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067877A1 -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067877A1
WO2024067877A1 PCT/CN2023/123157 CN2023123157W WO2024067877A1 WO 2024067877 A1 WO2024067877 A1 WO 2024067877A1 CN 2023123157 W CN2023123157 W CN 2023123157W WO 2024067877 A1 WO2024067877 A1 WO 202406787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duration
data packet
pdb
delay budget
packet s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1231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柯小婉
Original Assignee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141477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835268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406787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067877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Definitions

  •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 to the fiel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 particular, to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PDU Set Delay Budget PSDB
  • PSDB Packet Delay Budget
  • a fixed PSDB is often set and timed with the first start time point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first packet of a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is less than one PDB, and in more extreme cases, some data packets arrive after the PSDB times out.
  •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ensure the delay budget performance of a data packet set.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cluding: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acquires first information, wherein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PSDB, a packet delay budget PDB, an access network AN PSDB, an access network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a first time, a second time, and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PSDB, a packet delay budget PDB, an access network AN PSDB, an access network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a first time, a second time, and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s a first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formation
  • the first oper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data packet, the second data packet, or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data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first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is: the interval duration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cluding: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cquires second information, where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PDB, AN PDB, the first duration, the second duration, and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s a second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where the second oper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for a first data set, a first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for a first data set;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cluding:
  •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acquires third information, where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first PSDB, the first AN PSDB,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first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PDB, AN PDB, first duration, second duration, first indication, second indication;
  •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s a third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ird information, where the third oper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PSDB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AN PS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first value or the second value satisfies: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or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receive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a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N PSDB, and a first timer;
  • the first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initially take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second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eceiving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D3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D4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and the second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cluding:
  •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send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first PSDB or PSDB first AN PSDB or AN PSDB, PDB, first duration, AN PDB, second duration, initial PSDB;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first time, second time, first duration of first timer, first duration of second timer, first indication, second indication;
  • the first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time when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is determined;
  •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is: the interval duration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PSDB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AN PS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first value or the second value satisfies: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or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receive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a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N PSDB, and a first timer;
  • the first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initially take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second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eceiving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D3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D4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arriving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the second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arriving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Satisfy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pplied to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 a first acquisition module is used to acquire first information, wherein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PSDB, a packet delay budget PDB, an access network AN PSDB, an access network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a first time, a second time, and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 a first process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perform a first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formation
  • the first oper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exte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 the first data packet, the second data packet, or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data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first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is: the interval duration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which is applied to a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includes:
  • the second acquisition module is used to acquire second information, wherein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PDB, AN PDB, first duration, second duration,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 a second processing module is configured to perform a second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where the second oper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for a first data set, a first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for a first data set;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pplied to a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 a third acquisition module is used to acquire third information, wherein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PSDB, a first AN PSDB,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a first duration of a second timer, a PDB, an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 first indication, and a second indication;
  • a third processing module is configured to perform a third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ird information, where the third oper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PSDB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AN PS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first value or the second value satisfies: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or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receive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a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N PSDB, and a first timer;
  • the first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initially take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second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eceiving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D3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D4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and the second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pplied to a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 the sending module is used to send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first PSDB or PSDB first AN PSDB or AN PSDB, PDB, first duration, AN PDB, second duration, initial PSDB;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first time, second time, first duration of first timer, first duration of second timer, first indication, second indication;
  • the first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time when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is determined;
  •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is: the interval duration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PSDB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AN PS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first value or the second value satisfies: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or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receive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a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N PSDB, and a first timer;
  • the first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initially take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second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eceiving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D3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D4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and the second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processor and a memory, wherein the memory stores programs or instructions that can be run on the processor, and when the programs or instructions are executed by the process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first aspect, the second aspect, the third aspect or the fourth aspect are implemented.
  •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processor and 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wherein the processor is used to implement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first aspect, 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second aspect, 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third aspect, 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fourth aspect.
  •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omprising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a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wherein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be used to execute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first aspect,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be used to execute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second aspect,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be used to execute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third aspect, and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be used to execute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fourth aspect.
  • a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herein a program or instruction is stored on th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the program or instruction is executed by the process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first aspect are implemented, 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second aspect are implemented, 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third aspect are implemented, 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fourth aspect are implemented.
  • a chip comprising a processor and 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wherein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is coupled to the processor, and the processor is used to run a program or instructions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as described in the first aspect, or the method as described in the second aspect, or the method as described in the third aspect, or the method as described in the fourth aspect.
  • a computer program/program product is provided, which is stored in a storage medium and is executed by at least one processor to implement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first aspect, 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second aspect, 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third aspect, or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fourth aspec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obtains at least one of PSDB, PDB, AN PSDB,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a first time, a second time, and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and then performs operations based on the obtained informatio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suring the delay budget performance of the data packet set.
  • FIG1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rchitectur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ed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2 is a flow chart of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vided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3 is a flow chart of anoth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vided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4 is a flow chart of anoth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vided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5 is a flowchart of anoth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vided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6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scenario 1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7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scenario 2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8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scenario three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9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scenario 4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10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scene 5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11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scenario 6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12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scene seven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13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scenario eight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14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scene nine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15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scene 10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16 is a structural diagram of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17 is a structural diagram of anoth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18 is a structural diagram of anoth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19 is a structural diagram of anoth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20 is a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rst, second, etc. in this application are used to distinguish similar objects, and are not used to describe a specific order or sequence. 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the terms used in this way can be interchangeable under appropriate circumstances, so that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in an order other than those illustrated or described here, and the objects distinguished by "first” and “second” are usually a class, and the number of objects is not limited.
  • the first object can be one or more.
  • “and/or” means at least one of the connected objects, and the character “/" generally indicates that the objects associated before and after are in an "or” relationship.
  • words such as “exemplary” or “for example” are used to indicate examples, illustrations or descriptions. Any embodiment or design described as “exemplary” or “for example”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should not be interpreted as being more preferred or more advantageous than other embodiments or designs. Specifically, the use of words such as “exemplary” or “for example” is intended to present related concepts in a specific way.
  • the technology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is not limited to the fif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5th-generation, 5G) system and subsequent evolu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is not limited to the long-term evolutio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LTE's evolution (LTE-Advanced, LTE-A) system, and can also be used in vari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ch a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and other systems.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O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SC-FDM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SC-FDM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 CDMA systems may implement radio technologies such as CDMA2000,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UTRA).
  • UTRA includes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and other CDMA variants.
  • TDMA systems may implement radio technologies such as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 OFDMA systems may implement radio technologies such as Ultra Mobile Broadband (UMB), Evolution-UTRA (E-UTRA), IEEE 802.11 (Wi-Fi), IEEE 802.16 (WiMAX), IEEE 802.20, Flash-OFDM, etc.
  • UMB Ultra Mobile Broadband
  • E-UTRA Evolution-UTRA
  • IEEE 802.11 Wi-Fi
  • IEEE 802.16 WiMAX
  • IEEE 802.20 Flash-OFDM
  • UTRA and E-UTRA are parts of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 LTE and more advanced LTE such as LTE-A
  • LTE-A are new UMTS versions that use E-UTRA.
  • UTRA, E-UTRA, UMTS, LTE, LTE-A, and GSM are described in documents from an organization named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 CDMA2000 and UMB are described in documents from an organization named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 (3GPP2).
  • the techniques described herein may be used for the systems and radio technologies
  • the PSDB timing will not start until the last packet arrives.
  • FIG1 shows a block diagram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ble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es a terminal 11 and a network side device 12 .
  • the terminal 11 may be a mobile phone, a tablet computer, a laptop computer or a notebook computer,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a handheld computer, a netbook, an 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 (UMPC), a mobile Internet device (MID), an augmented reality (AR)/virtual reality (VR) device, a robot, a wearable device, a vehicle user equipment (VUE), a pedestrian terminal (PUE), a smart home (a home appliance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unction, such as a refrigerator, a television, a washing machine or furniture, etc.), a game console, a personal computer (PC), a teller machine or a self-service machine and other terminal side devices, and the wearable device includes: a smart watch, a smart bracelet, a smart headset, a smart glasses, smart jewelry (smart bracelet, smart bracelet, smart ring
  • the network side device 12 may include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or core network equipment, wherein the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as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RA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function or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unit.
  • the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may include base station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wireless The base station may be referred to as a wireless Area Networks (WLAN) access point or a WiFi node, etc.
  • WLAN wireless Area Networks
  • the base station may be referred to as a node B, an evolved node B (eNB), an access point, a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 a radio base station, a radio transceiver, a basic service set (Basic Service Set, BSS), an extended service set (Extended Service Set, ESS), a home node B, a home evolved node B, a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 (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 TRP) or some other suitable term in the field.
  • the base station is not limited to a specific technical vocabulary.
  • the core network equipment may include but is not limited to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core network node, core network function,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 access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AMF),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MF), user plane function (User Plane Function, UPF), policy control function (Policy Control Function, PCF),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unit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PCRF), edge application service discovery function (Edge Application Server Discovery Function, EASDF), unified data management (Unified Data Management, UDM), unified data storage (Unified Data Repository, UDR), home user server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centraliz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CNC), network storage function (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 NRF), 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 (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 NEF), local NEF (Local N
  • acquisition can be understood as acquisition from configuration, reception, reception after request, acquisition through self-learning, acquisition by deduc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not received, or acquisition after processing of received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and is not limited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For example, when a certain capability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ent by a device is not received, 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device does not support the capability.
  • the sending may include broadcasting, broadcasting in system messages, and returning after responding to requests.
  • the receiving time and the arrival time have the same meaning.
  • the receiving time of a data pack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data packet can have the same meaning.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includ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and a terminal.
  •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may includ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core network element and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lement.
  • the core network (Core Network, CN) network element may include but is not limited to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core network equipment, core network node, core network function, core network network element,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 access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Access Management Function, AMF),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MF), user plane function (User Plane Function, UPF), serving gateway (Serving Gate Way, SGW), PDN gateway (PDN Gate Way, PDN Gateway), policy control function (Policy Control Function, PCF),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unit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PCRF),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SGSN),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GGSN), and application function (Application Funcation).
  •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 Access Management Function Access Management Function, AMF
  •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 SMF user plane function
  • UPF User Plane Function
  • SGW serving gateway
  • PDN gateway
  • the RAN network element may include but is not limited to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adio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access network func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unit, 3GPP radio access network, non-3GPP radio access network, centralized unit (CU), distributed unit (DU), base station, evolved base station (evolved Node B, eNB), 5G base station (gNB),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base station (NodeB), non-3GPP interworking function (Non-3GPP Inter Working Function, N3IWF), access control (AC) node, access point (AP) device 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node, N3IWF.
  • radio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access network func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unit, 3GPP radio access network, non-3GPP radio access network, centralized unit (CU), distributed unit (DU), base station, evolved base station (evolved Node B, eNB), 5G base station (gNB),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base station (NodeB), non-3GP
  • the base station can be a base station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 in GSM or CDMA, a base station (NodeB) in WCDMA, an evolved base station (eNB or e-NodeB, evolutionary Node B) in LTE, and a 5G base station (gNB), but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re not limited thereto.
  •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 NodeB base station
  • eNB or e-NodeB evolved base station
  • gNB 5G base station
  • the UE may include one of the following: a terminal device, a terminal device and a card, or a card.
