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118505A1 - 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118505A1
WO2020118505A1 PCT/CN2018/120215 CN2018120215W WO2020118505A1 WO 2020118505 A1 WO2020118505 A1 WO 2020118505A1 CN 2018120215 W CN2018120215 W CN 2018120215W WO 2020118505 A1 WO2020118505 A1 WO 202011850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ason
edge network
path
cro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1202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谢刚
李�浩
郑好棉
刘哲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189426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3883197A4/en
Priority to CN201880099725.7A priority patent/CN1131699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0215 priority patent/WO2020118505A1/zh
Publication of WO202011850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118505A1/zh
Priority to US17/344,536 priority patent/US11490178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2Centrali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56Optical medium access at the optical channel layer
    • H04J14/0257Wavelength assignment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67Optical signaling 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2Wavelength 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64Arbitration, scheduling 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3Provisions for forwarding or routing,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8Signalling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1Optical transmission, optical switch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网络中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所述业务路径经过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其中,该方法包括:ASON首节点获取所述业务路径的计算结果,所述业务路径包括所述ASON首节点、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所述ASON首节点向下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携带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所述ASON首节点接收所述下游节点的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所述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自动完成跨边缘网络和ASON的端到端业务路径配置,提高了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功能已经在城域网、核心骨干网络中实现,在城域网和核心骨干网络中,由于传送设备的硬件能力强,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GMPLS)协议能够在设备上正常启动运行,通过GMPLS协议的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RSVP-TE),能够自动化建立端到端的业务路径。
但是在边缘网络中,由于边缘网络设备硬件能力较弱,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等硬件资源均不能够满足GMPLS等协议的需求,导致边缘网络设备的业务路径不能够通过GMPLS协议自动配置,只能通过网管人工配置。图1为跨边缘网络和城域/核心网络(ASON)的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当要创建一条从边缘网络节点A到边缘网络节点L的业务路径时,该业务路径要经过三段:边缘网络1的路径A-B-D,城域/核心网络的路径D-E-F-I,边缘网络3的路径I-J-L。对于城域/核心网络2的路径D-E-F-I,网管向首节点D下发创建业务D-I的命令,首节点D可以通过RSVP-TE信令沿着业务路径D-E-F-I逐跳建立交叉,自动建立端到端的业务路径。对于边缘网络1的路径A-B-D和边缘网络2的路径I-J-L,由于边缘网络设备不支持GMPLS协议,只能通过网管逐个节点地进行业务路径的交叉连接配置。边缘网络的业务路径由网管通过人工配置,效率低下,容易出错,导致业务开通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可以解决业务开通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传送网络中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该业务路径经过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业务路径在ASON中的第一个节点称为ASON首节点,在ASON中的最后一个节点称为ASON末节点,并且业务路径经过边缘网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在ASON末节点的管控范围内。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SON首节点获取业务路径的计算结果,该业务路径包括所述ASON首节点、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ASON首节点向下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请求消息,该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携带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以便于ASON末节点对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配置交叉连接;ASON首节点接收下游节点的路径建立响应消息,该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扩展ASON的业务路径建立协议(如RSVP-TE协议),在路径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可以自动完成跨ASON和边缘网络的端到端业务路径配置,提高了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ASON首节点向至少一个第二边缘网络节点 中的每一个节点发送各自对应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通过ASON首节点对其管控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边缘网络节点配置交叉连接,可以自动完成跨ASON和边缘网络的端到端业务路径配置,提高了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由ASON末节点的子类型长度值TLV表示。