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011162A1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011162A1
WO2020011162A1 PCT/CN2019/095248 CN2019095248W WO2020011162A1 WO 2020011162 A1 WO2020011162 A1 WO 2020011162A1 CN 2019095248 W CN2019095248 W CN 2019095248W WO 2020011162 A1 WO2020011162 A1 WO 202001116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circuit board
dimension
wavelength
local dimen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0952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光志
严可荣
夏斌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198337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3800844B1/en
Publication of WO202001116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011162A1/zh
Priority to US17/145,120 priority patent/US11664890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2Wavelength 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8Flow ba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67Optical signaling or routing
    • H04J14/0269Optical signaling or routing using tables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87Protection in WDM systems
    • H04J14/0293Optical channel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87Protection in WDM systems
    • H04J14/0297Optical equipment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3Provisions for forwarding or routing,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1Fault tolerance; Redundancy; Recovery; Reconfigurability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具体包括:控制设备确定站点接收到第一业务;确定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其中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且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控制设备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其中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由于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所以可以实现第一业务在第二本地维度中传输成功,进而可以解决现有的CD OXC结构的站点中,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而导致业务传输失败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7月9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CN201810746393.9、发明名称为“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波分网络中,不同的站点之间通过光纤连接,而每个站点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发送端经复用器或合波器(multiplexer,MUX)1连接的线路板、MUX2连接的线路板、位于网络侧的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es,WSS),如WSS1、WSS2和WSS3,也称为线路维度,以及位于落地侧的波长选择开关,如WSS4或WSS5,也称为本地维度。其中,各本地维度与各线路维度之间全连接,各线路维度之间也全连接。
站点中采用的光交叉连接(optical cross connect,OXC)结构,主要包括波长无关且方向无关(colorless directionless,CD)模式的WSS。每个本地维度(即位于落地侧的WSS)的端口(Tx/Rx)可以发射或接收任意波长的光信号到任意线路方向。但是,同一本地维度的端口由于无法发射或接收两个相同波长的光信号,若接收到两个相同波长的光信号会出现业务阻塞的情况。
举个例子,如图1所示,从WSS4输出的光信号可以交叉至WSS1、WSS2和WSS3,假设业务1以波长λ1的光信号从WSS4交叉至WSS1,若WSS1连接的外部光纤故障,业务1需要以波长λ2的光信号重路由至WSS2,虽然WSS2未占用波长λ2,但另外业务2以波长λ2的光信号通过WSS4传输到WSS3,也就是说WSS4已占用波长λ2,那么,此时业务1会因为WSS4已占用波长λ2而在WSS4发生阻塞,导致业务1重路由失败。
若出现业务阻塞的站点所在的波分网络为静态运维模式时,可以利用规划工具降低阻塞影响,但是未来的波分网络主要为动态运维模式,比如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就无法利用规划工具实现降低波长阻塞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控制设备,以解决现有的CD OXC结构的站点中,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而导致业务传输失败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设备确定站点接收 到第一业务,控制设备确定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其中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且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控制设备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其中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站点接收到第一业务,如果第一业务从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的第一线路板传输,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那么第一业务会从第一线路板传输至第一线路板连接的第一本地维度。但是,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也就是说,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一本地维度不可用,所以第一业务无法在第一本地维度传输,就会出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而导致第一业务传输失败。为了防止第一业务传输失败,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由于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所以可以实现第一业务在第二本地维度中传输成功,进而可以解决现有的CD OXC结构的站点中,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而导致业务传输失败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的第二线路板,不会影响到第二本地维度中的业务正常传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的第二线路板:若第二线路板为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则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的第二线路板,如此,第一业务可以直接路由至第二线路板,不会影响到第二本地维度中的业务正常传输。或者,若第二线路板为处于处理第二业务的工作状态,则将第二线路板上处理的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三线路板,并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线路板,其中第二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三本地维度中可用,由于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线路板,使得第二线路板处于空闲状态,然后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线路板,因此,可以实现第一业务在第二本地维度无阻塞的传输,而且不会影响到第二本地维度中的业务的正常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线路板为处于处理第二业务的工作状态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将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三线路板的过程中第二业务可以无中断的传输,控制设备可以将第三线路板的工作波长调整为第二业务的映射波长,控制第二业务发送至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其中第二业务从第二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上包括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维度;将第三本地维度调整至连接第一线路维度,其中第二业务从第三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上包括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维度;然后,控制第一线路维接收从第三线路板发送的第二业务的信号,并取消将第二业务发送至第二线路板。
