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182053A1 -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182053A1
WO2020182053A1 PCT/CN2020/077997 CN2020077997W WO2020182053A1 WO 2020182053 A1 WO2020182053 A1 WO 2020182053A1 CN 2020077997 W CN2020077997 W CN 2020077997W WO 2020182053 A1 WO2020182053 A1 WO 202018205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spectrum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779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孙晨
郭欣
Original Assignee
索尼公司
孙晨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索尼公司, 孙晨 filed Critical 索尼公司
Priority to JP2021554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7409392B2/ja
Priority to GB2113507.4A priority patent/GB2596021B/en
Priority to US17/427,097 priority patent/US12010523B2/en
Priority to CN202080018394.7A priority patent/CN113711636A/zh
Publication of WO202018205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182053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Definitions

  • FIG. 10 is a block diagram of an exemplary structure of a general personal computer in which the method and/or apparatus and/or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can be implemented.
  • the determining unit 101 can determine the second coexistence group managed by the present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that is, the first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that is, the first coexistence group) and the second managed by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 the secondary system in the coexistence group (referred to as the second system) has a secondary system (referred to as the first system) in an interference relationship.
  •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may includ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system and the second system.
  • the first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considers that there is no mutual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coexistence group and the second coexistence group.
  • the generating unit 102 may not generate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 a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in a specific format may be generated, for example, a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that does not contai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any secondary system.
  • the electronic device 100 further includes a communication unit 103 configured to send a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to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 the communication unit 103 is also configured to obtain a response to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from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 the response may include, for example,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confirms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rejects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and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makes additional settings for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 the determining unit 1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first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and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use spectrum resources in a coordinated manner.
  •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first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and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coordinate the use of spectrum resources may include one of the following: Spectrum resource allocation of the secondary system; and the first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adjusts the spectrum resource allocation of the firs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pectrum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 system.
  • the determining unit 101 may determine the method of coordinated use of spectrum resources to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spectrum use of the first system, where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spectrum use indicates that within the range of spectrum resources allocated to the coexistence group, the secondary system can perform The degree of free choice of spectrum resources.
  • the generating unit 102 also includ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mode determined by the determining unit 101 in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and the communication unit 103 sends it to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includes th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system and the second system determined by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ay also include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mode determined by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 the determining unit 101 determines that the first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does not allow spectrum allocation coordination, the generating unit 102 generates a response of rejection. Otherwise, the determining unit 101 may, for example, use the established interference relationship graph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spectrum use of the first system, and determine whether to agree to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mode determined by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spectrum use.
