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259180A1 - 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259180A1
WO2020259180A1 PCT/CN2020/092245 CN2020092245W WO2020259180A1 WO 2020259180 A1 WO2020259180 A1 WO 2020259180A1 CN 2020092245 W CN2020092245 W CN 2020092245W WO 2020259180 A1 WO2020259180 A1 WO 202025918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information
node
transmission path
label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922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王志宏
卢鸿飞
董均
刘建国
Original Assignee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025918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259180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控制器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Description

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06月2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551378.3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涉及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送网(Transport Network)是用于在广域范围内传送信息的网络系统,根据传送距离可分为城域、省际、国际、洲际传送网等;根据介质类型可分为有线传送网和无线传送网;根据使用的技术,有线传送网还可细分为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等,无线传送网还可细分为卫星传送网和微波传送网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云化应用的兴起,作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多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大量的传送网络,网络规模快速增加,传送容量也在不断扩大。随着规模和容量的快速增加,传送网的可用性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
由于跨地域分布的特征,传送网系统面临的外部不可控因素众多,多种原因导致的网络中断难以完全避免,如何在中断发生后尽快复通至关重要,因此,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提供的保护和恢复功能进行故障自动恢复就成为提高网络可用性的一项重要任务。中断时间越短,对应用的影响越低。而确定故障发生所在的位置,无论是对于业务快速恢复还是故障点的修复都极为关键。
在传送网中,业务信号从源节点出发,经由传送路径到达宿节点。由于一张传送网络往往跨越一定的地理范围,出于不同地点信号上下路以及中继的要求,一条传送路径除了源节点和宿节点外,一般还包括一定数量的中间节点负责进行信号的放大或再生。当网络发生中断时,由于信号的完整性被破坏,通常接收端可以立即感知到故障发生,但要想确定网络中断的位置还需要借助其它信息(如链路告警信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泛洪消息等),这些信息的获得不仅依赖于特定的外部条件(如数据通信网络(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DCN)能正常工作),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如受故障影响的DCN路由收敛时间、路由协议的泛洪时延等)。一些情况下(如DCN受损导致一些节点脱管)甚至永远无法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包括:
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控制器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包括:
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且所述传送路径为双向传送路径的情况下,控制器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发送的第三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所述第三标签信息为所述源节点从收到的第三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宿节点到所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源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三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三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确定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
接收单元,设置为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一开销信号 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
接收单元,设置为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且所述传送路径为双向传送路径的情况下,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发送的第三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所述第三标签信息为所述源节点从收到的第三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宿节点到所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源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三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三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系统的部署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系统的部署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鉴于传送网在识别故障位置时存在时延较长、可靠性不足等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感知业务中断的同时可以立即确定故障发生位置,不依赖其它外部条件,无额外时延。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当传送路径发生故障时,控制器接收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第一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步骤102,确定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步骤103,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宿节点发送的第二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二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二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根据第二标签信息确定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信息。
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传送路径上的中间节点发送的第四标签信息;第四标签信息为中间节 点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的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四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确定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和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当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且传送路径为双向传送路径时,控制器接收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接收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发送的第三标签信息;第一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第三标签信息为源节点从收到的第三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三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源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三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三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步骤202,确定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步骤203,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宿节点发送的第二标签信息和源节点发送的第六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二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二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第六标签信息为源节点从收到的第六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六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六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六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根据第二标签信息和第六标签信息确定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信息。