通过该设计,可以将原先只发送至第二线路板的第二业务,现在双发至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并将第三线路板连接的第三本地维度调整至连接第一线路维度,也就是说,现在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第一线路维度,而第三本地维度也连接第一线路维度,因此,可实现在光层的第一线路维度既可以接收从第二本地维度传输来的第二业务的信号,也可以接收从第三本地维度传输来的第二业务的信号。然后,控制第一线路维接收从第三线路板发送的第二业务的信号,并取消将第二业务发送至第二线路板,第一线路维度只接收从第三线路板传输至第三本地维度、并从第三本地维度传输而来的第二业务。可见,在第一线路维度接收到从第三本地维度传输的第二业务之前,第一线路维度仍可以通过第二本地维度传输,进而第二业务可以无中断的传输至第一线路维度。
进一步的,控制第一线路维接收从第三线路板发送的第二业务的信号,并取消将第二 业务发送至第二线路板,可以使得第二线路板处于空闲状态,进而可以将第一业务路由至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线路板,而且,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进而可以使得第一业务在第二本地维度中无阻塞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适用于多种场景,比如,第一业务作为新下发至站点的业务,再比如,接收第一业务的线路板故障;再比如,传输第一业务的光纤发生故障。针对上述多种场景,在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且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的情况下,提供以下可以确定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的方式:控制设备若在所述第一业务传输至所述第一线路板之前确定出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或者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发生故障,或者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光纤发生故障,则确定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然后,控制设备可以及时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以保证第一业务可以传输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控制设备是基于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光纤发生故障,来确定站点接收到的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的,则控制设备可以确定光纤的故障已经被修复,并在故障修复后,控制设备可以选择将第一业务继续在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传输,也可以选择将第一业务从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路由至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如此,可以为第一业务的传输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单元,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功能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站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站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一;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二;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三;
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四;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一;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二;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三;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一;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二;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三;
图7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场景的业务路径示意图之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的系统结构示意图。从功能上划分,自动交换光网络包括控制平面201、传送平面202和管理平面203。下面对该图2中所示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简单介绍。
控制平面201:由一组通信实体组成,例如图2中所示的主机,负责完成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并在发生故障时恢复连接,由信令网支撑。控制平面能够收集和扩散网络拓扑信息,快速有效地配置业务连接,重配置或修改业务连接。如图2所示,每个主机对应一个站点,主机中存储有站点信息,如单板信息、线路板是否空闲、业务的路由路径等信息,其中,若业务发生阻塞,业务的路由路径可以包括业务阻塞后业务传输所采用的重路由路径、以及业务阻塞之前的原路由路径。
传送平面202:负责完成光信号传输、复用、配置保护倒换和交叉连接等功能,并确保所传输的光信号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传送平面由多个站点(也可称为网络节点)组成,任意两个站点之间通过外部光纤连接,站点的结构参见图3。
管理平面203:完成对控制平面、传送平面的管理功能。控制平面、传送平面将各自发生的告警、性能、事件等管理信息上报给管理平面,由管理平面来确保所有平面之间的协同工作。如图2所示,管理平面包括网管,可以在接收到告警时,判断是否出现线路板故障、光纤故障等,也可以监测到支路板是否接收到新业务。
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站点的结构示意图。
站点包括各种用于插单板的子架,例如电子架,用于插电层单板,电层单板主要包括支路板、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电交叉板、线路板和电子架中的控制板等,控制板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各个电层单板的控制器。电子架主要实现将客户侧信号转换成标准波长的光信号,供光子架调度。
再例如,光子架,用于插光层单板,光层单板主要包括本地维度(即位于落地侧的WSS)、CD OXC板、线路维度(即位于网络侧的WSS)、和光子架中的控制板等,该控制板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各个光层单板的控制器。光子架主要实现光信号在OTN网络中的调度及管理。
如图3所示的站点的结构中,仅示出了支路板、OTN电交叉板、线路板、本地维度、CD OXC板、线路维度。其中,支路板与OTN电交叉板连接,OTN电交叉板连接线路板,线路板连接本地维度。
其中,支路板将接入本站点的不同业务颗粒的客户侧业务,如Packet、同步传输模块n级(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 level N,STM-N)、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GE)、10GE等,完成光电(optical-electrical,O/E)转换后,将客户侧业务映射为光通路数据单元(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ODU)k信号,其中k=1,2(e),3,4,flex,并将ODUk信号发送到OTN电交叉板进行调度至线路板。线路板将调度过来的ODUk信号进行复用和映射,完成电光(electrical-optical,E/O)转换后,转换为符合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系统要求的标准波长的光转换单元(optical transform unit,OTU)k信号,并通过本地维度传输到网络侧。
示例性的,一个OTN电交叉板可以对应多个本地维度。如图3所示,每个OTN电交叉板对应四个本地维度,也就是说,该OTN电交叉板可以调度任一支路板接入的信号交叉传输至图3所示的四个本地维度中任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站点中任两个线路维度之间为全连接,线路维度用于控制选取不同波长,本站点的线路维度可通过外部光纤连接其它站点的线路维度。每个线路维度与每个本地维度之间也为全连接,即每个本地维度输出的光信号可通过CD OXC板内部的光交叉路径输入任一线路维度。
示例性的,每个本地维度可以配置连接多个线路板,例如图3中,每个本地维度配置2个线路板。在实际网络运维中,线路板是预先安装在站点内,线路板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一个站点来说,确定业务的路由路径和控制路由路径的切换的操作的方式有多种。以站点接收到第一业务为例,一种实现方式为,结合上述图2和图3,在如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中,可以由管理平面203中的网管确定第一业务的路由路径,并控制站点内的光子架中的控制器和电子架中的控制器执行第一业务的路由路径切换操作。还有一种实现方式为,在新型网络系统架构中,比如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也可以通过SDN控制器确定第一业务的路由路径以及由控制协议执行路径切换操作。
