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116009A1 - 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116009A1
WO2023116009A1 PCT/CN2022/114194 CN2022114194W WO2023116009A1 WO 2023116009 A1 WO2023116009 A1 WO 2023116009A1 CN 2022114194 W CN2022114194 W CN 2022114194W WO 2023116009 A1 WO2023116009 A1 WO 202311600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ycle
row
wire
starting point
wea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141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张向阳
耿冉
王佳波
傅振中
Original Assignee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11600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116009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6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 A61F2/90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1/00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4C1/06Braid or lace serving particular purpos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7/00Tools or apparatus for braiding or lacing by ha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40/00Manufacturing or designing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40/001Designing o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Definitions

  • a stent weaving method adopts cylindrical jigs, the cylindrical jigs are evenly divided into multiple rows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multiple columns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each row intersects with each column to form an intersection, at At least part of the inter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positioning pins for wire winding; the weaving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 intersection with positioning pins is called a weaving position, and one of the weaving positions is used as a starting point to make the wire bend and move up and down between two rows in a V shape until weaving forms a bracket of a required length, and said wire passes through all said intersections;
  • a bracket is braided by the braiding method.
  • Figure 35 is a partial schematic diagram of a stent in an embodiment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stent weaving method, and the weaving method uses a cylindrical jig.
  • the cylindrical jig is evenly divided into multiple rows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into multiple rows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each row intersects with each column to form an intersection, at least part of the inter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positioning pins for wire winding.
  • the wire is bent and moved up and down between two rows of intersections in a V shape, until a stent of the required length is formed by weaving, and the wire passes through all the intersections, and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the V is located at The positioning pin of the braiding position and the winding position; if one of the positioning pins has two reversed V-shaped, then the two reversed V-shaped hooks are hooked to each other; during the braiding process, the wire is The paths interweave up and down, and a bracket with multiple diamond-shaped grids can be obtained.
  • all rows are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S periods arranged in order, and the last row of one S period is used as the next S period.
  • First row Simultaneously, starting from the first row of all rows, all rows are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M periods arranged in order, and the last row of one described M period is used as the first row of the next described M period;
  • the wires include a first wire 10 and a second wire 20 .
  • the weaving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using one braiding posi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weaving the first wire, making the first V-shaped first row and the last row of each S cycle zigzag up and down in between, and eventually pass halfway through all said intersections.
  • Step 130 taking the current intersection of the wir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econd cycle, repeating steps 110 and 120 until the stent obtained by braiding the wires reaches a required length.
  • the weaving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arting from the first row of all rows, dividing all rows into a plurality of cycles arranged in sequence, and the last row of one cycle as the first row of the next said period, each period having at least 2 rows;
  • Step 230 making the wire go from the end point - of the last cycle to the end point - of each previous cycle in turn, until the wire returns to the end point - of the initial cycle;
  • Step 275 taking the current intersection of the wire rod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turn journey of the third cycle, repeating step 274 until the wire rods move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itial cycle;
  • the knitting is ended in step 274; if the initial period is any period between the fourth period and the penultimate period, the knitting is ended in step 275.
  • Step 310 using any intersection in the initial cycl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itial cycle, make the wire bend and move up and down between the first row and the last row of the initial cycle in a V shape until the wire Move to the end point three of the initial cycle;
  • the end point three means that the wire is passed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urrent cycle, and is located on the last row of the current cycle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urrent cycle belongs to a different The intersection of V-shaped;
  • the initial period is any period;
  • Step 350 taking the current intersection of the wire ro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turn journey of the penultimate cycle, and repeating step 340 until the wire rod moves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itial cycle.
  • the initial cycle is any cycle between the third cycle and the penultimate cycle;
  • the weaving method also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 Step 371 Taking the current intersection of the wir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evious cycle of the initial cycle, make the wires go up and down in a V shape between the first row and the last row of the previous cycle Bending and moving until the wire moves to the end point four of the previous cycle; the end point four refers to the wire passed before the wire returns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urrent cycle and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row of the current cycle
  •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urrent cycle belongs to the intersection of different V-shaped;
  • Step 373 Taking the current intersection of the wir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first cycle, make the wires bend and move up and down between the first row and the last row in the first cycle in a V shape until the wires Return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first cycle; the stent obtained by weaving the wire reaches the required length;
  • Step 382 taking the current intersection of the wire rod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last cycle, repeating step 261 until the wire rods move to the end point 2 of the first cycle;
  • the weaving of the first wire r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 the second wire returning to A8B1 is wound around the braided second wire between A8B1 and A9B2 and wound to A9B2 to form a second reinforcing rib 210 .
  • 38 and 39 can be exemplarily referred to for the second reinforcing rib 210 , but not limited to the manner shown in the figures, the second wire is wound in a helical shape on the second wire braided in the previous step to form the second reinforcing rib 210 .
  • the second reinforcing rib 210 is wound at two opposite second V-shaped positions of the same weaving position (refer to A9B2 in FIG. 8 ). As shown in FIG.
  • the second wire begins to weave upwards from A1B14 and moves to A2B13, and then moves downwards to A3B14 with A2B13 as an inflection point, until it moves to A8B13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ule. around full.
  • y2 When y2 is equal to 1, it means that the second wire starts to weave from the first row, and after each M cycle is full of a part of the braiding position, it enters the weaving of the next M cycle until it reaches the length required by the bracket. The above is the descending of the wire weave. After the second wire is wound around the last M cycle, it can be knitted upwards, that is, it returns from the last M cycle to the first M cycle, and the second wire is wound around the rest of the knitting position during the upward proces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n each M cycle of down knitting, the number of partial knitting positions filled with the second wire can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
  • steps M280e and M280f are similar to steps M250 and M260, the difference is that steps M250 and M260 are down knitting, and steps M280e and M280f are up knitting.
  • y2 is equal to m+1.
  • the second wire rod returns to the second starting point of the y2th row, so that the second wire rod crosses the second starting point of the y2th row, forming a second V-shaped
  • the 1st row and the y2th row of positioning pins are wound until returning to the second starting point of the y2th row of positioning pins, the remaining braiding position on the cylindrical jig is fully wound, the second wire ends weaving, and the second wire is braided on the cylindrical jig. net, there is no second reinforcing rib 210 on the second net.
  • the braided wires of the second net and the braided wires of the first net are interwoven up and down together to form the required support.
  • the two reversed V-shaped shapes will form a hook structure. That is, the first wire starts weaving from one of the weaving positions below the 2n+1th row as the first starting point until it reaches the last row, and then weaves upwards back to the 2n+1th row. At this time, there are still more than or equal to The knitting positions of row 2n+1 are not fully wound.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ules, the first wire needs to be woven up in the 2n+1 row. If it does not complete one S cycle, it will move to the previous S cycle and weave until it reaches the first row, and then weave down until it returns to the initial cycle. The first starting point is to complete the weaving of the first wire, and weave the first net on the cylindrical jig without the first reinforcing rib 110 on the first net.
  • M490f make the second wire bend and move up and down in the second V-shape between the first row and the 1+m row (the first M cycle), so that the braiding positions of the first row and the 1+m row are all wound Full.