通过ASON末节点对其管控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配置交叉连接,可以自动完成跨ASON和边缘网络的端到端业务路径配置,提高了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SON末节点为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为不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述ASON末节点为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控制节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SON首节点为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至少一个第二边缘网络节点为不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ASON首节点为至少一个第二边缘网络节点的控制节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传送网络中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该业务路径经过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业务路径在ASON中的第一个节点称为ASON首节点,在ASON中的最后一个节点称为ASON末节点,并且业务路径经过边缘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在ASON末节点的管控范围内。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SON末节点从上游节点接收路径建立请求消息,该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携带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以便于ASON末节点对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配置交叉连接;该业务路径包括ASON首节点、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ASON末节点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响应消息,该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扩展ASON的业务路径建立协议(如RSVP-TE协议),在路径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可以自动完成跨ASON和边缘网络的端到端业务路径配置,提高了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ASON末节点向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中的每一个节点发送各自对应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由ASON末节点的子类型长度TLV表示。通过ASON末节点对其管控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配置交叉连接,可以自动完成跨ASON和边缘网络的端到端业务路径配置,提高了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SON末节点为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为不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ASON末节点为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控制节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ASON末节点为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备用控制节点时,该方法还包括:ASON末节点将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边缘网络的主用控制节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设备,该设备包括:获取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设备,该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可能实现方式中的ASON设备和如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可能实现方式中的ASON设备。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ASON设备上运行时,使得ASON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可执行程序产品,当其在ASON设备上运行时,使得ASON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以下术语可以参考如下解释:
节点,可以表示网络中一个独立的硬件实体,例如可以为一个传送网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链路,可以表示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协议消息和/或流量数据能够通过链路在两个节点之间转发。链路可以用节点-接口对表示,例如,链路(节点1-接口1,节点2-接口2),表示协议消息和/或流量数据可以从节点1的接口1发送,在节点2的接口2接收。
接口,可以表示节点上用于收发协议消息和/或流量数据的物理端口或逻辑端口。
业务,可以表示源节点(或首节点、起始节点)到宿节点(或末节点、目的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流量数据可以从源节点发送,并在宿节点接收。
业务路径,包括业务从源节点到宿节点之间经过的各个节点和链路。
交叉连接配置,指的是建立节点的入接口和出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是单向传输的连接关系,也可以是双向传输的连接关系。配置交叉连接也可也称为配置交叉。
交叉连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节点建立入接口和出接口之间的交叉连接,可以包括出接口信息(例如,出链路标识和出标签),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入接口信息(例如,入链路标识和入标签)。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实施例时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RSVP-TE信令进行业务路径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展的Path消息的报文格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路由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 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网络架构200包括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D。其中,节点B、C为城域/核心网络节点,支持ASON/GMPLS协议。节点A、D为边缘网络节点,由于硬件资源不足,无法支持ASON协议。城域/核心网络节点B、C也可以称为ASON节点,其支持的ASON/GMPLS协议包括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基于约束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constrained shortest path first,CSPF)、RSVP-TE等。例如,ASON节点可以通过OSPF获取全网其他节点的信息,例如节点和链路等资源信息。