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043114A1 -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043114A1
WO2020043114A1 PCT/CN2019/102945 CN2019102945W WO2020043114A1 WO 2020043114 A1 WO2020043114 A1 WO 2020043114A1 CN 2019102945 W CN2019102945 W CN 2019102945W WO 2020043114 A1 WO2020043114 A1 WO 202004311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ompressed
target
original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1029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王志红
曾博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198558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3820109A4/en
Priority to JP2021510847A priority patent/JP2021535677A/ja
Publication of WO202004311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043114A1/zh
Priority to US17/177,704 priority patent/US20210176662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04L47/323Discarding or blocking control packets, e.g. ACK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4Protocols for data compression, e.g. ROH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42Form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quence number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端获取到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发送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目标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目标原始报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原始报文,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二原始报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在出现压缩报文丢失或者解压缩失败时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8月31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811015351.4、申请名称为“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飞速增长,通信网络需要以更快的传输速率传输更多的数据报文,因此,采用压缩方式来传输数据成为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传输方式。
在采用压缩方式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发送端可以对若干原始报文(Orignal Packet,OP)进行压缩,得到各个原始报文对应的压缩报文(Compressed Packet,CP),然后,发送端可以将若干压缩报文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对各个压缩报文解压后获得对应的原始报文。
在一些情况,当某一压缩报文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解压缩失败时,会触发发送端的上层重传机制,导致传输效率直线下降。
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提升在压缩报文丢包或解压缩失败时的传输效率的数据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能够提升在压缩报文丢包或解压缩失败时的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发送端将压缩报文发送给接收端的过程中,发送端在对各个原始报文进行压缩得到压缩报文之后,向接收端发送各个压缩报文,同时缓存该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和压缩报文,若这些压缩报文中的第一压缩报文出现丢包或者解压失败,发送端可以获取到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当发送端切换数据传输方式时,发送端可以根据切换后的传输方式,向接收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目标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目标原始报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原始报文,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二原始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发送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包括:发送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发送端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或者,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向源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压缩方式向目标接收端发送报文,或者,发送端进入启用预置压缩参数发送报文的状态;发送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包括:发送端发送目标压缩报文。
当发送端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前采用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时,在后压缩的压缩报文需要依赖在先压缩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进行解压。在出现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者解 压失败时,发送端如果重发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前压缩的压缩报文,由于在切换数据传输后,接收端未保存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前解压的压缩报文的压缩参数,导致接收端无法对发送端重发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可以根据切换数据传输方式后的传输方式,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目标压缩报文可以是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由于接收端能够直接接收到目标原始报文,或者,能够根据预先获悉的预置压缩参数对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后压缩的任一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因此,能够避免发送端触发上层重传导致的传输速率下降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目标原始报文包括:第一原始报文;目标压缩报文包括:第三压缩报文,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目标原始报文包括:第二原始报文;目标压缩报文包括:第四压缩报文,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目标原始报文包括:第一原始报文和第二原始报文;目标压缩报文包括:第三压缩报文和第四压缩报文;其中,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第一原始报文对预置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发送端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或者,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向源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压缩方式向目标接收端发送报文,或者,发送端进入启用预置压缩参数发送报文的状态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端获取第三原始报文;发送端发送第五压缩报文;其中,第五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三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或者,第五压缩报文为根据第四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三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第四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第二原始报文对预置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压缩报文为根据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前压缩的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压缩报文为根据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第一原始报文对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前压缩的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或者,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预置压缩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其中,发送端为终端,源接收端为源小区对应的基站,目标接收端为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发送端从向源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向目标接收端发送报文,包括:从通过源小区向源小区对应的基站发送报文,切换为通过目标小区向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发送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其中,发送端为网关,源接收端为源基站,目标接收端为目标基站。这种情况相当于下行数据传输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其中,发送端为视频流压缩端,源接收端为源视频流解压端,目标接收端为目标视频流解压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其中,发送端为站点,源接收端为源接入点,目标接收端为目标接入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获取到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 信息,包括:
发送端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压缩报文的确认信息,生成指示信息;或者,
发送端接收状态报告,状态报告包括: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或者,状态报告包括:第一压缩报文和第二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目标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目标原始报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原始报文,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二原始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包括:接收端接收第三压缩报文和第四压缩报文;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第一原始报文对预置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则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端根据预设压缩参数对第三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得到第一原始报文;
接收端根据第一原始报文对预置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
接收端根据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四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得到第二原始报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在检测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时,丢弃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发送的第二压缩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可以在发现发送端从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向其它接收端发送报文,或,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或,若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的状态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发送报文的状态之后,若检测到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时,丢弃第二压缩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端发送状态报告,状态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或者,状态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和第二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接收端接收源接收端发送的第一状态报告,第一状态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目标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第二状态报告,第二状态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和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发送的第二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发送端侧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是发送端,也可以是发送端内的芯片。