  • the weaving order of the first wire 10 and the second wire 20 can be exchanged, that is, weave the second wire 20 first, so that the second V-shaped second wire 20 is between the first row and the last row of the M cycle Bending and moving up and down; then make the first wire 10 bend and move up and down between the first row and the last row of the S cycle in a first V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编织方法采用圆柱形夹具,圆柱形夹具沿轴向方向均匀地分成多排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成多列,每排与每列相交形成相交处,在至少部分相交处设置供线材缠绕的定位销(100);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设有定位销(100)的相交处称为编织位,以一个编织位作为起点,使线材以V字形在其中两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至编织形成所需长度的支架,且线材途经所有相交处;其中,所有V字形的拐点位于编织位且缠绕定位销(100);若一个定位销(100)上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两个反向的V字形互相钩挂;编织过程中,线材在已编织路径间上下交织穿过。支架同时兼具易于装配、短缩率小且柔顺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要求于2021年12月2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16048778、名称为“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所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公开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编织支架有Cross型和Hook型的两类。
Cross型结构的支架由丝材沿模具圆周方向缠绕编织而成,当丝材达到支架顶端时以一定角度向反方向弯折,支架两端间的线材路径不向反方向弯折。Cross型结构的支架优点是易于装配,但是短缩率大(支架从鞘管中释放扩张后长度明显减小),柔顺性差(使支架弯曲所需要的外力越大,支架柔顺性越差,不能适应肠道不同程度弯曲)。
Hook型结构的支架则以反复弯折的形式由支架的一端缠绕至另外一端,通过弯折形成的“V”形结构连接在一起。Hook型结构的支架缺点是不易于装配(因为hook型结构的支架线线相扣的地方存在重叠部分,造成支架的外径增大,导致支架不好放入输送器中,不易于装配),但是优势是短缩率小(支架从鞘管中释放扩张后长度不会明显减小),柔顺性好(使支架弯曲所需要的力越小,柔顺性越好,以适应肠道不同程度的弯曲)。
若不易于装配,增加了支架装配进输送器的难度,不易于操作;短缩率较大容易导致术中难以精准定位,增加手术的困难,同时如果定位不当,支架容易移位和堵塞,并且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柔顺性不足的支架无法适应不同程度弯曲的肠道环境,容易导致肠道壁的损伤或引发肠梗阻。
因此,开发一种易于装配、短缩率小且柔顺性好的支架是当前要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易于装配、短缩率小且柔顺性好的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
一种支架编织方法,所述编织方法采用圆柱形夹具,所述圆柱形夹具沿轴向方向均匀地分成多排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成多列,每排与每列相交形成相交处,在至少部分所述相交处设置供线材缠绕的定位销;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设有定位销的相交处称为编织位,以一个所述编织位作为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其中两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至编织形成所需长度的支架,且所述线材途经所有所述相交处;
其中,所有所述V字形的拐点位于所述编织位且缠绕所述定位销;若一个所述定位销上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所述两个反向的V字形互相钩挂;
编织过程中,所述线材在已编织路径间上下交织穿过。
一种支架,采用所述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
上述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线材以V字形在其中两排相交处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至编织形成所需长度的支架,且所述线材途经所有所述相交处,V字形的拐点位于编织位且缠绕编织位的定位销;若一个所述定位销上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所述两个反向的V字形互相钩挂;编织过程中,所述线材在已编织路径间上下交织穿过,可得到具有多个菱形网格的支架,该支架采用特定的编织方法,使钩挂结构和交织结构更好地结合,因此使得支架同时兼具易于装配、短缩率小且柔顺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 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至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例方式中第一线材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图6至图9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线材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图10至图15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线材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图16至图21为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线材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图22至图26为第四实施方式或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材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图27至图30为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二线材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图31至图34为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二线材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图35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36为一实施方式中的钩挂结构的示意图;
图37为一实施方式中的上下交织结构的示意图;
图38为一实施方式中钩挂结构处的加强筋的示意图;
图39为一实施方式中上下交织结构的加强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线材;110、第一加强筋;20、第二线材;210、第二加强筋;30、网格;310、上顶点;320、下顶点;100、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支架编织方法,编织方法采用圆柱形夹具。圆柱形夹具沿轴向方向均匀地分成多排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成多列,每排与每列相交形成相交处,在至少部分所述相交处设置供线材缠绕的定位销。
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设有定位销的相交处称为编织位,以一个所述编织位作为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其中两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至编织形成所需长度的支架,且所述线材途经所有所述相交处;其中,所有所述V字形的拐点位于所述编织位且缠绕所述定位销;若一个所述定位销上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所述两个反向的V字形互相钩挂(如图36);编织过程中,所述线材在已编织路径间上下交织穿过(如图37)。
参照图35,线材的编织路径形成具有多个菱形网格30的支架。请一并参照图36、37,位于部分列上的菱形网格30的上顶点310与下顶点320中,其中一个为钩挂结构,另一个为上下交织结构。图35示出的虚线L1、L2、L3及L4分别穿过一列菱形网格30,其中L1与L4所在列的菱形网格30中,部分或全部网格30的上顶点310与下顶点320中,其中一个为钩挂结构,另一个为上下交织结构。L2所在列的菱形网格30中,全部网格30的上顶点310与下顶点320均为钩挂结构。L3所在列的菱形网格30中,全部网格30的上顶点310与下顶点320均为上下交织结构。
采用上述支架编织方法,通过将线材以V字形在其中两排相交处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至编织形成所需长度的支架,且所述线材途经所有所述相交处,V字形的拐点位于编织位且缠绕编织位的定位销;若一个所述定位销上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所述两个反向的V字形互相钩挂;编织过程中,所述线材在已编织路径间上下交织穿过,可得到具有多个菱形网格的支架,该支架部分列中轴向相邻的两个菱形网格有的采用钩挂结构连接,有的采用上下交织结构连接。相比传统Cross型结构或者Hook型结构的支架,采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得到的支架,同时兼具易于装配、短缩率小且柔顺性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从所有排的第一排开始,将所有排分为按顺序排列的多个S周期,一个所述S周期的最后一排作为下一个所述S周期的第一排;同时,从所有排的第一排开始,将所有排分为按顺序排列的多个M周期,一个所述M周期的最后一排作为下一个所述M周期的第一排;所述线材包括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20。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一个所述编织位作为所述第一线材编织的起点,使所述第一线材以第一V字形在每个所述S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并最终途经所有所述相交处的一半。以另一个所述编织位作为所述第二线材编织的起点,使所述第二线材以第二V字 形在每个所述M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并最终途经所有所述相交处的剩余一半。其中,一个所述S周期包括n+1排。一个所述M周期包括m+1排。所述第一V字形跨越同一排上的2n+1个所述相交处。所述第二V字形跨越同一排上的2m+1个所述相交处。其中,n、m均为正整数,且m<n。可选地,2≤n≤4,1≤m≤3。采用双线材分别以大小不同的V字形进行编织,第一线材10编织路径为一层具有大菱形网格的第一网,第二线材20编织路径为一层具有小菱形网格的第二网。第一网的编织路径与第二网的编织路径上下交织得到具有更小菱形网格的支架,其中最小的菱形单位即为上述的菱形网格30。
为清楚描述,下文中提到周期的第一、第二……有前后顺序,比如第一M周期与第二M周期,表示圆柱形夹具上第一M周期位于第二M周期中的上方。终点一、终点二……仅为了区分不同名称,不表示顺序。
更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所有排的第一排开始,将所有排分为按顺序排列的多个周期,一个所述周期的最后一排作为下一个所述周期的第一排。每个周期设有至少2排;
步骤110、以第一排与任一列的相交处作为第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
步骤120、使线材从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沿着第一个已编织的V字形的一半缠绕至第一周期的最后一排形成加强筋;
步骤13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二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110和步骤120,直至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该实施例的编织方法得到的支架具有加强筋,可以对支架进行轴向加固,从而减小支架的轴向短缩程度。参照图1-9,采用双线材编织的支架,第一线材10编织路径得到具有第一加强筋110的第一网,第二线材20编织路径得到具有第二加强筋210的第二网。第一网的编织线材与第二网的编织线材上下交织得到具有两条加强筋的支架。