ASON节点还可以通过CSPF计算端到端的业务路径,通过RSVP-TE信令完成端到端业务路径的建立。边缘网络节点A、D配置边缘节点控制代理(edge control agent,ECA),ASON节点B、C配置边缘控制单元(edge control unit,ECU)。ECA主要用于配合ECU实现边缘网络节点的自动化能力(包括自动发现和业务配置),例如,ECA可以将边缘网络的节点、链路等资源信息可以上报给ECU,配合ECU完成边缘网络节点的业务配置等。ECU对边缘网络进行集中控制,完成边缘网络的拓扑发现(边缘网络节点自动发现)和自动化业务配置,业务配置可以包括业务的建立、删除、修改、恢复等过程。例如,ECU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发现边缘网络节点,还可以通过边缘控制协议收集边缘网络的节点、链路等资源信息,对边缘网络节点进行业务配置等。节点B、C还配置了RSVP控制装置,用于运行RSVP-TE信令,完成端到端的业务自动化配置。现有技术中,由于边缘网络节点无法支持自动化业务配置,只能通过网管人工配置。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ECU对边缘网络节点进行自动化业务配置,提高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下面通过不同的应用场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图。如图3所示,网络架构300包括边缘网络301,城域/核心网络302和边缘网络303。其中,边缘网络301和边缘网络303不支持ASON协议,边缘网络301包括边缘网络节点A、B、C,边缘网络303包括边缘网络节点J、K、L。城域/核心网络302支持ASON协议,城域/核心网络302包括ASON节点D、E、F、G、H、I。城域/核心网络2也称为ASON或GMPLS网络。边缘网络节点可以部署ECA,例如,边缘网络节点A、B、C、J、K、L均部署了ECA。ASON节点可以部署ECU,例如,与边缘网络相连的ASON节点D、I部署了ECU。ECA和ECU的功能和图2中类似,此处不再赘述。边缘节点A、B、C位于ASON节点D的管控范围内,ASON节点D作为边缘网络节点A、B、C的控制节点,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发现边缘网络节点A、B、C。边缘节点J、K、L位于ASON节点I的管控范围内,ASON节点I作为边缘网络节点J、K、L的控制节点,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发现边缘网络节点J、K、L。ASON节点D、E、F、G、H、I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OSPF协议)相互发现。可选的,网络架构300还可以包括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PCE),可以部署在网管或任意一个网络设备中(如ASON节点)。PCE通过OSPF或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PCEP)自动获取全网的节点、链路、业务等信息,可以实现集中式的业务路径计算。如果网络架构中没有PCE,也可以通过多个网络节点或者全部网络节点实现分布式的业务路径计算。可选的,网络架构300还可以包括网管,网管可以为服务器或控制器等。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扩展的RSVP-TE协议可以完成业务的自动化配置。下面以建立跨边缘网络301、城域/核心网络302和边缘网络303的业务路径A-B-D-E-F-I-J-L为例进行说明。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用户请求网管建立边缘网络节点A到边缘网络节点L的业务路径。
用户可以向网管发送业务路径建立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业务路径的源节点A、宿 节点L,可选的,还可以携带A-L之间的带宽、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level agreement,SLA)等。
步骤402:网管下发业务配置信息给业务路径的源节点A,请求创建A-L的业务路径。
业务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业务路径的源节点A、宿节点L,还可以包括带宽、SLA等信息。边缘网络节点A配置为ECA,不具备路径计算的能力,同时,边缘网络节点A位于ASON节点D(ECU)的管辖范围内,即节点D为节点A的控制节点。节点A可以通过边缘控制协议,向节点D请求计算A-L端到端的业务路径。例如,节点A通过受限制应用协议(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COAP)将用户指定的业务配置信息,即源节点A、宿节点L和带宽等信息发送给节点D。可选的,如果节点A具备路径计算能力,也可以直接计算出A-L端到端的业务路径。例如,节点A可以通过CSPF计算出业务路径:A-B-D-E-F-I-J-L。
步骤403:节点D获得路径计算结果,路径包括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
如果节点A(ECA)不具备路径计算的能力,节点D(ECU)接收来自节点A的业务路径请求。如果网络中存在PCE,节点D(ECU)可以通过PCEP请求PCE进行A-L端到端的业务路径计算,并从PCE获得业务路径计算结果:A-B-D-E-F-I-J-L。可选的,路径计算结果还包括时隙、波长等信息。如果网络中不存在PCE,节点D(ECU)还可以自己计算出业务路径。如果节点A(ECA)具备路径计算的能力,节点D(ECU)可以接收来自节点A的路径计算结果。在A-B-D-E-F-I-J-L中,A-B-D与I-J-L属于边缘网络中的子路径,D-E-F-I为城域/核心网络中的子路径。节点A、B、J、L为边缘网络节点,节点D、E、F、I为ASON节点。边缘网络节点A、B在节点D(ECU)管控范围内,边缘网络节点J、L在I(ECU)的管控范围内。在A-B-D-E-F-I-J-L这条业务路径中,节点A为业务的源节点,节点L为业务的宿节点,节点D为ASON首节点,节点I为ASON末节点。
步骤404:节点D向下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请求消息,路径建立请求消息中至少携带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节点D(ECU)获得业务路径计算结果A-B-D-E-F-I-J-L后,节点D(ECU)分配业务会话ID(Session ID),该Session ID在本节点唯一,用于标识该业务路径。
子路径A-B-D属于边缘网络,子路径A-B-D的业务配置直接由节点D(ECU)通过边缘控制协议,例如节点D(ECU)通过受限制应用协议(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COAP)对节点A、B逐站配置交叉连接。节点D向节点A、B发送的交叉连接配置消息可以包括入接口信息和出接口信息。入接口信息可以包括入接口的子架、板位、端口、通道(时隙或波长)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入接口信息也可以包括入链路标识,入链路标识可以指示入接口的子架、板位和端口。出接口信息可以包括出接口的子架、板位、端口、通道(时隙或波长)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出接口信息也可以包括出链路标识,出链路标识可以指示出接口的子架、板位和端口。
