、交换机、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客户端各自的处理。
首先,图5表示服务器的处理。服务器从交换机接收到来电通知后(S501),作为特定目的的电话,最终在自己的内部存储装置中保存该电话的信息,所以开始其记录(S502)。然后,向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发送从交换机接收的客户端信息,并委托向客户端发送非电话型通知(S503)。然后,从非电话型通知装置接收所委托的通知受理确认(S504),并向交换机发送允许转送通知(S505)。对于通话的成立结果,从交换机进行接收(S506)。在从交换机接收通话结束的通知后(S507),生成该电话的履历(S508),并保存在自己的存储装置中。最后作为特定目的电话结束处理(S509)。
然后,图6表示交换机的处理。在检测到针对连接交换机的电话机的来电后(S601),保留该来电,并且通知服务器有来电(S602)。然后,从服务器接收到允许转送通知后(S603),向客户端转送来电保留的电话(S604)。向服务器通知通话转送结果(S605),在通话结束后,向服务器发送用于告知通话结束的通知(S606)。
然后,图7表示非电话型通知装置的处理。首先,从服务器接收来电电话的客户端信息(S701)。然后,作为非电话型的通知,通知客户端(S702)。从客户端接收到该通知的受理结果后(S703),将该结果发送给服务器(S704)。
最后,图8表示客户端的处理。客户端从服务器接收非电话型通知(S801),识别出以后的电话是特定目的的电话,开始把以后接收到通知的电话视为非保存的处理(S802)。接收到电话后(S803),在应答电话时进行通话(S804),在通话结束时,在非保存的数据也被保存在内部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将其删除(S805)。
图9~图11按照时间表示从客户端拨打时的服务器、交换机、客户端各自的处理。
首先,图9表示服务器的处理。服务器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登入后(S901),进行该客户端是否已登记的认证(S902)。将认证结果通知客户端(S903)。在是已通过认证的客户端时,区分出以后的电话是特定目的的电话,作为最终保存在内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开始记录(S904)。向客户端发送电话簿的信息(S905)。这种信息的发送对象未必是电话簿,当然也可以是客户端的电话履历,或频繁使用的电话号码的列表。接收到客户端从所发送的电话簿中选择的项目后(S906),通知使客户端拨打的号码(S907)。该号码是交换机控制来电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其可以是固定的号码,也可以是对应客户端的可变号码。在是固定号码时,该电话号码可以预先保存在手机中,并省略该通知的步骤。在从交换机通知了来自客户端的来电后,向交换机发出允许转送通知(S908),通知其通话建立结果(S909)。在已建立通话时,从交换机接收通话结束的通知(S910),生成并保存有关该电话的信息作为客户端附带的电话履历信息(S911)。最后,结束作为特定目的的电话的处理(S912)。
然后,图10表示交换机的处理。首先,检测来自客户端的电话来电并将结果通知服务器(S1001)。从服务器接收对应该客户端的电话的拨打对象的号码和允许转送通知(S1002),向该电话号码转送来电电话(或者在自己向客户端拨打后,与来电电话进行线路连接)(S1003)。将通话建立结果通知服务器(S1004),在通话结束后,将结果通知服务器(S1005)。
最后,图11表示客户端的处理。客户端在向服务器登入后(S1100),区分出以后的电话是特定目的的电话,并作为不保存在内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开始处理(S1102)。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以便从服务器获取电话簿信息(S1103),接收电话簿信息(S1104)。从电话簿中选择对应想要打的电话号码的项目,并将其通知服务器(S1105)。然后,拨打电话(S1106),在通话对象没有应答时,返回能够选择相同或其他项目的处理,在有应答时进行通话(S1107)。在通话结束后,在电话簿和已拨打电话的信息被保存在手机的内部存储装置中时,将其删除(S1108)。最后作为特定目的的电话结束处理(S1109)。
图13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装置的结构形式。作为图1所示的装置包括服务器(101)、交换机(102)、非电话型通知装置(104)或非电话型通信装置(107)等,这些装置如该图所示可以作为不同的装置使壳体分离。但是,不限于这种结构。
例如,可以按照图13(a)所示,构成为上述3个装置被收纳在一个壳体中。该情况时,除客户端之外的所有装置构成为一体式装置,所以具有作为高安全性交换机能够与以往的交换机更换的优点。
并且,可以按照图13(b)所示,构成为服务器和交换机被收纳在一个壳体内的一体式装置。这适合于例如,作为非电话型通知装置,与已经存在的装置相组合只重新更换交换机的情况。
并且,可以按照图13(c)所示,构成为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和交换机被收纳在一个壳体内的一体式装置。该方式适用于把已经存在的计算机作为能够活用为服务器的交换机来构成的设备的情况,以及只想增加设置及扩展服务器的情况。
并且,可以按照图13(d)所示,构成为服务器和非电话型通知装置被收纳在一个壳体内的一体式装置。该结构适合于对基于已有交换机的现有电话系统追加提供作为本发明的目的的安全性功能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图13(a)~(d)中,图1中的各个装置的功能构成为一体式的装置,并且在作为软件处理进行控制时,各个功能可以通过装置内的一个计算机以时分方式进行。