更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所有排的第一排开始,将所有排分为按顺序排列的多个周期,一个所述周期的最后一排作为下一个所述周期的第一排,每个周期设有至少2排;
步骤210、以起始周期第一排上的任一相交处作为起始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起始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起始周期的终点一;所述终点一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最后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同一个V字形的相交处;所述起始周期为任一周期;
步骤22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下一周期的起点(上一周期的终点一就是下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210,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最后一个周期的终点一;
步骤230、使所述线材从所述最后一个周期的终点一依次经过各个在前周期的终点一,直至所述线材回到所述起始周期的终点一;
步骤240、使所述线材直接移动到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
再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一周期,在步骤240结束时,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再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5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再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61、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上一周期的终点二;所述终点二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同一个V字形的相交处;
步骤262、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更上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261,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第一周期的终点二;
步骤263、使所述线材从所述第一周期的终点二依次经过各个在后周期的终点二,直至所述线材回到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终点二;
步骤264、使所述线材直接移动到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
参照图16-21,该实施例的编织方法线材以V字型开始编织直至最后一个周期,然后线材以上下交织的方式回到起始周期的起点,根据起始周期的不同,再决定是否上行以同样规律编织以达到支架需要的长度,编织完成后无加强筋,支架压缩后的外径会更小,易于装配,柔顺性越好,且编织工艺更简便。采用双线编织的支架,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0均可采用该方式进行编织。
再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71、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上一周期的终点四;所述终点四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不同V字形的相交处;
步骤272、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更上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371,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第二周期第一排上的一个相交处;
步骤273、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步骤274、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二周期的回程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二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第二周期的起点;
步骤275、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三周期的回程起点,重复步骤274,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
其中,若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则在步骤274结束编织;若所述起始周期为第四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则在步骤275结束编织。
参照图16-21,该实施例的编织方法线材以V字型开始编织直至最后一个周期,然后线材以上下交织的方式回到起始周期的起点,参照图10-15,从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开始编织直至第一周期,然后线材以V字型回程编织直至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以达到支架需要的长度,即线材在起始周期以下的周期中的编织方式与在起始周期以上的周期中的编织方式采用不同规律,编织完成后无加强筋,支架压缩后的外径会更小,易于装配,柔顺性越好,且编织工艺更简便。采用双线编织的支架,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20均可采用该方式进行编织。
更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所有排的第一排开始,将所有排分为按顺序排列的多个周期,一个所述周期的最后一排作为下一个所述周期的第一排,每个周期设有至少2排;
步骤310、以起始周期中的任一相交处作为起始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起始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起始周期的终点三;所述终点三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最后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不同V字形的相交处;所述起始周期为任一周期;
步骤32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下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310,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倒数第二个周期最后一排上的终点三;
步骤33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最后一个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最后一个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最后一个周期的起点;
步骤34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倒数第二个周期的回程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倒数第二个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倒数第二个周期的起点;
步骤35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倒数第三个周期的回程起点,重复步骤340,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
再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一周期,在步骤350结束时,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再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6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再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所述编织 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71、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上一周期的终点四;所述终点四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不同V字形的相交处;
步骤372、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更上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371,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第二周期第一排上的一个相交处;
步骤373、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步骤374、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二周期的回程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二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第二周期的起点;
步骤375、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三周期的回程起点,重复步骤374,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
其中,若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则在步骤374结束编织;若所述起始周期为第四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则在步骤375结束编织。
参照图10-15,该实施例的编织方法线材以V字型开始编织直至最后一个周期,然后线材以V字型回程编织直至起始周期,根据起始周期的不同,再决定是否以相同的规律上行编织以达到支架需要的长度,编织完成后无加强筋,支架压缩后的外径会更小,易于装配,柔顺性越好,且编织工艺更简便。采用双线编织的支架,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均可采用该方式进行编织。
再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81、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上一周期的终点二;所述终点二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同一个V字形的相交处;
步骤382、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更上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261,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第一周期的终点二;
步骤383、使所述线材从所述第一周期的终点二依次经过各个在后周期的终点二,直至所述线材回到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终点二;
步骤384、使所述线材直接移动到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
参照图10-15,该实施例的编织方法线材以V字型开始编织直至最后一个周期,然后线材以V字型回程编织直至起始周期,参照图16-21,从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开始编织直至第一周期,然后线材以上下交织的方式回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以达到支架需要的长度,即线材在起始周期以下的周期中的编织方式与在起始周期以上的周期中的编织方式采用不同规律,编织完成后无加强筋,支架压缩后的外径会更小,易于装配,柔顺性越好,且编织工艺更简便。采用双线编织的支架,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20均可采用该方式进行编织。
