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236504A1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236504A1
WO2022236504A1 PCT/CN2021/092501 CN2021092501W WO2022236504A1 WO 2022236504 A1 WO2022236504 A1 WO 2022236504A1 CN 2021092501 W CN2021092501 W CN 2021092501W WO 2022236504 A1 WO2022236504 A1 WO 202223650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logical channel
channel group
corresponding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0925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尤心
Original Assignee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1800863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638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2501 priority patent/WO2022236504A1/zh
Publication of WO202223650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236504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告知网络设备,在SDT过程中传输的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反馈消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设备因为不清楚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而将终端设备释放为非连接态,以导致的后续需要重新寻呼和重新建立连接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开销,有效节省了系统资源。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中,对于数据量小且传输频率低的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功耗和信令消耗,目前提出了小数据传输(Small Data Transmission,SDT)的研究。
在SDT过程中,对于一些成对的消息,在UE使用SDT发送完上行消息之后,因为网络设备不知道网元会给UE发送对应的下行消息,可能会把UE释放为非激活态,此时如果网元需要向UE反馈下行消息,还需要重新寻呼UE,之后UE发起恢复连接请求进入连接态,从而接收网络下发的下行消息。
因此,基于目前的SDT过程,在向UE下发下行消息的时候需要重新寻呼UE以及建立连接,从而会造成不必要的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避免目前的SDT过程的不必要的开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者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者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告知网络设备,在SDT过程中传输的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反馈消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设备因为不清楚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而将终端设备释放为非连接态,以导致的后续需要重新寻呼和重新建立连接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开 销,有效节省了系统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5G网络架构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非漫游场景下基于服务化接口的5G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DT过程的实现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利用PUR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携带的索引值与字节大小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的BSR的一种实现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的BSR的另一种实现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AC子头的一种可能的实现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三;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四;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五;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六;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七;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八;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终端设备:可以为包含无线收发功能、且可以与网络设备配合为用户提供通讯服务的设备。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或5G之后的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通信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或5G之后的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也可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RAN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用于接收终端设备的数据并发送给核心网设备。RAN设备在不同通信系统中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2G系统中对应基站与基站控制器,在3G系统中对应基站与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在4G系统中对应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系统,如新无线(New Radio,NR)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集中单元CU,分布式单元DU)。
下面,结合图1,对本申请中的通信方法所适用的场景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场景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包括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 102,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其中,终端设备102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至少一个核心网进行通信。
其中,该通信系统可以为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或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简称5G)系统。
相应的,该网络设备可以为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简称eNB)、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中继站,也可以是5G系统中的基站等,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所述的5G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和/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还可以是PLMN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IoT网络或者其他网络。
可以理解的是,若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网络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以及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在5G系统中,也可以应用在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中。在对应的网络架构中可以包括UE、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核心网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
其中,接入网装置主要用于实现无线物理层功能、资源调度和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等功能;核心网设备可以包含管理设备和网关设备,管理设备主要用于终端设备的设备注册、安全认证、移动性管理和位置管理等,网关设备主要用于与终端设备间建立通道,在该通道上转发终端设备和外部数据网络之间的数据包;数据网络可以包含网络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等设备),数据网络主要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多种数据业务服务。