可选的,下述实施例涉及的控制设备可以为网管和主机,其中,网管可以向主机查询单板信息、线路板状态、路由路径等信息,然后网管根据主机返回的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路由路径、并控制执行路由路径连接、切换等操作。控制设备也可以为集成了网管和主机功能的设备,还可以为SDN控制器,还可以为站点内部的控制器,包括站点内的光子架中的控制器和电子架中的控制器。
以站点中接收到第一业务为例,在第一业务作为新业务下发的场景、接收到第一业务的第一线路板故障场景、站点外部光纤故障等场景下发生第一业务阻塞,虽然网络有足够资源,但仍会出现由于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导致第一业务传输失败。
下面以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为例,现有技术中只有在第一本地维度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且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波长不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的情况下,才能解决第一业务在第一本地维度发生阻塞的问题,其解决方案为: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仍采用初始波长、且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第一业务的初始波长,那么,第一业务可以通过第一本地维度中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映射成波长为初始波长的光信号,并在第一本地维度中的传输成功。或者,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采用重路由波长、且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第一业务的重路由波长,那么,第一业务可以 通过第一本地维度中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映射成波长为重路由波长的光信号,在第一本地维度中传输成功。但是,在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中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的情况下,即使第一本地维度中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现有技术也无法解决第一业务在第一本地维度中发生阻塞而导致第一业务传输失败的问题。下面提供几种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第一业务在第一本地维度中阻塞的情形。
第一种情形,在第一业务作为新业务下发场景中,站点接收到第一业务,若第一本地维度中已有其它业务使用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即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波长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则会导致第一业务在第一本地维度发生业务阻塞,从而使得第一业务在原路由路径中传输失败。
第二种情形,在接收第一业务的第一线路板故障场景中,若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比如,第一业务仍以初始波长在第一本地维度中传输、且第一本地维度中已有其它业务使用第一业务的初始波长,再比如,第一业务以重路由波长的光信号在第一本地维度中传输、且第一本地维度中占用的波长包括第一业务的重路由波长,则无论第一本地维度是否存在空闲线路板,第一业务都会在第一本地维度发生业务阻塞,从而使得第一业务在原路由路径中传输失败。
第三种情形,在原路由路径中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外部光纤故障,使得第一业务的初始波长不能通过该故障的光纤传输场景中,第一业务以重路由波长的光信号在第一本地维度中传输、且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第一业务的重路由波长,从而使得第一业务在原路由路径中传输失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为第一业务映射成光信号传输所使用的波长,比如,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为λ1,那么第一业务传输至第一线路板,通过第一线路板映射成波长为λ1的光信号,在第一本地维度中传输。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根据具体的路由路径确定,比如第一业务在原路由路径中的映射波长为λ1,原路由路径中的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波长λ1,但是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波长λ3,那么第一业务可以在第一本地维度中以波长λ3的光信号传输,此时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为波长λ3,上述波长λ1也可称为初始波长,波长λ3也可称为重路由波长。
为了解决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而导致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将第一业务转换至除第一本地维度之外的、且已占用波长不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的其它本地维度,以实现使第一业务传输成功。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自动交换网络中有很多个站点,每个站点包括多个本地维度,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适用于如图3所示的站点中的任一本地维度接收到的业务阻塞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以第一本地维度、第二本地维度、第三本地维度举例,进行说明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实现的过程,只是为了区分描述业务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本地维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并不仅限于在上述三个本地维度使用。每个本地维度也有很多个线路板,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第三线路板”仅仅用于区别,不具有限定意义。
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控制设备确定站点接收到第一业务。
步骤402,控制设备确定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其中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且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
步骤403,控制设备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其中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
在步骤403中,比如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为λ1,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可以理解为第二本地维度中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λ1,也可以理解为除了第一业务之外没有其它业务使用λ1在第二本地维度中传输。
可选的,上述步骤403中的第二线路板为第二本地维度中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或者第二线路板为工作波长没有被第一本地维度占用的线路板。以第二线路板的工作波长为λ1为例,则第一业务对应的电信号通过第二线路板映射成波长为λ1的光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若站点包括的本地维度的数量不小于线路维度的数量、且站点中配置的所有线路板在站点中的各本地维度中平均分配,则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通常存在,也就是说,极有可能可以找到第二线路板使得执行上述步骤403,可以实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
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的第二线路板,不会影响到第二本地维度中的业务正常传输,可以通过以下可选的方式实现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的第二线路板,如下实施方式A和实施方式B。
实施方式A,若第二线路板为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则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的第二线路板。由于第二线路板处于空闲状态,而且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如此,第一业务可以直接路由至第二线路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以正常传输,而且不会影响到第二本地维度中的业务正常传输。
实施方式B,若第二线路板为处于处理第二业务的工作状态,那么第一业务就无法重新路由至第二线路板,解决办法是将第二业务重新路由至其它线路板,以便使第二线路板从工作状态变为空闲状态,从而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线路板就可以接收第一业务。具体的,可以将第二线路板上处理的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三线路板,并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线路板,其中第二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三本地维度中可用,由于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线路板,使得第二线路板处于空闲状态,然后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线路板,因此,可以实现第一业务在第二本地维度无阻塞的传输,而且不会影响到第二本地维度中的业务的正常传输。
