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033461A1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033461A1
WO2022033461A1 PCT/CN2021/111728 CN2021111728W WO2022033461A1 WO 2022033461 A1 WO2022033461 A1 WO 2022033461A1 CN 2021111728 W CN2021111728 W CN 2021111728W WO 2022033461 A1 WO2022033461 A1 WO 202203346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entity
user
user plane
control plan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1117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张东霞
彭涛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203346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033461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04L67/145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avoiding end of session, e.g. keep-alive, heartbeats, resumption message or wake-up for inactive or interrupted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34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 H04L41/342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virtual entities, e.g. orchestrators, SDN or NFV entiti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实现由第一用户面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并接收该控制面实体发送响应报文的过程,实现探测报文的处理。相比于控制面实体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的处理过程,在用户表项的数据量过大时,可以大大减小传输时延,避免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提升通信效率。在该方法中,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包括终端的标识; 此后,该控制面实体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8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10819834.0,发明名称为“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与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网络架构相适应,传统的网元设备需要从网络功能专业化朝着通用化演进。为此,通信运营商提出了将控制面实体与用户面实体分离的系统,一般地,用户面实体也可以称为控制面实体,用于实现转发功能;控制面实体用于实现控制功能。在该系统中,将转发功能与控制功能分离,一个控制面实体可以连接多个用户面实体,以实现用户管理功能的集中化。
目前,在控制面实体与用户面实体分离场景下,由于大量终端用户集中在控制面实体管理,为了减少控制面实体的性能消耗,以及减少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带宽的占用,通常由用户面实体进行探测报文的处理。在对探测报文的处理过程中,由控制面实体向用户面实体下发用户表项,用户面实体从该用户表项中确定接入该用户面实体的用户信息,再对该用户信息所对应终端用户的探测报文进行收发处理。
其中,终端用户所连接的用户面实体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在用户面实体故障或者控制面实体发起的迁移调度而产生的用户面实体切换时,终端用户根据控制面实体的指示断开与原用户面实体之间的连接,并建立与目的用户面实体之间的连接。
然而,在用户表项的数据量过大时,控制面实体向用户面实体下发用户表项的过程存在较大的传输时延,使得目的用户面实体由于无法及时获取得到用户表项,而产生探测报文的处理失败,容易导致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影响通信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实现由第一用户面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并接收该控制面实体发送响应报文的过程,实现探测报文的处理,相比于控制面实体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的处理过程,在用户表项的数据量过大时,可以大大减小传输时延,避免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控制面实体,该控制面实体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一用户面实体,在该方法中,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包括终端的标识;此后,该控制面实体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本实施例中,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承载终端的标识的探测报文,并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后续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将该响应报文转发至终端设备。由第一用户面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并接收 该控制面实体发送响应报文的过程,实现探测报文的处理。相比于控制面实体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的过程,在用户表项的数据量过大时,可以大大减小传输时延,避免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提升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端的表项。
本实施例中,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关联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之后,该控制面实体才会接收到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其中,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端的表项。即在该控制面实体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用户表项的过程中,由控制面实体实现探测报文的处理,可以避免在用户表项的传输过程中产生用户掉线的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二用户面实体,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
本实施例中,该终端与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初始连接,且该终端的表项初始是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的。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该控制面实体才会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即控制面实体确定该终端的表项由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可以避免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该终端的探测报文失败的情况发生。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该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包括:
该控制面实体检测到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或,
该控制面实体接收到来自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或,
该控制面实体确定该终端的用户信息,此后,该控制面实体根据该用户信息确定需要将所述终端的表项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
本实施例中,在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时,或者是,在该控制面实体根据该终端的用户信息确定该终端的表项由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控制面实体才确定需要将所述终端的表项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从而,提供了该控制面实体确定迁移该终端的多种实现方式,提升方案可实现性的同时,也可以使得方案可以适应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控制面实体接收到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探测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 通知,该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本实施例中,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使得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确定将要接收来自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并将接收到的探测报文上送至控制面实体处理。可以确保第一用户面实体将探测报文转发至控制面实体处理,相比于通过用户面实体处理探测报文的过程,可以降低用户面实体的运行负荷,同时,也可以使得用户面实体将更多的运算能力用于处理终端的其它业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控制面实体接收到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探测报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二通知,该第二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本实施例中,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接收到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探测报文之后,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的第二通知。此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在本地处理探测报文。其中,可选地,在该第一用户表项发送完成之后,该控制面实体才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二通知。即在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具备处理探测报文的能力时,此时,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控制面实体可以暂时不处理探测报文,从而,可以降低控制面实体的信令消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二通知包括: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已将该终端的表项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二通知。
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切换过程存在一定的时延,控制面实体在确定将该终端的表项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才会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二通知,可以避免该迁移过程的时延产生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包括:该控制面实体判断该控制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若是,则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本实施例中,控制面实体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的过程中,该控制面实体可以在本地用户表项中判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在确定包括时,即确定该探测报文通过合法性检测时,才会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从而,提供了该控制面实体处理该探测报文具体的处理过程,提升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本实施例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具体可以为IPoEv4、IPOEv6、PPPoEv4或者PPPoEv6,或者是其它类型的拨号方式。使得方案可以应用于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拨号方式 的终端用户的处理过程,提升方案可实现性的同时,也可以使得方案可以适应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面实体,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控制面实体,其中,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为前述第一方面及任一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用户面实体,在该方法中,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终端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包括该终端的标识;然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此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并向该终端发送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实体向控制面实体转发承载终端的标识的探测报文,并接收该控制面实体发送的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后续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将该响应报文转发至终端设备。