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040602A1 -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040602A1
WO2023040602A1 PCT/CN2022/114216 CN2022114216W WO2023040602A1 WO 2023040602 A1 WO2023040602 A1 WO 2023040602A1 CN 2022114216 W CN2022114216 W CN 2022114216W WO 2023040602 A1 WO2023040602 A1 WO 202304060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identifier
electronic
target
styl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142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哲
李晓睿
唐能福
王福凯
Original Assignee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04060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040602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Definitions

  •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sends a connectable broadcast to the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so that the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es with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connectable broadcast.
  •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judges whether there is a target device in the second connected electronic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second device identifier. In this way, when the target device is not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it can be ensured that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finds the target device and establishes a connection with the target device, preventing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from missing the connection to the target device.
  •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finds the target device it stops sending the connectable broadcast, which can further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after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unintended device, it further includes: if the number of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is greater than a preset maximum connection threshold, Then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disconnects the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that has been connected for the longest time. In this implementation, if the number of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reaches the upper limit,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will disconnect the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that has been connected for the longest time, so as to prevent other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s from being un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An electronic device is connected, affecting user experience.
  • the BLE equivalent address is a Bluetooth basic rate (basic rate, BR) address.
  • FIG. 9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frame diagram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13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ireless earphone and the mobile phone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GATT protocol is a general protocol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attribute data over a Bluetooth connection.
  • the GATT protocol defines two Bluetooth low energy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devices to communicate through Service and Characteristic. Find, configure and read and write various properties of BLE devices to make BLE devices work as required.
  • BLE Bluetooth low energy
  • Bluetooth low energy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technology is a short-range, low-cost, interoperable and robust wireless technology that operates in the license-free 2.4GHz ISM radio frequency band.
  • BLE technology was designed from the ground up as an ultra-low-power wireless technology that utilizes many smarts to minimize power consumption.
  • the electronic device 200 can obtain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stylus 100 b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emitter electrode 41 and the second emitter electrode 42,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positions where the capacitance value changes on the touch screen 201, more detailed
  • obtaining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stylus 100 reference may be made to the relevant description of the double-tip projection method in the prior art.
  • the processor 101 can be used to run software on the stylus 100 that controls the operation of the stylus 100 .
  • software running on the processor 101 may process sensor inputs, button inputs, and inputs from other devices to monitor the movement of the stylus 100 and other user inputs.
  • Software running on the processor 101 can detect user commands and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electronic device 200 .
  • the sensor layer of the coordination engine 230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200 is a grid of capacitive sensing nodes arranged in columns and rows. More specifically, the array of column traces is arrang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rray of row traces.
  • the sensor layer can be separated from other layers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or the sensor layer can be placed directly on another layer, such as but not limited to: display stack layer, force sensor layer, digitizer layer, polarizer layer, battery layer , structural or decorative shell layers, etc.
  • Coordination engine 230 may forward stylus setting information (if detected and/or recoverable) to processor 210 . If the stylus setting information cannot be recovered from the tip signal and/or the ring signal, the coordination engine 230 may optionally indicate to the processor 210 that the stylus setting information is not available.
  • the electronic device 200 can use the stylus to set the information (or the absence of the information) in any suitable way,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applying the setting to the electronic device, applying the setting to the program running on the electronic device, changing the The line thickness, color, and pattern presented by the graphics program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changing the settings of the video game operated on the electronic device, etc.
  • the BLE equivalent address of the target device is a BR address.
  • the actual BLE address of the tablet is 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 If the tablet has been paired with other BLE devices, the BLE device can resolve the key (Identity Resolving Key, IRK) resolves the 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 to obtain the equivalent address.
  • IRK Identity Resolving Key
  • its BLE equivalent address is BR address. After the tablet computer is paired with other BLE devices, the BLE device will save the BR address of the tablet computer. When the tablet connects to the BLE device again, the tablet will use the 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 to initiate a connection to the BLE device.
  • the BLE device can resolve the equivalent address according to the 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 and judge whether the equivalent address is the same as the saved BR address. Therefore, the BR address can be used as a valid devic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arget device.
  • BLE can send two types of messages, broadcast messages and data messages.
  • the two types of messages serve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purposes.