通过该实施例,站点接收到第一业务,如果第一业务从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的第一线路板传输,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那么第一业务会从第一线路板传输至第一线路板连接的第一本地维度。但是,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也就是说,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一本地维度不可用,所以第一业务无法在第一本地维度传输,就会出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而导致第一业务传输失败。为了防止第一业务传输失败,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由于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所以可以实现第一业务在第二本地维度中传输成功,进而可以解决现有的CD OXC结构的站点中,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而导致业务传输失败的问题。
上述实施方式B中,第三本地维度与第一本地维度有可能是同一个本地维度,如图5a 所示,第一本地维度和第三本地维度均为图5a中的本地维度4。第三本地维度与第一本地维度也有可能是两个不同的本地维度,如图6a所示,第一本地维度为图6a中的本地维度4,第三本地维度为图6a中的本地维度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B中,若第三线路板处于工作状态,虽然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可以保证第一业务的正常传输,但是无法保证第一业务不影响该站点接收到的其它业务的正常传输。比如第三线路处于工作状态,那么第二业务会路由失败。所以,为了保证该站点中任一个业务重新路由不影响该站点接收到的其它业务的正常传输,在该站点中可以配置至少一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
如此,可以将第二业务路由至该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或者将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线路板并将第三线路板处理的第三业务路由至该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进而可以保证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线路板不会影响到该站点中除第一本地维度之外的其它任一本地维度处理的业务的正常传输。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B,在第二线路板为处于处理第二业务的情况下,以该第二业务从第二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为第一线路维度方向为例,实现将第二业务重新路由至第三线路板的具体方式有多种。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采用电层单发的方式,控制设备可以将第三线路板的工作波长调整为第二业务对应的映射波长,控制第二业务发送至第三线路板,并将第二业务从第三线路板输出的方向调整至第一线路维度方向。如此,可以使第二线路板变为空闲线路板,以使第一业务重新路由至第二线路板,但是在第二业务开始重新路由至重新路由完成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第二业务的中断,进而影响到第二业务的正常传输。
为了实现将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三线路板的过程中第二业务可以无中断的传输,本申请提供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采用电层双发的方式,具体控制设备可以将第三线路板的工作波长调整为第二业务的映射波长,控制第二业务发送至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其中第二业务从第二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上包括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维度。具体的,以第一支路板接收到第二业务为例,通过控制设备调整OTN电交叉板将第二业务电交叉至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实现电层双发第二业务对应的电信号至两个线路板,线路板将接收到的第二业务对应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进一步的,将第三本地维度调整至连接第一线路维度,其中第二业务从第三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上包括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维度;举个例子,比如,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第一线路维度,将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线路板时,通过调整CD OXC板将第三本地维度光交叉里连接至第一线路维度,以实现在光层双收第二业务对应的光信号。然后,控制第一线路维接收从第三线路板发送的第二业务的信号,并取消将第二业务发送至第二线路板。
通过该实现方式,可以将原先只发送至第二线路板的第二业务,先双发至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并将第三线路板连接的第三本地维度调整至连接第一线路维度,也就是说,现在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第一线路维度,而第三本地维度也连接第一线路维度,因此,可实现在光层的第一线路维度既可以接收从第二本地维度传输来的第二业务的信号,也可以接收从第三本地维度传输来的第二业务的信号。然后,控制第一线路维接收从第三线路板发送的第二业务的信号,并取消将第二业务发送至第二线路板,第一线路维度只接收从第三线路板传输至第三本地维度、并从第三本地维度传输而来的第二业务。可见,在第一线路维度接收到从第三本地维度传输的第二业务之前,第一线路维度仍可以通过第二本地维度 传输,进而第二业务可以无中断的传输至第一线路维度。
进一步的,控制第一线路维接收从第三线路板发送的第二业务的信号,并取消将第二业务发送至第二线路板,可以使得第二线路板处于空闲状态,进而可以将第一业务路由至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线路板,而且,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进而可以使得第一业务在第二本地维度中无阻塞的传输。
而且,相较于电层单发的方式,上述电层双发的方式可以使得第二业务在重新路由过程中不中断,或者说,中断的时间比电层单发的方式中断时间短很多,对第二业务的正常传输的影响小很多。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执行的业务处理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的场景,以下具体介绍几种可实施的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可实施的场景中,假设站点内设置预设数量的线路板,采用平均分配原则分配给每个本地维度,示例性的,任意两个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板的数量差值为小于2的正整数。举个例子,假设站点内设置8个线路板,4个本地维度,那么设置每个本地维度连接2个线路板。再举个例子,假设站点内设置9个线路板,4个本地维度,那么设置三个本地维度连接2个线路板,一个本地维度连接3个线路板。
站点内的支路板接收业务时,按照平均分配原则,通过OTN电交叉板将接收的多个业务对应的电信号依次交叉至每个本地维度所连接的线路板。
在一个示例中,参见图5a,站点中包括8个支路板,依次为支路板1、支路板2、……、支路板8。线路板编号为x.y,其中x为本地维度的编号,y为该线路板在其连接的本地维度所连接的所有线路板中的位置编号。例如,线路板编号为1.2表示本地维度1连接的第2个线路板。需要说明的是,图5a、以及下述任一示意图(如图5b至图5d、图6a至图6c、图7a至图7d)中的线路板仅用线路板编号示例性示出。
假设站点依次接收8个业务,每个支路板接收一个业务,支路板1接收到业务1对应的电信号交叉至线路板1.1、支路板2接收到业务2对应的电信号交叉至线路板2.1、支路板3接收到业务3对应的电信号交叉至线路板3.1、支路板4接收到业务4对应的电信号交叉至线路板4.1、支路板5接收到业务5对应的电信号交叉至线路板1.2、支路板6接收到业务6对应的电信号交叉至线路板2.2、支路板7接收到业务7对应的电信号交叉至线路板3.2、支路板8接收到业务8对应的电信号交叉至线路板4.2。下述任一示例中(如图5b至图5d、图6a至图6c、图7a至图7d)中的支路板接收各业务的方式沿用本示例中的方式。
第一种实施场景
控制设备若在所述第一业务传输至所述第一线路板之前确定出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则确定需要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中的第二线路板。比如,第一业务作为新下发至站点的业务,第一业务不能在第一本地维度中传输,则需要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中的第二线路板。
示例a1,若第二线路板为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则将第一业务由第一线路板直接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
示例a2,若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为处于工作状态、且处理的业务为第二业务的线路板,如图5a所示,第三本地维度即为第一本地维度,第三线路板即为第一线路板。具体的,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第二业务对应的映射波长,可以将第二线路板 接收的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以使第二线路板处于空闲状态,并将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线路板。
参见图5a,业务1对应的光信号和业务5对应的光信号传输至本地维度1、业务2对应的光信号和业务6对应的光信号传输至本地维度2、业务3对应的光信号和业务7对应的光信号传输至本地维度3、业务4对应的光信号传输至本地维度4。其中,业务1对应的光信号的波长为λ1,业务5对应的光信号的波长为λ3,业务2对应的光信号的波长为λ1,业务6对应的光信号的波长为λ4,业务3对应的光信号的波长为λ1,业务7对应的光信号的波长为λ2,业务4对应的光信号的波长为λ2。