该网络架构可以为5G网络架构,图2为5G网络架构的一种示意图,5G系统也称为新无线通信系统、新接入技术(New Radio,NR)或者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如图2所示,5G系统中的接入网可以是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5G系统中的(R)AN设备可以由多个5G-(R)AN节点组成,该5G-(R)AN节点可以包括:非3GPP的接入网络如WiFi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下一代基站(可统称为新一代无线接入网节点(NG-RAN node),其中,下一代基站包括新空口基站(NR nodeB,gNB)、新一代演进型基站(NG-eNB)、中心单元(central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分离形态的gNB等)、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e point,TRP)、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其它节点。
如图2所示,5G核心网(5G core/new generation core,5GC/NGC)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网元等多个功能单元。
AMF网元主要负责移动性管理、接入管理等服务,其中,AMF网元还可以为UE和位置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网元之间,以及RAN和LMF网元之间的定位服务消息提供传输。
SMF网元主要负责会话管理、UE地址管理和分配、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功能、用户面功能的选择和控制等。UPF主要负责对外连接到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以及用户面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报文过滤、执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相关功能等。AUSF主要负责对终端设备的认证功能等。PCF网元主要负责为网络行为管理提供统一的策略框架、提供控制面功能的策略规则、获取与策略决策相关的注册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功能单元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实现某些控制功能,如对终端设备的接入鉴权、安全加密、位置注册等接入控制和移动性管理功能,以及用户面传输路径的建立、释放和更改等会话管理功能。
5GC中各功能单元之间可以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G)接口进行通信,如:UE可以通过NG接口1(简称N1)与AMF网元进行控制面消息的传输,RAN设备可以通过NG接口3(简称N3)与UPF建立用户面数据传输通道,AN/RAN设备可以通过NG接口2(简称N2)与AMF网元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UPF可以通过NG接口4(简称N4)与SMF网元进行信息交互,UPF可以通过NG接口6(简称N6)与数据网络DN交互用户面数据,AMF网元可以通过NG接口11(简称N11)与SMF网元进行信息交互,SMF网元可以通过NG接口7(简称N7)与PCF网元进行信息交互,AMF网元可以通过NG接口12(简称N12)与AUSF进行信息交互。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为示例性架构图,除图2中所示功能单元之外,该网络架构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单元。
图2所示网络架构为基于参考点网络架构,且该网络架构为非漫游场景下的网络架构,当然本申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在漫游场景下,并且网络架构也不限于基于参考点的网络架构,也可以采用基于服务化接口的网络架构。
图3为非漫游场景下基于服务化接口的5G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基于服务化接口场景下,5G系统的核心网还包括NEF和NRF网元。基于服务化接口的场景下,5G核心网中的部分网元通过总线方式连接,如图3所示,AUSF网元、AMF网元、SMF网元、AF网元、UDM、PCF网元、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和NSSF网元通过总线互连,所述网元在通过总线互连时,采用服务化接口,例如,AUSF网元通过Nausf接口连接到总线上,AMF网元采用Namf接口连接到总线上,SMF网元通过Nsmf接口连接到总线上,AF网元采用NAF网元接口连接到总线上,UDM采用Nudm接口连接到总线上,PCF网元通过NPCF网元接口连接到总线上,NRF通过Nnrf接口连接到总线上,NEF通过Nnef接口连接到总线上,NSSF通过Nnssf接口连接到总线上。
上述介绍的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上述介绍内容的基础上,下面对本申请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
为了使小数据能够高效地进行传输,LTE引入了提早数据传输(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技术。UE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例如四步随机接入过程(4-step RACH)中进行数据传输,即处于非连接态(即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UE可以在不进行RRC状态切换的情况下便可完成数据传输,这种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即为EDT。
在EDT过程中,UE可能始终保持在空闲态(idle)或者挂起状态(suspend)或者非激活态(inactive),完成上行和/或下行小数据包的传输,例如可以结合图4进行理解EDT过程,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DT过程的实现示意图。
其中,EDT过程例如可以在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过程中完成,参见图4:
1、UE可以向eNB发送随机接入前导(random access preamble)。
其中,随机接入前导还可以称为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或preamble、或preamble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随机接入前导以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称作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选择PRACH资源、以及选取一个preamble,并在选择的PRACH资源上发送选取的preamble。若随机接入的方式为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则可以由网络设备指定PRACH资源和preamble,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preamble估计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以及终端设备传输Msg3所需的上行授权大小。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信息广播可用的PRACH资源。
2、eNB可以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
其中,RAR中可以包括如下信息:
RAR的子头中包含回退指示(back-off indicator,BI),用于指示重传Msg1的回退时间。
RAR中的RAPID:网络响应收到的preamble index。
RAR的净荷(payload)中包含定时提前组(timing advance group,TAG),用于调整上行定时。
上行(up link,UL)grant:用于调度Msg3的上行资源指示。
临时(temporary)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 用于加扰Msg4的PDCCH。
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RAR-RNTI加扰的PDCCH,并且RAR中包含了自己发送的preamble index,则终端设备认为成功接收了随机接入响应。
对于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终端设备成功接收Msg2后,随机接入过程结束。对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终端设备成功接收Msg2后,还需要继续传输Msg3和接收Msg4。
3、UE可以向eNB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RRCConnectionResumeRequest)。
其中,在RRC连接恢复请求中包括:恢复ID(resumeID)、恢复原因(终端始发的信令、终端始发的数据、终端始发的异常数据或者终端终呼)和短消息完整性鉴权码(ShortResumeMAC-I)等信息。
同时,UE可以在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的同时发送上行数据(Uplink data)。
4、eNB可以向UE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RRCConnectionRelease)。
在RRC连接释放消息中可以包括:释放原因(releaseCause)、恢复ID(resumeID)、网络色码(Network Color Code,NCC)。
同时,eNB可以在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同时发送下行数据(Downlink data)。
可以理解的是,在eNB向UE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之后,UE例如可以进入非激活态(inactive),因此对于上述介绍的EDT过程,其实UE并没有进入连接状态,就完成了小数据包的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EDT过程在媒体介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体现,主要是影响了随机接入过程。按照原有的随机接入过程,消息1(Msg1)发送前导序列(preamble),用于进行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测量和请求,消息2(Msg2)分配上行授权(UL grant)和TA,消息3(Msg3)进行上行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的传输,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是RRC连接建立请求或者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4(Msg4)进行竞争解决。而在EDT中,由于需要进行非伴随状态转换的数据传输,因此在Msg3里就直接发送用户数据了,以及在Msg4中可以发送下行数据。
