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42400A1 -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42400A1
WO2021042400A1 PCT/CN2019/104809 CN2019104809W WO2021042400A1 WO 2021042400 A1 WO2021042400 A1 WO 2021042400A1 CN 2019104809 W CN2019104809 W CN 2019104809W WO 2021042400 A1 WO2021042400 A1 WO 202104240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layer
layer connection
network element
connection
proxy netwo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1048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余芳
李岩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19/1048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1042400A1/zh
Priority to EP20860253.2A priority patent/EP402495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0752 priority patent/WO2021042653A1/zh
Priority to CN202080059709.2A priority patent/CN114270942A/zh
Publication of WO202104240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42400A1/zh
Priority to US17/687,195 priority patent/US20220225211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 H04L47/19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at the transport layer, e.g. TCP rel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45Proxies, e.g.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63Application servers providing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6Multicasting of data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reactiv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plit of the control plane or user pla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6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e.g.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over wireless

Definitions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path switch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the path switching process since the status interaction situation of the service layer is fully considered, the service delay can be reduced and the user experience can be improved.
  • the switch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path from the first path to the second path includes: the source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transmits to the target The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sends the context of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where the context includes a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parameter and a transmission state parameter, and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parameter is used for generating the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 the transmission state parameter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data transmission state of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 the path switch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specifically used to instruct the source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to modify the priority of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so that the The priority of the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priority of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 the first path is a path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a first application server
  • the first path includes a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and a secon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is a source A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a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and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secon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is a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ource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and the first application server
  • the first The second path includes a third transmission layer connection and a fourth transmission layer connection.
  • the third transmission layer connection is a transmission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a target transmission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and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fourth transmission layer connection is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arget transmission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and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arget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and the second application server.
  • th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is receiv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from the source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and th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indicates the first The priority of the three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is higher than the priority of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 the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 in access, CDMA can also be the base station (NodeB, NB) in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or the evolved base station in LTE (Evolved Node B, eNB or eNodeB), or relay station or access point, or in-vehicle equipment, wearable equipment,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Node B (gNB) in the 5G system or th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that will evolve in the 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base stations in the network.
  • the RAN device is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a base station.
  • SMF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all control plane functions of UE session management, including UPF selection and control,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sessi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anagement, from PCF Obtain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PCC) policies, etc.
  • SMF is also used as the termination point of the SM part in the non-access stratum (NAS) message.
  • SSC mode 3 means that when SMF decides that it needs to switch the user plane path, if the UE moves and the user plane path of the original PDU session is not the optimal path, SMF will request the UE to re-establish a new PDU session to the same DN. SMF is The re-established PDU session selects a new PSA, and requests the UE to release the original PDU session when the timer expires or after the service flow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the new PDU session.
  • the client sends a TCP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numbers (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SYN) message to the server and waits for the server to confirm;
  • TCP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numbers 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SYN
  • the MPTCP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client and the server based on the MPTCP three-way handshake process:
  • the UE can establish a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with the source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and the target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 the source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can be After receiving the complet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for the service request sent by the UE, path switching is performed. In this way, it is possible to avoid the problem that the same service request needs to be repeatedly initiated after the path switch because the complet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for the service request sent by the UE is not received.
  • the method provided in this application fully considers the status interaction situation of the service layer, thereby being able to reduce service delay and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 the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is a PSA.
  • the session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is the SMF
  • the source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is the source PSA (Source PSA, S-PSA)
  • the target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is the target PSA (target PSA, T-PSA)
  • the first application server is a source application server (source AS, S-AS)
  • the second application server is a target AS (target AS, T-AS) as an example for description.
  • an MPTCP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UE and the S-PSA, and a TCP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S-PSA and the S-AS.
  • the TCP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between S-PSA and S-AS based on the TCP three-way handshake process, that is, the secon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S-PSA and S-AS. details as follows:
  • the S-PSA sends the context of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to the SMF.
  • the SYN message carries the MP_JOIN option, and the MP_JOIN option can carry the T-PSA in the context obtained in step 504
  • the token value of the UE, the IP address of the T-PSA, the local random number of the T-PSA, and p represents the serial number;
  • the SMF sends path switching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PSA after learning that the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to instruct the S-PSA to perform path switching.
  • the S-PSA determines that it has received the complet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sent by the S-AS for the service request sent by the UE, it carries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so that the UE can receive After the response message, the data transmission path is switched from the first transmission layer connection to the third transmission layer connection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 S510 The UE switches the data transmission path from the first transmission layer connection to the third transmission layer connection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the way S-PSA judges whether it has received the complet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sent by the S-AS for the service request sent by the UE is the same as in S508 S-PSA judges whether it has received the S-AS sent for the UE.
  • the way of the complet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of the service request is the same, which will not be repeated here.
  • the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can be generated, and the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has the same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parameters and transmission state parameters as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In other words, if you do not perceive the generation of the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you still think that data is being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 the T-PSA sends the data from the UE to the T-AS through the fourth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that is, the transmission path is switched from the first path to the second path.
  • This step is similar to S501. The difference is that in this step, during the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ss, the proxy function of the S-MEC does not need to be activated, and the TCP proxy function of the S-MEC can be pre-configured.
  • S-MEC is pre-configured to support TCP proxy function.
  • the S-MEC receives the ACK message from the UE and completes the three-way handshake with the U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E and the S-MEC is completed.
  •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 MPTC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E and the S-MEC is similar to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 MPTC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E and the S-PSA in S502.
  • the TCP proxy function of S-MEC can be pre-configured instead of being activated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f SMF, so the similar step S902-b of S502-b should be: "...Because the TCP proxy has been activated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f SMF Function" instead of "...Because the TCP proxy function of S-MEC has been pre-configured" described in S502-b.
  • S903 The SMF sends a DNAI change notification to the S-MEC.
  • the SMF when the SMF detects that the UE is moving and needs to switch the PSA, it sends a DNAI change notification to the S-MEC, and the DNAI change notification includes the target DNAI.
  • FIG. 13 is a schematic flowchart of another path switching method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method and the method shown in Fig. 5 is that in Fig. 5, the S-PSA judges whether a complet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sent by the S-AS for the service request sent by the UE is received, and in this method, The UE determines whether a complet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sent by the S-AS for the service request sent by the UE is received.
  • the SMF sends path switch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UE.
  • the HTTP status code carried in the HTTP response message is 200, it means that the HTTP response message is not segmented, and the UE can When the HTTP response message is received, it can be determined that the complete response message of the corresponding HTTP request message has been received; if the HTTP status code carried in the HTTP response message is 206, it means that S-AS sends the UE a segmented response.
  • the UE need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received HTTP response message is the last response mess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HTTP request message according to the Range field carried in the HTTP request message and the Content-Range field in the HTTP response message.
  • the Range field carried in the HTTP request message is the range used by the UE to inform the S-AS of the requested content
  • the Content-Range field in the HTTP response message is used by the S-AS to inform the range and actual length of the response.
  • S-PSA and T-PSA can respectively establish an MPTCP connection with the UE.
  • the UE detects a complete service response report for the service request sent by the UE. After the text, the UE switches the data transmission path from the MPTCP connection with the S-PSA to the MPTCP connection with the T-PSA.
  •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 MPTC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E and the S-AS can refer to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 MPTC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E and the S-PSA described in S502, which will not be described in detail here.
  • S1507 The UE judges whether it has received a complete service response message sent by the S-AS for the service request sent by the UE.
  • S1508 The UE switches the data transmission path from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to the secon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 S1505 and S1506 may not be executed.
  • the UE completes the MPTCP three-way handshake process with the T-AS and establishes the secon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if it receives the complete service sent by the S-AS for the service request sent by the UE In response to the message, the UE switches the data transmission path from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to the secon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 the transceiver unit 1710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the context of a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where the first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is a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a source transport layer proxy network element and a terminal device; the processing unit 1720 is configured to,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is to establish a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with the terminal devic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is completed, the transceiver unit 1710 is configured to proxy to the session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or the source transport layer The network element sends a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complete message, where the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complete message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third transport laye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s complete.
  • the terminal device 2000 shown in FIG. 18 can implement various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erminal device in any method embodiment of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s.
  • the operation or function of each module in the terminal device 2000 is to implement the corresponding process in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
  • the aforementioned terminal device 2000 may further include a power supply 2050 for providing power to various devices or circuits in the terminal device.
  •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 dynamic RAM dynamic RAM
  • 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ynchronous DRAM, SDRAM
  • 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ouble data rate SDRAM, DDR SDRAM
  • 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enhanced SDRAM, ESDRAM
  • synchronous connection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erial DRAM, SLDRAM
  • direct rambus RAM direct rambus RAM
  • the computer may be implemented in whole or in part by software, hardware, firmware, or any combination thereof.
  • software it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form of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n whole or in part.
  • th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ncludes one or more computer instructions.
  • the computer may be a general-purpose computer, a special-purpose computer, a computer network, or other programmable devices.