以第一业务为图5a中的业务8、第一线路板为图5a中的线路板4.2、第一本地维度为图5a中的本地维度4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
当支路板8接收到新下发的业务8时,控制设备确定的原路由路径为:业务8输入至线路板4.2,并从线路板4.2输出波长λ2的光信号至本地维度4。由于本地维度4已占用波长λ2,所以业务8在本地维度4会被阻塞,造成业务8的传输中断。
在该示例中,控制设备以包括网管和主机为例,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网管向主机发送请求,用于向主机请求业务8的原路由路径、以及每个本地维度和线路维度已占用的波长的信息。
网管根据主机返回的信息,执行如下操作:
从本地维度1、本地维度2和本地维度3中查找到已占用波长不包括λ2的本地维度,如图5a中,可以确定出已占用波长不包括λ2的本地维度有本地维度1和本地维度2,所以,可以将业务8路由至本地维度1或者本地维度2。
以将业务8路由至本地维度1为例,从本地维度1已占用的波长λ1和λ3中确定出未被本地维度4占用的波长,即确定出波长λ1和λ3,分别对应业务1和业务5。因此,可以将该业务1或业务5路由至线路板4.2,以便在本地维度1中腾出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用于接收业务8。以将业务1路由至线路板4.2为例,网管根据主机返回的信息确定出业务8的重路由路径,并将业务1路由至线路板4.2,并将业务8路由线路板1.1。
参见图5b,通过控制OTN点交叉板将支路板1接收的业务1对应的电信号双发至线路板1.1和线路板4.2。线路板1.1将业务1对应的电信号映射成波长为λ1的光信号,并输出至本地维度1。线路板4.2将业务1对应的电信号映射成波长为λ1的光信号,并输出至本地维度4。
假设业务1对应的波长λ1的光信号从本地维度1光交叉至线路维度1,并控制线路板4.2连接的本地维度4光交叉至线路维度1,此时线路维度1接收到双份的业务1对应的光信号,控制该线路维度1使其从接收本地维度1传送的光信号转换到接收从本地维度4传送的信号,并控制OTN电交叉板取消将业务1对应的电信号发送到线路板1.1,如此,参见图5c,线路板1.1处于空闲状态。
控制OTN电交叉板将支路板8接收的业务8对应的电信号交叉至线路板1.1,参见图5d,线路板1.1将接收到的业务8对应的电信号映射成波长为λ2的光信号,输出至本地维度1。
通过该示例a2,站点的支路板8接收到新下发的业务8时,业务8的映射波长λ2已被本地维度4占用,将业务8路由至已占用波长不包括λ2的本地维度1。如此,可以保证 业务8在本地维度4已占用波长λ2情况下,仍可以通过本地维度1传输成功。
第二种实施场景
控制设备若确定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发生故障,则确定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现有技术中接收第一业务的第一线路板故障时,在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板中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那么可以将该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若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板中不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那么第一业务就会中断。针对这种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先确定所述站点是否存在第二本地维度,即站点中是否存在已占用波长不包括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的本地维度。
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若站点中存在第二本地维度,那么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第二本地维度是否连接有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进行业务处理的方式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介绍。参见图6a,站点中包括9个线路板,其中本地维度1连接的线路板1.3为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
第一种情况,第二本地维度连接有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
示例b1,参见图6a和图6b,以第一业务为图6a中的业务8、第一线路板为线路板4.2为例,假设线路板4.2故障,线路板4.2的工作波长为λ3,其接收的业务8中断。
在本地维度1、本地维度2、本地维度3中确定出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λ3的本地维度,确定出如图6a中的本地维度1和本地维度3。
如果将业务8路由至本地维度1中的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1.1,参见图6b,具体的路由过程为:将线路板1.1的工作波长调整为λ3,并将支路板8接收到的业务8通过OTN电交叉板交叉至线路板1.3。
如果将业务8路由至本地维度3,由于本地维度3中不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为了保证业务8路由至本地维度3不影响该站点中本地维度3接收的其它业务的正常传输,一种可行的方式为,由于本地维度1连接的线路板1.3处于空闲状态,可以将本地维度2中的线路板2.2接收的波长为λ3的业务6路由至线路板1.3,此时,线路板2.2处于空闲状态;将本地维度3连接的线路板3.1接收的波长为λ1的业务路由至线路板2.2,以使线路板3.1处于空闲状态;再将波长为λ3的业务8路由至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3.1。如此,线路板4.2故障时,其接收的业务8可以路由至线路板3.1正常传输,而且不会影响到该站点接收到的其它业务的正常传输。
第二种情况,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板中不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
示例b2,参见图6a和图6c,以第一业务为图6a和图6c中的业务7、第一线路板为线路板3.2为例,假设线路板3.2故障,线路板3.2的工作波长为λ2,其接收的业务7中断。
控制设备从本地维度1、本地维度2、本地维度4中确定出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λ2的本地维度,如图6a和图6c所示的本地维度4,但是该本地维度4中不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如图6a和图6c所示的本地维度1中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1.3,且该本地维度1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λ3。所以,可以将本地维度4连接的线路板4.2接收的业务8路由至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1.3,并将故障的线路板3.2接收的业务7路由至线路板4.2,参见图6c。
控制设备执行具体的路由过程,其中,将线路板4.2接收的业务8路由至线路板1.3 采用电层双发、光层双收的方式,类似前述第一种实施场景中的示例a2,在此处不再赘述。最终,业务7从故障的线路板3.2路由至线路板4.2,经过线路板4.2映射成波长为λ2的光信号输出至本地维度4,并通过CD OXC板交叉至线路维度4。
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若该站点中不存在第二本地维度,假设故障线路板的工作波长为λ1,站点不存在第二本地维度即该站点中每个本地维度都已占用波长λ1。
示例b3,比如,第一业务初始波长为λ1,可以将第一业务以重路由波长路由至其它本地维度中,比如站点中存在第四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λ4,那么可以将该第一业务以重路由波长λ4路由至第四本地维度中,具体路由的过程与上述第一种实施场景中的第一业务路由的过程类似,在此处不在赘述。
第三种实施场景
控制设备若确定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光纤发生故障,则确定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作为一个示例,参见图7a,支路板3接收到业务3,业务3在原路由路径中传输的过程如下:业务3从支路板3经由OTN电交叉板交叉至线路板3.1,并映射成波长为λ1的光信号输出至本地维度3,再输出至线路维度4,并通过线路维度4连接的光纤输出其它站点。
假设线路维度4连接的光纤故障,使得线路板3.1接收的业务3阻塞。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几种可能的示例。
示例c1,以第一业务为业务3、第一线路板为线路板3.1为例,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不变,仍为初始波长λ1。第一业务上下支路OTN位置不变,改变线路维度方向,即第一业务仍旧经由线路板3.1输入本地维度3,线路板3.1的工作波长λ1不变,将第一业务所在的线路维度方向调整至重路由线路维度,比如重路由线路维度为线路维度3、且线路维度3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λ1,即可调整CD OXC板将本地维度3交叉连接至线路维度3。如此,可以使得第一业务仍旧以波长λ1的光信号通过线路维度3连接的光纤正常传输。
示例c2,以第一业务为业务3为例,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改变,线路板3.1的原来的工作波长为λ1,将线路板3.1的工作波长调整为λ3,也就是说,第一业务以重路由波长λ3的光信号在站点中传输,由于本地维度3并未占用波长λ3,若线路维度4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λ3,那么,将第一业务映射成波长λ3的光信号后,第一业务仍通过本地维度3交叉传输至线路维度4。若线路维度4已占用波长λ3,那么可以调整CD OXC板使得本地维度3交叉连接至未占用波长λ3的线路维度,从而使得第一业务映射成波长λ3的光信号后,通过本地维度3交叉传输至未占用波长λ3的线路维度。