子路径D-E-F-I属于城域/核心网络(支持GMPLS/ASON协议),子路径J-L属于边缘网络。可以通过扩展的RSVP-TE协议,对节点J、L配置交叉连接。以D节点为RSVP-TE信令的首节点(即ASON首节点),I为RSVP-TE信令的末节点(即ASON末节点),逐跳进行交叉连接配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RSVP-TE信令进行业务路径配置的示意图。ASON首节点D向ASON末节点I逐跳进行正向交叉连接配置。如图5所示,节点D向下游节点E发送Path消息,Path消息中至少携带ASON末节点I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可选的,Path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各个ASON中间节点,例如节点E、F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ASON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可以包括ASON节点的出接口信息,例如出链路标识和出标签(即通道号),并且可以通过显示路由对象(explicit route object,ERO)来携带。在发送Path消息之前,节点D可以建立接口I到接口1之间的交叉连接。可选的,Path消息还可以携带其他下游节点,如节点E、F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节点D通过自身的接口1向下游节点E的接口2发送Path消息,如果Path消息中携带了节点E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节点E根据Path消息中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建立从接口2到接口3的交叉连接。节点E通过接口3向下游节点F的接口4发送Path消息节点F。节点F收到Path消息后,和节点E类似,建立从接口4到接口5的交叉连接,并向节点I发送Path消息。节点I收到Path消息后,和节点F类似,建立从接口6到接口O的交叉连接。节点D、E、F可以在向相邻的下游节点发送Path消息之前建立交叉连接,还可以在发送Path消息之后建立交叉连接,还可以收到来自相邻的下游节点的Resv消息后建立交叉连接。节点I可以在发送Resv消息之前建立交叉连接,还可以在发送Resv消息之后建立交叉连接。
由于边缘网络节点J、L不支持ASON协议(即无法接收或发送Path消息),可以在ASON末节点I的ERO对象中携带节点J、L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即节点I交叉连接配置信息除了包括自身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节点J、L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例如,将边缘网络子路径I-J-L的基本配置信息(例如,节点J、L的出接口信息等)作为子类型长度值(type-length-value,TLV)信息携带在节点I的ERO对象中,具体TLV扩展格式如下:
<ASON节点E HOP>对象;
<ASON节点F HOP>对象;
<ASON节点I HOP>对象;
          <边缘网络节点J HOP>对象;
          <边缘网络节点L HOP>对象。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展的Path消息的报文格式示意图。具体字段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PCTCN2018120215-appb-000001
如图6所示,在Path消息的报文格式中,节点I的ERO对象字段可以携带边缘路径长度(Length)、边缘HOP类型(Type)、出链路(LinkID)和出标签(OutLabel)等信息。节点I 的ERO对象字段可以携带节点I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还可以携带网络节点J、L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例如,节点I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出接口信息,例如出链路标识和出标签(即通道号)。节点J、L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出接口信息,例如节点ID、出链路、出标签等。出链路可以指示出接口的子架、板位、端口,出标签可以指示通道(时隙或波长)。在Path消息中,节点I、J、L的入接口信息(入链路和入标签)是可选的,因为节点I可以根据节点I、J、L各自的上游节点的出接口信息确定节点I、J、L的入接口信息。
子路径I-J-L属于边缘网络,子路径I-J-L的业务配置直接由节点I(ECU)通过边缘控制协议。例如,节点I(ECU)从Path消息中获取到边缘网络节点J、L交叉连接配置信息,通过COAP对节点J、L逐站配置交叉连接。节点I(ECU)向节点J、L发送的交叉连接配置消息可以包括入接口信息和出接口信息。节点J、L的入接口信息、出接口信息和节点D发送节点A、B的入接口信息、出接口信息类似。
步骤405:节点D接收下游节点的路径建立响应消息,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
ASON末节点I完成边缘网络节点J、L的交叉连接配置之后,向ASON首节点D逐跳进行反向交叉连接配置。例如,如图5所示,ASON末节点I向ASON首节点D逐跳转发Resv消息。ASON首节点D收到RSVP-TE信令的Resv消息后,确定子路径D-E-F-I-J-L的业务配置完成。同时,节点D(ECU)也确定了子路径A-B-D的业务配置完成,此时可以确定端到端的业务路径A-B-D-E-F-I-J-L的业务配置完成。在端到端的业务创建过程中,子路径A-B-D与子路径D-E-F-I-J-L的业务配置顺序是由D节点(ECU)控制,两段业务路径可并行建立,或者先后建立,两者的先后顺序不限定。
步骤406:节点D通知节点A端到端的业务路径建立完成。
业务的源节点A收到节点D的业务路径建立成功的消息后,保存业务路径信息并向网管发送业务路径成功的响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ASON节点(ECU)通过扩展的RSVP-TE协议以及边缘控制协议完成边缘网络的业务配置(交叉连接配置),可以自动完成跨边缘网络和ASON的端到端业务路径配置,提高了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图。如图7所示,网络架构700包括边城域/核心网络701和缘网络702,相比于图3,图7少了左边的边缘网络。城域/核心网络701和图3中的城域/核心网络302类似,支持ASON协议,城域/核心网络701包括ASON节点D、E、F、G、H、I。边缘网络702和图3中的边缘网络303类似,不支持ASON协议,边缘网络702包括边缘网络节点J、K、L。ASON节点可以部署ECU,例如,与边缘网络相连的ASON节点I部署了ECU。边缘网络节点可以部署ECA,例如,边缘网络节点J、K、L均部署了ECA。边缘节点J、K、L位于ASON节点I的管控范围内,ASON节点I作为边缘网络节点J、K、L的控制节点,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发现边缘网络节点J、K、L。ASON节点D、E、F、G、H、I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OSPF协议)相互发现。可选的,网络架构700还可以包括PCE。和图3类似的,通过扩展的RSVP-TE协议可以完成业务的自动化配置。下面以建立跨城域/核心网络701和边缘网络702的业务路径D-E-F-I-J-L为例进行说明。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用户请求网管建立ASON节点D到边缘网络节点L的业务路径。
该步骤和步骤401不同的是,业务路径的源节点为节点D。
步骤802:网管下发业务配置信息给业务路径的源节点D,请求创建D-L的业务路径。
该步骤和步骤402不同的是,节点D通常具备路径计算的能力,可以自己或者通过PCE计算D-L端到端的业务路径:D-E-F-I-J-L。
步骤803:节点D获得路径计算结果,路径包括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
该步骤和步骤403不同的是,业务路径计算结果为:D-E-F-I-J-L。在这条业务路径中,节点D为业务的源节点,节点L为业务的宿节点。
步骤804:节点D向下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请求消息,路径建立请求消息中至少携带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该步骤和步骤404不同的是,节点D无需对子路径A-B-D进行业务配置。
步骤805:节点D接收下游节点的路径建立响应消息,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
该步骤和步骤405不同的是,节点D无需确认子路径A-B-D的业务配置是否完成。