  • BLE devices use broadcast messages to discover and connect to other BLE devices. Once the two BLE devices are connected, they start to use data packet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messages is that data messages can only be used by two connected devices, while broadcast messages can be broadcast to multiple devices or only sent to a specific device.
  • the external device can determine that the device ID of the central device C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target device, both being "A7:9C:23:6B:12:C3", indicating that the central device C is the target device. At this time, the external device sets the central device C as an active device, and the external device only performs data interaction with the central device 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包括:目标设备将第一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目标设备为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第一设备标识为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设备标识是否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如果第一设备标识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则第一电子设备将目标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根据上述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连接到用户想要使用的电子设备,提高用户体验。并且,第一电子设备无需再发送可连接广播,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可以降低第一电子设备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要求在2021年9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11079616.9、发明名称为“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功能需求也不断增加,一些电子设备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为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目前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为便于描述,以下简称中心设备)可以与具有专业使用功能的触控笔、无线键盘和无线音箱等其他电子设备(为便于描述,以下简称外接设备)连接,通过中心设备与外接设备的配合实现更丰富的功能。例如,平板电脑可以与触控笔通过蓝牙等无线的方式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的交互。在平板电脑与触控笔建立连接之后,用户可以使用触控笔在平板电脑显示屏上的进行精细绘图、点击输入、书写输入等操作。
目前,用于与中心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通常具备一对多的连接能力,即一个外接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中心设备建立连接。当外接设备开始配对连接时,该外接设备会向周围发送广播。基于人机接口设备通用属性通信协议(HID over GATT profile,HOGP),如果该外接设备之前与多个中心设备配对连接过,并且这些中心设备当前处于蓝牙开启状态,则这些中心设备在接收到广播之后会自动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根据后连接优先原则,外接设备会将最后连接上的中心设备作为活跃设备(即用户使用设备)。
但是,如果最后连接的中心设备不是用户真正想要使用的中心设备,那么用户就无法正常使用外接设备和中心设备。甚至,当外接设备已连接的中心设备的数量到达上限,用户想要使用的中心设备还可能无法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断开外接设备与其他中心设备的连接,并重新建立外接设备与其想要使用的中心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将其想要使用的中心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操作十分繁琐,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连接方法无法准确地连接到用户想要使用的电子设备,导致用户体验降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包括:目标设备将第一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目标设备为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第一设备标识为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设备标识是否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如果第一设备标识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则第一电子设备将目标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活跃设备为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根据上述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设备标识快速判断出已连接的设备中是否包括目标设 备,如果包括目标设备,则将目标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连接到用户想要使用的电子设备,提高用户体验。并且,第一电子设备无需再发送可连接广播,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可以降低第一电子设备的能耗。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设备标识不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可连接广播,根据可连接广播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并将第二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二设备标识是否为第一设备标识;如果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标识,则第一电子设备将具有第一设备标识的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在本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已连接的设备中不包括目标设备,则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使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可连接广播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再根据获取的第二设备标识判断后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有目标设备。这样,在目标设备没有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确保第一电子设备找到目标设备,并与目标设备建立连接,防止出现第一电子设备遗漏连接目标设备的情况。同时,当第一电子设备找到目标设备后,就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可进一步降低第一电子设备的能耗。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二设备标识不为第一设备标识,则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非预期设备,非预期设备为非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将非用户使用的第二电子设备标记为非预期设备,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找到目标设备后,断开其他非预期设备,保证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的正常连接和数据交互。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时间阈值,则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非预期设备的连接。在本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在发送可连接广播后的一段时间内,第一电子设备始终没有在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中查找到目标设备,那么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以降低第一电子设备的能耗。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在目标设备将第一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前,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是否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预设触发条件,只有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满足触发条件时,目标设备才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设备标识,可以防止目标设备将第一设备标识发送至其他电子设备。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不满足触发条件,则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非预期设备的连接。在本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的过程中,即使没有达到终止条件,如果出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不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第一电子设备也会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不再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查找目标设备,以保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的安全性,以降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能耗。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触发条件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线圈与目标设备吸附,或者,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端口与目标设备连接,或者,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非预期设备的连接后,还包括:如果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预设的最大连接阈值,则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时间最长的第二电子设备。在本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已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数量达到上限,第一电子设备会断开连接时间最长的第二电子设备,以防止其他的第二电子设备无法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影响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为电子设备的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等效地址。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BLE等效地址为蓝牙基本速率(basic rate,BR)地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标识,第一设备标识为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目标设备为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设备标识是否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如果第一设备标识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则第一电子设备将目标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活跃设备为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根据上述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设备标识快速判断出已连接的设备中是否包括目标设备,如果包括目标设备,则将目标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连接到用户想要使用的电子设备,提高用户体验。并且,第一电子设备无需再发送可连接广播,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可以降低第一电子设备的能耗。