在上述示例c1和示例c2中,参见图7a,如果根据站点中的各线路维度、以及本地维度3已占用的波长的情况,确定业务3需要以重路由波长λ2在站点中传输,但是,本地维度3已占用重路由波长λ2,那么业务3会在本地维度3发生业务阻塞,现有技术中并不能解决这种场景中业务3被阻塞而中断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场景中第一业务(例如示例c2中的业务3)以重路由波长在第一本地维度被阻塞而中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包括:对第一业务进行路由,并确定站点中是否存在已占用波长不包括该第一业务的重路由波长的第二本地维度。
示例c3,以第一业务为业务2为例,若存在第二本地维度,且第二本地维度中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
以图7a中线路维度3连接的光纤故障,导致以波长λ2在站点中传输的业务2被阻塞, 需要以波长λ3重路由为例,由于接收业务2的线路板2.1连接的本地维度2已占用波长λ3,需要将业务2重路由至站点中除本地维度2之外的其它本地维度。
从站点中包括的本地维度中确定出已占用波长不包括波长λ3的本地维度,如图7a中的本地维度1,本地维度1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1.3。
参见图7b,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1.3的工作波长调整至波长λ3,并将支路板2接收到的业务2交叉至空闲线路板1.3,并调整CD OXC板以交叉重路由波长λ3至线路维度1。
示例c4,以第一业务为业务3、第一本地维度为本地维度3为例,若存在第二本地维度,且第二本地维度中不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而站点中的其它本地维度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
参见图7a,业务3以波长为λ2的光信号路由为例,确定站点中存在已占用波长不包括λ2的本地维度,从而确定出本地维度2和本地维度4。那么,业务3可以路由至本地维度2或本地维度4。下面以业务3路由至本地维度4为例进行介绍。
首先,确定图7a所示的站点中存在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1.3,而且该线路板1.3所连接的本地维度1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波长λ3,所以本地维度1可以接收波长λ3的业务。
其次,确定出本地维度4中的线路板4.2的工作波长为λ3,而本地维度4已占用的波长不包括λ2。那么,可以将线路板4.2接收的业务以波长λ3路由至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1.3,并将线路板3.1接收的业务3以波长λ2路由至线路板4.2。具体重路由过程参见图7c和图7d中的路由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7c所示,调整线路板3.1的工作波长为λ3,调整OTN点交叉板使得支路板8的业务8双发至线路板1.3和线路板4.2,业务8经由线路板1.3或线路板4.2输出波长λ3的光信号,再经由CD OXC板交叉至业务本地维度4连接的线路维度,之后,取消将业务8通过支路板8发送至线路板4.2。此时,线路板4.2处于空闲状态。
然后,如图7d所示,调整线路板4.2的工作波长为λ2,并将支路板3接收的业务3通过OTN电交叉板交叉至线路板4.2,并调整CD OXC板使线路板4.2连接的线路维度交叉至重路由线路维度,该重路由线路维度为已占用波长不包括λ2的线路维度。
第四种实施场景
基于第三种实施场景,若故障的光纤已恢复,可以将因为故障的光纤受阻塞的第一业务从重路由路径重路由返回至原路由路径。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控制设备基于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光纤的故障,确定站点接收到的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在控制设备确定光纤的故障已经被修复,可以将第一业务从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路由至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
下面结合第三种实施场景中的各个示例,进行介绍第一业务如何返回原路由路径。
示例d1,对应上述示例c1,第一业务为业务3,业务3所在的原路由路径(即示例c1中的业务3从线路板3.1经由本地维度3到达线路维度4)中线路维度4连接的光纤故障时,调整业务3从重路由路径(即示例c1中的业务3从线路板3.1经由本地维度3到达线路维度3)传输。若业务3所在的原路由路径中线路维度4连接的故障的光纤已修复,那么将业务3的传输路径由重路由路径重路由返回至原路由路径。
示例d2,对应上述示例c2,第一业务为业务3,在示例c2中不改变业务3的路由路径(即示例c2中的业务3从线路板3.1经由本地维度3到达线路维度4),改变线路板3.1的工作波长为重路由波长λ3,当业务3的传输路径中线路维度4连接的故障的光纤已修复, 那么将线路板3.1的工作波长调整为波长λ1,如此,业务3就可以仍从原路由路径传输。
示例d3,对应上述示例c3,第一业务为业务2,业务2在原路由路径(参见图7b,即示例c3中的业务2从线路板2.1经由本地维度2到达线路维度3)中的线路维度3连接的光纤故障时,调整业务2从重路由路径(即示例c3中的业务2从线路板1.3经由本地维度1到达线路维度1)传输。当业务3的原路由路径中线路维度3连接的故障的光纤已修复,那么将业务2的传输路径由重路由路径重路由返回至原路由路径,且业务2以原波长λ2在原路由路径中传输。具体重路由返回过程,在此处不在赘述。
示例d4,对应上述示例c4,第一业务为业务2,业务2在原路由路径(参见图7a,即示例c4中的业务3从线路板3.1经由本地维度3到达线路维度4)中的线路维度4连接的光纤故障时,调整业务3从重路由路径(参见图7d,即示例c4中的业务3从线路板4.2经由本地维度4到达线路维度3)传输。当业务3的原路由路径中线路维度4连接的故障的光纤已修复,那么将业务3的传输路径由重路由路径重路由返回至原路由路径、且业务3以原波长λ1在原路由路径中传输。具体重路由返回过程,在此处不在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第四种场景可以为第一业务的传输提供更多的选择性,若光纤的故障已修复,第一业务可以在重路由路径中传输,也可以重路由返回至原路由路径中传输。比如,如果第一业务在原路由路径比在中重路由路径中传输效率更高,那么在光纤的故障已修复之后,将第一业务从重路由路径中返回至原路由路径可以提高第一业务的传输效率。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控制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其中,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可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801(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801(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8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802,用于存储软件指令,处理器801调用所存储的程序指令,可以执行上述业务处理方法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其中可选的实施方式。存储器802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802(non-volatile memory),例如UFS、EMMC、快闪存储器802(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80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802的组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器802也可以和处理器801集成在一起。
所述处理器801,在调用存储器8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可以执行:确定站点接收到第一业务;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其中所述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且所述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的本地维度在所述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所述第二线路板为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则所述处理器801 可以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所述第二本地维度的第二线路板;或者,若所述第二线路板为处于处理第二业务的工作状态,则将所述第二线路板上处理的所述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三线路板,并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所述第二线路板,其中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映射波长在所述第三本地维度中可用。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801可以将所述第三线路板的工作波长调整为所述第二业务的映射波长;控制所述第二业务发送至所述第二线路板和所述第三线路板,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从所述第二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上包括所述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维度;将所述第三本地维度调整至连接所述第一线路维度,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从所述第三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上包括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所述第一线路维度;控制所述第一线路维度接收从所述第三线路板发送的第二业务的信号;取消将所述第二业务发送至所述第二线路板。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801可以在所述第一业务传输至所述第一线路板之前,确定出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所述原路由路径中阻塞,或者在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发生故障,确定出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所述原路由路径中阻塞;或者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光纤发生故障,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