  •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may includ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system and the second system.
  • the method of coordinated use of spectrum resources to be adopted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spectrum use of the first system, where the method of coordinated use of spectrum resources by the first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and the seco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includes one of the following: 2.
  • the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adjusts the spectrum resource allocation of the second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pectrum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system; and the first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adjusts the spectrum resource of the firs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pectrum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 system distribution.
  • the information indicating the determined manner of coordinated use of spectrum resources may be included in the spectrum coordination requ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特定区域内的次系统间的干扰关系信息确定与第一共存组中的第一次系统存在干扰关系的第二共存组中的第二次系统,其中,第一共存组包括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第二共存组包括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以及生成频谱协调请求以提供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该频谱协调请求指示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期望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1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180181.3、发明名称为“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主系统和次系统共存场景下的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化,用户对高品质、高速度、新服务的服务需求越来越高。无线通讯运营商与设备商要不断改进系统以满足用户的要求。这需要大量的频谱资源(例如,可以用时间、频率、带宽、可容许最大发射功率等参数来量化)以支持新服务和满足高速通讯需求。有限的频谱资源已经分配给固定的运营商和服务,新的可用频谱非常稀少,或是价格昂贵。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动态频谱利用的概念,即动态地利用那些已经分配给某些服务但是却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频谱资源。例如,动态地利用数字电视广播频谱上某些没有播放节目的频道的频谱或者相邻频道的频谱,从而在不干扰电视信号接收的情况下,进行无线移动通信。
在该示例中,由于电视广播频谱本身是分配给电视广播系统使用的,因此电视广播系统是主系统(primary system),电视机是主用户(primary user),移动通信系统是次系统(secondary syste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机是次用户(secondary user)。这里所述的主系统可以是指那些有频谱使用权的系统,例如电视广播系统;而次系统则是没有频谱使用权,只在主系统不使用其所拥有频谱的时候适当地使用该频谱的系统。另外,主次系统也可以是同时具有频谱使用权的系统,但是在频谱使用上有不同的优先级别。例如,运营商在部署新的基站以提供新 服务的时候,已有基站以及提供的服务具有频谱使用优先权。
其中,主次系统共存的通讯方式要求次系统的应用对主系统的应用不造成不良影响,或者说次系统的频谱使用所造成的影响能被控制在主系统容许的范围之内。当有多个次系统的时候,次系统的聚合干扰不能超过主系统的干扰容许上限。
可以采用频谱管理装置对次系统对频谱资源的使用进行管理,以确保主系统的通信不受影响。另一方面,还期望频谱管理装置采用的管理策略能够尽可能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特定区域内的次系统间的干扰关系信息确定与第一共存组中的第一次系统存在干扰关系的第二共存组中的第二次系统,其中,第一共存组包括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第二共存组包括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以及生成频谱协调请求以提供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该频谱协调请求指示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期望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基于特定区域内的次系统间的干扰关系信息确定与第一共存组中的第一次系统存在干扰关系的第二共存组中的第二次系统,其中,第一共存组包括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第二共存组包括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以及生成频谱协调请求以提供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该频谱协调请求指示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期望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
依据本公开的其它方面,还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其上记录有该用于实现上述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和方法通过在不同的频谱管理装置之间协调频谱资源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优点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描述本公开的典型示例,而不应看作是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不同区域中的频谱管理装置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4示出了第一级频谱管理装置处构建的干扰关系图的示例;
图5示出了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处构建的干扰关系图的示例;
图6示出了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处构建的干扰关系图的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次系统与频谱管理装置之间的信息流程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服务器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10是其中可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和/或装置和/或系统的通用个人计算机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公开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公开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第一实施例>
如前所述,在主系统与次系统共存的场景下,可以设置频谱管理装置(或中央管理装置)来对其管理区域中的次系统的频谱资源使用进行管理。频谱管理装置将可用频谱资源在次系统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平性,同时确保次系统的存在不对主系统的通信造成有害干扰。
作为频谱管理装置的示例,可以参照用于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CBRS)的频谱接入系统(Spectrum Access System,SAS)。CBRS中主要的功能实体包括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设备(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Devices,CBSD)和终端用户设备(End User Device,EUD)。用于频谱管理的功能实体例如包括SAS、频谱管理数据库(spectrum management database,SMD)、组频谱协调器(Group Spectrum Coordinator,GSC)、共存管理器(Coexistence Manager,CxM)等。虽然下文的描述中可能会参照频谱接入系统,但是这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应用的范围不限于此。