使用图14说明在能够通过手机的功能之一的鸣动告知来电的邮件(以下称为鸣动式来电通知邮件)中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假设接收到特定目的的邮件(例如公务邮件)的情况,并计划不将其保存在手机的内部存储装置中。另一方面,关于非上述特定目的的邮件,计划保存在手机中。
首先,在收到从邮件对象发送邮件时,不告知手机的邮件地址,而告知与配置在公司内部或中心等的服务器(1401)连接的邮件接收服务器(1402)管理的邮件接收终端(1403)的邮件地址。由此,邮件不会直接从邮件对象到达客户端。反之,客户端在进行邮件接收时,首先通过邮件接收终端(1403)接收邮件。邮件接收服务器(1402)兼备邮件接收控制功能和邮件转送功能。在收到邮件时,马上将其转送给客户端(1405),由此可以实现针对客户端(1405)的接收。但是,该情况时,客户端(1405)进行与接收普通邮件时相同的处理。在客户端(1405)具有邮件履历功能时,所接收的邮件的信息、即作为邮件发送者的终端的邮件对象(1406)的邮件地址及其附带的信息也被保留。因此,在这种简单的转送中,不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区分有关特定目的的邮件信息使不保留在终端中。
对此,在本发明中,连接服务器(1401)的邮件接收服务器(1402)不是单纯地进行转送,而是暂且在中心保留所接收的邮件后,通过与鸣动式邮件不同的通知单元(非鸣动式通知装置1406)向客户端(1405)发送有关接收邮件的信息(发送者信息)。然后,邮件接收服务器(1402)向客户端(1405)转送接收邮件。
在此,上述非鸣动式通知单元明示地告知客户端(1405)在通知之后从邮件接收服务器(1402)发送的邮件是特定目的(例如公务)的邮件。因此,客户端能够以此为契机,把有关以后来自邮件接收服务器的转送邮件的信息设为非保存(或者即使临时保存电话的信息,也在通话结束时间之前或通话结束时间之后足够短的时间内将其删除)。由此,客户端(1405)可以不在自己内部保存有关特定目的的邮件的信息。另一方面,服务器(1401)在从邮件接收服务器受理邮件接收通知后,开始保存有关该邮件的信息,所以能够不消失地记录该邮件的信息。另外,关于这种邮件的示例,其对象未必局限于手机,只要是具有鸣动接收通知式邮件功能的可以携带的信息设备,则可以是任何设备,当然可以适用本发明。
图16表示作为本发明第4方面的实施例的数据结构。在本发明中,在从服务器通过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向客户端进行电话来电的事前通知时,附加来电电话的类别进行通知。如果使通知内容含有这种类别,则客户端可以改变针对与接收到该通知后来电的电话相关的信息的处理。例如,关于安全性等级1的类别的来电电话,其拨打者名称和拨打者电话号码均被设为非保存,而对安全性等级2的类别的来电电话,可以只把该拨打者电话号码设为非保存,把拨打者名称设为保存。由此,即使是特定目的的电话,可以将来自安全性特别高的拨打者的电话的信息完全不保存在手机中,同时关于来自中等程度的安全性较高的拨打者的电话的信息,只将拨打者名称及其一部分保存在手机中。另外,关于这种类别,用户向服务器登记电话号码时,作为该电话号码的所有者的信息,同时登记类别即可。
图17表示本发明第5方面的实施例。关于图16所示的赋予给非电话型通知的类别,具有类别赋予功能的服务器(1700)使用类别赋予装置(1701)自动进行该赋予,由此可以减轻用户的负担,同时使赋予基准相同化。如上述图16所述,用户向服务器登记电话号码时,作为该电话号码的所有者的信息,可以同时登记类别。但是,根据情况,用户这样分别赋予类别比较麻烦。另外,关于这种类别的分配(确定),每个用户的判断不同,并且依赖于用户当时的判断,所以判断基准容易模糊不清。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例如按照图17(b)所示,服务器事前根据企业等的公司内部基准在数据库等中登记与所来电的电话的拨打者号码对应的类别,类别赋予装置把电话号码作为关键词检索上述数据库等并确定类别,然后委托赋予。这样,不存在用户分别分配类别的劳动,并且可以赋予模糊性较低的类别,而且与个人差异和时间差异无关。
图18表示本发明第6方面的实施例。服务器在赋予图17所示的类别时,可以根据手机的类型赋予类别。手机的类型信息可以预先在进行客户端的用户登记时进行登记。例如,在把手机的机型作为类型时,可以对使用特定机型的客户端赋予用于指示进行该机型特有的动作的类别。作为其他示例,可以根据组织的职位体系确定类型。这种情况下,对于特定职位,可以赋予即使是安全性较高的信息也可以保存一部分信息的类别。
图19表示本发明第7方面的实施例。相对服务器向非电话型通知装置的通知委托能力(例如委托件数/分钟),在非电话型通知装置的通知发送能力(例如发送件数/分钟)较低时,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对于超过自身发送能力的委托不予以受理(服务器的委托被拒绝),从而,有可能产生系统整体不工作的问题。尤其在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和服务器构成为不同装置的情况下,是有可能仅在服务器增强处理能力的情况下产生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可以使用图19(a)中的带委托调整机构的服务器(1900)解决。即,带委托调整机构的服务器(1900)不是接收到来自交换机的来电通知就立即向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发出通知委托。相反,该服务器在收到来自交换机的来电通知时,暂且将其保留,使用委托调整机构(1901)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每次一定数量地向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发出通知委托。例如如图19(b)所示,在一定时间t期间有5次来电时(1911~1915),如果有来电就马上委托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则在非电话型通知装置的发送能力较低时(每t时间为2次),该装置将拒绝对应第3次以后的来电(1913~1915)的委托,将不能处理来电电话。但是,如图19(b)所示,如果调整为对一定时间设定一定委托件数以下(如果在时间t委托1921和1922,在时间2t委托1923和1924,在时间3t委托1925),则即使在短时间内有多次来电时,也能够解决由于非电话型通知装置拒绝委托而产生的问题。