其中,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发送端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装置为发送端时,发送端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发送端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器用于支持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向接收端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指令。可选的,发送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发送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基带电路,射频电路和天线。其中处 理器用于实现对各个电路部分功能的控制,基带电路用于生成各类信令和消息,例如响应消息、发送端选择请求消息、发送端指示消息、确认消息,经由射频电路进行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处理后,经由天线发送给接收端。可选的,该装置还可包括存储器,其保存发送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处理器可以用于指令或操作系统,以实现对发送端功能的控制,调制解调器可以按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编解码、调制解调、均衡等以生成无线帧,以支持发送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中相应的功能。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装置为发送端内的芯片时,该芯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例如,此处理器用于生成各类消息和信令,并对各类消息按照协议封装后,进行编码,调制,放大等处理,所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解调,解码,解封装后获得信令和消息,所述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模块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支持发送端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可以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发送端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处理器内部,还可以位于该处理器外部。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收端侧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是接收端,也可以是接收端内的芯片。其中,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接收端、源接收端或目标接收端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装置为接收端时,接收端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发送端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器用于支持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的通信,向发送端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指令。可选的,接收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发送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基带电路,射频电路和天线。其中处理器用于实现对各个电路部分功能的控制,基带电路用于生成各类信令和消息,经由射频电路进行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处理后,经由天线发送给接收端。可选的,该装置还可包括存储器,其保存接收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处理器可以用于指令或操作系统,以实现对接收端功能的控制,调制解调器可以按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编解码、调制解调、均衡等以生成无线帧,以支持接收端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中相应的功能。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装置为发送端内的芯片时,该芯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例如,此处理器用于生成各类消息和信令,并对各类消息按照协议封装后,进行编码,调制,放大等处理,所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解调,解码,解封装后获得信令和消息,所述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模块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支持发送端执行上述方法中 相应的功能。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可以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接收端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处理器内部,还可以位于该处理器外部。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或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或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涉及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涉及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和第四方面涉及的发送端、源接收端和目标接收端。
附图说明
图1A为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一;
图1B为一种传输场景的示意。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三;
图5A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四;
图5B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五;
图5C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六;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七;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八;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端侧的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发送端侧的通信装置900的示意性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端侧的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接收端侧的通信装置11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 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数据传输场景中,例如,无线通信场景、有线通信场景、点对点通信场景、视频流传输场景等。其中,无线通信场景例如可以是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Access Network,WLAN)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涉及的执行主体可以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在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接收端可以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在另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为视频流压缩端,接收端可以为视频流解压端。在再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为站点(Station,STA),接收端可以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示例性地,可以是Wifi领域中的站点和接入点。在又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关,接收端可以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示例性地,可以为长期演进网络(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
下面以移动通信网络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A为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一。图1A中涉及的网络设备包括终端、基站和网关(Gateway),其中,终端可以通过基站向网关发送上行数据的报文,网关可以通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在发送上行数据时,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tep1:终端可以获取需要发送的若干原始报文。
其中,原始报文可以是原始未压缩数据包(original uncompressed packet)或者尚未经过压缩处理的数据包,原始报文可以承载视频流、聊天消息、图片、语音、应用消息、通信网络中的控制信令等数据。原始报文可以是来源于MAC层的上层生成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报文、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报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报文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表1A为原始报文的一种示意。
表1A
原始报文 OP1 OP2 OP3 OP4 …… OPn-1 OPn
如表1A所示,终端可以获取到原始报文OP1、OP2、OP3、OP4、……、OPn-1、OPn。
Step2:终端可以根据与基站预先协商好的压缩方式,对各个原始报文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原始报文对应的压缩报文。
其中,终端对上行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可以称为上行数据压缩(UDC Uplink Data Compression,UDC)。压缩方式可以是指利用有损压缩算法、无损压缩算法等压缩算法进行压缩处理的方式。示例性地,无损压缩算法包括:差分编码、行程长度压缩算法(Run Length Encoding,RLE)、哈夫曼(Huffman)编码、串表压缩算法(Lempel-Ziv-Welch Encoding,LZW)编码、算术编码等压缩算法。表1B为原始报文对应的压缩报文的一种示意。
表1B
Figure PCTCN2019102945-appb-000001
Figure PCTCN2019102945-appb-000002
如表1B所示,终端对OP1进行压缩得到CP1,对OP2进行压缩得到CP2,对OP3进行压缩得到CP3,对OP4进行压缩得到CP4。其中,示例性地,OPn-1表示第n-1个原始报文,OPn表示第n个原始报文,CPn-1表示第n-1个压缩报文,CPn表示第n个压缩报文。
Step3:终端将生成的压缩报文发送给基站。
示例性地,终端将CP1、CP2、CP3和CP4发送给基站。
Step4:终端缓存已发送的压缩报文。
示例性地,终端在本地缓存CP1、CP2、CP3和CP4。
Step5:基站对接收到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得到对应的原始报文。
示例性地,基站接收到CP1和CP2,对CP1进行解压得到OP1,对CP2解压得到OP2。
Step6:基站向网关发送解压后的原始报文。
其中,对于各个解压成功的原始报文,基站可以采用滑动窗口机制,按照原始报文的序号向网关发送各个解压后的原始报文。示例性地,基站可以将OP1和OP2发送给网关。
Step7:基站向终端发送确认消息,其中包含解压成功的压缩报文的序号。
示例性地,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携带CP1和CP2的序号的确认消息。
Step8:终端将解压成功的压缩报文从缓存中删除。
示例性地,终端在接收到确认消息之后就可以删除本地缓存的CP1和CP2。
可以看出,终端按照原始报文的序号的顺序对每个原始报文及对应的压缩报文执行上述Step1、Step2、Step4、Step8的步骤,相应地,基站可以对每个接收到的压缩报文及对应的原始报文执行Step5、Step6、Step7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终端向基站发送的压缩报文可能由于在空口传输过程中出现干扰等原因,导致压缩报文未能被基站接收到,或者,由于传输出错导致基站无法对接收到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此时,基站可以发送状态报告,以指示终端重新传输该序号对应的压缩报文。因此,在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tep9:基站若检测到压缩报文丢失,或者,解压失败,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状态报告消息,其中包含丢失或解压失败的压缩报文的序号。
其中,如图1B所示,CP3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包。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状态报告,以通知终端CP3丢包。此时,基站若已经接收到序号在CP3之后的压缩报文CP4,基站可以缓存CP4或者解压CP4。
Step10:终端根据状态报告中的压缩报文的序号,读取预先缓存压缩报文,并重新向基站发送。
示例性地,基站将缓存中存储的CP3再次发送给基站。
Step11:基站若接收到重新发送的压缩报文,对重新发送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
示例性地,基站若接收到重新发送的CP3,对CP3进行解压,得到OP3。
Step12:基站若对重新发送的压缩报文解压成功,将解压后的原始报文发送给网关。
示例性地,基站若对重新发送的CP3解压成功,将解压后得到的OP3发送给网关。若基站已经对CP4解压成功得到OP4,则可以按照滑动窗口协议将OP4发送给网关。
Step13:基站向终端发送确认消息,其中包含重发的压缩报文的序号。
示例性地,基站向终端发送包含CP3的序号的确认消息。
Step14:终端从缓存中删除重发的压缩报文。
示例性地,终端删除缓存的CP3。
Step15:终端继续向基站发送其它压缩报文。
为了提升压缩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终端与基站协商采用的压缩方式可以是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
终端在与基站协商启用压缩方式传输报文后,终端可以根据协商好的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PC0对OP1进行压缩,得到CP1,之后,终端可以按照原始报文的序号,根据在先处理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在后处理的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相应地,基站在接收到CP1之后,可以根据PC0对CP1进行解压得到OP1,之后,基站可以按照压缩报文的序号,先对序号在前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再对序号在后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