  • the computer instructions may be stored in a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or transmitted from on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o another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the computer instructions may be transmitted from a website, computer, server, or data cen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终端设备可以分别和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之间建立传输层连接,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在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之后,再进行路径切换。由于充分考虑了业务层的状态交互情况,从而能够降低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当终端设备从原来的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至当前的基站的覆盖范围时,会触发空口的切换,即将终端设备的基站从原来的基站切换到当前的基站。虽然终端设备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此时终端设备仍然接入的是原来的用户面网元,而实际上此时离终端设备最近的用户面网元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终端设备仍然与原来的用户面网元进行报文的传输,这种情况下传输路径较长,相应地,报文的传输时延就会变大,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在路径切换过程中,由于充分考虑了业务层的状态交互情况,从而能够降低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包括:若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在接收到第一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到第二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路径包括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四传输层连接为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路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可以分别和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之间建立传输层连接,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在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之后,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终端设备与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之间的传输层连接切换至与终端设备与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之间的传输层连接。这样,可以避免因没有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而需要在路径切换后重复发起同样的业务请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由于充分考虑了业务层的状态交互情况,从而能够降低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中,第一传输层连接可以是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MPTCP)连接,也可以是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连接,第二传输层连接可以是TCP连接。此外,第一传输层连接也可以是快速UDP互联网连接(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QUIC),第二传输层连接可以是用户数据 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连接。
第三传输层连接可以是MPTCP连接,也可以是TCP连接,第四传输层连接可以是TCP连接。此外,第三传输层连接也可以是快速UDP互联网连接(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QUIC),第四传输层连接可以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连接。其中,如果第一传输层连接是MPTCP连接,第三传输层连接也是MPTCP连接;如果第一传输层连接是TCP连接,第三传输层连接也是TCP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路径切换到第二路径,包括: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MPTCP)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
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的指示,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向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用于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建立。
在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后,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向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从而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建立第三传输层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路径切换到第二路径,包括: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向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参数和传输状态参数,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参数用于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生成,所述传输状态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数据传输状态。
可选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三传输层连接均为TCP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包括: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调整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使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向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包括: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通过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上下文,向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上下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包括: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接收到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路径切换指示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包括: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接收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 均为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平台网元。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移动边缘计算MEC平台。以及,在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向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DNAI)变化通知,所述DNAI变化通知包括目标DNAI;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根据所述目标DNAI,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上下文包括下述中的一些或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和端口号、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使用的哈希加密算法信息、密钥(Key)信息、数据序列号(data seque nce number,DSN)和子流序列号(subflow sequence number,SSN)的映射关系、初始子流序列号(initial subflow sequence number,ISSN)。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和所述第二应用服务器提供相同的应用服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包括: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接收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根据所述上下文,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在完成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建立后,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或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建立第三传输层连接。从而,在终端设备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可以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移动边缘计算MEC平台网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在所述终端设备需要更换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session)锚点的情况下,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用于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的建立。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终端设备与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发送给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从而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根据该上下文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进而,在终端设备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可以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的情况下,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路径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
基于该方案,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根据切换指示信息,确定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径切换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修改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以使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用户面网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从数据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路径包括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四传输层连接为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路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可以分别和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之间建立传输层连接,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之后,从与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之间的传输层连接切换至与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之间的传输层连接。这样,可以避免因没有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而需要在路径切换后重复发起同样的业务请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由于充分考虑了业务层的状态交互情况,从而能够降低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应答报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接收的,且所述业务应答报文指示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移动边缘计算MEC平台网元。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和所述第二应用服务器提供相同的应用服务。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与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有第一传输层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有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业务请求来自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路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可以分别和第一应用服务器和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传输层连接,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之后,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二传输层连接。这样,可以避免因没有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而需要在路径切换后重复发起同样的业务请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由于充分考虑了业务层的状态交互情况,从而能够降低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为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上。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和所述第二应用服务器提供相同的应用服务。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过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过程,接收指示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指示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处理器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上述第九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芯片。该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第一应用服务器、第二应用服务器以及会话管理网元中的至少两个网元。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前述中的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于本申请的5G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PSA切换场景示意图。
图3是MPTCP协议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具体示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一种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的示意图。
图7是另一种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具体示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具体示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一种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的示意图。
图11是另一种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6是一种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以及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的其他新的系统等。
图1示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本申请的5G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接入网用于实现无线接入有关的功能,主要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102。核心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逻辑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103、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105、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106、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107、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109。该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01、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104和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108。各网元之间的接口如图1中所示。应理解,网元之间还可以采用服务化接口进行通信。
UE,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经RAN设备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称为接入终端、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网络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物联网、车辆网中的终端设备以及未来网络中的任意形态的终端设备等。
RAN设备,是一种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具体可以为基站。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具体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the 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基 站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将RAN设备统称为基站。