图20表示本发明第8方面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第2方面的手机系统中,在从客户端进行拨打时,一般对作为拨打者的客户端进行收费。关于这种状况,在客户端以第1和第2这两个目的拨打电话时,优选对第2目的的电话向客户端收费、并且优选针对第1目的不向客户端收费的情况下,将成为问题。图20提供用于解决这种问题的装置。在此,在从客户端进行拨打时,服务器不向客户端通知作为客户端的拨打对象的中心电话机的号码,而在对中心电话机的电话号码附加了定型号码后通知该号码。
一般,被称为免费电话的电话号码在广泛使用,通过在电话号码的前头附加定型的号码,可以不进行来自拨打者的电话机的收费,而对收到来电者的电话机一方收费。本发明关于这种定型号码的附加提供以下结构,在服务器向客户端明示地指定拨打对象电话号码后催促自动拨打,此时自动对中心电话机的电话号码附加定型号码,由此对于第1目的的电话不向客户端侧收费,而向中心电话机侧收费。这种结构使客户端的用户明示地意识到用于使用免费电话的定型号码的附加,并且不花费附加操作劳动,即可简单区分收费。
图21表示本发明第8方面的其他实施例,提供一种取决于客户端的用户来改变是否适用这种区分收费的结构。在图20所示的装置中,在区分收费时,可以对中心电话机侧进行有关特定目的的电话收费。但是,不能取决于客户端的用户进行区分收费。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如图21所示,其特征在于,根据赋予给客户端的收费级别确定是否附加定型号码。所说赋予给客户端的级别,例如可以是组织中的职位。可以对一定职位以上的人员拥有的客户端不进行收费(收费级别1),相反对一定职位以下的人员拥有的客户端进行收费(收费级别2)。并且,赋予给客户端的级别可以按照组织中的部门区分。可以只对隶属于特定部门的人员不进行收费。

Claims (8)

1.一种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电话机、非电话型通知装置、手机,
该服务器和该交换机、该交换机和该电话机、该服务器和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和该手机、该交换机和该手机相互连接,
该服务器保存对应数据,该对应数据记述了确定该电话机的固有号码与确定该手机的固有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交换机检测到对该电话机的来电后,向该服务器通知来电通知和该电话机的固有号码,
该服务器受理来自该交换机的来电通知和该电话机的固有号码后,指示该交换机保留来电电话,并且从上述对应数据中检索与该电话机的固有号码对应的该手机,将检索到的该手机的固有号码通知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
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从该服务器受理该手机的固有号码后,向该手机发送非电话型通知,
该服务器向该交换机发送将上述指示保留的来电电话向该手机转送的转送指示,
该交换机受理来自该服务器的转送指示后,向该手机转送保留中的来电电话,
该手机根据来自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的非电话型通知区分来电的电话的类别,将与该来电的电话相关的信息设为非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作为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发送给该手机的来电通知,该通知内部包含对该电话机的来电电话的拨打者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作为该服务器委托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的对该手机的来电通知,该来电通知内部包含来电电话的类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关于该来电通知内部包含的来电电话的类别,该服务器使用来电电话的拨打源电话号码确定类别,并赋予类别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关于该来电通知内部包含的来电电话的类别,该服务器使用该手机的种类确定类别,并赋予类别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服务器委托该非电话型通知装置发送非电话型通知时,不是受理到来自该交换机的来电通知就进行委托,而是以一定时间间隔同步地进行一定数量以下的委托。
7.一种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电话机、非电话型通信装置、手机,
该服务器和该交换机、该交换机和该电话机、该服务器和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和该手机、该交换机和该手机相互连接,
