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010857A1 -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010857A1
WO2020010857A1 PCT/CN2019/076634 CN2019076634W WO2020010857A1 WO 2020010857 A1 WO2020010857 A1 WO 2020010857A1 CN 2019076634 W CN2019076634 W CN 2019076634W WO 2020010857 A1 WO2020010857 A1 WO 202001085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body
gate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signal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0766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易琪
熊再祥
谢颂婷
后国波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001085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010857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Definitions

  • the human body sensing system further includes a NAND gate, the NAND gate includes an output terminal and N input terminals, and an output terminal of the first buffer is connected to a first input terminal of the NAND gate An output terminal of the NAND gate is connected to a second input terminal of the main control chip; when the NAND gate outputs a third high-level control signal to a second input terminal of the main control chip, all The main control chip sends a second control signal to the electronic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third high-level control signal, and the second control signal is used to control the electronic device to enter an alarm interface.
  • a NAND gate includes an output terminal and N input terminals, and an output terminal of the first buffer is connected to a first input terminal of the NAND gate
  • An output terminal of the NAND gate is connected to a second input terminal of the main control chip; when the NAND gate outputs a third high-level control signal to a second input terminal of the main control chip, all The main control chip sends a second control signal to the electronic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third high-level
  • FIG. 3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nother human sensing system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first failure reminder 150 includes one or more of a buzzer and an LED indicator, but is not limited thereto.
  • a first protection resistor R16 is further provided between the first failure reminder 150 and the first circuit voltage VC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一种人体感应系统,包括与电子设备(40)相连接的主控制芯片(30)、第一逻辑门(20)和N个人体感应装置,每个人体感应装置包括1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1个比较器,电子设备(40)的出光口处设有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当一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向与其连接的比较器输出一电压,且当电压大于比较器所接入的基准电压时,比较器的输出引脚才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第一逻辑门(20)的一个输入端;当第一逻辑门(20)的至少一个输入端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主控制芯片(30)向电子设备(40)发送第一调控信号,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能在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中的某一个或多个失效时仍可对靠近电子设备(40)的出光口的人体进行人眼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费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电子设备(例如激光投影仪)中的光发射器能产生可见或不可见的高强度的单色性光束,例如400-1400nm的光会引起人眼角膜或视网膜损伤。为避免人眼直视电子设备的出光口的光,一般在出光口旁设有一个人体感应器,当感应到人体靠近时,会执行相应的人眼保护措施。其中,最常采用的人体感应器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然而,当人体感应器失效或接线不稳时,就不能触发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人眼保护措施,尤其当用户长时间直视出光口时,用户的眼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以解决现有电子设备仅有的一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失效后就不能正常感应人体并在检测到人体靠近时使电子设备启动相应的人眼保护措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包括主控制芯片、第一逻辑门和N个人体感应装置,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为所述N个人体感应装置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逻辑门包括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及第一比较器,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光发射器和出光口,所述光发射器 用于从所述出光口发射出光,所述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出光口处;所述第一比较器包括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输出引脚,所述第二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热释电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逻辑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主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端;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第一逻辑门的N个输入端中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相对应的一个输入端;
其中,当所述第一热释电传感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时,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所述第一逻辑门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当所述第一逻辑门的至少一个输入端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一逻辑门将第一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调控信号,所述第一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人眼保护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逻辑门为或门或非门。
可选地,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包括还包括第一缓冲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并联有一电感,所述电感用于消除杂波,以保证所述第一缓冲器输出的波形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与门,所述与门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与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当所述与门将第二低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二低电平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二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报警界面。