步骤806:节点D直接保存业务路径信息,并向网管发送业务路径成功的响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ASON节点(ECU)通过扩展的RSVP-TE协议以及边缘控制协议完成边缘网络的业务配置(交叉连接配置),可以自动完成跨ASON和边缘网络的端到端业务路径配置,提高了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图。如图8所示,网络架构800包括边缘网络901和城域/核心网络902,相比于图3,图9少了右边的边缘网络。边缘网络901和图3中的边缘网络301类似,不支持ASON协议,边缘网络901包括边缘网络节点A、B、C。城域/核心网络902和图3中的城域/核心网络302类似,支持ASON协议,城域/核心网络902包括ASON节点D、E、F、G、H、I。边缘网络节点可以部署ECA,例如,边缘网络节点A、B、C均部署了ECA。ASON节点可以部署ECU,例如,与边缘网络相连的ASON节点D部署了ECU。边缘节点A、B、C位于ASON节点D的管控范围内,ASON节点D作为边缘网络节点A、B、C的控制节点,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发现边缘网络节点A、B、C。ASON节点D、E、F、G、H、I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OSPF协议)相互发现。可选的,网络架构900还可以包括PCE。和图3类似的,通过扩展的RSVP-TE协议可以完成业务的自动化配置。下面以建立跨边缘网络901和城域/核心网络902的业务路径A-B-D-E-F-I为例进行说明。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用户请求网管建立边缘网络节点A到ASON节点I的业务路径。
该步骤和步骤401不同的是,业务的宿节点为节点I。
步骤1002:网管下发业务配置信息给源节点A,请求创建A-I的业务路径。
该步骤和步骤402不同的是,端到端的业务路径为:A-B-D-E-F-I。
步骤1003:节点D获得路径计算结果,路径包括ASON末节点。
该步骤和步骤403不同的是,业务路径计算结果为:A-B-D-E-F-I。在这条业务路径中,节点A为业务的源节点,节点I为业务的宿节点。
步骤1004:节点D向下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请求消息,路径建立请求消息中至少携带ASON末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该步骤和步骤404不同的是,路径建立请求消息中可以不携带边缘网络节点J、L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节点I也无需对边缘网络节点J、L配置交叉连接。
步骤1005:节点D接收下游节点的路径建立响应消息,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所述ASON末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
该步骤和步骤405不同的是,节点I确定子路径A-B-D与子路径D-E-F-I的业务配置完成。
步骤1006:节点D通知节点A端到端的业务路径建立完成。
该步骤和步骤406不同的是,节点D保存的业务路径为A-B-D-E-F-I。
本发明实施例中,ASON节点(ECU)通过边缘控制协议完成边缘网络的业务配置(交叉连接配置),可以自动完成跨ASON和边缘网络的端到端业务路径配置,提高了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图。如图11所示,网络架构1100包括边缘网络1101、城域/核心网络1102和边缘网络1103。其中,边缘网络1101和边缘网络1103不支持ASON协议,边缘网络1101包括边缘网络节点A、B、C,边缘网络1103包括边缘网络节点J、K、L。城域/核心网络1102支持ASON协议,城域/核心网络1102包括ASON节点D、E、F、G、H、I、M、N。边缘网络节点可以部署ECA,例如,边缘网络节点A、B、C、J、K、L均部署了ECA。相比于图3,图11多了备用的ECU。ASON节点M部署了主用ECU,ASON节点D部署了备用ECU,二者互为主备ECU。ASON节点N部署了主用ECU,ASON节点I部署了备用ECU,二者互为主备ECU。配置主备ECU可以增加边缘网络的可靠性,在主用ECU故障后,备用ECU仍然能够控制边缘网络。边缘网络的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会通过边缘控制协议同步到主、备ECU控制节点,但业务配置可以统一由主用ECU控制,防止多个边缘网络业务同时配置时造成冲突。边缘节点A、B、C位于ASON节点M/D的管控范围内,ASON节点M/D作为边缘网络节点A、B、C的控制节点,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发现边缘网络节点A、B、C。边缘节点J、K、L位于ASON节点N/I的管控范围内,ASON节点N/I作为边缘网络节点J、K、L的控制节点,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发现边缘网络节点J、K、L。ASON节点D、E、F、G、H、I、M、N可以通过路由自动发现机制(OSPF协议)相互发现。同时,将M/D的主备ECU关系配置给边缘网络节点A、B、C,将N/I的主备ECU关系配置给边缘网络节点J、K、L。可选的,网络架构700还可以包括PCE。图3类似的,通过扩展的RSVP-TE协议可以完成业务的自动化配置。下面以建立跨边缘网络1101、城域/核心网络1102和边缘网络1103的业务路径A-B-D-E-F-I-J-L为例进行说明。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01:用户请求网管建立边缘网络节点A到边缘网络节点L的业务路径。
该步骤和步骤401相同。
步骤1202:网管下发业务配置信息给源节点A,请求创建A-L的业务路径。
该步骤和步骤402不同的是,节点A可以向节点M(主用ECU)请求计算A-L端到端的业务路径。
步骤1203:节点M获得路径计算结果,路径包括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
该步骤和步骤403不同的是,节点M(主用ECU)可以通过PCE或自己计算获得业务路径的计算结果A-B-D-E-F-I-J-L。
步骤1204:节点D向下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请求消息,路径建立请求消息中至少携带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该步骤和步骤404不同的是,节点M(主用ECU)获得业务路径计算结果后,分配Session ID,并对节点A、B配置交叉连接。
对于子路径D-E-F-I-J-L,节点M(主用ECU)将D-E-F-I-J-L的路径配置信息(如至少携带ASON末节点I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通过私有协议发送给节点D(备用ECU),节点D通过扩展的RSVP-TE协议对节点J、L进行交叉连接配置。节点D向下游节点Path消息,将节点J、L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例如,节点J、L入端口时隙或波长,还可 以包括节点J、L的出端口时隙或波长等)作为子TLV信息携带在节点I的ERO对象中。当节点I(备用ECU)收到Path消息时,获取到节点J、L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并将该信息通过私有协议发送给节点N(主用ECU),由节点N(主用ECU)对节点J、L配置交叉连接。配置完成后,节点N(主用ECU)通知节点I(备用ECU)配置完成。可选地,还可以由节点D(备用ECU)配置节点A、B的交叉连接,由节点I(备用ECU)配置节点J、L的交叉连接。
步骤1205:节点D接收下游节点的路径建立响应消息,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所述ASON末节点I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
该步骤和步骤405不同的是,节点I(备用ECU)收到节点N(主用ECU)的配置完成通知后,向ASON首节点D逐跳进行正向交叉连接配置。节点D(备用ECU)收到路径建立响应消息(Resv消息)后,通知节点M(主用ECU)子路径D-E-F-I-J-L的业务配置完成。同时,节点M(主用ECU)也确定了子路径A-B-D的业务配置完成,此时可以确定端到端的业务路径A-B-D-E-F-I-J-L的业务配置完成。
步骤1206:节点M通知节点A端到端的业务路径建立完成。
该步骤和步骤406不同的是,由节点M(主用ECU)向业务的源节点A发送业务路径建立成功的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正常的网络环境下,由主用ECU控制节点对边缘网络进行业务配置。当主用ECU控制节点发生故障时,由备用ECU控制节点对边缘网络进行业务配置,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通过扩展的RSVP-TE协议以及边缘控制协议完成边缘网络节点的业务配置(交叉连接配置),可以自动完成跨边缘网络和ASON的端到端业务路径配置,提高了业务开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图。基于图3已建立的业务路径A-B-D-E-F-I-J-L,图13介绍当该业务路径发生故障时,如何进行重路由。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路由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401:节点D检测到业务路径发生故障,获得恢复路径计算结果,恢复路径包括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