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设备标识不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设备标识,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二设备标识是否为第一设备标识;如果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标识,则第一电子设备将具有第一设备标识的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在本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已连接的设备中不包括目标设备,则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使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可连接广播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再根据获取的第二设备标识判断后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有目标设备。这样,在目标设备没有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确保第一电子设备找到目标设备,并与目标设备建立连接,防止出现第一电子设备遗漏连接目标设备的情况。同时,当第一电子设备找到目标设备后,就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可进一步降低第一电子设备的能耗。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二设备标识不为第一设备标识,则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非预期设备,非预期设备为非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将非用户使用的第二电子设备标记为非预期设备,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找到目标设备后,断开其他非预期设备,保证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的正常连接和数据交互。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时间阈值,则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非预期设备的连接。在本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在发送可连接广播后的一段时间内,第一电子设备始终没有在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中查找到目标设备,那么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以降低第一电子设备的能耗。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标识之前,还包括:第 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是否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预设触发条件,只有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满足触发条件时,目标设备才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设备标识,可以防止目标设备将第一设备标识发送至其他电子设备。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不满足触发条件,则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非预期设备的连接。在本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的过程中,即使没有达到终止条件,如果出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不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第一电子设备也会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不再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查找目标设备,以保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的安全性,并且可降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能耗。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触发条件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线圈与目标设备吸附,或者,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端口与目标设备连接,或者,第一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非预期设备的连接后,还包括:如果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预设的最大连接阈值,则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时间最长的第二电子设备。在本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已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数量达到上限,第一电子设备会断开连接时间最长的第二电子设备,以防止其他的第二电子设备无法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影响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为电子设备的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等效地址。
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BLE等效地址为蓝牙基本速率(basic rate,BR)地址。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其中,存储器包括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中由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中由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使用场景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脑与触控笔的使用场景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脑与触控笔的另一使用场景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设备一对多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外接设备与多个中心设备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与电子设备交互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和多个平板电脑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和平板电脑的吸附连接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和手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和平板电脑的接头连接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接设备发送连接广播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接设备与多个中心设备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解释说明。
1、HID设备
人机接口设备(human interface device,HID)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设备中常用的设备类型,是直接与人交互的USB设备,例如键盘、鼠标与游戏杆等。HID设备的成本较低,可以作为低速、全速、高速设备使用。在实际应用中,HID设备除了传送数据给主机外,它也会从主机接收数据,与主机进行数据交互。通常HID设备并不一定要有人机交互功能,只要符合HID类别规范的设备都是HID设备。
2、HOGP协议
人机接口设备通用属性通信协议(HID over GATT profile,HOGP),它是利用通用属性协议(generic attribute profile,GATT)来实现HID设备主机(Host)与设备(Device)交互的通信协议。
GATT协议是一个在蓝牙连接之上的发送和接收属性数据的通用协议,GATT协议定义两个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设备通过服务(Service)和特征值(Characteristic)进行通信,通过寻找、配置和读写BLE设备的各种属性,使BLE设备按需要的方式工作。
基于HOGP协议的两个BLE设备在首次连接时,需要进行配对、保存支持的服务和密钥。当两个BLE设备再次连接时,如果BLE设备蓝牙处于开启状态,则会自动向另一个BLE设备发起连接,两个BLE设备可以直接进行重新连接。
3、BLE技术
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是短距离、低成本、可互操作性的鲁棒性无线技术,工作在免许可的2.4GHz ISM射频频段。BLE技术从一开始就设计为超低功耗无线技术,该技术利用许多智能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
BLE技术相对于传统蓝牙技术的优点为:最大化的待机时间、快速连接和低峰值的发送/接收功耗。BLE技术的发送和接受任务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完成之后BLE技术会暂停发射无线,等待下一次连接再激活;而传统蓝牙技术是持续保持连接。BLE技术的广播信道为保证网络不互相干扰而划分仅有3个,而传统蓝牙是32个。BLE技术“完成”一次连接(即扫描其它设备、建立链路、发送数据、认证和适当地结束)只需3ms,而标准蓝牙技术完成相同的连接周期需要数百毫秒。BLE技术使用非常短的数据包,标准蓝牙技术使用的数据包长度较长。因此,BLE技术相对于经典蓝牙技术,可以在保持同等通信范围的同时显著降低功耗和成本。
随着电子设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功能需求也不断增加,一些电子设备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图。如图1a所示,用户在使用平板电脑绘图时,可以通过手指在平板电脑显示屏上滑动操作来绘制线条,由于手指与平板电脑显示屏上的接触面积较大,用户用手指直接画出的线条较粗,无法满足一些精细线条的绘制需求,如果用户想要用手指在平板上绘制精细线条,则需要对首先对绘图界面进行放大,在放大后的绘图界面进行精细线条的绘制,并在绘制完成后缩小绘图界面,操作十分繁琐。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使用场景图。如图1b所示,当用户使用平板电脑打字时,键盘界面会占用平板电脑显示屏的大部分区域,会遮挡住部分操作界面的信息,无法完整展示用户操作界面,影响用户使用。
为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目前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为便于描述,以下简称中心设备)可以与具有专业使用功能的触控笔、无线键盘和无线音箱等其他电子设备(为便于描述,以下简称外接设备)连接,通过中心设备与外接设备的配合实现更丰富的功能。
通常,平板电脑可以与触控笔通过蓝牙等无线的方式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的交互。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脑与触控笔的使用场景图,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脑与触控笔的另一使用场景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平板电脑与触控笔建立连接之后,用户可以使用触控笔在平板电脑显示屏上的进行精细绘图、点击输入、书写输入等操作。由此可见,触控笔可以极大地扩展平板电脑的绘图、输入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平板电脑的体验。
目前,用于与中心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通常具备一对多的连接能力,即一个外接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中心设备建立连接。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设备一对多连接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外接设备为触控笔为例,一个触控笔可以同时与多个中心设备建立连接,该多个中心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平板电脑、一个或者多个手机、一个或者多个触控大屏等。目前,平板电脑、触控笔等多数中心设备为具有BLE技术的HID设备,均支持HOGP协议。基于HOGP协议,当触控笔与多个中心设备连接时,一般采用的原则为最后连接的中心设备为该触控笔的活跃设备,触控笔仅与活跃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也就意味着,当触控笔与多个中心设备连接时,用户只能使用触控笔在活跃设备上进行输入操作。