处理器801在基于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光纤发生故障,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时,所述处理器801还可以在所述光纤的故障已经被修复后,将所述第一业务从所述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重新路由回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所述第一线路板。
基于上述内容和相同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设备900,用于执行上述控制设备执行的业务处理方法。图9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控制设备900包括确定单元901和处理单元902。应理解,以上控制设备的各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本申请实施例中,图9涉及到的确定单元901和处理单元902可以由上述图8的处理器801实现。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单元901和处理单元902可以执行上述图8的处理器801所执行的方案,其余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或者其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介质(例如光盘)、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ROM、EPROM、EEPROM、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指令到通用 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设备确定站点接收到第一业务;
    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其中所述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且所述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
    所述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所述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包括:
    若所述第二线路板为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则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所述第二本地维度的第二线路板;
    或者,若所述第二线路板为处于处理第二业务的工作状态,则将所述第二线路板上处理的所述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三线路板,并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所述第二线路板,其中所述第二业务的映射波长在所述第三本地维度中可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线路板上处理的所述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三线路板,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三线路板的工作波长调整为所述第二业务的映射波长;
    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第二业务发送至所述第二线路板和所述第三线路板,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从所述第二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上包括所述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维度;
    所述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三本地维度调整至连接所述第一线路维度,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从所述第三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上包括所述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所述第一线路维度;
    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线路维度接收从所述第三线路板发送的所述第二业务的信号;
    所述控制设备取消将所述第二业务发送至所述第二线路板。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若在所述第一业务传输至所述第一线路板之前,确定出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所述原路由路径中阻塞,或者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发生故障,或者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光纤发生故障,则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光纤的故障,确定所述站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所述原路由路径中阻塞;
    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光纤的故障已经被修复;
    所述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业务从所述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路由至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所述第一线路板。
  6. 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
    确定站点接收到第一业务;
    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其中所述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且所述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
    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的本地维度在所述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二线路板为处于空闲状态的线路板,则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所述第二本地维度的第二线路板;
    或者,若所述第二线路板为处于处理第二业务的工作状态,则将所述第二线路板上处理的所述第二业务路由至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三线路板,并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所述第二线路板,其中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映射波长在所述第三本地维度中可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三线路板的工作波长调整为所述第二业务的映射波长;
    控制所述第二业务发送至所述第二线路板和所述第三线路板,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从所述第二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上包括所述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维度;
    将所述第三本地维度调整至连接所述第一线路维度,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从所述第三线路板输出的方向上包括第三本地维度连接的所述第一线路维度;
    控制所述第一线路维度接收从所述第三线路板发送的第二业务的信号;
    取消将所述第二业务发送至所述第二线路板。
  9.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在所述第一业务传输至所述第一线路板之前,确定出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所述原路由路径中阻塞,或者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发生故障,或者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光纤发生故障,则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
  10.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线路维度所连接的光纤的故障,确定所述站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所述原路由路径中阻塞;
    确定所述光纤的故障已经被修复;
    将所述第一业务从所述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路由至所述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所述第一线路板。
  11. 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站点接收到第一业务,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在原路由路径中阻塞,其中所述原路由路径中包括第一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且所述第一本地维度已占用的波长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业务路由至第二本地维度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映射波长的本地维度在所述第二本地维度中可用。