该服务器保存包含多个电话号码的号码数据,
该服务器受理从该手机经由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的连接后,将上述服务器保存的上述号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经由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发送给该手机,
该手机将上述号码数据中的特定项目经由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发送给服务器后,向该电话机拨打电话,
该交换机将从该手机向该电话机的来电通知该服务器,
该服务器检索与从该手机接收到的上述特定项目对应的电话号码,将该检索到的电话号码通知该交换机,
该交换机受理来自该服务器的上述检索到的电话号码的通知后,将来自该手机的来电转送给上述检索到的电话号码,
该手机根据经由该非电话型通信装置的对服务器的连接,区分所拨打的电话的类别,将与该电话相关的信息设为非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服务器对该手机明示地通知成为其拨打源的电话号码,而且把该通知电话号码作为对该电话机的号码赋予了定型号码之后的号码进行通知。
CN2008101461372A 2007-09-28 2008-08-06 高安全性的手机系统和信息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0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3031A JP4980189B2 (ja) 2007-09-28 2007-09-28 高セキュリティな携帯電話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システム
JP253031/2007 2007-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0056A CN101400056A (zh) 2009-04-01
CN101400056B true CN101400056B (zh) 2010-12-15

Family

ID=40508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613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0056B (zh) 2007-09-28 2008-08-06 高安全性的手机系统和信息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49763B2 (zh)
JP (1) JP4980189B2 (zh)
CN (1) CN1014000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6049B2 (en) * 2014-06-27 2018-05-29 Agora Lab,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on of a best server for real-time packet transmiss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584A (zh) * 2007-03-13 2007-08-22 董崇军 一种传送手机号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5415B1 (en) * 1992-03-24 2001-02-06 Atcomm Corporation Call security system
JP3754833B2 (ja) * 1998-10-27 2006-03-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
JP2002057802A (ja) * 2000-08-08 2002-02-22 Snk Corp 副電話番号利用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副電話番号利用サーバ
US7603104B2 (en) * 2000-12-08 2009-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a secure call
US6961851B2 (en) * 2001-07-23 2005-11-01 Avaya Technology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using a remote server
JP3693103B2 (ja) * 2001-09-05 2005-09-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予約・呼び出し管理システム
EP1489822A4 (en) * 2002-03-25 2005-06-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LETING RECEPTION HISTORY
CN1219408C (zh) * 2002-09-13 2005-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关口归属位置寄存器及用户路由信息交互方法
JP2007104532A (ja) * 2005-10-07 2007-04-19 Fujitsu Ltd 情報処理方法