以下以五个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申请的支架编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附图1-35中示出的是呈展开状态的圆柱形夹具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已完成的线材移动路径,实线表示对应图示步骤中的线材移动路径。
具体地,图1至图34示出的圆柱形夹具沿圆周方向均匀分成14列,圆柱形夹具沿轴向方向均匀分成15排。
为便于对线材移动路径进排描述,以下以字母和数字的组合代表相交处坐标,A代表列,B代表排,列数从左至右、排数从上至下依次增大,如A3B2代表位于第三列和第二排的相交处坐标。图中相交处坐标处为圆点,代表此处为设有定位销的编织位(个别位置也可选择性地不设定位销,详见下述);相交处坐标处无圆点,代表该位置无需设置定位销。
第一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架编织方法的第一线材10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第一线材的编织包括如下步骤:
S110、将每n+1排作为一个S周期,使第一线材以圆柱形夹具的第1排的任一个编织位作为第一S周期的第一起点向下开始编织,在第1排与第n+1排之间以第一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直到第一线材回到第一起点。
具体地,参照图1-2,将每3排作为一个S周期(即n=2,第1-3排、第3-5排分别为第一S周期、第二S周期,依次类推,此处的第一、第二代表顺序),以A1B1为第一起点,第一线材朝A3B3移动,然后以A3B3为拐点向上移动至A5B1形成第一个第一V字形,再以A5B1为拐点向下移动至A7B3形成第二个第一V字形,第一个第一V字形与第二个第一V字形方向相反,按照上述规律,第一线材在第1排与第3排之间移动直至回到A1B1,此时第1排与第3排上的所有相交处被第一线材途经一半(即第一S周期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上的编织位被绕满一半)。
S120、使第一线材从第一起点沿着已编织的第一个第一V字形的一半缠绕至第n+1排形成第一加强筋110。
具体地,参照图3,回到A1B1的第一线材缠绕A1B1与A3B3之间已编织的第一线材并绕至A3B3并形成第一加强筋110。第一加强筋110可以示例性地参考图38和39,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方式,第一线材呈螺旋状缠绕在前述步骤中已编织的第一线材上形成第一加强筋110。参照图38,为第一加强筋110缠绕在同一编织位的两个反向的第一V字形处(参照图4中A3B3处)。参照图39所示,为第一加强筋110缠绕在线材相交处(参照图3中A2B2处)。第一加强筋110可以对支架进行轴向加固,从而减小支架的轴向短缩程度。
S130、以第n+1排当前位置作为第二S周期的第一起点,重复步骤S110和步骤S120,直至第一线材绕至支架所需的长度。
具体地,参照图3-4,第一线材以A3B3作为第二S周期的第一起点,移动至A5B5,然后以A5B5为拐点向上移动至A7B3形成第二S周期的第一个第一V字形,再以A7B3为拐点向下移动至A9B5形成第二S周期的第二个第一V字形,第一个第一V字形与第二个第一V字形方向相反,按照上述规律,第一线材在第3排与第5排之间移动一个直至回到A3B3,此时第3排与第5排上的编织位被绕满一半。参照图5,按照上述规律进行编织,直到第一线材移动到A1B15,第一线材绕至支架所需的长度并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形成第一网,第一网上具有第一加强筋110。并且,同一编织位若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两个反向的V字形形成钩挂结构(如图36所示)。
图6至图9为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架编织方法的第二线材20的编织流程示意图。第二线材的编织包括如下步骤:
M110、将每m+1排作为一个M周期,使第二线材从圆柱形夹具的第1排上且第一线材未经过的任一编织位作为第一M周期的第二起点向下开始编织,在第1排和与第m+1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直到第二线材回到第二起点。
具体地,参照图6-7,将每2排作为一个M周期(即m=1,第1-2排、第2-3排分别为第一M周期、第二M周期,依次类推,此处的第一、第二代表顺序),以A8B1为第二起点,第二线材向A9B2移动,然后以A9B2为拐点向上移动至A10B1形成第一个第二V字形,再以A10B1为拐点向下移动至A11B2形成第二个第二V字形,第一个第二V字形与第二个第二V字形方向相反,按照上述规律,第二线材在第1排与第2排之间移动直至回到A8B1,此时第1排与第2排的编织位被绕满,第二线材途经第1排与第2排上剩余一半的相交处。
M120、使第二线材从第二起点沿着已编织的第一个第二V字形的一半缠绕至第m+1排上的编织位形成第二加强筋210。
具体地,参照图8,回到A8B1的第二线材缠绕A8B1与A9B2之间已编织的第二线材并绕至A9B2并形成第二加强筋210。第二加强筋210可以示例性地参考图38和39,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方式,第二线材呈螺旋状缠绕在前述步骤中已编织的第二线材上形成第二加强筋210。参照图38,为第二加强筋210缠绕在同一编织位的两个反向的第二V字形处(参照图8中A9B2处)。参照图39所示,为第二加强筋210缠绕在线材相交处(参照图8中A8B1与A9B2之间的第二线材与A7B3与A9B1之间的第一线材的相交处)。第二加强筋210可以对支架进行轴向加固,从而减小支架的轴向短缩程度。
M130、以第m+1排当前位置为第二M周期的第二起点,重复步骤M110和步骤M120,将第二线材绕至支架所需的长度。
具体地,参照图8-9,第二线材以A9B2作为第二M周期的第二起点,移动至A10B3,然后以A10B3 为拐点向上移动至A11B2形成第二M周期中的第一个第二V字形,再以A11B2为拐点向下移动至A12B3形成第二M周期中的第二个第二V字形,第一个第二V字形与第二个第二V字形方向相反,按照上述规律,第二线材在第2排与第3排之间移动直至回到A9B2,此时第2排与第3排上的编织位被绕满。按照上述规律进行编织,直到第二线材移动到A8B15,第二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形成第二网,第二网上具有第二加强筋210。第二网的编织线材与第一网的编织线材上下交织在一起形成所需支架。并且,同一编织位若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两个反向的V字形形成钩挂结构(如图36所示)。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均从第一排开始向下编织,并形成两条加强筋,且由于第一起点与第二起点关于支架的轴线对称,使得两条加强筋对称设置,对支架形成轴向加固。
可选地,第二线材以第一排上除第一起点(A1B1)、第一起点的对称点(A8B1)之外的其他编织位作为第二起点,此时形成的两条加强筋可以在特定位置上对支架进行加固,以满足实际使用中的特殊需求。参照图31-34,第二线材以第一排的A2B1为第二起点开始编织,其第二线材编织规律与本实施方式相同,最终得到的支架上形成两条相邻的加强筋。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材的编织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图10至图15为第二实施方式中支架编织方法的第二线材20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第二线材的编织包括如下步骤:
M210、将每m+1排作为一个M周期,使第二线材以圆柱形夹具第y2排且第一线材未经过的任一编织位作为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向下编织,在第y2排与第m+y2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直至第二线材绕满第y2排与第m+y2排上的部分编织位。
具体地,参照图10,将每2排作为一个M周期(即m=1),以A8B1为第二起点(即y2=1),第二线材朝A9B2移动,然后以A9B2为拐点向上移动至A10B1形成第一个第二V字形,再以A10B1为拐点向下移动至A11B2形成第二个第二V字形,第一个第二V字形与第二个第二V字形方向相反,按照上述规律,第二线材在第1排与第2排之间移动至A14B1,此时第二线材绕满第1排与第2排上的部分编织位。
M220、在第二线材绕满第y2排与第m+y2排(图10中第2排)上的部分定位销的情况下,使第二线材从第y2排(图10中第1排)不同于第二起点的任一编织位(图10中A14B1)以半个第二V字形移动到第m+y2排上的编织位(图10中A1B2)。
具体地,参照图10-11,在第1排与第2排上的部分编织位被绕满(即第二线材未绕满全部编织位)的情况下,使第二线材从A14B1向下移动至A1B2。
M230、使第二线材以第m+y2排当前位置为下一M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向下编织。重复步骤M210和步骤M220,直至第二线材移动至第Y-m排(Y代表总排数)的第二起点。
具体地,参照图11-12,第二线材以A1B2为下一M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继续向下移动至A2B3,然后以A2B3为拐点向上移动到A3B2,按照上述规律直至移动到A7B2,再从A7B2向下移动至A8B3,以A8B3为再下一M周期的第二起点继续向下移动到A9B4,据此规律直至移动到最后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图12中A1B14,即Y=15)。
M240、使第二线材在第Y-m排与第Y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直到第二线材绕回至第Y-m排的第二起点。即最后一个M周期的编织位绕满后回到该M周期的第二起点,准备开始向上编织。
具体地,参照图12-13,第二线材以A1B14为最后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继续向下移动至A2B15,然后以A2B15为拐点向上移动到A3B14,按照上述规律直至回到A1B14。并且,第14排编织位上的两个反向的V字形形成钩挂结构。
M250、使第二线材向上编织并在第Y-2m排与第Y-m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直到第二线材绕回至倒数第二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此时倒数第二个M周期的编织位被全部绕满。并且,同一编织位若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两个反向的V字形形成钩挂结构。
具体地,参照图14,第二线材从A1B14开始向上编织并移动至A2B13,然后以A2B13为拐点向下移动到A3B14,按照上述规律直至移动到A8B13,此时第13排上的编织位被全部绕满。
M260、重复步骤M250,直至第二线材绕回至第y2排的第二起点;若y2等于1,则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若y2等于m+1,则执行步骤M270;若y2等于km+1(k为不等于1的正整数),则执行步骤M280a-M280f。
图10-15示出的一实施例中,y2等于1,则第二线材向上编织越过每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直至绕回至第1排定位销的第二起点A8B1,第二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二网,第二网上无第二加强筋210。第二网的编织线材与第一网的编织线材上下交织在一起形成所需支架。并且,同一编织位若具 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两个反向的V字形形成钩挂结构。
当y2等于1时,代表第二线材由第一排开始编织,在每个M周期绕满部分编织位后即进入下一M周期的编织,直至达到支架所需的长度,以上为线材的下行编织。第二线材绕满最后一个M周期后可上行编织,即由最后一个M周期返回至第一个M周期,上行的过程中第二线材绕满剩余部分编织位。需要说明的是,在每个M周期的下行编织中,第二线材所绕满的部分编织位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y2等于m+1,步骤M260后,第二线材回到第二M周期的第二起点,使第二线材越过第二M周期的第二起点,以第二V字形在第一M周期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之间缠绕直至回到第二M周期的第二起点,圆柱形夹具上剩余编织位被绕满,第二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二网,第二网上无第二加强筋210。第二网的编织线材与第一网的编织线材上下交织在一起形成所需支架。并且,同一编织位若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两个反向的V字形形成钩挂结构。
具体步骤如下:M270、使第二线材向上编织在第y2-m排与第y2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直到第二线材绕回至第y2排的第二起点,则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即第二线材越过第y2排的第二起点,以第二V字形在圆柱形夹具第一M周期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之间缠绕直至回到第y2排的第二起点。