由用户面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并接收该控制面实体发送响应报文的过程,实现探测报文的处理。相比于控制面实体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的过程,在用户表项的数据量过大时,可以大大减小传输时延,避免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提升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端的表项。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发送的关联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之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确定在该控制面实体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的过程中,由控制面实体实现探测报文的处理。其中,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端的表项,此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表项更新本地的用户表项。即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可以避免在用户表项的传输过程中产生用户掉线的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通知,该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发送的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使得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确定将要接收来自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并将接收到的探测报文上送至控制面实体处理。可以确保第一用户表项的传输过程中,第一用户面实体将探测报文转发至控制面实体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二通知,该第二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发送的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的第二通知,即该控制面实体确定该第一用户表项发送完成。此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具备根据该第一用转发表项处理探测报文的能力,即第一 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控制面实体可以暂时不处理探测报文,从而,可以降低控制面实体的信令消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包括: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判断本地用户表项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若否,则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
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实体根据该探测报文的处理过程中,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在本地用户表项中判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在确定不包括时,才会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即在第一用户面实体确定无法处理该探测报文时,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并由控制面实体处理探测报文,由于用户表项是在控制面实体上进行管理维护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该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本实施例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具体可以为IPoEv4、IPOEv6、PPPoEv4或者PPPoEv6,或者是其它类型的拨号方式。使得方案可以应用于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拨号方式对应终端用户的处理过程,提升方案可实现性的同时,也可以使得方案可以适应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面实体,该控制面实体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一用户面实体,该控制面实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包括终端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端的表项。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二用户面实体,该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还包括处理单元,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该处理单元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包括:
该处理单元检测到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
该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或,
该接收单元确定该终端的用户信息;
该处理单元根据该用户信息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 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通知,该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该第一用户表项发送完成之后,该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二通知,该第二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确定已将该终端的表项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该发送单元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二通知。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还包括处理单元;
该处理单元判断本地用户表项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
若该处理单元确定该控制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中包括该终端的标识,则该发送单元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中,控制面实体的组成模块还可以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实现方式中所执行的步骤,具体均可以参阅第一方面,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面实体,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控制面实体,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包括该终端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
该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该终端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端的表项。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接收单元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之前,该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通知,该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发送单元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之后,该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二通知,该第二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用户面实体还包括处理单元;
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
若该处理单元确定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不包括该终端的标识,则该发送单元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中,第一用户面实体的组成模块还可以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各个可能实现方式中所执行的步骤,具体均可以参阅第二方面,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面实体,该控制面实体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面实体,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包括第三方面中的控制面实体、第四方面中的第一用户面实体,或者,该宽带接入网关包括第五方面中的控制面实体、第六方面中的第一用户面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或者其中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者其中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BP,baseband processor),示例性地,该处理器还可以包括(AP,application processor),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者其中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在一种具体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三、第五、第七、第九和第十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不同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四、第六、第八、第九和第十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 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不同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以下优点: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承载终端的标识的探测报文,并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后续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将该响应报文转发至终端设备。由第一用户面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并接收该控制面实体发送响应报文的过程,实现探测报文的处理,相比于控制面实体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的过程,在用户表项的数据量过大时,可以大大减小传输时延,避免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提升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控制面实体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户面实体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信装置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本申请涉及的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的设备,向用户提供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也可以简称为终端,或称为终端用户、用户终端、用户设备等。该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或数据,或与RAN交互语音和数据。该终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移动终端、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终端、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 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可以包括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可以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车载终端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电路,例如可以被应用于芯片系统的电路,该芯片系统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A,B,C,AB,AC,BC或ABC。以及,除非有特别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控制器技术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技术的发展,城域网向着传统以网络为核心的架构向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网络架构演进。传统的网元设备也从专业化朝着通用化演进。传统网元设备从专业化朝着通用化演进主要解决两个解耦:控制与转发的解耦、软件与硬件的解耦。