  • the card may include one of the following: a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ard), a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USIM card), and an embedded SIM (Embedded-SIM, eSIM).
  • SI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USIM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Embedded-SIM embedded-SIM
  • the terminal may include a relay supporting terminal functions and/or a terminal supporting relay functions.
  • the terminal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as a terminal device or a user terminal (User Equipment, UE).
  • the terminal may be a terminal-side device such as a mobile phone, a tablet computer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 a laptop computer (Laptop Computer),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a mobile Internet device (Mobile Internet Device, MID), a wearable device (Wearable Device) or a vehicle-mounted device.
  •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 a mobile Internet device Mobile Internet Device, MID
  • Wearable Device wearable Device
  • vehicle-mounted device a vehicle-mounted device.
  • the delay budget of a data packet set is a delay budget for a data packet set to be transmitted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n anchor gateway.
  •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Access Network PSDB, AN PSDB) of a data packet set is the delay budget for transmitting a data packet set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RAN network element.
  • the data packet delay budget is a delay budget for a data packet to be transmitted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n anchor gateway.
  •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AN PDB) of a data packet is the delay budget for a data packet to be transmitted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RAN network element.
  • PDB AN PDB (PDB between UE and RAN) + CN PDB (PDB between RAN and CN).
  • the second dur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CN PDB from the first duration.
  • PSDB AN PSDB (PSDB between UE and RAN) + CN PDB (PDB between RAN and CN).
  •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the start time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delay budget of a data packet set is: a delay budget at the granularity of a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data packet set is: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at the granularity of the data packet set.
  •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ay be an abbreviation of a first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is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at a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ay be referred to as the PSDB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f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ay be referred to as the AN PSDB f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a data packet may be referred to as the AN PDB of the data packet.
  • the PSDB includes an uplink PSDB or a downlink PSDB.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cludes a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and a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a first objec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and a first objec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 the downlink PSDB is a delay budget from the time when the first data packet arrives at the UPF at N6 to the time when the RAN sends the Nth data packet to the terminal.
  • the Nth data packet is the last data packet that meets the nineteenth condition (the condition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 the embodiment of FIG. 2 )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arrives last (e.g., arrives at the UPF last). For example, there may be multipl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hat meets the nineteenth condition.
  • the Nth data packet is the last (i.e., the last) data packet among them.
  • the difference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he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from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first requirement, and the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is the interval duration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Nth data pack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 the Nth data packet is the la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AN PSDB includes an uplink AN PSDB or a downlink AN PSDB.
  • the downlink AN PSDB is the delay budget from the time the first data packet arrives at the RAN to the time the RAN sends the Nth data packet to the terminal.
  • the Nth data packet is the last data packet that meets the nineteenth condition (the condition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 the embodiment of FIG. 2 )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arrives last (e.g., arrives at the RAN last). For example, there may be multipl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hat meets the nineteenth condition.
  • the Nth data packet is the last (i.e., the last to arrive) data packet among them.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such as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the meeting of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Nth data packet is the la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uplink PSDB starts from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waiting to be scheduled that arrives at the UE (such as the PSDB that arrives at the PDCP cache of the UE waiting to be scheduled), to the delay budget when the UPF sends the Nth data packet to N3.
  • the first data packet and the Nth data packet are data packets of the same data packet set (eg,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Nth data packet is the last data packet (e.g., arriving at the UE)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hat satisfies the nineteenth condition (the condition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 the embodiment of FIG. 2 ).
  • the nineteenth condition the condition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 the embodiment of FIG. 2 .
  • the Nth data packet is the last (i.e., the last to arrive) data packet therein.
  • the time when the Nth data packet arrives at the UE (such as the time when the UE waits to be scheduled) satisfies the nineteenth condition in the embodiment of Figure 2.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such as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Nth data packet is the la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scheduling i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PSDB or AN PSDB (which can also be understood as delay guarantee at the granularity of data packet set): the remaining delay budget of each data packet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delay budget of each data packet se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at the arrival time of each data packet is different, but they all follow the time interval based on the first arriving data packet. That is, the remaining delay budget of each data packet is the same.
  • scheduling i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PDB or according to AN PDB (which can also be understood as delay guarantee at the packet granularity), and the delay budget of each data packet is determined per PDB. It is no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at the remaining delay budget of each data packet is determined starting from its arrival time, that is, the remaining delay budget of each data packet is different.
  • the data packet is scheduled according to PDB or according to AN PDB, that is, the data packet is no longer scheduled according to PSDB or according to AN PSDB.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X1th objec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is 4 seconds.
  • the X1th objec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set of data packets,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set of data packets,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set of data packets,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data packets,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data packets, and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data packets.
  • the X1th object starts timing when the first packet of the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each (per)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imes out or stops, all th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 the cache may be discarded. There are data packets.
  •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tarts timing.
  • the second timer is a per-packet discard timer, and when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packet times out or stops, the packet in the cache is discarded.
  • the data packets in the data packet set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first timer and the second timer at the same time.
  • the data packets are discarded only when both timers are timed out or stopped.
  •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data packet starts timing.
  • the second timer is applied to the second data packet, that is, the first timer is no longer applied to the second data packet.
  • the time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time point, a timestamp.
  • the data packet is a data packet cached in the terminal, or the data packet set is a data packet set cached in the terminal.
  • a PDU set consists of one or more PDUs that carry the payload of an information unit generated at the application level (such as a frame or a video slice).
  • the application layer requires all PDUs in the PDU set to use the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unit. In other implementations, when some PDUs are lost, the application layer can still recover all or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unit.
  • a data packet set may be referred to as a data set.
  • the data packet set include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 the data packet set has a boundary.
  • the data packet set is a concept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the data packet set can be a segment consisting of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in a channel (such as a QoS flow, a QoS sub-flow, a radio bearer) or a set consisting of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 the data packet may be a PDU packet data unit.
  • the data packet set may be one of the following: a packet data unit set PDU Set, an instance of PDU Set, a PDU Set category, an instance of a PDU Set category, a data segment or a data packet set in a channel (such as a QoS flow, a QoS sub-flow, a wireless bearer).
  • a type of PDU Set may include multiple PDU Set instances.
  • a type of PDU Set may be identified by a PDU Set identifier (e.g., a QoS identifier at the PDU Set level).
  • Multiple different PDU Set instances of the same PDU Set may be distinguished by a packet set sequence number (e.g., a PDU Set sequence number).
  • a PDU Set category may include multiple PDU Sets.
  • the PDU Set is an instance of the PDU Set category.
  • the PDU Set category may be identified by a PDU Set identifier (such as a QoS identifier at the PDU Set level). Multiple different PDU Sets of the same PDU Set category may be distinguished by a data packet set sequence number (such as a PDU Set sequence number).
  • the data packet set category may be one of the following: a packet data unit set (PDU Set), a channel (such as a QoS flow, a QoS sub-flow, a radio bearer).
  • the packet set may be an instance of the packet set category.
  • the packet set category may be identified by a packet set category identifier.
  • the packet set category identifier may be a QoS identifier of a packet set level. At this time, the multiple packet sets may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sequence number of the packet set.
  • the one or more data packet sets are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categories.
  • Data packet sets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identifier of the data packet set.
  • Different data packet sets of the same category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sequence number of the data packet set.
  • a PDU set consists of one or more PDUs that carry the payload of an information unit generated at the application level (such as a frame or a video slice).
  • the application layer requires all PDUs in the PDU set to use the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unit. In other implementations, when some PDUs are lost, the application layer can still recover all or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unit.
  •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data packet set may be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ata packet with the first sequence number in the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first data packet to arrive in the data packet set.
  •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data packet set may be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ata packet with the last sequence number in the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last data packet to arrive in the data packet set.
  • the channel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session (such as a PDU session, or a session between RAN and CN), a tunnel between RAN and CN, a QoS flow, a QoS sub-flow, an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bearer, a PDP context, a DRB, a Signaling Radio Bearer (SRB), a logical channel, an IPsec association, and a 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GTP) channel.
  • 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
  • PDP context Packet Data Packet Data Packet Datagram Protocol
  • DRB Data Management Entity
  • SRB Signaling Radio Bearer
  • GTP 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 the channel can be instantiated as any of the above types of channels.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which is applied to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a RAN network element, a terminal, and the method includes: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obtains first information, wherein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PSDB, a packet delay budget PDB, an access network AN PSDB, an access network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a first time, a second time, and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PSDB, a packet delay budget PDB, an access network AN PSDB, an access network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a first time, a second time, and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 Step 22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s a first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formation
  • the first oper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data packet, the second data packet, or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data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first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is: the interval duration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a terminal, a RAN network elemen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receives first information from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a certain data packet set.
  •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is a delay budget at the granularity of a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used to set an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 the first duration is: a value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the duration of the PDB;
  • the second duration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valu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duration of the AN PDB, an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 the QoS, delay, timer, and/or operation at the data packet set granularity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delay budget for a first data packet set, a first timer for a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for the first data set, a PSDB, an AN PSDB, a first timer, scheduling based on a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for the first data set, and scheduling based on a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for the first data set;
  • the QoS, delay, timer, and/or operation at the packet granularity includ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PDB, AN PDB, a second timer, scheduling based on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PDB, scheduling based on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AN PDB, scheduling based on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packet delay budget, and scheduling based on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the duration when the first timer is started, or the duration before the timing starts.
  •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is the duration when the second timer is started, or the duration before the second timer starts timing.
  • QoS, delay, timer, and/or operation at the granularity of a packet set is not applied to the second packet; in another embodiment, QoS, delay, timer, and/or operation at the granularity of a packet set is applied to the second packet 1). and 2) applying QoS, latency, timers, and/or actions at the granularity of a packe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follows the longer timer of the two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a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for packet loss.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chedules the data packet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with a shorter duration between the third object and the fourth object.
  • the third object may be one of the following: a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a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ourth object may be one of the following: a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and a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ata packet delay budget.
  • determining a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cludes:
  • the determining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 the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or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cludes:
  • the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and/or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and/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is referred to as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for short.
  •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may be referred to as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for short.
  • determining a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set of data packets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or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and/or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determining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D1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PDB, the first duration,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PDB,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D2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AN PDB, the second duration,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AN PDB,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D3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D4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and the second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object when the first object is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ts value can b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value of AN PSDB, the sum of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and D2, the sum of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and D4, and the sum of AN PSDB and D2.
  • the first object when the first object is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ts value can be equal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value of AN PSDB, the sum of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and D2, the sum of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and D4, and the sum of AN PSDB and D2.
  • the method further comprises:
  • the first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s the duration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1 from the delay budget timeout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1 i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delay budget timeout period refers to the delay budget timing end time.
  • the method further comprises: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imes out,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reaches a first threshold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imes ou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received, or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confirmed to be lost;
  • the remaining time length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reaches a first threshold,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received, or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confirmed to be lost;
  • the first threshold value is a non-zero value tending to zero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fourth data packet is a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except the last data packet.
  • the second condition when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the second condition also includes: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has not timed out;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when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the second condition further includes: there are data packet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 the cache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method further comprises:
  • the third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minus the time already counted is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minus the time already counted.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is 10 seconds. 6 seconds have passed since the start of the timing, a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is 4 seconds.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is, for example, AN PDB.