图4是现有的外接设备与多个中心设备连接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下面以触控笔和平板电脑为例,对目前外接设备与多个中心设备的连接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基于HOGP协议,当触控笔的蓝牙处于开启状态时,如果触控笔检测到其与某个平板电脑吸附或者其插入到了某个平板电脑的USB端口(该平板电脑通常是用户想要使用的平板电脑),则该触控笔向周围发送广播。如果该触控笔之前与多个平板电脑配对连接过,并且这些平板电脑当前处于蓝牙开启状态,则这些平板电脑在接收到广播之后会自动与触控笔建立连接。具体的,当触控笔内的蓝牙host检测到吸附事件或者USB插入时,蓝牙host会向蓝牙芯片发送连接广播的命令,蓝牙芯片根据发送连接广播的命令发送连接广播至平板电脑。平板电脑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广播会向蓝牙芯片发送连接请求,如果蓝牙芯片验证通过接收到的连接请求,则平板电脑与触控笔连接成功。根据后连接优先原则,触控笔会将最后连接上的平板电脑作为活跃设备。但是,如果最后连接的平板电脑不是用户真正想要使用的平板电脑,那么用户在使用触控笔在其想要使用的平板电脑上进行输入操作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出水的现象,甚至,如果触控笔同时连接的平板电脑的数量到达上限,用户想要使用的平板电脑还可能无法与触控笔建立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触控笔在其想要使用的平板电脑上进行输入操作,则需要断开触控笔与其他平板电脑的连接,并重新建立触控笔与其想要使用的平板电脑之间的连接,从而将其想要使用的平板电脑变为活跃设备,操作十分繁琐,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提高中心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场景下的用户使用体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外接设备与多个中心设备连接的场景中,使外接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连接到用户要使用的中心设备,并进行数据交互。能够避免出现外接设备响应其他中心设备指令,而导致用户无法使用外接设备操作真正使用的中心设备的情况,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外接设备例如可以是触控笔、无线键盘、无线鼠标、无线耳机、无线音箱等电子设备。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该触控笔100可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外接设备,下面结合图5和图6对触控笔100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触控笔100可以但不限于为:电感笔和电容笔。电子设备200具有触摸屏201,触控笔100为电感笔时,与触控笔100交互的电子设备200的触摸屏201上需要集成电磁感应板。电磁感应板上的分布有线圈,电感笔中也集成有线圈。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在电磁感应板所产生的磁场范围内,随着电感笔的移动,电感笔能够积蓄电能。电感笔可以将积蓄的电能通过自由震荡,经电感笔中的线圈传输至电磁感应板。电磁感应板可以基于来自电感笔的电能,对电磁感应板上的线圈进行扫描,计算出电感笔在触摸屏201上的位置。
电容笔可以包括:无源电容笔和有源电容笔。无源电容笔可以称为被动式电容笔,有源电容笔可以称为主动式电容笔。被动式电容笔是模仿手指的触摸,被动式电容笔的笔尖10为导电材料,如导电泡棉、金属、毛刷等。触控笔100为被动式电容笔时,与触控笔100交互的电子设备200触摸屏201上需要集成电容感应传感器。被动式电容笔和电子设备200的触摸屏201的距离,与电容感应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相关,因此,电子设备200可以基于检测到的电容值,确定被动式电容笔与电子设备200的触摸屏201的距离。另外,被动式电容笔在触摸屏201上移动,会造成被动式电容笔与触摸屏201 的接触位置处的电容值的改变,因此,电子设备200可以基于检测到的电容值,确定被动式电容笔在触摸屏201上的位置。
参照图5所示,触控笔100可以包括笔尖10、笔杆20和后盖30。笔杆2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笔尖10和后盖30分别位于笔杆20的两端,后盖30与笔杆20之间可以通过插接或者卡合方式,笔尖10与笔杆20之间的配合关系详见图5的描述。
参照图6所示,触控笔100还包括主轴组件50,主轴组件50位于笔杆20内,且主轴组件50在笔杆20内可滑动设置。主轴组件50上具有外螺纹51,笔尖10包括书写端11和连接端12,其中,笔尖10的连接端12具有与外螺纹51配合的内螺纹(未示出)。
当主轴组件50装配到笔杆20内时,笔尖10的连接端12伸入笔杆20内且与主轴组件50的外螺纹51螺纹连接。在一些其他示例中,笔尖10的连接端12与主轴组件50之间还可以通过卡合等可拆卸方式实现连接。通过笔尖10的连接端12与主轴组件50之间可拆卸相连,这样实现了对笔尖10的更换。
其中,为了对笔尖10的书写端11受到的压力进行检测,参照图5所示,笔尖10与笔杆20之间具有间隙10a,这样可以确保笔尖10的书写端11受到外力时,笔尖10可以朝向笔杆20移动,笔尖10的移动会带动主轴组件50在笔杆20内移动。而对外力的检测,参照图6所示,在主轴组件50上设有压感组件60,压感组件60的部分与笔杆20内的固定结构固定相连,压感组件60的部分与主轴组件50固定相连。这样,主轴组件50随着笔尖10移动时,由于压感组件60的部分与笔杆20内的固定结构固定相连,所以主轴组件50的移动会驱动压感组件60形变,压感组件60的形变传递给电路板70(例如,压感组件60与电路板70之间可以通过导线或者柔性电路板实现电连接),电路板70根据压感组件60形变检测出笔尖10的书写端11的压力,从而根据笔尖10书写端11的压力控制书写端11的线条粗细。
需要说明的是,笔尖10的压力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法。例如,还可以通过在笔尖10的书写端11内设置压力传感器,由压力传感器检测笔尖10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触控笔100还包括多个电极,多个电极例如可以为第一发射电极41、接地电极43和第二发射电极42。第一发射电极41、接地电极43和第二发射电极42均与电路板70电连接。第一发射电极41可以位于笔尖10内且靠近书写端11,电路板70可以被配置为可以分别向第一发射电极41和第二发射电极42提供信号的控制板,第一发射电极41用于发射第一信号,当第一发射电极41靠近电子设备200的触摸屏201时,第一发射电极41与电子设备200的触摸屏201之间可以形成耦合电容,这样电子设备200可以接收到第一信号。其中,第二发射电极42用于发射第二信号,电子设备200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号可以判断触控笔100的倾斜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发射电极42可以位于笔杆20的内壁上。在一种示例中,第二发射电极42也可以位于主轴组件50上。
接地电极43可以位于第一发射电极41和第二发射电极42之间,或者,接地电极43可以位于第一发射电极41和第二发射电极42的外周围,接地电极43用于降低第一发射电极41和第二发射电极42相互之间的耦合。
当电子设备200接收来自触控笔100的第一信号时,触摸屏201对应位置处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据此,电子设备200可以基于触摸屏201上的电容值的变化,确定触控笔100(或触控笔100的笔尖)在触摸屏201的位置。另外,电子设备200可以采用倾 角检测算法中的双笔尖投影方法获取触控笔100的倾斜角度。其中,第一发射电极41和第二发射电极42在触控笔100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当电子设备200接收来自触控笔100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时,触摸屏201上两个位置处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电子设备200可以第一发射电极41和第二发射电极42之间的距离,以及触摸屏201上电容值发生变化两个位置处之间的距离,获取触控笔100的倾斜角度,更为详细的获取触控笔100的倾斜角度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双笔尖投影方法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触控笔100还包括:电池组件80,电池组件80用于向电路板70提供电源。其中,电池组件80可以包括锂离子电池,或者,电池组件80可以包括镍铬电池、碱性电池或镍氢电池等。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池组件80包括的电池可以可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其中,当电池组件80包括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时,触控笔100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电池组件80中的电池进行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触控笔100还包括线圈组件90,当触控笔100与电子设备200吸附或靠近一定距离时,线圈组件90用于与电子设备200中的线圈组件进行数据交互。在一种示例中,线圈组件90可以位于笔杆20的内壁上。在另一种示例中,线圈组件90也可以位于主轴组件50上。
其中,触控笔100为主动式电容笔时,与触控笔100交互的电子设备200的触摸屏201上需要集成电极阵列。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与电子设备交互的示意图,参照图7,电子设备200和触控笔100无线连接后,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电极阵列向触控笔100发送上行信号。触控笔100可以通过接收电极接收该上行信号,且触控笔100通过发射电极(例如第一发射电极41和第二发射电极42)发射下行信号。下行信号包括上述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当触控笔100的笔尖10接触触摸屏201时,触摸屏201对应位置处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电子设备200可以基于触摸屏201上的电容值,确定触控笔100的笔尖10在触摸屏201上的位置。在一种实施例中,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可以为方波信号。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结构框架示意图,参照图8所示,触控笔100可以具有处理器101。处理器101可以包括用于支持触控笔100的操作的存储和处理电路。存储和处理电路可以包括诸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装置(例如,闪存存储器或构造为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处理器101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来控制触控笔100的操作。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电源管理单元、音频芯片、专用集成电路等。
触控笔1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例如,传感器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02。压力传感器102可以设置在触控笔100的书写端11(如图6所示)。当然,压力传感器102还可以设在触控笔100的笔杆20内,这样,触控笔100的笔尖10一端受力后,笔尖10的另一端移动将力作用到压力传感器102。在一种实施例中,处理器101根据压力传感器102检测到的压力大小可以调整触控笔100的笔尖10书写时的线条粗细。
传感器也可以包括惯性传感器103。惯性传感器103可以包括三轴加速计和三轴陀螺仪,和/或,用于测量触控笔100的运动的其它部件,例如,三轴磁力计可以以九轴惯性传感器的构造被包括在传感器中。传感器也可以包括附加的传感器,诸如温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的接近传感器、接触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或其它传 感器。
触控笔100中可以包括如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指示器104和按钮105。状态指示器140用于向用户提示触控笔100的状态。按钮105可以包括机械按钮和非机械按钮,按钮105可以用于从用户收集按钮按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笔1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106(具体可以参照图6中的描述),其中一个电极106可以位于触控笔100的书写端处,其中一个电极106可以位于笔尖10内,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
触控笔100中可以包括感测电路107。感测电路107可感测位于电极106和与触控笔100交互的电容触摸传感器面板的驱动线之间的电容耦合。感测电路107可以包括用以接收来自电容触摸传感器面板的电容读数的放大器、用以生成解调信号的时钟、用以生成相移的解调信号的相移器、用以使用同相解调频率分量来解调电容读数的混频器、以及用以使用正交解调频率分量来解调电容读数的混频器等。混频器解调的结果可用于确定与电容成比例的振幅,使得触控笔100可以感测到与电容触摸传感器面板的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求,在触控笔100可以包括麦克风、扬声器、音频发生器、振动器、相机、数据端口以及其它设备。用户可以通过利用这些设备提供命令来控制触控笔100和与触控笔100交互的电子设备200的操作,并且接收状态信息和其它输出。
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运行触控笔100上的控制触控笔100的操作的软件。触控笔100的操作过程中,运行在处理器101上的软件可以处理传感器输入、按钮输入和来自其它装置的输入以监视触控笔100的移动和其它用户输入。在处理器101上运行的软件可以检测用户命令并且可以与电子设备200通信。
为了支持触控笔100与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触控笔100可以包括无线模块。图6中以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108为例进行说明。无线模块还可以为WI-FI热点模块、WI-FI点对点模块等。蓝牙模块108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例如收发器。蓝牙模块108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收发器可以利用天线发射和/或接收无线信号,无线信号基于无线模块的类型,可以是蓝牙信号、无线局域网信号、诸如蜂窝电话信号的远程信号、近场通信信号或其它无线信号。
触控笔100还可以包括充电模块109,充电模块109可以支持触控笔100的充电,为触控笔100提供电力。
触控笔100还可以包括线圈模块110,当触控笔100与电子设备200吸附时,或者,触控笔100靠近电子设备200一定距离时,线圈模块110用于与电子设备200的线圈组件进行数据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心设备例如可以为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PAD)、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具有触控屏的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本申请涉及的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搭载
Figure PCTCN2022114216-appb-000001
Harmony
Figure PCTCN2022114216-appb-000002
Figure PCTCN2022114216-appb-000003
或者其它操作系统,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示意图,该电子设备200可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心设备,下面结合图9对电子设备200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参照图9,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协作以执行、协调或监控电子设备200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或功能。电子设备200包括处理器210、输入表面220、协调引擎230、电源子系统240、电源连接器250、无线接口260、显示器270和线圈280。