可选地,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与非门,所述与非门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当所述与非门将第三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三高电平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二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报警界面。
可选地,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异或门,所述异或门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异或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异或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当所述异或门将第四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四高电平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二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报警界面。
可选地,所述N=2。
可选地,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同或门,所述同或门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同或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同或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当所述同或门将第五低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五低电平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二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报警界面;所述N=2。
可选地,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一失效提示装置,所述第一失效提示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失效提示器和第一电路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和第一电路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所述第一缓冲器时,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触发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进行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的正常提醒。
可选地,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包括蜂鸣器和LED指示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光发射器、出光口及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包括与电子设备相连接的主控制芯片、或门和N个人体感应装置,每个人体感应装置包括1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1个比较器,电子设备的出光口处设有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当一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正常工作时,能感应到人体靠近电子设备的出光口,并向与其连接的比较器的第一输入引脚输出一电压,且当该电压大于比较器的第二输入引脚所接入的基准电压时,该比较器的输出引脚才输出一高电平信号至所述第一逻辑门的一个输入端;因此,当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中的某一个或少于N个失效/接线不稳,该人体感应系统仍能正常工作,所述第一逻辑门的至少一个输入端能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所述主控制芯片仍能接收到所述第一逻辑门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进而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调控信号以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人眼保护模式。采用本发明的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可以提高对靠近电子设备的人体的人眼保护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子设备的出光口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公开的又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公开的又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公开的又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公开的又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公开的又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所述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说明书中用“ ̄”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 ̄”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其可以解决现有电子设备上仅有的一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失效后就不能使电子设备启动相应的人眼保护措施的问题。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人体感应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40,这里的电子设备40为具有出光口(图1中箭头处)的设备,可包括光发射器41,所述光发射器41用于从所述出光口发射出光。以下描述中以激光投影仪作为具体的电子设备40来进行说明。当然,所述电子设备40还可以为医疗设备、测试设备等。其中,当电子设备40具体为激光投影仪时,激光投影仪还可以包括导光部(比如,棱镜)等,此时的光发射器41具体为激光发射器。而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包括主控制芯片30、第一逻辑门20和N个人体感应装置,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人体感应装置的数量可以是但并不局限于2个、3个、4个、5个或者更多。为方便起见,在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中均以N=2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先以第一人体感应装置100为例来介绍所述N个人体感应装置的结构,其中,第一人体感应装置100为N个人体感应装置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100包括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12及第一比较器13,其中,所述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位于所述出光口处。显然地,所述出光口处设有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选地,所述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以辐射状地分别在所述出光口(如图2中a所示)。可选地,所述出光口的两侧分别设有N/2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如图2中b所示);其中,N为≥2的偶数,优选地,N为≥4的偶数。
所述第一比较器13包括第一输入引脚131、第二输入引脚132、输出引脚133,所述第二输入引脚132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1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引脚131连接所述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13的输出引脚133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门20的第一输入端201,其中,所述第一逻辑门20包括N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第一逻辑门20的第一输入端201为所述第一逻辑门20的N个输入端中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100相对应的一个输入端。即,每个 人体感应装置中比较器的输出端都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门20的一个输入端,且它们所连接的是第一逻辑门20的不同输入端。所述第一逻辑门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一输入端301,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设备40的控制端。