为此,通信运营商提出了将控制面实体(control plane,CP)与用户面实体(user plane,UP)分离的系统,一般地,用户面实体也可以称为控制面实体,用于实现转发功能;控制面实体用于实现控制功能。在该系统中,将转发功能与控制功能分离(即CU与UP分离,简称CU分离),一个控制面实体可以连接多个用户面实体,以实现用户管理功能的集中化。
其中,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作为传统的宽带接入网关设备,在用户宽带接入业务和场景中非常重要。对BNG设备在用户接入上的主要的要求是用户认证、接入控制、流量调度等。随着各种互联网业务的层出不穷,对BNG设备支持的用户的会话数要求不断提高、对用户接入带宽不断提高、尤其对BNG设备对外提供业务开放、可编程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这些因素,BNG设备基于SDN/NFV的架构实现前面提到的两个解耦。
作为BNG网络的一种具体的应用,在转发控制分离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BRAS)系统(简称CU分离vBRAS)中,CU分离vBRAS充分借鉴了SDN技术的集中管控和NFV的设备云化的思路,在保留BRAS设备高转发性能的同时,将计算密集型的BRAS用户管理功能NFV化和集中化,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现网的功能、性能和可维护性需求,而且能够支持网络向SDN/NFV网络架构演进的诉求。
BRAS系统是在路由器系统上叠加用户管理功能构建的,将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virtual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vBRAS)从功能上,拆分为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控制面(virtual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control plane,vBRAS-CP)和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转发面(virtual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user plane,vBRAS-UP)。一般来说,一个vBRAS-CP可以连接多个vBRAS-UP,以实现用户管理功能的集中化。转发控制分离vBRAS的基本思路就是将多台BRAS设备上的用户管理功能抽取出来并且集中,形成控制面(即vBRAS-CP);BRAS设备上保留路由器的控制面以及BRAS的用户面(即vBRAS-UP),用户面也可以称为转发面。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一个示意图。在图1中,转发CU分离vBRAS系统由vBRAS-UP和vBRAS-CP两部分组成。用户管理功能通过vBRAS-CP实现,路由控制功能和转发功能通过vBRAS-UP实现,且vBRAS-CP可以连接多个vBRAS-UP,并通过CU控制通过对多个vBRAS-UP进行管理。
示例性地,基于图1所示内容,CU分离vBRAS的系统模型可以包括:
一、上线/转发模型。
(1)vBRAS-UP将拨号报文上送到vBRAS-CP,由vBRAS-CP处理用户上线后,向vBRAS-UP下发用户表项。
其中,用户表项,指的是终端的标识与该终端上线的参数和/或使用该终端上线的用户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该终端上线的参数可以包括用户上线的接口、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器(remote access dial-in user service,RADIUS或Radius Server)(例如认证、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AAA)服务器)特殊下发的选项(option)等;该终端上线的用户信息可以包括该终端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带宽要求、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业务优先级信息、设备优先级信息、VIP等级标识等。通常,一个终端对应一个用户表项。
(2)vBRAS-UP独立运行路由协议,生成网络转发表项;
其中,网络转发表项,指基础的路由协议,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 path first,OSPF)、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system-to-intermediate-system,ISIS)、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等生成的路由表项,存在网络转发表项里。
二、配置/管理模型。
(1)BRAS业务在vBRAS-CP统一配置;
(2)Radius Server/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服务器(Server)等BRAS业务资源管理系统只看到一个BRAS业务节点,即vBRAS-CP节点,且该vBRAS-CP节点可以连接并管理多个vBRAS-UP;
(3)路由器业务在vBRAS-UP独立配置;
三、维护/操作模型。
(1)BRAS业务的维护和告警在vBRAS-CP;
(2)路由器业务的维护和告警在vBRAS-UP。
基于上述系统模型,CU分离vBRAS系统的架构具有如下的特点:
(1)转发面、控制面分离,破除转发面和控制面的紧耦合,有利于分别灵活扩容,互相不为约束;
(2)对控制面进行集中化/云化,更易于集中管控,云化有助于弹性扩缩容,简化运维;
(3)控制面采用软件实现,控制面属于计算密集型,适用于软件实现;
(4)转发面可采用专用硬件实现,一方面,转发面属于流量密集型,适用于高性能专用硬件实现,另外一方面,也利于现网设备的利旧;控制面与转发面之间采用标准接口,推动高性能转发面的标准化、通用化。
该架构的优势明显,转发控制完全分离,彻底解耦,灵活性高。其中的x86(控制面)专注于计算密集型的表项管理,而采用专用硬件的转发面专注于大流量转发,物尽其用、专注高效,可以彻底解决传统BRAS面临的各种挑战。
在CU分离vBRAS中,引入了用户保活机制,以保证用户不会频繁掉线,以提升用户体验,下面将分别通过图2至图6介绍CU分离vBRAS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用户保活机制的实现过程。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一个示意图,该通信过程涉及的装置包括用户终端、vBRAS-UP、vBRAS-CP和AAA/Radius。
步骤1、vBRAS-CP与vBRAS-UP之间的配置通道建立过程;
步骤2a、用户终端向vBRAS-UP发送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发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version 4 discovery,DHCP IPv4 Discovery)报文;
步骤2b、vBRAS-UP向vBRAS-CP发送DHCP IPv4 Discovery;
步骤2c、vBRAS-CP向AAA/Radius发送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器请求(Radius Request)报文;
步骤3a、AAA/Radius向vBRAS-CP发送接入响应(Access-accept)报文;
步骤3b、vBRAS-CP向vBRAS-UP发送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version 4 offer,DHCP IPv4 offer)报文;
步骤3c、vBRAS-UP向用户终端发送DHCP IPv4 offer;
步骤4a、用户终端向vBRAS-UP发送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version 4 Request,DHCP IPv4 Request)报文;
步骤4b、vBRAS-UP向vBRAS-CP发送DHCP IPv4 Request;
步骤5a、vBRAS-CP向vBRAS-UP发送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地址解析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version 4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DHCP IPv4 ACK)报文;
步骤5b、vBRAS-UP向用户终端发送DHCP IPv4 ACK;
步骤6、vBRAS-UP向用户终端发送探测报文;
步骤7、用户终端向vBRAS-UP发送探测响应(报文);
步骤8、vBRAS-UP向用户终端发送探测报文;
步骤9、vBRAS-UP向用户终端发送探测报文;
步骤10、vBRAS-UP向用户终端发送探测报文;
步骤11、在步骤8至步骤10中未得到探测响应时,vBRAS-UP向vBRAS-CP上报用户探测超时;
步骤12、用户下线流程。
在图2中,可以应用于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over ethernet,IPOE)通信的场景。传统BRAS的IPOE用户,由BRAS设备向IPOE终端定时发送免费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进行探测用户是否在线。在CU分离场景下,由于大量终端用户集中在vBRAS-CP管理,为了减少vBRAS-CP的CPU占用率以及vBRAS-CP和vBRAS-UP之间带宽的占用,通常由vBRAS-UP进行探测报文的发送和接收处理;在vBRAS-CP上配置探测次数和探测周期,配置下发到vBRAS-UP,由vBRAS-UP周期性发送探测报文。如图2中虚线框内容所示。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另一个示意图,该通信过程 涉及的装置包括用户终端、vBRAS-UP、vBRAS-CP和AAA/Radius。
步骤1、vBRAS-CP与vBRAS-UP之间的配置通道建立过程;
步骤2a、用户终端向vBRAS-UP发送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的PPPoE激活发现请求分组(PPPoE active discovery initiation,PADI)报文;
步骤2b、vBRAS-UP向vBRAS-CP发送PPPoE PADI;
步骤3a、vBRAS-CP向vBRAS-UP发送PPPoE的PPPoE激活发现阶段服务(PPPoE active discovery offer,PADO)报文;
步骤3b、vBRAS-UP向用户终端发送PPPoE PADO;
步骤4a、用户终端向vBRAS-UP发送PPPoE的PPPoE激活发现阶段请求(PPPoE active discovery request,PADR)报文;
步骤4b、vBRAS-UP向vBRAS-CP发送PPPoE PADR;
步骤5a、vBRAS-CP向vBRAS-UP发送PPPoE的PPPoE激活发现会话确认(PPPoE active discovery session-confirmation,PADS)报文;
步骤5b、vBRAS-UP向用户终端发送PPPoE PADS;
步骤6、用户终端和vBRAS-CP之间交互点对点协议链路控制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 link control protocol,PPP LCP)报文;
步骤7、vBRAS-CP向AAA/Radius发送接入请求(Access-Request);
步骤8、AAA/Radius向vBRAS-CP发送接入响应(Access-accept);
步骤9a、AAA/Radius与vBRAS-CP之间,执行地址分配请求和响应;
步骤9b、vBRAS-CP与vBRAS-UP之间,执行地址分配请求和响应;
步骤9c、vBRAS-UP与用户终端之间,执行地址分配请求和响应;
步骤10、vBRAS-UP与用户终端之间执行点对点协议链路控制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探测/应答;
步骤11、vBRAS-UP与用户终端之间执行PPP探测/应答;
步骤12、vBRAS-UP与用户终端之间执行PPP探测/应答;
步骤13、在用户探测无应答时主动下线(用户中端向vBRAS-CP反馈)/UP探测用户无应答被动下线(vBRAS-UP向vBRAS-CP反馈);
步骤14、用户下线流程。
在图3中,可以应用于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通信的场景。在CU分离场景下,PPPoE用户终端和BRAS设备侧都可能发起探测报文。如果终端探测设备侧无响应,则终端主动下线;如果终端异常下线,设备侧发起探测报文终端在设定周期内无响应,则设备侧删除用户表项,终端被动下线。如图3中虚线框内容所示。
在CU分离场景下,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 version 4,IPoEv4)用户、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 version 6,IPoEv6)用户、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 version 4,PPPOEv4)用户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  version 6,PPPOEv6)用户等,用户保活机制与图2和图3的实现过程类似,都在UP上处理。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另一个示意图。
在图4中,可以应用于CU分离vBRAS场景下N:1温备模型中。其中,BRAS作为业务接入网关,往往具有高可靠性要求。CU分离vBRAS支持N:1温备模型,即可以使用1台vBRAS-UP备份多台vBRAS-UP,使得用户在主UP故障时用户不掉线情况下切换到备UP,既可以提高接入可靠性,又可以节省资源。
图4所示系统在实现用户保活机制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在CP上指定UP1上的一个用户侧接口(主,Master)、UP2上的一个用户侧接口(主)和UP3上的一个用户侧接口(备,Slave)为主备关系,然后配置网络侧接口的联动等,不再需要复杂的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VRRP);
(2)终端拨号报文广播到达所有UP,CP基于单板用户数在优先级高的主接口发送回应报文,其他主接口延迟回应报文。用户在主接口上线达到基于用户数负载均衡;
(3)用户上线,CP不向备设备下发用户表项;
(4)任何一个主接口故障,UP上报CP;
(5)CP将UP3上接口设置为主接口,故障接口上的用户表项下发到备设备;
(6)CP通知UP3上的备接口发送免费ARP报文,用户流量走UP3;
(7)同时,CP控制UP3刷新路由或者在UP1和UP3之间建立隧道,转发网络侧流量;
(8)新用户拨号,在UP2和UP3上负载分担上线。
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U分离场景下网络通信的另一个示意图。
在图5中,可以应用于CU分离场景下用户动态迁移的过程。vBNG-UP包括多个物理UP(physical UP,pUP)和虚拟UP(virtual UP,vUP)。在图5中以vBNG-UP包括pUP1(203)、pUP2(204)、vUP3(205)为例进行说明,pUP1(203)、pUP2(204)、vUP3(205)或者是其它的多个UP可以分布在网络边缘,也可以分布在网络中比较高的位置。vBNG-CP需要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SDN控制器)配合,来实现用户的动态迁移。下面对图2所涉及的网元进行描述:
CP208:为vBNG业务控制平面,用于实施用户拨号协议处理,与认证、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AAA)服务器交互进行用户认证、计费、授权。根据用户账号识别用户签约的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通过用户拨号协议中携带的接入线路信息,通知UP迁移功能(UP steering function,USF)207用户上线并等待USF指导用户迁移,将用户映射到对应UP接入的端口上。同时,CP208将用户表项信息下发到对应UP,对应UP生成该用户的转发表项,并向外发布路由。
USF207:UP迁移的策略控制组件,根据用户的SLA以及负载等情况产生迁移策略,通知CP208以及SF202对用户进行迁移,实现网络的负载均和以及SLA需求。
vBNG-UP包括pUP1(203)、pUP2(204)、vUP3(205):vBNG业务转发平面。CP处理完用户上线后下发用户表项,UP接收CP208下发的用户表项,在本地生成该用户的转发表 项,进行相关的业务策略执行和流量转发,并向外发布路由。
迁移功能实体(steering,SF)202:SF202作为一种用户接入网关,当用户上线时,SF202可以将用户的拨号协议报文通过业务通道上送至CP处理,同时进行家庭终端的汇聚,将用户汇聚到UP,进行二层报文的转发,并对用户进行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双层VLAN(802.1Q in 802.1Q,QinQ)的隔离,每个用户独享一个VLAN/QINQ。在该网络架构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SF202,以支持不同数量的AN201接入的场景。
接入节点(access node,AN)201:家庭终端(residential gateway,RGW或RG)可以通过AN接入该BNG设备中,其中,该RGW可以是个人电脑(peasonal computer,PC)、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它的终端,AN一般会对该RGW做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处理,并为RGW分配私网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进行PPPoE、IPoE拨号,向vBNG获取IP,进行网络访问。
SDN控制器206:通过USF207接收CP208发送的对应用户的接入线路信息,包括接入的交换机(switch,SW)/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tion,OLT)身份标识(identity document,ID),接入的端口信息,vlan信息等,向对应的SW/OLT下发迁移的策略,将该用户的端口+VLAN/QINQ映射到与对应UP连接的二层隧道,例如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通用协议扩展(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虚拟租用链路(virtual leased line,VLL)、或者是以太网虚拟私有网(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EVPN)等。
在图5中所示网络架构中,在接入终端(access node,AN)201接入网后面增加SF202设备,该设备与vBNG-UP之间建立二层隧道;SF202与AN201接入的物理接口划分不同的子接口,不同子接口中匹配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双层VLAN(QinQ,802.1Q in 802.1Q)范围,不同子接口对应不同二层隧道。具体AN201上线可以默认从pUP1(203)上线,控制报文发送给CP208,CP208向USF207交互用户的迁移策略,USF207根据AN201的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判断应该从pUP2(204)接入,则通知CP208将该用户表项下发至pUP2(204);同时,USF207通知SDN控制器206,对SF202进行配置,将该用户对应的VLAN/QinQ绑定在pUP2(204)对应的接口上,关于AN201后续的转发报文直接转发至pUP2(204)。
请参阅图6,基于图5所示网络架构,USF207是动态迁移的策略点,在步骤5中,CP208向USF207询问是否迁移。在步骤6中,由USF207通知CP208和SDN控制器206做迁移,该策略点可以内置在CP208中,也可以内置在SDN控制器206中,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网元。
在图6所示通信过程涉及的装置包括RG、AN、SDN Controller、USF、SF、UP1、UP2、CP。
步骤1、RG、AN、SDN Controller、USF、SF、UP1、UP2和CP之间的初始(Intial)认证;
步骤2、RG执行发送步骤,即订户发送PPPoE/DHCP拨号到SF(Subscriber send  PPPoE/DHCP to dial up);
步骤3、SF执行发送步骤,即SF向UP1发送PPPoE/DHCP报文(SF send PPPoE/DHCP to UP1);
步骤4、UP1执行发送步骤,即UP1向CP发送PPPoE/DHCP重定向报文(UP1 redirect PPPoE/DHCP to CP);
步骤5、CP执行发送步骤,即CP根据SLA请求订户的目的UP(CP request the target UP for subscriber according to SLA);可选地,CP可以通过RADIUS Server发送的消息确定SLA;
步骤6、USF执行发送步骤,即USF回复目的UP为UP2(USF reply the target UP is UP2);
步骤7、CP执行发送步骤,即CP从UP2中的IP池中将IP地址分配给订户(CP allocate the IP address from the IP Pool in UP2 to subscriber);
步骤8、CP执行发送步骤,即CP向UP2下发用户表项(CP download session table to UP2);
步骤9、CP执行发送步骤,即CP通知订户会话已中断(CP notify subscriber’s session crested);
步骤10、USF执行发送步骤,即USF通知SDN Controller执行迁移(USF notify SDN Controller to do steering),可以携带目的UP的标识,即UP2的标识;
步骤11、SDN Controller执行发送步骤,即SDN Controller向SF指示做迁移(SDN Controller instruct SF do steering),可以携带目的UP的标识,即UP2的标识;
步骤12、RG执行发送步骤,即订户通过UP2访问互联网(Subscriber access Internet by UP2)。此时,RG的用户表项通过UP2处理,RG与UP2之间可以交互探测报文和响应报文。
由图2至图6所示内容可知,UP作为用户接入网关并且负责处理用户保活报文(用户保活报文也可以称为保活报文、探测报文等)。当UP发生故障用户迁移或者CP主动在UP之间迁移用户时,用户的探测报文通过引流机制到达目的UP时,目的UP无用户表项,当用户量较大,CP向目的UP下发速率不及时,则目的UP在一定时间内由于无用户表项而无法应答用户的探测报文。
示例性地,以图4为例,假设N:1温备场景主UP 30万用户,CP当前每秒备份3000个用户,则CP向备UP备份表项需要100秒。以PPPoE接入用户为例,PPPoE一般默认探测时间20秒的三倍,即60秒之后用户就会被探测掉线。因此在CP温备备份表项的时间内,必然会有部分用户探测掉线,无法满足温备UP故障切换用户不掉线的诉求。如若终端探测周期变短,则会有更多的用户在UP故障切换中被迫掉线。同样的,在用户迁移过程中(如上述流程图6所示),在SF切换前,终端通过UP1上线,但是用户表下发给了目标UP2,因此在SF切换前,UP1无法正常回复探测。如果SF切换较慢,也可能导致用户掉线。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用户保活机制的实现过程中,由于终端用户所连接的用户面实体 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在用户面实体故障或者控制面实体发起的迁移调度而产生的用户面实体切换时,终端用户根据控制面实体的指示断开与原用户面实体之间的连接,并建立与目的用户面实体之间的连接。然而,在用户表项的数据量过大时,控制面实体向用户面实体下发用户表项的过程存在较大的传输时延,使得目的用户面实体由于无法及时获取得到用户表项,而产生探测报文的处理失败,容易导致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影响通信效率。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实现由第一用户面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并接收该控制面实体发送响应报文的过程,实现探测报文的处理,相比于控制面实体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的处理过程,在用户表项的数据量过大时,可以大大减小传输时延,避免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提升通信效率。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终端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
本实施例中,终端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相应的,在步骤S101中,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到来自该终端发送的探测报文。
具体地,终端可以是任意一个或多个将要与第一用户面实体建立连接的终端,或者是任意一个或多个已经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建立连接的终端。该探测报文可以包括该终端的标识,其中,该标识具体可以指示以下关联于该终端的至少一个标识: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QINQ地址、IP地址等,或者是其它可以用于识别该终端的标识,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实体和控制面实体可以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络具体可以为BNG设备、BRAS设备、vBNG设备、vBRAS设备等,或者是其它的宽带接入网关,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控制面实体与用户面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承载于控制-用户分离协议(control-user separation protocol,CUSP)通道进行传输。具体地,步骤S102中,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通过CUSP通道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后续步骤S103中,控制面实体可以通过CUSP通道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此外,除了CUSP通道之外,控制面实体与用户面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还可以通过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通用协议扩展(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虚拟租用链路(virtual leased line,VLL)、或者是以太网虚拟私有网(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EVPN)或者是其它方式实现,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可以与宽带接入网关中的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初始连接,即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控制面实体控制该终端切换连接至第一用户面实体,即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
其中,该终端切换连接至第一用户面实体的过程,可以是通过终端与用户面实体中间 的交换机实现切换。该交换机可以为图4场景所示SW,也可以是图5场景所示SF,还可以是其它应用场景下的交换机设备,此处不做限定。
具体地,以该交换机为图4场景所示SW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用户面实体发生故障后,若控制面实体检测到第二用户面实体故障,则控制面实体通知第一用户面实体升级为主设备,并且发送用户表项给第一用户面实体;第一用户面实体升主后会主动发送免费ARP给SW,SW收到免费ARP会刷新终端MAC和接口的绑定关系,SW收到源MAC是终端,目的MAC是网关的报文时,就会从连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接口(更新过绑定关系的接口)发送探测报文给第一用户面实体,即步骤S101中的实现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具体可以为IPoEv4、IPOEv6、PPPoEv4、PPPoEv6,或者是其它类型的拨号方式,此处不做限定。使得方案可以应用于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拨号方式的终端的处理过程,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S102、第一用户面实体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
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实体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承载该终端的标识的探测报文;相应的,在步骤S102中,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承载该终端的标识的探测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适用于在第一用户面实体预存有本地用户表项的场景,其中,该本地用户表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的用户表项。其中,用户表项,指的是终端的标识与该终端上线的参数和/或使用该终端上线的用户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定义可以参考前述图1所示内容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101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到该探测报文之后,在步骤S102第一用户面实体根据该探测报文的处理过程中,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在本地维护的用户表项中判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在确定不包括时,才会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即在第一用户面实体确定无法处理该探测报文时,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并由控制面实体处理探测报文,由于用户表项是在控制面实体上进行管理维护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该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