在配置上,网络会在SIB2上配置一个当前网络允许传输的最大传输块大小(TB size),其中,SIB为(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UE例如可以判断自己待传输的数据量,如果小于这个广播的最大TB size,则UE可以发起EDT传输;反之,UE使用正常的连接建立过程,进入连接态传输数据。
因此EDT对于处于非连接态(即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UE,可以通过简单的信令过程进行小数据的传输(例如水表的自动上报等等),以避免造成RRC状态的改变和RRC信令的开销。
上述结合图4介绍了EDT过程,下面对UE在IDLE态利用预配置上行资源(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PUR)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介绍。
在LTE Release16中,针对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和增强机器类通信(Enhance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eMTC)场景,引入了在IDLE态利用预配置上行资源(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PUR)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其中,PUR只在当前配置的小区内有效,即当UE检测到小区变化,并在新的小区发起随机接入时,UE需要释放原小区配置的PUR。
可以理解的是,PUR传输流程和上述介绍的LTE中的EDT过程类似,只是省去了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获取TA和UL grant(上行授权)的过程。
可以结合图5理解利用PUR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利用PUR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示意图。
参见图5,UE中具有有效的PUR资源,则UE可以直接向eNB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在RRC连接恢复请求中包括:恢复ID、恢复原因和短消息完整性鉴权码等信息。同时,UE可以在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的同时发送上行数据。
之后,eNB可以向UE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在RRC连接释放消息中可以包括:释放原因、恢复ID、NCC。同时,eNB可以在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同时发送下行数据以及定时提前命令(Time Advance Command,TAC)。
因此,只要在UE中具有有效的PUR资源,UE就可以基于该PUR资源进行数据传输,UE利用PUR执行数据传输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具有有效的定时提前量(Time Advance,TA)。
此处对TA进行简单介绍,上行传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同UE在时频上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即来自同一小区的不同UE的上行传输之间互不干扰。
为了保证上行传输的正交性,避免小区内(intra-cell)干扰,eNodeB要求来自同一子帧但不同频域资源(不同的RB)的不同UE的信号到达eNodeB的时间基本上是对齐的。eNodeB只要在CP(Cyclic Prefix)范围内接收到UE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就能够正确地解码上行数据,因此,上行同步要求来自同一子帧的不同UE的信号到达eNodeB的时间都落在CP之内。
为了保证接收侧(eNodeB侧)的时间同步,LTE提出了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的机制。
在UE侧看来,TA本质上是接收到下行子帧的起始时间与传输上行子帧的时间之间的一个负偏移(negative offset)。eNodeB通过适当地控制每个UE的偏移,可以控制来自不同UE的上行信号到达eNodeB的时间。对于离eNodeB较远的UE,由于有较大的传输延迟,就要比离eNodeB较近的UE提前发送上行数据。
具体的,UE可以从网络设备侧接收TAC,其中,TCA是定时提前命令,eNB通过发送TAC给UE,告知UE定时提前量(TA)的时间大小,其中,TA是指定时提前量,一般用于UE的上行传输,至为了将UE上行包在希望的时间到达eNB,预估由于距离引起的射频传输实验,提前相应时间发出数据包。
因此UE可以基于TAC调整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目的是为了消除UE之间不同的传输时延,使得不同UE的上行信号到达eNB的时间对齐,保证上行正交性,降低小区内干扰。
基于上述介绍可以确定的是,UE利用PUR执行数据传输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具有有效的TA,根据协议规定,判断TA是否有效的条件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TA定时器(Timing Advance timer,TAT)处于运行状态;和/或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变化(增大或减小)不大于/小于设定的阈值;
其中,TAT的配置作为PUR配置的一部分,可以通过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下发给UE。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根据TAT的配置信息,指示MAC层应用或释放相应配置。RRC在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后,判断是否包含pur-Config(预配置上行资源配置),若不包含,则UE保持现有配置不变,TAT不重启;若包含,则RRC根据pur-Config配置执行以下行为中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pur-Config设置为setup(设置),则UE存储或替代PUR配置,具体的,若pur-Config中包含pur-TimeAlignmentTimer(PUR-TA定时器),则RRC层指示低层应用该pur-TimeAlignmentTimer;若pur-Conig中不pur-TimeAlignmentTimer,则RRC层指示低层释放当前的pur-TimeAlignmentTimer;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pur-Config设置为release(释放),则UE释放PUR配置,并指示低层释放当前的pur-TimeAlignmentTimer。
或者,若网络未给出显示指示,且UE当前有预配置资源,UE收到RRC release后缺省行为maintain(维持)当前配置。
具体的,PUR传输中的TAT由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维护,若MAC层在收到高层配置的pur-TimeAlignmentTimer,则启动或重启timer;若MAC层收到高层释放pur-TimeAlignmentTimer的指示,则停止timer。
此外,MAC除了根据高层指示启动或重启timer,还需要根据接收到的TAC MAC CE或由PDCCH指示的时间调整量,启动或重启timer。
上述介绍了EDT过程以及基于PUR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下面对R17中的小数据传输(Small Data Transmission,SDT)的相关实现进行说明。
在5G NR系统中,RRC状态分为3种,分别为:RRC_IDLE(RRC空闲态)、RRC_INACTIVE(RRC非激活态)、RRC_CONNECTED(RRC连接态)。
其中RRC_INACTIVE态是5G系统从节能角度考虑引入的新状态,对于RRC_INACTIVE态的UE,无线承载和全部无线资源都会被释放,但UE侧和基站侧保留UE接入上下文,以便快速恢复RRC连接,网络通常将数据传输不频繁的UE保持在RRC_INACTIVE态。
Rel-16之前,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UE不支持数据传输,当上行(Mobile Original,MO)或下行(Mobile Terminated,MT)数据到达时,UE需要恢复连接,待数据传输完成后再释放到INACTIVE状态。对于数据量小且传输频率低的UE,这样的传输机制会导致不必要的功耗和信令开销。
因此,Rel-17立项开展对RRC_INACTIVE下小数据传输(Small Data Transmission,SDT)的研究,项目目标主要有两个方向:基于随机接入过程(两步/四步)的上行小数据传输以及基于 预配置资源(如CG type1)的上行小数据传输。
SDT的实现过程与上述介绍的EDT的实现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R17定位增强包括了支持在inactive态下的定位,且UE在inactive下发送的定位相关的定位服务(location service,LCS)消息和LTE定位协议(LTE positioning protocol,LPP)消息都是基于上述SDT技术传输的。目前有关LPP消息和LSC消息已经达成以下结论:
-从RAN2的角度可以在RRC_INACTIVE状态中传输任何上行链路LCS或LPP消息,但要取决于AS层支持的数据量。也就是说,RAN2未指定对消息类型的限制。
-如果LPP需要选择传输,即如果需要将消息提交到决定如何传递消息的较低层(SDT,更改状态等),则进一步研究(For Further Study,FFS)。
-如果RRC状态暴露于LPP,则FFS。
(WA:Any uplink LCS or LPP message can be transported in RRC_INACTIVE from RAN2 perspective,subject to the data volume supported by AS layers.I.e.RAN2 do not specify a restriction on message type.
FFS if LPP needs to select transport,i.e.if the message is just submitted to lower layers which decide how to deliver it(SDT,change state,etc.).
FFS if RRC state is exposed to LPP.)