节点D(ECU)可以自己检测到业务路径故障,也可以通过其他节点的故障通知检测到业务路径故障。例如,如图13所示,边缘网络1301中链路(如B-D)发生断纤,节点B检测到断纤端口故障后,根据端口和业务路径的关联关系找到受影响的业务路径(以A-B-D-E-F-I-J-L为例)。节点B通过边缘控制协议(如COAP)将故障的端口信息及受故障影响的业务路径信息上报给节点B的控制节点D,请求恢复业务路径(即重路由)。节点D可以自己计算或请求PCE计算恢复路径,例如,恢复路径为A-C-D-E-F-I-J-L。在恢复路径中,A-C-D与I-J-L属于边缘网络中的子路径,D-E-F-I为城域/核心网络中的子路径。
如果是ASON 1302中的链路(如E-F)发生故障,则节点E通过RSVP-TE信令将故障告警上报给节点D。如果是边缘网络1303中的链路(如J-L)发生故障,则节点J通过边缘控制协议将故障告警通知给节点I(ECU),节点I再通过RSVP-TE信令将故障告警上报给节点D。
步骤1402:节点D按照恢复路径的计算结果建立恢复路径。
边缘网络1301的链路B-D发生故障时,恢复路径A-C-D-E-F-I-J-L相比于原来的业务路径A-B-D-E-F-I-J-L,边缘网络子路径A-B-D改为A-C-D,所以节点D可以将A-B-D重新配置为A-C-D,可以如步骤404所述的通过边缘控制协议(如COAP)配置子路径A-C-D的交叉连接。也可以像建立一条新的业务路径那样重新配置整条业务路径A-C-D-E-F-I-J-L,具体 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步骤404、405,此处不再赘述。
如果ASON 1302的链路发生故障,则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RSVP-TE信令或本发明实施例中扩展的RSVP-TE信令重新配置ASON的子路径D-E-F-I。
如果边缘网络1303的路径发生故障,则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扩展的RSVP-TE信令重新配置边缘网络1303的子路径I-J-L。
步骤1403:节点D通知节点A端到端的恢复路径建立完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ASON节点(ECU)通过边缘控制协议完成边缘网络的业务恢复(重路由),可以自动完成跨ASON和边缘网络的端到端业务路径恢复,提高了业务恢复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网络设备1500可以为ASON设备,例如,交换机或路由器。网络设备1500可以包括信令模块1501、路由模块1502、交叉管理模块1503、链路管理模块1504。这些模块可以是软件上实现的,也可以软件和硬件结合实现的。网络设备1500还可以包括入接口和出接口,入接口和出接口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逻辑的。入接口和出接口相对于业务的传输方向而言的,如果网络设备1500上的业务方向是双向的,入接口也可以为出接口,出接口也可以为入接口。
信令模块1501,用于通过RSVP-TE协议完成以下功能:根据用户提交的业务路径建立或拆除请求进行业务路径的建立或拆除工作,并根据业务状态的变化,提供业务的同步和恢复功能。信令模块1501可以跟网管相连,接收来自网管的业务建立命令。
路由模块1502,用于通过OSPF-TE协议收集、洪泛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TE)链路信息;收集、洪泛控制平面的控制链路信息;通过CSPF协议根据全网TE链路信息计算业务路由。
交叉管理模块1503,用于建立交叉连接和删除交叉连接,上报链路状态、告警等信息。
链路管理模块1504:用于通过链路管理协议(link management protocol,LMP)完成创建和维护控制通道、校验TE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路由模块1502获取业务路径的计算结果,通过信令模块1501发送路径建立请求消息和接收路径建立响应消息,通过链路管理模块1504建立的控制通道传输路径建立请求消息和路径建立响应消息,通过交叉管理模块1503完成交叉连接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 一种传送网络中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所述业务路径经过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SON首节点获取所述业务路径的计算结果,所述业务路径包括所述ASON首节点、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
    所述ASON首节点向下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携带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所述ASON首节点接收所述下游节点的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所述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SON首节点向至少一个第二边缘网络节点中的每一个节点发送各自对应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由所述ASON末节点的子类型长度值TLV表示。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ON末节点为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为不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ASON末节点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控制节点。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ON首节点为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边缘网络节点为不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ASON首节点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边缘网络节点的控制节点。
  6. 一种传送网络中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所述业务路径经过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SON末节点从上游节点接收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携带所述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所述业务路径包括ASON首节点、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
    所述ASON末节点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所述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SON末节点向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中的每一个节点发送各自对应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由所述ASON末节点的子类型长度TLV表示。
  9. 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ON末节点为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为不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ASON末节点为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控制节点。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ASON末节点为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备用控制节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SON末节点将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的主用控制节点。