其中,第一用户面实体中的本地用户表项可以是控制面实体预先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也可以是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在出厂的时候预设的,还可以是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人工操作指令或者是接收其它设备得到的,此处不做限定。此外,当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作为备用的用户面实体时,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的内容可以为空,即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不维护任何一个终端的标识对应的用户表项内容,例如图4所示场景中vBRAS-UP3Slave的实现。当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作为初始默认接入的用户面实体或者是其它的用户面实体时,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可以不为空,即存在部分终端的标识对应的用户表项内容,该部分终端的表项通过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还可以依据不同的场景进行不同的设置,此处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S102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其中,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 端的表项。具体来说,第一用户表项中存在待更新的表项内容,具体包括待更新的终端的标识与用户表项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待更新的终端为将要连接至或者已连接至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用户表项的内容与前述用户表项中的定义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控制面实现向第一用户面实体下发第一用户表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表项的数据量大小分为一个或多个报文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一般情况下,单个终端的用户表项大概1000字节左右,第一用户表项通过一个报文还是通过多个报文承载,具体可以根据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传输带宽等参数确定。以MTU为例,在一个报文的MTU取值为9600时,一个报文就可以承载多个终端的标识对应的表项内容,在一个报文的MTU取值为1000时,一个报文就可以承载单个终端的标识对应的表项内容。
具体地,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发送的关联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之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确定在该控制面实体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的过程中,由控制面实体实现探测报文的处理。即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可以避免在用户表项的传输过程中产生用户掉线的情况。
此外,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表项,执行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的更新过程。可选地,当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的内容为空时,可以直接使用该第一用户表项替换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以实现该更新过程。当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的内容不为空时,可以直接使用该第一用户表项替换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即以替换的方式实现该更新过程。当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的内容不为空时,也可以是使用该第一用户表项对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进行增量更新,即使用第一用户表项和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两者的并集实现该更新过程。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根据该第一用户表项实现更新的过程,还可以依据不同的场景进行不同的设置,此处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S102的实现过程中,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该控制面实体才会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用户表项。
具体地,该终端与宽带接入网关中的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初始连接,即该终端的表项初始是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的,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该控制面实体才会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即控制面实体该终端的表项由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可以避免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该终端的探测报文失败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该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包括:
(1)该控制面实体检测到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其中,在控制面实体检测到控制面实体与第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连接存在故障时,或者是控制面实体检测到第二用户面 实体存在故障时,或者是控制面实体检测到来自其它设备(例如USF、SDN控制器等)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存在故障的指示信息时,为了避免与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连接的终端掉线的情况发生,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其它用户面实体处理,例如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该终端的表项。此后,该控制面实体可以根据其它用户面实体的运行负荷、或者是终端的用户信息,将终端迁移连接至指定的用户面实体,其中,该指定的用户面实体可以为第一用户面实体。
(2)该控制面实体接收到来自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其中,与终端建立存在初始连接的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时,或者是第二用户面实体与终端之间的连接存在故障时,第二用户面实体会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指示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的指示信息。以使得该控制面实体将该第二用户面实体所处理的终端的表项切换为其它用户面实体处理,例如第一用户面实体。此后,该控制面实体可以根据其它用户面实体的运行负荷、或者是终端的用户信息,其中,将终端迁移连接至指定的用户面实体,该指定的用户面实体可以为第一用户面实体。
(3)该控制面实体获取该终端的用户信息,此后,该控制面实体根据该用户信息确定将该终端的表项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其中,在该控制面实体根据该终端的用户信息确定需要切换处理该终端的表项对应的用户面实体时,控制面实体才确定将该终端的表项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
具体地,该终端的用户信息可以包括该终端的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业务优先级信息、设备优先级信息、VIP等级标识等或者是其它的信息,此处不做限定。控制面实体在终端的用户信息发生变动,或者是终端初始上线默认接入在第二用户面实体等情况发生时,根据该终端的用户信息确定可以处理该终端的表项的用户面实体。例如,当控制面实体通过USF确定终端的SLA等级发生更新时,需要将该终端迁移至与更新后的SLA适配的用户面实体。其中,USF的实现与图5所示网络架构类似,可以为独立的网元设置,也可以是内嵌于控制面实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控制面实体可以在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之前,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通知,该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即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进入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的状态。此后,可以使得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确定将要接收来自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并将接收到的探测报文上送至控制面实体处理。可以确保第一用户表项的传输过程中,第一用户面实体将探测报文转发至控制面实体处理。
可选地,控制面实体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表项的数据量大小分为一个或多个报文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从而,控制面实体可以在第一个报文发送之前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通知,也可以在第一个报文中承载该第一通知,或者是任意一个报文中承载该第一通知,还可以是其它的发送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第一通知之后,也可以将来自终端的探测报文先通过本地用户表项进行判断,在确定本地用户表项中不包括该终端的标识时,才向控制面实体 发送该探测报文。由前文可知,第一用户表项可能通过一个或多个报文传输。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当该第一用户表项通过多个报文传输时,第一用户面实体也可以每收到一个报文就更新本地用户表项,并使用更新后的本地用户表项判断是否包括探测报文所承载的终端的标识,若不包括,再向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若包括,则第一用户面实体生成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并向终端发送,而无需在步骤S102中向控制面实体转发该探测报文。
可选地,控制面实体也可以是通过隐式的方式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即通过隐式的方式向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进入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的状态。例如,当第一用户表项的数据量较大时,第一用户表项需要分为多个报文进行传输,由于传输时延较长,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在接收到第一个报文时,默认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该第一用户表项发送完成之后,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的第二通知,即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解除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的状态。此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在本地处理探测报文。其中,在该第一用户表项发送完成之后,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具备处理探测报文的能力,即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控制面实体可以暂时不处理探测报文,从而,可以降低控制面实体的信令消耗。
可选地,控制面实体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表项的数据量大小分为一个或多个报文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从而,控制面实体可以在最后一个报文发送之后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二通知,也可以在最后一个报文中承载该第二通知,还可以是其它的发送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具体地,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已将该终端的表项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该控制面实体才会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二通知。其中,在第一用户表项发送成功之后,由于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切换过程存在一定的时延,控制面实体在确定将该终端的表项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才会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二通知,可以避免该切换过程的时延产生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在步骤S102接收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之前,该控制面实体还可以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通知,该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即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进入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的状态。可选地,本实现方式中,第一通知的发送无需关联于第一用户表项的发送过程。