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传送路径上的中间节点发送的第四标签信息和第五标签信息;第四标签信息为中间节点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的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 信息,第四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第五标签信息为中间节点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的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五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确定第五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第三标签信息、第四标签信息和第五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传送路径为单向传送路径。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当传送路径发生故障时,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接收第一开销信号。
一条传送路径上的节点包括源节点(即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n节点和宿节点。信号包括两部分,一是净荷,二是开销。净荷从源节点产生,传送到宿节点,中间不发生变化。开销从源节点开始,每个节点都要增加自己的标识上去,因此不断增加。当一条传送路径正常时,第二节点可接收到净荷和添加了源节点标识的开销,第三节点可接收到净荷及添加了源节点和第二节点标识的开销,以此类推。路径是一个端到端的概念,由多个链路级联而成,当第一段链路中断时,第二节点收不到净荷和含第一节点的标识的开销,但仍会添加自己的标识到开销,第三节点收不到净荷和含第一节点标识的开销,但能收到含第二节点标识的开销,以此类推。
可以在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和中间节点上分别设置标签生成器,该标签生成器用于产生归属节点的标签信息并合入业务信号形成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标签信息中携带指定特征信息(即标签信息)并与业务信号随路传送。指定特征信息为节点标识、节点位置、生成时间及节点状态参数等信息。此处“合入”指的是将标签信息与业务信号形成随路传送方式,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空分、时分、频分或码分以及上述方式的结合。
步骤302,检测第一开销信号中是否存在第一标签信息。
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可以在宿节点上设置标签检测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例如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特定随路标签信息(例 如第一标签信息)是否存在。
还可以在宿节点上设置标签终结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中分离并终结指定的标签信息,经过标签终结器后业务信号中不再携带指定的随路标签信息。
步骤303,当第一开销信号中存在第一标签信息时,将第一标签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步骤304,控制器接收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确定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器接收宿节点发送的第二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二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二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根据第二标签信息确定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传送路径为单向传送路径。在任一条单向传送路径上,部署方式如下:
标签生成器部署于除宿节点外传送路径上的每个节点;标签检测器和标签终结器部署于宿节点;控制器与宿节点的标签检测器连接,接收标签检测器的输出信息。
工作原理如下:
节点上的标签生成器生成本节点的标签信息,形成含标签信息的业务信号标签信息与业务信号随路传送;宿节点上的标签检测器检查随路标签信息是否存在,存在时发送给控制器;宿节点上的标签终结器从业务信号中分离传送路径上每个节点添加的标签信息,使业务信号还原到标签信息添加前的状态;控制器接收标签检测器的检测结果,确定故障位置并命令相关节点完成保护或恢复。
本实施例的方法流程与步骤301-304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传送路径为单向传送路径。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当传送路径发生故障时,传送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检测信号中是否存在第四标签信息,当存在第四标签信息时,将第四标签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第四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可以在传送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上部署标签检测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中检测特定随路标签信息是否存在。
步骤402,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接收第一开销信号;检测第一开销信号中是否存在第一标签信息;当第一开销信号中存在第一标签信息时,将第一标签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一条传送路径上的节点包括源节点(即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n节点和宿节点。信号包括两部分,一是净荷,二是开销。净荷从源节点产生,传送到宿节点,中间不发生变化。开销从源节点开始,每个节点都要增加自己的标识上去,因此不断增加。当一条传送路径正常时,第二节点可接收到净荷和添加了源节点标识的开销,第三节点可接收到净荷及添加了源节点和第二节点标识的开销,以此类推。路径是一个端到端的概念,由多个链路级联而成,当第一段链路中断时,第二节点收不到净荷和含第一节点的标识的开销,但仍会添加自己的标识到开销,第三节点收不到净荷和含第一节点标识的开销,但能收到含第二节点标识的开销,以此类推。
可以在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和中间节点上分别设置标签生成器,该标签生成器用于产生归属节点的标签信息并合入业务信号形成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标签信息中携带指定特征信息并与业务信号随路传送。指定特征信息为节点标识、节点位置、生成时间及节点状态参数等信息。此处“合入”指的是将标签信息与业务信号形成随路传送方式,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空分、时分、频分或码分以及上述方式的结合。
可以在宿节点上设置标签检测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例如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特定随路标签信息(例如第一标签信息)是否存在。
还可以在宿节点上设置标签终结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中分离并终结指定的标签信息,经过标签终结器后业务信号中不再携带指定的随路标签 信息。
步骤403,控制器接收第一标签信息和第四标签信息,确定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和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器接收宿节点发送的第二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二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二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根据第二标签信息确定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信息。宿节点上的标签检测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例如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特定随路标签信息(例如第二标签信息)是否存在。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器根据第四标签信息和第一标签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比只根据第一标签信息确定故障位置,能够提高故障定位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根据应用场景要求,可以在不同网络位置部署多个标签检测器以满足更高精度的定位要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传送路径为单向传送路径。在任一条单向传送路径上,部署方式如下:
标签生成器部署于除宿节点外传送路径上的每个节点;标签检测器和标签终结器部署于宿节点;标签检测器还部署于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控制器与宿节点的标签检测器和中间节点的标签检测器连接,接收标签检测器的输出信息。
工作原理如下:
节点上的标签生成器生成本节点的标签信息,形成含标签信息的业务信号,标签信息与业务信号随路传送;中间节点上的标签检测器检查随路标签信息是否存在,存在时发送给控制器;宿节点上的标签检测器检查随路标签信息是否存在,存在时发送给控制器;宿节点上的标签终结器从业务信号中分离传送路径上每个节点添加的标签信息,使业务信号还原到标签信息添加前的状态;控制器接收标签检测器的检测结果,确定故障位置并命令相关节点完成保护或恢复。
本实施例的方法流程与步骤401-4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传送路径为双向传送路径。
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当传送路径发生故障时,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接收第一开销信号;检测第一开销信号中是否存在第一标签信息;当第一开销信号中存在第一标签信息时,将第一标签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一条传送路径上的节点包括源节点(即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n节点和宿节点。信号包括两部分,一是净荷,二是开销。净荷从源节点产生,传送到宿节点,中间不发生变化。开销从源节点开始,每个节点都要增加自己的标识上去,因此不断增加。当一条传送路径正常时,第二节点可接收到净荷和添加了源节点标识的开销,第三节点可接收到净荷及添加了源节点和第二节点标识的开销,以此类推。路径是一个端到端的概念,由多个链路级联而成,当第一段链路中断时,第二节点收不到净荷和含第一节点的标识的开销,但仍会添加自己的标识到开销,第三节点收不到净荷和含第一节点标识的开销,但能收到含第二节点标识的开销,以此类推。
可以在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和中间节点上分别设置标签生成器,该标签生成器用于产生归属节点的标签信息并合入业务信号形成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标签信息中携带指定特征信息并与业务信号随路传送。指定特征信息为节点标识、节点位置、生成时间及节点状态参数等信息。此处“合入”指的是将标签信息与业务信号形成随路传送方式,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空分、时分、频分或码分以及上述方式的结合。
可以在宿节点上设置标签检测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例如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特定随路标签信息(例如第一标签信息)是否存在。
还可以在宿节点上设置标签终结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中分离并终结指定的标签信息,经过标签终结器后业务信号中不再携带指定的随路标签信息。
步骤502,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接收第三开销信号,检测第三开销信号中是否存在第三标签信息,当存在第三标签信息时,将第三标签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第三标签信息为源节点从收到的第三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三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源节点最近的故 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三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三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可以在源节点上设置标签检测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例如第三开销信号)中检测特定随路标签信息(例如第三标签信息)是否存在。
还可以在源节点上设置标签终结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例如第三信号)中分离并终结指定的标签信息(例如第三标签信息),经过标签终结器后业务信号中不再携带指定的随路标签信息。
步骤503,控制器接收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三标签信息,确定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器接收宿节点发送的第二标签信息和源节点发送的第六标签信息;第一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二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二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第六标签信息为源节点从收到的第六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六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六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六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根据第二标签信息和第六标签信息确定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器根据第三标签信息和第一标签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比只根据第一标签信息确定故障位置,能够提高故障定位的精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传送路径为双向传送路径。在任一条双向传送路径上,部署方式如下:
标签生成器部署于传送路径上的每个节点;标签检测器和标签终结器部署于宿节点和源节点;控制器与宿节点的标签检测器和源节点的标签检测器连接,接收标签检测器的输出信息。
工作原理如下:
节点上的标签生成器生成本节点的标签信息,形成含标签信息的业务信号,标签信息与业务信号随路传送;宿节点和源节点上的标签检测器检查随路标签信息是否存在,存在时发送给控制器;宿节点上的和源节点上的标签终结器从 业务信号中分离传送路径上每个节点添加的标签信息,使业务信号还原到标签信息添加前的状态;控制器接收宿节点和源节点上标签检测器的检测结果,确定故障位置并命令相关节点完成保护或恢复。
本实施例的方法流程与步骤501-5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传送路径为双向传送路径。
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当传送路径发生故障时,传送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在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信号时,检测信号中是否存在第四标签信息,当存在第四标签信息时,将第四标签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第四标签信息为中间节点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的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四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可以在传送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上部署标签检测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中检测特定随路标签信息是否存在。
步骤602,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接收第一开销信号;检测第一开销信号中是否存在第一标签信息;当第一开销信号中存在第一标签信息时,将第一标签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可以在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和中间节点上分别设置标签生成器,该标签生成器用于产生归属节点的标签信息并合入业务信号形成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标签信息中携带指定特征信息并与业务信号随路传送。指定特征信息为节点标识、节点位置、生成时间及节点状态参数等信息。此处“合入”指的是将标签信息与业务信号形成随路传送方式,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空分、时分、频分或码分以及上述方式的结合。
可以在宿节点上设置标签检测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例如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特定随路标签信息(例如第一标签信息)是否存在。
还可以在宿节点上设置标签终结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中分离并终结指定的标签信息,经过标签终结器后业务信号中不再携带指定的随路标签 信息。
步骤603,传送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在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信号时,检测信号中是否存在第五标签信息,当存在第五标签信息时,将第五标签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第五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可以在传送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上部署标签检测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中检测特定随路标签信息是否存在。
