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208047A9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208047A9
WO2023208047A9 PCT/CN2023/090886 CN2023090886W WO2023208047A9 WO 2023208047 A9 WO2023208047 A9 WO 2023208047A9 CN 2023090886 W CN2023090886 W CN 2023090886W WO 2023208047 A9 WO2023208047 A9 WO 2023208047A9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quantum dot
film
layer
modu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0908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Other versions
WO2023208047A1 (zh
Inventor
付常佳
王馨蕊
石海军
王伯长
Original Assignee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20804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208047A1/zh
Publication of WO2023208047A9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208047A9/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6Combining plural substrates to produce large-area displays, e.g. ti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Abstract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1)和中框(104),该显示面板(101)包括液晶盒(102)和量子点复合膜(103),量子点复合膜(103)设置在液晶盒(102)的主表面上;该中框(104)设置在量子点复合膜(103)的远离液晶盒(102)的一侧;其中,在量子点复合膜(103)的边缘设置有密封结构(105),该密封结构(105)可以防止水汽进入量子点复合膜(103)中,以降低量子点复合膜(103)的边缘失效带来的模组画面发蓝等不良问题的风险,从而可以避免降低显示模组画面的品质,而且不会对显示面板的色域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04月27日递交的中国专利申请第202210458141.2号的优先权,在此全文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内容以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拼接屏形成的显示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拼接屏的显示装置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显示模组拼接而成。包括拼接屏的显示装置通常包括多条拼缝,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每条拼缝由相邻的两个显示模组的两个背光模组的边缘形成,也即拼缝的宽度等于两个背光模组边缘的宽度的总和,且包括拼接屏的显示装置的拼缝的宽度通常大于3毫米。由于包括拼接屏的显示装置的拼缝的宽度通常较大,因此,目前包括拼接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也通常较差。
例如,在背光结构中,扩散板及各光学膜片通过卡扣或点胶与胶框组装,胶框的内侧壁会因为反光形成亮线,扩散板与胶框重叠的部分会形成暗带,在窄边框设计时,由于亮度差异会在屏幕边缘形成亮暗边,尤其在拼接屏或超窄边框等产品中,会严重影响包括拼接屏的显示装置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和量子点复合膜,在量子点复合膜的边缘设置有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可以防止水汽进入量子点复合膜中导致量子点失效。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和量子点复合膜,所述量子点复合膜设置在所述液晶盒的主表面上;以及中框,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远离所述液晶盒的一侧;其中,在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边缘设置有密封结构。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量子点复合膜包括层叠设置的功能层和量子点膜层。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功能层至少包括第一增亮层和雾度调节层,所述量子点膜层夹设在所述第一增亮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增亮层配置为提高所述显示模组的亮度,所述雾度调节层配置为调整所述显示模组的雾度。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增亮层设置在所述雾度调节层的靠近所述液晶盒的一侧。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从所述量子点复合膜到所述液晶盒的方向,所述第一增亮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亮膜、扩散膜和棱镜膜。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功能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增亮层的远离所述量子点膜层一侧的第二增亮层,所述第二增亮层配置为提高所述显示模组的亮度。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量子点复合膜通过第一贴合胶贴附在所述液晶盒的主表面上。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雾度调节层通过第二贴合胶全贴合在所述量子点膜层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增亮层通过第三贴合胶全贴合在所述量子点膜层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贴合胶、所述第二贴合胶和所述第三贴合胶均包括热熔胶和紫外光固化胶中的至少之一。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雾度调节层的雾度为50%~95%。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雾度调节层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雾度调节层的表面包括扩散粒子,且所述扩散粒子的粒径为3~50μm。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中框的侧表面设置有遮光胶带。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中框通过第四贴合胶连接。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四贴合胶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主表面的方向上的厚度为0.2~0.5mm,且所述第四贴合胶的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主表面的方向上的长度为0.5~1mm。