例如,在终端侧,原始报文中的数据可以包括“A、B、C、D、E、F、G、H、I、J、K”,压缩上下文可以为“C、D、E、F、G、H、I……”,可以看出原始报文中的“C、D、E、F、G、H、I”与压缩上下文是相同的,即重复数据,则在空口中传输的压缩报文可以包括压缩头(header)和数据字段“A、B、J、K”,该数据字段为原始报文与压缩上下文相比不重复的数据,基站侧接收到压缩报文后,可以根据与终端预先协商的压缩上下文“C、D、E、F、G、H、I……”,对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得到原始报文“A、B、C、D、E、F、G、H、I、J、K”。可以看出,必须要保持终端和基站之间压缩上下文的一致性,而压缩解压缩上下文随着数据包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上行数据压缩高度依赖于数据包的顺序到达,如果某一个数据包丢失或者发生乱序,那么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上下文不再保持一致,从而使数据包无法成功解压缩。
在一示例中,表1C为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中原始报文、对原始报文进行压缩所使用的压缩参数、根据压缩参数对原始报文进行压缩得到的压缩报文以及各个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一种示意。
表1C
Figure PCTCN2019102945-appb-000003
Figure PCTCN2019102945-appb-000004
其中,对OP1进行压缩所使用的压缩参数为预置压缩参数PC0,根据PC0和f1对OP1进行压缩,得到OP1对应的压缩报文CP1,f1可以根据压缩方式使用的压缩算法确定;根据OP1和f2对PC进行更新可以生成用于对OP2进行压缩所使用的压缩参数PC1,f2可以根据压缩方式使用的更新压缩参数的算法确定。依次类推,对OP1之后的OPn进行压缩所使用的压缩参数为PCn-1,PCn-1可以根据OPn-1对PCn-2进行更新以后生成,根据PCn-1和f1对OPn进行压缩得到OPn对应的压缩报文CPn;根据OPn和f2对PCn-1进行更新可以生成用于对OPn+1进行压缩所使用的压缩参数PCn。
示例性地,终端根据P0C和f1对OP1进行压缩得到的CP1,以及,根据OP1和f2对PC0进行更新生成用于对OP2进行压缩所使用的压缩参数PC1,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实施。
Step1-1:将OP1中的数据与PC0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OP1中与PC0重复的数据段SAME1,以及,OP1中与OP1不重复的数据段DIFF1。
Step1-2:获取SAME1在PC0中的位置标识POS1,将POS1与DIFF1打包压缩后生成CP2。
Step1-3:将DIFF1添加到PC0中,生成PC1。
依次类推,对于OP1之后的OPn,终端根据PCn-1和f1对OPn进行压缩得到的CPn,以及,根据OPn和f2对PCn-1进行更新可以生成用于对OPn+1进行压缩所使用的压缩参数PCn,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实施。
Step1-4:将OPn中的数据与PCn-1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OPn中与PCn-1重复的数据段SAMEn,以及,OPn中与OPn-1不重复的数据段DIFFn。
Step1-5:获取SAMEn在PCn-1中的位置标识POSn,将POSn与DIFFn打包压缩后生成CPn。
Step1-6:将DIFFn添加到PCn-1中,生成PCn。
在本申请中,用于对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的压缩参数可以是压缩上下文(compression context),压缩上下文可以表示在压缩解压缩过程依赖的信息,可以是存储的历史数据报文或者一部分经常使用的数据片段。压缩上下文也可以称为字典(dictionary),预置压缩参数可以为预置压缩上下文(preset context)或者预置字典(preset dictionary)。预置压缩上下文或者预置字典可以从网络服务器获取,也可以是发送端和接收端预先协商获得,终端采用预置压缩上下文对启用压缩方式后待发送的第一个原始报文进行压缩,基站采用预置压缩上下文对启用压缩方式后接收第一个压缩报文进行解压缩。预置压缩上下文可以包含经过网络服务进行大数据统计后重复度较高的数据。预置压缩上下文也可以不包含任何数据,即预置压缩上下文也可以是空的。
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压缩上下文设置一个最大长度值,当压缩上下文的长度大于最大长度值时,终端可以删除当前的压缩上下文中的部分数据段,例如,可以删除较早加入压缩上下文的数据段,又如,可以删除在多次压缩处理中匹配次数较少的数据段,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又一示例中,对原始报文进行压缩所使用的压缩参数还可以是根据在前压缩的压 缩报文所对应的原始报文确定的。
表1D为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中原始报文、对原始报文进行压缩所使用的压缩参数、根据压缩参数对原始报文进行压缩得到的压缩报文、以及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另一种示意。
表1D
Figure PCTCN2019102945-appb-000005
如表1D所示,与表1C不同之处在于,终端可以根据OP1和f3,生成用于对OP2进行压缩所采用的压缩参数PC1。终端可以根据OPn-1和f3生成用于对OPn进行压缩所采用的压缩参数PCn-1。
示例性地,终端可以将OP2中的数据与OP1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OP2中与OP1重复的数据段,及,OP2中与OP1不重复的数据段。然后,获取该重复的数据段在OP1中的位置标识,将该位置标识与OP2中不重复的数据段打包压缩后生成CP2。相应地,基站可以在解压缩OP1后,根据OP1对CP2进行解压,得到OP2。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两种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传输数据时,若出现CP3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情况,基站需要在重传的CP3解压成功之后,才能对CP4进行解压。
对于采用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传输数据的场景,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发生变化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举例来说,数据传输方式的变化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形的组合:
第一种情形:从采用压缩方式传输报文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传输报文;
第二种情形: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传输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传输报文;
第三种情形:发送端从向源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向目标接收端发送报文。
在上述第二种情形和第三种情形中,对于发送端来说,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后,发送端均需要重新启动压缩,即发送端需要启用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对重新启动压缩后的 第一个待压缩的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相应地,对于接收端来说,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后,接收端也需要重新启动相应的解压缩处理流程,即接收端需要启用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对重新启动压缩后的第一个待解压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缩。
也就是说,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后,对于第一种情形和第二种情形,接收端将不再保留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前解压的最后一个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接收端无法对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前且在该最后一个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对于第三种情形来说,由于目标接收端也没有存储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前解压的最后一个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因此,目标接收端也无法对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前且在该最后一个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
这就导致如果出现压缩报文出现丢包或者解压失败,终端重新发送丢包或解压失败的压缩报文时,基站无法对重新发送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在这之后,终端会向上层反馈报文发送失败,从而触发上层重新下发原始报文。示例性地,终端的MAC层的上层可以是TCP层,当触发TCP层重新下发原始报文时,将会导致TCP层传输速率大幅降低。
图1B为一种传输场景的示意。
如图1B所示,终端(User Equipment,UE)向源基站发送CP1、CP2、CP3、CP4,其中CP3发生丢包或解压失败,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未收到CP3、收到CP4,目标基站向终端转发状态报告,状态报告报告指示CP3没有收到,已通知终端重传CP3,终端向基站重发在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前压缩的CP3,目标基站没有存储相关的解压缩上下文,所以无法解析CP3。示例性地,基站可以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发生切换后,若发送端获取到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者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后,向接收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其中的目标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的目标原始报文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原始报文,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的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二原始报文,能够使得接收端不需要对第一压缩报文或者第二压缩报文进行解压缩,而可以直接获取原始报文或者根据预置压缩参数进行解压缩,来获得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或者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从而可以减少触发重传的次数,进而可以提升在出现压缩报文丢包或解压失败时的传输效率。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一。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发送端。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S201,发送端获取到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中,发送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到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在一示例中,发送端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压缩报文的确认信息时,可以生成上述指示信息。
在另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接收状态报告,状态报告可以包括: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或者,状态报告可以包括:第一压缩报文和第二压缩报文未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获取到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可以是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前,也可以是切换数据传输方法之后。在一示例中,接收端可 以在切换数据传输方法之前,或者切换数据传输方法之后,向发送端发送状态报告。
在本申请中,当发送端获取到上述指示信息之后,发送端可以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后,针对发生丢包或解压失败的压缩报文进行重传处理。
S202,发送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目标压缩报文。
其中,目标原始报文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原始报文,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二原始报文。
在本申请中,第一压缩报文可以是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前,采用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生成的压缩报文。示例性地,可以采用表1C或者表1D所示的任一种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
在一示例中,第一压缩报文可以为根据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前压缩的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第一原始报文对在第六压缩报文之前压缩的第七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或者,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预置压缩参数。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当发送端采用如表1D所示的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时,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可以为根据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第四原始报文确定的。
在本申请中,第二压缩报文也可以是采用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在一示例中,第二压缩报文可以为根据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可以为,根据述第一原始报文对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前压缩的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或者,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切换传输方式之前发送端采用的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当发送端采用如表1D所示的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时,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第一原始报文确定的。
表2为发生丢包或解压失败的第一压缩报文、第二压缩报文的几种情况的示意。
表2
Figure PCTCN2019102945-appb-000006
如表2所示,OP1、OP2、OP3、OP4为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前发送端获取的原始报文, OP5为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后发送端获取的原始报文,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前OP1、OP2、OP3、OP4分别被压缩为CP1、CP2、CP3、CP4,CP1为根据PC0对OP1进行压缩生成的,CP2为根据PC1对OP2进行压缩生成的,CP3为根据PC2对OP3进行压缩生成的,发生丢包或解压缩失败的第一压缩报文可以包括三种情况。