  • the method further comprises:
  • the four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second objec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object times out,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reaches a first threshold
  •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received, or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confirmed to be lost;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reaches a first threshold,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received, or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confirmed to be lost;
  • the first threshold value is a non-zero value tending to zero
  • the second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second timer, a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ourth data packet is a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except the last data packet.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is, for example, AN PDB.
  • the fourth condition when the fourth condition include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object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the fourth condition also includes: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object has not timed out;
  • the fourth condition includes: when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object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the fourth condition also includes: there are data packet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 the cache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the abbreviation of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method further comprises: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modified to D3, and/or the delay budget timing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restarted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set to D3;
  • the fif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time length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1 from the delay budget timeou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time length
  • T1 i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D3,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fter the extension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fifth condition further includes: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has not timed out.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s the duration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2 from the delay budget timeout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2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D3 is as shown in FIG. 7 .
  • D3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method further comprises: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s modified to D4, and/or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is restarted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s set to D4;
  • the sixth condition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time length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1 from the delay budget timeou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time length;
  • T1 i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D4,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after the extension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and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is, for example, AN PDB.
  • the sixth condition also includes: the first object has not timed out.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s the duration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2 from the first object timeout, and T2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D4 is as shown in FIG. 7 .
  • the method further comprises:
  • the seven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imes out,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reaches a first threshold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imes ou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received, or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confirmed to be lost;
  • the remaining time length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reaches a first threshold,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received, or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confirmed to be lost;
  • the first threshold value is a non-zero value approaching zero.
  • the method further comprises:
  •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s determined to be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sum of AN PSDB and D2,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and D2;
  • the eigh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times out,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reaches a first threshold
  •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received, or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confirmed to be lost;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reaches a first threshold,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received, or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confirmed to be lost;
  • the first threshold value is a non-zero value approaching zero.
  • stopping the delay budget timing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cludes:
  • the nin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has not exceeded
  • the first object has not timed out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received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stopping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 the ten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has not timed out
  • a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a second timer of a last received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a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is, for example, AN PDB.
  •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cludes a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hat satisfies the nineteenth condition
  • the nine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is the interval duration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data pack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tart timing time is the time when timing starts.
  • the timeout period is the time at which the timing ends (stops).
  • the data packets arrive after the first time interval (for example, the time interval of the first PSDB shown in Figure 10), they will be scheduled according to the PDB, that is, the PSDB will no longer be guaranteed; only the data packets arriving in the initial PSDB interval will be guaranteed by the PSDB.
  • the first time interval for example, the time interval of the first PSDB shown in Figure 10
  • the data packets arriving between the start timing time of the first object and the timeout time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 data packets whose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for example, the total tim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data packet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as the reception time of the data packet.
  • the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as the interval duration between the reception time of the data packet and the reception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The same is true for the subsequent description.
  • the second data packet includes a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hat satisfies the twentieth condition
  • the 20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interval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is the interval duration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data pack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a data packet arriving after the delay budget timeout of a first data packet set,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timeout, or the first timer timeout includes: a second interval duration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 the twentieth condition further includes: allowing the data packet not to be discarded (eg, allowing the data packet to be transmitted).
  • data packets arriving after the first time interval are scheduled according to the PDB, i.e., the PSDB is no longer guaranteed; only data packets arriving in the extended interval (for example, the time interval from the first PSDB timeout period to the third PSDB timeout period shown in FIG. 10 ) are guaranteed by the PSDB.
  • the first time interval is a time interval between a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time interval and an end time of the first time interval
  • the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time interval is based on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he start time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he start time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or the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end time of the first time interval is based on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time when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imes out, the time when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imes out, or the time when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imes out, or a third time;
  •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 interval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PSDB The PSDB
  • the AN PSDB The AN PSDB
  • the third time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a certain time of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a certain time of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tting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for the third data packet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s device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third data packet according to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or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to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s device When receiving the third data packet, if condition 14 is met, the first communications device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third data packet according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Setting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to D2;
  • the thir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first requirement,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a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four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a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is required to b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AN PDB. If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already less than PDB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or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AN PDB) due to the late arrival of the data packet, then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data packet is set according to AN PDB.
  • data packets arriving before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greater than PDB are subj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PSDB.
  • Data packets arriving when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PDB do not comply with PSDB, but are subj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PDB.
  •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of a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ets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according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ncluding: setting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to be greater than the value of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setting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to be equal to the value of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modify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once or multiple times for the set fixed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to eliminate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is insufficient or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has timed out when the PDU arrives at the RAN due to N6 jitter.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which is applied to a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a RAN network element, a terminal, and the method includes:
  • Step 31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obtains second information, where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PDB,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nd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 Step 32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s a second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where the second oper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for a first data set, a first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for a first data set;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a terminal and a RAN network element.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receives the second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used to set an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 the first duration is: a value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the duration of the PDB;
  • the second duration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valu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duration of the AN PDB, and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the duration when the first timer is started, or the duration before the first timer starts timing.
  •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is the duration when the second timer is started, or the duration before the second timer starts timing.
  •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restarted, or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is restarted;
  • the eleventh condition includes:
  • a packet of the first packet set arrives.
  • th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do not include the first data packet that arrive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creases as the data packets are received.
  •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arrival of adjacent data packets in the same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PDB.
  • determin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DB and the CN PDB, 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duration and the CN PDB.
  • the determin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ncludes at least the following: One:
  •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set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DB and the CN PDB,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duration and the CN PDB;
  • the D1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PDB, the first duration,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PDB,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first duration.
  • setting includes modifying.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tarts timing.
  •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packet of the data packet set is the start time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sett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D1,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or setting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D1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set to D1
  •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restarted and/or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set to D1;
  • M1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hen the M1th data packet arrives, i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has timed out,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restarts the delay budget timing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also restart the first timer.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modified to the first duration, including: when the M1th PDU arrives a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zero,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modified to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M1th data packet is a data packet of a certain data packet set.
  • M1 may be predefined or configured as each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t this time, as shown in the figure, as long as a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will be modified to PDB.
  • determining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 determining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D2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AN PDB, the second duration,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AN PDB,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timer starts timing when the first packet of the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sett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2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M2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hen the M2th data packet arrives, if the first timer has timed out,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restarts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also restart the first timer.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modified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ncluding: when the M2th data packet arrives, if the first timer has not timed out,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modified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M2th data packet is a data packet of a certain data packet set.
  • the method further comprises:
  • the twelfth condition includes:
  • the M3th data packet arrives later than a fourth time, where the fourth time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less than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M3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 the D1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PDB, the first duration,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PDB,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D2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AN PDB, the second duration,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AN PDB,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set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ncluding: when the M3th data packet arrives a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zero,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modified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hen the M3th data packet arrives, set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2, including: when the M3th data packet arrives and the first object has not timed out,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2.
  • the setting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for the third data packet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s device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third data packet according to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or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to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When receiving the third data packet, if condition 14 is met,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third data packet according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to D2;
  • the thir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first requirement,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a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four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a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is required to b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AN PDB. If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PDB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or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AN PDB) due to the late arrival of the data packet, then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data packet is set according to AN PDB.
  • data packets that arrive before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greater than PDB are subj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PSDB.
  • Data packets that arrive when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PDB do not comply with PSDB, but are subj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PDB.
  •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of a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promptly determine the applicabl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when receiving a data packet, so as to eliminate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is insufficient or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has timed out when the PDU arrives at the RAN due to N6 jitter.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which is applied to a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a RAN network element, a terminal, and the method includes:
  • Step 41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obtains third information, where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PSDB, a first AN PSDB,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a first duration of a second timer, a PDB, an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 first indication, and a second indication;
  •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PSDB, a first AN PSDB,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a first duration of a second timer, a PDB, an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 first indication, and a second indication;
  • Step 42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s a third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ird information, where the third oper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PSDB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AN PS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first value or the second value satisfies: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or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receive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a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N PSDB, and a first timer;
  • the first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initially take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second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eceiving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D3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D4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full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met, so that the second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a terminal and a RAN network element.
  •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receives the third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no longer performs any operation.
  • the first condition further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s the duration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1 from the delay budget timeout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1 i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condition further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imes out,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reaches a first threshold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imes ou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received, or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confirmed to be lost;
  • the remaining time length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reaches a first threshold,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received, or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not confirmed to be lost;
  • the first threshold value is a non-zero value approaching zero.
  • the first duration is: a value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the duration of the PDB;
  • the second duration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valu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duration of the AN PDB, and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the duration when the first timer is started, or the duration before the first timer starts timing.
  •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is the duration when the second timer is started, or the duration before the second timer starts timing.
  • the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or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and/or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D3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D4,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after the shortening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and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and/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 the fif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the D1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PDB, the first duration,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PDB,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D2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AN PDB, the second duration,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AN PDB, a duration greater than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fth condition when the twelfth condition includes: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the fifth condition also includes: data packet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exist in the cache.
  • D1 when D1 is greater than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D1 is less than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or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cludes: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modified to D3, and/or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restarted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set to D3;
  • the six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time length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1 from the delay budget timeout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time length
  • T1 i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D3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and/or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s modified to D4,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is restarted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s set to D4, and/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is shortened;
  • the seven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time length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1 from the delay budget timeout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time length
  • T1 i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D4,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after the shortening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and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is, for example, AN PDB.
  • the sixth condition also includes: the first object has not timed out.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s the duration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2 from the first object timeout, and T2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D4 is as shown in FIG. 7 .
  • stopping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cludes:
  •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stops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eigh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has not exceeded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received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stopping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 the tenth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has not timed out
  • a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a second timer of a last received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a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is, for example, AN PDB.
  • the setting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for the third data packet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s device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third data packet according to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or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to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When receiving the third data packet, if condition 14 is met,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third data packet according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set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to D2;
  • the thir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first requirement,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a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fourteenth condition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and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less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is required to b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AN PDB. If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already less than PDB (or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he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or the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AN PDB) due to the late arrival of the data packet, then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data packet is set according to AN PDB.
  • data packets arriving before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greater than PDB are subj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PSDB.
  • Data packets arriving when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ess than PDB do not comply with PSDB, but are subj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PDB.
  •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ne or more data packets of a data packet set.
  •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reduce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that is set too long to a sufficient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to eliminate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is insufficient or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has timed out when the PDU arrives at the RAN due to N6 jitter.
  •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a CN network element (such as PCF, SMF, SMF) a RAN network element, a terminal, and the method includes:
  • Step 51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send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first PSDB or PSDB first AN PSDB or AN PSDB, PDB, first duration, AN PDB, second duration, initial PSDB;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first time, second time, first duration of first timer, first duration of second timer, first indication, second indication;
  • the first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time i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time when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is determined;
  •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is: the interval duration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PSDB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AN PS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first value or the second value satisfies: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or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receive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set granularity
  • the second timer is a discard timer for packet granularity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a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N PSDB, and a first timer;
  • the first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initially take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second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eceiving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D3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D4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and the second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or equal to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a terminal, a RAN network element, and a CN network element.
  •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send the above information to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a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a RAN network element, and a terminal.
  •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be a CN network element or a terminal.
  •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be a CN network element or a RAN network element.