  11. 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业务路径的计算结果,所述业务路径包括ASON首节点、ASON末节点和至少 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
    发送单元,用于向下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携带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下游节点的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所述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ASO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至少一个第二边缘网络节点中的每一个节点发送各自对应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ASO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由所述ASON末节点的子类型长度值TLV表示。
  14. 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ASO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SON末节点为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为不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ASON末节点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网络节点的控制节点。
  15. 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所述的ASO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SON首节点为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边缘网络节点为不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ASON首节点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边缘网络节点的控制节点。
  16. 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上游节点接收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路径建立请求消息携带ASON末节点和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所述路径包括ASON首节点、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所述路径建立响应消息指示所述ASON末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完成。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ASO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中的每一个节点发送各自对应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
  18. 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ASO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由所述ASON末节点的子类型长度TLV表示。
  19. 如权利要求16-18任一所述的ASO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SON末节点为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为不支持ASON协议的节点,所述ASON末节点为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控制节点。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ASON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ASON末节点为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备用控制节点时,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节点的交叉连接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网络的主用控制节点。
  21. 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15任一所述的ASON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6-20任一所述的ASON设备。
PCT/CN2018/120215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WO2020118505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942675.2A EP3883197A4 (en) 2018-12-11 2018-12-11 PRO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ERVICE ROUTE ESTABLISHMENT SYSTEM
CN201880099725.7A CN113169939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PCT/CN2018/120215 WO2020118505A1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US17/344,536 US11490178B2 (en) 2018-12-11 2021-06-10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service path,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20215 WO2020118505A1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344,536 Continuation US11490178B2 (en) 2018-12-11 2021-06-10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service path,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18505A1 true WO2020118505A1 (zh) 2020-06-18

Family

ID=7107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8/120215 WO2020118505A1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0178B2 (zh)
EP (1) EP3883197A4 (zh)
CN (1) CN113169939B (zh)
WO (1) WO202011850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9163A (zh) * 2002-04-03 2003-10-15 阿尔卡塔尔公司 光脉冲串交换网拥塞控制的区分标记交换路径的共享波长组
CN102158300A (zh) * 2010-12-31 201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分网络中建立路径的方法、通信节点和通信系统