UDM,具备管理用户的签约数据,生成用户的认证信息等功能。
AMF,主要负责UE的注册管理、UE的连接管理、UE的可达性管理、UE的接入授权和接入鉴权、UE的安全功能,UE的移动性管理,网络切片(network slice)选择,SMF选择等功能。AMF作为N1/N2接口信令连接的锚点并为SMF提供N1/N2接口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消息的路由,维护和管理UE的状态信息。
SMF,主要负责UE会话管理的所有控制面功能,包括UPF的选择与控制,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及管理,会话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从PCF获取策略与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策略等。SMF还作为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中SM部分的终结点。
PCF,具备向控制面功能实体提供策略规则等功能。
AF,可以是应用服务器,其可以属于运营商,也可以属于第三方。
UPF,主要负责对用户报文进行处理,如转发、计费等,可以作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session)连接的锚定点,即PDU会话锚点(PDU session anchor,PSA),负责对UE的数据报文过滤、数据传输/转发、速率控制、生成计费信息、用户面QoS处理、上行传输认证、传输等级验证、下行数据包缓存及下行数据通知触发等。UPF还可以作为多宿主(multi-homed)PDU会话的分支点。
DN,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网络,例如,IP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IMS)、互联网等。DN中可以包括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AS是一种软件框架,提供一个应用程序运行的环境,用于为应用程序提供安全、数据、事务支持、负载平衡大型分布式系统管理等服务。UE通过与AS通信获取应用报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AF为AS的控制面。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只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例如,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网元或设备。图1中的设备或网元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从功能上划分的软件或者以上二者的结合。图1中的设备或网元之间可以通过其他设备或网元通信。
为了有效满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所需的高带宽、低时延的要求并减轻网络负荷,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被提出。具体地,通过将MEC平台网元下沉部署在UPF处,这样可以为UE提供低时延高带宽的服务。MEC平台网元的作用主要是实现应用与网络之间的协同,如:给MEC应用服务器提供MEC应用相关的配置信息使能UE和MEC应用之间的交互,给UE提供MEC应用的相关信息,包括MEC应用的可用性等。MEC平台网元可以与锚点UPF以及应用服务器部署在同一数据中心内。
应理解,MEC平台网元和UPF可以分别作为独立的网元部署,也可以将MEC平台网元的功能部署在UPF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方案适用部署MEC平台网元的场景。本申请中,MEC平台网元、MEC平台、MEC网元和MEC(如源MEC(source MEC,S-MEC),目标MEC(target MEC,T-MEC)等)可以相互替换。
在通信系统中,当UE从原来的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至当前基站的覆盖范围时,会触发空口的切换,即将UE的基站从原来的基站切换到当前的基站。虽然UE的位置发生了 变化,但是此时UE仍然接入的是原来的用户面网元,而实际上此时离UE最近的用户面网元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UE仍然与原来的用户面网元进行报文的传输,这种情况下传输路径较长,相应地,报文的传输时延就会变大。为了降低报文的传输时延,有必要将传输路径从原来的用户面网元切换到新的用户面网元,也就是说,要进行PSA切换。
图2示出了PSA切换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AS1和AS2可以提供相同的应用服务。当UE从基站1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基站2的覆盖范围时,首先会触发空口切换,切换前用户面数据通过路径1传输,切换后用户面数据通过路径2传输。但此时UE通过基站2接入用户面锚点PSA1,用户面传输路径存在迂回,路径时延增大。对于一些低时延业务,比如在5ms时延需求的典型场景下,如果此时不将锚点从PSA1切换为PSA2,即将用户面传输路径从路径2切换到路径3,仍然采用路径2的话,在UE继续移动的情况下,路径2的时延会进一步增大,导致无法满足5ms的时延需求。为此,需要将用户面传输路径从路径2切换到路径3。
PSA切换可以通过两种PDU会话模式实现:(1)业务和会话连续性模式(service and session continuity mode,SSC mode)3;(2)上行分类器(uplink classofoer,UL CL)。
SSC mode 3是指,当SMF决定需要切换用户面路径时,如果UE移动导致原PDU会话的用户面路径不是最优路径,SMF会请求UE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到相同DN的PDU会话,SMF为重新建立的PDU会话选择新的PSA,并在定时器到期时或之前业务流已转移到新PDU会话上后,请求UE释放原PDU会话。
UL CL是指:SMF可以在为原PDU会话新增一个新的PSA UPF的同时在原PDU会话的数据传输路径中插入一个UL CL。"UL CL"功能由UPF提供,其目的是将满足业务过滤规则的数据包转发到指定的路径去。当一个具备"UL CL"功能的UPF被插入到一条PDU会话数据通道时,这个PDU会话就可以通过多个PSA,提供接入到同一个DN的多条不同的路径。"UL CL"的功能是传输上行数据到不同的PDU会话锚点中,将下行数据合并传输到UE。一种常见的场景是具有UL CL功能的UPF和新增的锚点UPF合设,即新增的PSA UPF同时具有UL CL的功能。
关于SSC mode 3和UL CL的详细内容,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上述通过SSC mode 3和UL CL进行路径切换的方式,都没有考虑业务层的状态交互情况,从而可能导致业务的时延增大,影响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多种路径切换方法。这些方法中,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比如,PSA UPF或MEC平台网元等)在业务层的一次完整的状态交互之后,再进行路径切换,从而可以降低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在详细介绍本申请的方法之前,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一些概念作简单介绍。
1、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
在该协议中,通过HTTP请求(HTTP request)/HTTP应答(HTTP response)消息,客户端从服务器获取应用数据。
HTTP是无状态应用层协议,即当前的HTTP request请求的内容与之前客户端发送的HTTP request无关。
2、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为了保证报文 传输的可靠性,给每个包一个序号,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的包的按序接收。接收端对已成功收到的字节发回一个相应的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如果发送端在合理的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内未收到确认,那么对应的数据(假设丢失了)将会被重传。
以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TCP连接为例,对建立TCP连接的流程进行说明。
客户端和服务器基于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TCP连接:
(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TCP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SYN)消息,等待服务器确认;
(2)服务器收到TCP SYN消息,回复SYN+ACK消息;
(3)客户端收到SYN+ACK消息,回复另一ACK消息,用来确认已经收到SYN+ACK消息。
3、多径TCP(Multipath TCP,MPTCP)
MPTCP是用于进行多径传输的多径TCP协议,其核心思想是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加入支持多路径传输的Multipath TCP层,以实现多路径传输。
以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为例,如图3所示,客户端的Multipath TCP层可以将应用层传输的数据分为多个TCP子流,不同TCP子流通过不同网络接口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将不同的TCP子流在MPTCP层进行汇聚后递交至应用层,从而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多路径传输。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基于MPTCP三次握手过程建立MPTCP连接:
(1)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TCP SYN消息,在MPTCP选项字段里包含了一个MP_CAPABLE选项,该选项中包括客户端的会话秘钥(Key);
(2)如果服务器支持MPTCP,会返回一个SYN+ACK消息,同样在MPTCP选项字段里包含一个MP_CAPABLE选项,该选项携带服务器端的Key。
(3)客户端返回ACK消息,在MPTCP选项字段里包含一个MP_CAPABLE选项,该选项携带客户端的Key和服务器端的Key。
会话秘钥Key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各自生成一个用来标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MPTCP会话的令牌(token)。
会话秘钥Key还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生成32位哈希共享秘钥,即基于哈希算法的消息验证码(Hash-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HMAC),以便作为在该MPTCP会话上建立新的连接的时候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作为鉴权信息进行验证。因此,在三次握手之后,通信两端都得到了对方的MPTCP会话数据。
4、新建MPTCP连接:
一个MPTCP会话可以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MPTCP连接。在MPTCP会话里,新建MTPCP连接的过程和三次握手过程类似,不同的是消息中携带的不是MP_CAPABLE选项,而是携带MP_JOIN选项,MP_JOIN可以包含原始会话(连接)的token值和对端的哈希共享密钥,对端的哈希共享密钥用于进行鉴权,原始会话的token值用于指示新生成的MPTCP连接加入原始会话。另外,MP_JOIN还可以包含一个随机数,用来防止重放攻击。MP_JOIN还可以包含发送端的地址,这样即使发送端地址值被进行了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对端仍能获得发送端地址。
下面,结合上文所描述的概念,对申请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410至S440,以下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410,UE和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第一路径。
具体地,UE和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之间建立第一传输层连接,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第二传输层连接。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二传输层连接构成第一路径。可以理解,UE和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路径传输用户面数据,或者说,UE和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中,第一传输层连接可以是MPTCP连接,也可以是TCP连接,第二传输层连接可以是TCP连接。关于如何建立MPTCP连接和建立TCP连接,具体可以参照下文或下文相关描述。
此外,第一传输层连接也可以是快速UDP互联网连接(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QUIC),第二传输层连接可以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连接。关于如何建立QUIC和UDP连接,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S420,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获取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
可选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可以包括UE的IP地址。第一传输层连接还可以包括UE的端口号。
可选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还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两端(即,UE和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的Key信息、哈希加密算法信息(如采用HMAC-SHA256加密算法)、数据序列号(data sequence number,DSN)和子流序列号(subflow sequence number,SSN)之间的映射关系、初始子流序列号(initial subflow sequence number,ISSN)。关于HMAC-SHA256、DSN、SSN和ISSN等的详细内容,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或第一路径建立完成后,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将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发送给会话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在检测到UE移动需要切换PSA后,可以将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发送给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
进一步地,在该实现方式中,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都可以是用户面网元,具体为锚点用户面网元,即PSA。在此情况下,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称为源PSA(source PSA,S-PAS),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称为目标PSA(target PSA,T-PAS)。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或第一路径建立完成后,不需要会话管理网元的转发,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直接将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发送给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
比如,在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或第一路径建立完成后,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或者UE可以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指示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在会话管理网元检测到UE移动需要切换PSA且接收到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后,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DNAI)变化(change)通知,该DNAI变化通知可以包括目标DNAI。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根据该目标DNAI可以确定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之后可以将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发送给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
进一步地,在该实现方式中,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都可以是MEC平台网元。并且,在此情况下,MEC平台网元和用户面网元分开部署。本申请中,对应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的MEC平台网元可以称为源MEC(source MEC,S-MEC),对应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的MEC平台网元可以称为目标MEC(target MEC,T-MEC)。
应理解,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是SMF,或者可以是具有SMF功能的网元。为便于理解,下文中均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为例来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S430,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建立UE和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径。
具体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建立与UE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并建立与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第四传输层连接。其中,第三传输层连接可以根据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建立。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构成第二路径。可以理解,UE和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第二路径传输用户面数据。
本申请中,如果第一传输层连接是MPTCP连接,则第三传输层连接也是MPTCP连接,并且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三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如果第一传输层连接是TCP连接,则第三传输层连接也是TCP连接。如果第二传输层连接是TCP连接,则第四传输层连接可以是TCP连接,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关于如何建立MPTCP连接和建立TCP连接,具体可以参照下文或下文相关描述。
此外,如果第一传输层连接是QUIC,则第三传输层连接也是QUIC,如果第二传输层连接是UDP连接,则第四传输层连接也是UDP连接。关于如何建立QUIC和UDP连接,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示例性的,第二应用服务器和第一应用服务器可以提供相同的应用服务。第二应用服务器和第一应用服务器可以是同一服务器,也可以是不同的服务器,本申请不做限定。另外,二者可以属于同一DN。
S440,若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在接收到第一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业务请求(或者称,业务请求消息或业务请求报文)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到第二路径。其中,该业务请求为UE发送的。