步骤604,源节点接收第三开销信号,检测第三开销信号中是否存在第三标签信息,当存在第三标签信息时,将第三标签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第三标签信息为源节点从收到的第三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三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源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三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三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可以在源节点上设置标签检测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例如第三开销信号)中检测特定随路标签信息(例如第三标签信息)是否存在。
还可以在源节点上设置标签终结器用于从含随路标签的业务信号(例如第三信号)中分离并终结指定的标签信息(例如第三标签信息),经过标签终结器后业务信号中不再携带指定的随路标签信息。
步骤605,控制器接收第四标签信息、第五标签信息、第三标签信息和第一标签信息,确定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第五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第三标签信息、第四标签信息和第五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器接收宿节点发送的第二标签信息和源节点发送的第六标签信息;第一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二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二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第六标签信息为源节点从收到的第六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六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六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六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根据第二标签信息和第六标签信息确定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器根据第五标签信息、第四标签信息、第三标签信息和第一标签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比只根据第一标签信息,或者只根据第三标签信息和第一标签信息确定故障位置,能够提高故障定位的精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传送路径为双向传送路径。在任一条双向传送路径上,部署方式如下:
标签生成器部署于传送路径上的每个节点;标签检测器和标签终结器部署于宿节点和源节点;标签检测器还部署于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控制器与宿节点的标签检测器、源节点的标签检测器、中间节点的标签检测器连接,接收标签检测器的输出信息。
工作原理如下:
节点上的标签生成器生成本节点的标签信息,形成含标签信息的业务信号,标签信息与业务信号随路传送;宿节点、源节点、中间节点上的标签检测器检查随路标签信息是否存在,存在时发送给控制器;宿节点上的和源节点上的标签终结器从业务信号中分离传送路径上每个节点添加的标签信息,使业务信号还原到标签信息添加前的状态;控制器接收宿节点、源节点、中间节点上标签检测器的检测结果,确定故障位置并命令相关节点完成保护或恢复。
本实施例的方法流程与步骤601-605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根据应用场景要求,可以在不同网络位置部署多个标签检测器以满足更高精度的定位要求。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系统的部署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一个由6个节点组成的光通道数据单元(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ODU)双向传送路径,其中,A-F方向上A、B、C、D、E节点部署标签生成器,F节点部署标签检测器和标签终结器;F-A方向上F、E、D、C、B节点部署标签生成器,A节点部署标签检测器和标签终结器。
正常情况下,A-F方向的标签检测器可以检测到来自A、B、C、D、E节点的标签信息,F-A方向的标签检测器可以检测到来自F、E、D、C、B节点的标签信息;控制器可根据标签检测器获知传送路径经过的节点和链路列表。
如图8所示,当B-C之间发生双向中断时,A-F方向的标签检测器只能检测到来自C、D、E节点的标签信息,来自A、B节点的标签信息被截断;F-A方向的标签检测器只能检测到来自B节点的标签信息,来自F、E、D、C节点 的标签信息被截断。控制器通过双向标签检测器检测到的标签信息的变化,确定故障点所在的位置,例如F上的标签检测器检测到来自C、D、E节点的标签信息,因此C、D、E、F之间的链路正常,A上的标签检测器检测到来自B节点的标签信息,因此A、B之间的链路正常,控制器可以根据故障发生前获知的传送路径的所有链路为A、B、C、D、E、F双向,由此确定故障位置为B、C之间的链路。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传送路径上传送的信号可以为光通路净荷单元开销(Optical channel Payload Unit-k,OPUk)信号,标签信息承载于OPUk开销的两个保留(reservation,RES)字段中。标签信息可以为节点标识(Identifier,ID)、节点位置、生成时间及节点状态参数等。例如,标签信息为节点ID时,传送网内每个节点分配一个唯一ID,两个RES字段最多允许有65536个节点。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控制器包括:
接收单元,设置为当传送路径发生故障时,接收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
第一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接收单元,还设置为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之前,接收宿节点发送的第二标签信息。
第二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二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二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单元,还设置为根据第二标签信息确定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信息。
接收单元,还设置为接收传送路径上的中间节点发送的第四标签信息。
第四标签信息为中间节点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的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四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单元,还设置为确定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和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控制器包括:
接收单元,设置为当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且传送路径为双向传送路径时,接收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接收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发送的第三标签信息。
第一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第三标签信息为源节点从收到的第三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三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离源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第三开销信号时添加到第三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接收单元,还设置为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之前,接收宿节点发送的第二标签信息和源节点发送的第六标签信息。
第二标签信息为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二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二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二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第六标签信息为源节点从收到的第六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六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上传送第六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第六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单元,还设置为根据第二标签信息和第六标签信息确定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信息。
接收单元,还设置为接收传送路径上的中间节点发送的第四标签信息和第五标签信息。