CN103688497A (zh) * 2013-09-26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域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5745881A (zh) * 2013-11-29 2016-07-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弹性光组网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3354C (zh) * 2006-07-03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中实现业务保护的方法
CN101247664B (zh) * 2008-03-06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之间实现端到端呼叫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29385B (zh) * 2008-10-31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计算及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98591B (zh) * 2009-12-11 2013-08-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son中资源共享的方法和业务节点
US20170012871A1 (en) * 2014-02-21 2017-0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h calculation in a multi-layer network
WO2016149897A1 (zh) * 2015-03-23 2016-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son的路由计算方法和装置
WO2017066923A1 (zh) * 2015-10-20 2017-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控制器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9163A (zh) * 2002-04-03 2003-10-15 阿尔卡塔尔公司 光脉冲串交换网拥塞控制的区分标记交换路径的共享波长组
CN102158300A (zh) * 2010-12-31 201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分网络中建立路径的方法、通信节点和通信系统
CN103688497A (zh) * 2013-09-26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域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5745881A (zh) * 2013-11-29 2016-07-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弹性光组网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883197A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90178B2 (en) 2022-11-01
EP3883197A4 (en) 2022-01-05
US20210306724A1 (en) 2021-09-30
EP3883197A1 (en) 2021-09-22
CN113169939B (zh) 2022-11-11
CN113169939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6011B2 (en) Partial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witch replacement in IP networks
US9258238B2 (en) Dynamic end-to-end network path setup across multiple network layers
US9413634B2 (en) Dynamic end-to-end network path setup across multiple network layers with network service chaining
JP3900194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パスの故障救済を行う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20130232193A1 (en) Control-Plane Interface Between Layers in a Multilayer Network
US9998362B2 (en) Centralized data path establishment augmented with distributed control messaging
US20070053359A1 (en) Recovery from Control Plane Failures in the LDP Signally Protocol
US8068483B2 (en) Method for migration between a permanent connection and a switched connection in a transmission network
US88244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ntrol plane across multiple optical network domains
WO2015042824A1 (zh) 跨域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US8761601B2 (en) 1:N sparing of router resources at 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locations
WO2010109802A1 (ja) 自律分散制御によるパス設定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装置
WO2011157130A2 (zh) 路径建立方法和装置
EP3244580A1 (en) Network service establishment method, cooperation control centre and network system
US20080205262A1 (en) Node controller and node system
WO2022194023A1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网络设备及控制器
US20040125745A9 (en) Two-stage reconnect system and method
US20030043427A1 (en) Method of fast circuit recovery using local restoration
EP3419228B1 (en) Service path establishment method, node device, and system
CN109005473B (zh) 一种协同选择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0109895A1 (ja) ルーティング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WO2020118505A1 (zh) 一种业务路径建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JP2007129782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パスの故障救済を行う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KR101726264B1 (ko) 이기종 패킷전달망간 연동을 위한 통합 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240064111A1 (en) Service Protectio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89426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89426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