当y2等于m+1时,代表第二线材由第二M周期开始下排编织,绕满最后一个周期并上行编织直至除第一M周期外的全部编织位都被绕满,再继续上行编织绕满第一M周期,即可完成编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y2等于km+1(k为不等于1的正整数),即第二线材是以第三M周期及第三M周期以下的任一周期作为起始周期开始下行编织直到绕满最后一个周期,再上行编织回到起始M周期,此时还剩至少两个M周期未编织。按照上述规律,第二线材还需上行编织,绕满一个M周期的部分编织位后即移动到再上一个M周期进行编织,直至第一M周期被绕满,再下行编织直到将所有编织位绕满,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并且,同一编织位若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两个反向的V字形形成钩挂结构。
第二线材回到起始M周期之后,编织的具体步骤如下:
M280a、使第二线材在第y2-m排与第y2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
M280b、在第二线材绕满第y2-m排部分编织位的情况下,使第二线材从第y2排不同于第二起点的任一编织位以半个第二V字形移动到第y2-m排。
M280c、使第二线材以第y2-m排当前位置为新的第二起点开始上行编织,重复步骤M280a和步骤M280b,直至第二线材移动至第1+m排的第二起点。
M280d、使第二线材在第1+m排与第1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直至第二线材绕回至第1+m排的第二起点。
步骤M280a-M280d的规律与步骤M210-M240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步骤M210-M240是下行编织,步骤M280a-M280d是上行编织。
M280e、使第二线材向下编织在第1+m排与第1+2m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直到第二线材绕回至第1+2m排的第二起点。
M280f、重复步骤M280e,使第一线材绕回第y2排的第二起点,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
步骤M280e、M280f的规律与步骤M250、M260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步骤M250、M260是下行编织,步骤M280e、M280f是上行编织。
y2等于km+1(k为不等于1的正整数),第二线材回到起始周期的第二起点后,还需先上行编织再下行编织直至圆柱形夹具上剩余编织位被绕满,第二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二网,第二网上无第二加强筋210。第二网的编织线材与第一网的编织线材上下交织在一起形成所需支架。
相较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编织得到的支架,只有一条加强筋,支架压缩后的外径会更小,易于装配,柔顺性越好,且编织工艺更简便。此外,采用第二实施方式,第二线材可以从任一周期开始编织。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二线材在每个周期中形成的第一个第二V字形均可以为开口向上的正V字形,尤其对于从圆柱形夹具的第一排开始编织的实施例来说,正V字形是必须的。如果第二线材是从M周期的最后一排开始编织时,第一个第二V字形也可以是开口向下的倒V字形,参照图27-30,第二线材以A4B3上的编织位为第二起点开始向上编织(即第一个第二V字形为倒V字形),其第二线材编织规律与本实施方式相似。
需要说明的,在部分相交处,第二线材直接跨过,并未在此拐向其他方向进行编织,因此可选的,在这些相交处无需设置用于支撑线材的定位销(即不作为编织位),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列举的实施例中,例如A1B2、A8B3、A8B13等相交处可不设定位销。换句话说,必要的定位销只需设置在各个V字形的拐点 处。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材的编织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图16至图21为第三实施方式中支架编织方法的第二线材20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第二线材的编织包括如下步骤:
M310、将每m+1排作为一个M周期,使第二线材以圆柱形夹具第y2排且第一线材未经过的任一定位销作为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向下编织,在第y2排与第m+y2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
具体地,参照图16,将每两排作为一个M周期(即m=1),以A8B1为第二起点(即y2=1),第二线材朝A9B2移动,然后以A9B2为拐点向上移动至A10B1形成第一个第二V字形,再以A10B1为拐点向下移动至A11B2形成第二个第二V字形,第一个第二V字形与第二个第二V字形方向相反,按照上述规律,第二线材在第1排与第2排之间移动至A6B1,此时第1排的编织位被绕满。
M320、在第二线材绕满第y2排定位销的情况下,使第二线材以最后一个第二V字形的一半移动至与到第m+y2排。
具体地,参照图17,在第1排编织位被绕满的情况下,使第二线材从A6B1向下移动至A7B2,A7B2可不设定位销。
M330、使第二线材以第m+y2排当前位置为下一M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向下编织,重复步骤M310和步骤M320,直至第二线材移动至最后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
具体地,参照图17,第二线材以A7B2为第二M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继续向下移动至A8B3,然后以A8B3为拐点向上移动到A9B2,参照图18,按照上述规律直至移动到A5B2,再从A5B2向下移动至A6B3,以A6B3为第三M周期的第二起点,继续向下移动到A7B4,参照图19-20,据此规律直至移动到最后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A8B15。
M340、使第二线材从最后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向上开始编织,使第二线材依次经过各M周期的第二起点直到第二线材回到第y2排的第二起点;若y2等1,则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若y2等于m+1,则执行M350;若y2等于km+1(k为不等于1的正整数),则执行M360a-M360d。
图16-21示出的一实施例中,y2等于1,则第二线材向上依次经过各M周期的第二起点直到第二线材回到第1排的第二起点A8B1,第二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二网,第二网上无第二加强筋210。第二网的编织线材与第一网的编织线材上下交织在一起形成所需支架。其中,除第1排和第15排,其余每排的第二起点位置的可不设定位销。
在另一实施例中,y2等于m+1,步骤M340后,第二线材回到第y2排的第二起点,使第二线材越过第y2排的第二起点,以第二V字形在第1排与第y2排定位销之间缠绕直至回到第y2排定位销的第二起点,圆柱形夹具上剩余编织位被绕满,第二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二网,第二网上无第二加强筋210。第二网的编织线材与第一网的编织线材上下交织在一起形成所需支架。
具体步骤如下:M350、使第二线材向上编织在第1排与第y2排定位销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直到第二线材绕回至第y2排的第二起点,则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y2等于km+1(k为不等于1的正整数),即第二线材是以第三M周期及第三M周期以下的M周期作为起始周期,并从起始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向下编织直到绕至最后一排,再向上编织回到起始周期的第二起点,此时还剩至少两个M周期未编织。按照上述规律,第二线材还需以起始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向上编织,绕满一个周期即移动到该周期的第一排进行上一周期缠绕,直到绕至第1排,再向下依次经过各M周期的第二起点直到第二线材回到起始周期的第二起点,第二线材结束编织。
具体步骤如下:
M360a、使第二线材向上编织在第y2-m排与第y2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
M360b、在第二线材绕满第y2排编织位的情况下,使第二线材以最后一个第二V字形的一半移动至第y2-m排。
M360c、使第二线材以第y2-m排当前位置为新的第二起点开始向上编织,重复步骤M360a和步骤M360b,直至第二线材移动至第一M周期的第二起点。
步骤M360a-M360c的规律与步骤M310-M330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步骤M310-M330是下行编织,步骤M360a-M360c是上行编织。
M360d、使第二线材从第一周期的第二起点向下开始编织,使第二线材依次经过各M周期的第二起点直到第二线材回到起始周期的第二起点,则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
步骤M360d的规律与步骤M340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步骤M340是上行编织,步骤M360d是下行编织。
y2等于km+1(k为不等于1的正整数),第二线材回到起始周期的第二起点后,还需先上行编织再下行编织直至圆周形夹具上剩余编织位被绕满,第二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二网,第二网上无第二加强筋210。第二网的编织线材与第一网的编织线材上下交织在一起形成所需支架。其中,除第1排和第15排,其余每排的第二起点位置的可不设定位销。
相较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编织得到的支架,只有一条加强筋,支架压缩后的外径会更小,易于装配,柔顺性越好,且编织工艺更简便。与第二实施方式类似,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可以从任一周期开始编织。
第四实施方式
图22至图26为第四实施方式中支架编织方法的第一线材10的编织流程示意图。
第一线材的编织包括如下步骤:
S210、将每n+1排作为一个S周期,使第一线材以圆柱形夹具的第n+y1排上的任一编织位作为一个S周期的第一起点向上开始编织,在第y1排与第n+y1排之间以第一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
具体地,参照图22,将每3排作为一个S周期(即n=2),以A5B5为第一起点(即y1=3),第一线材朝A7B3移动,然后以A7B3为拐点向下移动至A9B5形成第一个第一V字形,再以A9B5为拐点向上移动至A11B3形成第二个第一V字形,第一个第一V字形与第二个第一V字形方向相反。按此规律,直至线材移动至A13B5。此时第二线材位于当前周期的最后一排且尚未回到第一起点。
S220、在第一线材未绕满第y1排与第n+y1排编织位一半的情况下,使第一线材从第n+y1排不同于第一起点的任一编织位为过渡点,以半个第一V字形向下移动至第2n+y1排。
具体地,参照图22、23,在第二线材位于当前周期的最后一排且尚未回到第二起点的情况下,使第一线材从A13B5向下移动至A1B7,A13B5可不设定位销。
S230、使第一线材以第2n+y1排当前位置作为下一个S周期的第一起点,重复步骤S210和步骤S220,直至将第一线材移动至最后一个S周期的第一起点。
具体地,参照图23、24,第一线材以A1B7为下一个S周期的第一起点开始继续向上移动至A3B5,然后以A3B5为拐点向下移动到A5B7,按照上述规律直至移动到A9B7,再以A9B7(A9B7可不设定位销)为过渡点向下移动至A11B9,以A11B9为再下一个S周期的第一起点,继续向上移动到A13B7,据此规律直至移动到最后一个S周期的第一起点(图24中A13B15)。
S240、使第一线材在最后一个S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即第Y排定位销与第Y-n排定位销)之间以第一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Y排和第Y-n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一半。
具体地,参照图25,第一线材从最后一个S周期的第一起点A13B15开始继续向上移动至A1B13(即Y=15),然后以A1B13为拐点向下移动到A3B15,按照上述规律直至移动到第13排(即最后一个S周期的第一排)的过渡点A11B13(A11B13可不设置定位销),此时第15排和第13排(即最后一个S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一半。
S250、使第一线材从最后一个S周期的第一排(即第Y-n排)的过渡点以半个第一V字形向上移动至倒数第二个S周期的第一排(即第Y-2n排)定位销。