具体地,第一用户面实体根据该第一通知,确定需要将探测报文上送至控制面实体进行处理,在第一用户面实体上执行的仅仅是数据转发的过程,而不涉及探测报文的合法性检测的判断过程。从而,可以确保第一用户面实体将探测报文转发至控制面实体处理,相比于通过用户面实体处理探测报文的过程,可以降低用户面实体的运行负荷。同时,也可以使得用户面实体将更多的处理能力用于处理终端的其它业务数据,例如可以应用于优先级较高的业务传输过程、高时延要求的业务传输过程等,以保证特殊要求的业务需求,进 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在步骤S102接收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之后,该控制面实体还可以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的第二通知,即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解除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的状态。即在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具备处理探测报文的能力时,此时,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控制面实体可以暂时不处理探测报文,从而,可以降低控制面实体的信令消耗。示例性的,当控制面实体确定第一用户面实体无需将更多的处理能力用于处理终端的其它业务数据时,比如确定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无需满足特殊要求的业务需求时,通过第二通知可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实体执行探测报文的处理过程,而无需控制面实体执行。可以降低控制面实体的信令消耗的同时,也可以实现通信系统的运算负荷的合理分配,并提升通信系统的稳定性。
S103、控制面实体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本实施例中,控制面实体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相应的,第一用户面实体在步骤S103中接收来自控制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在CU分离场景下,控制面实体实现用户管理功能,因此,控制面实体连接并控制管理多个用户面实体,且在控制面实体中可以包含有多个用户面实体的用户表项。显然,该控制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中,包含有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从而,在步骤S103的实现过程中,控制面实体首先判断该控制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若是,则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具体地,该控制面实体可以在本地用户表项中判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在确定包括时,即确定该探测报文通过合法性检测时,才会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从而,在控制面实体中实现探测报文的检测过程。
S104、第一用户面实体向终端发送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实体向终端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相应的,终端在步骤S104中接收来自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具体地,第一用户面实体向终端发送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可以向该终端指示该终端与网络的连接并未断开,即该终端并未掉线。此后,该终端可以继续通过该第一用户面实体进行网络通信。
本实施例中,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承载终端的标识的探测报文,并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后续第一用户面实体可以将该响应报文转发至终端设备。由第一用户面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并接收该控制面实体发送响应报文的过程,实现探测报文的处理。相比于控制面实体向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的过程,在用户表项的数据量过大时,可以大大减小传输时延,避免终端用户掉线的情况产生,提升通信效率。
基于图7所示实施例,下面将通过图7所示通信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应用过程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8所示应用场景。其中,以控制面实体为vBRAS CP(简称为CP),第一用户面实体为备用vBRAS UP(vBRAS UP3 Slave,简称为UP3)、第二用户面实体为主vBRAS UP(vBRAS UP1 Slave,简称为UP1)、终端为终端用户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N:1温备场景下,UP1故障时发生用户迁移,用户迁移中终端用户的保活处理过程如下:
(1)UP1发生故障,UP1将故障通知CP;
(2)CP将UP3上接口设置为主接口,故障接口上用户表下发到备设备;
(3)同时,可选地,CP通知UP3切换为上送未知探测报文状态;
(4)CP通知UP3上的备接口发送免费ARP报文,用户流量走UP3;CP控制UP3刷新路由或者在UP1和UP3之间建立隧道,转发网络侧流量;
(5)UP3接收到终端用户发送的探测报文,主送上送给CP处理;
(6)CP根据对探测报文进行合法性检测,回复响应报文通过VXLAN通道发送给UP3;
(7)UP3收到响应报文,转发至终端用户;
(8)可选地,CP向UP3下发全部用户表项后,CP解除UP3的未知探测报文上送状态;此后,UP3负责根据用户信息处理用户探测报文;
(9)后续新上线用户持续在UP2和UP3之间负载分担上线,直至UP1故障恢复,发生回切。
通过图9所示实施例,在CU分离系统下,当存在UP发生故障时,避免CP温备备份用户表项的时间内,存在部分用户探测掉线的情况发生,以满足温备UP故障切换用户不掉线的诉求。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8所示应用场景。其中,以控制面实体为vBRAS CP(简称为CP),第一用户面实体为UP2、第二用户面实体为UP1、终端为RG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9所示通信过程涉及的装置包括RG、AN、SDN Controller、USF、SF、UP1、UP2、CP、RADIUS Server。
步骤1、RG、AN、SDN Controller、USF、SF、UP1、UP2、CP和RADIUS Server之间的初始(Intial)认证;
步骤2、RG执行发送步骤,即订户发送PPPoE/DHCP拨号到用户面实体(Subscriber send PPPoE/DHCP to dial up);
步骤3、SF执行发送步骤,即SF向UP1发送PPPoE/DHCP报文(SF send PPPoE/DHCP to UP1);
步骤4、UP1执行发送步骤,即UP1向CP发送PPPoE/DHCP重定向报文(UP1 redirect PPPoE/DHCP to CP);
步骤5、RADIUS Server向CP发送消息,使得CP获取订户的SLA(CP gets subscriber’s SLA);
步骤6、CP执行发送步骤,即CP向USF发送请求根据SLA确定目的UP(CP request the  target UP for subscriber according to SLA);可选地,CP可以通过RADIUS Server发送的消息确定SLA;
步骤7、USF执行发送步骤,即USF回复目的UP为UP2(USF reply the target UP is UP2);
步骤8、CP执行发送步骤,即CP从UP2中的IP池中将IP地址分配给订户(CP allocate the IP address from the IP Pool in UP2 to subscriber);
步骤9、CP通知UP1切换为上送未知探测报文的状态,即指示该UP1上送探测报文至CP;
步骤10、在步骤9之后,RG的探测报文通过UP1和CP进行交互,即RG的探测报文以及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经过UP1转发至CP处理;
步骤11、CP执行发送步骤,即CP向UP2下发用户表项(CP download session table to UP2);
步骤12、CP执行发送步骤,即CP向USF发送CP通知订户会话已中断(CP notify subscriber’s session crested);
步骤13、USF执行发送步骤,即USF通知SDN Controller将订户从UP1转移到UP2(USF notify SDN Controller to do steeting subscriber from UP1 to UP2),即将RG的表项从UP1处理切换为UP2处理;
步骤14、SDN Controller执行发送步骤,即SDN Controller向SF指示做迁移(SDN Controller instruct SF do steering),可以携带目的UP的标识,即UP2的标识;
步骤15、CP向UP1发送CP通知UP1解除上送未知探测报文的状态,即指示该UP1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CP;
步骤16、RG执行发送步骤,即订户通过UP2访问互联网(Subscriber access Internet by UP2);此时,RG的用户表项通过UP2处理,RG与UP2之间可以交互探测报文和响应报文。
步骤1至步骤8中,用户通过UP1和CP完成上线交互;
步骤9至步骤10中,CP通知UP1切换为上送未知探测报文的状态,此时RG的探测报文上送到UP1,UP1没有用户表项,因此将探测报文上送至CP侧处理,CP依据用户信息进行回复通过UP1返回给终端。同时由于UP1没有用户表项,不会主动探测。
步骤11至步骤12中,CP将用户表项开始向UP2下发后,通知USF进行SF侧的流量切换;
步骤13至步骤16中,当SF流量切换成功后,终端的探测报文直接送至UP2,UP2根据表项进行回复,CP感知SF切换成功后,解除UP1的上送未知探测报文状态。后续的用户流量和探测正常进行。
通过图9所示实施例,在CU分离系统下,当大量用户在UP之间发生迁移时,解决由于CP下发表项不及时导致用户探测报文无法响应而掉线的问题。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面实体1000,该控制面实体1000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一用户面实体,该控制面实体1000包括接收单元1001、发送单元1002以及处理单元1003:
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包括终端的标识;
发送单元1002,用于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1002还用于:
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端的表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二用户面实体,该发送单元1002具体用于:
在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还包括处理单元1003,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该处理单元1003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包括:
该处理单元1003检测到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
该接收单元1001接收到来自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或,
该接收单元1001确定该终端的用户信息;
该处理单元1003根据该用户信息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1002还用于:
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通知,该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该第一用户表项发送完成之后,该发送单元1002还用于:
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二通知,该第二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1002具体用于:
在确定已将该终端的表项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该发送单元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二通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1002具体用于:
处理单元1003判断本地用户表项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
若处理单元1003确定该控制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中包括该终端的标识,则发送单元1002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面实体1000的单元的信息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面实体1100,该第一用户面实体1100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控制面实体,该第一用户面实体1100包括接收单元1101、发送单元1102和处理单元1103:
该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包括该终端的标识;
该发送单元1102,用于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
该接收单元1101,还用于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该终端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1101,还用于:
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端的表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接收单元1101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之前,该接收单元1101,还用于:
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通知,该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发送单元1102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之后,该接收单元1101,还用于:
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二通知,该第二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1102,具体用于:
该处理单元1103判断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
若该处理单元1103确定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不包括该终端的标识,则该发送单元1102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用户面实体1100的单元的信息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1200的一种具体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1201、通信端口1202、存储器1203、总线120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201用于对通信装置1200的动作进行控制处理。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1200用于执行前述图1至图9所示实施例中控 制面实体实现的功能。此外,当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各单元为软件实现的功能模块时,这些软件功能模块可以存储在该存储器1203中,当处理器1201执行该存储器1203中的软件代码时促使该控制面实体执行如下步骤:
该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包括终端的标识;
该控制面实体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端的表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二用户面实体,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
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至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一用户表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该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包括:
该控制面实体检测到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
该控制面实体接收到来自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或,
该控制面实体确定该终端的用户信息;
该控制面实体根据该用户信息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的表项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探测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通知,该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探测报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二通知,该第二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二通知包括:
在该控制面实体确定已将该终端由该第二用户面实体迁移至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时,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第二通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根据该探测报文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包括:
该控制面实体判断该控制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
若是,则该控制面实体向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面实体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1200用于执行前述图1至图9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实体实现的功能。此外,当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各单元为软件实现的功能模块时,这些软件功能模块可以存储在该存储器1203中,当处理器1201执行该存储器1203中的软件代码时促使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执行如下步骤:
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终端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包括该终端的标识;
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
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终端发送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该第一用户表项包括该终端的表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一通知,该第一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该控制面实体的第二通知,该第二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控制面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包括:
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判断该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
若否,则该第一用户面实体向该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用户面实体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处理器1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 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前述方法实施例任意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BP,baseband processor),示例性地,该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该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前述方法实施例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具体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35)

  1.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面实体,所述控制面实体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所述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一用户面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包括终端的标识;
    所述控制面实体根据所述探测报文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用户表项,所述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所述第一用户表项包括所述终端的表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二用户面实体,所述控制面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表项包括:
    在所述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所述终端的表项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所述控制面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表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所述控制面实体确定需要将所述终端的表项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包括:
    所述控制面实体检测到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或,
    所述控制面实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或,
    所述控制面实体确定所述终端的用户信息;
    所述控制面实体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需要将所述终端的表项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探测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所述控制面实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探测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二通知,所述第二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所述控制面实体。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第二通知包括:
    在所述控制面实体确定已将所述终端的表项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所述控制面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第二通知。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实体根据所述探测报文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包括:
    所述控制面实体判断所述控制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中是否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
    若是,则所述控制面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10.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用户面实体,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所述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控制面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终端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
    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
    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所述控制面实体的所述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所述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所述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所述第一用户表项包括所述终端的表项。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所述控制面实体的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所述控制面实体。
  13.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所述控制面实体的第二通知,所述第二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所述控制面实体。
  14.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判断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是否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
    若否,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
  15.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16. 一种控制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实体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所述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一用户面实体,所述控制面实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包括终端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探测报文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用户表项,所述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所述第一用户表项包括所述终端的表项。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第二用户面实体,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确定需要将所述终端的表项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表项。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实体还包括处理单元,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所述处理单元确定需要将所述终端的表项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存在故障;或,