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中框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的宽度为0.2~0.5mm。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密封结构和与其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液晶盒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0.2mm。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主表面的方向上,所述密封结构的厚度等于或者大致等于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厚度,且所述密封结构对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边缘进行覆盖。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盒的靠近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一侧的第一偏光片,所述量子点复合膜和所述第一偏光片通过第一粘合胶进行粘结。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盒的远离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一侧的第二偏光片。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还包括光源结构和背板,其中,所述背板包括平行或者基本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主表面的第一子背板,所述光源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背板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光源结构和所述第一子背板之间具有发光单元。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所述第一子背板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还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中具有间隔区域,所述光源结构设置在所述间隔区域中。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背板还包括平行或者基本平行于所述中框的延伸方向的第二子背板,所述中框和所述第二子背板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多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拼接形成的拼接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盒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复合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增亮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功能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为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模组10包括背板11、中框12、光源结构13、显示面板14、量子点复合膜15、扩散板16和支撑柱17,该量子点复合膜15贴附在显示面板14的靠近背板11的底面的一侧,该支撑柱17配置为支撑扩散板16,以使得光源结构13与扩散板16之间保持间隙,该量子点复合膜15配置为提高显示面板14的色域,但是,本公开的发明人注意到,当外界的水汽等进入量子点复合膜中时,会导致量子点失效,从而出现量子点复合膜的边缘失效带来的模组画面发蓝等不良,这样会降低显示模组画面的品质,进而会影响显示面板色域。该显示模组10可以改善周边膜材的亮边问题,并且去掉单独设置的扩散板16后,可以改善由于扩散板16和中框12之间预留的膨胀空间导致的显示模组10的边缘暗框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画面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本公开的发明人还注意到,扩散板的主要功能为提升显示面板的雾度,但是扩散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因此,可以考虑将具有雾度调节功能的膜层集成在量子点复合膜中,以减少扩散板这一结构的设置,从而不需要对扩散板进行支撑,进而可以省掉支撑柱这一结构,以使得显示模组的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将具有雾度调节功能的膜层集成在量子点复合膜中还可以降低组装工艺的复杂程度,提升显示模组组装的效率,以节省产线的工时。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和量子点复合膜,该量子点复合膜设置在液晶盒的主表面上。该显示面板还包括中框,该中框设置在量子点复合膜的远离液晶盒的一侧,且在该量子点复合膜的边缘设置有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可以防止水汽进入量子点复合膜中,以降低量子点复合膜的边缘失效带来的模组画面发蓝等不良问题的风险,从而可以避免降低显示模组画面的品质,而且不会对显示面板的色域造成影响。
例如,图2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101,显示面板101包括液晶盒102和量子点复合膜103,该量子点复合膜103设置在液晶盒102的主表面上。该显示模组100还包括中框104,该中框104设置在量子点复合膜103的远离液晶盒102的一侧,且在该量子点复合膜103的边缘设置有密封结构105,该密封结构105可以防止水汽进入量子点复合膜103中导致量子点失效。
例如,该密封结构105的材料包括紫外光固化胶,该紫外光固化胶可以完全覆盖量子点膜层的边缘,且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1的主表面的方向上,即在高度方向上不超出整个量子点复合膜的高度。
例如,如图2所示,该密封结构105和与该密封结构105位于同一侧的液晶盒10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0.2mm,例如,该密封结构105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0.1mm或者0.2mm,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当该密封结构105和与该密封结构105位于同一侧的液晶盒10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0.2mm时会出现显示区域减小的问题,从而会影响显示质量。
例如,如图2所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1的主表面的方向上,密封结构105的厚度等于或者大致等于量子点复合膜103的厚度,且密封结构105对量子点复合膜103的边缘进行完全覆盖,从而该密封结构105可以对量子点复合膜103的边缘进行完全密封,进而可以防止水汽进入量子点复合膜103中导致量子点失效,进而可以避免量子点失效产生蓝边。
例如,中框104可以采用铝材料或塑胶材料形成,当中框104的材料为铝材料时,可以采用挤出成型的方式形成;当中框104的材料为塑胶材料时,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该中框104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显示面板,且该中框104的用于支撑显示面板的表面还可以作为涂胶面使用。