当人进入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的检测范围时(例如靠近了电子设备40的出光口),且当所述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可以正常工作,且其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12的输出端所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时,此时所述第一比较器13的输出引脚133才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所述第一逻辑门20的所述第一输入端201。而当所述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失效时,不会输出高电平信号给所述第一逻辑门20。类似地,当所述第二热释电传感器21可以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逻辑门20的第二输入端202也能接收到第二比较器23的输出引脚233输出的高电平信号。
当所述第一逻辑门20的至少一个输入端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即至少有一个热释电传感器能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逻辑门20将第一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一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3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40发送第一调控信号,所述第一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例如降低光发射器41所发射的光强度,可以避免人眼直视出光口而对人眼造成伤害,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能会控制光发射器41关闭,电子设备40(具体为投影仪)会以另一种模式投影,如投影出“请勿直视出光口”、“有人靠近出光口”等类似的提示界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逻辑门20可以为第一逻辑门,也可以为或非门,或者可以实现以上类似功能的电路。
下面以第一逻辑门20为第一逻辑门时进行详细说明。第一逻辑门是实现逻辑“和”运算的电路,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只要第一逻辑门的输入中有一个为高电平时,其输出就为高电平;只有当所有的输入全为低电平时,输出才为低电平。例如,当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正常工作时(不管此时第二热释电传感器21能否正常工作),第一逻辑门就可以将高电平的第一 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一输入端301,所述主控制芯片30根据高电平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40发送第一调控信号,所述第一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如上所述),可以起到保护人眼的作用。
类似地,当第一逻辑门20为或非门时,当它的至少一个输入端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一逻辑门20将低电平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一输入端,进而触发主控制芯片30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100包括还包括第一缓冲器14,所述第一比较器13的输出引脚133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器14的输入端141,所述第一缓冲器14的输出端142连接所述第一逻辑门20的第一输入端201。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缓冲器14用于暂时存放所述第一比较器13送来的高电平信号,实现在延时时间段内将其输出至所述第一逻辑门20的第一输入端201,避免人一快速地经过就立刻启动人眼保护模式的尴尬。
在图1描述的人体感应系统中,当N个人体感应装置的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中的某一个或多个(只要不是所有)失效/接线不稳,该人体感应系统仍能正常工作,所述主控制芯片30就能接收到所述第一逻辑门20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进而向所述电子设备40发送第一调控信号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采用本实施例的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可以对靠近电子设备的出光口的人体进行可靠的人眼保护,避免因只有一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存在且当其失效时,就不能启动相应的人眼保护措施的问题。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与图1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的整体架构及组成大体相同,其区别包括:图3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中,所述第一缓冲器14的输入端141和输出端142之间还并联有一电感L1。所述电感L1用于消除杂波,以保证所述第一缓冲器14输出的波形的可靠性,减小对或门20及主控制芯片30的输入信号的干扰。
其区别还包括:图3中的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12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1、第 二分压电阻R12、第三分压电阻R13和第四分压电阻R14,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1和第四分压电阻R14的第一端接入一电源电压V CC,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1和第四分压电阻R14的第二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引脚132,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1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12和第三分压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1和第四分压电阻R14的第二端处的电压即为所述第一比较器13所连接的第一基准电压。调节所述第一基准电压可以调节所述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的灵敏度。可选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1等于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14(例如均为1MΩ),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12等于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13(例如均为47kΩ)。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12还可直接为可产生第一基准电压的一电压源。
图3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中,所述第一比较器13还包括接地引脚(即V SS引脚)和电源引脚(Vdd引脚);所述第一缓冲器14还包括接地端和电源接入端143,所述Vdd引脚和所述电源接入端143均与供电用的工作电压VDD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比较器13、第一缓冲器14可以正常工作。其中,所述第一比较器13的输出引脚133还通过第五电阻R15接地。
与图1类似,采用本申请图3描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可以避免因电子设备只有一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存在且当其失效时,就不能启动相应的人眼保护措施的问题,能对靠近电子设备的出光口的人体进行高可靠性的人眼保护。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与图3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的整体架构及组成大体相同,具体请参看对上述实施例中图1及图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其区别在于,图4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中,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与门50,所述与门50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14的输出端142连接至所述与门50的第一输入端501,所述与门5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二输入端302;所述与门50的第一输入端501为所述与门50的N个输入端中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相对应的一个输入端。
当所述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可以正常工作时,且其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12的输出端所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时,此时所述第一比较器13的输出引脚133才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所述第一缓冲器14,从而第一缓冲器14将高电平信号分别输出至所述或门20的所述第一输入端201、所述与门50的第一输入端501。类似地,当所述第二热释电传感器21可以正常工作时,所述或门20的第二输入端202、与门50的第二输入端502也能接收到第二缓冲器14输出的高电平信号。而当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失效时,不会输出高电平信号给所述或门20及与门50。