    所述接收单元确定所述终端的用户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需要将所述终端的表项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处理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
  20. 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所述控制面实体。
  21. 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二通知,所述第二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所述控制面实体。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确定已将所述终端的表项切换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处理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第二通知。
  23.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2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实体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本地用户表项中是否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
    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控制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中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则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24.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25. 一种第一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包含于宽带接入网关,所述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控制面实体,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控制面实体的所述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一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控制面实体的第一用户表项,所述第一用户表项用于更新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所述第一用户表项包括所述终端的表项。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第一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控制面实体的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上送探测报文至所述控制面实体。
  28. 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控制面实体的第二通知,所述第二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停止上送探测报文至所述控制面实体。
  29. 根据权利要求25至28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的本地用户表项是否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
    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本地用户表项不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则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所述探测报文。
  30. 根据权利要求25至29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拨号方式包括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oEv4、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OEv6、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四版PPPoEv4或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第六版PPPoEv6。
  31. 一种控制面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使得所述控制面实体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 一种第一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使得所述第一用户面实体实现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3. 一种宽带接入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至2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实体、如权利要求25至3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用户面实体。
  34.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 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1/111728 2020-08-14 2021-08-1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33461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834.0 2020-08-14
CN202010819834.0A CN114079613B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33461A1 true WO2022033461A1 (zh) 2022-02-17

Family

ID=8024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111728 WO2022033461A1 (zh) 2020-08-14 2021-08-1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9613B (zh)
WO (1) WO20220334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8816B (zh) * 2022-08-02 2024-02-23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5556A (zh) * 2017-09-26 2018-0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一种实现sdn转控分离的宽带用户接入与保活的方法及其转发与控制装置
CN108011754A (zh) * 2017-11-27 2018-05-0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转控分离系统、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08833280A (zh) * 2018-03-19 2018-11-16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管理表项下发方法、装置及控制面设备
WO2019104858A1 (zh) * 2017-11-28 2019-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的方法、控制面网关和用户面网关
CN109862437A (zh) * 2019-03-20 2019-06-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表项创建方法及bras
CN110138796A (zh) * 2019-05-24 2019-08-1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695B (zh) * 2017-09-06 2020-12-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ras转控分离的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08512703B (zh) * 2018-03-28 2021-08-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Bras转控分离的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5556A (zh) * 2017-09-26 2018-0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一种实现sdn转控分离的宽带用户接入与保活的方法及其转发与控制装置
CN108011754A (zh) * 2017-11-27 2018-05-0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转控分离系统、备份方法和装置
WO2019104858A1 (zh) * 2017-11-28 2019-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的方法、控制面网关和用户面网关
CN108833280A (zh) * 2018-03-19 2018-11-16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管理表项下发方法、装置及控制面设备
CN109862437A (zh) * 2019-03-20 2019-06-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表项创建方法及bras
CN110138796A (zh) * 2019-05-24 2019-08-1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9613A (zh) 2022-02-22
CN114079613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0110B2 (en) Time sensitive network bridge configuration
EP2992644B1 (en) Enhancing a mobile backup channel to address a node failure in a wireline network
WO2021218397A1 (zh) 用于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545014B (zh) 支持虚拟主机迁移的方法及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EP295471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a virtual home gateway
EP286514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enable re-routing for home networks upon connectivity failure
WO2013107136A1 (zh) 终端接入认证的方法及用户端设备
US11582113B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tilizing keepalive packets between forwarding devices
WO2014075216A1 (zh) 一种虚拟集群建立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14071685A1 (zh) 基于移动网络的租户网络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网元
WO2021254001A1 (zh) 会话建立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313319A (zh) 在Android 系统中基于AP 实现异网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US818036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ase station installation in distributed call processing networks
WO2015039512A1 (zh) 一种池元素状态信息同步的方法、池注册器和池元素
WO202203346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125583A1 (zh)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15123947A1 (zh) 局域网信息的下发方法及装置
JP562162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ゲートウェイ、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16038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网关设备
CN116097751A (zh) 利用smf重新选择来重新锚定
WO2012088828A1 (zh) 表维护方法、系统和接入网关路由器
WO2015013883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3141874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network slice replacement
WO2023141877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network slice replacement during mo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18555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