  •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will perform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based on the first PSDB or PSDB, the first AN PSDB or AN PSDB, the PDB, the first duration, the AN PDB, the second duration, the initial PSDB; the first interval duration, the first time, the second time,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the first indication, a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send first information to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end second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end third information to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sends a first PSDB, a first AN PSDB, a first duration of a first timer, a first duration of a second timer, a PDB, an AN PDB, a first duration, a second duration, a first indication, and a second indication to a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first PSDB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AN PS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is used to indicate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first value or the second value satisfies: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or being long enough to enable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receive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initially set to an infinite value
  •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a first value
  • the first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PSDB 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to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object initially takes an infinite value or a second value
  • the second condition it i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or restart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and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cond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eceiving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set;
  • the D3 satisfies: mak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meet the first requirement;
  • the D4 satisfies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first requirement, and the second delay budget or the second timer of the last arriving data packet in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satisfies the second requirement;
  • the satisfying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equal to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greater than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equal to the AN PDB/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PDB/the first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of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AN PDB/the second duration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 the first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sent by the fourth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or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used to set an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first timer.
  • the first duration is a duration that is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the PDB
  • the first duration is: a value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the duration of the PDB
  • the second duration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valu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duration of the AN PDB, and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 first information to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 second information to a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ird information to a third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receiving device performs corresponding operations and obtains an applicabl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to eliminate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is insufficient or the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has timed out when the PDU arrives at the RAN due to N6 jitter.
  • Application scenario 1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operation of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uch as a RAN network element, at a time point when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a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determined to be lost.
  •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uch as a RAN network element
  • the PSDB in the figure is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modifie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2.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2 can be achieved by restarting the first object and setting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2.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or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also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of packet A according to the PDB.
  •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timer of packet A is the extended delay budget of packet A in FIG6 .
  • the first start time point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PSDB starts timing, that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Application scenario 2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operation of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uch as a RAN network element at a time point when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a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Please refer to FIG. 7 .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modifie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PSDB to D3.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PSDB to D3 can be achieved by restarting the PSDB timing and setting the duration of the PSDB to D3.
  • t1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determined to be lost
  • t2 is the arrival time point of the last received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modifie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4. Modifying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4 can be achieved by restarting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and setting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4.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f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for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second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second timer, a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 the first starting time point is the time point at which the PSDB starts timing, that is, the time point at which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Application scenario 3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operation of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uch as a RAN network element when determining that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a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lost. Please refer to FIG. 8 .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tops timing the first objec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also discard the data packet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n the cache.
  • the actual PSDB is equal to the duration between the first start time point and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determined to be lost.
  • the first starting time point in FIG. 8 is the time point at which the PSDB (initial PSDB, actual PSDB) starts timing, ie, the time point at which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Application scenario 4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operation of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uch as a RAN network element when receiving a first data packet set such as a first data packet set, when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received.
  • the PSDB shown in the figure is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modifie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PSDB to D1, or restarts the timing of PSDB and sets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 budget of PSDB to D1.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modifie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2, or restarts the first object and sets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2.
  •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the first starting time point in FIG. 9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PSDB starts timing, that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does not perform any operation.
  • Application scenario 5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operation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uch as a RAN network element, when the PSDB is about to time out (t3) and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is received.
  • the PSDB shown in the figure is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delay budget.
  • the second PSDB i.e., the extended (modified) PSDB
  •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modifies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to D2, and the first object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first timer of a first data packet set, and an access network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D1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first starting time point in FIG. 10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PSDB starts timing, that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one implementation method is to perform only one extension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PSDB, and the data packets that arrive during the extension interval (i.e., the time interval from the first PSDB timeout time to the second PSDB timeout time) or after the extension interval are scheduled according to the PDB, that is, the PSDB is no longer guaranteed.
  • Application scenario 6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operation of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such as a RAN network element, at the first starting time point, t4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second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t5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third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t6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fourth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t7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fifth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and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the first starting time point of FIG11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PSDB starts timing, that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the PSDB shown in the figure is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PSDB is set to D1
  • D1 is equal to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as shown in Figure 11.
  •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can also be set to D2, and D2 is equal to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as shown in Figure 11.
  • PSDB has not timed out, and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set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PSDB to D1, or restarts the timing of PSDB and sets the duration of PSDB to D1.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can be set to D2,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can be restarted,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can be set to D2.
  • Application scenario 7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operation of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such as a RAN network element, at the first starting time point, t8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second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t9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third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t10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fourth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t11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fifth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t12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sixth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and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la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the first starting time point of FIG12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PSDB starts timing, that is, the time point when the first data pack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arrives.
  • the PSDB shown in the figure is the delay budget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set.
  • PSDB is set to D1, and D1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can also be set to D2, as shown in Figure 12, D2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AN PDB or the second duration. long.
  •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sets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PSDB to D1, or restarts the timing of the PSDB and sets the duration of the PSDB to D1, where D1 is the PDB or the first duration.
  • the remaining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can be set to D2,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object can be restarted,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object can be set to D2.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PSDB,数据包时延预算PDB,接入网AN PSDB,接入网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执行第一操作。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在2022年9月29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No.202211204895.1的优先权,同时,本申请还主张在2022年11月11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No.202211414775.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PDU Set Delay Budget,PSDB)不同于数据包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PDB)。PDB是单个数据包(Protocol Data Unit,PDU)的时延预算,而PSDB是一组包的时延预算,即从数据包集合(PDU Set)中第一个包开始到最后一个包传送的时间不能超过PSDB。
目前,往往设置一固定的PSDB,并以第一开始时间点(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包到达时间点)进行计时。然而,如果PDU Set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时间出现抖动,则最后一个数据包的时延预算就不足一个PDB,而且更极端的情况是,部分数据包在PSDB超时后才到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于解决如何保证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PSDB,数据包时延预算PDB,接入网AN PSDB,接入网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执行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 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对第一数据包应用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对第二数据包应用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或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执行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三通信设备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PSDB,第一 AN PSDB,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信息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一值;
将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二值;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四通信设备发送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PSDB或PSDB,第一AN PSDB或AN PSDB,PDB,第一时长,AN PDB,第二时长,初始PSDB;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其中,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 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PSDB,数据包时延预算PDB,接入网AN PSDB,接入网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执行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对第一数据包应用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对第二数据包应用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或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DB,AN PDB, 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执行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三通信设备,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的第一PSDB,第一AN PSDB,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一值;
将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二值;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四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PSDB或PSDB,第一AN PSDB或AN PSDB,PDB,第一时长,AN PDB,第二时长,初始PSDB;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其中,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或者,实现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第三通信设备和第四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 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获取PSDB,PDB,AN PS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中的至少一项,之后,根据获取到的信息执行操作,来达到保证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一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二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三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四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五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六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七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八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九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十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本申请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本申请中使用“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A和/或B,表示包含单独A,单独B,以及A和B都存在三种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以及后续演进通信系统,以及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 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并且也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演进型UTRA((Evolution-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部分。LTE和更高级的LTE(如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介绍以下技术点。
设置固定的PSDB后,等到最后一个包到达才开始PSDB的计时。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问题1:目前每个PDU的丢弃计时器(discard timer)是必选的,当PDU Set的第一PDU到达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网元之后,RAN网元就要开始根据PSDB设置PDU的discard timer。当最后一个PDU到达时间比第一个PDU间隔时间很长,那么如何设置前面到达PDU的discard timer是不清楚的。
问题2:如果最后一个PDU丢失,那么PSDB永远也无法开始计时,这也是不合理的。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车载设备(Vehicle User Equipment,VUE)、行人终端(Pedestrian User Equipment,PUE)、智能家居(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家居设备,如冰箱、电视、洗衣机或者家具等)、游戏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智能首饰(智能手镯、智能手链、智能戒指、智能项链、智能脚镯、智能脚链等)、智能腕带、智能服装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其中,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接入网功能或无线接入网单元。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基站、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接入点或WiFi节点等,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eN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进行介绍,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核心网设备可以包含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项:核心网节点、核心网功能、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接入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边缘应用服务发现功能(Edge Application Server Discovery Function,EASDF)、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统一数据仓储(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集中式网络配置(Centralized network configuration,CNC)、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本地NEF(Local NEF,或L-NEF)、绑定支持功能(Binding Support Function,BSF)、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为例进行介绍,并不限定核心网设备的具体类型。
可选的,获取可以理解为从配置获得、接收、通过请求后接收、通过自学习获取、根据未收到的信息推导获取或者是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后获得,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比如当未收到设备发送的某个能力指示信息时可推导出该设备不支持该能力。
可选的,发送可以包含广播,系统消息中广播,响应请求后返回。
可选的,接收时间与到达时间是一个含义。比如,数据包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包的到达时间可以是一个含义。
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通信网元和终端。
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通信网元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核心网网元和无线接入网网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Core Network,CN)网元(CN网元)可以包含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项: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节点、核心网功能、核心网网元、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接入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服务网关(serving Gate Way,SGW)、PDN网关(PDN Gate Way,PDN网关)、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GPRS服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ation)。
本申请实施例中,RAN网元可以包含但不限于至少以下之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接入网功能、无线接入网单元、3GPP无线接入网、非3GPP无线接入网、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基站、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5G基站(g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基站(NodeB)、非3GPP互操作功能(Non-3GPP Inter Working Function,N3IWF)、接入控制(Access Controller,AC)节点、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或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节点、N3IWF。
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及5G基站(gNB),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UE可以包括以下之一: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和卡、卡。
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卡可以包括以下之一:用户身份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全球用户识别模块(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卡)、嵌入式SIM(Embedded-SIM,eSIM)。
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包括支持终端功能的中继和/或支持中继功能的终端。终端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的具体类型。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PSDB)为一个数据包集合在终端和锚点网关间传送的时延预算。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ccess Network PSDB,AN PSDB)为一个数据包集合在终端和RAN网元间传送的时延预算。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数据包的时延预算(PDB)为一个数据包在终端和锚点网关间传送的时延预算。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数据包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DB)为一个数据包在终端和RAN网元间传送的时延预算。
一种实施方式中,PDB=AN PDB(UE与RAN间的PDB)+CN PDB(RAN与CN间的PDB)。
第一时长减去CN PDB可以得到第二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实施方式中,PSDB=AN PSDB(UE与RAN间的PSDB)+CN  PDB(RAN与CN间的PDB)。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时间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开始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是:数据包集合粒度的时延预算。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时延预算,或,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为:数据包集合粒度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可以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接入网时延预算的简称。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为数据包粒度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可以称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PSDB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包集合接入网时延预算可以称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AN PSDB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可以称为数据包的AN PDB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PSDB包含上行PSDB,或下行PSDB。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有的时延预算包含上行方向的第一数据包集合有的时延预算,下行方向的第一数据包集合有的时延预算。第一对象包含上行方向的第一对象,下行方向的第一对象。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PSDB为第一个数据包从N6到达UPF开始到将RAN将第N数据包发送给终端的时延预算。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N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满足第十九条件(图2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的条件),最后到达的数据包(如最后到达UPF)。比如满足第十九条件的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数据包可以是多个。第N数据包是其中的最后一个(即最后到达的)数据包。
示例性的,所述数据包到达UPF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满足第一要求,第二间隔时长为所述第N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N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AN PSDB包含上行AN PSDB,或下行AN PSDB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AN PSDB为第一个数据包到达RAN开始到RAN将第N数据包发送给终端的时延预算。
所述第N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满足第十九条件(图2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的条件),最后到达的数据包(如最后到达RAN)。比如满足第十九条件的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数据包可以是多个。第N数据包是其中的最后一个(即最后到达的)数据包。
示例性的,所述数据包到达RAN时,所述第一对象(如下行方向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N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PSDB为到达UE(如到达UE的PDCP缓存等待被调度的PSDB)等待被调度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开始,到UPF将第N数据包发往N3时延预算。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第N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如第一数据包集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N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满足第十九条件(图2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的条件),最后到达的数据包(如到达UE)。比如满足第十九条件的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数据包可以是多个。第N数据包是其中的最后一个(即最后到达的)数据包。
所述第N数据包到达UE的时间(如到达UE等待被调度的时间)满足图2实施例中的第十九条件。示例性的,所述数据包到达UE时,所述第一对象(如上行方向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N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按照PSDB或按照AN PSDB进行调度(也可理解为数据包集合粒度的时延保障):是按per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确定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延预算,不难理解,每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不同,但都遵从第一个到达的数据包为基准的时间区间。即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延预算是相同的。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按照PDB或按照AN PDB进行调度(也可理解为数据包粒度的时延保障),是按per PDB确定每个数据包的时延预算,不难理解,每个数据包按其到达时间开始来确定剩余时延预算,即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延预算是不同的。对数据包按照PDB或按照AN PDB进行调度,即数据包不再按PSDB或按照AN PSDB进行调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X1对象的剩余时长为以下之一:
第X1对象超时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所述超时时间在当前时间之后,所述当前时间为确定所述剩余时长的时间)
第X1对象的时长减去已经计时的时间;
比如第X1对象的时长为10s,从开始计时起,已经过去6s,那么剩余时长为4s.