示例性的,协调引擎230可以用于与电子设备200的其他子系统进行通信和/或处理数据;与触控笔100通信和/或交易数据;测量和/或获得一个或多个模拟或数字传感器(诸如触摸传感器)的输出;测量和/或获得传感器节点阵列(诸如电容感测节点的阵列)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节点的输出;接收和定位来自触控笔100的尖端信号和环信号;基于尖端信号交叉区域和环形信号交叉区域的位置来定位触控笔100等。
电子设备200的协调引擎230包括或以其他方式可通信地耦接至位于输入表面220下方或与该输入表面集成一体的传感器层。协调引擎230利用传感器层对输入表面220上的触控笔100进行定位,并使用本文所述的技术来估计触控笔100相对于输入表面220的平面的角位置。在一种实施例中,输入表面220可以称为触摸屏201。
例如,电子设备200的协调引擎230的传感器层是布置为列和行的电容感测节点网格。更具体地说,列迹线阵列被设置成垂直于行迹线阵列。传感器层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其他层分开,或者传感器层可以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层上,其他层诸如但不限于:显示器叠堆层、力传感器层、数字转换器层、偏光器层、电池层、结构性或装饰性外壳层等。
传感器层能够以多种模式操作。如果以互电容模式操作,则列迹线和行迹线在每个重叠点(例如,“垂直”互电容)处形成单个电容感测节点。如果以自电容模式操作,则列迹线和行迹线在每个重叠点处形成两个(垂直对齐的)电容感测节点。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以互电容模式操作,则相邻的列迹线和/或相邻的行迹线可各自形成单个电容感测节点(例如,“水平”互电容)。如上所述,传感器层可以通过监测在每个电容感测节点处呈现的电容(例如,互电容或自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控笔100的笔尖10的存在和/或用户手指的触摸。在许多情况下,协调引擎230可被配置为经由电容耦合来检测通过传感器层从触控笔100接收的尖端信号及环信号。
其中,尖端信号和/或环信号可以包括可被配置为令电子设备200识别触控笔100的特定信息和/或数据。此类信息在本文通常被称为“触笔身份”信息。该信息和/或数据可以由传感器层接收,并由协调引擎230解译、解码和/或解调。
处理器210可以使用触笔身份信息来同时接收来自一支以上的触笔的输入。具体地,协调引擎230可被配置为将由协调引擎230检测到的若干触笔中的每个触笔的位置和/或角位置传输给处理器210。在其他情况下,协调引擎230还可以向处理器210传输与由协调引擎230检测到的多个触笔的相对位置和/或相对角位置有关的信息。例如,协调引擎230可以通知处理器210所检测的第一触控笔位于距离所检测的第二触控笔的位置。
在其他情况下,端信号和/或环信号还可以包括用于令电子设备200识别特定用户的特定信息和/或数据。此类信息在本文通常被称为“用户身份”信息。
协调引擎230可以将用户身份信息(如果检测到和/或可复原的话)转发到处理器210。如果用户身份信息不能从尖端信号和/或环信号中复原,则协调引擎230可以可选地向处理器210指示用户身份信息不可用。处理器210能够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利用用户身份信 息(或不存在该信息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接受或拒绝来自特定用户的输入,允许或拒绝访问电子设备的特定功能等。处理器210可以使用用户身份信息来同时接收来自一个以上的用户的输入。
在另外的其他情况下,尖端信号和/或环信号可以包括可被配置为令电子设备200识别用户或触控笔100的设置或偏好的特定信息和/或数据。此类信息在本文通常被称为“触笔设置”信息。
协调引擎230可以将触笔设置信息(如果检测到和/或可复原的话)转发到处理器210。如果触笔设置信息不能从尖端信号和/或环信号中复原,则协调引擎230可以可选地向处理器210指示触笔设置信息不可用。电子设备200能够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利用触笔设置信息(或不存在该信息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将设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将设置应用于在电子设备上运行的程序,改变由电子设备的图形程序所呈现的线条粗细、颜色、图案,改变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视频游戏的设置等。
一般而言,处理器210可被配置为执行、协调和/或管理电子设备200的功能。此类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与电子设备200的其他子系统通信和/或交易数据,与触控笔100通信和/或交易数据,通过无线接口进行数据通信和/或交易数据,通过有线接口进行数据通信和/或交易数据,促进通过无线(例如,电感式、谐振式等)或有线接口进行电力交换,接收一个或多个触笔的位置和角位置等。
处理器210可被实现为能够处理、接收或发送数据或指令的任何电子设备。例如,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数字信号处理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这些设备的组合。处理器可以是单线程或多线程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单核或多核处理器。
在使用期间,处理器210可被配置为访问存储有指令的存储器。该指令可被配置为使处理器执行、协调或监视电子设备200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或功能。
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可被配置为控制或协调电子设备200的其他部件的操作,该部件诸如但不限于:另一处理器、模拟或数字电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模块、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旋转输入设备、按钮或其他物理输入设备、生物认证传感器和/或系统、力或触摸输入/输出部件、通信模块(诸如无线接口和/或电源连接器),和/或触觉或触觉反馈设备。
存储器还可存储可由触笔或处理器使用的电子数据。例如,存储器可以存储电子数据或内容(诸如媒体文件、文档和应用程序)、设备设置和偏好、定时信号和控制信号或者用于各种模块的数据、数据结构或者数据库,与检测尖端信号和/或环信号相关的文件或者配置等等。存储器可被配置为任何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存储器可被实现作为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闪存存储器、可移动存储器、其他类型的存储元件或此类设备的组合。
电子设备200还包括电源子系统240。电源子系统240可包括电池或其它电源。电源子系统240可被配置为向电子设备200提供电力。电源子系统240还可耦接到电源连接器250。电源连接器25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连接器或端口,其可被配置为从外部电源接收电力并且/或者被配置为向外部负载提供电力。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源连接器250可以用于对电源子系统240内的电池进行再充电。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电源连接器250可以用于将存储在(或可用于)电源子系统240内的电力传输到触控笔100。
电子设备200还包括无线接口260,以促进电子设备200与触控笔100之间的电子通信。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200可被配置为经由低能量蓝牙通信接口或近场通信接口与触控笔100通信。在其他示例中,通信接口有利于电子设备200与外部通信网络、设备或平台之间的电子通信。
无线接口260(无论是电子设备200与触控笔100之间的通信接口还是另外的通信接口)可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接口、磁性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电感接口、谐振接口,电容耦合接口、Wi-Fi接口、TCP/IP接口、网络通信接口、光学接口、声学接口或任何传统的通信接口。
电子设备200还包括显示器270。显示器270可以位于输入表面220后方,或者可以与其集成一体。显示器270可以通信地耦接至处理器210。处理器210可以使用显示器270向用户呈现信息。在很多情况下,处理器210使用显示器270来呈现用户可以与之交互的界面。在许多情况下,用户操纵触控笔100与界面进行交互。
电子设备200还包括线圈28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线圈280设置在电子设备200的边框处。当触控笔100与电子设备200吸附时,或者,触控笔100靠近电子设备200一定距离时,线圈280可以与触控笔100线圈模块110进行数据交互。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上文关于电子设备200所呈现的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可为实践特定的所述实施方案或其等同物所不需要的。类似地,其他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子系统、模块、部件等。在适当的情况下,一些子模块可以被实现为软件或硬件。因此,应当理解,上述描述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公开限制于本文所述的精确形式。相反,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根据上述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10,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的各步骤进行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以下称为外接设备)与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以下称为中心设备)连接的场景中。如图10所示,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S101-S108实现:
步骤S101:外接设备从目标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是用户想要让外接设备连接的中心设备,也就是用户想要使用的中心设备。由于一个外接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中心设备连接,因此,用户在实际使用时,外接设备需要首先找到用户真正要使用的中心设备,只与该中心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以平板电脑和触控笔为例,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和多个平板电脑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触控笔与平板电脑进行配对连接时,在触控笔发送连接广播后,如果曾经与触控笔连接过的平板电脑A、平板电脑B、平板电脑C和平板电脑D的蓝牙都处于开启状态时,那么平板电脑A、平板电脑B、平板电脑C和平板电脑D会同时自动与触控笔建立连接。但是,用户只想要使用触控笔在平板电脑A上进行操作,因此,触控笔只需与平板电脑A进行数据通信。此时,平板电脑A即为目标设备。
外接设备获取的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用于判断外接设备连接的中心设备是否为目标设备。设备标识为一个设备的唯一标识符,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区分。设备标识通常包括设备的硬件编号或者系统生成的字符串,例如可以是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移动设备识别码(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MEID)以及设备序列号(serial number,SN)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为BLE等效地址。在本实施例中,外接设备和中心设备均为支持BLE技术的设备,外接设备和中心设备之间可通过BLE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建立连接。因此,可以选择目标设备的BLE等效地址作为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
BLE设备有一个基本标识符,即BLE设备地址,该地址是一个48位(6-byte)的唯一标识,蓝牙建立连接时使用的就是这个地址。BLE设备地址可作为BLE等效地址,BLE等效地址可以使用两种类型的地址(一个BLE设备可同时具备两种地址):公开设备地址(Public Device Address)和随机设备地址(Random Device Address)。
其中,Public Device Address相当于蓝牙设备固定的蓝牙基本速率(basic rate,BR)地址或者增强数据率(enhanced data rate,EDR)地址,属于工厂编程的设备地址。它必须向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注册,并且在设备的生命周期内不会变化。而Random Device Address不是固定分配的,而是在设备启动后随机生成的,Random Device Address中的可解析专用地址(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是一种设备可以解析的设备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目标设备为Android设备时,目标设备的BLE等效地址为BR地址。以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为例,平板电脑实际的BLE地址是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如果平板电脑与其他BLE设备已经配对过,那么该BLE设备可以根据之前配对时保存的蓝牙设备地址解析密钥(Identity Resolving Key,IRK)对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进行解析得到等效地址。对于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其BLE等效地址为BR地址,在平板电脑与其他BLE设备配对后,该BLE设备会保存平板电脑的BR地址。当平板电脑与该BLE设备再次连接时,平板电脑会使用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向该BLE设备发起连接。BLE设备可根据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解析出等效地址,并判断该等效地址与保存的BR地址是否相同。因此,BR地址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目标设备的的设备标识。