例如,如图2所示,该显示模组100还包括背板111以及设置在背板111上的光源结构112,该光源结构112可以为显示面板101的显示提供背光源。在一个示例中,为了得到优异的发射效率和优异的发光亮度,该光源结构112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或者蓝色Mini-LED。蓝色发光二极管具有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和黄色荧光材料,该黄色荧光材料例如为掺杂铈的钇铝石榴石(YAG:Ce)。从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蓝光穿过黄色荧光材料,与从黄色荧光材料发出的黄色光线进行混合,使得该背光源最终可以发射白光。
例如,图3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盒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液晶盒102包括彼此面对并且分隔开的第一基板102a和第二基板102b以及在第一基板102a和第二基板102b之间的液晶层102c。虽然未示出,但在第一基板(例如,阵列基板)102a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该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彼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并且薄膜晶体管(TFT)与栅线和数据线均连接。每个像素区域中的透明像素电极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者漏极电连接。另外,覆盖栅线、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的黑矩阵形成在第二基板(例如,彩膜基板)102b的内表面上,并且包括红色滤、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的彩膜层形成在黑矩阵上,例如,透明公共电极形成在彩膜层上。
例如,如图3所示,在第一基板102a和液晶层102c之间形成有第一取向层(图3中未示出),并且在第二基板102b和液晶层102c之间形成有第二取向层(图3中未示出)。另外,在第一基板102a和第二基板102b之间的边缘部分中形成有密封图案102d,该密封图案102d例如为封框胶图案,以防液晶层泄漏,例如,该密封图案102d不限于热固化型封框胶或者紫外光固化型封框胶。该密封图案102d与第一基板102a、第二基板102b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液晶层102c即设置在该容置空间中。
例如,如图3所示,在第一基板102a和第二基板102b的外表面,即分别远离液晶层102c的表面上还可以分别形成有第一偏光片(图3中未示出)和第二偏光片(图3中未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该第一基板102a和第二基板102b的材质可以包括玻璃、塑料或者其它透光的材质,且第一基板102a和第二基板102b的材质可为相同或者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是以液晶层102c作为显示介质形成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显示介质也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或者电泳材料,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图4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复合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4,该量子点复合膜103包括层叠设置的功能层1031和量子点膜层1032,该功能层1031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当该功能层1031为单层结构时,该功能层1031可以是具有亮度调节功能的膜层,也可以是具有雾度调节功能的膜层。
例如,如图4所示,该功能层1031为多层结构,该功能层1031至少包括第一增亮层1031a和雾度调节层1031b,该量子点膜层1032夹设在第一增亮层1031a和雾度调节层1031b之间,且第一增亮层1031a配置为提高显示模组100的亮度,雾度调节层1031b配置为调整显示模组100的雾度。
例如,结合图2和图4所示,该第一增亮层1031a设置在雾度调节层1031b的靠近液晶盒102的一侧,即第一增亮层1031a夹设在雾度调节层1031b和液晶盒102之间,光源结构112发出的光线先到达雾度调节层1031b进行雾度调节,光线从该雾度调节层1031b穿过后再到达第一增亮层1031a进行亮度调节。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该量子点膜层1032的主要作用是提升显示模组100的色域。该量子点膜层1032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以及基材层。通过蓝光光源激发量子点膜层1032中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以分别产生红光和绿光,该红光和绿光再与蓝光光源混合,形成色纯度较高的白光,以提升显示模组100的色域。
例如,图5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增亮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5所示,该第一增亮层1031a具有多层层叠的结构,从量子点复合膜103到液晶盒102的方向,第一增亮层1031a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亮膜1033、扩散膜1034和棱镜膜1035。例如,该增亮膜1033、扩散膜1034和棱镜膜1035可以依次层叠形成于透明基板上。该透明基板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抗热胀冷缩的性能。例如,该透明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该增亮膜1033可以实现对亮度的提升,该扩散膜1034可以实现对入射至其中的光线进行扩散,该棱镜膜1035可以实现对光线进行偏折。应该理解的是,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第一增亮层1031a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例如,该增亮膜1033、扩散膜1034和棱镜膜1035可以以其他的顺序依次堆叠,或者,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增亮层1031a可以仅包括扩散膜1034和棱镜膜1035等,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该棱镜膜1035为一种光学膜材,该光学膜材的表面具有山峰状的结构,该山峰状的结构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从而可以提升显示模组在正视角度下观看时的亮度。
例如,图6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功能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功能层103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增亮层1031a的远离量子点膜层1032一侧的第二增亮层1031c,该第二增亮层1031c配置为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100的亮度,该功能层1031包括的多层层叠结构和量子点膜层1032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直接贴附在液晶盒102上,这样可以降低组装工艺的复杂程度,提升显示模组组装的效率,以节省产线的工时。