情况一,第一压缩报文为CP3,第一原始报文为OP3,第六压缩报文为CP2,第七压缩报文为CP1,第二压缩报文可以为CP4。
情况二,第一压缩报文为CP2,第一原始报文为OP2,第六压缩报文为CP1,相应地,第二压缩报文可以为CP3。
情况三,第一压缩报文为CP4,第一原始报文为OP4,第六压缩报文为CP3,第七压缩报文为CP2,相应地,第二压缩报文可以为CP5。
在本申请中,针对切换后的数据传输方式的不同,上述步骤S202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在步骤S202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若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发送报文,上述步骤S202可以包括:发送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
在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发送第一原始报文。
在另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发送第二原始报文。
在再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发送第一原始报文和第二原始报文。
采用上述三种示例中任一种示例发送目标原始报文的方式,均可以减少触发上层重传的几率,从而可以提升在出现丢包或者解压失败时的传输效率。
在步骤S20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若发送端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或者,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向源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压缩方式向目标接收端发送报文,或者,发送端进入启用预置压缩参数发送报文的状态,上述步骤S202可以包括:发送端发送目标压缩报文。
在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发送第三压缩报文,其中,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在另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发送第四压缩报文,其中,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在又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发送第三压缩报文和第四压缩报文,其中,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在再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发送第三压缩报文和第四压缩报文,其中,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第一原始报文对预置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发送端采用的是基于表1D所示的具有关联特性的压缩方式,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还可以是根据第一原始报文确定的。
在本申请中,发送端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后,还可以继续从上层获取需要压缩的原始报文,则在发送端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或者,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向源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压缩方式向目标接收端发送报文,或者,发送端进入启用预置压缩参数发送报文的状态之后,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发送端获取第三原始报文;
发送端发送第五压缩报文;其中,第五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三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或者,第五压缩报文为根据第四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三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第四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第二原始报文对预置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
示例性地,以表2中的情况二为例,当第一压缩报文为CP3时,第三原始报文可以为OP5,第五压缩报文可以为CP5。
在本申请中,相应于上述发送端发送目标压缩报文的各种实施方式,接收端可以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目标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目标原始报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原始报文,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二原始报文。接收端可以针对发送端采用上述步骤S202的任一实施方式对应的解压缩方式和预置压缩参数对接收到的目标压缩报文。
示例性地,针对上述发送端发送目标压缩报文的第四种示例,即,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第一原始报文对预置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三压缩报文和第四压缩报文之后,可以包括以下解压步骤:
接收端根据预设压缩参数对第三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得到第一原始报文;
接收端根据第一原始报文对预置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
接收端根据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第四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得到第二原始报文。
可以看出,采用上述三种示例中任一种示例发送目标压缩报文的方式,由于接收端可以获悉预置压缩参数,从而可以确保对在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后接收到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因此,上述步骤S202的实施方式均可以减少触发上层重传的几率,进而可以确定能够提升在出现丢包或者解压失败时的传输效率。
此外,接收端在检测到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时,若已经接收到第二压缩报文,可以丢弃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发送的第二压缩报文,以避免接收端一直等待解压第二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在一示例中,接收端可以仅在发送端从向该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向其它接收端发送报文,或,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或,从采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的状态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发送报文的状态之后,若检测到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时,丢弃第二压缩报文。
在本申请中,发送端和接收端还可以是采用以下的实施方式。
在另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为网关,源接收端可以为源基站,目标接收端为目标基站。也就是说,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也可以应用在通信网络中发送下行数据的场景。
在又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为终端,源接收端可以为源小区对应的基站,目标接收端为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相应地,上述发送端从向源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向目标接收端发送报文,可以包括:从通过源小区向源小区对应的基站发送报文,切换为通过目标小区向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发送报文;需要说明的是,源小区对应的基站与目标小区 对应的基站可以是同一个基站或者不同的基站,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可以是相同的小区,也可以是不同的小区,也就是说,可以应用于站内切换场景,也可以应用于站间切换场景,还可以应用于小区内切换(intra-cell handover)场景。
此外,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可以为同一通信系统的小区,也可以是异系统小区。示例性地,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可以分别为WCDMA小区和LTE小区,或者,可以分别为UMTS小区和LTE小区。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应用于5G通信网络中的小区内切换、基站内小区间切换以及基站间切换的场景,从LTE网络切换至WiFi网络的场景等。
在又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为视频流压缩端,源接收端可以为源视频流解压端,目标接收端为目标视频流解压端。示例性地,视频压缩端可以位于终端,视频解压缩端可以位于服务器。
在再一示例中,发送端可以为站点(Station,STA),源接收端可以为源接入点(Access Point,AP),目标接收端为目标接入点AP。
实施例二
下面采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为终端和基站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为了方便说明,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报文示例如下。表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报文的一种示例。
表3
Figure PCTCN2019102945-appb-000007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当终端与基站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从采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S301,终端与基站协商启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
S302,终端根据预置压缩参数PC0对OP1进行压缩生成CP1;根据OP1对PC0进行更新生成PC1。
S303,终端根据PC1对OP2进行压缩,生成CP2;根据OP2对PC1进行更新生成PC2。
S304,终端根据PC2对OP3进行压缩,生成CP3;根据OP3对PC2进行更新生成PC3。
S305,终端根据PC3对OP4进行压缩,生成CP4;根据OP4对PC3进行更新生成PC4。
S306,终端向基站发送CP1。
S307,终端缓存OP1和CP1。
S308,终端向基站发送CP2。
S309,终端缓存OP2和CP2。
S310,终端向基站发送CP3。
S311,终端缓存OP3和CP3。
S312,终端向基站发送CP4。
S313,终端缓存OP4和CP4。
S314,基站在接收到CP1后,根据PC0对CP1进行解压,生成OP1;根据OP1对PC0进行更新生成PC1。
S315,基站在接收到CP2后,根据PC1对CP2进行解压,生成OP2;根据OP2对PC1进行更新生成PC2。
S316,基站检测到CP3丢包或解压失败。
S317,基站向终端发送携带指示信息的状态报告,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P3丢包或解压失败。
其中,状态报告可以包含CP3的压缩报文序号。
S318,终端与基站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从采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发送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18可以在步骤S316之前,也可以在步骤S316之后。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318之后可以包括步骤S319。
S319,终端向基站发送OP3。
其中,终端可以读取缓存的OP3。
也就是说,终端在接收到状态报告之后,可以向基站重发状态报告中指示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17之前可以包括步骤S320,在S317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321。
S320,基站在接收到CP4时,缓存CP4。
S321,基站丢弃CP4。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319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322。
S322,终端向基站发送OP4。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20之后还包括步骤S323和步骤S324,则终端可以在接收到S324中发送的状态报告之后,再执行步骤S322。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23和S324不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必须执行的步骤,
S323,基站检测到CP4解压失败。
S324,基站向终端发送携带指示信息的状态报告,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P4解压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19、S320、S321、S322、S323、S324不是本申请实施例必须同时具备的步骤。
在本申请中,终端在接收到状态报告之后,可以向基站重发状态报告中指示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也可以向基站重发状态报告中指示的压缩报文之后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若终端向基站发送状态报告中指示的压缩报文CP3对应的原始报文OP3,可以避免触发上层重发OP3。若终端向基站发送CP3之后的压缩报文CP4对应的原始报文OP4,则可以避免触发上层重发OP4。也就是说,终端发送OP3和OP4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原始报文,均能够减少触发上层重发的次数,从而可以提升在压缩报文出现丢包或解压失败时的传输效率。
在图3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当终端与基站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从采用压缩方式向源基站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向目标基站发送报文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三。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执行主体包括终端、源基站、目标基站,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S401,终端与源基站协商启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401至S416与图3中的步骤S301至S316的含义相似,可参看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
S402,终端根据预置压缩参数PC0对OP1进行压缩生成CP1;根据OP1对PC0进行更新生成PC1。