根据外接设备和中心设备的产品形态和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同,外接设备从目标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方式也不相同,下面结合具体的外接设备和中心设备,示例性地说明外接设备如何获取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
示例地,以外接设备为吸附式触控笔,中心设备为平板电脑为例。吸附式触控笔的内部设置有线圈组件,平板电脑的边框位置也设置有线圈组件。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和平板电脑的吸附连接示意图,如图12所示,通过触控笔和平板电脑的线圈组件,触控笔可以吸附在平板电脑上,这样,可以便于用户携带触控笔,防止触控笔丢失。同时,平板电脑利用线圈组件不仅可以为触控笔充电,而且可以与触控笔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交互。
通常,用户将触控笔吸附在哪一台平板电脑上,则认为用户想要使用该平板电脑,该平板电脑则为目标设备。当平板电脑检测到有触控笔吸附时,平板电脑可以通过其线圈组件向触控笔的线圈组件发送设备标识等数据。触控笔的线圈组件接收设备标识等数据,并保存在触控笔内。可见,当外接设备吸附在目标设备上后,外接设备可以通过线圈组件从目标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
示例地,以外接设备为无线耳机,中心设备为手机为例。无线耳机和手机的内部均设置有线圈组件。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和手机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3 所示,无线耳机与手机进行配对连接时,用户需要将无线耳机靠近想要连接的手机,该手机即为目标设备。当手机检测到无线耳机靠近,并且无线耳机距离手机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手机即可通过线圈组件与无线耳机建立连接。连接后,手机可以通过线圈组件将设备标识等数据发送至无线耳机。可见,当外接设备靠近目标设备的距离小于阈值时,外接设备可以通过线圈组件从目标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
示例地,以外接设备为插入式触控笔,中心设备为平板电脑为例。插入式触控笔设置有连接接头,例如:USB接头、Micro USB接头、Type-c接头和Lightning接头等。平板电脑设置有与触控笔连接接头对应的接口。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和平板电脑的接头连接示意图,如图14所示,触控笔的连接接头可以插入平板电脑的接口中,触控笔和平板电脑之间可以通过连接接头和接口建立连接,并可以实现充电和传输数据等功能。当触控笔插入平板电脑时,则可以认为用户想要使用该平板电脑,该平板电脑则为目标设备。当平板电脑检测到有触控笔连接接头插入接口时,平板电脑可以通过连接接头与接口将设备标识等数据发送至触控笔。可见,当外接设备通过连接接头与目标设备连接后,外接设备可以通过连接接头从目标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
步骤S102:外接设备判断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接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前,如果外接设备已经与多个中心设备连接,那么可以首先根据获取的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判断已连接的中心设备中是否包括目标设备。如果已连接的中心设备中包括目标设备,那么外接设备保持与目标设备的连接,与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此时,外接设备就不需要再发送可连接广播,这样,可以降低外接设备和中心设备的能耗。同时,外接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到目标设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为已经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的所有中心设备的信息列表,该列表中至少包括中心设备名称以及与其一一对应的设备标识。具体的,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可由外接设备读取自身的存储器获得。当中心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后,外接设备可以获取已连接的中心设备的信息,例如,中心设备的名称和设备识别号等。外接设备根据获取的中心设备的信息生成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并保存在存储器中。
表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示例地,如表1所示,当外接设备同时与中心设备1、中心设备2、中心设备3、中心设备4、中心设备5和中心设备6六个中心设备连接时,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可以包括与外接设备连接的六个中心设备的名称,以及与各个中心设备一一对应的设备标识,其中,设备标识以十六进制的形式表示。
表1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
Figure PCTCN2022114216-appb-000004
Figure PCTCN2022114216-appb-000005
步骤S103:如果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外接设备将目标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则说明目标设备已经与外接设备连接。此时,外接设备将目标设备设置为用户使用的设备,即活跃设备。
示例地,外接设备获取的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为“A7:9C:23:6B:12:C3”,外接设备读取的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如上述表1所示。外接设备通过判断得到设备标识
“A7:9C:23:6B:12:C3”存在于上述表1所示的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同时根据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可以得到设备标识“A7:9C:23:6B:12:C3”对应的设备为“中心设备5”,那么中心设备5即为目标设备。外接设备将中心设备5设置为活跃设备,并且与中心设备5的数据交互。
外接设备仅与活跃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具体的,外接设备可以向活跃设备发送用户的操作指令,活跃设备根据操作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相对的,活跃设备也可以向外接设备发送用户的操作指令,外接设备根据操作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当外接设备无线键盘与活跃设备平板电脑连接后,无线键盘可以将用户敲击的键盘按键所对应的字母、数字等标识指令发送至平板电脑。平板电脑根据接收到的标识指令显示对应的标识。又例如,当外接设备无线耳机与活跃设备手机连接后,手机可以将用户选择的播放音频数据和播放指令发送至无线耳机,无线耳机根据播放指令和播放音频数据播放对应的音频。通过外接设备与活跃设备的数据交互,外接设备仅与活跃设备之间互相响应操作指令,执行操作。避免发生外接设备响应其他中心设备的操作指令,而导致用户无法操作活跃设备的情况,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当外接设备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查找到目标设备,并将外接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后。外接设备就不需要发送可连接广播连接其他中心设备查找目标设备,这样在保证外接设备连接到目标设备的情况下,降低了外接设备的能耗。
步骤S104:如果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不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外接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不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则说明外接设备已连接的设备中不包括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还没有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此时,外接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用于与其他中心设备建立连接,从新连接的中心设备中查找目标设备。
具体实现中,外接设备通过BLE组件发送可连接广播。在一种实现方式中,BLE组件中包括上层的命令层(蓝牙host)和底层的应用层(蓝牙芯片)。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接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蓝牙host生成发送可连接广播的命令,并将发送可连接广播的命令发送至蓝牙芯片,蓝牙芯片根据发送广播的 命令向外发送可连接广播。
根据BLE规范,BLE可发出广播报文和数据报文两类报文。两类报文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用途。BLE设备利用广播报文发现、连接其他BLE设备。一旦两个BLE设备建立连接之后,则开始使用数据报文进行数据通信。两类报文的区别在于,数据报文只能被连接中的两个设备所应用,而广播报文则可以广播给多个设备或者只发送给某个特定的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外接设备发送的可连接广播为一种广播报文。广播报文包括:前导、接入地址、报头、长度、数据和校验。其中,广播报文的接入地址固定为:0x8E89BED6,在广播、扫描、发起连接时使用。广播报文的报头包含4bit广播报文类型、2bit保留位、1bit发送地址类型和1bit接收地址类型。广播报文类型共有通用广播指示、定向连接指示、不可连接指示、可扫描指示、主动扫描请求、主动扫描请求和连接请求。每种类型都具有不同的净荷格式及行为,具体类型根据使用实际使用需求确定。
外接设备在发送可连接广播时,通常需要设置广播间隔(Advertising interval)、广播类型(Advertising_Type)、自身地址类型(Own_Address_Type)等。其中,广播类型包括:可连接的非定向广播(Connectable Undirected Event Type)、可连接的定向广播(Connectable Directed Event Type)、不可连接的非定向广播(Non-connectable Undirected Event Type)和可扫描的非定向广播(Scannable Undirected Event Type)。可选的,外接设备的发送的可连接广播类型为可连接的非定向广播,这样,当前外接设备可以接受其他任何设备的连接请求,提高了外接设备连接到目标设备的可能性。
步骤S105:外接设备获取根据可连接广播连接的各个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接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以后,如果之前与该外接设备配对连接过的中心设备处于蓝牙开启状态,则这些中心设备会响应接收到的可连接广播自动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具体的,如果中心设备和外接设备之前配对过,那么外接设备可以直接获取到中心设备标识。请参阅图15,中心设备与外接设备之前配对过,中心设备接收到外接设备发送的可连接广播后,会向外接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连接请求中包括该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外接设备判断设备标识是否存在于连接过的设备列表中,如果设备标识存在于连接过的设备列表中,则与该中心设备建立连接。可见,在外接设备与中心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外接设备根据连接请求即可获取根据可连接广播连接的各个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该设备标识用于判断根据可连接广播连接的中心设备是否为目标设备。如果外接设备和中心设备没配对过,那么外接设备和中心设备首先会进行配对,外接设备在配对后即可获取到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并保存。
步骤S106:外接设备判断各个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与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外接设备需要从根据可连接广播连接的各个中心设备中判断是否存在目标设备。具体的,由于设备标识具有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各个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其中一个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同,则说明该中心设备就是目标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15,外接设备在发送可连接广播的过程中,不同的中心设备接收到可连接广播后都会向外接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外接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连接请求的时间顺序依次与不同的中心设备连接。外接设备可以每连接一个中心设备,就根据该中 心设备的设备标识判断是否与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同。这样,外接设备只要找到目标设备,就会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外接设备还可以先连接多个中心设备,然后一起判断多个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与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同。如果多个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都不相同,那么外接设备再继续连接其他中心设备进行判断。这样,外接设备查找目标设备的效率更高。
步骤S107:如果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同,外接设备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将中心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外接设备在根据可连接广播连接的各个中心设备中查找到目标设备,则将目标设备设置为用户使用的设备,即活跃设备。同时,外接设备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不再与其他中心设备连接。