比如,在源传输层代理服务器接收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路径切换指示信息,或接收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的情况下,若接收到第一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则可以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示例性的,如果业务请求消息为HTTP请求(HTTP request)消息,业务应答消息为HTTP应答(HTTP response)消息,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通过解析HTTP响应消息和HTTP应答消息来判断是否收到第一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HTTP请求的完整的HTTP应答消息。例如,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根据HTTP应答消息中的消息状态码来判断HTTP应答消息是否是分段应答响应消息,如果HTTP应答消息携带的HTTP状态码是200,则表示HTTP应答消息没有进行分段,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在收到该HTTP应答消息的时候可以判断已经收到对应的HTTP请求消息的完整的应答消息;如果HTTP应答消息携带的HTTP状态码是206,则表示第一应用服务器通过分段响应的方式给UE发送业务报文,源传输层代理网元需要根据HTTP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ange字段以及HTTP应答消息中的Content-Range字段来判断所接收的HTTP响应消息是不是HTTP请求消息对应的最后一个段响应消息。其中,HTTP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ange字段是UE用来告知第一应用服务 器请求的内容的范围,HTTP应答消息中的Content-Range字段是第一应用服务器用来告知响应的范围以及实际长度。
示例性的,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到第二路径具体可以包括: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向UE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UE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比如,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在判断已经接收到第一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在所述业务应答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以便UE收到所述应答报文后,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发送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举例来说,若业务请求消息和业务应答消息分别是HTTP请求消息和HTTP应答消息,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修改针对该HTTP请求消息的HTTP应答消息或最后一段HTTP应答消息的TCP层的MPTCP选项,具体为: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在对所述HTTP应答消息封装的过程中,设置TCP头中的MP_PRIO option的flag B=1,这就相当于修改了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使其作为备选路径。
应理解,本申请中,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或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或者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或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前,接收到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都可以认为接收到了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
还应理解,本申请中,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是指,对UE最近一次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路径切换方法,UE可以分别和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之间建立传输层连接,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在接收到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之后,再进行路径切换。这样,可以避免因没有接收到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而需要在路径切换后重复发起同样的业务请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由于充分考虑了业务层的状态交互情况,从而能够降低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下文中,若未作特殊说明,相同术语或词语的含义可以参照上文的描述。
如上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可以是PSA,也可以是MEC。也就是说,PSA或者MEC可以集成传输层代理功能,如TCP和MPTCP代理功能。下面分别针对这两种情况,对图4所示的方法的具体流程进行介绍。
下面首先,结合图5至图8,对传输层代理网元为PSA时,图4所示的方法进行更详细的介绍。为便于理解,图5至图8中,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为源PSA(Source PSA,S-PSA),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为目标PSA(target PSA,T-PSA),第一应用服务器为源应用服务器(source AS,S-AS),第二应用服务器为目标AS(target AS,T-AS)为例进行说明。
图5是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在该方法,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三传输层连接为MPTCP连接,第二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为TCP连接。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501至S510,以下分别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501,UE在确定应用需要发起业务时,为该业务关联一个PDU会话。
例如,若UE中已经存在满足该业务的QoS需求的PDU会话,则UE为该业务关联该PDU会话。否则,UE通过与核心网交互为该业务建立一个PDU会话,并将该业务关联到该会话。
应理解,本申请中,UE发起业务时,需要先建立传输层连接,以便通过传输层连接发送业务报文或业务数据。传输层的报文,包括建立传输层连接的报文,如以传输层连接为TCP连接为例,TCP报文,在TCP三次握手过程中发送的TCP SYN、SYN+ACK、ACK消息都要通过对应的PDU会话从UE经过基站发送到PSA,再从PSA发送到DN中的AS上。TCP连接建立后,UE的业务报文通过TCP连接传输,即业务报文被UE基于TCP连接的参数封装成TCP报文后,通过TCP连接对应的PDU会话从UE经过基站、PSA发送到AS。即每个UE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需要与一个PDU会话关联,本申请中涉及的UE和S-PSA或T-PSA之间的传输层连接也需要与一个PDU会话关联。
可选的,在该PDU会话建立过程中,SMF可以指示S-PSA针对特定的业务数据流(service data flow,SDF)激活TCP代理功能。
S502,UE和S-AS之间建立第一路径。
具体地,UE和S-PSA之间建立MPTCP连接,S-PSA和S-AS之间建立TCP连接。
S5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S-PSA和UE之间基于MP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MPTCP连接,即S-PSA和UE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具体如下:
502-a:UE发起业务时,向S-AS发送TCP SYN消息(syn=j),等待S-AS确认。其中SYN消息中携带多径能力MP_CAPABLE选项(option),其中,MP_CAPABLE用于标识本端设备(即,UE)支持MPTCP且进行双方密钥交互,j表示序号。
502-b:S-PSA收到UE发送的TCP SYN消息后,由于已经根据SMF的指示激活了TCP代理功能,S-PSA会代理S-AS与UE之间建立MPTCP连接,即代理S-AS向UE发送SYN+ACK消息(syn=k,ack=j+1),其中,SYN和ACK消息中携带MP_CAPABLE选项,用来指示S-AS支持MPTCP,k表示序号。
502-c:UE向S-PSA发送ACK消息(ack=k+1),用来确认已经收到SYN+ACK消息。S-PSA收到UE的ACK消息,完成与UE的三次握手,UE和S-PSA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2、S-PSA和S-AS之间基于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TCP连接,即S-PSA和S-AS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具体如下:
502-d:S-PSA向S-AS发送TCP SYN消息(syn=m),等待S-AS确认,m表示序号;
502-e:S-AS收到TCP SYN消息,回复SYN+ACK消息(syn=n,ack=m+1),其中,n表示序号;
502-f:S-PSA收到SYN+ACK消息,回复ACK消息(ack=n+1),用来确认已经收到SYN+ACK消息。
其中,在执行完502-a后,上述步骤的执行步骤可以是:502-b~502-c和502-d~502-f并行执行,即在按序执行502-b、502-c的同时按序执行502-d、502-e、502-f;也可以是按照502-a、502-d、502-e、502-b、502-c、502-f的顺序执行,即S-PSA在接收到S-AS回复是SYN+ACK消息(syn=n,ack=m+1)后,再向UE发送SYN+ACK消息(syn=k,ack=j+1), 并在收到UE回复的ACK消息(ack=k+1)后,给S-AS回复ACK消息(ack=n+1)。
S503,S-PSA向SMF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
具体地,第一路径或者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后,S-PSA向SMF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
示例性的,S-PSA可以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向SMF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该上下文为UE和S-PSA之间的MPTCP连接的上下文,例如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一项或多项:UE的IP地址和端口号、MPTCP连接两端的即UE和S-PSA的Key信息、哈希加密算法信息(如采用HMAC-SHA256加密算法)、DSN和SS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ISSN等信息。
S504,SMF向T-PSA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
具体地,SMF检测到UE移动需要切换PSA的情况下,为UE选择T-PSA,并向所选择的T-PSA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
示例性的,SMF可以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向T-PSA发送所述上下文,在发送所述上下文的同时,SMF还可以指示T-PSA针对特定的SDF激活TCP代理功能。
示例性的,SMF可以根据UE的位置为UE选择目标T-PSA。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两种模式,即UL CL模式和SSC mode 3。对于UL CL模式,SMF选择T-PSA后,插入T-PSA作为UL CL;对于SSC mode 3,SMF触发UE建立一个新的PDU会话,该PDU会话以T-PSA作为用户面锚点。应理解,对于UL CL模式,该上下文携带的UE的IP地址与建立第一传输层连接时,UE的IP地址相同。对于SSC mode 3,该上下文携带的UE的IP地址与建立第一传输层连接时,UE的IP地址不同。
作为S503至S504的一种替代方式,S-PSA可以直接向T-PSA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例如可以通过在S-PSA与T-PSA之间建立用户面隧道来传输所述上下文。
S505,T-PSA建立UE和T-AS之间的第二路径。
具体地,T-PSA根据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建立与UE之间的MPTCP连接,即第三传输层连接,使得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一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并且,T-PSA建立与T-SA之间的TCP连接,即第四传输层连接。
其中,T-PSA和UE之间基于MP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MPTCP连接,即T-PSA和UE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具体如下:
505-a:T-PSA向UE发送TCP SYN消息(syn=p),等待UE确认;其中SYN消息中携带MP_JOIN选项,其中,MP_JOIN选项中可以携带T-PSA在步骤504中获取的上下文中的UE的token值,T-PSA的IP地址,T-PSA本地的随机数,p表示序号;
505-b:UE收到T-PSA发送的TCP SYN消息后,向T-PSA发送SYN+ACK消息(syn=q,ack=p+1),其中,SYN+ACK包中携带MP_JOIN选项,中,MP_JOIN选项中携带UE的HMAC,UE本地的随机数,UE的IP地址,q表示序号;
505-c:T-PSA向UE发送ACK消息(ack=p+1),用来确认已经收到SYN+ACK消息。UE收到T-PSA发送的ACK消息,完成与T-PSA的三次握手,UE和T-PSA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T-PSA和T-AS之间基于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TCP连接,即T-PSA和T-AS之间的第四传输层连接。具体如下:
505-d:T-PSA向T-AS发送TCP SYN消息(syn=s),等待T-AS确认,s表示序号;
505-e:T-AS收到TCP SYN消息,回复SYN+ACK消息(syn=t,ack=s+1),其中,t表示序号;
505-f:T-PSA收到SYN+ACK消息,回复ACK消息(ack=t+1),用来确认已经收到SYN+ACK消息。
上述步骤中的执行步骤505-a至505-c和505-d至505-f是独立执行的,即在按序执行505-a、505-b、505-c的同时按序执行505-d、505-e、505-f;也可以是先按序执行505-a、505-b、505-c,再按序执行505-d、505-e、505-f;或先按序执行505-d、505-e、505-f,再按序执行505-a、505-b、505-c,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建立第三传输层连接时,T-PSA发起的TCP SYN消息中(即步骤505-a)可以将MP_JOIN option的flag的最后一个bit位设置为B=1,以指示新建子流是备选路径backup path,即此时在第一传输层连接可用的情况下,第三传输层连接作为备选路径不用来传输数据,数据还是在第一传输层连接上传输。
S506,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后,T-PSA向SMF发送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S507,SMF向S-PSA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SMF根据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获知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后,向S-PSA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指示S-PSA进行路径切换。
S508,S-PSA收到路径切换指示信息后,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
若确定结果为是,则执行S509,否则,不执行S509以及后续步骤。
在该步骤中,S-PSA要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需要先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对于S-PSA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的时间,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S-PSA可以在收到SMF在S507发送的路径切换指示信息后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再如,S-PSA可以在S503中向SMF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之后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又如,S-PSA可以在接收到SMF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后,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PSA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示例性的,SMF给S-PSA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时机,可以是在S506收到T-PSA发送的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时,也可以是在SMF检测到UE移动需要切换PSA的情况下,还可以是在SMF通过步骤S504向T-PSA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后,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如果业务请求消息为HTTP请求(HTTP request)消息,业务应答消息为HTTP应答(HTTP response)消息,S-PSA可以通过解析HTTP响应消息和HTTP应答消息来判断是否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完整的HTTP应答消息。比如,S-PSA可以根据HTTP应答消息中的消息状态码来判断HTTP应答消息是否是分段应答响应消息,如果HTTP应答消息携带的HTTP状态码是200,则表示HTTP应答消息没有进行分段,S-PSA可以在收到该HTTP应答消息的时候可以判断已经收到对应的HTTP请求消息的完整的应答消息;如果HTTP应答消息携带的HTTP状态码是206,则表示S-AS通过分段 响应的方式给UE发送业务报文,S-PSA需要根据HTTP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ange字段以及HTTP应答消息中的Content-Range字段来判断所接收的HTTP响应消息是不是HTTP请求消息对应的最后一个段响应消息。其中,HTTP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ange字段是UE用来告知S-AS请求的内容的范围,HTTP应答消息中的Content-Range字段是S-AS用来告知响应的范围以及实际长度。
S509,S-PSAUE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UE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具体来讲,S-PSA在判断已经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在所述业务应答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以便UE收到所述应答报文后,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比如,若业务请求消息和业务应答消息分别是HTTP请求消息和HTTP应答消息,S-PSA可以修改针对该HTTP请求消息的HTTP应答消息或最后一段HTTP应答消息的TCP层的MPTCP选项,具体为:S-PSA在将所述HTTP应答消息封装的过程中,设置TCP头中的MP_PRIO option的flag B=1,即修改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使其作为备选路径。
S510,UE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比如,UE接收所述业务应答消息后,根据所述业务应答消息中的MPTCP选项的MP_PRIO option中的flag B的值,确定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法,S-PSA和T-PSA可以分别和UE之间建立一条MPTCP连接,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在S-PSA检测到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UE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与S-PSA之间的MPTCP连接切换至与T-PSA之间的MPTCP连接。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在一个完整的状态交互过程完成后执行路径切换,保证应用迁移过程中应用的超低时延需求。