图1是示出了不同区域中的频谱管理装置的示例的图。在图1的示例中,存在两级频谱管理装置。第一级频谱管理装置根据对主系统的干 扰来确定次系统的可用频谱资源,第一级频谱管理装置例如是根据国家法规被授权的地理位置数据库运营商所提供的频谱分配功能模块。第二级频谱管理装置在次系统获得可用频谱资源后,在可用频谱资源范围内对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管理,第二级频谱管理装置例如可以是不同的运营商、网络提供商、或者某一个办公区域或住宅区域内的网络管理机构。第二级频谱管理装置所管理的次系统称为一个共存组(Coexistence Group),第二级频谱管理装置根据所获得的可用频谱资源为共存组内的次系统进行频谱分配。
可以看出,不同的共存组中的某些次系统的覆盖范围之间可能存在交叠,即,这些次系统之间可能存在干扰。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干扰,第一级频谱管理装置需要为所涉及的两个共存组分配相互正交的频谱资源。然而,两个共存组中的其他次系统实际上并不会相互干扰,为了提高频谱利用效率,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这种差别考虑在内的频谱分配(使用)协调方案。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100的功能模块框图,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确定单元101,被配置为基于特定区域内的次系统间的干扰关系信息确定与第一共存组中的第一次系统存在干扰关系的第二共存组中的第二次系统,其中,第一共存组包括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第二共存组包括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以及生成单元102,被配置为生成频谱协调请求以提供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该频谱协调请求指示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期望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
其中,确定单元101和生成单元1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实现,该处理电路例如可以实现为芯片、处理器。并且,应该理解,图2中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个功能单元仅是根据其所实现的具体功能而划分的逻辑模块,而不是用于限制具体的实现方式。这同样适用于随后要描述的其他电子设备的示例。
电子设备100例如可以设置在频谱管理装置(或中央管理装置)侧或者可通信地连接到频谱管理装置(或中央管理装置),此外,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设置在核心网侧。本文所述的频谱管理装置(或中央管理装置)可以实现为各种功能实体,例如前述CBRS架构中的SAS、CxM或GSC。在CBRS架构中,还可以设置为由SAS实现电子设备100的一部分功能, CxM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另一部分功能,等等。应该理解,这些都不是限制性的。以图1中的场景为例,电子设备100例如可以设置在第二级频谱管理装置上。
还应指出,电子设备100可以以芯片级来实现,或者也可以以设备级来实现。例如,电子设备100可以工作为频谱管理装置(或中央管理装置)本身,并且还可以包括诸如存储器、收发器(图中未示出)等外部设备。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频谱管理装置(或中央管理装置)实现各种功能需要执行的程序和相关数据信息。收发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以支持与不同设备(例如,基站、其他频谱管理装置(或中央管理装置)、用户设备等等)间的通信,这里不具体限制收发器的实现形式
此外,各个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区分的需要和便于描述,并不具备任何其他含义,也不表示顺序。
其中,特定区域可以是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所覆盖的管理区域,或者是另外的用于分配可用频谱资源的频谱管理装置所覆盖的管理区域。这里,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例如为图1中所示的第二级频谱管理装置。在SAS系统中,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例如为CxM。另外的用于分配可用频谱资源的频谱管理装置例如为图1中的第一级频谱管理装置,比如SAS系统中的SAS。
示例性地,次系统间的干扰关系信息可以用干扰关系图来表示,其中,每个顶点代表一个次系统或一组次系统,这组次系统能够承受相互干扰或者能够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如果两个顶点所代表的次系统间存在相互干扰,则在这两个顶点之间连一条线。频谱管理装置根据次系统间的干扰情况来构建干扰关系图。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级频谱管理装置主要依据各个次系统的覆盖范围间的重叠关系来构建干扰关系图,而第二级频谱管理装置在构建干扰关系图时可以利用更为具体的信息,来构建更趋近实际状况的干扰关系图。由于各个第二级频谱管理装置可能使用不同的信道传输模型和/或干扰管理策略,因此对于同样的次系统的集合可能会构建不同的干扰关系图。
基于所构建的干扰关系图,确定单元101可以确定本频谱管理装置(即,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所管理的共存组(即,第一共存组)中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第二共存组中的次系统(称为第二次系统)存在 干扰关系的次系统(称为第一次系统)。
生成单元102生成频谱协调请求以发送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这样,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在接收到该频谱协调请求之后,可以获知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期望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该协调例如包括确保第一次系统和第二次系统使用不同的频谱资源。
应该理解,确定单元101和生成单元102的操作还可以建立在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允许执行频谱协调的基础上。即,仅在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处于频谱可协调状态下,确定单元101和生成单元102才执行上述操作。
该频谱协调请求中可以包括第一次系统和第二次系统的标识信息。另外,可能有不存在第一次系统和第二次系统的情形,即,第一频谱管理装置认为第一共存组和第二共存组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在这种情况下,生成单元102可以不生成频谱协调请求。或者,可以生成特定格式的频谱协调请求,例如不包含任何次系统的标识信息的频谱协调请求。
进一步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通过信息交互来确认是否进行频谱协调、即确认是否要对两个共存组之间存在干扰关系的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进行协调,以及确定进行协调的方式。注意,当不存在第一次系统和第二次系统时,只要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处于频谱可协调状态下,二者就可以协调使用频谱资源,而不需要二者之间的额外的信息交互。
相应地,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通信单元103,被配置为向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发送频谱协调请求。此外,该通信单元103还被配置为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获取对频谱协调请求的响应。该响应例如可以包括如下之一: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频谱协调请求的确认;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频谱协调请求的拒绝;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频谱协调请求的另外的设置。
在第一示例中,确定单元101还被配置为确定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以下也称为频谱协调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之一: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以及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根据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
例如,确定单元101可以根据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来确定要采用的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其中,频谱使用自由度指示在分配给共存组的频谱资源范围内,次系统能够进行频谱资源的自由选择的程度。
例如,确定单元101可以根据干扰关系图来确定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示例性地,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包括在第一共存组中的其他次系统对分配给第一共存组的频谱资源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第一次系统能够采用的频谱资源选择方式的数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给出进行频谱使用协调的一个示例。图4示出了第一级频谱管理装置处构建的干扰关系图的示例。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构建的干扰关系图的示例。图中的线段表示每个次系统所受到的干扰来自于哪个次系统,有方向的线段代表干扰方向,没有方向的线段表示双方向都存在干扰。其中,第一共存组包括次系统1、2、3,第二共存组包括次系统4、5、6,独立次系统7不属于任何共存组。
在第一级频谱管理装置处,例如可以采用图染色法基于干扰关系图来为次系统分配可用频谱资源,在干扰关系图中,共存组对应的次系统的顶点构成的集合称为共存集,交叠的共存集构成一个连通集(Connected set)。其中,针对每个共存集,确定对其染色所需要的最小色数(Chromatic number),并且最后统计对整个连通集染色所需要的最小色数。根据统计得到的最小色数对可用频谱资源进行划分和分配。