与门50是实现逻辑“乘”运算的电路,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只有当与门50的所有输入端都为高电平信号时,该与门50才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为低电平。本实施例在与门50的输出为高电平时,利用主控制芯片30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例如,当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可以正常工作时,而第二热释电传感器21不能正常工作时,所述或门20仍可以将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一输入端301,而所述与门50就将第二低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二输入端302,这样所述主控制芯片30就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向电子设备40发送第一调控信号、根据所述第二低电平控制信号向电子设备40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一调控信号可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如上所述),所述第二调控信号可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例如作为激光投影仪的电子设备40的投影画面出现“!”等起警示作用的报警标识)。
在图4描述的人体感应系统中,当N个人体感应装置的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中的某一个或者少于N个失效/接线不稳,所述主控制芯片30就能接收到所述或门20输出的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同时所述与门50输出第二低电平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此外,即便是N个人体感应装置均失效,所述与门50仍可输出第二低电平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例如通过界面显示的形式呈现。由上分析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可以较好地对靠近电子设备的出光 口的人体进行更可靠的人眼保护。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与图3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的整体架构及组成大体相同,具体请参看对上述实施例中图1及图3-4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其区别在于,图5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中,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与非门60,所述与非门60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14的输出端142连接至所述与非门60的第一输入端601,所述与非门6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二输入端302;所述与非门60的第一输入端601为所述与非门60的N个输入端中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相对应的一个输入端。
与非门60是先进行与运算再进行非运算的电路,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只有当与非门60的所有输入端都为高电平信号时,其输出才是低电平;若输入中至少有一个为低电平,则其输出为高电平。本实施例在与非门60的输出为低电平时,利用主控制芯片30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例如,当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可以正常工作时,而第二热释电传感器21不能正常工作时,所述或门20仍可以将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一输入端301,而所述与非门60就将第三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二输入端302,这样所述主控制芯片30就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向电子设备40发送第一调控信号、根据所述第三高电平控制信号向电子设备40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一调控信号可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所述第二调控信号可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实现更好的人眼保护。
在图5描述的人体感应系统中,当N个人体感应装置的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中的某一个或者少于N个失效/接线不稳,所述主控制芯片30就能接收到所述或门20输出的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同时所述与非门60输出第三高电平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此外,即便是N个人体感应装置均失效,所述与非门60仍可输出第三高电平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由上分析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所 述人体感应系统,可以对靠近电子设备出光口的人体进行更可靠的人眼保护。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与图3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的整体架构及组成大体相同,具体请参看对上述实施例中图1及图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其区别在于,图6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中,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异或门70,所述异或门70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14的输出端142连接至所述异或门70的第一输入端701,所述异或门7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二输入端302;所述异或门70的第一输入端701为所述异或门70的N个输入端中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相对应的一个输入端。
异或门70是实现逻辑异或运算的电路,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如果两个输入的电平不同,则异或门输出高电平,1,若两个输入的电平相同,则输出为低电平。本实施例在异或门70的输出为高电平时,利用主控制芯片30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例如,当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可以正常工作时,而第二热释电传感器21不能正常工作时,所述或门20仍可以将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一输入端301,而所述异或门70就将第四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二输入端302,这样所述主控制芯片30就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向电子设备40发送第一调控信号、根据所述第四高电平控制信号向电子设备40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一调控信号可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所述第二调控信号可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实现人眼保护。
在图6描述的人体感应系统中,当N个人体感应装置的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中的某一个或者少于N个(只要不是N个)失效/接线不稳,所述主控制芯片30就能接收到所述或门20输出的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同时所述异或门70输出第四高电平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由上分析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可以对靠近电子设备的出光口的人体进行可靠的人眼保护。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示意图。本 实施例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与图3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的整体架构及组成大体相同,具体请参看对上述实施例中图1及图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其区别在于,图7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中,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同或门80,所述同或门80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N=2),所述第一缓冲器14的输出端142连接至所述同或门80的第一输入端801,所述同或门8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二输入端302;所述同或门80的第一输入端801为所述同或门80的N个输入端中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相对应的一个输入端。