例如,图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量子点复合膜103通过第一贴合胶106贴附在液晶盒102的主表面上。在该量子点复合膜103中,该雾度调节层1031b通过第二贴合胶107全贴合在量子点膜层1032的远离显示面板101的一侧,第一增亮层1031a通过第三贴合胶108全贴合在量子点膜层1032的靠近显示面板101的一侧,以使得雾度调节层1031b通过第二贴合胶107全贴合在量子点膜层1032的远离显示面板101的一侧,第一增亮层1031a、量子点膜层1032和雾度调节层1031b被粘结成一个整体结构贴附在液晶盒102的主表面上,即第一增亮层1031a、量子点膜层1032和雾度调节层1031b被粘结成一个整体结构并通过第一贴合胶106贴附在液晶盒102的主表面上,且相邻的两层之间的粘结均为面贴合,使得相邻的两层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
例如,如图7所示,该第一贴合胶106、第二贴合胶107和第三贴合胶108均包括热熔胶和紫外光固化胶中的至少之一,且该第一贴合胶106、第二贴合胶107和第三贴合胶108均为透明粘合胶,该透明粘合胶具有较强的透光性,量子点复合膜103的出光侧的光线可以穿过透明粘合胶传输到液晶盒102,从而可以避免显示面板101的边框发暗导致的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贴合胶106、第二贴合胶107和第三贴合胶108均采用带有雾度的光学胶材料,且雾度的选择范围为50%-95%。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雾度调节层1031b的雾度为50%~95%。例如,该雾度调节层1031b的雾度为50%、55%、65%、70%、75%、80%、85%、90%以及95%。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该雾度调节层1031b的作用为遮挡光线,以改善显示面板101整体的雾度。
需要说明的是,雾度是偏离入射光2.5°角以上的透射光强占总透射光强的百分数,雾度越大说明薄膜的光泽以及透明度尤其成像度越低。用标准“c”光源的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透明或者半透明薄膜、片材或者板材上,由于在材料的内部和表面会造成散射,使部分平行光偏离入射方向大于2.5°的散射光通量Td与透过材料的光通量T2之比的百分率。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雾度调节层1031b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雾度调节层1031b的表面包括扩散粒子,且扩散粒子的粒径为3~50μm。例如,该扩散粒子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透明颗粒,该扩散粒子的粒径为3μm、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或者50μm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例如,在图2和图7中,显示面板101和中框104的侧表面设置有遮光胶带109。该遮光胶带109配置为固定显示面板101,以使得显示面板101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例如,该遮光胶带109可以是紫外光固化胶、热熔胶或者是紫外光固化胶和热熔胶结合的胶水,或者是双面胶,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将显示面板101固定即可。
例如,如图2和图7所示,该遮光胶带109的材料为黑色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的材料,该遮光胶带109的主要作用是遮挡显示面板101的边缘和背光模组漏出的光线,避免背光模组漏光,同时作为外发面起到美观的作用。
例如,如图2和图7所示,显示面板101和中框104通过第四贴合胶110连接。该第四贴合胶110为压敏胶、热熔胶或者紫外光固化胶。
例如,如图2和图7所示,该显示面板101和中框104通过第四贴合胶110贴合的方式为框贴的形式,该框贴即为在显示面板101的四周,以及在中框104的四周均贴合有该第四贴合胶110。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该第四贴合胶110的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1的主表面的方向上的厚度为0.2~0.5mm,例如,该第四贴合胶110的厚度为0.2mm、0.3mm、0.4mm或者0.5mm。该第四贴合胶110的在平行于显示面板101的主表面的方向上的长度为0.5~1mm,例如,该第四贴合胶110的长度为0.5mm、0.6mm、0.7mm、0.8mm、0.9mm或者1mm。
例如,如图7所示,该中框104为铝挤型材。铝挤型材具有较平整的表面,从而可以实现该中框104具有平整的表面。应该理解的是,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中框104也可以为胶框。
例如,如图7所示,该显示模组100的背板111还可以包括平行或者基本平行于显示面板101的主表面的第一子背板115,该光源结构112设置在第一子背板115的靠近显示面板101的一侧。例如,该第一子背板115为底板。
例如,如图7所示,该光源结构112和第一子背板115之间具有发光单元120,以使得光源结构112发出的光线能够入射至显示面板101。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该发光单元120可以通过双面胶连接的方式或者螺丝固定连接的方式等设置在第一子背板115上,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7所示,该背板111还包括平行或者基本平行于中框104的延伸方向的第二子背板114,该第二子背板114为侧板。在一个示例中,该中框104和第二子背板114可以通过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进行连接,该连接件可以是螺栓和螺母的组合,或者还可以是卡扣连接的方式。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该中框104通过背板111的第二子背板114支撑固定。该种结构设置可以增加显示模组100的整体刚度。例如,如图7所示,该中框104的靠近光源结构112的一侧具有向光源结构112的一侧凸起的弧形表面,该弧形表面上设置有光学膜层116,该光学膜层116配置为将光源结构112发射的照射到该光学膜层116上的光线导向到后续形成的显示模组包括的显示面板中,以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例如,该向光源结构112的一侧凸起的弧形表面更有利于光线的传导。
例如,如图7所示,该中框104可以包括外轮廓为弧形的支撑主体104a(包括弧形表面)以及连接于支撑主体104a两侧的第一支撑部104b和第二支撑部104c。该第一支撑部104b支撑于后续形成的显示模组100中的显示面板;该第二支撑部104c支撑于背板111的第一子背板115。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该中框104还可以具有更多的结构可供选择,且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例如,该中框104的靠近显示面板101的表面的宽度为0.2~0.5mm,该宽度为0.2mm、0.3mm、0.4mm或者0.5mm。结合图6,该第一支撑部104b的靠近显示面板101的表面的宽度为0.2~0.5mm。