基于上述介绍的相关内容,下面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在SDT过程中存在成对的消息,比如说成对的LPP消息和/或成对的LCS消息等,成对的消息是指该消息存在相对应的上行消息和下行消息。针对这些成对的消息,UE使用SDT发送完上行后,因为网络设备不知道核心网的网元还会给UE发送下行,可能会把UE释放会inactive态。
比如说针对成对的LPP消息和/或成对的LCS消息,网络设备不知道LMF网元会给UE发送对应的下行数据,会把UE释放会inactive态。那么LMF反馈了下行消息给UE时,还需要重新通过RAN paging(RAN寻呼)的方式,比如寻呼UE,然后UE发起resume请求进入连接态后,网络再下发相应信息,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开销。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如下技术构思: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SDT传输的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在存在反馈的时候,网络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保持在SDT过程中,也就是不释放UE回到RRC inactive态,从而避免了要进行寻呼以及重新建立连接所导致的不必要的开销。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在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告知网络设备,在SDT过程中传输的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其中,第二消息是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第二消息例如可以为上述介绍的LPP消息、或者LCS消息、或者RRC消息等,或者还可以为任意的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例如可以为成对的消息,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终端设备可以保持当前状态,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暂时不进入非激活态,因为终端设备没有进入非激活态,因此后续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相应的反馈消息,从而避免了后续还需要对终端设备进行寻呼,以及终端设备还需要恢复连接所导致的不必要的开销。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例如还可以不是成对的消息,比如说第二消息仅仅是上行消息,不需要相应的反馈,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网络设备可以将终端释放回到非激活态,或者终端设备自动进入非激活态,因为终端设备后续不用在接收第二消息的反馈消息了,也就不需要进行上述的寻呼已经恢复连接等操作。
其中,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示例如下:
比如说第二消息是请求功能消息(RequestCapabilities message),则第二消息相应的反馈消息可以是提供功能消息(ProvideCapabilities message);再比如说第二消息是请求协助数据消息(RequestAssistanceData message),则第二消息相应的反馈消息可以是提供协助数据消息(ProvideAssistanceData message)。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实也就是说,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消息之后,需要网络设备针对该上行消息给出一定的反馈,具体的第二消息以及第二消息相应的反馈消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消息,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有效的确定当前是否需要让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在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时候,网络设备不会指示终端设备立即进入非激活态,从而可以在无需重新寻呼以及无需恢复连接的情况下,即可以接收到第二消息对应的反馈消息,从而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告知网络设备,在SDT过程中传输的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反馈消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设备因为不清楚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而将终端设备释放为非连接态,以导致的后续需要重新寻呼和重新建立连接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开销,有效节省了系统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对第一消息和第一指示信息的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分别进行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例如可以为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
此处首先对BSR进行简单介绍:
当UE需要向网络侧发送数据的时候,必须要有上行授权(uplink grant)资源,如果没有上行资源则需要先向网络侧申请,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可以向网络侧发送BSR以申请上行资源,其中,UE可以在MA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中插入一个BSR控制单元来告诉网络侧:我的某个或某几个逻辑信道组当前有多少数据需要发送,希望你能分配一些上行资源给我。
因此,BSR可以向网络侧申请资源,用于UE的数据上传。网络侧收到BSR后,根据BSR携带的内容,为UE分配合适的资源。
目前在协议中,采用了如下方式来编码BSR信息:使用0~63这64个索引(index),来代表不同的字节范围。这样无论UE有多少数据要发,BSR只需要6个bits的空间就足够了,减少了空口传输的比特位数。
其中,BSR携带的索引值与字节大小的对应关系具体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携带的索引值与字节大小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如图7所示,图7中给出了BSR携带的各个索引值所对应的缓冲大小(Buffer Size,BS)的值,其中,BS的单位是字节(byte)
例如参见图7,index=0对应的BS为0,表示某个逻辑信道组没有数据需要发送,index=63对应的BS大于150000,表示某个逻辑信道组有超过150K字节的数据需要发送。则当UE有30个字节的数据需要发送时,只需要将BSR控制单元的值填为8。网侧在解码BSR信息后,发现BSR的值等于8,就知道UE侧需要发送的数据量在26~31字节之间,为eNB给UE分配合适大小的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同时,为了减少在空口中传输的信息比特个数,协议并不是为每个逻辑信道都绑定一个BSR值,而是为每个逻辑信道组绑定一个BSR值。逻辑信道组(Logic Channel Group,简称LCG),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归为一组。
基于上述介绍可以确定的是,BSR携带的是0~63这64种索引值,每个索引值对应不同范围的字节数目,这个字节数并不是该UE所有待传的数据量,也不是某个逻辑信道待传的数据字节数,而是某个逻辑信道组待传的数据量。每个逻辑信道组都有一个BSR值与其绑定,当UE的某个逻辑信道组有数据需要发送时,就可以上报该逻辑信道组的BSR值。
RRC在配置每个逻辑信道属性参数(logicalChannelConfig)的时候,可以为该逻辑信道分配相应的LCG ID号(logicalChannelGroup),这个ID号的范围是0~7,也就是说共有8个逻辑信道组。
目前,UE上报的BSR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CE)可以有以下4种格式:
短BSR格式(固定长度)(Short BSR format(fixed size));
长BSR格式(可变长度)(Long BSR format(variable size));
短截短BSR格式(固定长度)(Short Truncated BSR format(fixed size));
长截短BSR格式(可变长度)(Long Truncated BSR format(variable size))。
其中,当BSR的格式为短BSR格式或者短截短BSR格式时,BSR控制单元固定占1个字节,只能携带1个逻辑信道组的BSR信息。该BSR信息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ID固定占用2比特,取值0~7,BSR域固定占6比特,取值0~63。
例如可以参照图8进行理解,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的BSR的一种实现示意图。
如图8所示,BSR控制单元占用了一个字节,也就是8个比特,在BSR控制单元中,前两个比特为LCG标识(LCG ID),后6个比特为缓冲大小(Buffer Size)对应的索引。
例如当前该BSR控制单元中各个比特的取值分别为01000011,则前两个比特分别为0和1,后6个比特为000011,其表示逻辑信道组1上有12byte~14byte的数据需要传输。
以及,当BSR的格式为长BSR格式或者长截短BSR格式时,BSR控制单元占用的字节数量是不固定的,其可以携带所有逻辑信道组的BSR信息。在当前的实现方式下,可以采用1字节的bitmap作为逻辑信道组指示信息,其中,bitmap中的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逻辑信道组,且比特位上的数值表示是否上报对应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如果需要上报缓存数据量的逻辑信道组个数为m,则BSR控制单元的长度为m+1,因为当前逻辑信道组的最大数量是8个,因此m的最大取值为8。
例如可以参照图9进行理解,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的BSR的另一种实现示意图。
如图9所示,BSR控制单元占用m+1个字节,其中第1个字节中包括bitmap,bitmap中的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逻辑信道组,分别对应了LGC7~LGC0,用于指示是否上报各个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并且在后面的第2个字节到第m+1个字节中,包括了需要上报数据量的各个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的缓存大小(BS)的索引。
例如可以用1表示需要上报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用0表示不需要上报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假设当前bitmap为11000100,则表示当前的BSR控制单元中包括逻辑信道组0、逻辑信道组1和逻辑信道组5的缓存数据量。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介绍的截短BSR是指,当前有多个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需要上报,但限于可用的填充资源有限,只能发送部分逻辑信道组的BSR,这样就叫做截短BSR。
上述介绍了BSR的几种格式,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BSR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在MAC PDU中,每个MAC PDU都对应着一个或者MAC子头(sub-header),每个MAC子头对应一个MAC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MAC CE(控制单元)或padding(填充),在MAC子头中可以指示BSR的类型。
每种MAC子头包含的域和具体含义各有不同,MAC子头中常见的域包括:
LCID:用于标识MAC SDU的逻辑信道实体或MAC控制单元的类型或padding(填充)。
E(扩展域):指示在MAC头中所在的MAC子头后面是否有后续域。
R(预留比特):用于后续应用扩展,大小为2bits,由于本发明有些实施例会利用预留比特,所以在用到预留比特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用不同的名字命名该比特,比如扩展比特等。
“F2”和“F”(格式域):用于联合指示L域的长度。
L(长度指示域):用于指示MAC SDU或MAC控制单元的长度,单位为byte。
例如可以结合图10进行理解MAC子头,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AC子头的一种可能的实现示意图。
参见图10,在MAC子头中可以包括预留R比特,以及扩展E比特,以及这个子头里的LCID域可以用来表示控制单元的类型。上述介绍的BSR的四种类型,就是通过子头中的LCID值确定的。
图10只是MAC子头的一种可能的实现示意图,在实际实现过程中,MAC子头还有其余的实现方式,其具体的实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基于上述介绍的BSR相关的内容,下面对第一消息为BSR的实现方式进行具体介绍。
当第一消息为BSR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有如下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BSR中的预设比特位用于指示第一指示信息,预设比特位为BSR的预留比特中的任一个比特位,或者,预设比特位为BSR的扩展比特中的任一个比特位。
其中,预留比特即为上述介绍的MAC子头中的预留R比特,扩展比特是指扩展现有的BSR格式,增加用于承载第一指示信息的比特位。也就是可以采用BSR格式中的预留R比特或者扩展比特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其中,预设比特位例如可以为预留比特或者扩展比特中的任一个比特位,或者预设比特位还可以为预留比特或者扩展比特中的多个比特位,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为:
若预设比特位为第一值,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预设比特位为第二值,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预设比特位为一个比特位时,第一值例如可以为1,第二值例如可以为0,例如可以结合图11和图12进行理解,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一,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二。
参见图11,例如预设比特位可以为预留R比特中的第一个比特位,假设当前预设比特位为1,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或者,
参见图12,例如预设比特位可以为预留R比特中的第一个比特位,假设当前预设比特位为0,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或者,第一值和第二值还可以为任意选择的预设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以及,当预设比特位为多个比特位时,第一值例如可以为11,第二值例如可以为00,例如可以结合图13和图14进行理解,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三,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四。
参见图13,例如预设比特位可以为预留R比特中的两个比特位,假设当前预设比特位为11,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或者,