S403,终端根据PC1对OP2进行压缩,生成CP2;根据OP2对PC1进行更新生成PC2。
S404,终端根据PC2对OP3进行压缩,生成CP3;根据OP3对PC2进行更新生成PC3。
S405,终端根据PC3对OP4进行压缩,生成CP4;根据OP4对PC3进行更新生成PC4。
S406,终端向源基站发送CP1。
S407,终端缓存OP1和CP1。
S408,终端向源基站发送CP2。
S409,终端缓存OP2和CP2。
S410,终端向源基站发送CP3。
S411,终端缓存OP3和CP3。
S412,终端向源基站发送CP4。
S413,终端缓存OP4和CP4。
S414,源基站在接收到CP1后,根据PC0对CP1进行解压,生成OP1;根据OP1对PC0进行更新生成PC1。
S415,源基站在接收到CP2后,根据PC1对CP2进行解压,生成OP2;根据OP2对PC1进行更新生成PC2。
S416,源基站检测到CP3丢包或解压失败。
S417-1,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携带指示信息的状态报告,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P3丢包或解压失败。
其中,状态报告可以包含CP3的压缩报文序号。
S417-2,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携带指示信息的状态报告,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P3丢包或解压失败。
S418,终端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从采用压缩方式向源基站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向目标基站发送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18可以在步骤S416之前,也可以在步骤S416之后。
S419,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OP3。
也就是说,终端在接收到状态报告之后,可以向目标基站重发状态报告中指示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17-1之前还包括步骤S420,在S417-1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421。
S420,源基站在接收到CP4时,缓存CP4。
S421,源基站丢弃CP4。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20和S421的含义与图3中的步骤S320和S321相似。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S419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422。
S422,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OP4。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均可以应用于进行无损切换的场景,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在在多个基站之间进行切换时,往往存在数据包在切换过程中被丢失从而出现吞吐量下降的情况,为了避免数据包的丢失,3GPP协议中定义了移动无损切换(Lossless Handover)技术,该技术通过让终端重传没有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从而避免上层应用数据包丢失,但是重传数据包可能导致传输效率下降。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在出现丢包或解压失败时的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技术方案细节和技术效果可参看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的说明。
实施例三
图5A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四。
如图5A所示,当终端与基站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S501,终端与基站协商启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501至S516与图3中的步骤S301至S316的含义相似,可参看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
S502,终端根据第一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PC0-1对OP1进行压缩生成CP1;根据OP1对PC0-1进行更新生成PC1。
S503,终端根据PC1对OP2进行压缩,生成CP2;根据OP2对PC1进行更新生成PC2。
S504,终端根据PC2对OP3进行压缩,生成CP3;根据OP3对PC2进行更新生成PC3。
S505,终端根据PC3对OP4进行压缩,生成CP4;根据OP4对PC3进行更新生成PC4。
S506,终端向基站发送CP1。
S507,终端缓存OP1和CP1。
S508,终端向基站发送CP2。
S509,终端缓存OP2和CP2。
S510,终端向基站发送CP3。
S511,终端缓存OP3和CP3。
S512,终端向基站发送CP4。
S513,终端缓存OP4和CP4。
S514,基站接收到CP1,根据PC0-1对CP1进行解压,生成OP1;根据OP1对PC0-1进行更新生成PC1。
S515,基站接收到CP2,根据PC1对CP2进行解压,生成OP2;根据OP2对PC1进行更新生成PC2。
S516,基站检测到CP3丢包或解压失败。
S517,基站向终端发送携带指示信息的状态报告,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P3丢包或解压失败。
其中,状态报告可以包含CP3的压缩报文序号。
S518,终端与基站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18可以在步骤S516之前,也可以在步骤S516之后。
S519-1,终端根据第二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PC0-2对OP3进行压缩,生成CP3-2。
S519-2,终端向基站发送CP3-2。
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状态报告之后,终端可以根据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后的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对状态报告中指示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进行压缩。
S519-3,基站根据第二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PC0-2对CP3-2进行解压,生成OP3。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17之前可以包括步骤S520,在S517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521。
S520,基站在接收到CP4时,缓存CP4。
S521,基站丢弃CP4。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519-1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522-1a和S522-2。
S522-1a,终端根据OP3对PC0-2进行更新,生成PC1-2;根据PC1-2对OP4进行压缩,生成CP4-2。
S522-2,终端向基站发送CP4-2。
S522-3a,基站根据OP3对PC0-2进行更新,生成PC1-2;根据PC1-2对CP4-2进行解压,生成OP4。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522-3a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523-1a、S523-2和S523-2a。
S523-1a,终端根据OP4对PC1-2进行更新,生成PC2-2;根据PC2-2对OP5进行压缩,生成CP5。
S523-2,终端向基站发送CP5。
S523-3a,基站根据OP4对PC1-2进行更新,生成PC2-2;根据PC2-2对CP5进行解压,生成OP5。
表4A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报文的一种示意。如表4A所示,步骤S519-1、S519-2、S522-1a、S522-2、S522-1a、S522-3a、S523-1a、S523-3a涉及的报文之间的关系可以示例如下。
表4A
Figure PCTCN2019102945-appb-000008
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缩方式与第二压缩方式可以相同,也就是说,第一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PC0-1和第二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PC-2可以相同。这样,对于终端来说,相当于重新进入采用第一压缩方式的状态,即重新启动压 缩方式的状态。
采用上述方式,终端对切换传输方式之后的第一个需要重新发送的报文OP3采用切换传输方式后的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进行压缩,并依次根据在前压缩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在后处理的原始报文进行压缩。并将在切换传输方式之后获取的原始报文OP5,根据在OP5之前压缩的CP4-2对应的压缩参数进行压缩。可以使得基站对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后接收到的压缩报文依次进行解压缩处理,即,对切换数据传输方式后的第一个待解压的压缩报文根据预置压缩参数进行解压,并依次根据在前解压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在后处理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缩。
图5B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五。当终端与基站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其中,图5A中的S522-1a还可以采用图5B中的S522-1b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图5A中的S522-3a还可以采用图5B中的S522-3b作为一种替代方式。
S522-1b,终端根据PC0-2对OP4进行压缩,生成CP4-2。
S522-3b,基站根据PC0-2对CP4-2进行解压,生成OP4。
此外,图5A中的S523-1a还可以采用图5B中的S523-1b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图5A中的S523-3a还可以采用图5B中的S523-3b作为一种替代方式。
S523-1b,终端根据OP4对PC0-2进行更新,生成PC1-2;根据PC1-2对OP5进行压缩,生成CP5。
S523-3b,基站根据OP4对PC0-2进行更新,生成PC1-2;根据PC1-2对CP5进行解压,生成OP5。
表4B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报文的一种示意。如表4B所示,步骤S519-1、S519-2、S522-1b、S522-2、S522-3b、S523-1b、S523-3b涉及的报文之间的关系可以示例如下。
表4A
Figure PCTCN2019102945-appb-000009
采用上述方式,终端可以对切换传输方式之后需要重新发送的多个报文均采用切换传输方式后的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进行压缩,并对在切换传输方式之后获取需要压缩的第一个原始报文OP5,根据在前压缩的压缩报文CP4-2对应的压缩参数,进行压缩。
图5C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六。当终端与基站切换数据传输 方式,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其中,图5B中的S523-1b还可以采用图5C中的S523-1c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图5B中的S523-3b还可以采用图5C中的S523-3c作为一种替代方式。
S523-1c,终端根据PC0-2对OP5进行压缩,生成CP5。
S523-3c,基站根据PC0-2对CP5进行解压,生成OP5。
在S523-1c之后,终端还可以根据OP5对PC0-2进行更新,生成PC1-2;根据PC1-2对OP6进行压缩,生成CP6。将CP6发送给基站。相应地,基站在获取到OP6之后,可以根据OP5对PC0-2进行更新,生成PC1-2,根据PC1-2对CP6进行解压,生成OP6。
表4C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报文的一种示意。如表4C所示,步骤S519-1、S519-2、S522-1b、S522-2、S522-3b、S523-1c、S523-3c涉及的报文之间的关系可以示例如下。
表4A
Figure PCTCN2019102945-appb-000010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七。
如图6所示,当终端与基站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向源基站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向目标基站发送报文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S601,终端与源基站协商启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601至S616与图3中的步骤S301至S316的含义相似,可参看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
S602,终端根据第一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PC0-1对OP1进行压缩生成CP1;根据OP1对PC0-1进行更新生成PC1。
S603,终端根据PC1对OP2进行压缩,生成CP2;根据OP2对PC1进行更新生成PC2。
S604,终端根据PC2对OP3进行压缩,生成CP3;根据OP3对PC2进行更新生成PC3。
S605,终端根据PC3对OP4进行压缩,生成CP4;根据OP4对PC3进行更新生成PC4。
S606,终端向源基站发送CP1。
S607,终端缓存OP1和CP1。
S608,终端向源基站发送CP2。
S609,终端缓存OP2和CP2。
S610,终端向源基站发送CP3。
S611,终端缓存OP3和CP3。
S612,终端向源基站发送CP4。
S613,终端缓存OP4和CP4。
S614,源基站接收到CP1,根据PC0-1对CP1进行解压,生成OP1;根据OP1对PC0-1进行更新生成PC1。
S615,源基站接收到CP2,根据PC1对CP2进行解压,生成OP2;根据OP2对PC1进行更新生成PC2。
S616,源基站检测到CP3丢包或解压失败。
S617-1,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携带指示信息的状态报告,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P3丢包或解压失败。
其中,状态报告可以包含CP3的压缩报文序号。
S617-2,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携带指示信息的状态报告,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P3丢包或解压失败。
其中,源基站通过状态报告可以告知终端从第一个没有成功接收的报文开始,后续的报文全都没有收到,需要终端重传。
S618,终端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向源基站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向目标基站发送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618可以在步骤S616之前,也可以在步骤S616之后。
S619-1,终端根据第二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PC0-2对OP3进行压缩,生成CP3-2。
S619-2,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CP3-2。
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状态报告之后,终端可以根据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之后的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对状态报告中指示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进行压缩。