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在底板115和光源结构112之间设置电路板117,且该光源结构112固定在电路板117上,该电路板117配置为为光源结构112提供开启电压。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在第一子背板115的靠近显示面板101的一侧还设置有反射膜122,该反射膜122中具有间隔区域123,该光源结构112设置在间隔区域123中。该反射膜122可以使得由光源结构112发射的光线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提高显示模组100的工作效率。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该反射膜122通过双面胶连接在第一子背板115上。该光源结构112通过双面胶或者螺丝固定的方式设置在间隔区域123中。
例如,背板111的材料为电镀锌钢板或者热镀锌钢板。该背板111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光源结构112、中框104以及其他结构,从而起到支撑整个显示模组100的作用。
例如,该显示模组100中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见常规的显示模组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图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显示面板101还包括设置在液晶盒102的靠近量子点复合膜103的一侧的第一偏光片118,量子点复合膜103和第一偏光片118通过第一粘合胶119进行粘结。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偏光片118可以为线栅偏振片,该第一偏光片118可以使得按照特定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
例如,该第一粘合胶119为热固胶或者光敏胶,该光敏胶为紫外光固化胶,其是一种必须通过紫外线光照射才能固化的一类胶粘剂,可作为粘接剂使用。
例如,如图8所示,该显示面板101还包括设置在液晶盒102的远离量子点复合膜103的一侧的第二偏光片124。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二偏光片124可以为线栅偏振片,该第二偏光片124可以使得按照特定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
例如,该第一偏光片118和第二偏光片124还可以是反射型偏光片,通过选择性反射显示模组的偏振光,可以使得得到的光线不被第一偏光片118所吸收,从而可以提升全视角光线利用率,并将显示模组的亮度提升30%~40%。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例如,图9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显示装置20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形成的拼接屏,尽管图8中示出的是该显示装置20包括6个显示模组100拼接形成的拼接屏,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更多个的显示模组100,例如,2个、4个、9个等。
例如,图10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相邻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区域202之间具有拼缝201,该拼缝为非画面显示区域。
例如,如图10所示,相邻的显示模组100通过每个显示模组100包括的遮光胶带109拼接,即该遮光胶带109不仅可以起到固定显示面板101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遮光和连接相邻的显示模组100的作用,图10中为了区分不同的显示模组100的遮光胶带109,故没有将相邻的遮光胶带109合并在一起,而是中间有一条缝隙,在实际的产品中,相邻的显示模组100的遮光胶带109是粘结成一体的。
例如,如图10所示,在液晶盒102的上下两侧可以分别贴附第二片光片124和第一偏光片118。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实施例提及的量子点复合膜103包括的功能层1031可以集成在第一偏光片118,量子点复合膜103包括的量子点膜层1032可以形成在第一偏光片118的远离液晶盒102的一侧。相邻的显示模组100的中框104均通过第四贴合胶110贴合到量子点膜层1032上。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量子点复合膜103形成在液晶盒102的主表面上的过程包括:将量子点膜层卷材和第一偏光片卷材贴合,以形成复合材料卷材;对该复合材料卷材进行裁切以形成复合材料片材,将复合材料片材与第二基板贴合,通过激光裁切复合材料片材的边缘,并将复合材料片材与覆晶薄膜和电路板连接,并最终形成量子点复合膜与液晶盒贴合的产品。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只适用于未使用扩散膜的复合膜的方案,上述方案的主要优势为卷材贴附再裁切卷材以形成片材,生产效率高。当复合膜使用了扩散膜时,由于扩散膜的卷材在长度方向上为光透过轴的方向,而第一偏光片的卷材在其长度方向上为光吸收轴的方向,当扩散膜的卷材和第一偏光片的卷材贴合后,由于扩散膜的光线透过轴的方向和第一偏光片的光线透过轴的方向不一致,扩散膜和第一偏光片贴合后形成的复合材料会出现不透光的现象,即出现显示模组的画面一直为暗态的问题。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复合材料片材的尺寸要大于液晶盒的轮廓尺寸,在将复合材料片材和液晶盒贴合时,选择液晶盒的中心或边缘进行定位。复合材料片材和液晶盒贴合后使用激光设备进行切割,使得最终形成的复合材料片材的尺寸略小于液晶盒的尺寸,复合材料片材的边缘距离液晶盒的边缘的距离在0.2mm以内。如果该距离太大,会导致复合材料片材的边缘距离显示区太近,会出现复合材料片材亮边等显示模组画质不良的问题。如果复合材料片材的边缘超出液晶盒的边缘,会导致粘结覆晶薄膜后,覆晶薄膜与复合材料片材的边缘接触,从而容易出现对覆晶薄膜造成划伤的问题,进而会影响显示模组的可靠性。
例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该量子点复合膜103形成在液晶盒102的主表面上的过程包括:将量子点膜层片材和第一偏光片片材贴合,以形成复合材料片材;对该复合材料片材进行裁切,然后将复合材料片与第二基板贴合,通过激光裁切复合材料片材的边缘,并将复合材料片材与覆晶薄膜和电路板连接,并最终形成量子点复合膜与液晶盒贴合的产品。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适用于具有扩散膜的复合膜的方案,或者适用于量子点膜层卷材和第一偏光片卷材尺寸不匹配,以及复合材料片材的良率较低的情形。该方案的适用性广,但通过将量子点膜层片材和第一偏光片片材贴合后进行裁切的生产效率不如前述直接将量子点膜层卷材和第一偏光片卷材贴合的方案的效率高。
该第二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的主要差异为前两个工艺流程,即复合膜与第二偏光片的贴合方式及裁切方式。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如下:将具有扩散膜的复合膜裁切成片材,将第二偏光片裁切成片材,将第二偏光片或者具有扩散膜的复合膜旋转90度(即保证扩散膜和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一致),然后将具有扩散膜的复合膜片材和第二偏光片片材贴合,接着采用刀模或激光设备裁切该具有扩散膜的复合膜片材和第二偏光片片材的贴合结构,例如,根据裁切精度要求,选择刀模或激光裁切方式,一般激光裁切精度较高,可达±0.1mm范围内。