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共存组和第二共存组各自的最小色数为3,独立次系统7可以共用第一共存组的频谱。因此,最终的最小色数为6。假定可用频谱资源为60MHz(比如从3600MHz至3660MHz),则可以将这60MHz划分为6份,即信道1至信道6,每个信道为10MHz。例如,第一共存组可以被分配信道1至3,第二共存组可以被分配信道4至6,独立次系统7可以使用信道1至3中的任意一个。
如图5所示,根据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所构建的干扰关系图,次系统3为第一次系统,次系统4为第二次系统。第一频谱管理装置获得了三段频谱可用资源、即信道1至信道3,但是根据图5的干扰关系图,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选择受到次系统1和2的限制,当次系统1和2使用所 分配的频谱资源时比如次系统1使用信道1且次系统2使用信道2,次系统3可以选择的信道为信道3或者信道2,即频谱使用自由度为2。
例如,确定单元101可以在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大于一定程度时,确定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根据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反之,在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小于一定程度时,确定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这是因为,频谱使用自由度越大,相应的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调整的成功可能性越大。但是,应该理解,可以采用的确定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选择产生干扰的次系统所对应的频谱管理装置来进行频谱资源分配的调整;或者固定地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或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来进行频谱资源分配的调整。
除了第一次系统和第二次系统的标识信息之外,生成单元102还将确定单元101所确定的频谱协调方式的信息包括在频谱协调请求中,并且由通信单元103发送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
相应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接收到的频谱协调请求进行响应。在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同意进行频谱协调并且同意频谱协调请求中的协调方式的情况下,将发出确认的响应。随后,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将按照之前频谱协调请求中的频谱协调方式执行频谱资源的协调使用。另一方面,如果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不同意进行频谱协调或者不同意频谱协调请求中的协调方式,则发出拒绝的响应。
此外,如果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同意进行频谱协调但是不同意频谱协调请求中的协调方式,还可以发出另外的设置。该另外的设置例如可以包括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计算的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以使得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可以根据该另外的设置来改变频谱协调方式。
在第二示例中,生成单元102还将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的信息包括在频谱协调请求中。在该示例中,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可以类似地计算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将其与接收到的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例如,可以选择频谱使用自由度高的次系统对应的频谱管理装置作为要执行频谱资源分配的调整的 频谱管理装置,即选择调整频谱使用自由度高的次系统的频谱分配。如果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和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相等,则可以随机选择一个次系统对应的频谱管理装置作为要执行频谱资源分配的调整的频谱管理装置,或者按照预定规则进行选择,比如选择产生干扰的次系统所对应的频谱管理装置,等等。
接着,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接收到的频谱协调请求进行响应。在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同意进行频谱协调的情况下,该响应可以包括对频谱协调请求的确认,该确认例如包括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频谱协调方式的设置。另一方面,如果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不同意进行频谱协调,则可以发出拒绝的响应。
仍然参照图4至图6所示的示例,图6示出了根据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所构建的干扰关系图,其中,第一共存组和第二共存组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在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接收到来自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的频谱协调请求后,识别出次系统4为第二次系统,计算其频谱自由度为3,这是因为不论次系统5和6使用哪些频谱资源,都不会影响到次系统4的频谱资源的选择,次系统4可以任选信道4至信道6中的任意一个。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将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2和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3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数值较大的第二次系统对应的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作为要执行调整的频谱管理装置。随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将选择结果包括在对频谱协调请求的响应中发送给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将按照该响应中包含的频谱协调方式来进行频谱资源的协调使用。
此外,生成单元102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确定要执行频谱协调的情况下,生成频谱协调信息以提供给用于为特定区域内的次系统分配频谱资源的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即,第一级频谱管理装置),该频谱协调信息指示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将协调使用频谱资源。通信单元103将该频谱协调信息发送给第三频谱管理装置。或者,该频谱协调信息也可以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发送给第三频谱管理装置。
在接收到该频谱协调信息后,第三频谱管理装置会将第一共存组和第二共存组作为一个虚拟的共存组来重新进行频谱资源的分配或者对之前的频谱资源分配进行调整。
仍以图4为例,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将第一共存组和第二共存组作为一个虚拟的共存组考虑,确定其最小色数为3,独立次系统7与该虚拟共存组之间存在干扰,因此需要额外为其分配一个颜色。最终的最小色数为4。可以理解,该最小色数越小,所划分得到的每段频谱资源越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60MHz的可用资源划分为4份,定义为信道1至信道4,每个信道为15MHz。与第一共存组和第二共存组不进行频谱分配协调的情况相比,信道带宽增大,频谱利用效率提高。
或者,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可以保持独立次系统的频谱分配不变,而仅对所涉及的共存组的频谱资源分配进行调整。在图4的示例中,假设信道1分配给了独立次系统7,则可以将信道2至6的带宽重新划分为3个信道并分配给第一共存组和第二共存组,仍然可以获得每个信道15MHz的带宽。
综上所述,当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能够进行协调从而使得能够将第一共存组和第二共存组作为一个虚拟的共存组来进行频谱分配时,可以有效地减少所需要的最小色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通信单元103从第三频谱管理装置获取该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基于频谱协调信息为第一共存组和第二共存组重新分配的频谱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并基于该资源分配信息执行第一共存组内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
其中,两个共存组之间存在干扰关系的次系统的频谱分配的正交性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之间的协调来保证。因此,在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之间还需要交互第一次系统或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
例如,在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根据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的情况下,通信单元103还被配置为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获取有关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根据该频谱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第一共存组内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具体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确保向第一次系统分配与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频谱资源正交的频谱资源。