第X1对象对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数据包的接入网时延预算、数据包的时延预算。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包到达时,第X1对象开始计时。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计时器是每个(per)数据包集合的丢弃计时器(discard timer)。当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超时或停止时,可以丢弃缓存中的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所 有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包到达时,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开始计时。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计时器是per数据包的丢弃计时器(discard timer),当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超时或停止时,丢弃缓存中的所述数据包。
数据包集合中的数据包可以同时遵循第一计时器和第二计时器的控制。只有两个计时器都超时或停止的情况下,才丢弃所述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一个数据包到达时,这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开始计时。
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第二数据包应用第二计时器,即第一计时器不再应用于第二数据包。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时间为以下之一:时间点,时间戳。
在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为终端中缓存的数据包,或者,所述数据包集合为终端中缓存的数据包集合。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PDU集合:PDU集合由一个或多个PDU组成,这些PDU承载着在应用程序级别生成的一个信息单元的有效载荷(如帧或视频片段video slice)。在某些实现中,应用层需要PDU集合中的所有PDU来使用相应的信息单元。在其他实现中,当某些PDU丢失时,应用层仍然可以恢复信息单元的全部或部分。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数据包集合可以简称为数据集合。数据包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可选地,所述数据包集合具有边界。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集合是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概念。所述数据包集合可以是通道(比如QoS流,QoS子流,无线承载)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构成的段落或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组成的集合。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数据包可以是PDU分组数据单元。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集合可以为以下之一:分组数据单元集合PDU Set,PDU Set的一个实例,PDU Set类别,PDU Set类别的一个实例,通道(如QoS流,QoS子流,无线承载)中的数据段落或数据包集合。
(1)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类PDU Set可以包括多个PDU Set实例。一类PDU Set可以通过PDU Set标识符进行标识(比如PDU Set级别的QoS标识符)。同一个PDU Set的多个不同PDU Set实例可以通过数据包集合序号(如PDU Set序号)进行区分。
(2)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一个PDU Set类别可以包括多个PDU Set。所述PDU Set即为所述PDU Set类别的实例。PDU Set类别可以通过PDU Set标识符进行标识(比如PDU Set级别的QoS标识符)。同一个PDU Set类别的多个不同的PDU Set可以通过数据包集合序号(如PDU Set序号)进行区分。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集合类别可以为以下之一:分组数据单元集合(PDU Set),通道(如QoS流,QoS子流,无线承载)。一个数据包集合类别可以对 应多个数据包集合。所述数据包集合为所述数据包集合类别的实例。数据包集合类别可以通过数据包集合类别标识符进行标识。数据包集合类别标识符比如数据包集合级别的QoS标识符。此时,多个数据包集合可以通过数据包集合的序号进行区分。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集合的类别相同,或者不同。不同类别的数据包集合可以通过数据包集合的标识进行区分。相同类别的不同数据包集合可以通过数据包集合的序号进行区分。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PDU集合:PDU集合由一个或多个PDU组成,这些PDU承载着在应用程序级别生成的一个信息单元的有效载荷(如帧或视频片段video slice)。在某些实现中,应用层需要PDU集合中的所有PDU来使用相应的信息单元。在其他实现中,当某些PDU丢失时,应用层仍然可以恢复信息单元的全部或部分。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可以是以下之一:数据包集合中序号为第一个的数据包,数据包集合中第一个到达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可以是以下之一:数据包集合中序号为最后一个的数据包,数据包集合中最后一个到达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会话session(如PDU会话、或RAN与CN间会话)、RAN与CN间tunnel,QoS流、QoS子流,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承载、PDP上下文、DRB、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逻辑信道、IPsec关联,GPRS通道协议(GPRS Tunnelling Protocol,GTP)通道(tunnel)。所述通道可以实例化为以上任一类型的通道。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RAN网元、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1,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PSDB,数据包时延预算PDB,接入网AN PSDB,接入网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步骤22,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执行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对第一数据包应用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对第二数据包应用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或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终端、RAN网元。
第一通信设备从第四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包集合为某一数据包集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是数据包集合粒度的时延预算。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设置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和/或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和/或
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PSDB,AN PSDB,第一计时器,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
和/或
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DB,AN PDB,第二计时器,基于PDB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AN PDB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数据包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一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所述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二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第二数据包不应用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第二数据包1)应用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 器、和/或操作;和2)应用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同时应用的场景下,第一通信设备遵循二者(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和第二计时器的剩余时长)中时长更长的计时器对数据包的丢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同时应用的场景下,第一通信设备遵循第三对象和第四对象中时长更短的对象对数据包进行调度。
第三对象可以为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第四对象可以为以下之一: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数据包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包括:
根据所述PSDB,所述PDB,所述第一间隔时长,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一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和/或
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AN PS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AN PDB和所述第二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
根据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
根据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简称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可以简称为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包括以下之一: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PSDB;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1之和;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3之和;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PSDB与D1之和;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和/或
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以下之一: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AN PSDB的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2之和;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4之和;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AN PSDB与D2之和;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与D2之和;
其中,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所述第一间隔时长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对象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的情况下,其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以下之一:AN PSDB的值,第一间隔时长与D2之和,第一间隔时长与D4之和,AN PSDB与D2之和的值。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对象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情况下,其取值可以等于以下之一:AN PSDB的值,第一间隔时长与D2之和,第一间隔时长与D4之和,AN PSDB与D2之和的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PSDB;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得到的时长,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即时延预算计时结束时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和/或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1之和;
和/或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四数据包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或,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第四数据包是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之外的某个数据包。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和/或
在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条件还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的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AN PSDB的值,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第 二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剩余时长为以下之一:
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超时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所述超时时间在当前时间之后,所述当前时间为确定所述剩余时长的时间)
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减去已经计时的时间。
比如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为10s,从开始计时起,已经过去6s,那么剩余时长为4s。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和/或
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2之和;
和/或
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或,重启第一对象并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四数据包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或,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所述第二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二计时器,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所述第四数据包是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之外的某个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可选地,在所述第四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四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和/或
在所述第四条件包括: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对象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四条件还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的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3之和;
和/或
在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和/或
在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延伸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其中,第五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其中,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D3,或,所述延伸后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五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其中,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2得到的时长,所述T2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D3为如图7所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D3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六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和/或
在满足第六条件的情况下,延伸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计时;
其中,所述第六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D4,或,所述延伸后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六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其中,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这个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为所述第一对象超时减去T2得到的时长,所述T2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D4为如图7所示。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七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PSDB与D1之和;
其中,所述第七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或,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八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AN PSDB与D2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与D2之和;
其中,所述第八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或,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可选地,所述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包括:
满足第九条件的情况下,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其中,所述第九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所有数据包都发送完毕,或,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停止第一对象计时,包括:
满足第十条件的情况下,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其中,所述第十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所有数据包都发送完毕,或,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满足第十九条件的数据包;
所述第十九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第一时间区间内到达的数据包;
在所述第一对象开始计时时间与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间之间到达的数据包;
第二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第二间隔时长为所述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开始计时时间即开始计时的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超时时间即结束(停止)计时的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只要在第一时间区间(例如,图10所示的第一PSDB的时间区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则按照PDB进行调度,即不再保障PSDB;只有在初始PSDB区间到达的数据包才进行PSDB保障。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对象开始计时时间与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间之间到达的数据包包括:第二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以下之一的数据包: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计时器的时长。后续同理,不再赘述。第一计时器的时长比如第一计时器的计时总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也可以称为数据包的接收时间。比如第二间隔时长也可以称为所述数据包的接收时间与第一个数据包的接收时间的间隔时长。后续同理,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满足第二十条件的数据包;
所述第二十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时间区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接入网时延预算超时时间、或者第一计时器超时时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
第二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第二间隔时长为所述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接入网时延预算超时时间、或者第一计时器超时时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包括:第二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十条件还包括:允许不丢弃(比如允许传送所述数据包)所述数据包。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区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例如,图10所示的第三PSDB的超时时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则按照PDB进行调度,即不再保障PSDB;在延伸区间(例如,图10所示的第一PSDB超时时间到第三PSDB超时时间的时间区间)到达的数据包才进行PSDB保障。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开始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区间;
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开始时间以以下之一为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时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开始计时的时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开始计时的时间、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开始计时的时间;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以以下之一为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的时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超时的时间、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超时的时间、第三时间;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时长为以下之一:
所述PSDB,
所述PSDB减去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得到的差值,
所述PSDB与所述PDB之和,
所述PSDB与所述第一时长之和,
所述AN PSDB,
所述AN PSDB减去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得到的差值,
所述AN PSDB与所述AN PDB之和,
所述AN PSDB与所述第二时长之和;
其中,
所述第三时间满足以下之一: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某一时间;
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某一时间;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在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的情况下,重启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计时;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十四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 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三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第十四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要求大于或等于AN PDB,如果由于数据包到得比较晚导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AN PDB),那么就按AN PDB来设置所述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不难理解,在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PDB(或(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AN PDB)之前到达的数据包是遵从PSDB的管理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PDB到达的数据包则不遵从PSDB,而是遵从PDB管理。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数据包是数据包集合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将所述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取值,或将所述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取值。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针对设置的固定的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通过一次或多次修改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来消除由于N6抖动导致PDU到达RAN时,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不足或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已经超时的情况。
请参考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RAN网元、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1,第二通信设备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步骤32,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执行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终端、RAN网元。
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四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设置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一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二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可选地,在满足第十一条件的情况下,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所述第十一条件包括:
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到达。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不包含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第一个到达的数据包。
不难理解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随着数据包的接收不断长大。一种实施方式中,同一数据包集合中相邻数据包到达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PDB。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根据所述PDB与CN PDB的差值,或所述第一时长与CN PDB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 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初始时长设置为D1;
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所述PDB与CN PDB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长与CN PDB的差值;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其中,
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设置包括修改。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包到达时,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开始计时。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包到达时间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开始时间。
可选地,所述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第M1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已经超时,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在第M1个数据包到达时,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其中,所述M1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1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已经超时,第二通信设备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第二通信设备还可以重启第一计时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1个数据包到达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第一时长,包括:第M1个PDU到达时,且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不为零时,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第一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M1个数据包为某个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M1可以预先定义或配置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各个数据包。此时,如图所示,只要有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到达,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就会修改为PDB。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D2;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
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包到达时,第一计时器开始计时。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所述第一对象已经超时,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在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M2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所述第一计时器已经超时,第二通信设备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第二通信设备还可以重启第一计时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将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包括: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所述第一计时器未超时,将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M2个数据包为某个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十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所述D2;
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二条件包括:
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间晚于第四时间,所述第四时间为以下之一: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时间;
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时间;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的时间;
所述第一对象超时的时间;
其中,所述M3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其中,
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第二通信设备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包括:在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且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不为零时,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第二通信设备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包括:在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且第一对象未超时,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不难理解,避免了第二通信设备每接收一个数据包就需要执行第二操作,降低了开销。
可选地,所述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在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的情况下,重启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计时;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十四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三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第十四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 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要求大于或等于AN PDB,如果由于数据包到得比较晚导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AN PDB),那么就按AN PDB来设置所述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不难理解,在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PDB(或(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AN PDB)之前到达的数据包是遵从PSDB的管理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PDB到达的数据包则不遵从PSDB,而是遵从PDB管理。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数据包是数据包集合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通信设备能够在接收到数据包时,及时确定适用的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来消除由于N6抖动导致PDU到达RAN时,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不足或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已经超时的情况。
请参考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三通信设备。第三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RAN网元、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1,第三通信设备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PSDB,第一AN PSDB,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步骤42,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信息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一值;
将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二值;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 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终端、RAN网元。
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第四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判断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或之后的时间点,如果缓存中已经没有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说明已经发送完毕),那么第三通信设备不再进行任何操作。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得到的时长,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条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某个数据包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或,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一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二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缩短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缩短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或,所述缩短后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所述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 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在满足第十五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或,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第十五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其中,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十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情况下,所述第五条件还包括: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当D1大于所述PDB或第一时长的情况下,D1小于无穷值或第一值。