JP2007251332A (ja) * 2006-03-14 2007-09-27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移動体通信端末、着信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13211B2 (ja) * 2006-09-05 2010-02-10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情報消去方法、サーバシステム及び情報消去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584A (zh) * 2007-03-13 2007-08-22 董崇军 一种传送手机号码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78624A 2003.03.14
JP特开2005-57418A 2005.03.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0056A (zh) 2009-04-01
US8649763B2 (en) 2014-02-11
JP2009088738A (ja) 2009-04-23
JP4980189B2 (ja) 2012-07-18
US20090088137A1 (en) 200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3997B2 (en) Universal point of contact identifier system and method
AU20042465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AU2008204402B2 (en) Selection of a link in a received message for speaking reply, which is converted into text form for delivery
US20070061330A1 (en) Aggregated address books an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managing the same
KR20000054371A (ko) 개인휴대통신 및 유무선 인터넷 그리고 데이터 베이스관리시스템을 이용한 정보관리시스템
CN101702795A (zh) 共享权限使能的移动简档的系统和方法
GB2445667A (en) Converting text to hypertext
JP2002527951A (ja) 電話接続を追加情報で補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311903B2 (ja) 携帯通信機構および有無線インターネットを用いる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KR101634161B1 (ko) 개선된 호출
KR20060050668A (ko) 선별적 통신 서비스 제공이 가능한 무선 및 유선 통신 통신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방법
WO2006046439A1 (ja) 電子メール配信システム及び電子メール配信方法
JP4203738B2 (ja) メール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ル機能付き携帯電話
KR20060063863A (ko) 선별적 통신 서비스 제공이 가능한 유선 통신 단말기 및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방법
CN101400056B (zh) 高安全性的手机系统和信息系统
JP6338166B1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428412B1 (ko) 전화번호인식을 통한 고객관리방법
EA007138B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звукового сообщения с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рминала, в том числе не имеющего доступа к сети интернет, в любой адрес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почты
AU2012258326B2 (en) Method of replying to an electronically-received message
KR100834802B1 (ko) 메시지 그룹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607333B1 (ko) VoIP 기반 050 스마트 전화비서 디지털 서비스 시스템
TWI298593B (zh)
KR20090032118A (ko) 응답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020019316A (ko) 인간관계 관리를 위한 토탈 서비스 방법
WO2007024040A1 (en) Wireless and wire communic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us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3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3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