参见图14,例如预设比特位可以为预留R比特中的两个比特位,假设当前预设比特位为00,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或者,第一值还例如可以为01,第二值还例如可以为10,等等,当预设比特位为更多数量的比特位时,第一值和第二值还可以进行适应性的设置。
本实施例对第一值和第二值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设置预设比特位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预设比特位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即可,在实际实现过程中,第一值和第二值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当第一消息为BSR时,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有如下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用特定的逻辑信道组标识来指示第一指示信息,因为在SDT流程中,只有部分数据资源承载(Data Resource Bearer,DRB)/信令资源承载(Signal Resource Bearer,SRB)可以支持在inactive态的SDT流程,也就是说只有部分DRB/SRB会在inactive态被resume来传输相应的数据或信令,那么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可以采用一个不支持SDT的DRB所在的逻辑信道组ID来表示。
基于上述介绍可以确定的是,现有的BSR格式中,可以用3bit显示逻辑逻辑信道组ID,或者8bit的bitmap来指示相应的逻辑信道组是否有带传输数据。
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BSR的格式为短BSR格式或者短截短BSR格式时,BSR中包括逻辑信道组标识,BSR中的逻辑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若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小数据传输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
例如可以结合图15进行理解,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五。
图15中的BSR中用于指示LGC ID的3bit为“010”,则表示当前所包括的逻辑信道组为逻辑信道组3,因为只有逻辑信道组1和逻辑信道组2中逻辑信道对应的DRB是支持SDT传输的,那么当UE发送了逻辑信道组3的BSR时,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当网络设备接收到这个BSR,基于逻辑信道组3的标识,就会认为当前收到的第二消息有相应的下行反馈,就不会指示UE立即进入inactive态。
在实际实现过程中,可以采用任一个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小数据传输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用来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或者,若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二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第二逻辑信道组为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
例如可以结合图16进行理解,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六。
图16中的BSR中用于指示LGC ID的3bit为“001”,则表示当前所包括的逻辑信道组为逻辑信道组1,因为只有逻辑信道组1和逻辑信道组2中逻辑信道对应的DRB是支持SDT传输的,那么当UE发送了逻辑信道组1的BSR时,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当网络设备接收到这个BSR,基于逻辑信道组1的标识,就会认为当前收到的第二消息没有相应的下行反馈,则网络设备可以将UE释放回到inactive态,或者终端设备自动进入inactive态。
在实际实现过程中,可以采用任一个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小数据传输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用来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上述介绍的是短BSR格式或者短截短BSR格式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BSR的格式为长BSR格式或者长截短BSR格式时,BSR中包括各个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各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用于指示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三值,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
假设第三值可以为1,例如可以结合图17进行理解,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七。
图17中的BSR中用于指示LGC ID的8bit的bitmap为“00001000”,则表示当前逻辑信道组3对应的比特位的值为1,因为只有逻辑信道组1和逻辑信道组2中逻辑信道对应的DRB是支持SDT传输的,那么当UE发送了逻辑信道组3的比特位置1的BSR时,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当网络设备接收到这个BSR,基于逻辑信道组3的标识,就会认为当前收到的第二消息有相应的下行反馈,就不会指示UE立即进入inactive态。
在实际实现过程中,可以将任意数量个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小数据传输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设置为第三值,用来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比如说还可以同时将LGC3、LGC4、LGC5对应的比特位设置为第三值,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以及第三值除了上述介绍的“1”之外,还可以为任意的预设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或者,若各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均为第四值,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假设第四值可以为0,例如可以结合图18进行理解,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SR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示意图八。
图18中的BSR中用于指示LGC ID的8bit的bitmap为“00000000”,则表示各个逻辑信道组各自对应的比特位的值均为0,因为只有逻辑信道组1和逻辑信道组2中逻辑信道对应的DRB是支持SDT传输的,那么当UE发送了逻辑信道组0、逻辑信道组3~逻辑信道组7的比特位均置0的BSR时,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当网络设备接收到这个BSR,基于各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就会认为当前收到的第二消息没有相应的下行反馈,则网络设备可以将UE释放回到inactive态,或者终端设备自动进入inactive态。
在实际实现过程中,第四值除了上述介绍的“0”之外,还可以为任意的预设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五值,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预设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六值,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当前的实现方式与上述介绍的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组的实现方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当前是选择可以一个预设的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根据这个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来指示第一指示信息。
比如说选择的预设逻辑信道组为LGC3,比如说第五值可以为1,第六值可以为0,那么在LGC3对应的比特位置1的时候,就可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在LGC3对应的比特位置0的时候,就可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在这种实现方式下就无需关心其余的LGC对应的比特位,只需要关注LGC3对应的比特位即可,预设 逻辑信道组的具体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只要预设逻辑信道组是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即可。
在实际实现过程中,第五值、第六值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扩展,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上述介绍的是第一消息为BSR时,第一指示信息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可以为RRC消息,或者第一消息还可以为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
当第一消息为RRC消息时,例如可以在RRC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若RRC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七值,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RRC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八值,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其中,第七值例如可以为1,第八值例如可以为0,或者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本实施例对第七值和第八值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RRC消息例如可以为RRC resume request(RRC恢复请求消息),则例如可以结合如下内容理解RRC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如下内容为RRC resume request中所包括的内容:
Figure PCTCN2021092501-appb-000001
基于上述内容可以确定的是,在RRC resume request中包括requireDLfeedback字段,该字段即可以为第一指示信息,当该字段为true时,例如可以表示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以及,当该字段为false时,例如可以表示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或者,RRC信令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为endTransaction,同样的,比如说第一指示信息为1时,表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当第一指示信息为0时,表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在实际实现过程中,RRC消息除了上述介绍的RRC resume request之外,还可以为任一种可能的RRC消息,不局限于RRC信令类型。
当第一消息为RRC消息时,除了上述介绍的在RRC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之外,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RRC消息中包括传输标识。
若传输标识为第一预设消息的传输标识,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第一预设消息为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若传输标识为第二预设信息的传输标识,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第二预设消息为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是可以预先确定的,则可以在RRC消息中包括各个第二消息的传输标识,网络设备通过识别该传输标识,在确定当前的传输标识是存在相应反馈消息的第二消息的传输标识的时候,就会认为当前收到的第二消息有相应的下行反馈,就不会指示终端设备立即进入非激活态;或者,在确定当前的传输标识是不存在相应反馈消息的第二消息的传输标识的时候,就会认为当前收到的第二消息没有相应的下行反馈,就可以将 终端释放回到非激活态,或者终端设备自动进入非激活态。
在实际实现过程中,第一消息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第一消息所包括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当第一消息为UCI时,例如可以在UCI的信息域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若UCI的信息域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七值,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UCI的信息域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八值,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其中,第七值例如可以为1,第八值例如可以为0,或者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本实施例对第七值和第八值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制。
当第一消息为UCI时,除了上述介绍的在UCI的信息域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之外,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UCI的信息域中包括传输标识。
若传输标识为第一预设消息的传输标识,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第一预设消息为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若传输标识为第二预设信息的传输标识,则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第二预设消息为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本实施例中的UCI例如可以是UL grant,或者还可以为其余任意可能的UCI,当第一消息是UCI时,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实现方式与上述RRC消息的实现方式是类似的,此处对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介绍的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包括如下内容:
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时,终端设备可以直接进入非激活态,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释放回非激活态,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时候,可以将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自动进入非激活态;
或者,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时,可以在预设时长之后,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同样的,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释放回非激活态,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时候,在预设时长之后再将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自动进入非激活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定时器确定终端设备何时被释放为非激活态,例如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消息之后,可以启动定时器,若确定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在定时器运行期间,网络设备不会释放UE回inactive/idle态,在这种实现方式下,定时器的运行依赖于第一指示信息,只有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时,终端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之后再进入非激活态,否则,终端设备无需等待第一预设时长,可以直接进入非激活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之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定时器运行期间,网络设备不会释放UE回inactive/idle态,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定时器的运行不依赖于第一指示信息,也就是说无论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前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终端设备均在第二预设时长之后再进入非激活态。
该定时器的配置可以是网络侧配置,UE和网络侧共同维护,比如在RRC release消息中携带。还可以由网络侧自己实现,比如网络基于不同实体/网元(gNB,TRP,LMF等)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各个网元的处理时延来确定预设时长,本实施例对预设时长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制,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扩展。
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时,可以在第一预设时长之后,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是为了保证在接收到第二消息之后的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内,保持终端设备不进入非激活态,或者直接设置在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保持终端设备不进入非激活态,从而给发送第二设备相应的反馈消息一定的数据传输时间,避免了后续需要发送反馈消息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寻呼以及恢复连接的操作,同时,在预设时长到达的时候,若还没有给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相应的反馈消息,则为了避免等待时间过程,还是需要将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因此,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在定时器运行期间,也就是说第一预设时长或者第二预设时长未结束的时候,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了第二消息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发送反馈消息之后网络设备也可以将终端设备释放回inactive/idle态,因为此时已经向终端设备发送了第二消息相应的反馈消息,就无需再进行等待了。
同时,本申请中的第一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可以为一起发送的消息,也就是说其是包括同一条消息中的,或者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还可以为各自单独发送的消息,也就是说是独立的两条消息,当其是独立的两条消息的时候,原则上来说,应该是先发送第二消息,再发送第一消息,在实际实现过程中,第一消息以及第二消息的具体发送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以及本申请中传输第一消息所用的资源为如下中的任一种:用于小数据传输的预配置资源(Configured grant-SDT,CG-SDT)资源、用于小数据传输的随机接入资源(RA-SDT资源)、动态调度资源、随机接入资源。
上述各实施例介绍的是终端设备一侧的实现方式,下面结合图19对网络设备侧的实现方式进行介绍,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如图19所示,该方法包括:
S190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根据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将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在预设时长之后,将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网络设备侧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与上述终端设备侧的实现方式均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通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从而根据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在SDT过程中传输的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反馈消息,从而可以避免因为不清楚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而将终端设备释放为非连接态,以导致的后续需要重新寻呼和重新建立连接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开销,有效节省了系统资源。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请参见图20,该通信装置20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2001以及处理模块2002,其中,
发送模块200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缓冲状态报告BSR。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BSR中的预设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预留比特中的比特位,或者,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扩展比特中的比特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一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二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BSR的格式为短BSR格式或者短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逻辑信道组标识,所述BSR中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小数据传输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二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组为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BSR的格式为长BSR格式或者长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各个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三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均为第四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五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六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UCI。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七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八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传输标识;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一预设消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消息为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二预设信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消息为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RRC消息为RRC恢复连接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2002,用于: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在预设时长之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2002还用于:
在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预设时长之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为如下中的任一种:长期演进技术定位协议LPP消息、定位服务LCS消息、RRC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所述第一消息所用的资源为如下中的任一种:用于小数据传输的预配置资源CG-SDT资源、用于小数据传输的随机接入资源RA-SDT资源、动态调度资源、随机接入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请参见图21,该通信装置21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01以及处理模块2102,其中,
接收模块21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BSR。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BSR中的预设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预留比特中的比特位,或者,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扩展比特中的比特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一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二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BSR的格式为短BSR格式或者短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逻辑信道组标识,所述BSR中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二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组为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BSR的格式为长BSR格式或者长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各个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三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均为第四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五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六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RRC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UCI。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五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六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传输标识;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一预设消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消息为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二预设信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消息为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RRC消息为RRC恢复连接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2102,用于: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将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在预设时长之后,将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2102还用于:
在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预设时长之后,将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为如下中的任一种:LPP消息、LCS消息、RRC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所述第一消息所用的资源为如下中的任一种:CG-SDT资源、RA-SDT资源、动态调度资源、随机接入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22,终端设备220可以包括:收发器21、存储器22、处理器23。收发器21可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该发射器还可称为发送器、发射机、发送端口或发送接口等类似描述,接收器还可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端口或接收接口等类似描述。示例性地,收发器21、存储器22、处理器23,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24相互连接。