示例的,如上文所述外接设备获取的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为“A7:9C:23:6B:12:C3”,外接设备通过发送可连接广播连接到了中心设备A、中心设备B和中心设备C三个中心设备,并获取中心设备A的设备标识为“31:2D:3E:25:2A:58”,中心设备B的设备标识为“6B:17:5C:82:3A:73”以及中心设备C的设备标识为“A7:9C:23:6B:12:C3”。外接设备通过判断可以得到中心设备C的设备标识与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同,均为“A7:9C:23:6B:12:C3”,说明中心设备C为目标设备。此时,外接设备将中心设备C设置为活跃设备,外接设备仅与中心设备C进行数据交互。
步骤S108:如果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不相同,外接设备将中心设备设置为非预期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外接设备会对依次对连接的中心设备进行判断,当中心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不相同时,则该中心设备不是目标设备,即该中心设备不是用户想要使用的设备,外接设备将该中心设备设置为非预期设备。非预期设备为根据可连接广播连接的中心设备中的非目标设备。非预期设备与外接设备暂时保持连接状态,并且不会与外接设备有数据交互。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接设备与多个中心设备连接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16所示,下面以外接设备为触控笔,中心设备为平板电脑为例,对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连接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S201-S212实现:
步骤S201:触控笔检测触发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条件用于确定用户的使用意图。触控笔只有检测到触发条件,证明用户想要使用平板电脑,才会执行与平板电脑连接的步骤。其中,触发条件包括:触控笔检测到其与某个平板电脑(该平板电脑通常是用户想要使用的平板电脑,即目标平板电脑)吸附,或者,检测到其插入到了目标平板电脑的USB端口,或者,检测到器距离目标平板电脑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或者,检测到其接触到目标平板电脑的特定位置等。
步骤S202:触控笔获取目标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用于判断触控笔已连接的平板电脑中是否有目标平板电脑。目标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可以为BLE等效地址,当目标平板电脑为Android系统时,目标平板电脑的BLE等效地址为BR地址。触控笔获取目标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附图10中的步骤S101。
步骤S203:触控笔判断已连接的设备中是否有目标平板电脑。
触控笔根据目标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判断已连接的平板电脑中是否有目标平板电脑。具体触控笔判断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附图10中的步骤S102。
步骤S204:如果已连接的设备中有目标平板电脑,触控笔将该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活跃设备即为用户使用的设备,如果已连接的设备中有目标平板电脑,这样,触控笔就不需要发送可连接广播连接其他平板电脑查找目标平板电脑。
如果已连接的设备中没有目标平板电脑,则触控笔需要发送可连接广播与其他平板电脑建立连接,触控笔发送可连接广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S205-S208实现:
步骤S205:触控笔中的蓝牙host向蓝牙芯片发送可连接广播的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在触控笔的BLE组件中包括上层的命令层(蓝牙host)和底层的应用层(蓝牙芯片)。蓝牙host可以向蓝牙芯片发送命令,蓝牙芯片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S206:蓝牙芯片接收蓝牙host发送的发送可连接广播的命令,并根据发送可连接广播的命令向平板电脑发送可连接广播。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芯片根据接收到的发送可连接广播的命令向平板电脑发送可连接广播,可连接广播用于触控笔向平板电脑发出可以连接信号,以便于平板电脑根据可连接广播与触控笔建立连接。
步骤S207:平板电脑接收到可连接广播后,向蓝牙芯片发送连接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平板电脑与触控笔之前连接配对过,平板电脑接收到触控笔发送的可连接广播后,会向触控笔的蓝牙芯片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S208:蓝牙芯片根据平板电脑发送的连接请求判断平板电脑是否连接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蓝牙芯片根据平板电脑发送的连接请求判断得出该平板电脑与触控笔之前连接配对过,那么触控笔通过蓝牙芯片与该平板电脑自动建立连接。
步骤S205-S208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附图15,以及步骤S104和步骤S105所述。
步骤S209:触控笔获取连接的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的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用于判断与触控笔后连接的平板电脑中是否包括目标平板电脑。触控笔可以在平板电脑发送的连接请求中获取设备标识,具体获取连接的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的方式可参考上述附图10中的步骤S105。
步骤S210:触控笔判断连接的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是否与目标平板电脑设备标识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备标识具有唯一性,因此,触控笔通过比较各个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和目标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是否相同,可以判断出根据可连接广播连接的各个平板电脑中是否存在目标平板电脑。
步骤S211:如果连接的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与目标平板电脑设备标识不相同,则触控笔将该平板电脑设置为非预期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连接的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与目标平板电脑设备标识不相同,则说明该平板电脑不是目标平板电脑,触控笔将该平板电脑设置为非预期设备,即不是用户想要使用的平板电脑。
步骤S212:如果连接的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与目标平板电脑设备标识相同,则触控 笔将该平板电脑设置为活跃设备,并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连接的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与目标平板电脑设备标识相同,则说明该平板电脑是目标平板电脑,触控笔将该平板电脑设置为活跃设备。并且,触控笔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不再与其他平板电脑建立连接。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上述附图10中的步骤S107。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外接设备在发送可连接广播后的一段时间内,外接设备始终没有在连接的中心设备中查找到目标设备,那么会通过设置终止条件,使外接设备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以降低外接设备的能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止条件为发送可连接广播的时间约束条件。如果可连接广播发送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时间阈值,外接设备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断开非预期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外接设备在发送可连接广播后,如果外接设备从根据可连接广播连接的各个中心设备中一直没有查找到目标设备,而外接设备始终保持发送可连接广播状态。此时,需要获取外接设备的可连接广播发送时间,判断其是否超时。具体的,如果外接设备可连接广播发送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时间阈值,则说明发送可连接广播超时。外接设备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同时,由于外接设备没有连接到目标设备,因此,外接设备断开所有非预期设备,以保证外接设备可以与可连接广播发送前的已连接中心设备上正常使用。
在一种实际应用场景中,外接设备在发送可连接广播的过程中,即使没有达到终止条件,但仍然存在外接设备与中心设备断开吸附、断开接头连接等情况,会导致外接设备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外接设备与目标设备断开物理连接,则外接设备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断开非预期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将外接设备与目标设备断开物理连接时,则可能认为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用户不想使用该目标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需要将外接设备与其他目标设备建立物理连接。或者,外接设备已经与目标设备建立连接,为便于用户使用外接设备,将外接设备与目标设备断开物理连接。或者,外接设备从根据可连接广播连接的各个中心设备中始终没有查找到目标设备,并且可连接广播发送时间仍未超时,此时用户主动断开外接设备与目标设备的物理连接,不再查找目标设备。无论上述那种情况,在外接设备与目标设备断开物理连接后,外接设备将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并断开非预期设备。
外接设备与目标设备断开物理连接包括:外接设备与目标设备断开吸附、外接设备与目标设备断开接头连接或者外接设备与目标设备的距离超过距离阈值。例如:用户拿走吸附在平板电脑上的触控笔,则触控笔与平板电脑断开了吸附连接。用户将触控笔的USB接头从平板电脑USB接口中拔出,则触控笔与平板电脑断开了USB接头连接。用户将无线耳机远离手机,使无线耳机到手机的距离超过蓝牙可连接的距离,则无线耳机与手机的距离超过距离阈值,无线耳机与手机之间断开了物理连接。
在一种实际应用场景中,如果外接设备已连接的中心设备数量达到上限,那么会造成其他的中心设备无法与外接设备连接,影响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外接设备断开非预期设备后,如果外接设备已连接中心设备总数量大于最大连接阈值,则外接设备断开连接时间最长的中心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接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的过程中,即使外接设备已连接的中心 设备数量已经达到上限,外接设备依然与根据可连接广播连接的中心设备连接,以判断是否存在目标设备。为了防止出现断开的中心设备再次根据可连接广播与外接设备连接的情况,当外接设备停止发送可连接广播后,外接设备再断开所有非预期设备。外接设备断开所有非预期设备之后,与外接设备保持连接的设备包括:外接设备发送连接广播前的已连接中心设备。如果外接设备查找到活跃设备,则与外接设备保持连接的设备还包括活跃设备。但是,如果与外接设备连接的设备总数量大于最大连接阈值,那么会造成活跃设备,或者与新的中心设备无法与外接设备连接,这时外接设备就需要根据后连接优先原则,将与外接设备最早连接,也就是与外接设备连接时间最长的中心设备断开,使用户最后要连接的中心设备可以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以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24)

  1.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设备将第一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设备,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为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是否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在所述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所述活跃设备为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不在所述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可连接广播,根据所述可连接广播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并将第二设备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设备标识是否为所述第一设备标识;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具有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所述活跃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不为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非预期设备,所述非预期设备为非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时间阈值,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所述非预期设备的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设备将第一设备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是否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不满足所述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非预期设备的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线圈与所述目标设备吸附,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端口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8. 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非预期设备的连接后,还包括:
    如果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预设的最大连接阈值,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时间最长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为电子设备的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等效地址。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LE等效地址为蓝牙基本速率(basic rate,BR)地址。
  11.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为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目标设备为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是否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在所述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所述活跃设备为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不在所述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设备标识是否为所述第一设备标识;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具有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所述活跃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不为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非预期设备,所述非预期设备为非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时间阈值,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所述非预期设备的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标识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是否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不满足所述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非预期设备的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线圈与所述目标设备吸附,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端口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18. 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非预期设备的连接后,还包括:
    如果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预设的最大连接阈值,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时间最长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9. 根据权利要求1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为电子设备的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等效地址。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LE等效地址为蓝牙基本速率(basic rate,BR)地址。
  21.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设备将第一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设备,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为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是否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在所述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所述活跃设备为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不在所述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可连接广播,根据所述可连接广播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并将第二设备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设备标识是否为所述第一设备标识;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具有所述第一 设备标识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所述活跃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22.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为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目标设备为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是否在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在所述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设备设置为活跃设备,所述活跃设备为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不在所述已连接设备标识列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设备标识是否为所述第一设备标识;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具有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所述活跃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可连接广播。
  23.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其中,所述存储器包括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中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
  24.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中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
PCT/CN2022/114216 2021-09-15 2022-08-23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40602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616.9 2021-09-15
CN202111079616.9A CN113810884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0602A1 true WO2023040602A1 (zh) 2023-03-23

Family

ID=7894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14216 WO2023040602A1 (zh) 2021-09-15 2022-08-23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0884B (zh)
WO (1) WO20230406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884B (zh) * 2021-09-15 2022-08-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217701B (zh) * 2022-02-22 2022-07-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0207A1 (en) * 2002-06-07 2005-01-27 Osamu Hamad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US20160321448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Keyboard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0636477A (zh) * 2018-06-21 2019-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073952A (zh) * 2019-06-10 2020-12-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部蓝牙设备分类展示方法及装置、双硬件系统显示设备
CN113395687A (zh) * 2021-05-19 2021-09-1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回连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10884A (zh) * 2021-09-15 2021-12-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4019B2 (en) * 2015-05-15 2018-03-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 device pairing
US10719148B2 (en) * 2018-07-10 2020-07-2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upling a pen device to a companion device based on pen proximity
KR102498813B1 (ko) * 2018-09-28 2023-0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타일러스 펜과 페어링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CN113115294B (zh) * 2021-04-22 2022-05-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手写笔连接方法及蓝牙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0207A1 (en) * 2002-06-07 2005-01-27 Osamu Hamad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US20160321448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Keyboard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0636477A (zh) * 2018-06-21 2019-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073952A (zh) * 2019-06-10 2020-12-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部蓝牙设备分类展示方法及装置、双硬件系统显示设备
CN113395687A (zh) * 2021-05-19 2021-09-1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回连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10884A (zh) * 2021-09-15 2021-12-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884A (zh) 2021-12-17
CN113810884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93811A1 (zh) 配对方法和配对系统
WO2023040602A1 (zh)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279814A1 (zh) 蓝牙设备配对连接方法、电子设备、蓝牙设备及终端系统
US1154674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sharing peripheral device with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WO2023169029A1 (zh) 一种降低设备功耗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185210A1 (zh) 控制方法、触控笔及触控系统
CN114465366B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466867A (zh) 笔迹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73526A1 (zh) 笔迹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34408A9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3020022A1 (zh) 一种触控笔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40176403A1 (en) Pairing method and pairing system
EP4206885A1 (en) Functional mode switch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CN116088695B (zh) 系统升级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689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