S619-3,目标基站根据第二压缩方式对应的预置压缩参数PC0-2对CP3-2进行解压,生成OP3。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617之前可以包括步骤S620,在S617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621。
S620,源基站在接收到CP4时,缓存CP4。
S621,源基站丢弃CP4。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619-1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622-1c和S622-2。
S622-1a,终端根据OP3对PC0-2进行更新,生成PC1-2;根据PC1-2对OP4进行压缩,生成CP4-2。
S622-2,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CP4-2。
S622-3a,目标基站根据OP3对PC0-2进行更新,生成PC1-2;根据PC1-2对CP4-2进行解压,生成OP4。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622-3a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623-1a、S623-2和S623-2a。
S623-1a,终端根据OP4对PC1-2进行更新,生成PC2-2;根据PC2-2对OP5进行压缩,生成CP5。
S623-2,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CP5。
S623-3a,目标基站根据OP4对PC1-2进行更新,生成PC2-2;根据PC2-2对CP5进行解压,生成OP5。
步骤S601至步骤S623-3a所示实施例中涉及的报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参照表4A所示。
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当终端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为从通过源小区向源基站发送报文切换为通过目标小区向目标基站发送报文,其中,源小区对应的源基站与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基站为相同的基站时,例如,进行基站内不同小区间切换,该相同的基站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涉及的方法。
类似地,当终端切换数据传输方式为小区内切换时,即切换前的小区与切换后的小区为相同的小区,该相同的小区对应的基站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涉及的方法。这种小区内切换还可以用于进行小区参数的修改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技术方案细节和技术效果可参看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的说明。
实施例四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八。在上述任一涉及终端从采用向源基站发送报文切换为向目标基站发送报文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源基站和目标基站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向终端发送状态报告。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S701,源基站检测到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者解压失败。
S702,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第一状态报告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者解压失败。
S703,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状态报告,第二状态报告指示第一压缩报文及之后的压缩报文丢失或者解压失败。
在本申请中,目标基站可以根据源基站通过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的确认消息,确认当前已经接收到的压缩报文的序号,并可以根据从终端接收到的压缩报文或者原始报文的序号,即终端传输的最晚一个报文的序号,确定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丢失或解压失败的压缩报文的序号。例如,丢失的压缩报文为CP3,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的压缩报文为CP5,则目标基站可以确定CP4为丢失或者解压缩失败。
S704,若切换后的传输方式为不采用压缩方式,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后,终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其中,目标原始报文包括: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以及,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
S705,若切换后的传输方式为采用压缩方式,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后,终端发送目标压缩报文,目标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其中,目标原始报文包括: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以及,在第一压缩报文之后的压缩报文对应的原始报文。
其中,终端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发送目标压缩报文可以采用实施例四中所示的任一压缩方式。
S706,若切换后的传输方式为采用压缩方式,目标基站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目标压缩报文进行解压缩。
其中,基站可以采用与步骤S705中终端采用的压缩方式对应的解压缩方式,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目标压缩报文进行解压。
实施例五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端侧的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图8所示的装置8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侧的装置,可以具有方法中的发送端的任意功能,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800可以是发送端,也可以是发送端内的芯片。该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810和收发模块820,可选的,该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830。
例如,该处理模块810,可以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201。
该收发模块820,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202;或者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417-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419和/或S422;或者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317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319和/或S322;或者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517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519-1、S519-2,或者,S522-1a、S522-2,或者,S523-1a、S523-2;或者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517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519-1、S519-2,或者,S522-1b、S522-2,或者,S523-1b、S523-2;或者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517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519-1、S519-2,或者,S522-1c、S522-2,或者,S523-1c、S523-2;或者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617-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619-1、S619-2,或者,S622-1a、S622-2,或者,S623-1a、S623-2;或者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703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704或者S705。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800可对应于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发送端,并且装置8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替换的,装置800也可配置成通用处理系统,例如通称为芯片,该处理模块810可以包括:提供处理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收发模块820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输入/输出接口可用于负责此芯片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互,例如,此输入/输出接口可对由芯片外的其他模块输入给此芯片的调度请求消息输出进行处理。该处理模块可执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端的功能。在一个示例中,装置800中可选的包括的存储模块830可以为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模块830还可以是位于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在另一个示例中,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发送端侧的通信装置900的示意性框图。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900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装置9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10,基带电路930,射频电路940以及天线950,可选的,该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20。装置9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96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96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60。
处理器910可用于实现对发送端的控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发送端进行的处理,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发送端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还可以运行操作系统,负责管理总线以及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
基带电路930、射频电路940以及天线950可以用于支持发送端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 接收端或站点之间收发信息,以支持发送端与其他节点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一个示例中,来自站点发送的测量结果经由天线950接收,由射频电路940进行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处理后,再经由基带电路930解码、按协议解封装数据等基带处理后,由处理器910进行处理来恢复站点所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信息;又一个示例中,发送端发送的站点组建立反馈消息可由处理器910进行处理,经由基带电路99进行按协议封装,编码等基带处理,进一步由射频电路940进行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射频处理后,经由天线950发送给接收端设备。
存储器920可以用于存储发送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存储器920可以是图8中的存储模块830。可以理解的,基带电路930、射频电路940以及天线950还可以用于支持发送端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例如,用于支持发送端与核心网侧的网元进行通信。图9中存储器920被示为与处理器910分离,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明白,存储器920或其任意部分可位于装置900之外。举例来说,存储器920可以包括传输线、和/或与无线节点分离开的计算机制品,这些介质均可以由处理器910通过总线接口960来访问。可替换地,存储器920或其任意部分可以集成到处理器910中,例如,可以是高速缓存和/或通用寄存器。
可以理解的是,图9仅仅示出了发送端的简化设计。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发送端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发送端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端侧的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0所示的装置,10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侧的装置,可以具有方法中的接收端的任意功能,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1000可以是接收端,也可以是接收端内的芯片。该装置10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010和收发模块1020,可选的,该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030。
例如,该处理模块1010,可以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321或者S421或者S521或者S621,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316或者S323,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701。