存储器2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23用于执行该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以使得终端设备20执行上述任一所示的通信方法。
其中,收发器21的接收器,可用于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的接收功能。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23,网络设备230可以包括:收发器31、存储器32、处理器33。收发器31可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该发射器还可称为发送器、发射机、发送端口或发送接口等类似描述,接收器还可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端口或接收接口等类似描述。示例性地,收发器31、存储器32、处理器33,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34相互连接。
存储器3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33用于执行该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以使得终端设备20执行上述任一所示的通信方法。
其中,收发器31的接收器,可用于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的接收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在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可实现上述任一所示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可执行上述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执行的通信方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6)

  1.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缓冲状态报告BSR。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R中的预设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预留比特中的比特位,或者,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扩展比特中的比特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一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二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R的格式为短BSR格式或者短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逻辑信道组标识,所述BSR中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小数据传输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二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组为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R的格式为长BSR格式或者长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各个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三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均为第四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五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六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上行控制信息UCI。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七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八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传输标识;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一预设消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消息为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二预设信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消息为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消息为RRC恢复连接请求消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在第一预设时长之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
  15. 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预设时长之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
  16. 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17. 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如下中的任一种:长期演进技术定位协议LPP消息、定位服务LCS消息、RRC消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所述第一消息所用的资源为如下中的任一种:用于小数据传输的预配置资源CG-SDT资源、用于小数据传输的随机接入资源RA-SDT资源、动态调度资源、随机接入资源。
  19.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BSR。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R中的预设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预留比特中的比特位,或者,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扩展比特中的比特位。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一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二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23.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R的格式为短BSR格式或者短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逻辑信道组标识,所述BSR中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二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组为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
  25.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R的格式为长BSR格式或者长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各个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三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均为第四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五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六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28.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RRC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UCI。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五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六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30.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传输标识;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一预设消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消息为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二预设信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消息为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31. 根据权利要求28-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消息为RRC恢复连接请求消息。
  32. 根据权利要求19-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将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在第一预设时长之后,将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33. 根据权利要求19-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预设时长之后,将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34. 根据权利要求19-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35. 根据权利要求19-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如下中的任一种:LPP消息、LCS消息、RRC消息。
  36. 根据权利要求19-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所述第一消息所用的资源为如下中的任一种:CG-SDT资源、RA-SDT资源、动态调度资源、随机接入资源。
  37. 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缓冲状态报告BSR。
  39.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SR中的预设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预留比特中的比特位,或者,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扩展比特中的比特位。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一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二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41.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SR的格式为短BSR格式或者短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逻辑信道组标识,所述BSR中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小数据传输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二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组为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
  43.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SR的格式为长BSR格式或者长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各个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三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均为第四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45.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五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六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46.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UCI。
  47.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七值, 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八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48.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传输标识;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一预设消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消息为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二预设信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消息为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49. 根据权利要求46-4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RC消息为RRC恢复连接请求消息。
  50. 根据权利要求37-4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在第一预设时长之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
  51. 根据权利要求37-4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预设时长之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
  52. 根据权利要求37-5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53. 根据权利要求37-5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如下中的任一种:长期演进技术定位协议LPP消息、定位服务LCS消息、RRC消息。