另一方面,在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的情况下,通信单元103还被配置 为将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提供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以使得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该频谱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第二共存组内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具体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确保向第二次系统分配与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频谱资源正交的频谱资源。
此外,通信单元103还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发送的频谱协调请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将相应地执行上文中所述的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所执行的各个操作。
例如,生成单元102生成针对该频谱协调请求的响应。如果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不同意进行频谱分配协调,则该响应可以包括对频谱协调请求的拒绝;反之可以包括对频谱协调请求的确认。
在一个示例中,频谱协调请求包括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确定的第一次系统和第二次系统的标识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确定的频谱协调方式。在确定单元101确定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不允许进行频谱分配协调的情况下,生成单元102生成拒绝的相应。否则,确定单元101例如可以使用所建立的干扰关系图来确定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并根据该频谱使用自由度来确定是否同意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确定的频谱协调方式。例如,在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确定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执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的调整的情况下,如果确定单元101确定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低于预定程度,则可以拒绝该频谱协调请求,或者要求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执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的调整。在后一种情形下,生成单元102所生成的响应可以包括对频谱协调请求的另外的配置,例如,对频谱协调方式的设置。此外,如果确定单元101确定同意频谱协调请求中的频谱协调方式,则生成单元102生成同意(确认)的响应。
在另一个示例中,频谱协调请求包括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确定的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在确定单元101确定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不允许进行频谱分配协调的情况下,生成单元102生成拒绝的响应。否则,确定单元101使用所建立的干扰关系图来确定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将其与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如前所述,确定单元101可以选择频谱使用自由度较高的次系统对应的频谱管理装置作为要执行频谱资源分配的调整的频谱管理装置。特 别地,在两个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相等的情况下,确定单元101可以随机选择一个次系统对应的频谱管理装置,或者根据特定规则来进行选择,比如选择产生干扰的次系统对应的频谱管理装置,等等。
在该示例中,生成单元102所生成的响应中可以包括对于频谱协调方式的设置的信息,即,包括确定单元101所确定的频谱协调方式的信息。
通信单元103将生成单元102所生成的对频谱协调请求的响应发送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能够实现两个频谱管理装置之间对于频谱资源使用的协调,从而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第二实施例>
在上文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的过程中,显然还公开了一些处理或方法。下文中,在不重复上文中已经讨论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给出这些方法的概要,但是应当注意,虽然这些方法在描述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公开,但是这些方法不一定采用所描述的那些部件或不一定由那些部件执行。例如,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使用硬件和/或固件来实现,而下面讨论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可以完全由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来实现,尽管这些方法也可以采用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的硬件和/或固件。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基于特定区域内的次系统间的干扰关系信息确定与第一共存组中的第一次系统存在干扰关系的第二共存组中的第二次系统(S11),其中,第一共存组包括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第二共存组包括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以及生成频谱协调请求以提供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S12),该频谱协调请求指示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期望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该方法可以在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侧(或中央管理装置侧)执行。
虽然图7中未示出,但是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频谱协调请求发送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的步骤。
例如,频谱协调请求可以包括第一次系统和第二次系统的标识信息。
此外,在步骤S11中,还可以根据干扰关系图确定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该频谱使用自由度指示在分配给第一共存组的频谱资源范围内,第一次系统能够进行频谱资源的自由选择的程度。例如,频谱使用自由度可以包括在第一共存组中的其他次系统对分配给第一共存组的频谱资源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第一次系统能够采用的频谱资源选择方式的数量。
例如,可以根据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来确定要采用的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其中,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包括如下之一: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以及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根据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可以将指示所确定的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的信息包括在频谱协调请求。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将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的信息包括在频谱协调请求中,以使得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该信息与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的信息来确定频谱协调方式。
如图7中的虚线框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3: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获取对频谱协调请求的响应。该响应可以包括如下之一: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频谱协调请求的确认,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频谱协调请求的拒绝,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频谱协调请求的另外的设置。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频谱协调请求的另外的设置包括对于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的设置。
如图7中的另一个虚线框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4:在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确定要执行频谱协调的情况下,生成频谱协调信息以提供给用于为特定区域中的次系统分配频谱资源的第三频谱管理装置,该频谱协调信息指示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将协调使用频谱资源。