该收发模块1020,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319或者S32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417-1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417-2,或者用于接收步骤S419或者S42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可以用于接收步骤S519-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519-3;或者可以用于接收步骤S522-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522-3a或S522-3b;或者可以用于接收步骤S523-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523-3a或S523-3b或S523-3c;或者可以用于接收步骤S617-1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617-2;或者用于接收步骤S619-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可以用于执行步骤S619-3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接收步骤S622-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可以用于执行步骤S622-3a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接收步骤S623-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可以用于执行步骤S623-3a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步骤S702;或者可以用于接收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702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S703;或者可以用于接收步骤S704或者S705中发送的信令或数据,或者用于执行S706。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1000可对应于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接收端,并且装置10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替换的,装置1000也可配置成通用处理系统,例如通称为芯片,该处理模块1010可以包括:提供处理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收发模块1020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输入/输出接口可用于负责此芯片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互,例如,此输入/输出接口可对由芯片外的其他模块输入给此芯片的调度请求消息输出进行处理。该处理模块可执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收端的功能。在一个示例中,装置1000中可选的包括的存储模块1030可以为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模块1030还可以是位于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在另一个示例中,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接收端侧的通信装置1100的示意性框图。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1100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装置11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1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10,基带电路1130,射频电路1140以及天线1150,可选的,该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20。装置11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116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16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60。
处理器1110可用于实现对接收端的控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接收端进行的处理,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接收端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还可以运行操作系统,负责管理总线以及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
基带电路1130、射频电路1140以及天线1150可以用于支持接收端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发送端或站点之间收发信息,以支持接收端与其他节点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一个示例中,来自站点发送的测量结果经由天线1150接收,由射频电路1140进行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处理后,再经由基带电路1130解码、按协议解封装数据等基带处理后,由处理器1110进行处理来恢复站点所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信息;又一个示例中,接收端发送的站点组建立反馈消息可由处理器1110进行处理,经由基带电路1111进行按协议封装,编码等基带处理,进一步由射频电路1140进行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射频处理后,经由天线1150发送给发送端设备。
存储器1120可以用于存储接收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存储器1120可以是图10中的存储模块1030。可以理解的,基带电路1130、射频电路1140以及天线1150还可以用于支持接收端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例如,用于支持接收端与核心网侧的网元进行通信。图11中存储器1120被示为与处理器1110分离,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明白,存储器1120或其任意部分可位于装置1100之外。举例来说,存储器1120可以包括传输线、和/或与无线节点分离开的计算机制品,这些介质均可以由处理器1110通过总线接口1160来访问。可替换地,存储器1120或其任意部分可以集成到处理器1110中,例如,可以是高速缓存和/或通用寄存器。
可以理解的是,图11仅仅示出了接收端的简化设计。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接收端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接收端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可以由处理电路上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分布式单元、集中式单元、以及发送端或接收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分布式单元、集中式单元以及发送端或接收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发送端设备的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接收端的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发送端设备的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接收端的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发送端和至少一个接收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等。

Claims (20)

  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端获取到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所述目标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所述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其中,所述目标原始报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原始报文,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二原始报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发送报文;
    所述发送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包括: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目标原始报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发送端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或者,所述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向源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压缩方式向目标接收端发送报文,或者,所述发送端进入启用所述预置压缩参数发送报文的状态;
    所述发送端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包括: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目标压缩报文。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原始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原始报文;所述目标压缩报文包括:第三压缩报文,所述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若所述目标原始报文包括:所述第二原始报文;所述目标压缩报文包括:第四压缩报文,所述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原始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原始报文和所述第二原始报文;
    所述目标压缩报文包括:第三压缩报文和第四压缩报文;
    其中,所述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所述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所述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所述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所述第一原始报文对所述预置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为根据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前压缩的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报文为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所述第一原始报文对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前压缩的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或者,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预置压缩参数。
  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所述目标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所述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其中,所述目标原始报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原始报文,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二原始报文。
  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在检测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时,丢弃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发送的第二压缩报文。
  1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接收端接收源接收端发送的第一状态报告,所述第一状态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所述目标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第二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状态报告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和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发送的第二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11.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发送端侧,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到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所述目标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所述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其中,所述目标原始报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原始报文,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二原始报文。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不压缩方式发送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目标原始报文。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发送端从采用第一压缩方式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第二压缩方式发送报文,或者,所述发送端从采用压缩方式向源接收端发送报文切换为采用压缩方式向目标接收端发送报文,或者,所述发送端进入启用所述预置压缩参数发送报文的状态;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目标压缩报文。
  1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原始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原始报文;所述目标压缩报文包括:第三压缩报文,所述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若所述目标原始报文包括:所述第二原始报文;所述目标压缩报文包括:第四压缩报文,所述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1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原始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原始报文和所述第二原始报文;
    所述目标压缩报文包括:第三压缩报文和第四压缩报文;
    其中,所述第三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所述第四压缩报文为根据所述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所述第三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所述第一原始报文对所述预置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