具体地,参照图25、26,第一线材从第13排的过渡点A11B13移动至A13B11,然后以A13B11为拐点向下移动到A1B13,按照上述规律直至移动到第11排的过渡点A1B11(A1B11可不设置定位销),此时第13排和第11排(即倒数第二个S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一半。
S260、重复步骤S240、S250,使第一线材绕至第n+y1排定位销;若y1等于1,则执行S270;若y1等于n+1,则执行S280;若y1等于kn+1(k为不等于1的正整数),则执行S290a-S290h。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y1等于1,则第一线材向上编织越过每排的过渡点直至回到第一S周期的第一起点,第一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一网,第一网上无第一加强筋110。
当y1等于1时,代表第一线材由第一个S周期的最后一排开始编织,第一个V字形为开口向下的倒V字形,在每个S周期绕满部分编织位后即进入下一个S周期的编织,直至达到支架所需的长度,以上为线材的下行编织。第一线材绕满最后一个S周期后可上行编织,即由最后一个S周期返回至第一个S周期,上行的过程中第一线材绕满所有S周期中剩余编织位的一半。需要说明的是,在每个S周期的下行编织中,第一线材所绕满的部分编织位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步骤如下:S270、使第一线材在第1排定位销与第n+1排定位销之间以第一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 使得第1排和第n+1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一半,第一线材绕回到第一S周期的第一起点,完成第一线材的编织。
图22-26示出的一实施例中,y1=n+1=3,步骤S260后,第一线材回到第5排,使第一线材越过第5排的过渡点A13B5,以第一V字形在第3排与第5之间编织直至第3排与第5排的编织位被绕满一半,第一线材绕至第3排的过渡点A3B3,使第一线材越过第3排的过渡点A3B3,以第一V字形在第1排与第3排之间编织直至回到A3B3,最后越过过渡点A3B3移动至A5B5,第一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一网,第一网上无第一加强筋110。
具体步骤如下:
S280、使第一线材在第y1排与第y1+n排之间以第一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y1排和第y1+n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一半;使第一线材从第y1排当前位置作为过渡点,以半个第一V字形向上移动至第y1-n排;使第一线材在第y1排与第y1-n排之间以第一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y1排和第y1-n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一半;使第一线材从第y1排的过渡点以半个第一V字形向下移动回到第y1+n排的第一起点,完成第一线材的编织。
当y1等于n+1时,代表第一线材由第二S周期开始下行编织,绕满最后一个S周期后再上行编织直至除第一S周期外的全部编织位都被绕满,再继续上行编织绕满第一S周期,即可完成编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y1等于kn+1(k为不等于1的正整数),代表第一线材是以第三S周期及第三S周期以下的任一周期作为起始S周期开始下行编织直到绕满最后一个周期,再上行编织回到起始S周期,此时还剩至少两个S周期未编织。按照上述规律,第一线材还需上行编织,绕满一个S周期的部分编织位后再移动到上一个S周期进行编织,直至第一S周期被绕满,再下行编织直到将所有S周期的编织位的一半绕满,完成第一线材的编织。并且,同一编织位若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两个反向的V字形形成钩挂结构。即第一线材是以第2n+1排以下的编织位中的某个为第一起点开始编织直到绕至最后一排,再向上编织回到第2n+1排,此时还剩大于或等于2n+1排的编织位未绕满。按照上述规律,第一线材还需在第2n+1排上行编织,未绕满一个S周期即移动到上一个S周期编织,直到绕至第1排,再下行编织直到回到起始周期的第一起点,完成第一线材的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一网,第一网上无第一加强筋110。
第一线材回到起始S周期之后,编织的具体步骤如下:
S290a、使第一线材在第y1排与第y1+n排之间以第一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y1+n排的编织位被绕满一半。
S290b、使第一线材从第y1排当前位置作为过渡点,以半个第一V字形向上移动至第y1-n排。
290c、使第一线材以第y1-n排当前位置作为新的第一起点向下编织,在第y1-n排与第y1排之间以第一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
S290d、在第一线材未绕满第y1-n排定位销一半的情况下,使第一线材从第y1-n排不同于其第一起点的任一编织位为过渡点,以半个第一V字形向上移动至第y1-2n排。
S290e、使第一线材以第y1-2n排当前位置作为新的第一起点,重复步骤S290c和步骤S290d,直至将第一线材移动至第1排。
步骤S290c-S290e与步骤S210-S230规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10-S230是下行编织,步骤S290c-S290e是上行编织。
S290f、使第一线材在第1排与第1+n排之间以第一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1排和第1+n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一半。
S290g、使第一线材从第1+n排的过渡点以半个第一V字形向下移动至第2n+1排。
S290h、重复步骤S290f、S290g,使第一线材绕回第n+y1排的第一起点,完成第一线材的编织。
步骤S290f-S290h与步骤S240-S260规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40-S260是下行编织,S290f-S290h是上行编织。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一线材在每个周期中形成的第一个第一V字形均可以为开口向下的倒V字形,即第一线材是从每个S周期的最后一排向上移动到当前S周期的第一排缠绕定位销后再回到最后一排形成。第一线材的第一个第二V字形也可以是开口向上的正V字形,即第一线材是从每个S周期的第一排向下移动到当前S周期的最后一排缠绕定位销后再回到第一排形成,其第一线材编织规律与本实施方式相似。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线材编织规律与本实施方式第一线材编织规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第二V字形 与第一V字形跨越的相交处个数不同。
参照图27-30,第二线材的编织包括如下步骤:
M410、将每m+1排作为一个M周期,使第二线材以圆柱形夹具第m+y2排且第一线材未经过的任一编织位作为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向上编织,在第y2排与第m+y2排(当前M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
具体地,参照图27,将每2排作为一个M周期(即m=1),以A4B3为第二起点,第二线材朝A5B2移动,然后以A5B2为拐点向下移动至A6B3形成第一个第二V字形,再以A6B3为拐点向上移动至A7B2形成第二个第二V字形,第一个第二V字形与第二个第二V字形方向相反。按此规律,直至线材移动至A10B3。此时第2排与第3排的编织位均未被绕满。
M420、在第二线材未绕满第y2排编织位与第m+y2排编织位的情况下,使第二线材从第m+y2排(下一个M周期的第一排)不同于第二起点的任一编织位作为当前M周期的过渡点,以半个第二V字形向下移动至第2m+y2排(即下一个M周期的最后一排)。
具体地,参照图27,在第2排与第3排编织位未被绕满的情况下,使第二线材从A10B3向下移动至A11B4,A10B3可不设定位销。
M430、使第二线材以第2m+y2排当前位置作为下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重复步骤M410和步骤M420,直至将第二线材移动至第Y排(即最后一个M周期的最后一排)。
具体地,参照图28,第二线材以A11B4为下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开始继续向上移动至A12B3,然后以A12B3为拐点向下移动到A13B4,按照上述规律直至移动到A3B4,再以A3B4(A3B4可不设定位销)为过渡点向下移动至A4B5,以A4B5为再下一个M周期的第二起点,继续向上移动到A5B4,据此规律直至移动到A4B15。
M440、使第二线材在第Y排与第Y-m排(即最后一个M周期的最后一排与第一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Y排和第Y-m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
具体地,参照图29,第二线材从第15排的第二起点A4B15开始继续向上移动至A5B14,然后以A5B14为拐点向下移动到A6B15,按照上述规律直至移动到A3B14(A3B14可不设置定位销),此时第15排和第14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
M450、使第二线材从最后一个M周期的过渡点以半个第二V字形向上移动至倒数第二个M周期的第一排(即第Y-2m排)。
具体地,参照图29,第二线材从最后一个M周期的过渡点A3B14移动至倒数第二个M周期的第一排上的A4B13,然后以A4B13为拐点向下移动到A5B14,按照上述规律直至移动到倒数第二个M周期的过渡点A10B13(A10B13可不设置定位销),此时第13排和第14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
M460、重复步骤M440、M450,使第二线材绕至第m+y2排。若y2等于1,则执行M470;若y2等m+1,则执行M480;若y2等于km+1(k为不等于1的正整数),则执行M490a-M490h。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y2等于1,则第二线材向上编织依次越过每个M周期的过渡点直至绕回至m+1排(即第一M周期)的第二起点,第二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二网,第二网上无第二加强筋210。
具体步骤如下:M470、使第二线材在第1排与第m+1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1排和第m+1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第二线材绕回到第m+1排的第二起点,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
图27-30示出的一实施例中,y2等于m+1(即y2=2),步骤M460后,第二线材回到第3排,使第二线材越过第3排的过渡点A10B3,以第二V字形在第3排与第2排之间缠绕直至第3排与第2排的编织位被绕满,第二线材绕至第2排的过渡点A3B2,使第二线材越过第2排的过渡点A3B2,以第二V字形在第1排与第2排之间缠绕直至绕回第2排的过渡点A3B2,最后越过过渡点A3B2移动至A4B3,第二线材结束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二网,第二网上无第二加强筋210。
具体步骤如下:M480、使第二线材在第y2排与第y2+m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y2+m排的编织位被绕满;使第二线材从第y2排当前位置作为过渡点,以半个第二V字形向上移动至第y2-m排;使第二线材在第y2排与第y2-m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y2排和第y2-m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使第二线材从第y2排的过渡点以半个第二V字形向下移动回到第y2+m排的第二起点,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y2等于km+1(k为不等于1的正整数),即第二线材是以第三M周期及第三M周期以下的任一M周期作为起始M周期,从起始M周期的第二起点(第2m+1排以下的编织位中的某个) 开始编织直到绕至最后一个M周期,再上行编织回到第2m+1排,此时还剩大于或等于2m+1排的编织位未绕满。按照上述规律,第二线材还需从第m+1排上行编织,未绕满一个M周期即移动到上排进行上一个M的周期缠绕,直到绕至第1排,再下行编织直到回到起始周期的第二起点,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在圆柱形夹具上编织出第二网,第二网上无第二加强筋210。
具体步骤如下:
M490a、使第二线材在第y2排与第y2+m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y2+m排的编织位被绕满。
M490b、使第二线材从第y2排当前位置作为上一M周期的过渡点,以半个第二V字形向上移动至第y2-m排(上一M周期的第一排)。