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5:从第三频谱管理装置获取该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基于频谱协调信息为第一共存组和第二共存组重新分配的频谱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并基于该资源分配信息执行第一共存组内次系统的 频谱资源分配。
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6:执行频谱资源分配的协调。具体地,在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根据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的情况下,该步骤包括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获取有关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并根据该频谱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第一共存组内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在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的情况下,该步骤包括将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提供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以使得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该频谱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第二共存组内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
此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发送的第二频谱协调请求。
第二频谱协调请求中包括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可以将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和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例如,可以选择频谱使用自由度较高的次系统对应的频谱管理装置作为要执行频谱资源分配的调整的频谱管理装置。
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生成针对第二频谱协调请求的响应,该响应包括指示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与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的设置。该响应例如包括如下之一:对所述第二频谱协调请求的确认,对所述第二频谱协调请求的拒绝。
注意,上述方法的细节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为了便于理解,图8还示出了次系统与频谱管理装置之间的相关信息流程的示意图。注意,该信息流程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图8中,第一次系统为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所管理的第一共存组中的次系统,第二次系统为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所管理的第二共存组中的次系统。第一次系统和第二次系统分别向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发出频谱请求,这些频谱请求进而被发送至第三频谱管理装置,第三频谱管理装置是用于为次系统分配可用频谱资源的频谱管理装置。例如,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为第二级频谱管理装置比 如CxM,第三频谱管理装置为第一级频谱管理装置比如SAS或GSC。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在接收到频谱请求后执行共存组间的频谱分配,并将各个共存组可用的频谱资源的信息分别提供给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
接着,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建立各自的干扰关系图,并分别基于该干扰关系图确定与另一个共存组中的次系统存在干扰关系的次系统。在该示例中,假设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确定第一次系统和第二次系统存在干扰关系。相应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生成频谱协调请求并发送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其中,该频谱协调请求中包括第一次系统和第二次系统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信息。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在接收到该频谱协调响应后,计算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并将其与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进行比较。假设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大于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确定由其执行频谱资源分配的调整,并且将该频分协调方式包含在频谱协调响应中发送给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还向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发送频谱协调信息,该信息指示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将协调使用频谱资源。注意,该频谱协调信息也可以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发送给第三频谱管理装置。
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在收到频谱协调信息后,重新进行可用频谱资源的划分和分配,并将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将所获得的可用频谱资源分配给第一共存组中的次系统,第一共存组中的各个次系统向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发出频谱使用申请并获得授权。此外,基于之前确定的频谱协调方式,第一频谱管理装置还将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信息发送给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基于该频谱使用信息来调整第二次系统的频谱分配,以确保第二次系统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与第一次系统使用的频谱资源正交。随后,第二频谱管理系统将频谱分配结果发送给第二共存组中的各个次系统。类似地,第二共存组中的各个次系统向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发出频谱使用申请并获得授权。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产品。
例如,电子设备100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服务器,诸如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以及刀片式服务器。电子设备100可以为安装在服务器上的控制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以及插入到刀片式服务器的槽中的卡或刀片(blade))。
[关于服务器的应用示例]
图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服务器7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服务器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存储装置703、网络接口704以及总线706。
处理器701可以为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并且控制服务器700的功能。存储器702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7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7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
网络接口704为用于将服务器700连接到通信网络705的通信接口。通信网络705可以为诸如演进分组核心网(EPC)的核心网或者诸如因特网的分组数据网络(PDN)。
总线706将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存储装置703和网络接口704彼此连接。总线706可以包括各自具有不同速度的两个或更多个总线(诸如高速总线和低速总线)。
在图9所示的服务器700中,参照图2所描述的确定单元101、生成单元102和参照图3描述的通信单元103等可以由处理器701实现。例如,处理器701可以通过执行确定单元101、生成单元102、通信单元103的功能来实现两个频谱管理装置之间的频谱资源使用的协调。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的形式实现,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公开的描述的情况下利用其基本电路设计知识或者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而且,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 品。所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公开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在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本公开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0所示的通用计算机10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