  54. 根据权利要求37-5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所述第一消息所用的资源为如下中的任一种:用于小数据传输的预配置资源CG-SDT资源、用于小数据传输的随机接入资源RA-SDT资源、动态调度资源、随机接入资源。
  55. 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消息是否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56. 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BSR。
  57. 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SR中的预设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预留比特中的比特位,或者,所述预设比特位为所述BSR的扩展比特中的比特位。
  58.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一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预设比特位为第二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59. 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SR的格式为短BSR格式或者短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逻辑信道组标识,所述BSR中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60. 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为第二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组为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
  61. 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SR的格式为长BSR格式或者长截短BSR格式,所述BSR中包括各个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各所述逻辑信道组标识各自对应的比特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62. 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三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均为第四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 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63. 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五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为不支持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SDT流程的逻辑信道组;或者,
    若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比特位为第六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64. 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RRC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UCI。
  65. 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五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六值,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
  66. 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传输标识;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一预设消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消息为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若所述传输标识为第二预设信息的传输标识,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消息为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的消息。
  67. 根据权利要求64-6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RC消息为RRC恢复连接请求消息。
  68. 根据权利要求55-6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不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将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消息存在相应的反馈消息,则在第一预设时长之后,将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69. 根据权利要求55-6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预设时长之后,将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为非激活态。
  70. 根据权利要求55-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在SDT过程中传输的消息。
  71. 根据权利要求55-7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如下中的任一种:LPP消息、LCS消息、RRC消息。
  72. 根据权利要求55-7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所述第一消息所用的资源为如下中的任一种:CG-SDT资源、RA-SDT资源、动态调度资源、随机接入资源。
  73.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74.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9至3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75.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或19至3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76.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或19至3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PCT/CN2021/092501 2021-05-08 2021-05-08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36504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80086368.2A CN116686385A (zh) 2021-05-08 2021-05-08 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092501 WO2022236504A1 (zh) 2021-05-08 2021-05-08 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92501 WO2022236504A1 (zh) 2021-05-08 2021-05-08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36504A1 true WO2022236504A1 (zh) 2022-11-17

Family

ID=84027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092501 WO2022236504A1 (zh) 2021-05-08 2021-05-08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6385A (zh)
WO (1) WO2022236504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1623A (zh) * 2016-01-07 201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US20180359803A1 (en) * 2013-05-20 2018-12-13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pparatus,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implementable instructions product
CN109819526A (zh) * 2018-10-18 2019-05-28 广州微智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挂起程序的启动方法、装置和NB-IoT核心网系统
US20200092905A1 (en) * 2018-09-07 2020-03-19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mall data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59803A1 (en) * 2013-05-20 2018-12-13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pparatus,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implementable instructions product
CN107231623A (zh) * 2016-01-07 201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US20200092905A1 (en) * 2018-09-07 2020-03-19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mall data transmissions
CN109819526A (zh) * 2018-10-18 2019-05-28 广州微智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挂起程序的启动方法、装置和NB-IoT核心网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Addressing open issues of solution 1 for infrequent small data transfer", 3GPP DRAFT; S2-183732 SOLVING FFS FOR SOLUTION 1 (ISDT),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SA WG2, no. Sany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80416 , 10 April 2018 (2018-04-10),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 XP05143803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6385A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9339B2 (en)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random access
EP3549384B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US1114067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US201901247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erforming msg3-based system information reque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49042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ast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0743198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快速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及其设备
JP2017200185A (ja) データボリューム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ユーザ機器
US20200187298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y using relay terminal
US1151685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2028076A1 (zh) 一种机器类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4048224A1 (zh) 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922379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176795A1 (e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5552961A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090646A1 (zh) 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2236504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190075601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WO202120790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022423A1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06915A1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051366A1 (zh) 一种控制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108476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019409A1 (zh) 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WO2023108420A1 (zh) 定时提前的有效性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05434A1 (zh)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9410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180086368.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CN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