同或门80也称异或非门,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当2个输入端的电平相同时,其输出高电平;当2个输入端中有且只有一个是低电平(即另一个为高电平)时,其输出低电平。本实施例在同或门80的输出为低电平时,利用主控制芯片30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例如,当第一热释电传感器11可以正常工作时,而第二热释电传感器21不能正常工作时,所述或门20仍可以将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一输入端301,而所述同或门80就将第五低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30的第二输入端302,这样所述主控制芯片30就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向电子设备40发送第一调控信号、根据所述第五低电平控制信号向电子设备40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一调控信号可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所述第二调控信号可以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实现人眼保护。
在图7描述的人体感应系统中,当2个人体感应装置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中的某一个失效/接线不稳,所述主控制芯片30就能接收到所述或门20输出的第一高电平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人眼保护模式,同时所述同或门80输出第五低电平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电子设备40进入报警界面。由上分析可知,采用本实施的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可以对靠近电子设备出光口的人体进行可靠的人眼保护。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体感应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与图5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的整体架构及组成大体相同,具体请参看对上述实施例中图1、图3及图5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其区别在于,图8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中,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一失效提示装置15,所述第一失效提示装置15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失效提示器150和第一电压源151,所述第一电压源151可以产生电路电压VCC,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器14的输出端142,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150和第一电压源151,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地;在所述第一比较器13的输出引脚133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所述第一缓冲器14时,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触发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150进行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正常的提醒。可见,只能当某个人体感应装置正常运行时,其相应的失效提示装置中的失效提示器才会工作,而当某个失效提示器不工作时,可指示出其所对应的那个人体感应装置失效。
可选地,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150包括蜂鸣器和LED指示灯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可选地,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150和第一电路电压VCC之间还设有第一保护电阻R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1为NMOS管或NPN三极管。若所述第一开关管Q1为NPN三极管(如图8所示),则其控制端为基极,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150和第一电路电压VCC。若所述第一开关管Q1为NMOS管,则其控制端为栅极,其源极接地,其漏极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150和第一电路电压VCC。
类似地,采用图8所示的人体感应系统,可以像图5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对靠近电子设备出光口的人体进行可靠性高的人眼保护之外,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某个人体感应装置失效的指示,以便进行及时维修/更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光发射器、出光口,光发射器从所述出光口发射出光,还包括如图1-图8任一图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人体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 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上设有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包括主控制芯片、第一逻辑门和N个人体感应装置,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为所述N个人体感应装置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逻辑门包括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及第一比较器,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光发射器和出光口,所述光发射器用于从所述出光口发射出光,所述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出光口处;所述第一比较器包括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输出引脚,所述第二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热释电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逻辑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主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端;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第一逻辑门的N个输入端中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相对应的一个输入端;
    其中,当所述第一热释电传感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时,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所述第一逻辑门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当所述第一逻辑门的至少一个输入端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一逻辑门将第一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调控信号,所述第一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人眼保护模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一缓冲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门为或门或非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与门,所述与门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与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
    当所述与门将第二低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二低电平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二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报警界面。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与非门,所述与非门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
    当所述与非门将第三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三高电平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二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报警界面。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异或门,所述异或门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异或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异或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