M490c、使第二线材以第y2-m排当前位置作为上一M周期的第二起点向下编织,在第y2-m排与第y2排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
M490d、在第二线材未绕满第y2-m排编织位的情况下,使第二线材从第y2-m排不同于其第二起点的任一编织位为再上一M周期的过渡点,以半个第二V字形向上移动至第y2-2m排(再上一M周期的第一排)。
M490e、使第二线材以第y2-2m排当前位置作为再上一M周期的第二起点,重复步骤M490c和步骤M490d,直至将第二线材移动至第1排。
步骤M490c-M490e与步骤M410-M430规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M490c-M490e是上行编织;M410-M430是下行编织。
M490f、使第二线材在第1排与第1+m排(第一M周期)之间以第二V字形上下弯折移动,使得第1排和第1+m排的编织位均被绕满。
M490g、使第二线材从第一M周期的过渡点以半个第二V字形向下移动至第2m+1排(第二M周期的最后一排)。
M490h、重复步骤M490f、M490g,使第二线材绕回第m+y2排的第二起点,完成第二线材的编织。
步骤M490f-M490h与步骤M440-M460规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M490f-M490h是上行编织,M440-M460是下行编织。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二线材在每个周期中形成的第一个第二V字形均可以为开口向下的倒V字形。第二线材也可在每个周期中形成的第一个第二V字形均为开口向上的正V字形;参照图10-15,第二线材以A9B2为第二起点开始向下编织(即第一个第二V字形为正V字形),其第二线材编织规律与本实施方式相似。
相较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编织得到的支架,第一网和第二网均无加强筋,支架压缩后的外径会更小,易于装配,柔顺性越好,且编织工艺更简便。与第三实施方式类似,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可以从任一周期开始编织。
第五实施方式
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材的编织方法与第四实施方式中相同,在此不作赘述。第一线材编织完成得到第一网,第一网不具有第一加强筋110。
参照图31-34,在第一线材编织完成的圆柱形夹具上对第二线材进行编织。第二线材的编织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线材的编织方法相同,在此不作赘述。第二线材编织完成得到第二网,第二网具有第二加强筋210。第二网的编织线材与第一网的编织线材上下交织在一起形成所需支架。
相较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编织得到的支架,只有一条加强筋,支架压缩后的外径会更小,易于装配,柔顺性越好,且编织工艺更简便。
可选地,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线材的编织方式及第二线材的编织方式可排列组合得到更多的支架编织方法,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为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地,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20的编织顺序可调换,即先编织第二线材20,使第二线材20以第二V字形在M周期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再使第一线材10以第一V字形在S周期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
具体地,参照图36,钩挂结构为同一编织位上由第一线材10编织得到的方向相反的两个第一V字型互锁形成;或者同一编织位上由第二线材20编织得到的的方向相反的两个第二V字型互锁形成。互锁形成的钩挂结构可使织网柔顺性好,短缩率小。
具体地,参照图37,上下交织结构为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20、第二线材20与第二线材20或者第 一线材10与第一线材10上下交织形成。上下交织穿过的空间分布遵循均匀对称的原则。交织穿过形成的上下交织结构可使织网轴向受压缩后的回弹性良好,方便装配,均匀紧密,定型后不会出现明显空隙、弹开、偏移等现象。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架,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支架通过第一线材以第一V字形绕定位销上下弯折移动,第二线材以第二V字形绕第一线材未缠绕的定位销上下弯折移动,得到具有多个菱形网格30的织网,该织网的菱形网格30沿圆周方向形成依次连接的多列且沿轴向方向形成依次连接的多排,部分列的菱形网格30的上顶点310与下顶点320中,其中一个为钩挂连接结构,另一个为上下交织结构,即部分列中轴向相邻的两个菱形网格30有的采用钩挂结构连接,有的采用上下交织结构连接,因此使得支架同时兼具易于装配、短缩率小且柔顺性好的优点。该支架适用于在弯曲的腔道(如肠道内)使用,支架长度较为固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 一种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方法采用圆柱形夹具,所述圆柱形夹具沿轴向方向均匀地分成多排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成多列,每排与每列相交形成相交处,在至少部分所述相交处设置供线材缠绕的定位销;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设有定位销的相交处称为编织位,以一个所述编织位作为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其中两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至编织形成所需长度的支架,且所述线材途经所有所述相交处;
    其中,所有所述V字形的拐点位于所述编织位且缠绕所述定位销;若一个所述定位销上具有两个反向的V字形,则所述两个反向的V字形互相钩挂;
    编织过程中,所述线材在已编织路径间上下交织穿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有排的第一排开始,将所有排分为按顺序排列的多个S周期,一个所述S周期的最后一排作为下一个所述S周期的第一排;同时,从所有排的第一排开始,将所有排分为按顺序排列的多个M周期,一个所述M周期的最后一排作为下一个所述M周期的第一排;所述线材包括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
    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一个所述编织位作为所述第一线材编织的起点,使所述第一线材以第一V字形在每个所述S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并最终途经所有所述相交处的一半;
    以另一个所述编织位作为所述第二线材编织的起点,使所述第二线材以第二V字形在每个所述M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并最终途经所有所述相交处的剩余一半;
    其中,一个所述S周期包括n+1排,一个所述M周期包括m+1排;所述第一V字形跨越同一排上的2n+1个所述相交处,所述第二V字形跨越同一排上的2m+1个所述相交处;其中,n、m均为正整数,且m<n。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2≤n≤4,1≤m≤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所有排的第一排开始,将所有排分为按顺序排列的多个周期,一个所述周期的最后一排作为下一个所述周期的第一排,每个周期设有至少2排;
    步骤110、以第一排与任一列的相交处作为第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
    步骤120、使线材从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沿着第一个已编织的V字形的一半缠绕至第一周期的最后一排形成加强筋;
    步骤13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二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110和步骤120,直至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所有排的第一排开始,将所有排分为按顺序排列的多个周期,一个所述周期的最后一排作为下一个所述周期的第一排,每个周期设有至少2排;
    步骤210、以起始周期第一排上的任一相交处作为起始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起始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起始周期的终点一;所述终点一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最后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同一个V字形的相交处;所述起始周期为任一周期;
    步骤22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下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210,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最后一个周期的终点一;
    步骤230、使所述线材从所述最后一个周期的终点一依次经过各个在前周期的终点一,直至所述线材回到所述起始周期的终点一;
    步骤240、使所述线材直接移动到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一周期,在所述步骤240结束时,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50、以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作为第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61、以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作为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上一周期的终点二;所述终点二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同一个V字形的相交处;
    步骤262、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更上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261,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第一周期的终点二;
    步骤263、使所述线材从所述第一周期的终点二依次经过各个在后周期的终点二,直至所述线材回到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终点二;
    步骤264、使所述线材直接移动到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所有排的第一排开始,将所有排分为按顺序排列的多个周期,一个所述周期的最后一排作为下一个所述周期的第一排,每个周期设有至少2排;
    步骤310、以起始周期中的任一相交处作为起始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起始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起始周期的终点三;所述终点三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最后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不同V字形的相交处;所述起始周期为任一周期;
    步骤32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下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310,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倒数第二个周期最后一排上的终点三;
    步骤33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最后一个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最后一个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最后一个周期的起点;
    步骤34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倒数第二个周期的回程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倒数第二个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倒数第二个周期的起点;