图5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两种模式,即上文在对S504进行说明时所提到的SSC mode3和UL CL模式。针对SSC mode 3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6所示。针对UL CL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7所示。
图8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在该方法,第一传输层连接、第二传输层连接、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都为TCP连接。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801至S806,以下分别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801,UE在确定应用需要发起业务时,为该业务关联一个PDU会话,UE和S-AS之间建立第一路径。
这个步骤可以参考S501,此处不再赘述。
S802,UE和S-AS之间建立第一路径。
具体地,UE和S-PSA之间建立第一传输层连接,S-PSA和S-AS之间建立第二传输层连接,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二传输层连接都为TCP连接。
S8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S-PSA和UE之间基于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TCP连接,即S-PSA和UE之间 的第一传输层连接。具体如下:
802-a:UE发起业务时,向S-AS发送TCP SYN消息(syn=j),等待S-AS确认,其中,j表示序号。
802-b:S-PSA收到UE发送的TCP SYN消息后,由于已经根据SMF的指示激活了TCP代理功能,代理S-AS与UE之间建立TCP连接,即代理S-AS向UE发送SYN+ACK消息(syn=k,ack=j+1),其中,k表示序号。
802-c:UE向S-PSA发送ACK消息(ack=k+1),用来确认已经收到SYN+ACK消息。S-PSA收到UE的ACK消息,完成与UE的三次握手,UE和S-PSA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2、S-PSA和S-AS之间基于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TCP连接,即S-PSA和S-AS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具体如下:
802-d:S-PSA向S-AS发送TCP SYN消息(syn=m),等待S-AS确认,m表示序号。
802-e:S-AS收到TCP SYN消息,回复SYN+ACK消息(syn=n,ack=m+1),其中,n表示序号。
802-f:S-PSA收到SYN+ACK消息,回复ACK消息(ack=n+1),用来确认已经收到SYN+ACK消息。
其中,在执行完802-a后,上述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是:802-b至802-c和802-d至、802-f可以并行执行,即在按序执行802-b、802-c的同时按序执行802-d、802-e、802-f;也可以是按照802-a、802-d、802-e、802-b、802-c、802-f的顺序执行,即S-PSA在接收到S-AS回复的SYN+ACK消息(syn=n,ack=m+1)后,再向UE发送SYN+ACK消息(syn=k,ack=j+1),并在收到UE回复的ACK消息(ack=k+1)后,给S-AS回复ACK消息(ack=n+1)。
S803,SMF向T-PSA发送路由信息,路由信息指示T-PSA建立与S-AS之间的TCP连接,即第四传输层连接。
具体地,SMF检测到UE移动需要切换PSA的情况下,为UE选择T-PSA,并给T-PSA发送N6接口的路由信息。T-PSA根据该路由信息,和T-AS之间建立第四传输层连接。
S804,T-PSA和T-AS之间建立第四传输层连接。
具体的,第四传输层连接为TCP连接。T-PSA和T-AS之间基于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TCP连接,由T-PSA发起TCP三次握手过程,具体步骤参考S505中的505-d、505-e、和505-f,本处不再赘述。
S805,SMF向S-PSA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SMF可以在检测到UE移动需要切换PSA的情况下,为UE选择目标T-PSA,并插入T-PSA作为UL CL。之后,SMF向S-PSA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可选地,SMF也可以在确定第四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后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SMF可以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向S-PSA发送该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可选的,SMF在插入T-PSA作为UL CL后,还指示T-PSA建立与T-AS之间的第四传输层连接,即TCP连接。比如,SMF可以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向T-PSA发送指示T-PSA建立与T-AS之间的第四传输层连接的指示信息。
S806,S-PSA收到路径切换指示信息后,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
若确定结果为是,则执行S807,否则,不执行S807。
在该步骤中,S-PSA要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需要先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对于S-PSA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的时间,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S-PSA可以在收到SMF在S804发送的路径切换指示信息后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再如,S-PSA在接收到SMF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后,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示例性的,,SMF给S-PSA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时机,可以是在SMF检测到UE移动需要切换PSA的情况下,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S-PSA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的方式与S508中S-PSA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的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S807,S-PSA向T-PSA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
该上下文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参数和传输状态参数,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参数用于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生成,所述传输状态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传输层连接的数据传输状态。其中,第一传输层连接参数包括:UE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可选的,还包括S-AS的IP地址,端口号;或者可选的,还包括S-PSA在第一传输层连接使用的IP地址和端口号。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传输状态参数至少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上上行数据已发送的TCP序号,下行数据已发送的TCP序号,上下行已发送的TCP ACK的序号。
也就是说,根据S-PSA向T-PSA发送所述上下文,可以生成第三传输层连接,第三传输层连接与第一传输层连接有相同的传输层连接参数和传输状态参数,对于UE来说,不感知第三传输层连接的生成,仍然认为在通过第一传输层传输数据。第三传输层连接生成后,T-PSA将来自UE的数据通过第四传输层连接发送给T-AS,即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示例性的,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可以由S-PSA携带在HTTP响应消息中发送给T-PSA,也可以在S-PSA判断已经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在S-PSA将业务应答报文发送后,将第一连接的上下文通过第一用户面报文发送给T-PSA,所述第一用户面报文是紧跟在所述业务应答报文之后发送的报文。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法,S-PSA和和UE之间建立一条TCP连接,在S-PSA检测到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将S-PSA上的TCP连接状态迁移到T-PSA,使得UE的传输路径可以从与S-PSA之间的TCP连接切换至与T-PSA之间的TCP连接。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在一个完整的状态交互过程完成后执行路径切换,保证应用迁移过程中应用的超低时延需求。
图8所示的方法仅可以应用到UL CL模式,针对该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7所示。
下面结合图9至图12,对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为MEC平台网元时,图4所示的方法进行更详细的介绍。为便于理解,图9至图12中,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为S-MEC,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为T-MEC,第一应用服务器为S-AS,第二应用服务器为T-AS为例,对路径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图9是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在该方法,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三传输层 连接为MPTCP连接,第二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为TCP连接。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901至S909,下面分别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901,UE在确定应用需要发起业务时,为该业务关联一个PDU会话。
例如,若UE中已经存在满足该业务的QoS需求的PDU会话,则UE为该业务关联该PDU会话。否则,UE通过与核心网交互为该业务建立一个PDU会话,并将该业务关联到该会话。
应理解,本申请中,UE发起业务时,需要先建立传输层连接,以便通过传输层连接发送业务报文或业务数据。传输层的报文,包括建立传输层连接的报文,如以传输层连接为TCP连接为例,TCP报文,在TCP三次握手过程中发送的TCP SYN、SYN+ACK、ACK消息都要通过对应的PDU会话从UE经过基站发送到PSA,再从PSA发送到DN中的AS上。TCP连接建立后,UE的业务报文通过TCP连接传输,即业务报文被UE基于TCP连接的参数封装成TCP报文后,通过TCP连接对应的PDU会话从UE经过基站、PSA发送到AS。即每个UE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需要与一个PDU会话关联,本申请中涉及的UE和S-PSA或T-PSA之间的传输层连接也需要与一个PDU会话关联。
该步骤与S50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该步骤中,在PDU会话建立过程中,不需要激活S-MEC的代理功能,S-MEC的TCP代理功能可以预配置。
S902,UE和S-AS之间建立第一路径。
具体地,UE和S-MEC之间建立第一传输层连接,即MPTCP连接,S-MEC和S-AS之间建立第二传输层连接,即TCP连接。
S9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S-MEC和UE之间基于MP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MPTCP连接,即S-MEC和UE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具体如下:
902-a:UE发起业务时,向S-AS发送TCP SYN消息(syn=j),等待S-AS确认。其中SYN消息中携带多径能力MP_CAPABLE选项(option),其中,MP_CAPABLE用于标识本端设备(即,UE)支持MPTCP且进行双方密钥交互,j表示序号。
902-b:S-MEC收到UE发送的TCP SYN消息后,代理S-AS与UE之间建立MPTCP连接,即代理S-AS向UE发送SYN+ACK消息(syn=k,ack=j+1),其中,SYN+ACK消息中携带MP_CAPABLE选项,用来指示S-AS支持MPTCP,k表示序号。S-MEC预配置支持TCP代理功能。
902-c:UE向S-MEC发送ACK消息(ack=k+1),用来确认已经收到SYN和ACK消息。S-MEC收到UE的ACK消息,完成与UE的三次握手,UE和S-MEC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2、S-MEC和S-AS之间基于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TCP连接,即S-MEC和S-AS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具体如下:
902-d:S-MEC向S-AS发送TCP SYN消息(syn=m),等待S-AS确认,m表示序号;
902-e:S-AS收到TCP SYN消息,回复SYN+ACK消息(syn=n,ack=m+1),其中,n表示序号;
902-f:S-MEC收到SYN+ACK消息,回复ACK消息(ack=n+1),用来确认已经收 到SYN+ACK消息。
其中,在执行完902-a后,上述步骤的执行步骤可以是:902-b、902-c和902-d、902-e、902-f可以并行执行,即在按序执行902-b、902-c的同时按序执行902-d、902-e、902-f;也可以是按照902-a、902-d、902-e、902-b、902-c、902-f的顺序执行,即S-MEC在接收到S-AS回复是SYN+ACK消息(syn=n,ack=m+1)后,再向UE发送SYN+ACK消息(syn=k,ack=j+1),并在收到UE回复的ACK消息(ack=k+1)后,给S-AS回复ACK消息(ack=n+1)。
应理解,UE和S-MEC之间建立MPTCP连接的过程与S502中UE和S-PSA之间建立MPTCP连接的过程类似。但需注意,S-MEC的TCP代理功能可以预配置,而不是根据SMF的指示激活的,因此S502-b类似的步骤S902-b应该是:“……由于已经根据SMF的指示激活了TCP代理功能……”,而不是S502-b中描述的“……由于S-MEC的TCP代理功能已经预配置……”。
S903,SMF向S-MEC发送DNAI变化通知。
具体地,SMF在检测到UE移动需要切换PSA的情况下,向S-MEC发送DNAI变化通知,该DNAI变化通知包括目标DNAI。
S904,S-MEC向T-MEC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
具体地,S-MEC可以根据目标DNAI确定T-MEC,并且向T-MEC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该上下文为UE和S-MEC之间的MPTCP连接的上下文,例如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一项或多项:UE的IP地址、端口号、MPTCP连接两端的即UE和S-MEC的Key信息、哈希加密算法信息(如采用HMAC-SHA256加密算法)、DSN和SS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ISSN等信息。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两种模式,即UL CL模式和SSC mode 3。对于UL CL模式,SMF选择T-PSA后,插入T-PSA作为UL CL;对于SSC mode 3,SMF触发UE建立一个新的PDU会话,该PDU会话以T-PSA作为用户面锚点。应理解,对于UL CL模式,该上下文携带的UE的IP地址与建立第一传输层连接时,UE的IP地址相同。对于SSC mode 3,该上下文携带的UE的IP地址与建立第一传输层连接时,UE的IP地址不同。
S905,T-MEC建立UE和T-AS之间的第二路径。
具体地,T-MEC根据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建立与UE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即MPTCP连接,使得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一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并且,T-MEC建立与T-SA之间的第四传输层连接,即TCP连接。
UE和T-MEC之间建立MPTCP连接的过程与上文中S505中的UE和T-PSA之间建立MPTCP连接的过程类似,T-MEC和T-AS之间建立TCP连接的过程与S505中T-PSA和T-AS和之间建立TCP连接的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建立第三传输层连接时,T-MEC发起的TCP SYN消息中可以将MP_JOIN option的flag的最后一个bit位设置为B=1,以指示新建子流是备选路径backup path,即此时在第一传输层连接可用的情况下,第三传输层连接作为备选路径不用来传输数据,数据还是在第一传输层连接上传输。
S906,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后,T-MEC向S-MEC发送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S907,S-MEC收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后,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 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
若确定结果为是,则执行S908,否则,不执行S908以及后续步骤。
在该步骤中,S-MEC要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需要先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对于S-MEC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的时间,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S-MEC可以在收到T-MEC在S906发送的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后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再如,S-MEC可以在S904中向T-MEC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之后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
示例性的,S-MEC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的方式与S508中S-PSA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的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S908,S-MEC向UE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该步骤与S509类似,具体可以参见上文对S509所作的说明。可以理解,S908与S509唯一不同的是,S509由S-PSA执行,S908由S-MEC执行。
S909,UE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该步骤可以参照S510,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法,S-MEC和T-MEC可以分别和UE之间建立一条MPTCP连接,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在S-MEC检测到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UE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与S-MEC之间的MPTCP连接切换至与T-MEC之间的MPTCP连接。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在一个完整的状态交互过程完成后执行路径切换,保证应用迁移过程中应用的超低时延需求。