  1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为根据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前压缩的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1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报文为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对所述第二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根据所述第一原始报文对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前压缩的第六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进行更新生成的;或者,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压缩参数为预置压缩参数。
  18.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目标原始报文或者目标压缩报文,所述目标压缩报文为根据预置压缩参数对所述目标原始报文进行压缩生成的;
    其中,所述目标原始报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原始报文,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压缩的第二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二原始报文。
  19.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时,丢弃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发送的第二压缩报文。
  20.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接收端,所述接收端为目标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第一状态报告,所述第一状态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发送端发送第二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状态报告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压缩报文和在所述第一压缩报文之后发送的第二压缩报文丢失或解压失败的指示信息。
PCT/CN2019/102945 2018-08-31 2019-08-28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0043114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855841.3A EP3820109A4 (en) 2018-08-31 2019-08-28 DATA TRANSFER PROCEDURE AND RELATED DEVICE
JP2021510847A JP2021535677A (ja) 2018-08-31 2019-08-28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関連装置
US17/177,704 US20210176662A1 (en) 2018-08-31 2021-02-17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5351.4 2018-08-31
CN201811015351.4A CN110875909B (zh) 2018-08-31 2018-08-31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177,704 Continuation US20210176662A1 (en) 2018-08-31 2021-02-17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43114A1 true WO2020043114A1 (zh) 2020-03-05

Family

ID=69643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102945 WO2020043114A1 (zh) 2018-08-31 2019-08-28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76662A1 (zh)
EP (1) EP3820109A4 (zh)
JP (1) JP2021535677A (zh)
CN (1) CN110875909B (zh)
WO (1) WO20200431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4389A (zh) * 2020-06-09 2021-12-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95861B2 (en) * 2020-03-27 2023-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tus data unit enhancement for retransmission of packets in handover procedure
CN115039438A (zh) * 2020-05-15 2022-09-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包的方法及压缩设备
CN112311686B (zh) * 2020-09-27 2022-09-30 长沙市到家悠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33047B (zh) * 2020-11-16 2022-04-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469083A (zh) * 2020-11-26 2021-03-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79382A (zh) * 2020-12-24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组件更新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125853A1 (en) * 2021-10-26 2023-04-27 Schneider Electric Systems, USA Inc. Remote terminal unit processor redundancy sychronization
CN114339640B (zh) * 2022-01-11 2023-04-07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ohc的5g语音传输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72486A1 (en) * 1999-05-20 2000-11-30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a data packet in a packet network
US20070070999A1 (en) * 2005-08-02 2007-03-29 Black Jeffrey T Synchroniz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without retransmission
CN101146025A (zh) * 2006-09-13 2008-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实时传输协议的报文传输方法和系统以及压缩端单元
CN101197825A (zh) * 2006-12-08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压缩消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GB2505225A (en) * 2012-08-23 2014-02-26 Canon Kk Retransmission of video packets at time-varying compression levels
CN107113667A (zh) * 2014-11-14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和无线电链路故障恢复的数据压缩技术
CN107113291A (zh) * 2014-11-14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演进的数据压缩方案信令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4018A (ja) * 1996-02-16 1997-08-2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自動再送伝送方法、その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US20070296822A1 (en) * 2006-06-09 2007-12-27 Yin-Chun Blue La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video communication
JP5133127B2 (ja) * 2008-05-15 2013-0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527209B2 (ja) * 2008-08-25 2014-06-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ヘッダ制御方法
CN101841852B (zh) * 2009-03-20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基站切换时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638353B2 (en) * 2014-11-14 2020-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olved data compression scheme for unreliable transmission modes
CN107172649A (zh) * 2017-07-26 2017-09-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802922A (zh) * 2017-11-16 2019-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缓存同步异常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72486A1 (en) * 1999-05-20 2000-11-30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a data packet in a packet network
US20070070999A1 (en) * 2005-08-02 2007-03-29 Black Jeffrey T Synchroniz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without retransmission
CN101146025A (zh) * 2006-09-13 2008-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实时传输协议的报文传输方法和系统以及压缩端单元
CN101197825A (zh) * 2006-12-08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压缩消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GB2505225A (en) * 2012-08-23 2014-02-26 Canon Kk Retransmission of video packets at time-varying compression levels
CN107113667A (zh) * 2014-11-14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和无线电链路故障恢复的数据压缩技术
CN107113291A (zh) * 2014-11-14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演进的数据压缩方案信令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820109A4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4389A (zh) * 2020-06-09 2021-12-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84389B (zh) * 2020-06-09 2024-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0109A1 (en) 2021-05-12
CN110875909A (zh) 2020-03-10
JP2021535677A (ja) 2021-12-16
EP3820109A4 (en) 2021-09-15
CN110875909B (zh) 2022-03-04
US20210176662A1 (en)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43114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JP6907444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通信デバイス、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TWI602465B (zh) An air interface protocol stack configurat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2445250A1 (en) Data packet sending, receiving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40169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ethernet head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mpressing ethernet header
KR102598577B1 (ko)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WO2022088833A1 (zh) 用于传输媒体流的数据包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10185560A1 (en)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Uplink Data Compression
US10334471B2 (en) Lossless bearer reconfiguration from use of longer to shorter sequence number
CN114449579A (zh) 一种进行数据压缩的方法和装置及设备
JP5292172B2 (ja) 接続管理装置及び接続管理方法
US105237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header compression for online network codes
CN111355564B (zh) 处理压缩错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8676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028563A1 (en) Network apparatus
CN11186696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WO202120886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087729A1 (zh) 一种指示解压缩对象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KR2021011660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송수신 방법, 프로그램, 무선 통신 기지국 장치, 제어 회로 및 제어 방법
US2023027570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ds transfer
JP2020025160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9068150A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WO2019058495A1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85584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15108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