    步骤350、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倒数第三个周期的回程起点,重复步骤340,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一周期,在所述步骤350结束时,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60、以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作为第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71、以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作为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上一周期的终点四;所述终点四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不同V字形的相交处;
    步骤372、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更上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371,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第二周期第一排上的一个相交处;
    步骤373、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步骤374、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二周期的回程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二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第二周期的起点;
    步骤375、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三周期的回程起点,重复步骤374,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
    其中,若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则在所述步骤374结束编织;若所述起始周期为第四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则在所述步骤375结束编织。
  13.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71、以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的相交处作为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上一周期的终点四;所述终点四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不同V字形的相交处;
    步骤272、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更上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371,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第二周期第一排上的一个相交处;
    步骤273、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所述第一周期的起点;所述线材编织得到的支架达到所需的长度;
    步骤274、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二周期的回程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第二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回到第二周期的起点;
    步骤275、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第三周期的回程起点,重复步骤274,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
    其中,若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则在步骤274结束编织;若所述起始周期为第四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则在步骤275结束编织。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周期为第三周期至倒数第三个周期之间的任一周期;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81、以所述起始周期的起点作为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使所述线材以V字形在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排与最后一排之间上下弯折移动,直到所述线材移动到所述上一周期的终点二;所述终点二是指,在所述线材回到当前周期的起点之前被途经的,且位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排上的与当前周期的起点属于同一个V字形的相交处;
    步骤382、以所述线材当前所处的相交处作为更上一周期的起点,重复步骤261,直至所述线材移动至第一周期的终点二;
    步骤383、使所述线材从所述第一周期的终点二依次经过各个在后周期的终点二,直至所述线材回到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终点二;
    步骤384、使所述线材直接移动到所述起始周期的上一周期的起点。
  15. 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
PCT/CN2022/114194 2021-12-24 2022-08-23 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 WO202311600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4877.8 2021-12-24
CN202111604877.8A CN116327460A (zh) 2021-12-24 2021-12-24 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16009A1 true WO2023116009A1 (zh) 2023-06-29

Family

ID=86875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14194 WO2023116009A1 (zh) 2021-12-24 2022-08-23 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7460A (zh)
WO (1) WO202311600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6401A1 (en) * 2003-05-23 2004-11-25 Taewoong Medical Co., Ltd. Flexible self-expandable st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7530176A (zh) * 2015-04-15 2018-01-02 M.I.泰克株式会社 支架制造方法
CN108771572A (zh) * 2018-09-09 2018-11-09 上海医立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食管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CN110863300A (zh) * 2019-11-15 2020-03-06 杭州维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支架编织工装、支架编织成型方法及支架
CN110983613A (zh) * 2019-11-19 2020-04-10 东华大学 封闭无结网编织装备和方法
CN111118729A (zh) * 2020-01-10 2020-05-08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编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支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6401A1 (en) * 2003-05-23 2004-11-25 Taewoong Medical Co., Ltd. Flexible self-expandable st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7530176A (zh) * 2015-04-15 2018-01-02 M.I.泰克株式会社 支架制造方法
CN108771572A (zh) * 2018-09-09 2018-11-09 上海医立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食管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CN110863300A (zh) * 2019-11-15 2020-03-06 杭州维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支架编织工装、支架编织成型方法及支架
CN110983613A (zh) * 2019-11-19 2020-04-10 东华大学 封闭无结网编织装备和方法
CN111118729A (zh) * 2020-01-10 2020-05-08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编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7460A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8729B (zh) 一种支架编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支架
KR100664531B1 (ko) 형상기억합급을 이용한 가변상태 유지형 확장기구의제조방법과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확장기구
KR101728319B1 (ko) 스텐트 제조방법
KR100633020B1 (ko) 스텐트 및 그의 제작 방법
CN115553972B (zh) 一种胆道支架制造方法及胆道支架
JP6177259B2 (ja) ステントおよび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KR102428729B1 (ko) 스텐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3045675A1 (zh) 用于肠道的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WO2023116009A1 (zh) 支架及支架编织方法
WO2017206155A1 (zh) 一种鼻窦支架的编织成型方法和由此获得的支架
CN1183882C (zh) 展幅器
CN219074239U (zh) 一种胆道支架制造夹具
CN110144666B (zh) 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15889619A (zh) 一种胆道支架制造夹具及胆道支架制造方法
KR20110051846A (ko) 형상기억합금 와이어를 이용한 스텐트의 제조방법과 이에 의해 제조한 스텐트 및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지그의 구조
CN219207498U (zh) 一种胆道支架
US1043456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ree-dimensional lattice truss structure using flexible linear bodies
CN110219090B (zh) 一种针织物的手工编织方法
CN205459226U (zh) 管腔支架
KR100240832B1 (ko) 인체내의 내강 확장용 스텐트와 그 제조 방법
JP7305256B2 (ja) ステント
WO2023103458A1 (zh)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TWI673401B (zh) 織物
RU2394434C2 (ru) Усиленная оболочк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колбасных изделий
CN112553775A (zh) 一种用于智能服装的编织成型的弹性导电线及编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90933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