图9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两种模式,即SSC mode 3和UL CL模式。针对SSC mode 3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10所示。针对UL CL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11所示。
图12是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在该方法,第一传输层连接、第二传输层连接、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都为TCP连接。如图1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1201至S1206,下面分别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1201,UE在确定应用需要发起业务时,为该业务关联一个PDU会话。
该步骤可以参考S901,此处不再赘述。
S1202,UE和S-AS之间建立第一路径。
具体地,UE和S-MEC之间建立第一传输层连接,即TCP连接,S-MEC和S-AS之间建立第二传输层连接,即TCP连接。
S12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S-MEC和UE之间基于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TCP连接,即S-MEC和UE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具体如下:
1202-a:UE发起业务时,向S-AS发送TCP SYN消息(syn=j),等待S-AS确认,j表示序号。
1202-b:S-MEC收到UE发送的TCP SYN消息后,代理S-AS与UE之间建立TCP 连接,即代理S-AS向UE发送SYN和ACK消息(syn=k,ack=j+1),其中,k表示序号。S-MEC预配置支持TCP代理功能。
1202-c:UE向S-MEC发送ACK消息(ack=k+1),用来确认已经收到SYN和ACK消息。S-MEC收到UE的ACK消息,完成与UE的三次握手,UE和S-MEC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2、S-MEC和S-AS之间基于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TCP连接,即S-MEC和S-AS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具体如下:
1202-d:S-MEC向S-AS发送TCP SYN消息(syn=m),等待S-AS确认,m表示序号;
1202-e:S-AS收到TCP SYN消息,回复SYN+ACK消息(syn=n,ack=m+1),其中,n表示序号;
1202-f:S-MEC收到SYN+ACK消息,回复ACK消息(ack=n+1),用来确认已经收到SYN+ACK消息。
其中,在执行完1202-a后,上述步骤的执行步骤可以是:1202-b、1202-c和1202-d、1202-e、1202-f可以并行执行,即在按序执行1002-b、1002-c的同时按序执行1202-d、1202-e、1202-f;也可以是按照1202-a、1202-d、1202-e、1202-b、1202-c、1202-f的顺序执行,即S-MEC在接收到S-AS回复是SYN+ACK消息(syn=n,ack=m+1)后,再向UE发送SYN+ACK消息(syn=k,ack=j+1),并在收到UE回复的ACK消息(ack=k+1)后,给S-AS回复ACK消息(ack=n+1)。
S1203,SMF向S-MEC发送DNAI变化通知。
具体地,SMF在检测到UE移动需要切换PSA的情况下,向S-MEC发送DNAI变化通知,该DNAI变化通知包括目标DNAI。S-MEC可以根据该目标DNAI确定T-MEC。
S1204,S-MEC在收到DNAI变化通知消息后,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
若确定结果为是,则执行S1205,否则,不执行S1205。
在该步骤中,S-MEC要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需要先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对于S-MEC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的时间,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S-MEC可以在收到SMF在S1203发送的DNAI变化通知消息后开始检测业务请求报文和业务应答报文,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S-MEC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的方式与S508中S-PSA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的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S1205,S-MEC向T-MEC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
该上下文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参数和传输状态参数,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参数用于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生成,所述传输状态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传输层连接的数据传输状态。其中,第一传输层连接参数可以UE的IP地址和/或端口号;可选的,还可以包括S-AS的IP地址和/或端口号;或者可选的,还可以包括S-PSA在第一传输层连接使用的IP地址和/或端口号。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传输状态参数至少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上上行数据 已发送的TCP序号,下行数据已发送的TCP序号,上下行已发送的TCP ACK的序号。
也就是说,根据S-MEC向T-MEC发送所述上下文,可以生成第三传输层连接,第三传输层连接与第一传输层连接有相同的传输层连接参数和传输状态参数,对于UE来说,不感知第三传输层连接的生成,仍然认为在通过第一传输层传输数据。第三传输层连接生成后,T-MEC将来自UE的数据通过第四传输层连接发送给T-AS,即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示例性的,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可以由S-MEC携带在HTTP响应消息中发送给T-PSA,也可以在S-MEC判断已经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在S-MEC将业务应答报文发送后,将第一连接的上下文通过第一用户面报文发送给T-MEC,所述第一用户面报文是紧跟在所述业务应答报文之后发送的报文。
S1206,T-MEC和T-AS之间建立第四传输层连接。
具体的,第四传输层连接为TCP连接。T-MEC和T-AS之间基于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建立TCP连接,由T-MEC发起TCP三次握手过程,具体步骤参考S505中的505-d、505-e、和505-f,本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只要S1206在S1205之前执行就可以,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地,可以是T-AS上的应用向T-MEC注册完成后,T-MEC就和T-AS建立第四传输层连接。
应理解,T-MEC生成第三传输层连接并且建立第四传输层连接后,数据传输的路径就由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法,S-MEC和UE之间建立一条TCP连接,在S-MEC检测到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将S-MEC上的TCP连接状态迁移到T-MEC,使得UE的传输路径可以从与S-MEC之间的TCP连接切换至与T-MEC之间的TCP连接。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在一个完整的状态交互过程完成后执行路径切换,保证应用迁移过程中应用的超低时延需求。
图12所示的方法仅可以应用到UL CL模式,针对该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11所示。
下面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为S-PSA,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为T-PSA,第一应用服务器为S-AS,第二应用服务器为T-AS为例,对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路径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与图5所示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图5中由S-PSA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而该方法中,由UE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
如图1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1301至S1309,以下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1301至S1306,参照S501至S506,这里不再赘述。
S1307,SMF向UE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SMF根据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获知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后,向UE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指示UE进行路径切换。
可选地,S1307也可以不执行。即,不由SMF指示UE进行路径切换,而由UE自主决定进行路径切换。比如,若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则UE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 UE判断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的方法,可以是UE在建立第三传输层连接时,接收到T-PSA发送的三次握手过程中的ACK消息,UE即可以判断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S1308,UE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
若确定结果为是,则执行S1309,否则,不执行S1309。
示例性的,如果业务请求消息为HTTP请求(HTTP request)消息,业务应答消息为HTTP应答(HTTP response)消息,UE可以通过解析HTTP响应消息和HTTP应答消息来判断是否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完整的HTTP应答消息。比如,UE可以根据HTTP应答消息中的消息状态码来判断HTTP应答消息是否是分段应答响应消息,如果HTTP应答消息携带的HTTP状态码是200,则表示HTTP应答消息没有进行分段,UE可以在收到该HTTP应答消息的时候可以判断已经收到对应的HTTP请求消息的完整的应答消息;如果HTTP应答消息携带的HTTP状态码是206,则表示S-AS通过分段响应的方式给UE发送业务报文,UE需要根据HTTP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ange字段以及HTTP应答消息中的Content-Range字段来判断所接收的HTTP响应消息是不是HTTP请求消息对应的最后一个段响应消息。其中,HTTP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ange字段是UE用来告知S-AS请求的内容的范围,HTTP应答消息中的Content-Range字段是S-AS用来告知响应的范围以及实际长度。
S1309,UE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或者说,UE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三传输层连接。
可选的,UE还设置在第三传输层连接发送的MPTCP报文的TCP选择,设置MP_PRIO option的flag B=0,以指示T-PSA第三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高于第一传输层连接,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传输数据。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法,S-PSA和T-PSA可以分别和UE之间建立一条MPTCP连接,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在UE检测到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UE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与S-PSA之间的MPTCP连接切换至与T-PSA之间的MPTCP连接。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在一个完整的状态交互过程完成后执行路径切换,保证应用迁移过程中应用的超低时延需求。
应理解,图13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两种模式,即SSC mode 3和UL CL模式。针对SSC mode 3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6所示。针对UL CL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7所示。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与图13所示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3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为S-PSA,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为T-PSA,图14中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为S-MEC,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为T-MEC。
如图1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1401至S1409,以下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1401至S1405,参照S901至S905,这里不再赘述。
S1406,UE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
具体地,若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则UE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否则不需要进行路径切换。UE判断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的方法,可以是UE在建立第三传输层连接时,接收到T-MEC发送的三次握手过程中的ACK消息,UE即可以判断第三传输层连 接建立完成。
也可以是,SMF指示UE需要执行路径切换。具体的,SMF根据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获知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后,向UE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指示UE进行路径切换。SMF可以是从T-MEC获知第三传输层建立完成,也可以是从AF获知第三传输层建立完成,此时AF是从T-MEC获知第三传输层建立完成。
S1407,UE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
若确定结果为是,则执行S1408,否则,不执行S1408以及后续步骤。
S1407可以参照S1308,这里不再详述。
S1408,参照S1309。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法,S-MEC和T-MEC可以分别和UE之间建立一条MPTCP连接,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在UE检测到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UE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与S-MEC之间的MPTCP连接切换至与T-MEC之间的MPTCP连接。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在一个完整的状态交互过程完成后执行路径切换,保证应用迁移过程中应用的超低时延需求。
应理解,图14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两种模式,即SSC mode 3和UL CL模式。针对SSC mode 3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10所示。针对UL CL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11所示。
下面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第一应用服务器为S-AS,第二应用服务器为T-AS为例,对申请提供的又一种路径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路径切换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1501至S1508,以下对各步骤分别说明。
S1501,参照S501。
S1502,UE和S-AS之间建立第一传输层连接。
这里的第一传输层连接可以是MPTCP连接,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UE和S-AS之间建立MPTCP连接的过程可以参考S502中描述的UE和S-PSA之间建立MPTCP连接的过程,这里不再详述。
S1503,S-AS向T-AS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
比如,S-AS可以在收到MEC平台网元或应用管理网元或AF的指示时,向T-AS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示例性的,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的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一项或多项:UE的IP地址、端口号、MPTCP连接两端的即UE和S-AS的Key信息、哈希加密算法信息、DSN和SS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ISSN等信息。
S1504,T-AS根据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建立与UE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
这里的第二传输层连接可以是MPTCP连接,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UE和T-AS之间建立MPTCP连接的过程可以参考S505中描述的UE和T-PSA之间建立MPTCP连接的过程,这里不再详述。
在建立第二传输层连接时,可以将MP_JOIN option的SYN flag的最后一个bit位设置为B=1,以指示新建子流是备选路径backup path,即此时第二传输层连接作为备选路径不用来传输数据,数据还是在第一传输层连接上传输。
S1505,T-AS向SMF发送第二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具体地,T-AS在第二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后,向AF或MEC平台网元发送第二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AF或MEC平台网元转发第二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至SMF。
S1506,SMF向UE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SMF根据第二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可以获知第二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从而可以通过向UE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指示UE进行路径切换。
S1507,UE判断是否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
若确定结果为是,则执行S1508,否则,不执行S1508。