在图10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0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0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10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10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CPU 1001、ROM 1002和RAM 1003经由总线10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005也连接到总线10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005:输入部分10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10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1008(包括硬盘等)、通信部分10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10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根据需要,驱动器1010也可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005。可移除介质10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0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0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移除介质10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0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移除介质1011。可移除介质10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1002、存储部分10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方法和系统中,各部件或各步 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该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公开,而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含义来限定。

Claims (22)

  1.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基于特定区域内的次系统间的干扰关系信息确定与第一共存组中的第一次系统存在干扰关系的第二共存组中的第二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共存组包括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所述第二共存组包括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以及
    生成频谱协调请求以提供给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所述频谱协调请求指示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期望与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频谱协调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次系统和所述第二次系统的标识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干扰关系图确定所述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所述频谱使用自由度指示在分配给所述第一共存组的频谱资源范围内,所述第一次系统能够进行频谱资源的自由选择的程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频谱使用自由度包括在所述第一共存组中的其他次系统对分配给所述第一共存组的频谱资源进行使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次系统能够采用的频谱资源选择方式的数量。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将所述频谱使用自由度的信息包括在所述频谱协调请求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与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包括如下方式之一: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所述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以及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所述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频谱协调请求包括指示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确定的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的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来确定要采用的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所述频谱使用自由度指示在分配给所述第一共存组的频谱资源范围内,所述第一次系统能够进行频谱资源的自由选择的程度。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获取对所述频谱协调请求的响应。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响应包括如下之一: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所述频谱协调请求的确认,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所述频谱协调请求的拒绝,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所述频谱协调请求的另外的设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对所述频谱协调请求的另外的设置包括对于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与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的设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发送的第二频谱协调请求。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频谱协调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和所述第二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自由度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与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选择频谱使用自由度较高的次系统对应的频谱管理装置作为要执行频谱资源分配的调整的频谱管理装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生成针对所述第二频谱协调请求的响应,该响应包括指示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与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的方式的设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生成针对所述第二频谱协调请求的响应,该响应包括如下之一:对所述第二频谱协调请求的确认,对所述第二频谱协调请求的拒绝。
  17.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确定要执行频谱协调的情况下,生成频谱协调信息以提供给用于为所述特定区域中的次系统分配频谱资源的第三频谱管理装置,所述频谱协调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和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将协调使用频谱资源。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三频谱管理装置获取该第三频谱管理装置基于所述频谱协调信息为所述第一共存组和所述第二共存组重新分配的频谱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并基于该资源分配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共存组内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
  1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所述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获取有关所述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并根据该频谱资源分配信息进行所述第一共存组内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
  2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来调整所述第二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信息提供给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以使得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根据该频谱资源分配信息进行所述第二共存组内次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