  12.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PCT/CN2019/095248 2018-07-09 2019-07-09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11162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833747.9A EP3800844B1 (en) 2018-07-09 2019-07-09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storage device
US17/145,120 US11664890B2 (en) 2018-07-09 2021-01-08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6393.9 2018-07-09
CN201810746393.9A CN110708254B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145,120 Continuation US11664890B2 (en) 2018-07-09 2021-01-08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11162A1 true WO2020011162A1 (zh) 2020-01-16

Family

ID=69142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095248 WO2020011162A1 (zh) 2018-07-09 2019-07-09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4890B2 (zh)
EP (1) EP3800844B1 (zh)
CN (1) CN110708254B (zh)
WO (1) WO20200111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0260B1 (en) * 2019-07-29 2020-08-18 Ciena Corporation Subrating and multiplexing non-standard rates in ZR and ZR+ optical interfaces
CN113709601B (zh) * 2020-05-20 2022-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输设备、系统及光传输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381A (zh) * 2004-04-14 2005-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分复用系统中光通道共享保护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130216215A1 (en) * 2005-02-24 2013-08-22 Tellabs Operations, Inc. Optical Channel Intelligently Shared Protection Ring
CN104734799A (zh) * 2013-12-19 2015-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交换架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38754B2 (ja) * 2005-03-18 2011-02-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装置および光クロスコネクト装置
CN101645750B (zh) * 2009-09-02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电交叉装置实现snc级联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51625B (zh) * 2009-09-03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恢复的选路装置及选路方法
CN101834667B (zh) * 2010-05-07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中的业务保护方法和源站点装置
CN102158300B (zh) * 2010-12-31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分网络中建立路径的方法、通信节点和通信系统
US9960878B2 (en) * 2013-10-01 2018-05-01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Scalable ultra dense hypergraph network for data centers
US10305788B2 (en) * 2016-06-30 2019-05-28 Alcatel Lucent Near-real-time and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381A (zh) * 2004-04-14 2005-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分复用系统中光通道共享保护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130216215A1 (en) * 2005-02-24 2013-08-22 Tellabs Operations, Inc. Optical Channel Intelligently Shared Protection Ring
CN104734799A (zh) * 2013-12-19 2015-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交换架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800844A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00844A1 (en) 2021-04-07
CN110708254B (zh) 2023-04-18
CN110708254A (zh) 2020-01-17
US11664890B2 (en) 2023-05-30
EP3800844A4 (en) 2021-08-04
EP3800844B1 (en) 2023-11-22
US20210135750A1 (en)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04725B1 (en) Transport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for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based optical networks
US75192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network capacity on an optical network
US7848651B2 (en) Selective distribution messaging scheme for an optical network
US8260133B2 (en) Standby restoration signaling for optical networks
US9559770B2 (en) WSON restoration
US7474850B2 (en) Reroutable protection schemes of an optical network
JP2005521330A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監督チャネル
US9680564B2 (en) Protection in metro optical networks
US200301696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fault restor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05001620A2 (en) Optical network topology databases and optical network operations
US8406622B2 (en) 1:N sparing of router resources at 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locations
AU2018371807B2 (en) Protection group superposition switching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WO2020011162A1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4022954A (ja)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740347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lerated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a multi-switch network element
IL159979A (en) Fast rerouting of traffic in a circuit switched mesh network
JP2016103689A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光伝送ノード及び光伝送方法
Lu et al. Orchestration of reliable three-layer networks
US11101882B1 (en) Low order regenerator with high order traffic conditioning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WO201707176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protected domain of a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8337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98337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