示例性的,如果业务请求消息为HTTP请求(HTTP request)消息,业务应答消息为HTTP应答(HTTP response)消息,UE可以通过解析HTTP响应消息和HTTP应答消息来判断是否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完整的HTTP应答消息。比如,UE可以根据HTTP应答消息中的消息状态码来判断HTTP应答消息是否是分段应答响应消息,如果HTTP应答消息携带的HTTP状态码是200,则表示HTTP应答消息没有进行分段,UE可以在收到该HTTP应答消息的时候可以判断已经收到对应的HTTP请求消息的完整的应答消息;如果HTTP应答消息携带的HTTP状态码是206,则表示S-AS通过分段响应的方式给UE发送业务报文,UE需要根据HTTP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ange字段以及HTTP应答消息中的Content-Range字段来判断所接收的HTTP响应消息是不是HTTP请求消息对应的最后一个段响应消息。其中,HTTP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ange字段是UE用来告知S-AS请求的内容的范围,HTTP应答消息中的Content-Range字段是S-AS用来告知响应的范围以及实际长度。
S1508,UE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二传输层连接。
具体地,在UE确定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若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则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第二传输层连接。
可选地,UE还设置在第二传输层连接发送的MPTCP报文的TCP选择,设置MP_PRIO option的flag B=0,以指示T-PSA第二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高于第一传输层连接,通过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传输数据。
可选的,也可以不执行S1505和S1506,UE在和T-AS完成MPTCP三次握手过程建立了第二传输层连接后,若接收到S-AS发送的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则UE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到第二传输层连接。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法,S-AS和T-AS可以分别和UE之间建立一条传输层连接,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的情况下,若UE检测到针对UE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UE从与S-AS之间的传输层连接切换至与T-AS之间的传输层连接。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在一个完整的状态交互过程完成后执行路径切换,保证应用迁移过程中应用的超低时延需求。
应理解,图14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两种模式,即SSC mode 3和UL CL模式。针对SSC mode 3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15所示。针对UL CL模式,路径切换前后的数据传输的路径如图16所示。
以上,结合图4至图16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17至图19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7所示,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710和处理单元1720。
其中,收发单元1710可以用于接收其他装置发送的信息(或消息),还可以用于向其他装置发送信息(或消息)。比如,发送切换指示信息或接收切换指示信息。处理单元1720可以用于进行装置的内部处理,比如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170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如,S-PSA,S-MEC),如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也可以是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所执行的操作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各单元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所执行的操作。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1720用于,若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在收发单元1710接收到第一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到第二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所述通信装置1700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为所述通信装置1700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路径包括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四传输层连接为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170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如,T-PSA,T-MEC),如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也可以是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所执行的操作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各单元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所执行的操作。
示例性的,收发单元1710用于,接收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处理单元1720用于,根据所述上下文,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在完成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建立后,收发单元1710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或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170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应用服务器(如,S-AS),如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第一应用服务器,也可以是第一应用服务器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应用服务器所执行的操作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各单元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应用服务器所执行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170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应用服务器(如,T-AS),如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第二应用服务器,也可以是第二应用服务器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应用服务器所执 行的操作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各单元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应用服务器所执行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170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网元(如,SMF),如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是会话管理网元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会话管理网元所执行的操作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各单元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会话管理网元所执行的操作。
示例性的,收发单元1710用于,获取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在所述终端设备需要更换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锚点的情况下,向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用于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的建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170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UE,如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UE,也可以是UE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UE所执行的操作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各单元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UE所执行的操作。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1720用于,当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收发单元1710在接收到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从数据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通信装置1700与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通信装置1700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路径包括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通信装置1700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四传输层连接为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
示例性的,通信装置1700与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有第一传输层连接,所述通信装置1700与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有第二传输层连接。处理单元1720用于,当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收发单元1710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业务请求来自所述通信装置1700。
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700为UE时,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收发单元1710可对应于图18中示出的终端设备2000中的收发器2020,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处理单元1720可对应于图18中示出的终端设备2000中的处理器2010。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700为配置于UE中的芯片时,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收发单元1710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
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700对应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第一应用服务器、第二应用服务器或会话管理网元时,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收发单元1710可对应于图19中示出的通信接口3010,处理单元1720可对应于图19中示出的处理器3020。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20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2000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UE)的功能。如图18所示, 该终端设备2000包括处理器2010和收发器2020。可选地,该终端设备2000还包括存储器2030。其中,处理器2010、收发器2002和存储器2030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203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2010用于从该存储器2030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控制该收发器2020收发信号。可选地,终端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天线2040,用于将收发器2020输出的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令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出去。
上述处理器2010可以和存储器2030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处理器2010用于执行存储器203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2030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2010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2010。该处理器2010可以与图17中的处理单元对应。
上述收发器2020可以与图17中的收发单元对应。收发器2020可以包括接收器(或称接收机、接收电路)和发射器(或称发射机、发射电路)。其中,接收器用于接收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信号。
应理解,图18所示的终端设备2000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终端设备20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上述处理器201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由终端设备内部实现的动作,而收发器202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或从网络设备接收的动作。具体请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终端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电源2050,用于给终端设备中的各种器件或电路提供电源。
除此之外,为了使得终端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该终端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输入单元2060、显示单元2070、音频电路2080、摄像头2090和传感器2100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音频电路还可以包括扬声器2082、麦克风2084等。
图19图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19示出的通信装置19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9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9中所有模块。
通信装置1900包括通信接口3010和至少一个处理器3020。
该通信装置1900可以对应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第一应用服务器、第二应用服务器以及会话管理网元中的任一网元。至少一个处理器3020执行程序指令,使得通信装置1900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对应网元所执行的方法的相应流程。
可选地,通信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存储程序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3020可以读取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指令并执行该程序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应用服务器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应用服务器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终端设备、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第一应用服务器、第二应用服务器以及会话管理网元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该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 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c,SSD))等。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通信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中。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号“第一”、“第二”…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比如为了区分不同的网络设备,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构成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中,“当…时”、“若”以及“如果”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网元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网元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A对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还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出现的类似于“项目包括如下中的一项或多项:A,B,以及C”表述的含义,如无特别说明,通常是指该项目可以为如下中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A和A;A,A和A;A,A和B;A,A和C,A,B和B;A,C和C;B和B,B,B和B,B,B和C,C和C;C,C和C,以及其他A,B和C的组合。以上是以A,B和C共3个元素进行举例来说明该项目的可选用条目,当表达为“项目包括如下中至少一种:A,B,……,以及X”时,即表达中具有更多元素时,那么该项目可以适用的条目也可以按照前述规则获得。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 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 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在接收到第一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到第二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路径包括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四传输层连接为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路径切换到第二路径,包括: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向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用于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建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路径切换到第二路径,包括: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向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参数和传输状态参数,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参数用于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生成,所述传输状态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数据传输状态。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包括: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调整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使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在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向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包括: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通过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上下文,向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上下文。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包括: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接收到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路径切换指示消息。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包括: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接收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9.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移动边缘计算MEC平台网元。