可选地,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
满足第十六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第十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
在满足第十七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和/或,缩短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D4,或,所述缩短后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所述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六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其中,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为所述第一对象超时减去T2得到的时长,所述T2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D4为如图7所示。
可选地,所述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且满足第十八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其中,所述第十八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停止第一对象计时,包括:
满足第十条件的情况下,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其中,所述第十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所有数据包都发送完毕,或,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可选地,所述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在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的情况下,重启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计时;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十四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三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第十四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要求大于或等于AN PDB,如果由于数据包到得比较晚导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AN PDB),那么就按AN PDB来设置所述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不难理解,在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PDB(或(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AN PDB)之前到达的数据包是遵从PSDB的管理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PDB到达的数据包则不遵从PSDB,而是遵从PDB管理。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数据包是数据包集合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第三通信设备可以针对设置时长过长的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缩小到足够的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来消除由于N6抖动导致PDU到达RAN时,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不足或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已经超时的情况。
请参考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四通信设备。第四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CN网元(如PCF,SMF,SMF)RAN网元、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1,第四通信设备发送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PSDB或PSDB,第一AN PSDB或AN PSDB,PDB,第一时长,AN PDB,第二时长,初始PSDB;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其中,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 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终端、RAN网元、CN网元。第四通信设备可以向以下至少一项发送上述信息: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第三通信设备,RAN网元,终端。
当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或第三通信设备为RAN网元的情况下,第四通信设备可以是CN网元、或终端。
当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或第三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第四通信设备可以是CN网元、或RAN网元。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通信设备将基于第一PSDB或PSDB,第一AN PSDB或AN PSDB,PDB,第一时长,AN PDB,第二时长,初始PSDB;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中的至少一项,执行以下至少一项: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三信息。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通信设备发送第一PSDB,第一AN PSDB,,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至第三通信设备;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 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通信设备发送至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设置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和/或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三信息,以便接收端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获得适用的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来消除由于N6抖动导致PDU到达RAN时,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不足或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已经超时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1: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1主要描述第一通信设备如RAN网元,,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的操作。请参阅图6所示。图中所述PSDB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在满足第二条件(如图6中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PSDB未超时,但PSDB的剩余时长小于PDB)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如PDB或第一时长)。修改PSDB剩余时长为D1可以通过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PSDB时长设置为D1实现。延伸(修改)后PSDB=(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第一开始时间点)+D1。
或者,在满足第四条件(如图6中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AN PDB/第二时长)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可以通过重启第一对象并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实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此外,对于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如包A,第一通信设备还可以根据PDB设置包A的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这里,包A的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即图6中包A延伸后的时延预算。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第一开始时间点是PSDB开始计时的时间点,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2: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2主要描述第一通信设备如RAN网元,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的操作。请参阅图7所示。
参考图2实施例所述,在满足第五条件(示例性的,如图7中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PSDB未超时,且PSDB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PDB)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将PSDB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可以通过重启PSDB计时且将PSDB的时长设置为D3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PSDB=(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第一开始时间点)+D3。
如图7所示,此时D3=PDB-(t1-t2),t1为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t2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点。
或者,参考图2实施例所述,在满足第六条件(实施性的,如图7中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情况下,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到达的数据包(即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AN PDB或第二时长)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可以通过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实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二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二计时器,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第一开始时间点是PSDB开始计时的时间点,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3: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3主要描述第一通信设备如RAN网元,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情况下的操作。请参阅图8所示。
在如图8中,参考图2实施例所述,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且满足第九条件的情况下,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在如图8中,参考图2实施例所述,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且满足第十条件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此时,第一信设备还可以丢弃缓存中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如图8所示,由于第一通信设备在初始PSDB超时之前停止PSDB计时,则实际PSDB等于第一开始时间点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图8的第一开始时间点是PSDB(初始PSDB、实际PSDB)开始计时的时间点,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4: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4主要描述第一通信设备如RAN网元,接收第一数据包集合如第一数据包集合时,在接到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情况下的操作。图中所示PSDB即第一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
参考图2第一通信设备的实施例,在满足第二条件(如图9所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PSDB未超时,且PSDB的剩余时长小于PDB或第一时长) 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PSDB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参考图2第一通信设备的实施例,或者,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如图9中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或,重启第一对象并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需要说明的是,图9的第一开始时间点是PSDB开始计时的时间点,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
当然,如果在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PSDB未超时,且PSDB的剩余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第一通信设备不进行任何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5: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5主要描述第一通信设备如RAN网元,在PSDB临近超时(t3)和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情况下的操作。请参阅图10所示。图中所示PSDB即第一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
步骤1:参考图2第一通信设备的实施例,在满足第二条件(如图10所示PSDB(即第一PSDB)未超时,但第一PSDB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即第一PSDB临近超时))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例如,如图10所示D1=PDB或第一时长,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确定第二PSDB(即延伸(修改)后的PSDB)=(t3-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参考图2第一通信设备的实施例,或者,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一对象的时长修改为D2,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步骤2,参考图2第一通信设备实施例,在满足第二条件(如图10所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PSDB(即第二PSDB)未超时,且第二PSDB的剩余时长小于第一时长)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二PSDB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例如,如图10所示D1=PDB或第一时长,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确定第三PSDB(即再次延伸(修改)后的PSDB)=(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第一开始时间点)+D1。
需要说明的是,图10的第一开始时间点是PSDB开始计时的时间点,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
在该场景中,由于最后一个数据包是超过第一PSDB,且接近第二PSDB到达的,为避免多次延伸(修改),一种实施方式是,仅进行一次延伸确定第二PSDB,对于延伸区间(即第一PSDB超时时间到第二PSDB超时时间的时间区间)或该延伸区间之后才到达的数据包按照PDB进行调度,即不再保障PSDB。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6: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6主要描述第二通信设备如RAN网元,在第一开始时间点、t4(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二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5(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三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6(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四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7(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五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以及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的操作。请参阅图1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1的第一开始时间点是PSDB开始计时的时间点,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图中所示PSDB即第一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
在第一开始时间点,将PSDB设置为D1,如图11所示D1等于PDB或第一时长。此时,还可以将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D2,如图11所示D2等于AN PDB或第二时长。
在t4(M1=2),PSDB未超时,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PSDB的时长设置为D1。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t4-第一开始时间点)+D1。而且还可以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在t5(M1=3),PSDB未超时,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t5-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在t6(M1=4),PSDB未超时,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t6-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在t7(M1=5),PSDB未超时,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t7-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在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PSDB未超时,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如此,不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是否丢失,都能消除N6抖动造成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7: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7主要描述第二通信设备如RAN网元,在第一开始时间点、t8(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二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9(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三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10(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四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11(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五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12(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六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以及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的操作。请参阅图1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2的第一开始时间点是PSDB开始计时的时间点,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图中所示PSDB即第一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
在第一开始时间点,将PSDB设置为D1,D1大于或等于PDB或第一时长。此时,还可以将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D2,如图12所示D2大于或等于AN PDB或第二时 长。
在t8(M3=2),由于在t8之前的时间点的PSDB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即满足第十二条件,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PSDB的时长设置为D1,D1为PDB或第一时长。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t8-第一开始时间点)+D1。而且还可以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在t9(M3=3),由于在t9之前的时间点的PSDB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即满足第十二条件,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D1为PDB或第一时长。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t9-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在t10(M3=4),由于在t10之前的时间点的PSDB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即满足第十二条件,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D1为PDB或第一时长。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t10-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在t11(M3=5),由于在t11之前的时间点的PSDB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即满足第十二条件,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D1为PDB或第一时长。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t11-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在t12(M3=6),由于在t12之前的时间点的PSDB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即满足第十二条件,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D1为PDB或第一时长。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t12-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在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由于在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之前PSDB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第二通信设备将PSDB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D1为PDB或第一时长。此时,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延伸(修改)后的PSDB=(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第一开始时间点)+D1。
如此,第二通信设备对于PSDB接近超时情况下接收到数据包,才会执行第二操作(如更新PSDB,更新PSDB的剩余时长),降低了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8: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8主要描述第三通信设备如RAN网元,在第一开始时间点、接到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时间点的操作。请参阅图1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3的第一开始时间点是PSDB开始计时的时间点,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图中所示PSDB即第一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
在第一开始时间点,将PSDB设置为初始PSDB,初始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此时,还可以将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一个无穷值。
在满足第十五条件的情况下(示例性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第三通信设备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AN PDB或第二时长,或,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AN PDB或第二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9: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9主要描述第三通信设备如RAN网元,在第一开始时间点、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t13)、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的操作。请参阅图1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4的第一开始时间点是PSDB开始计时的时间点,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图中所示PSDB即第一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
在第一开始时间点,将PSDB设置为初始PSDB,初始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此时,还可以将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一个无穷值。
在满足第十五条件的情况下(示例性的,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第三通信设备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AN PDB或第二时长,或,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AN PDB或第二时长。
满足第十六条件的情况下(示例性的,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在满足第六条件的情况下(示例性的,实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或,缩短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10: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10主要描述第一通信设备如RAN网元,接收第一数据包集合如第一数据包集合时,在第一开始时间点、t14(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二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15(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三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16(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四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17(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五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18(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六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19(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七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t20(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八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以及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的操作。请参阅图1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5的第一开始时间点是AN PSDB开始计时的时间点,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图中所示AN PSDB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图中的第二计时器即第二丢弃计时器(第二discard timer)。
在第一开始时间点,AN PSDB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或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一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设置为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此时,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等于AN PSDB,即第一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AN PSDB
在t14,AN PSDB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二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设置为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此时,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等于AN AN PSDB的剩余时长,即第二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ANPSDB-(t14-第一开始时间点)。
在t15,AN PSDB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三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设置为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此时,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等于AN PSDB的剩余时长,即第三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AN PSDB-(t15-第一开始时间点)。
在t16,AN PSDB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通信设备将第四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设置为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此时,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等于AN PSDB的剩余时长,即第四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AN PSDB-(t16-第一开始时间点)。
在t17,AN PSDB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五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设置为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此时,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等于AN PSDB的剩余时长,即第五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AN PSDB-(t17-第一开始时间点)。
在t18,AN PSDB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第一通信设备将第六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设置为D2,D2为AN PDB或第二时长。
在t19,AN PSDB超时时间,AN PSDB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七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设置为D2,D2为AN PDB或第二时长。
在t20,AN PSDB超时,第一通信设备将第八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设置为D2,D2为AN PDB或第二时长。
在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由于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时间点之前AN PSDB已超时,第一通信设备将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设置为D2,D2为AN PDB或第二时长。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5中,对于在目标时间点(AN PSDB的剩余时长等于AN PDB)之前到达的数据包,遵从AN PSDB管理(也可以理解为按照AN PSDB进行调度);对于在该目标时间点之后到达的数据包则不遵从AN PSDB管理,而遵从AN PDB管理(也可以理解为按照AN PDB进行调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息处理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息处理装置执行信息处理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
请参见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如图16所示,信息处理16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610,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PSDB,数据包时延预算PDB,接入网AN PSDB,接入网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第一处理模块16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执行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对第一数据包应用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对第二数据包应用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或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和/或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和/或
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PSDB,AN PSDB,第一计时器,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
和/或
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DB,AN PDB,第二计时器,基于PDB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AN PDB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数据包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一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所述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二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第二数据包不应用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第二数据包1)应用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和2)应用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同时应用的场景下,第一通信设备遵循二者(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和第二计时器的剩余时长)中时长更长的计时器对数据包的丢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同时应用的场景下,第一通信设备遵循第三对象和第四对象中时长更短的对象对数据包进行调度。
第三对象可以为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第四对象可以为以下之一: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数据包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包括:
根据所述PSDB,所述PDB,所述第一间隔时长,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一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和/或
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AN PS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AN PDB和所述第二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
根据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
根据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简称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可以简称为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包括以下之一: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PSDB;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1之和;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3之和;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PSDB与D1之和;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和/或