第四标签信息为中间节点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的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四标签信息包括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第五标签信息为中间节点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的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第五标签信息包括从宿节点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单元,还设置为确定第五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第一标签信息、第三标签信息、第四标签信息和第五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器执行的任一项所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器执行的任一项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正常情况下,宿节点上的标签检测器可以检测到路径上所有节点的标签信息。当一处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上游的节点标签信息被截断,宿节点上的标签检测器只能检测到自故障点起下游每个节点的标签信息;根据标签检测器的输出信息,控制器可以获得距两端宿节点最近的故障点所在的链路;当传送路径上断点为一处或二处时,控制器根据双向路径上标签检测器的输出信息可以确定故障点所在链路;当传送路径上断点超过二处时,控制器根据双向路径上标签检测器的输出信息可以得知最接近源节点和宿节点的两处故障点所在的链路。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在传送网中可以部署多个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之间协作以完成更复杂的故障定位。一个控制器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节点上的标签检测器,多个控制器之间相互通信。如此,控制器接收一个或多个位于相同或不同节点上的标签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并且可与其它控制器交互获取更多信息,据此确定故障位置并在必要时向相关节点下达操作指令,完成业务保护及恢复。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标签生成器、标签检测器、标签终结器及控制 器多个组件中的部件既可以合设也可以分设。例如可以直接将控制器部署于宿节点上,或者分别在在源节点和宿节点部署相互连接的控制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宿节点,归属于第一传输路径,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宿节点执行的任一项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源节点,归属于第一传输路径,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源节点执行的任一项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间节点,归属于第一传输路径,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中间节点执行的任一项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器执行的任一项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宿节点或者中间节点或者源节点或者控制器执行的任一项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添加和检测随路标签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感知业务中断的同时可以立即确定故障发生位置,不依赖其它外部条件,无额外时延,避免了相关技术需要等待链路告警或路由信息泛洪才能确定故障位置,时延较长且不能保证成功的不足;同时,本申请不影响故障定位技术的运行,即在用本申请技术确定故障位置的同时仍然可通过传统方式定位故障位置,后者可以用于对前者结果进行验证,使定位结果更加可靠。
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一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多个物理组件合作执行。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 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 CD-ROM)、数字多功能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设置为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0)

  1. 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包括:
    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控制器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宿节点发送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传送第二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所述第二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确定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中间节点发送的第四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标签信息为所述中间节点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的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四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传送的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所述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4. 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包括:
    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且所述传送路径为双向传送路径的情况下,控制器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发送的第三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一开销信号 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所述第三标签信息为所述源节点从收到的第三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宿节点到所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源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三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三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确定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在所述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宿节点发送的第二标签信息和所述源节点发送的第六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二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传送第二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所述第二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所述第六标签信息为所述源节点从收到的第六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六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宿节点到所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传送所述第六开销信号的链路的首节点添加到所述第六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和所述第六标签信息确定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中间节点发送的第四标签信息和第五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标签信息为所述中间节点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的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四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所述第五标签信息为所述中间节点从所述宿节点到所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传送的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五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宿节点到所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中间节点的上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信号时添加到传送的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所述第五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确定所述第四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
    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述第三标签信息、所述第四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五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 障位置。
  7. 一种控制器,包括:
    接收单元,设置为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8. 一种控制器,包括:
    接收单元,设置为在传送路径发生故障且所述传送路径为双向传送路径的情况下,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宿节点发送的第一标签信息;接收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源节点发送的第三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为所述宿节点从收到的第一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传送路径的源节点到所述宿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宿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一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一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所述第三标签信息为所述源节点从收到的第三开销信号中检测出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包括从所述宿节点到所述源节点的传送方向上,所述传送路径上离所述源节点最近的故障位置起下游正常链路的首节点在传送所述第三开销信号时添加到所述第三开销信号中的对应标签信息;
    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确定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将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有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三标签信息对应的正常链路之外的链路作为故障位置。
  9. 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1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PCT/CN2020/092245 2019-06-24 2020-05-26 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WO2020259180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1378.3A CN112134716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及控制器
CN201910551378.3 2019-06-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9180A1 true WO2020259180A1 (zh) 2020-12-30

Family

ID=7384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92245 WO2020259180A1 (zh) 2019-06-24 2020-05-26 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4716B (zh)
WO (1) WO2020259180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16114A1 (en) * 1998-09-11 2000-03-23 Mci World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tricted reuse of intact portions of failed paths
CN1913485A (zh) * 2005-08-11 2007-0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
US7401217B2 (en) * 2003-08-12 2008-07-15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ecure routing protocol for an ad hoc network using one-way/one-time hash functions
CN101471821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商骨干网传输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986604A (zh) * 2010-10-29 201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传送网的链路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16114A1 (en) * 1998-09-11 2000-03-23 Mci World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tricted reuse of intact portions of failed paths
US7401217B2 (en) * 2003-08-12 2008-07-15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ecure routing protocol for an ad hoc network using one-way/one-time hash functions
CN1913485A (zh) * 2005-08-11 2007-0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
CN101471821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商骨干网传输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986604A (zh) * 2010-10-29 201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传送网的链路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4716A (zh) 2020-12-25
CN112134716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8734B2 (en) Service function chain detection path method and device
US8565071B2 (en) Protect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i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KR101807745B1 (ko) 통신 네트워크 내 노드들 사이의 경로 지연 비대칭의 변화에 의하여 영향을 받는 타이밍 레퍼런스들의 감지를 위한 방법
EP1845656A1 (en)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master and backup transmission path
CN102136994B (zh) 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系统和节点设备
WO2015192518A1 (zh) Potn的误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66042B (zh) 网络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2571601A (zh) 一种保证双向转发检测可靠性的方法及标记交换路径设备
CN103490921B (zh) 网络保护方法、装置、下环节点及系统
CN101645847A (zh) 一种在传送网络中提高业务恢复速度的方法及系统
US2013012168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failure in a transmission network
CN103905274A (zh) 一种故障信息的传递方法和设备
WO2016019851A1 (zh) 一种倒换实现方法、站点及系统
EP251547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protection
CN102136965A (zh) 一种隧道故障检测方法和流量工程节点
CN105471736B (zh) 一种隧道信号劣化通知及切换方法、装置
KR101270637B1 (ko) 어드레스 리프레시의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964743A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路径aps保护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261246B (zh) 一种减少路由环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259180A1 (zh) 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WO2016165061A1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1494801B (zh) 故障恢复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12751752B (zh) 路由收敛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18179B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60161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esiliency for delay sensitive 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8329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8329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EPO FORM 1205A DATED 27.05.2022)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8329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