例如,通过该第二实施方式形成最终的显示面板的过程包括: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合,且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外表面分别形成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将复合膜材片材与第二偏光片贴合,然后激光裁切复合材料片材的边缘,并将复合材料片材与覆晶薄膜和电路板连接,并最终形成量子点复合膜与液晶盒贴合的产品。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适用于有扩散膜的复合膜的方案。该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优势是在液晶盒以及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的制作工艺完成后,直接完成复合膜的贴附,无需单独制作复合膜与第二偏光片的复合材料,从而简化了整体贴附过程工艺流程,提升了产品的良率。
例如,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显示模组,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显示器、OLED面板、OLED电视、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与上述的显示模组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具有以下至少一项有益技术效果:
(1)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该量子点复合膜的边缘设置有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可以防止水汽进入量子点复合膜中,以降低量子点复合膜的边缘失效带来的模组画面发蓝等不良问题,从而可以避免降低显示模组画面的品质,而且不会对显示面板的色域造成影响。
(2)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将功能层包括的多层层叠结构和量子点膜层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直接贴附在液晶盒上,这样可以降低组装工艺的复杂程度,提升显示模组组装的效率,以节省产线的工时。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和量子点复合膜,所述量子点复合膜设置在所述液晶盒的主表面上;以及
    中框,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远离所述液晶盒的一侧;其中,
    在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边缘设置有密封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量子点复合膜包括层叠设置的功能层和量子点膜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功能层至少包括第一增亮层和雾度调节层,所述量子点膜层夹设在所述第一增亮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增亮层配置为提高所述显示模组的亮度,所述雾度调节层配置为调整所述显示模组的雾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增亮层设置在所述雾度调节层的靠近所述液晶盒的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从所述量子点复合膜到所述液晶盒的方向,所述第一增亮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亮膜、扩散膜和棱镜膜。
  6. 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功能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增亮层的远离所述量子点膜层一侧的第二增亮层,所述第二增亮层配置为提高所述显示模组的亮度。
  7. 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量子点复合膜通过第一贴合胶贴附在所述液晶盒的主表面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雾度调节层通过第二贴合胶全贴合在所述量子点膜层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增亮层通过第三贴合胶全贴合在所述量子点膜层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贴合胶、所述第二贴合胶和所述第三贴合胶均包括热熔胶和紫外光固化胶中的至少之一。
  10. 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雾度调节层的雾度为50%~95%。
  11. 根据权利要求3~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雾度调节层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雾度调节层的表面包括扩散粒子,且所述扩散粒子的粒径为3~50μm。
  12.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中框的侧表面设置有遮光胶带。
  13.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中框通过第四贴合胶连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四贴合胶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主表面的方向上的厚度为0.2~0.5mm,且所述第四贴合胶的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主表面的方向上的长度为0.5~1mm。
  15. 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中框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的宽度为0.2~0.5mm。
  16. 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密封结构和与其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液晶盒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0.2mm。
  17. 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主表面的方向上,所述密封结构的厚度等于或者大致等于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厚度,且所述密封结构对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边缘进行覆盖。
  18. 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盒的靠近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一侧的第一偏光片,所述量子点复合膜和所述第一偏光片通过第一粘合胶进行粘结。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盒的远离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一侧的第二偏光片。
  20. 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还包括光源结构和背板,其中,所述背板包括平行或者基本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主表面的第一子背板,所述光源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背板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光源结构和所述第一子背板之间具有发光单元。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在所述第一子背板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还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中具有间隔区域,所述光源结构设置在所述间隔区域中。