  1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移动边缘计算MEC平台网元;
    以及,在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向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变化通知,所述DNAI变化通知包括目标DNAI;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根据所述目标DNAI,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
  11.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文包括下述中的一些或多项: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IP地址和端口号、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使用的哈希加密算法信息、密钥信息、数据序列号DSN和子流序列号SSN的映射关系、初始子流序列号ISSN。
  12.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和所述第二应用服务器提供相同的应用服务。
  13. 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接收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
    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根据所述上下文,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
    在完成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建立后,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或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移动边缘计算MEC平台网元。
  15. 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
    在所述终端设备需要更换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锚点的情况下,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用于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的建立。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的情况下,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路径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切换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修改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以使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
  18. 如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
  19. 如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用户面网元。
  20. 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终端设备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从数据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第一传输层连接和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二路径包括第三传输层连接和第四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所述第四传输层连接为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与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层连接。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应答报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接收的,且所述业务应答报文指示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优先级。
  22. 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23. 如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
  24. 如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均为移动边缘计算MEC平台网元。
  25. 如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和所述第二应用服务器提供相同的应用服务。
  26. 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设备与第一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有第一传输层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有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业 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所述业务请求来自所述终端设备。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需要进行路径切换,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路径切换指示信息。
  28. 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二传输层连接为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上。
  29. 如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服务器和所述第二应用服务器提供相同的应用服务。
  30.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为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用于,向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的上下文用于第三传输层连接的建立,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层连接;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建立完成后,所述目标传输层代理网元还用于,在接收到针对业务请求的完整的业务应答报文后,将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到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到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包括:
    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为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和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属于同一个MPTCP会话;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源传输层代理网元的指示,将所述数据传输的路径从所述第一传输层连接切换至所述第三传输层连接。
  32.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13或14、15-19中任一项、20-25中任一项、或者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3.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13或14、15-19中任一项、20-25中任一项、或者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19/104809 2019-09-06 2019-09-06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1042400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4809 WO2021042400A1 (zh) 2019-09-06 2019-09-06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EP20860253.2A EP4024955A4 (en) 2019-09-06 2020-01-07 LIMIT SWITCH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CN2020/070752 WO2021042653A1 (zh) 2019-09-06 2020-01-07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202080059709.2A CN114270942A (zh) 2019-09-06 2020-01-07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US17/687,195 US20220225211A1 (en) 2019-09-06 2022-03-04 Path Switch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4809 WO2021042400A1 (zh) 2019-09-06 2019-09-06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42400A1 true WO2021042400A1 (zh) 2021-03-11

Family

ID=7485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104809 WO2021042400A1 (zh) 2019-09-06 2019-09-06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PCT/CN2020/070752 WO2021042653A1 (zh) 2019-09-06 2020-01-07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70752 WO2021042653A1 (zh) 2019-09-06 2020-01-07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25211A1 (zh)
EP (1) EP4024955A4 (zh)
CN (1) CN114270942A (zh)
WO (2) WO20210424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07557A1 (en) * 2019-11-25 2023-0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EP4111743A1 (en) * 2020-02-28 2023-01-0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ccess traffic steering using a plurality of steering connections over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US20230362208A1 (en) * 2022-05-03 2023-11-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to create and manage ims functional resource profile groups for alignment with 5g slices
US20240007375A1 (en) * 2022-06-30 2024-01-04 Citrix Systems, Inc. Location-based proxy for virtual meeting optimization
CN115460053B (zh) * 2022-07-28 2023-06-27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及边缘计算系统
KR20240061836A (ko) * 2022-11-01 2024-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액세스 경로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8200994A (zh) * 2022-12-13 2024-06-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网元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5472A (zh) * 2014-04-24 2015-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ptcp连接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和装置
WO2019147970A1 (en) * 2018-01-26 2019-08-01 Idac Holdings, Inc. Application mobility based on enhanced mptcp
CN110167092A (zh) * 2018-02-11 2019-08-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971B (zh) * 2013-03-06 2018-05-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6070333A1 (zh) * 2014-11-04 2016-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17509B (zh) * 2016-05-13 2021-07-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多路径网络中改善的资源使用
EP3541116B1 (en) * 2016-11-16 2021-04-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mig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5472A (zh) * 2014-04-24 2015-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ptcp连接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和装置
WO2019147970A1 (en) * 2018-01-26 2019-08-01 Idac Holdings, Inc. Application mobility based on enhanced mptcp
CN110167092A (zh) * 2018-02-11 2019-08-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 Study on access traffic steering, switch and splitting support in the 5G system architecture (Release 16)", 3GPP STANDARD; TECHNICAL REPORT; 3GPP TR 23.793,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SA WG2, no. V16.0.0, 19 December 2018 (2018-12-19),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pages 1 - 114, XP05159122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42653A1 (zh) 2021-03-11
CN114270942A (zh) 2022-04-01
EP4024955A4 (en) 2022-10-26
EP4024955A1 (en) 2022-07-06
US20220225211A1 (en)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2653A1 (zh) 路径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JP7118237B2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11051358B2 (en) Method for releasing context of user equipment in non-3GPP access network and network entity performing the same
US1198506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abling multi-host multipath secure transport with QUIC
US20210058329A1 (en) Application mobility based on enhanced mptcp
JP2021518684A (ja) アクセストラフィックステアリング、スイッチング、及び/又は、分割動作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11729686B2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1323502B2 (en) Transport method selection for delivery of server notifications
US11722574B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23938A1 (en) Integration of non-3gpp access in a 5g system user plane framework
WO2011085328A1 (en) Push based inter-operator inter-device transfer
US2023022425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368976B (zh) 用于执行组通信的终端和方法
WO2023024864A1 (zh) 会话重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10205937A1 (en) Pull based inter-operator inter-device transfer
JP2023526325A (ja) データ転送のサポート
WO2022227010A1 (zh) 管理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90513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8102407A (zh) 号段割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94405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994405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