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以下之一: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AN PSDB的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2之和;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4之和;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AN PSDB与D2之和;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与D2之和;
其中,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 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所述第一间隔时长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对象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的情况下,其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以下之一:AN PSDB的值,第一间隔时长与D2之和,第一间隔时长与D4之和,AN PSDB与D2之和的值。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对象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情况下,其取值可以等于以下之一:AN PSDB的值,第一间隔时长与D2之和,第一间隔时长与D4之和,AN PSDB与D2之和的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PSDB;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得到的时长,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即时延预算计时结束时间。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和/或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1之和;
和/或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四数据包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或,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第四数据包是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之外的某个数据包。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和/或
在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条件还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的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AN PSDB的值,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剩余时长为以下之一:
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超时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所述超时时间在当前时间之后,所述当前时间为确定所述剩余时长的时间)
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减去已经计时的时间。
比如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为10s,从开始计时起,已经过去6s,那么剩余时长为4s。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处理模块,用于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和/或
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2之和;
和/或
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或,重启第一对象并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四数据包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或,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所述第二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二计时器,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所述第四数据包是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之外的某个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可选地,在所述第四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四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和/或
在所述第四条件包括: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对象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四条件还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的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八处理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3之和;
和/或
在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和/或
在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延伸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其中,第五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其中,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D3,或,所述延伸后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五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其中,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2得到的时长,所述T2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D3为如图7所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D3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九处理模块,用于在满足第六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和/或
在满足第六条件的情况下,延伸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计时;
其中,所述第六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D4,或,所述延伸后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六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其中,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这个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为所述第一对象 超时减去T2得到的时长,所述T2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D4为如图7所示。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处理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七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PSDB与D1之和;
其中,所述第七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或,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满足第八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AN PSDB与D2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与D2之和;
其中,所述第八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或,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可选地,所述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包括:
满足第九条件的情况下,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其中,所述第九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所有数据包都发送完毕,或,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停止第一对象计时,包括:
满足第十条件的情况下,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其中,所述第十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所有数据包都发送完毕,或,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满足第十九条件的数据包;
所述第十九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第一时间区间内到达的数据包;
在所述第一对象开始计时时间与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间之间到达的数据包;
第二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第二间隔时长为所述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开始计时时间即开始计时的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超时时间即结束(停止)计时的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只要在第一时间区间(例如,图10所示的第一PSDB的时间区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则按照PDB进行调度,即不再保障PSDB;只有在初始PSDB区间到达的数据包才进行PSDB保障。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对象开始计时时间与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间之间到达的数据包包括:第二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以下之一的数据包: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也可以称为数据包的接收时间。比如第二间隔时长也可以称为所述数据包的接收时间与第一个数据包的接收时间的间隔时长。后续同理,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满足第二十条件的数据包;
所述第二十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时间区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接入网时延预算超时时间、或者第一计时器超时时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
第二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第二间隔时长为所述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接入网时延预算超时时间、或者第一计时器超时时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包括:第二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十条件还包括:允许不丢弃(比如允许传送所述数据包)所述数据包。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区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例如,图10所示的第三PSDB的超时时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则按照PDB进行调度,即不再保障PSDB;在延伸区间 (例如,图10所示的第一PSDB超时时间到第三PSDB超时时间的时间区间)到达的数据包才进行PSDB保障。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开始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区间;
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开始时间以以下之一为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时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开始计时的时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开始计时的时间、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开始计时的时间;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以以下之一为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的时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超时的时间、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超时的时间、第三时间;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时长为以下之一:
所述PSDB,
所述PSDB减去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得到的差值,
所述PSDB与所述PDB之和,
所述PSDB与所述第一时长之和,
所述AN PSDB,
所述AN PSDB减去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得到的差值,
所述AN PSDB与所述AN PDB之和,
所述AN PSDB与所述第二时长之和;
其中,
所述第三时间满足以下之一: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某一时间;
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某一时间;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在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的情况下,重启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计时;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十四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三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第十四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要求大于或等于AN PDB,如果由于数据包到得比较晚导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AN PDB),那么就按AN PDB来设置所述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不难理解,在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PDB(或(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AN PDB)之前到达的数据包是遵从PSDB的管理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PDB到达的数据包则不遵从PSDB,而是遵从PDB管理。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数据包是数据包集合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将所述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取值,或将所述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取值。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该装置可以针对设置的固定的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通过一次或多次修改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来消除由于N6抖动导致PDU到达RAN时,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不足或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已经超时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1600能够实现图2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7,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如图17所示,信息处理1700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1710,用于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第二处理模块172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执行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终端、RAN网元。
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四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设置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一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二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可选地,在满足第十一条件的情况下,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所述第十一条件包括:
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到达。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不包含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第一个到达的数据包。
不难理解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随着数据包的接收不断长大。一种实施方式中,同一数据包集合中相邻数据包到达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PDB。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根据所述PDB与CN PDB的差值,或所述第一时长与CN PDB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初始时长设置为D1;
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所述PDB与CN PDB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长与CN PDB的差值;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其中,
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设置包括修改。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包到达时,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开始计时。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包到达时间即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开始时间。
可选地,所述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第M1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已经超时,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在第M1个数据包到达时,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其中,所述M1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1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已经超时,第二通信设备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第二通信设备还可以重启第一计时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1个数据包到达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第一时长,包括:第M1个PDU到达时,且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不为零时,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第一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M1个数据包为某个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M1可以预先定义或配置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各个数据包。此时,如图所示,只要有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到达,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就会修改为PDB。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D2;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
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包到达时,第一计时器开始计时。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所述第一对象已经超时,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在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M2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所述第一计时器已经超时,第二通信设备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第二通信设备还可以重启第一计时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将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包括: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所述第一计时器未超时,将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M2个数据包为某个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二处理,用于在满足第十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所述D2;
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二条件包括:
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间晚于第四时间,所述第四时间为以下之一: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时间;
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时间;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的时间;
所述第一对象超时的时间;
其中,所述M3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其中,
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第二通信设备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包括:在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且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不为零时,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第二通信设备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包括:在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且第一对象未超时,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不难理解,避免了第二通信设备每接收一个数据包就需要执行第二操作,降低了开销。
可选地,所述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在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的情况下,重启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计时;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十四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三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第十四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要求大于或等于AN PDB,如果由于数据包到得比较晚导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AN PDB),那么就按AN PDB来设置所述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不难理解,在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PDB(或(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AN PDB)之前到达的数据包是遵从PSDB的管理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PDB到达的数据包则不遵从PSDB,而是遵从PDB管理。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数据包是数据包集合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该装置能够在接收到数据包时,及时确定适用的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来消除由于N6抖动导致PDU到达RAN时,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不足或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已经超时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1700能够实现图3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8,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如图18所示,信息处理1800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1810,用于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的第一PSDB,第一AN PSDB,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第三处理模块18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一值;
将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二值;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 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判断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点或之后的时间点,如果缓存中已经没有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说明已经发送完毕),那么第三通信设备不再进行任何操作。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得到的时长,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条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某个数据包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或,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一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为第二计时器启动时的时长,或开始计时前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缩短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缩短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或,所述缩短后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所述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在满足第十五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或,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第十五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其中,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十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情况下,所述第五条件还包括: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一种实施方式中,当D1大于所述PDB或第一时长的情况下,D1小于无穷值或第一值。
可选地,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 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
满足第十六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第十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
在满足第十七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和/或,缩短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D4,或,所述缩短后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所述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 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六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其中,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为所述第一对象超时减去T2得到的时长,所述T2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D4为如图7所示。
可选地,所述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且满足第十八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其中,所述第十八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可选地,所述停止第一对象计时,包括:
满足第十条件的情况下,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其中,所述第十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所有数据包都发送完毕,或,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比如AN PDB。
可选地,所述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在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的情况下,重启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计时;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十四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三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第十四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要求大于或等于AN PDB,如果由于数据包到得比较晚导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已经小于PDB(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AN PDB),那么就按AN PDB来设置所述数据包的第二计时器。不难理解,在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PDB(或(或第一对象(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AN PDB)之前到达的数据包是遵从PSDB的管理的。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PDB到达的数据包则不遵从PSDB,而是遵从PDB管理。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数据包是数据包集合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该装置可以针对设置时长过长的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缩小到足够的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来消除由于N6抖动导致PDU到达RAN时,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不足或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已经超时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1800能够实现图4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9,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第四通信设备,如图19所示,信息处理1900包括:
发送模块1910,用于发送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PSDB或PSDB,第一AN PSDB或AN PSDB,PDB,第一时长,AN PDB,第二时长,初始PSDB;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其中,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终端、RAN网元、CN网元。第四通信设备可以向以下至少一项发送上述信息: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第三通信设备,RAN网元,终端。
当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或第三通信设备为RAN网元的情况下,第四通信设备可以是CN网元、或终端。
当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或第三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第四通信设备可以是CN网元、或RAN网元。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通信设备将基于第一PSDB或PSDB,第一AN PSDB或AN PSDB,PDB,第一时长,AN PDB,第二时长,初始PSDB;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中的至少一项,执行以下至少一项: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三信息。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通信设备发送第一PSDB,第一AN PSDB,,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至第三通信设备;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通信设备发送至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设置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和/或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该装置可以实现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三信息,以便接收端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获得适用的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来消除由于N6抖动导致PDU到达RAN时,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不足或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已经超时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1900能够实现图4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2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2000,包括处理器2001和存储器2002,存储器20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20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2000为第一通信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001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通信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2000为第二通信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001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通信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2000为第三通信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001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三通信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2000为第四通信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001执行时实现上述第四通信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如上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第三通 信设备和第四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第二通信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第三通信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第四通信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该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该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48)