  23. 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背板还包括平行或者基本平行于所述中框的延伸方向的第二子背板,所述中框和所述第二子背板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24.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拼接形成的拼接屏。
PCT/CN2023/090886 2022-04-27 2023-04-26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320804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8141.2 2022-04-27
CN202210458141.2A CN114859600A (zh) 2022-04-27 2022-04-27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8047A1 WO2023208047A1 (zh) 2023-11-02
WO2023208047A9 true WO2023208047A9 (zh) 2024-02-29

Family

ID=8263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3/090886 WO2023208047A1 (zh) 2022-04-27 2023-04-26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9600A (zh)
WO (1) WO20232080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9600A (zh) * 2022-04-27 2022-08-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5390316A (zh) * 2022-09-28 2022-11-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45599B1 (ko) * 2015-08-26 2017-06-09 에스케이씨하스디스플레이필름(유) 양자점 광학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6814500A (zh) * 2017-04-12 2017-06-0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7102384A (zh) * 2017-04-24 2017-08-29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光学膜
CN206684342U (zh) * 2017-05-11 2017-11-28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8506303U (zh) * 2018-05-11 2019-02-15 东莞市银泰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入式光源及量子点导光的背光源结构
CN108803141A (zh) * 2018-06-21 2018-11-1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整合光学组件、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12859447B (zh) * 2021-03-10 2023-04-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CN215181289U (zh) * 2021-03-31 2021-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装置
CN215117090U (zh) * 2021-06-29 2021-12-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859600A (zh) * 2022-04-27 2022-08-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9600A (zh) 2022-08-05
WO2023208047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208047A9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0996509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50301266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20697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bendable light-transmissive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7210925A1 (zh) 金属线栅偏光片与液晶显示装置
KR102174819B1 (ko) 표시장치
US11914239B2 (en) Multi-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3160643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6183902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422396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2461009U (zh) 一种显示屏、拼接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KR101378344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KR102362874B1 (ko) 표시 장치
KR20150032359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209928188U (zh) 显示装置
US2019037722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7098213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317611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133921B (zh) 显示装置
US1130745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3070544A1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KR10211363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3070561A1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
TWI798763B (zh) 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220821003U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379547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