    当所述异或门将第四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四高电平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二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报警界面。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同或门,所述同或门包括输出端和N个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同或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同或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
    当所述同或门将第五低电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时,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五低电平控制信号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调控信号,所述第二调控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报警界面;所述N=2。
  8. 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一失效提示装置,所述第一失效提示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失效提示器和第一电路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和第一电路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所述第一缓冲器时,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触发所述第一失效提示器进行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的正常提醒。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并联有一电感,所述电感用于消除杂波,以保证所述第一缓冲器输出的波形的可靠性。
  10.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发射器、出光口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人体感应系统。
PCT/CN2019/076634 2018-07-12 2019-03-01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001085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4548.1A CN110716242A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1810764548.1 2018-07-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10857A1 true WO2020010857A1 (zh) 2020-01-16

Family

ID=6914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076634 WO2020010857A1 (zh) 2018-07-12 2019-03-01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6242A (zh)
WO (1) WO20200108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5983B (zh) * 2020-02-28 2023-07-21 东莞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板卡人体感应功能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614918B (zh) * 2020-05-08 2022-03-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电视的人眼保护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09522U (ko) * 2009-03-19 2010-09-29 (주)아리엘상사 인체감지 센서를 이용한 제어장치
CN102566220A (zh) * 2010-12-20 2012-07-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CN203057594U (zh) * 2012-10-31 2013-07-10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多路恒流led驱动电路及其线路板结构
CN103195733A (zh) * 2013-04-23 2013-07-10 河南科技学院 智能换挡自动自然风节能电风扇
CN206363066U (zh) * 2016-12-23 2017-07-28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人眼防护装置
CN206498573U (zh) * 2017-03-07 2017-09-15 杭州杭景模型有限公司 一种沙盘灯光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28359B2 (ja) * 1990-09-07 1999-08-03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ドアを有する室内の人体存在検知装置
CN205506225U (zh) * 2016-02-22 2016-08-24 刘敬康 一种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CN206077775U (zh) * 2016-10-08 2017-04-05 四川云在天上科技有限公司 具备智能调光的led台灯
CN206790583U (zh) * 2017-03-07 2017-12-22 北京泰信邦计算机系统网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发光功能的监控摄像头控制电路
CN206805215U (zh) * 2017-04-28 2017-12-26 南京搜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楼宇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09522U (ko) * 2009-03-19 2010-09-29 (주)아리엘상사 인체감지 센서를 이용한 제어장치
CN102566220A (zh) * 2010-12-20 2012-07-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CN203057594U (zh) * 2012-10-31 2013-07-10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多路恒流led驱动电路及其线路板结构
CN103195733A (zh) * 2013-04-23 2013-07-10 河南科技学院 智能换挡自动自然风节能电风扇
CN206363066U (zh) * 2016-12-23 2017-07-28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人眼防护装置
CN206498573U (zh) * 2017-03-07 2017-09-15 杭州杭景模型有限公司 一种沙盘灯光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6242A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7828B2 (en) Apparatus with device with fault detection protection
WO2020010857A1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人体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
JP2020194162A (ja) マイクロ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マイクロ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US11217965B2 (en) Fault detector circuit
US3914753A (en) Intruder alarm system
JP4735217B2 (ja) 2線式負荷制御装置
US4849734A (en) Self-diagnostic circuit for alarm-systems
US5555456A (en) Reconfigurable fault control apparatus
US80183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zone selection in area monitoring devices
KR100316566B1 (ko) 자동식 소화기 작동부 오동작 방지회로
US6903584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state of a switch
TWI721456B (zh) 用於檢測雷射發射器之故障檢測電路
JPH06242258A (ja) 人体検知装置
KR20010003625A (ko) 자동식 소화기용 릴레이의 오동작 방지회로
JP2003298401A (ja) アンプ分離型光電センサとその投光装置及び受光装置
JP3294200B2 (ja) 多光軸光電スイッチ
CN207490488U (zh) 电流保护装置和医疗设备
JPS6142121Y2 (zh)
WO2018006435A1 (zh) 一种用于光子美容仪的人体面部红外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927089B (zh) 自动门防夹或防撞装置及具有该自动门防夹或防撞装置的自动门
KR920008099Y1 (ko) 자동화재경보장치
KR20220123579A (ko) 드라이버 출력의 사전 부트업 오류 제어를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JPH02202715A (ja) 検出スイッチ
JPH10123183A (ja) 瞬時停電検出装置
JPH0898260A (ja) インタフェース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8337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98337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