  21.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基于特定区域内的次系统间的干扰关系信息确定与第一共存组中的第一次系统存在干扰关系的第二共存组中的第二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共存组包括由第一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所述第二共存组包括由第二频谱管理装置管理的次系统;以及
    生成频谱协调请求以提供给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所述频谱协调请求指示所述第一频谱管理装置期望与所述第二频谱管理装置协调使用频谱资源。
  22.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无线通 信的方法。
PCT/CN2020/077997 2019-03-11 2020-03-05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82053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554688A JP7409392B2 (ja) 2019-03-11 2020-03-05 無線通信のための電子機器、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GB2113507.4A GB2596021B (en) 2019-03-11 2020-03-05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7/427,097 US12010523B2 (en) 2019-03-11 2020-03-05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202080018394.7A CN113711636A (zh) 2019-03-11 2020-03-05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0181.3 2019-03-11
CN201910180181.3A CN111683374A (zh) 2019-03-11 2019-03-11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82053A1 true WO2020182053A1 (zh) 2020-09-17

Family

ID=7242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77997 WO2020182053A1 (zh) 2019-03-11 2020-03-05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409392B2 (zh)
CN (2) CN111683374A (zh)
GB (1) GB2596021B (zh)
WO (1) WO20201820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19243A (zh) * 2021-12-30 2023-07-11 索尼集团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管理电子设备和决策电子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328A (zh) * 2013-07-30 2015-02-11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地理位置数据库和次系统装置
CN104427509A (zh) * 2013-09-06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发射功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04099A (zh) * 2015-06-04 2017-01-04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频谱管理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7371165A (zh) * 2016-05-13 2017-11-21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电子装置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8307395A (zh) * 2017-01-13 2018-07-20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由其执行的方法
CN109041066A (zh) * 2017-06-09 2018-12-18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频谱协调装置和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4793B2 (ja) 2015-07-02 2016-11-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媒体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5233330A (ja) 2015-08-18 2015-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328A (zh) * 2013-07-30 2015-02-11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地理位置数据库和次系统装置
CN104427509A (zh) * 2013-09-06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发射功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04099A (zh) * 2015-06-04 2017-01-04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频谱管理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7371165A (zh) * 2016-05-13 2017-11-21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电子装置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8307395A (zh) * 2017-01-13 2018-07-20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由其执行的方法
CN109041066A (zh) * 2017-06-09 2018-12-18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频谱协调装置和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09392B2 (ja) 2024-01-09
US20220132321A1 (en) 2022-04-28
CN113711636A (zh) 2021-11-26
GB2596021A (en) 2021-12-15
JP2022524433A (ja) 2022-05-02
GB2596021B (en) 2022-09-21
CN111683374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80641A1 (zh) 频谱资源管理装置和方法
JP6442763B2 (ja) 共同電力制御及びチャネル割り当てを用いた空白帯域におけるスペクトル共有
US11706630B2 (en)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70063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1189563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pectrum al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1943631B2 (en) Spectrum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125575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82053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37364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102375A1 (en) Time-division communication analysis and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201052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27775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electronic device for clustering of high priority level secondary systems
US11659533B2 (en) Channel allocation based on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WO2019120141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WO2020230092A1 (en) Clustering method and node for assigning tdd configuration in cbrs band
CN110741663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WO2020199071A1 (zh)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KR20230099840A (ko) 경매 기반 동적 주파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6070809A1 (zh) 一种频谱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7708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15546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1135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GB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Free format text: PCT FILING DATE = 20200305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7708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