  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PSDB,数据包时延预算PDB,接入网AN PSDB,接入网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执行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对第一数据包应用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对第二数据包应用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或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和/或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和/或
    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 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PSDB,AN PSDB,第一计时器,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
    和/或
    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DB,AN PDB,第二计时器,基于PDB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AN PDB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数据包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基于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进行调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包括:
    根据所述PSDB,所述PDB,所述第一间隔时长,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一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和/或
    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AN PS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AN PDB和所述第二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
    根据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
    根据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包括以下之一: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PSDB;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1之和;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3之和;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PSDB与D1之和;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 设置为D1;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和/或
    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以下之一: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AN PSDB的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2之和;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4之和;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AN PSDB与D2之和;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与D2之和;
    其中,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所述第一间隔时长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PSDB;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得到的时长,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和/或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1之和;
    和/或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1,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四数据包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或,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第四数据包是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之外的某个数据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和/或
    在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条件还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的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AN PSDB的值,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和/或
    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2之和;
    和/或
    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或,重启第一对象并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四数据包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或,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所述第二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二计时器,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所述第四数据包是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之外的某个数据包。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四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四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和/或
    在所述第四条件包括: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对象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情况下,所述第四条件还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的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时长与D3之和;
    和/或
    在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和 /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和/或
    在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延伸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其中,第五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其中,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D3,或,所述延伸后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12.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满足第六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和/或
    在满足第六条件的情况下,延伸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计时;
    其中,所述第六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D4,或,所述延伸后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1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满足第七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为大于或等于PSDB与D1之和;
    其中,所述第七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或,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1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满足第八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AN PSDB与D2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与D2之和;
    其中,所述第八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或,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
    在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在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达到第一门限时,未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或,未确认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门限取值为趋于零的非零值。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包括:
    满足第九条件的情况下,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其中,所述第九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所有数据包都发送完毕,或,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 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停止第一对象计时,包括:
    满足第十条件的情况下,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其中,所述第十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所有数据包都发送完毕,或,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满足第十九条件的数据包;
    所述第十九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第一时间区间内到达的数据包;
    在所述第一对象开始计时时间与所述第一对象超时时间之间到达的数据包;
    第二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 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第二间隔时长为所述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满足第二十条件的数据包;
    所述第二十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时间区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接入网时延预算超时时间、或者第一计时器超时时间之后到达的数据包;
    第二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减去第二间隔时长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数据包到达时,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第二间隔时长为所述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开始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区间;
    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开始时间以以下之一为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到达时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开始计时的时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开始计时的时间、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开始计时的时间;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以以下之一为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的时间、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超时的时间、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第一计时器超时的时间、第三时间;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时长为以下之一:
    所述PSDB,
    所述PSDB减去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得到的差值,
    所述PSDB与所述PDB之和,
    所述PSDB与所述第一时长之和,
    所述AN PSDB,
    所述AN PSDB减去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得到的差值,
    所述AN PSDB与所述AN PDB之和,
    所述AN PSDB与所述第二时长之和;
    其中,
    所述第三时间满足以下之一: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某一时间;
    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的某一时间;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在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的情况下,重启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计时;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四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三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第十四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 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2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执行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满足第十一条件的情况下,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所述第十一条件包括:
    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到达。
  24.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根据所述PDB与CN PDB的差值,或所述第一时长与CN PDB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25. 根据权利要求21或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初始时长设置为D1;
    第一计时器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所述PDB与CN PDB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长与CN PDB的差值;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其中,
    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第M1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已经超时,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在第M1个数据包到达时,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其中,所述M1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7.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28. 根据权利要求21或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D2;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
    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所述第一对象已经超时,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在第M2个数据包到达时,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重启所述第一对 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M2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30.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满足第十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1;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为D2;
    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和/或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二条件包括:
    第M3个数据包到达时间晚于第四时间,所述第四时间为以下之一: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的时间;
    所述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时间;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的时间;
    所述第一对象超时的时间;
    其中,所述M3为以下之一: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其中,
    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31.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在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的情况下,重启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计时;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四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三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第十四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32.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三通信设备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PSDB,第一AN PSDB,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信息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一值;
    将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二值;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34.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缩短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
    和/或
    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缩短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或,所述缩短后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所述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35. 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满足第十五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1;
    将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2,或,重启所述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所述第十五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到达;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1为以下之一: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PDB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时长;
    所述D2为以下之一: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AN PDB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的时长;
    其中,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36. 根据权利要求32或3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
    满足第十六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3,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第十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37. 根据权利要求32或3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包括:
    在满足第十七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修改为D4,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和/或,缩短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当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超时时间减去T1所得的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其中,
    所述T1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间隔时长;
    所述D4,或,所述缩短后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所述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38.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包括:
    在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且满足第十八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其中,所述第十八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39.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停止第一对象计时,包括:
    满足第十条件的情况下,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其中,所述第十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所有数据包都发送完毕,或,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未超时;
    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其中,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40.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在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的情况下,重启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计时;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
    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包时,满足第十四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设置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或,将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2;
    其中,
    所述第十三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一要求,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第十四条件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满足第二要求,第 一计时器的剩余时长小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4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四通信设备发送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PSDB或PSDB,第一AN PSDB或AN PSDB,PDB,第一时长,AN PDB,第二时长,初始PSDB;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其中,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所述第一时长为:取值等于或大于所述PDB的时长;
    和/或
    所述第二时长为以下之一: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N PDB的时长,第二计时器的初始时长。
  43.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包集合时延预算PSDB,数据包时延预算PDB,接入网AN PSDB,接入网AN PDB,第一时长, 第二时长,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执行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延伸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对第一数据包应用数据包集合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对第二数据包应用数据包粒度的QoS、时延、计时器、和/或操作;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或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44.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执行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或第一计时器的时长;
    确定第一对象的时长;
    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45.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三通信设备,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的第一PSDB,第一AN PSDB,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PDB,AN PDB,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一值;
    将第一对象的初始时长设置为以下之一:一个无穷值,第二值;
    修改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
    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和/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
    停止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计时;
    停止第一对象计时;
    设置第三数据包的第二接入网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的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所述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46.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四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PSDB或PSDB,第一AN PSDB或AN PSDB,PDB,第一时长,AN PDB,第二时长,初始PSDB;第一间隔时长,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二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第一指示,第二指示;
    其中,
    所述第一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的时间;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第一数据包集合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与第一数据包集合第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
    其中,
    所述第一PSDB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一值;
    所述第一AN PSDB,或,第一计时器的第一时长用于指示一个无穷值或第二值;
    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满足: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判断出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足够长使得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集合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所述第二计时器是用于数据包粒度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
    第一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计时器,第一数据集合的接入网时延预算,AN PSDB,第一计时器;
    其中,
    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一值;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剩余时长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或,重启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或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时延预算的时长设置为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PSDB的剩余时长D3,或,重启PSDB的计时且将所述PSDB的时长设置为D3;
    其中,
    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对象初始取值为无穷值或第二值;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的剩余时长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或,重启第一对象的计时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修改第一对象剩余时长D4,或,重启第一对象且将所述第一对象的时长设置为D4;
    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集合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丢失;
    其中,
    所述D3满足: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D4满足以下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时延预算满足第一要求,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最后到达的数据包的第二时延预算或第二计时器满足第二要求;
    所述满足第一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等于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满足第二要求为以下之一:大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PDB/所述第一时长是“所述PDB或所述第一时长”的简称;
    所述AN PDB/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AN PDB或所述第二时长”的简称。
  47.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32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48.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32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PCT/CN2023/123157 2022-09-29 2023-10-07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406787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4895.1 2022-09-29
CN202211204895 2022-09-29
CN202211414775.4 2022-11-11
CN202211414775.4A CN117835268A (zh) 2022-09-29 2022-11-11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7877A1 true WO2024067877A1 (zh) 2024-04-04

Family

ID=90476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3/123157 WO2024067877A1 (zh) 2022-09-29 2023-10-07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24067877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657A (zh) * 2018-02-14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QoS描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40630A (zh) * 2019-02-01 2021-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CN114902776A (zh) * 2019-12-30 2022-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657A (zh) * 2018-02-14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QoS描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40630A (zh) * 2019-02-01 2021-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CN114902776A (zh) * 2019-12-30 2022-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KI #4, sol #8: update to remove ENs and clarifying procedures and impacts", 3GPP DRAFT; S2-2205265,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SA WG2, no. e-meeting ;20220516 - 20220520, 23 May 2022 (2022-05-23),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XP052160736 *
ERICSSON: "Solution for KI#4: Introduction of PDU Set information and QoS parameters", 3GPP DRAFT; S2-2202219,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SA WG2, no. e-meeting ;20220406 - 20220412, 29 March 2022 (2022-03-29),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XP05213306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86221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における複数のアクティブ接続のモデム支援型競合ハンドリング
EP3462774B1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wireless capability information about terminal, core network entity,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5264830A (zh)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WO2022042440A1 (zh) 用户面数据的传输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11294899A (zh) 用于drx的不活动定时器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CN110784942A (zh)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WO2024067877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2083573A1 (zh) 抢先bsr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033541A1 (zh) 业务冲突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825186B (zh) 离开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17835268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0103714A1 (zh) 一种缓存管理的方法及相应设备
WO2023241446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4104101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93860A1 (zh) 信息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3241452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4067452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3165564A1 (zh) QoS控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3179563A1 (zh)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66106A1 (zh) 数据丢弃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408246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upporting dynamic switch of secondary lch for pdu set transmission
WO2023241445A1 (zh) 数据包集合时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4051544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61045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4051443A1 (zh) 确定数据传送结束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38711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